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宋史·周敦颐传》文言文阅读(2021深圳一模)【答案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模拟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模拟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奴子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
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①,望之如偃蹇②老儒。
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
魏问相见何意。
曰:“适在枯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③,倦而假寐。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夫僮仆读书,可示佳事。
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
食而不化,至昏聩僻谬④,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迂缓:迂腐迟缓。
②惬赛:高耸,引申傲慢。
③针黹(zhǐ):针线活。
④昏聩僻谬:糊里糊涂,怪癖荒谬。
(1)用“/”给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老河兵闻之”的“闻”与成语“闻风丧胆”的“闻”意思想同。
B.“适在枯水井前”中的“适”与成语“适可而止”的“适”意思不同。
C.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过了十多年,未被河水冲到下游,反而到了上游数里外处。
D.傅显知书达理,他看到小孩子有险情,急忙去找小孩子的父亲,小孩子才平安无事。
2025届深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深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1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影视作品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2023年初,电视剧《狂飙》热播,江门作为拍摄地迅速“出圈”。
电视剧《繁花》播出后,上海黄河路成为剧迷们追捧的热门景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又将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展现于公众视野。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和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影视创作的支持力度。
这种“双向奔赴”的态势,对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光明日报》2024年6月19日)材料二:“古城,变没变?”面对笔者的问题,常年从事文保工作的方楚兰答得直接:“格局一直没变。
”潮州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
站在城墙上望去,韩江、韩山立于前,“850多岁”的广济桥横卧江面,老城内街巷纵横,一条牌坊街成为古城文旅特色区的“中轴线”……高处有城楼城墙,近处有江水古桥,内里有小巷老厝,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外而内,古城格局充满了“立体感”,尽显魅力。
漫步广济桥,上面的部分亭台楼阁被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非遗传承人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演示,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
62岁的郭金耀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古城的点滴变化。
在他看来,牌坊街的每一个牌坊都有故事,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
文化根脉的跳动是实现活化利用的驱动力。
一座城、一条街,要促进文旅发展、商业繁荣,就必须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文化的根、感受文化的脉。
“晚上没事了,沿着古城走一走,真是有灵气!”茶入盖碗,沸水冲泡,郭金耀一边展示潮州工夫茶,一边笑谈日常生活。
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如此,古城定会绽放新光彩,持续“潮”起来。
文言文《爱莲说》《周敦颐传》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不听,乃委①①手版②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③③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注】①委:抛弃、丢掉。
②手版:笏(hù),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③媚:取悦、巴结。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仅限两处。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画线词。
①不蔓不枝____________②亭亭净植____________③有狱久不决____________④如此尚可仕乎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4)【甲】文中,周敦颐把“莲”比喻为君子,那么君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结合【甲】文谈谈【乙】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周举传①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人,陈留太守防之子。
举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纵横周宣光。
”②延光四年,辟司徒李郃府。
时宦者孙程等既立顺帝,诛灭诸阎,议郎陈禅以为阎太后与帝无母子恩,宜徙别馆,绝朝见。
群臣议者咸以为宜。
举谓郃曰:“昔郑武姜谋杀严公①①,严公誓之黄泉;秦始皇怨母失行,久而隔绝。
后感颍考叔、茅焦之言,循复子道。
书传美之。
今诸阎新诛,太后幽在离宫,若悲愁生疾,一旦不虞,主上将何以令于天下?如从禅议,后世归咎明公。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综合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四知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琢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闻.其贤而辟之(____________)②当之.郡(_____________)③何谓.无知(____________)④故.旧长者(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答案】1.听说到;去说老朋友2.①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我)让后代被称作廉洁守正的官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3.拒绝下属“夜怀金十斤”相送,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子孙)开产业”。
表现出杨震清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
