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环保第七章建筑智能化技术节能

合集下载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建筑节能系统研究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建筑节能系统研究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建筑节能系统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日益普及,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全球建筑消耗能源总量为20%-40%,而60%-80%的建筑能源消耗是来自空调、加热、照明等方面,这也加速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制定和实施了许多创新的建筑节能方案。

本文将从智能化技术的角度出发,讨论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建筑节能系统研究。

一、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智能化建筑节能技术主要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以实现建筑节能、低碳环保的目标。

例如,定时控制灯光开关、利用太阳能发电和供热、智能控制系统与建筑外部环境动态匹配,自动及时的完成电器设备的关闭等。

同时,通过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湿度、人体活动数据等,并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模型,在多维度上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建筑能耗等数据预测和优化,并制定合理的调节方案。

二、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建筑节能系统设计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建筑节能系统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节能系统整体设计:智能化建筑节能系统整体设计包括,建筑能源诊断、节能设计、工程建设、保障服务、维修保养等部分。

将所有的设计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监测等功能。

2、设备选型:在智能化建筑节能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系统的各种设备也必泽满足一定的要求,硬件设备需要高能耗、高性能的要求。

系统的设备种类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云计算等。

3、数据分析和决策:智能化建筑节能系统要关注定量分析以及科学的决策,针对所控制的设备、动态历史的条件、建筑的结构和规模,还要考虑其它因素,比如居住者的行为、气候变化等因素和数据。

三、智能化建筑节能系统实际案例1、目标:实现城市办公楼的节能案例描述:上海金茂大厦采用了多项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建筑节能系统,先是针对在建筑节能改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和工艺,包括节能设备的创新和应用、节能控制、技术运维等。

建筑行业中的节能环保与绿色建筑技术

建筑行业中的节能环保与绿色建筑技术

建筑行业中的节能环保与绿色建筑技术简介: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之一,而在世界各地,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建筑行业中,节能环保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建筑行业中采用的一些节能环保与绿色建筑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对环境及经济的影响。

一、节能技术1.1. 高效绝热材料的使用高效绝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中,它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物内外的热量传递,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使用隔热窗户能够减少能量损失,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1.2. 智能化控制系统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建筑物内部的能源使用可以更加智能和高效。

通过自动调节照明、空调和供暖系统等,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浪费。

1.3.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中。

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或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节能和环保。

二、环保技术2.1. 水资源管理在建筑行业中,水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通过收集雨水、利用节水设施和处理废水等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2. 环保材料的使用绿色建筑倡导使用环保材料,如可回收材料、低VOC材料等,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还能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3. 废物管理与再利用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需要得到合理管理和再利用。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物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并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三、绿色建筑技术3.1. 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是一种利用植物、土壤和其他生物材料覆盖建筑屋顶的技术。

它可以提供建筑物的保温、降低雨水径流和空气污染物等环境益处。

3.2. 垂直绿化垂直绿化利用植物在建筑物外墙或室内墙面上生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并美化城市环境。

3.3. 内外遮阳设施合理设置室内和室外遮阳设施可以降低建筑物的冷负荷和热负荷,节约能源使用。

建筑智能化节能管理

建筑智能化节能管理

建筑智能化节能管理
节能设计与优化技术
节能设计与优化技术
▪ 节能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节能设计应首先考虑人的舒适度和健康,不能因 为节能而损害人的居住环境。 2.系统思考:从建筑设计到设备选型,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 素,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3.可持续性:节能设计应考虑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不仅要在建 设过程中节能,也要在运营和维护过程中节能。 ---
▪ 节能建筑设计
1.建筑布局: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减少能源消耗。 2.保温隔热: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减少建筑的热损失。 3.绿色建材:使用绿色建材,减少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 境污染。 ---
节能设计与优化技术
节能空调系统设计
1.系统匹配:根据建筑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空调系统,并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 2.能源回收:利用排风中的能量对新风进行预处理,减少能源消耗。 3.智能控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环境和用户需求,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 ---
节能监测与评估系统
▪ 监测与评估流程
1.数据采集:描述系统数据采集的过程和方法。 2.数据处理:解释系统如何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 3.评估结果输出:介绍系统输出评估结果的方式和内容。
▪ 系统应用场景与案例
1.应用场景:列出系统可以应用的具体场景。 2.案例介绍:分享一些成功应用该系统的案例。 3.效益分析:分析使用该系统后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 益。
节能监测与评估系统
系统安装与调试
1.安装步骤:详细介绍系统的安装步骤。 2.调试过程:解释系统的调试过程和方法。 3.注意事项:列出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系统维护与保养
1.维护保养内容:列出系统维护保养的具体内容。 2.维护保养周期:确定系统维护保养的周期和时间。 3.注意事项:强调维护保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满足您的需求。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第一篇)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是建筑自动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项技术的集成,通过对建筑内部、外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和处理,实现建筑设施的集中管理和协调,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度和节能性,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智能化主要技术(一)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等。

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的联动,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控制,如空调、照明、电梯、安防等。

智能化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化的功能,通过模式识别、学习能力、决策能力等实现对建筑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PLC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电力、信号等控制领域,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

