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8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8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选8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一、教学案例分析案例素材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
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
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
教学实践涉及的领域宽,发生的事例多,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案例写作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写案例事实,二写案例分析。
撰写教学案例,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师对事实比较熟悉。
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比较单一。
通常情况下,教师写这样的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
撰写案例分析当然需要进行论述。
但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难度不大。
写作基础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理论,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一定的教学教研经验,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
总之,教师具备写作教学案例的基础。
只要教师认真研究,都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教学案例。
只要认真地运用教学理论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撰写教学案例与撰写教学论文相比,写成的可能性,写好的可能性,获奖的可能性,发表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选8篇)讲授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简朴地说,一个讲授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理论情境的描绘,是一个讲授理论过程中的故事,描绘的是讲授过程中“意料以外,情理之中的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讲授案例(精选8篇),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小学数学讲授案例1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研究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
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连续量几次以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位,黑板的长度就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又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也不能用整数表示。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3篇)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3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篇一一、回顾再现,以旧引新1.课前师生进行“说话接龙”游戏。
教师说出一个物体名称,要求学生说出长度(或厚度)要短(或薄)的物品,引出“测量”概念。
2.师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学生说出所知的其他长度单位(毫米、千米)。
二、参与活动,学习新知第一部分:认识毫米1.认识毫米师:估一估这个回形针有多长?(学生估数)把你估的数记在心里,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估得对不对?用厘米做单位实际测量。
(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要用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测量物体的一端,然后对齐直尺读出另一端的刻度是多少。
)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是在2~3厘米之间。
)师:曲别针比2厘米长一些,比3厘米短一些,也就是说不能用整厘米来表示,怎么办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课件演示:厘米尺)这是一把厘米尺,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把这一段直尺放大了。
你能找到1厘米吗?生1:0到1之间就1厘米。
师:还有吗?生2:4到5之间也是1厘米。
生3:2到3之间也是1厘米。
师:观察刻度线0~1之间,你看到了什么?生4:有短的竖线。
生5:还有长一点的竖线。
生6:有格子。
师:格子的大小怎样?生(齐):差不多一样吧,一样大,一样宽。
师:一格一格地指一指。
这些刻度线把1厘米的长度平均分成了这样的小格,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生(指着课件一起数):10个小格。
师:其中这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课件演示:认识1毫米)(师与生问答:两小格是多长?5小格呢?7毫米有几小格?10毫米是哪到哪?18毫米呢?)2.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师: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到1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看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生1:都是10小格,就是10毫米。
生2:我知道了6—7之间也是10毫米。
生3:1厘米中有10个小格。
生4:20个小格就是2厘米。
生5:50毫米就是5厘米。
师:从大家汇报的结果来看,无论哪一段1厘米里都有10个1毫米,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生1:10毫米就是1厘米。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七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七篇【篇一】小学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教学“活”起来。
【案例】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时,引导学生复习“9的乘法口诀”,教师让学生用“9的乘法口诀”编除法算式。
学生热情极高地编起算式来:生1: 9÷1生2: 18÷2生3: 45÷9生4: 3÷9生4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老师,他编错了。
”这个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害羞得快要哭了。
这时,教师走到那位同学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编错,只是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过一会,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同学也慢慢抬起了头)教师利用学生错误算式进行改编: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生1:把3换成27生2:把3换成72(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师: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生1: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 = 7生2: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 = 4【案例分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多关注教师教的行为,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
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让创新与实践充满课堂。
只有营造和谐、自主、有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出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才会使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凸显。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1. 教学案例一:加法概念的引入目标通过使用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案例描述老师准备了一些水果图示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不同数量的水果。
