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唐的盛衰PPT课件 人教版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 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 展; • 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 • 唐玄宗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求谏; • 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 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五、唐玄宗的统治
前期 ———— 开元盛世 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唐朝全盛
后期 ————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转衰
(2)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作用:有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社会安定,增强了国力
唐太宗李世民时,宰相房玄龄与杜如晦 • 1、要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 共掌朝政,唐朝之规章法典皆多为其所制。 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安定百姓,就要 房氏多谋略,杜氏善决断,是以人称之为 轻徭薄赋;正自身,则以清心寡欲和虚心 “房谋杜断”。唐太宗时与之商谈国事时, 纳谏为要。 房氏常出谋划策,但优柔寡断。而杜氏果断 立决,取拾得当。二人齐心协力,搭配 得宜,佐唐太宗治天下。 (3)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 标准,改变了隋朝以前主要依赖荐举和凭借家庭出身 来做官的惯例,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 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 多的人才。 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
(一)关于“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
措施 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影响
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
六、唐朝灭亡:907年
(907 年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都开封。 唐王朝 618 年建 国到 907 年灭亡,历时 289 年,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
小结:
开元盛世 恢复并走向强盛 武则天统治 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渐趋衰落
藩镇割据 农民起义
618年 建立 发展 鼎盛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纳谏》 ──《贞观政要 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rěn),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
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 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 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 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 皆外户不闭,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jī)粮,取给于道 路焉。 路焉。
三省六部制
皇 帝
中书省
起草政令
尚书省
执行
门下省
审核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返回
唐律残片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 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
李 靖
杜 如 晦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 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 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等人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 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 隋末大乱, 岁中进士。 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 李渊率兵入关, 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 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 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 贞观前, 削平群雄,夺取皇位。 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 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功” 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功”。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 掌政务达20 20年 善于用人, 掌政务达20年;善于用人,不问贵 贱;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ppt (共28张PPT)

形成局面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重用贤能, 重用官吏考 核
开元盛世
他身边还有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敬德、高士廉等能人。
魏征
长孙无忌
2.贞观之治
(3)革新措施:
在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 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轻刑罚;③增 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 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 绩。
在经济上:①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贞观政要》
意识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吸取了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
房玄龄
(2)用人方面:
杜如晦
虚心纳谏、任用贤才: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
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
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
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
(经过唐太宗的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
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资治通鉴》
唐太宗(627年-649年)统治的贞观年间,政
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 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大明宫》剧照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教育上: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唐朝时中央设国子监、太学等学校以培养人 才
国子监是唐朝的中央官学,在当时
的教育体系中可算是“最高学府”。由于 国子监里的学馆均为官办,学生一经入学, 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ppt课件

——《资治通鉴》
精选ppt课件
1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昭陵是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 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 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昭陵六骏
精选ppt课件
1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杜甫《忆昔》
精选ppt课件
26
精选ppt课件
武则天开创武举,由兵部主持武 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 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2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 视发展生产。
(2)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 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 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 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精选ppt课件
1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繁荣不廹放癿时代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22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癿廸立唐朝癿廸立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武则天武则天廹元盛世廹元盛世618618年年李渊李渊长安长安唐太宎即位唐太宎即位626626年年治国方略治国方略革新措施革新措施表现表现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称帝统治措施统治措施影响影响改革措施改革措施表现表现11政治上政治上22经济上经济上33军事上军事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11课课隋朝癿统一不灭亡隋朝癿统一不灭亡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些治世局面癿出现有何共同原因
精选ppt课件
1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昭陵是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 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 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昭陵六骏
精选ppt课件
1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杜甫《忆昔》
精选ppt课件
26
精选ppt课件
武则天开创武举,由兵部主持武 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 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2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 视发展生产。
(2)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 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 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 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精选ppt课件
1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繁荣不廹放癿时代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22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癿廸立唐朝癿廸立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武则天武则天廹元盛世廹元盛世618618年年李渊李渊长安长安唐太宎即位唐太宎即位626626年年治国方略治国方略革新措施革新措施表现表现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称帝统治措施统治措施影响影响改革措施改革措施表现表现11政治上政治上22经济上经济上33军事上军事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11课课隋朝癿统一不灭亡隋朝癿统一不灭亡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些治世局面癿出现有何共同原因
七年级历史第2课贞观之治优秀课件

615
武周 末年
开元 唐朝户数增长表
末年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yì)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sù)米白,
公私仓廪(lǐn )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wán)鲁缟(gǎo)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1、材料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 期。
2、由材料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3、除了“开元盛世〞,隋唐时期还出现了哪些著 名盛世、治世局面?