【解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之”是多义词,用法很多,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2020-2021学年深圳市宝安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深圳市宝安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如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庄子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在于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削弱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能力差异。
法家所提倡的尚法不尚贤,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骘,从而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
道家想要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实际上消解了社会组织的全部意义,而法家所设立的法,恰恰是为了维护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以期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法家所强调的人才选拔,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出于责任和能力的考量,试图建立一个有法可依、责权分明的公共社会。
《慎子·君臣》中提出“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
《慎子·威德》中强调,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而不能以天子、国君、官长自身的私权为本。
先秦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
遴选出来的官员未必都是圣贤之人,但他们却是社会治理的具体执掌者,肩负起规范社会运行的责任。
在君主制官僚体系下,官员的本职角色只能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多在上向君主负责,少在下向民众负责。
先秦法家吸收了道家思想,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慎子·民杂》论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更是用摇木、张纲及救火三事为例,肯定了官员在君民之间的过渡作用。
尽管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君王手中,但官职是因其客观必要性而存在的,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必须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官员行使职权时,要废私立公,明于公私之分,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是官员的公共责任。
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批评“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新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新高考语文一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中国文字起源甚早,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一甲骨文,还有象形字,还存在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
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
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
当然,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摘编自张志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材料二:中国书法作为象形文字的艺术表现,看似孤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其实在很多方面有着与世界文化和现代文化接轨的基础。
第一,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孤独性,反激出它交流世界、融入世界的内在要求。
方块字是一种倾向于视觉艺术的直接符号,它以直观视像为基础,将表形、表音、表意三者融为一体。
中国古代的文言书写将语言文学化,而产生有别于口语的书面美文一文言文。
由口语到书面语言,是中国人梳理、深化、拓展自已思考的重要途径。
2021年深圳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深圳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灯火庐州洪放一城灯火,便是人烟处。
庐州灯火,在暮秋的夜色中,打开了这个江淮之间亦称合肥的城市。
如果你注意听,那灯火之中有不尽的故事。
当然,你最好是仔细地看。
看着,看着,灯火庐州,便清晰地呈现出一幅水墨长卷。
这是一幅四十年的长卷。
这长卷里既有已经消失的地名、建筑与事物,更有正在成长的道路、广场与绿地。
这长卷里写满四十年的一朝一夕,留存着对城市的乡愁与期冀。
这长卷之首便是灯火。
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从一百多公里外的桐城来到庐州。
夜晚,庐州的灯火是两条并不算太长的龙灯。
一条是长江路,一条是金寨路。
我借住在大东门的交通旅社,晚上站在旅社露台上观望,两条路上的灯火形成断断续续的光带。
九点以后,大街上已是人影稀疏。
我下了露台,沿长江路行走。
店面已经关门,在三孝口和四牌楼边上,有一两家小吃店半掩着门。
没有顾客,灯光照着,颇有些清寂。
折过路口,再往南,一些大学所在地,灯火依然灿烂。
而那时,正有人盛传:中科大要搬走。
说合肥太小,容不下,确实,那时,灯火隐约的庐州,如同一个没有伸展开来的小子,青涩,而且过于婉约。
二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小文《十七楼的心情》。
写我出差住在黄山大厦十七楼所见。
也是夜晚,从十七楼往外看,灯火已比十几年前扩大不少。
合肥这个从前没伸展开来的小子,现在有了筋骨,正在捣腾。
灯火绵延中,除了长江路、金寨路,还有了美菱大道,黄山路和桐城路也在往两端延伸。
灯火随着道路生长,那些以前散落在城市外围的大小工厂,也都被串起来。
近处,市府广场一带,人流与车流,也逐渐多起来。
城市的气息,已开始弥漫出繁华之意。
然而,我总感到这庐州还是一块碧玉。
甚至,我感到它如同一条蚕,卧在巢水边上。
它是不是太静了?或者说,它是不是太小家了?站在十七楼,我有所感叹。
那些年,我已经跑过一些更大的城市,看过更多城市的灯火。
【新高考】《宋史·周敦颐传》文言文阅读(2021深圳一模)【答案版】
【新⾼考】《宋史·周敦颐传》⽂⾔⽂阅读(2021深圳⼀模)【答案版】⽂⾔⽂阅读练习【2021年深圳市⾼三年级第⼀次调研考试】(⼀)⽂⾔⽂阅读(本题共5⼩题,20分)阅读下⾯的⽂⾔⽂,完成10~14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
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
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讯⽴辨,⾢⼈惊⽈:“⽼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版归,将弃官去,⽈;“如此尚可仕乎!杀⼈以媚⼈,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徙知南昌,南昌⼈皆⽈:“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以污秽善政为耻。
历合州判官,事不经⼿,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
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悟,执其⼿⽈;“吾⼏失君矣,今⽽后乃知周茂叔也。
”⽤抃及吕公著荐,为⼴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任。
⾏部不惮劳苦,虽瘴疬险远,亦缓视徐按。
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