老师将两张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水果数量,并问学生两张卡片上的水果总数是多少。
学生通过数数和观察图示,得出正确答案。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加法表达式,如“2个苹果+ 3个梨 = 5个水果”。
教学步骤1. 引入水果图示卡片,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水果数量。
2. 将两张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计算水果的总数。
3. 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加法表达式。
4. 练习更多类似的案例,巩固加法概念。
2. 教学案例二: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目标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
案例描述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果园,每个学生手里拿着一个篮子。
老师告诉学生每个篮子里有一些苹果,学生需要根据老师的指示,将篮子中的苹果数量减少一定数量。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
教学步骤1. 带领学生参观果园,让他们手里拿着篮子。
2. 告诉学生每个篮子里的苹果数量。
3. 根据老师的指示,让学生将篮子中的苹果数量减少。
4. 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减法表达式。
5. 练习更多类似的案例,巩固减法概念。
3. 教学案例三:乘法表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表。
案例描述老师准备了一个乘法表格,将其贴在黑板上。
老师给学生一定时间记忆乘法表格中的部分结果,并进行考核。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渐记住乘法表的结果。
教学步骤1. 准备乘法表格,贴在黑板上。
2. 给学生一定时间记忆乘法表格中的部分结果。
3. 进行考核,让学生说出相应的乘法结果。
4. 练习更多类似的案例,巩固乘法表的记忆。
4. 教学案例四:除法的实际应用目标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
案例描述老师带领学生参观超市,每个学生手里拿着一些货币。
老师告诉学生某件商品的价格,学生需要计算自己能购买多少件商品。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
7篇详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7篇详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 教学案例一:加法运算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带入生活实例,如购物结账等,让学生明白加法的实际意义。
2. 讲解加法规则:介绍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重点强调进位的概念。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演示具体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理解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
4. 练巩固:让学生进行练题,提供反馈和指导。
5. 小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内容,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2. 教学案例二:减法运算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的减法运算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带入生活实例,如买东西找零等,让学生明白减法的实际意义。
2. 讲解减法规则:介绍两位数的减法运算方法,重点强调借位的概念。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演示具体的减法题目,让学生理解借位和不借位的情况。
4. 练巩固:让学生进行练题,提供反馈和指导。
5. 小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内容,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3. 教学案例三:乘法表的研究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乘法表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让学生回顾一位数的乘法表,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快速计算两位数的乘法。
2. 讲解乘法规则:介绍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重点强调十位数和个位数的相乘。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演示具体的乘法题目,让学生理解乘法表的应用。
4. 练巩固:让学生进行练题,提供反馈和指导。
5. 小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内容,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4. 教学案例四:除法运算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带入生活实例,如分享苹果等,让学生明白除法的实际意义。
2. 讲解除法规则:介绍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重点强调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演示具体的除法题目,让学生理解整除和有余数的情况。
4. 练巩固:让学生进行练题,提供反馈和指导。
5. 小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内容,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5. 教学案例五:分数的引入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应用分数的概念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通过图形和实物,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通用11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通用11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一)情景引入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
(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
所以,大家很喜欢他。
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
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
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
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
)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
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2)同桌交流。
(3)汇报。
(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
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
(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4.游戏(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巩固新知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1)让学生看P101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4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篇1刚刚认识了小挂号能够改变原有运算顺序的规则后,突然有一位同学提出:“我认为小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它的存在,照样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一边说一边走到黑板前把“12×(4+3)”式子改写成了“12×4+12×3”,一脸不喜欢的样貌:“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
”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小括号的作用,这节课岂不白上了?吴教师思考着如何把这节课引向深处。
突然,他看到了讲台上摆放的同学们为灾区捐的书,灵机一动,一个教学思路产生了。