原因何在?
唐朝的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称谓
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窦皇后四子62表6年,李世民 发动“玄武门
长子 李建成 太子 5之89变-6〞26,杀死 次子 李世民 秦王 5太 齐98子 王-6李李49建元成吉和, 三子 李元霸 早夭 迫使李渊让位。
四子 李元吉 齐王 603-626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
武那么天〔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那么天皇帝。是中 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7岁称帝,82岁去世。
归纳武那么天的功过是非。
功:武那么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她颇具政治才能,打 击贵族势力 ,招揽人才,开展 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赋税 等。使唐朝的社会经济文化继续 向前开展。历史上称为“贞观遗 风过〞:或心“狠武手周辣,之滥治杀〞无.辜,重
唐高祖〔李渊〕开国→唐太宗〔李世民〕奠基→ 武那么天开展→唐玄宗〔李隆基〕盛世。
开元初,上(唐玄宗)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 天下大理。……四方丰稔,百姓乐业。户计一千余万,米每 斗三钱。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不赍(带) 粮。……人物欣然。
——《唐语林》卷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进取精神状态。“重在处理实际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
实在话题,在隋唐时期科举制进士科中,主要测试考生
处理社会实际问题能力项目是( ) A
A.策问
B.杂文
C.经史
D.诗赋
8/8
3/8
同步训练
2.唐太宗勉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魏征就曾前后
上谏二百屡次。唐太宗还知人善用,尽可能做到唯才是
举,兼收并用。那么,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根本目标
是(D ) A.当贤明君主B Nhomakorabea降低决议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4/8
5.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 得失。”他在位期间最能表达这一思想重大举措是
第一单元 开放与革新时代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8
知识梳理
一、唐太宗纳谏与用人 1.唐太宗继位:①于____6_2_6年继承皇位。627年改年号 “②_贞__观___”。 2.唐太宗纳谏:虚心纳谏,并能从谏如流。 3.唐太宗用人:知人善任,尽可能做到唯才是举,兼收并 用。
2/8
二、贞观新政 1.原因:吸收③__隋__朝__兴亡经验教训。 2.主要内容: (1)政治: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三省:④__中__书___省起草政令,门下省⑤__负__责_审__核___, 尚书省⑥___执__行___。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 ⑦___刑__部___,⑧___工__部___。 (2)经济: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3)法律:在⑨_《_隋__律__》__基础上,修订法令。 (4) 完善⑩__科__举__制。 3.结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 11 “_贞__观_之__治____”。
唐王朝历史ppt

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
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
起 兵
大业十三年(617)五月,李渊于太 原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 武德元年(618)三月,隋炀帝被杀, 五月,李渊称帝,国号唐,年号武 德。
平定四方
武德元年,平薛举,得陇右。 武德二年,败李轨,获河西。 武德三年,败刘武周,占山西。 武德四年,击败窦建德、逼降王世 充,得河南、河北。平萧铣、汪华, 江南悉定。 武德五年(622),全国基本统一。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明于知人 善于任使
“夫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 至公无私”
“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舍短取长,然后为美。” “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为辕,曲者为 轮,长者为栋梁,短者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 施,明主之任人,亦如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 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故良匠无弃木, 明君无弃士。
《资治通鉴》卷二○五: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 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 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唐 吴兢 《贞观政要》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以古为镜, 可知兴替。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朕今勤于三事,亦望史官不书吾恶,一则鉴前代 成败事,以为元龟;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治道;三 则斥弃群小,不听谗言。 ‛
‚秦始皇平定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 一朝而亡,吾亦何得自骄也。”认为“末代亡国之 主,为恶多相类也,在于深好奢侈,横征暴敛而 已 ‛
↓
哀帝 ← 昭宗 ← 僖宗
2、需要掌握的问题?