再镇蜀,将奏⽤之,未及⽽卒,年五⼗七。
博学⼒⾏,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
⼜著《通书》四⼗篇,发明太极之蕴。
序者谓“其⾔约⽽道⼤,⽂质⽽义精,得孔、孟之本源,⼤有功于学者也”。
掾南安时,程珦通判军事,视其⽓貌⾮常⼈,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颢、颐往受业焉。
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程之学源流乎此矣。
故颢⽈⾃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乃还颐惊异之,⽈:“⾮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类此。
嘉定⼗三年,赐谥⽈元公。
淳祐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庙庭。
(节选⾃《宋史·周敦颐传》)10.下列对⽂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A.故颢⽈/⾃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乃还/B.故颢⽈/⾃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乃还/C.故颢⽈/⾃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乃还/D.故颢⽈/⾃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乃还/11.下列对⽂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版,是⼤⾂上朝时⽤以记事备忘的⼿持之物,《项脊轩志》中的“笏”即⼿版。
《爱莲说》《宋史·周敦颐》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爱莲说》《宋史·周敦颐》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注】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亭亭净植植:立 B.有狱久不决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法:法律 D.将弃官去去:离开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11.【甲】文(填写作手法),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的特点。
(4分)12.学了《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你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答案:8.C 9.B10、(4分)(翻译正确、语句通顺、表达规范即可)(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王逵是一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同他争论。
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针对练(8)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 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 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 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 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 修期耳。”
(纪昀《河中石兽》)
【乙】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 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 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 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 李渤之陋也。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 (2)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傅永)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 上驰骋。
4.【甲】文中的吕蒙和【乙】文中的傅永有哪些共同点? ①两人都是武将,都是后来才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②都能刻 苦学习,并且最终都有惊人的长进。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为.崔道固城局参军
C.蒙乃.始就学
永乃.发愤读书
D.结友而.别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解析】A 项,介词,用/与“为”连用,表“认为”;B 项,
动词,成为/动词,担任;C 项,副词,于是,就;D 项,连词,表
顺承,就/连词,表转折,但是,却。
附【乙】文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 颐。因为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很久不 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 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依照法律 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一个残酷凶悍的官吏,众人没 有敢同他争论的,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论,(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 回了家,打算辞官离开,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上级, 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文言语句翻译(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文言语句翻译题组一重点实词的翻译1.[2021·全国乙卷]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译文:2.[2021·全国乙卷]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
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由是全活甚众。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译文:3.[2021·新高考Ⅰ卷]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
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译文:4.[2021·新高考Ⅰ卷]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译文:5.[2021·新高考Ⅱ卷]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合肥。
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
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
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九月,卒于雍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译文:6.[2023·湖北恩施模拟](刘)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养民为先。