(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传感器技术是建筑智能化的“眼睛”和“耳朵”,通过采集建筑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信息,传送给控制系统。

网络技术是建筑智能化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各种设备的联网和信息共享。

计算机技术主要用于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运行,实现对建筑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数据库技术主要用于存储和处理各种建筑信息数据,实现对建筑系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

(三)能源管理技术能源管理技术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的前沿技术,主要包括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和能源储存技术等。

节能技术是建筑智能化实现节能目标的主要手段,包括建筑节能设计、节能灯具、高效空调等。

新能源技术主要是指太阳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的应用,通过利用自然能源实现建筑能源的自给自足。

能源储存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储存建筑自身产生的能量或对外部环境吸收的能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建筑科技提高建筑抗震功能与节能功能方案

建筑科技提高建筑抗震功能与节能功能方案

建筑科技提高建筑抗震功能与节能功能方案第一章建筑科技概述 (2)1.1 建筑科技的发展历程 (2)1.2 建筑科技在抗震与节能中的应用 (3)第二章建筑抗震设计原则 (3)2.1 抗震设计基本概念 (3)2.2 抗震设计规范与标准 (4)2.3 抗震设计方法与流程 (4)第三章结构体系与抗震功能 (5)3.1 结构体系分类 (5)3.2 结构体系在抗震中的优势 (5)3.3 结构体系优化设计 (6)第四章材料选择与抗震功能 (6)4.1 常用建筑材料的抗震功能 (6)4.2 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7)4.3 材料功能优化与抗震效果 (7)第五章地基与基础抗震设计 (7)5.1 地基处理与抗震功能 (7)5.2 基础形式与抗震功能 (8)5.3 地基与基础抗震设计方法 (8)第六章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 (8)6.1 结构抗震加固方法 (8)6.1.1 概述 (8)6.1.2 增大截面法 (9)6.1.3 外包钢法 (9)6.1.4 粘钢法 (9)6.1.5 碳纤维布加固法 (9)6.2 加固材料与工艺 (9)6.2.1 概述 (9)6.2.2 加固材料 (9)6.2.3 施工工艺 (9)6.3 加固效果评估与优化 (10)6.3.1 加固效果评估 (10)6.3.2 加固效果优化 (10)第七章建筑节能技术概述 (10)7.1 建筑节能的定义与意义 (10)7.2 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 (11)7.3 建筑节能技术的分类 (11)第八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11)8.1 围护结构传热机理 (11)8.1.1 传热方式概述 (12)8.1.2 围护结构传热过程 (12)8.2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原则 (12)8.2.1 综合考虑原则 (12)8.2.2 优化设计原则 (12)8.2.3 经济合理原则 (12)8.3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法 (12)8.3.1 选用高功能建筑材料 (12)8.3.2 优化建筑布局 (12)8.3.3 提高围护结构的气密性 (12)8.3.4 采用绿色建筑技术 (13)8.3.5 实施智能化控制系统 (13)8.3.6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13)第九章建筑设备系统节能技术 (13)9.1 供暖与空调系统节能 (13)9.1.1 节能技术概述 (13)9.1.2 节能技术应用实例 (13)9.2 照明与电气设备节能 (13)9.2.1 节能技术概述 (14)9.2.2 节能技术应用实例 (14)9.3 给排水与热水系统节能 (14)9.3.1 节能技术概述 (14)9.3.2 节能技术应用实例 (15)第十章建筑节能评估与优化 (15)10.1 建筑节能评估方法 (15)10.2 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 (15)10.3 建筑节能优化策略与实践 (15)第一章建筑科技概述建筑科技作为现代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不断创新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改造与功能提升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改造与功能提升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改造与功能提升方案第一章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概述 (3)1.1 绿色建筑节能改造的意义 (3)1.2 绿色建筑节能改造的原则 (3)1.3 绿色建筑节能改造的趋势 (4)第二章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4)2.1 外墙保温隔热改造 (4)2.1.1 保温材料的选择 (4)2.1.2 保温层施工技术 (4)2.1.3 外墙保温系统设计 (4)2.2 窗户节能改造 (4)2.2.1 窗户类型选择 (5)2.2.2 窗户密封功能提升 (5)2.2.3 窗户遮阳系统优化 (5)2.3 屋面节能改造 (5)2.3.1 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择 (5)2.3.2 屋面防水层施工 (5)2.3.3 绿色屋面系统应用 (5)第三章建筑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 (5)3.1 供暖系统节能改造 (5)3.1.1 概述 (5)3.1.2 热源设备更新 (6)3.1.3 热力管道保温 (6)3.1.4 末端设备优化 (6)3.2 通风系统节能改造 (6)3.2.1 概述 (6)3.2.2 自然通风优化 (6)3.2.3 机械通风系统改造 (6)3.3 空调系统节能改造 (6)3.3.1 概述 (6)3.3.2 冷热源设备更新 (6)3.3.3 空调末端设备优化 (7)3.3.4 系统智能化控制 (7)3.3.5 能量回收与利用 (7)第四章建筑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7)4.1 照明设备节能改造 (7)4.2 照明控制节能改造 (7)第五章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改造 (8)5.1 给水系统节能改造 (8)5.1.1 给水系统现状分析 (8)5.2 排水系统节能改造 (8)5.2.1 排水系统现状分析 (8)5.2.2 排水系统节能改造措施 (9)第六章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 (9)6.1 太阳能利用 (9)6.1.1 概述 (9)6.1.2 太阳能热水系统 (9)6.1.3 太阳能光伏发电 (9)6.1.4 太阳能供暖系统 (9)6.2 风能利用 (10)6.2.1 概述 (10)6.2.2 风力发电技术 (10)6.2.3 风力发电在建筑中的应用 (10)6.3 地热能利用 (10)6.3.1 概述 (10)6.3.2 地热供暖 (10)6.3.3 地热发电 (10)6.3.4 地热制冷 (10)第七章建筑智能化系统节能改造 (11)7.1 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述 (11)7.2 建筑智能化系统节能改造 (11)7.2.1 节能改造的必要性 (11)7.2.2 节能改造措施 (11)7.2.3 节能改造效果评估 (12)第八章绿色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 (12)8.1 项目策划与管理 (12)8.1.1 项目策划 (12)8.1.2 项目管理 (13)8.2 项目实施与验收 (13)8.2.1 项目实施 (13)8.2.2 项目验收 (13)8.3 项目后期运行与维护 (14)8.3.1 运行管理 (14)8.3.2 维护保养 (14)第九章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标准 (14)9.1 政策法规 (14)9.1.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14)9.1.