唐朝前期是如何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的?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出现。 唐朝时期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安史之乱及其爆发的原因。 两税法及其主要内容 。 唐代后期危机的主要 表现? 黄巢起义的爆发 。 隋唐的文化与文明成就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PPT课件(5篇)

v 2。唐朝建立:( )年,在太原起兵反 隋的贵族( ),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v 3。李渊即( )祖,退位后,传位李 世民,李世民就是( ),年号( )。
❖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 国古代一位有作为 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他善于学习历史经验,
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 见,在中国封建帝王 中是罕见的。在位时 期促成了“贞观之治” 局面的形成。
第2课
❖“贞观之治”
复习提问
❖ 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 2.隋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 ❖3.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 三点?作
用?
导入新课
❖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 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 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 朝灭亡.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 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 唐高祖.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2课 贞观之治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一、唐高祖 (建唐,618年,长安) 二、唐太宗 (“贞观之治”)
读课文“贞观之治”一目,想一想:
何谓贞观之治? 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统治者 措施)?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 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 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据史书记载,唐 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 而出,大喜道:“天 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 中矣!”你认为这句 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的主要政绩 有哪些?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 3、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
无字碑 武则天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 有什么共同之处?
❖ 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 4、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v 3。李渊即( )祖,退位后,传位李 世民,李世民就是( ),年号( )。
❖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 国古代一位有作为 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他善于学习历史经验,
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 见,在中国封建帝王 中是罕见的。在位时 期促成了“贞观之治” 局面的形成。
第2课
❖“贞观之治”
复习提问
❖ 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 2.隋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 ❖3.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 三点?作
用?
导入新课
❖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 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 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 朝灭亡.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 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 唐高祖.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2课 贞观之治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一、唐高祖 (建唐,618年,长安) 二、唐太宗 (“贞观之治”)
读课文“贞观之治”一目,想一想:
何谓贞观之治? 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统治者 措施)?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 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 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据史书记载,唐 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 而出,大喜道:“天 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 中矣!”你认为这句 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的主要政绩 有哪些?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 3、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
无字碑 武则天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 有什么共同之处?
❖ 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 4、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

唐太宗时期, 1.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会出现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由隋的灭亡到“贞观之治” 2. 由隋的灭亡到“贞观之治”, 你有哪些思考? 你有哪些思考?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 1.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 贞观之治 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 。 A.隋文帝 A.隋文帝 B.唐太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C.武则天 D.唐玄宗 D.唐玄宗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 羁縻州” C.三省六部制 D. 羁縻州”制度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起草政令) 执行政令) 审核政令 审核政令) (起草政令)(执行政令) (审核政令)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课件
一、唐王朝的建立
1. 隋朝的灭亡 2. 唐朝的建立 618年 618 时间: 时间: 年 唐高祖李渊 建立者: 建立者: 定都: 定都: 长安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 水也;水 君,舟也;人,水也;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父 舟也; 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 能载舟,亦能覆舟。 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 能载舟,亦能覆舟。 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唐太宗 唐太宗 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 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 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 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 ”“覆舟 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21张PPT).ppt

(1)政治: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2)经济: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发展
生产。
影响:在位期间,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 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称赞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贞观遗风
四、“开元盛世”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 明确赏罚制度。《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 部完备 唐太宗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 京城要在两日内五次复奏,各州要三覆奏。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矣”。 意思是:将天下英雄尽揽囊中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对人才的重视
政治方面 罚;严格考核官吏政绩
打击敌对 官僚贵族
经济方面
治
轻徭薄赋; 鼓励发展农业
国
策 文化方面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略
减轻人民负担; 重视发展农业
创立殿试
边疆
先后击败东突厥,加强对
西域的统治。实行开明的 民族政策(吐蕃—文成公 主入藏)
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
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归对纳比①②都 都重重视用发贤展能三位生,皇产注帝,重治减人国轻才策农的略民选异拔负同点担、比;任较用与考核;
③都完善了科唐举太制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2)经济: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发展
生产。
影响:在位期间,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 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称赞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贞观遗风
四、“开元盛世”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 明确赏罚制度。《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 部完备 唐太宗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 京城要在两日内五次复奏,各州要三覆奏。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矣”。 意思是:将天下英雄尽揽囊中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对人才的重视
政治方面 罚;严格考核官吏政绩
打击敌对 官僚贵族
经济方面
治
轻徭薄赋; 鼓励发展农业
国
策 文化方面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略
减轻人民负担; 重视发展农业
创立殿试
边疆
先后击败东突厥,加强对
西域的统治。实行开明的 民族政策(吐蕃—文成公 主入藏)
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
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归对纳比①②都 都重重视用发贤展能三位生,皇产注帝,重治减人国轻才策农的略民选异拔负同点担、比;任较用与考核;
③都完善了科唐举太制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共19张PPT)

虚心纳谏
魏 征
长孙皇后
最贤慧的女人
我听说主明臣直, 魏征敢于直言,是 因为陛下是明君, 我怎能不祝贺呢?