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及于丰处卖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译文:7.[2023·湖北名校联考]甲申,始剖符封诸功臣为彻侯。
萧何封酂侯,所食邑独多。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小者数十合。
2021年中考上海一模之文言文 有答案
2021年中考闵行一模之文言文(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①,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甲词写于________朝(朝代),乙文则选自春秋时期的史书《________》。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对甲乙诗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3分)A. 甲词的太守出猎答谢全城和乙文的“取信于民”思想都体现了对民心的重视。
B. 甲词中作者自比“孙郎”、“魏尚”,乙文中第一段以“我”指代曹刿。
C. 甲诗和乙文都表达了主人公关心国家,积极请战抗击侵略者的豪情壮志。
D. 甲诗和乙文都对主人公形象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写,人物特点跃然纸上。
9.乙文最后一段①处所缺的内容是,该“论”体现了曹刿在战争中善于,这也是这场战争胜利者胜利的一个原因。
2021年深圳一模作文试题“孔颜之乐”的解析及下水作文
新时代青年应该有怎样的“幸福观”——2021年深圳一模作文试题“孔颜之乐”的解析及下水作文一、作文原题及试卷关联内容(一)作文题目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
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试卷古文阅读相关内容(周敦颐)……掾南安时,程珦通判军事,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
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
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
”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人类此。
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公。
淳祐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二、“孔颜之乐”: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培养什么人”给出了明确答案,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提出“五个下功夫”,即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2021年深圳一模作文题“孔颜之乐”便指向“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2021深圳中考一模二模三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深圳中考一模二模三模文言文阅读汇编__________一、对比阅读(2021·广东深圳一模·)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岳阳楼记》)(乙)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
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
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
”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
天保①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②粟以给付饥者。
州计户征租,复欲推③其贷粟。
纲纪④谓琼曰:“虽矜饥馁⑤,恐罪累府君。
”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⑥检皆免,人户保安。
迁左丞,行徐州事。
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
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
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节选自《北齐书•苏琼传》,有删改)注:①[天保]北齐文宣帝年号。
《爱莲说》《周敦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亭亭净植植:立B.有狱久不决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法:法律D.将弃官去去:离开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15.【甲】文,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的特点。
(4分)答案:(二)(12分)12. C 评分:共2分。
13. B 评分:共2分。
14.(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
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5.托物言志和王逵争辩富有才能为官正直评分:共4分,每空1分,后三空意思对即可。
2021年深圳市东升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深圳市东升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不管是新区开发还是旧城改造,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过程中大吹“复古风”,越来越多的明清老街、唐宫宋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仿古街、仿古建筑层出不穷。
一些地方为了商业利益而推出些粗制滥造的山寨版仿古建筑,既不美观,又破坏了古建筑本身的历史信息。
这种现象凸显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建设为了追求历史沧桑感,凸显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二是认为古建筑太旧,无法保存和利用,无法带来明显的效益。
据了解,最能代表首都建筑风格的北京四合院在旧时没有任意两个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因为每一个四合院的生成都有其独特性,承载了包括家庭习惯、工匠意图、人文传统等多重历史信息。
曲阜孔庙13座碑亭,由历朝皇帝修建而成,各有特色,没有一个是模仿而来。
历史上黄鹤楼数次重修,也绝无模仿前朝的先例。
拆旧建新的故事也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建设发展历程中,但结果却总更加令人叹惋。
2017年6月,有媒体曝光了上海静安区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违规拆除的事件。
直到该建筑被完全拆除及至建新后,违规拆除的事件才被媒体挖出来。
针对此类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已确定为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
历史建筑并非狭义上的文物保护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通知里就特别作出了说明——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是城市发展演变历程中留存下来的重要历史载体。
保护好历史建筑,实质就是传承城市发展的血脉,让人真切地体会到属于自己的“魂与根”。
这些建筑所折射出“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烙印,远比文字记载得更生动、更真实。
然而,它们却又是那么的脆弱和不可再生。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一边大搞城市建设,疏于保护甚至随意拆除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遗存;一边又热衷于建设“历史一条街”“文化一条街”,打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招牌,抢名人故里,炮制假古董。