他不慌不忙地提出一个问题:“王红同学进取支援灾区,她有92本课外读物,自我留下32本后,把剩下的送给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请列综合算术解答。
”吴正宪特意请那位同学板演并讲解。
过了一会儿,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算式中画了一个小括号,表示先求92与32的差,最终再除以5。
”吴正宪故意问:“这个小括号有什么了不起,不写它不是也能够解决问题吗?”“这个小括号非写不可,不然就得先算32÷5这一步了,不贴合题目要求。
”那位同学着急地说。
一位同学抢过话头:“你此刻是不是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小括号了?”“小括号挺好的。
”那位同学感慨地说。
点评: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自我体悟到、探索到,这是吴教师的高妙之处。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篇2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1. 数字比较游戏目标通过数字比较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大小的概念。
案例描述在课堂上,教师准备了一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字。
教师将卡片洗混后,随机抽取两张卡片,并将它们展示给学生。
学生需要观察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并判断哪个数字更大。
学生通过举手或口头回答的方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选择。
教师鼓励学生解释他们的选择,并给予肯定的反馈。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 学生能够运用数字大小的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数字比较游戏的目标,并让学生明确要掌握的概念。
2. 教师展示两张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数字大小并表达自己的选择。
3. 教师引导学生解释他们的选择,并与学生讨论正确答案。
4. 教师反复进行数字比较游戏,直到学生能够准确地比较数字大小。
2. 数字拼图游戏目标通过数字拼图游戏,帮助学生提高数字识别和空间思维能力。
案例描述教师准备了一套数字拼图,每个数字被分割成若干部分。
教师将数字拼图的各个部分混合在一起,要求学生根据数字的形状和颜色将拼图还原。
学生需要观察每个数字拼图的特征,并通过空间思维进行拼图还原。
教师可以设定不同难度的拼图,根据学生的能力调整。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识别数字的形状和颜色。
- 学生能够运用空间思维进行数字拼图还原。
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数字拼图游戏的目标,并让学生明确要发展的能力。
2. 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数字拼图,并让学生观察、思考如何还原。
3.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数字拼图还原,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4. 教师逐渐增加拼图的难度,让学生挑战更复杂的数字拼图。
3. 数字排序游戏目标通过数字排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顺序关系。
案例描述教师准备一组无序的数字卡片,并将它们展示给学生。
学生需要观察每个数字,并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学生可以使用手中的数字卡片自行移动数字的位置,直到达到正确的排序结果。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7个详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7个详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案例一:数数水果目标通过数数水果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数技巧。
活动步骤1. 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并将它们放在桌子上。
2. 让学生围坐在桌子旁,每人发放一张纸和一支铅笔。
3. 老师从桌子上拿起一个水果,展示给学生看,并说出水果的名字。
4. 学生们根据老师展示的水果,将纸上相应的数字写下来,表示有几个水果。
5. 老师继续展示其他的水果,学生们继续数数并写下相应的数字。
6.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并纠正错误。
案例二:形状分类目标通过形状分类的活动,帮助学生辨别不同的几何形状,并能正确命名它们。
活动步骤1. 准备一些几何形状的卡片,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并将它们打乱顺序放在桌子上。
2. 让学生围坐在桌子旁,每人发放一张纸和一支铅笔。
3. 老师从桌子上拿起一个卡片,展示给学生看,并说出形状的名字。
4. 学生们根据老师展示的形状,将纸上相应的名称写下来。
5. 老师继续展示其他的形状,学生们继续分类并写下相应的名称。
6.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分类的结果,并纠正错误。
案例三:数学游戏目标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巩固他们的数学技能。
活动步骤1. 准备一些数学游戏,如数独、填数字等,并将游戏板发放给学生。
2. 解释游戏规则和目标给学生,并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
3. 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游戏,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解题方法。
4.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互相比较谁完成得最快,并奖励他们。
案例四:找规律目标通过找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步骤1. 准备一些有序数列,如1, 3, 5, 7, ...,并将其展示给学生看。
2. 让学生观察数列并思考其中的规律。
3. 学生们在纸上写下他们认为的规律,并解释自己的答案。
4. 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各自的答案,并找出正确的规律。
5. 给学生一些其他的数列,让他们尝试找出规律并解释。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5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5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5篇)案例一:数的比较与排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较和排序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比较:介绍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比较的基本方法。
2. 排序:介绍排序的规则,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物品。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出示不同大小物品,引导学生发现比较和排序的必要性。
2. 讲解:讲解比较和排序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
3. 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整理书包、排列队伍等。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比较和排序知识的掌握程度。
---案例二:加减法运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加法:介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加法。
2. 减法:介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减法。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出示实物,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必要性。
2. 讲解:讲解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
3. 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物品等。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案例三:几何图形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几何图形。
2. 学生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学内容:1. 基本几何图形:介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2. 几何图形的性质:讲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如边长、角度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存在。