你知道唐太宗手下的名臣吗?
程 咬 金
秦 叔 宝
杜 如 晦
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秦叔宝等。十八学 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3)唐太宗革新措施:
政治上:
(1)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2)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3)科举考试科目,增设进士科 (4)严格考查各级官吏政绩 经济上:轻徭薄赋,鼓励生产 军事上: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 域的统治
贞观之治(概念、原因)
唐太宗的革新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的功绩
原因:励精图治、重用贤能、进行改革 影响: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开元盛世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 宗宋祖,பைடு நூலகம்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 A. 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D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
——杜甫
开元盛世年间,粮食丰收, 国家富足的景象。
唐玄宗 (685~762 年) 唐玄宗名李隆基, 又称唐明皇,712 年~ 756年在位。 前期年号:开元 后期年号:天宝
三、开元盛世
1、出现“开元盛世”的原因(措施): ①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影视剧中 的武则天
武则天是一个争议很多,众说纷纭的历史 人物。她专断、刚烈、爱才、狠心、毒辣 等,但她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武则天的政绩主要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 教材后归纳。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 太 宗
改革赋役制度、 轻徭薄赋
修订法律、宽省刑法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贞 观 之 治
昭陵全景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 “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 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 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载舟:文景之治
覆舟: 商朝:牧野之战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
东汉:黄巾军起义 隋朝:农民起义
共同点: A、富有才干 B、英武果断 C、勇于创新
不同点: 秦始皇、 创新意识较强, 但比较残暴。
汉武帝: 巩固国防,开拓疆土,但好 大喜功,穷兵黩武,好在能 悬崖勒马。
唐太宗:统治开明,宽容, 虚心纳谏,主张“华夷一家” 尤为可嘉。
魏 征
“皇帝虚心纳 谏,臣下积极进 谏”是“贞观之 治”的一大特色。 :
(1)太宗做到兼听广纳了吗?
(2)你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吗?
(3)从唐太宗身上你受到怎 样的教育?
你知道唐太宗手下的名臣吗?
程 咬 金
李 靖
杜 如 晦
秦 叔 宝
杜 如 晦
唐太宗即位后的如 何治理国家?
唐太宗李世民
1、虚心纳谏 2、知人善任
唐太宗怎样 虚心纳谏、 知人善任?
1.虚心纳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 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
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时孤苦贫 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 困,曾经出家做过道士。他喜 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 欢读书,用心钻研古籍,学识 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大 非常丰富。隋朝末年,魏征参 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 加了反对隋朝暴政的起义。后 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 来,他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 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 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 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 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 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李世 太子的器重。 后来,李世民发 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 动“玄武门兵变”。年轻而敏 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从心 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 里钦佩他的人格。因此,不但 便亲自召见他。 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司马光
(1)“太宗”是谁?
(2)材料二说明太宗为治理国家采取的哪项措施?
(3)在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局面?
(4)材料三说明什么问题?源自拓展提升:1、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哪位统治者的话? (2)唐太宗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 (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曾出现的治世局面是什么? (4)列举一例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水能“覆舟”的历史史实。
拓展提升:
2、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得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
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论任贤》
(1)说这话的是谁?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2)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
巩固练习:
一、材料解析:
1、材料一:太宗认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
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军明臣直。裴矩侫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
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侫,君乐闻直言,
则侫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
矣。”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知人善任 虚心纳谏
课程标准: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自主学习:
1、唐太宗即位: 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
子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
,他
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贞观之治的内容?