2021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第1页,总23页绝密·启用前2021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讲述主体(谁在讲述),故事主体(谁被讲述),接受主体(谁在观看)。
互联网时代参与主体边界模糊、角色重叠,各民族、各群体、各阶层都在“讲述”“被讲述”,也都在“观看”“被观看”,多主体多元化传播已成现实。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握这一时代特征,并从以上三种主体入手,创新思维,调整策略,从分散失衡走向多元协同。
从故事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普通人的故事。
在权力、资本与眼球经济的驱动下,传播场域两极分化的现象仍很严重,国际传播秩序处于失衡状态。
国内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作为讲述主体的话语权和作为故事主体的存在感都过于弱化,尤其在被西方媒体遮蔽、忽略之后。
更多地让他们发声、为他们发声,对高举人民性旗帜、秉持“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是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使命担当,这也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巧实力的战略选择。
从接受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故事的受众群体。
我们要相应地调整方向,不囿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而采取“边缘突破”战略。
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他们属于西方意识形态最顽固、对中国成见最深的受众群体。
我们应该把战略重点从他们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非政府组织转移。
就前者而言,我们虽然经常强调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话语权,而实际上常常“被议题设置”,围着西方媒体的议题打转,从客观原因来看,我们和西方存在软硬实力差距;从主现原因来看,我们不够自信,太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就后者而言,他们在发展阶段、发展诉求、价值观和利益点上与中国很接近,这使他们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他们的“中国观”也更具可塑性,相关调查报告印证了这一点。
2021届深圳市东湖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1届深圳市东湖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北宋初年开始,为保证右文【注】政策切实贯彻实施,宋王朝对作为文官选拔制度的科举考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保障了文官选拔的公平与公正。
国家大力扩大录取名额,大批饱受儒家经史教育的士人经过严格的考试走上仕途,充实到各级政府,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宋代官僚群体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来自民间,官僚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能够自觉地把自身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部分杰出者更是胸怀天下,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国家大事尽心竭力,对于冗官、冗兵和冗费所导致的社会政治问题充满忧患意识,并致力于积极推动变法图强。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宋代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家国情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胡瑗、范仲淹同时前后,新思想、新精神蓬勃四起。
宋朝王室久已渴望着一个文治势力来助成他的统治,终于有一辈以夭下为己任的秀才们出来,带着宗教性的热忱大展抱负。
于是上下呼应,宋朝的变法运动,遂如风起浪涌般不可遏抑。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系国之安危、时之众望于一身,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推动了“庆历新政”改革。
他在上仁宗《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纲领,主要内容包括:严明官吏的升降,抑制做官的侥幸途径,防止任人唯亲,避免官员冗滥,均衡官吏职田分配收入,杜绝违法乱纪,以及重视农桑、整治军备、减轻百姓负担等措施。
其中,廉洁吏治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推动改革的焦点,“仲淹以天下为已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庆历三年新法正式实施,朝廷派员到各路对地方官的徳才政绩进行考察,一批庸碌贪财不称其职的官员被裁撤,一些勤政廉洁贤能务实的官员得到提拔。
由于守旧官僚的激烈反对,“庆历新政”很快就结束了,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政风,并对王安石领导的规模更为宏大的“熙宁变法”产生了直接影响。
《宋史·周敦颐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周敦颐传》原⽂及翻译宋史原⽂: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以舅龙图阁学⼠郑向任,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讯⽴辨。
⾢⼈惊⽈:“⽼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版归,将弃官去,⽈:“如此尚可仕乎!杀⼈以媚⼈,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吾欲读书,何如?”敦颐⽈:“公⽼⽆及矣,请为公⾔之。
”⼆年果有得,徙如南昌,南昌⼈皆⽈:“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富家⼤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以污秽善政为耻。
历合州判官,事不经⼿,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
部使者赵抃惑于谮⼝,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悟,执其⼿⽈:“吾⼏失君矣,今⽽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抃及吕公著荐,为⼴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任,⾏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以疾求知南康军。
因家庐⼭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①所居濂溪以名之。
抃再镇蜀,将奏⽤之,未及⽽卒,年五⼗七。
黄庭坚称其“⼈品甚⾼,胸怀洒落,如光风霁⽉。
廉于取名⽽锐于求志,薄于徼福⽽厚于得民,菲于奉⾝⽽燕及茕嫠②,陋于希世⽽尚友千古。
”【注】①指的是周敦颐的⽼家营道。
②孤寡。
译⽂: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
由于舅舅龙图阁学⼠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
有⼀件案⼦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次就⽴即弄清楚了。