2. 讲解:讲解基本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
3. 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5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理解1分=60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世上有件宝,黄金买不到。
一去不复返,愿你珍惜好。
)师:关于时间的知识你们回家复习了吗?那让我们一起检测一下你复习的怎么样好吗?(让学生认读时刻)把你们画的表拿出来,相互看一下,比一比谁画的好?师巡视把画得好的贴在黑班上展示给大家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猜猜是什么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春节)打开教科书第59页,观察主题图,这是在哪儿?图上的人们在做什么?(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人们在倒计时……)师:过年真好!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生: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师: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生:1秒很短。
生:特别短。
生:滴答一下就是1秒。
)三、观察探究,建立时间概念。
1. 观察表针(出示一个钟面)师:老师带来一个表,请你们看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
)你能不能给同学们指指看?(能)快,走到前面来。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5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5篇)1. 数的排序教学案例目标:教授小学生如何对一组数字进行排序。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组无序的数字,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
教师可以使用比较符号、数轴或其他可视化工具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排序的概念,并提供简单的示例。
2. 练习比较:教师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两两比较数字的大小。
3. 排序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比较结果将数字进行排序。
4. 巩固练习:教师提供更多的排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排序任务。
2. 分数的比较教学案例目标:教授小学生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数的概念,并教授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师可以使用图形表示、数轴或其他可视化工具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分数的概念,并提供简单的示例。
2. 练习比较:教师给出一组分数,要求学生两两比较分数的大小。
3. 排序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比较结果将分数进行排序。
4. 巩固练习:教师提供更多的分数比较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比较任务。
3. 二维几何图形的辨认教学案例目标:教授小学生如何辨认常见的二维几何图形。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二维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教授如何辨认它们。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各种二维几何图形的特点,并提供简单的示例。
2. 辨认练习:教师给出一组图形,要求学生辨认并命名每个图形。
3. 绘制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描述或示例绘制指定的二维几何图形。
4. 巩固练习:教师提供更多的图形辨认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辨认任务。
4. 时间的认知教学案例目标:教授小学生如何认知时间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时间的概念和常见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和小时,并教授如何读写时间。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时间的概念和常见的时间单位,并提供简单的示例。
2. 读写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时间,要求学生读出并写下对应的时间。
7个详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7个详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 教学案例一:数的认识与比较目标: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认识数的概念,并学会进行简单的数比较。
案例描述:老师给每个学生两个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学生将小球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并记录每种颜色的数量。
学生们将小球按照颜色分类,并用数字记录下来。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比较,例如比较两种颜色小球的数量,哪种颜色的小球多一些或少一些。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数的比较。
教学方法:实物操作和小组讨论。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数的认识和比较的能力,并给予适当的反馈。
2. 教学案例二:数的排序目标:通过实践中的排序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数的排序规则。
案例描述:老师给每个学生一组数字卡片,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卡片上的数字。
学生们根据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并将卡片排列好。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排序问题,例如根据给定的数字,找到数字卡片中的位置。
教学重点:数的排序规则和数的位置。
教学方法:实物操作和小组合作。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数的排序规则和位置的理解,并给予适当的反馈。
3. 教学案例三:加法与减法的初步认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案例描述: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些小球,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操作。
学生们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加法和减法操作,并记录下结果。
例如,老师问学生手中有3个小球,再加上2个小球一共是多少个?或者问学生手中有5个小球,减去2个小球还剩下几个?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方法:实物操作和个别指导。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加法和减法概念的理解,并给予适当的反馈。
4. 教学案例四:形状与几何图形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
案例描述: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的形状进行分类。