4、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父亲李渊起兵太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 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 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 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 百司,掌政务达20年;善于用人, 不问贵贱;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杜如晦(585~630),唐代 名相。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 史。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新 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 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在太 宗前议事,玄龄说:非如晦不 能决。如晦亦能尊重玄龄之策。 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 故有“房谋杜断”之说。两人 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 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 杜”。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 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rěn),流 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 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 jī)粮,取给于道路 焉。
──《资治通鉴》
3、新政结果: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一、唐王朝的建立
2、唐朝的建立
唐朝的建立者是 ______,被称为 ________,时间为 公元_____年,定都 _______。
看图说话
玄武门之变
6
2021/3/7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李世民即皇位 (时间?称号?年号?) 2、用人与纳谏 (1)原因: 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
第二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唐太宗即位和他的治国之道,培 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 历史人物的能力。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2
2021/3/7
一、唐王朝的建立
1、隋朝的灭亡
暴 君
隋
炀
和
是导 帝
致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那一个朝代?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
,经
济
,国
力
,被誉
为
。
你对唐太宗的 初步印象是什么? 我们如何看待“贞 观之治”?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 “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 “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 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吸取隋亡的教训。
(2)表现:
A、鼓励臣下直言 , 从谏如流 B、选贤用能, 知人善任, 唯才是举
7
2021/3/7
唐太宗_______统治时 期,政治清明,经济 得到恢复和发展,年 号“贞观”,被称为 “_____________”。
❖唐 太 宗 为 什 么 能 够 善 于纳谏,善于用人?
❖唐 太 宗 怎 样 善 于 纳 谏 , 如何善于用人?
列表概括“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方面
主要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虚心纳谏 选贤任能 完善科举 制度
改革赋税制度 轻徭薄赋
法律上 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民族关系上 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9
2021/3/7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善 于 纳 谏 和 用 人 对 唐
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
展有何影响?
9
2021/3/7
三、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的原因 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 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改革赋役制度。 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 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义》。
皇帝
执 行
省
审 核
部
省
部
部
省
部
部
起 草 政 令
部
贞观新政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魏 征
“(太宗)尝临朝 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 三镜,以防己过。今魏 征殂(cú)逝,遂亡一镜 矣”。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 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 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 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 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杜如晦(585~630),唐代 名相。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 史。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新 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 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在太 宗前议事,玄龄说:非如晦不 能决。如晦亦能尊重玄龄之策。 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 故有“房谋杜断”之说。两人 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 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 杜”。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 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rěn),流 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 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 jī)粮,取给于道路 焉。
──《资治通鉴》
3、新政结果: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一、唐王朝的建立
2、唐朝的建立
唐朝的建立者是 ______,被称为 ________,时间为 公元_____年,定都 _______。
看图说话
玄武门之变
6
2021/3/7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李世民即皇位 (时间?称号?年号?) 2、用人与纳谏 (1)原因: 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
第二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唐太宗即位和他的治国之道,培 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 历史人物的能力。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2
2021/3/7
一、唐王朝的建立
1、隋朝的灭亡
暴 君
隋
炀
和
是导 帝
致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那一个朝代?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
,经
济
,国
力
,被誉
为
。
你对唐太宗的 初步印象是什么? 我们如何看待“贞 观之治”?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 “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 “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 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吸取隋亡的教训。
(2)表现:
A、鼓励臣下直言 , 从谏如流 B、选贤用能, 知人善任, 唯才是举
7
2021/3/7
唐太宗_______统治时 期,政治清明,经济 得到恢复和发展,年 号“贞观”,被称为 “_____________”。
❖唐 太 宗 为 什 么 能 够 善 于纳谏,善于用人?
❖唐 太 宗 怎 样 善 于 纳 谏 , 如何善于用人?
列表概括“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方面
主要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虚心纳谏 选贤任能 完善科举 制度
改革赋税制度 轻徭薄赋
法律上 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民族关系上 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9
2021/3/7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善 于 纳 谏 和 用 人 对 唐
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
展有何影响?
9
2021/3/7
三、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的原因 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 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改革赋役制度。 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 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义》。
皇帝
执 行
省
审 核
部
省
部
部
省
部
部
起 草 政 令
部
贞观新政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魏 征
“(太宗)尝临朝 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 三镜,以防己过。今魏 征殂(cú)逝,遂亡一镜 矣”。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 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 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 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 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