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晏园景观空间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晏园景观空间分析
摘要:清晏园既有江南园林之灵秀又有北方皇家园林的雄壮,是淮安古典园林的代表。
其对空间的营造巧妙地以墙、瓦、廊、阁、植物等元素有机组合,展现了古典园林的静、幽、藏等特点。
关键词:清晏园,景观空间,分析
古代园林有北京的皇家园林,苏南的私家园林,还有遗存不多的古代官衙园林,江苏省淮安市就保存了一座明清历史上漕河总督署后花园——清晏园。
清晏园,前身是明清两代官衙后花园。
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这儿就是明代户部分司,主管“天下粮仓”,清代这里是江南河道总督署的后花园。
清代河督靳辅从康熙十六年在此驻节,并“凿池植树,以为行馆”。
在任期间,靳辅一直没有间断对清晏园的扩建和完善。
后来此园又经历任河督精心修建,成了府衙后花园。
河道总督地位显赫,交游甚广,过往的大小官员及文人墨客或弃船或下马都能小住几日。
因此,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和大量的名人诗画。
咸丰五年,黄河北徒,河患骤然减少。
咸丰十年,清政府虽裁去河督,但又将设在楚州的漕运总督府迁居于清晏园,使清晏园仍居显赫地位。
嘉庆五年(1800年),为祈求河道安静,更名“澹园”,改为“清晏园”。
“清”者,清水、清河之意,“晏”者,安也,有平静、恬静之意,充分表达了广大淮安人民渴求降服水灾的心理。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漕运总督又要“移节沆中”,“于其将去而来去也”,故又名曰“留园”,用以留于后之览者。
民国十七年(1928年),花园从官衙中分离出来,筹建名为“城南公园”。
后为纪念“四八”烈士,又名之曰“叶挺公园”。
直到1989年才又恢复“清晏园”之古名。
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同志在游园后曾题写了“不似江南园,胜似江南秀”的赞美之辞。
也正是由于这儿景色优美,环境宜人,乾隆皇帝曾六次入园,其中一次见四盆黄山松,顾而笑之曰:“也算清、奇、古、怪。
”
位于淮安主城区的清晏园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我国漕运史上唯一遗存的官衙园林。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园林。
中国古典衙署园林空间布局有别与江南私家花园与皇家园林,古典衙署园林既有江南园林之灵秀,又有北方皇家园林之雄壮,空间体量上介于两者之间,空间组成形式上、布局上根据空间主题不同,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者手法。
同时因衙署为皇家派出的地方官僚机构,古典衙署园林多融入了当地地方特色。
一、清晏园景观空间分析
1.入口广场空间
清晏园入口广场面积不大,以一对古石狮,顶为汉阙的青砖、粉墙、黛瓦、围墙立柱为入口引导,广场的北侧为二进堂馆,与一照壁相连,照壁有清晏园导游图,中国山水画手法绘制,古香古色,与围墙平行的是一背对广场的长廊,廊
上几组景窗透出清晏园内的山水景色,长廊外百年瓜子黄杨、罗汉松、太湖石组景,这些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素材与院外现代化的商业都市形成强烈的对比,示意游客进入到一个闹中取静古典园林了。
长廊中部有一月洞门,一个半敞半亭组成序园入口,引导游客进入下一个空间。
2.序园空间
序园空间是一个长条形的山水院落,曲廊、湖石假山、水景、甲袁堂,黑松、竹林、海棠、白玉兰,传统园林手法组成的园林空间,为了使人不感到空间太实、太堵,中心区域是自然水景,与东侧的曲廊、西侧的湖石假山做对比,且曲廊、植物景观掩映湖石假山延长了空间序列,达到了小中见大的效果。
空间组织的目的是给人有强烈的古典园林视觉冲击力,体验苏北地区淮安楚风吴韵文化,中国南北风俗文化的脉络,在清晏园整条空间序列展开的过程中,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
沿曲廊尽头刻有“留园”的门洞带入下一个空间
3.荷芳书院
荷芳书院中心景区,是全园的中心景区,是一个四合的空间,北侧是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荷芳书院,刻有中国名联“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荷芳书院西侧为紫藤馆,历史上有三百年古藤;东侧长廊有康熙御碑“澹泊宁静”石碑。
空间左侧“蕉吟馆”,右侧“今雨楼”,南侧有大树隐掩期间的“淮香堂”,黄石假山(南山)四周围合的中间是一个的方池,(因清晏园为衙署园林,不同江南园林规则或方式符合衙署园林造园手法。
)方池中视觉中心为一造型奇特全国少有的陡峭檐尖亭——湛亭,曲桥与池边相连。
今雨楼、荷芳书院作为空间的边际,屋后种植高大的榆树、池杉,树林软化空间边际同时与外围现代建筑相界定,突出强化园林景观空间,美化天际线。
中心空间组成的目的:①在全园空间序列展开上是一个高潮。
②空间元素点题的作用:i.荷芳书院——怀古思幽,荷芳书院历史上留下许多名人佳话…….。
ii.今雨楼及清晏舫——淮扬美食,中国历史上文化有官署仿皇宫,民间仿官署的习惯,旧时淮扬美食文化就是从官衙走入民间,民间发扬光大形成文化习俗的过程,如北京的满汉全席。
iii.淮香堂——淮上名人……..。
沿方池两侧都可以进入下一空间——荷望阁景区
4.荷望阁景区
荷望阁景区空间与荷芳书院景区空间无明显界定,自然相衔接,与下一空
间序列自然过渡,空间组成上没有荷芳书院、今雨楼、蕉吟馆等历史建筑有视觉冲击力。
黄石假山、曲廊、流觞曲水,有扇亭在水一方,自然山石布局,平缓人们浏览心情,符合平原都市人们都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俗归隐情绪。
金顶红墙、青砖黛瓦,引导游客过虹桥进入关帝庙、叶园景区。
5.关帝庙、叶园景区
整个空间分南北两侧北侧关帝庙景区空间。
关帝庙院落坐北朝南,橙红的庙宇院落有别于园内其他的建筑,照壁、闱门做空间过渡,进闱门一条规则式南北道路,分列两边就的青柏、翠柏气势宏伟,重檐建筑关帝庙主殿位于道路的尽头,主殿抬高地面 1.2m,斗拱飞檐,紫红大柱,彩绘描顶,空间组成达到庄严、雄伟、肃穆和崇高的感受。
南侧叶园景区空间。
叶园景区是展示明清淮安民风民俗的民居缩影,造型怪异的古石狮,朱红大门导引进入深宅大院,三合院西侧巧借围墙围合,厅堂、山房、轩馆、书房,以宗法礼教制度,均衡对称布局,组成庭院群落。
淮安古时民居北顶南身,体量较南方雄壮,又较北方轻柔,兼南北之长,刚柔相济。
6.环漪别墅景区空间
始唱晚亭至五柳亭曲桥全长300m,夕照亭位于松涛阵阵土方之上,柳凭轩两面环水,侧靠土山,沿柳堤沿线观赏两侧湖光山石,空间宽敞。
北侧魁星阁、梅材春晓;南侧大面积荷塘,巧借护城河边树林景色,过五柳亭—曲桥引导进入下一个景区空间——河督府。
二、清晏园空间序列节奏:
三、结语
清晏园空间的统一,以园路、回廊、花架为主线,极富整体感。
每个拐点以山石、植物或圆形拱门等布置,起到障景、漏景、框景的作用,处处都给人以步移景换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程大锦(FrancisD.K.ching)[M],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天津大学
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