学生们根据形状的特征将卡片分类,并用语言描述每个图形的特点。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问题,例如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等。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优秀6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优秀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优秀6篇教学设计对于教师来说一定不陌生,在现实社会中,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案例7篇案例1: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识别数字1-10- 让学生能够进行数字1-10的书写-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1-10的大小顺序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苹果、球等,让学生触摸并数数- 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10,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分辨数字的大小顺序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触摸并数数,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字的概念- 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10,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巩固数字的书写-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分辨数字的大小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2:加减法运算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律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苹果、球等,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使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加减法运算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认识到加减法的概念-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使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案例3:认识几何图形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识别几何图形- 让学生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 让学生能够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圆形饼干、方形积木等,让学生触摸并认识几何图形- 在黑板上画出几何图形,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制- 使用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分辨几何图形的特征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触摸并认识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到几何图形的概念- 在黑板上画出几何图形,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制,巩固几何图形的特征- 使用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分辨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案例4:认识时间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认识时钟的刻度- 让学生能够进行时间的计算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时钟模型,让学生触摸并认识时钟的刻度- 在黑板上写下时间,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认识时间- 使用时间卡片,让学生进行时间的计算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触摸并认识时钟的刻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概念- 在黑板上写下时间,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认识时间,巩固时钟的认识- 使用时间卡片,让学生进行时间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5: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进行分数的计算- 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苹果、蛋糕等,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分配-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分数的计算- 使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分配,引导学生认识到分数的概念- 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分数的计算,巩固分数的计算方法- 使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案例6:认识货币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货币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认识各种货币- 让学生能够进行货币的计算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纸币、硬币等,让学生触摸并认识各种货币- 在黑板上写下货币的数值,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认识货币- 使用货币卡片,让学生进行货币的计算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触摸并认识各种货币,引导学生认识到货币的概念- 在黑板上写下货币的数值,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认识货币,巩固货币的认识- 使用货币卡片,让学生进行货币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7: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 让学生能够进行数据的处理教学方法- 使用实物,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 使用调查问卷,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 使用统计图表,让学生进行数据的处理教学内容- 使用实物,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的概念- 使用调查问卷,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巩固数据的收集方法- 使用统计图表,让学生进行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7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7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2、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教学设计:一、兴趣引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引出课题:画角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
(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动2:画出85°的角。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85°的角应该怎么办?(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
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
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活动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
(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4:画70°,115°的角。
1、说说你想用什么工具帮助你画出这些角?(用量角器画这两个角。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范文六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学习6——10各数,知道“几”和“第几”。
二、教学目标会读写6—10各数。
使学生能够清楚“几”和“第几”的不同指向。
认识“第几”时搞清是从哪个方向起。
使学生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灵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第几个的含义。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挂图田字格板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6-10的认识,会读、写这5个数字。
教学几、第几,“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某事物排列的顺序号(二)教学目标:会读写6—10各数。
使学生能够清楚“几”和“第几”的不同指向。
认识“第几”时搞清是从哪个方向起。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几、第几个的含义。
学生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学了很多数,你们愿意学吗/我们今天再来继续学习,我看谁的表现最好。