县⾥的⼈吃惊地说:“⽼狱吏也⽐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
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
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家没⼈敢和他争,敦颐⼀个⼈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杀⼈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练习
【202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
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
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
..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
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
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用抃及吕公著荐,
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
..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
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疬险远,亦缓视徐按。
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
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
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
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
掾南安时,程珦通判军事,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
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
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
..之学源流乎此矣。
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
谈越三日乃还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
..人类此。
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公。
淳祐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B.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C.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D.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手版,是大臣上朝时用以记事备忘的手持之物,《项脊轩志》中的“笏”即手版。
B.提点,文中指官名,寓提举、检点之意,掌司法、刑狱等事;现代指提醒、指点。
C.二程,即程颢和程颐,两人是宋明理学的鼻祖,后来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
D.开发,文中指对人进行开导、启发,现代指对某一资源进行发掘开拓并加以利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敦颐明察秋毫,深得百姓认可。
任分宁主簿的时候,久未决断的案件经他审查,是非立判,人们对他交口称赞,认为周敦颐虽然年轻却老练果决。
B.周敦颐执法公正,敢于据理力争。
面对执法严苛的王逵,他毫不畏惧,坚决反对将未犯死罪者处以极刑,并且斥责王逵不配为官,终使其醒悟改判。
C.周敦颐勤于政事,做事不惮劳苦。
在任广东转运判官期间,对自己管辖的地区,即使是瘴气弥漫之所、险峻遥远之地,周敦颐也能够亲自巡视探察。
D.周敦颐博学力行,学说影响深远。
所著《太极图》探索天理根源和万物始终,《通书》则阐发太极内涵,义理博大精深,学说上承孔孟,下启学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赵抃对待周敦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说明。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A
11.C
12.B
13.(1)事情不经他的手,官吏就不敢决断,虽然/即使交代下去(或“虽然/即使下达命令”),老百姓也不肯听从。
(2)(程珦)知道他研究学问,通晓道学,就跟他交了朋友,并让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前去向他学习(接受教导)
14.最初,赵抃被谎言迷惑,对待周敦颐态度严苛;(1分)后仔细观察周敦颐为人之后,赵悔悟,(1分)将周当作朋友并推荐周任职。
(1分)
【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叫敦实,因为避讳宋英宗赵曙的旧名而改名。
担任分宁县的主簿,有件案子久而未决,周敦颐来到后,一经审讯,立刻使案情明了。
城里的人都惊奇地说:“经验丰富的狱吏也不如他。
”部使者推荐他,于是他调任南安军司参军。
有个囚犯按照法令不该判死罪,转运使王逵想重治他。
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众人都不敢与他争辩,唯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于是周敦颐就丢下手版返回,打算弃官离去,说道:“这样还可以为官么!用杀人来向人献媚,我不干这种事。
”王逵明白过来,囚犯幸免于死。
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治政业绩尤为显著。
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的老百姓都说:“这就是能辨明分宁案件的那个人,我们这下可有地方说理了。
”富户人家、名门大姓、狡诈的官吏、作恶的年轻人都惴不安,不仅担忧得罪县令,而且把粘污善政当成耻辱。
周敦颐担任合州判官,事情不经他的手,官吏就不敢决断,虽然/即使交代下去(或“虽然/即使下达命令”),老百姓也不肯听从。
部使者赵被谗言迷惑,对待他非常严厉,周敦颐超然处之。
周敦颐通判虔州时,赵抃是虔州太守,仔细观察他的所作所为,才明白过来,赵抃握着周敦颐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了你,从今以后我才算真正了解了周茂叔。
”因为赵抃和
吕公著的推荐,周敦颐被任命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清冤狱、惠泽百姓为己任。
在部中巡行不辞劳苦,即使是瘴疬之气的地方,艰险遥远的地方,也要慢慢地视察。
后来,他因病请求调任南康军知军。
于是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安了家,他家前面有一条溪流与湓江汇合,他取在营道时居住的地方濂溪来命名。
赵抃再次镇守蜀地的时候,打算上奏请皇帝任用他,还没有来得及上奏,周敦颐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
他学识广博并且身体力行,著有《太极图》,探明天理的根源,研究万物的始终。
又写了《通书》四十篇,来阐明太极的含义。
为之作序的人说“他的言语简约而道理广博,行文质朴而义蕴精深,探得孔、孟学说的本源,对于学者大有用处”。
他担任南安]吏时,程珦是军事通判,看他精神面貌不同于常人,就跟他交谈,知道他研究学问,通晓道学,就跟他交了朋友,让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前去向他学习(接受教导)。
周敦颐常常让他们寻找孔子、颜渊的快乐所在,(让他们知道让孔子、颜渊感到)快乐的是什么事,二程的学术就从此发源、衍变。
所以程颢曾说:“自从再次见到周茂叔后,在吟风弄月中返回时,就有了‘吾与点也’的心怀。
”侯师圣跟程颐学习,没有明白,就去拜见周敦颐,周敦颐将他留下来,与他对床夜谈,过了三天才回去。
程颐对他的变化感到惊异,说:“您不是从周茂叔那里来吧?”周敦颐就是这样善于启发开导人。
嘉定十三年,周敦颐被赐谥号为元公,淳祐元年,被封为汝南伯,在孔子庙中陪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