(二)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1、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什么人?他们都在干什么?(老鹰捉小鸡游戏、赛跑、观看的小朋友)2、跑步的有多少人?树、吊环、向日葵、足球各多少?跑步的有6人,树有7棵,吊环有8个,花有9朵,足球有10个。
(师板书各数)(三)学习“几”和“第几”1.认识“几”。
(1)“图上当小鸡的一共有几个人?”(先让学生自己数一数,再请一位同学上台前来数一数,其他人看他数的是否正确)(2)你能数数跑步的有几个人吗?在一边看的小朋友有几个?(3)练习:数数我的手中有几枝粉笔?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有几扇门?有几扇门?2.认识“第几”。
(1)在这幅图中,扎辫子的小女孩排在第几?“看看在这副图中谁排在第2,谁排在第5?你怎么知道的?”(请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数一数,说说自己的想法)(2)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都是从右向左数的,那么,有没有其他数法?”(全班讨论。
通过学生的讨论,总结出数第几时要注意方向性,教师强调:按常理,排队应该从前向后数,在图中就是从右向左)(3)从这幅图中你还能说出什么?3.小结:我们在数数时,要把所有物品合起来,数第几时,要先确定从哪个方向起,然后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多给“学困生”一点爱
案例背景:
教师既应该专教书,又应该教人做人。
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对于“学困生”的情感更应加倍关注。
作为教师,要有一颗爱心。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应有的道德,也是老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
作为教师,一定要全身心爱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
爱是教师的灵魂。
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的爱,用自己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心灵。
案例描述:
如: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情景:“优等生”学生拼命地看、拼命地讲;“学困生”嘴巴张张,等着下课,跟着“优等生”学生报的数,然后眼睛盯着老师,生怕教师会注意他,发现他的漏洞;有的“学困生”还干脆不理你坐在下面做起自己的小动作来了!看着几个“学困生”这样,我要么当场说表扬哪位同学,批评哪位同学,这时学生们顿时热情高涨,个个坐得工工整整,声音哄哄亮亮的,都想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要么走到他的跟前看着他制止他的小动作。
每次课后我都留几个成绩差上课反映慢的学生,让他们对着黑板上的题目一个个讲下来,教师顾不上就让优等生来帮忙,遇到讲错的会让他们慢慢思考一下,或者举例来分析。
考虑到“学困生”,要帮助“学困生”,给“学困生”机会,建立他们的信心,我从来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他们,而是耐心的教导,诸多“学困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欣喜,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们体现出的神情令我记忆犹新。
于是我要求他们要更努力更认真,以勤补拙。
如果他的表现还好,我则表扬他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
备课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
因为同一年龄段或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属于某个特定的“类”或“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组成这些“类”、“群”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
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
并根据这一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以
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教学方案设计中,教学准备要充分,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当然,教学设计不仅包括教学方案的设计,同时,还应该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
用课件辅助学生的学,而不是用课件牵制学生的学。
比如,我预想到学生在计算长方体棱长和这部分知识时容易漏掉乘4,因此,在课件设计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课件,明确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是4条。
教师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课件的设计尽可能顺应学生的学,以学导教,以教促学。
因此,教学前就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性,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平等地享受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使“学困生”喜欢上数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反思二:对“学困生”要满怀期待之心。
期待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困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激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在课堂里,教师要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们,期待与鼓励,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主动性差,课堂纪律自制力差。
而这些学生本身的智力水平并不低。
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够好,是由于他们缺乏毅力坚持学习。
加上教师一贯以来对他们的轻易否定和责怪,使他们一天比一天自暴自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贝蒙认为,教师的否定行为可能会影响学生,使得学生也用一种否定的方式去评定自己,从而导致他们在一种否定的自我知觉的方式里行动。
对他们来说,治本的方法是调动内驱力,增强自信心。
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注重鼓励,坚持正面教育。
1 、热切地期待
结合上述观点,我在作一课或一周的小结时,会对那些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鼓励,然后提出高一个层次的希望;批改作业时,在他们的本子上写上几句肯定、宽容以及激励性质的话,像“你的学习成绩进步了,老师好高兴啊!”“成功属于像你这样刻苦、勤奋的人!”“加油,相信自己能行!”事实证明,教师关切的话语,期待的眼神,往往会使学习困难生获得最初的自信,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
2、表扬性鼓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对成功的渴望。
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强大的动力,来源于学生本人智力劳动的成果。
要使学生产生稳固持久的学习动力,最有效的途径就地让他们尽快地、不断地获得良好学习结果的反馈。
要想使他们一下子看到显著的学习成果是比较困难的。
但就他们自己的发展水平,得到相应的某些成果还是完全可能的。
学习困难生在得到肯定的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后,会树立自
信心。
我想,如果能随时捕捉和发现他们的成功之处,并及时通过评价,使他们的点滴进步得到肯定,使他们的成功成为有形之物,那么他们就不会丧失希望。
所以我除了经常要求学生互相之间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优点外,自己也戴上“放大镜”去寻找学习困难学生的点滴进步。
总之,“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这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实施新课程的要求。
对学困生来讲,老师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微笑,对他们的心灵都是一种安慰和激励。
在鼓励的同时,不但缩短了教师和学困生的心理距离,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转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反复,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作为教师,就要始终坚持与学困生心灵相通,心理相近,并努力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的工作感化他们,为他们创造更加宽广的展示潜在魅力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