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14)9.2 标准规范 (15)9.2.1 国家标准 (15)9.2.2 行业标准 (15)第十章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案例分析 (16)10.1 典型案例分析 (16)10.1.2 改造措施 (16)10.1.3 改造效果 (16)10.1.4 项目二:某住宅小区 (16)10.1.5 改造措施 (16)10.1.6 改造效果 (17)10.2 案例总结与启示 (17)第一章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概述1.1 绿色建筑节能改造的意义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能耗问题日益凸显,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重要任务。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与环保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与环保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与环保方案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1.1.1 绿色建筑的定义 (2)1.1.2 绿色建筑的意义 (3)1.2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3)1.2.1 国际发展历程 (3)1.2.2 我国发展历程 (3)1.3 绿色建筑的政策与法规 (3)1.3.1 国际政策与法规 (3)1.3.2 我国政策与法规 (4)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4)2.1 生态优先原则 (4)2.2 节能环保原则 (4)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5)第三章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5)3.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5)3.2 建筑设备节能技术 (5)3.3 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 (6)第四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6)4.1 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处理 (6)4.1.1 建筑废弃物的概念及分类 (6)4.1.2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7)4.2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7)4.2.1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7)4.2.2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7)4.3 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政策法规 (7)4.3.1 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 (7)4.3.2 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政策措施 (8)第五章绿色建筑材料 (8)5.1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标准 (8)5.2 绿色建筑材料的认证与评价 (8)5.3 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与应用 (9)第六章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9)6.1 绿色建筑施工工艺 (9)6.2 绿色建筑施工安全与环保 (9)6.3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0)第七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0)7.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方法 (10)7.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0)7.1.2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11)7.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应用 (11)7.2.1 建筑设计 (11)7.2.2 建筑施工 (11)7.2.3 建筑运营 (11)7.2.4 政策制定 (11)7.3 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机构 (11)7.3.1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11)7.3.2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 (12)7.3.3 德国绿色建筑协会(DGNB) (12)7.3.4 英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BREEAM) (12)第八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12)8.1 绿色建筑政策概述 (12)8.2 绿色建筑法规体系 (12)8.3 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的实施 (13)第九章绿色建筑市场发展 (13)9.1 绿色建筑市场规模与趋势 (13)9.1.1 市场规模 (13)9.1.2 市场趋势 (13)9.2 绿色建筑产业链分析 (14)9.2.1 产业链结构 (14)9.2.2 产业链发展现状 (14)9.2.3 产业链发展趋势 (14)9.3 绿色建筑市场推广策略 (14)9.3.1 政策引导 (14)9.3.2 市场宣传 (14)9.3.3 品牌建设 (15)9.3.4 技术创新 (15)9.3.5 人才培养 (15)9.3.6 合作共赢 (15)第十章绿色建筑案例分析与启示 (15)10.1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5)10.1.1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5)10.1.2 国际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5)10.2 绿色建筑案例的经验与启示 (16)10.2.1 绿色建筑的经验 (16)10.2.2 绿色建筑的启示 (16)10.3 绿色建筑发展前景与建议 (16)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 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为目标,采用适宜的技术、材料和工艺,实现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智能建筑节能减排技术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

智能建筑节能减排技术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

智能建筑节能减排技术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第一章智能建筑概述 (2)1.1 智能建筑的定义 (2)1.2 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 (2)1.3 智能建筑的重要性 (2)第二章节能减排技术概述 (3)2.1 节能减排的定义 (3)2.2 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 (3)2.3 节能减排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4)第三章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 (4)3.1 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定义 (4)3.2 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类 (4)3.3 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5)第四章传感器与监测技术 (5)4.1 传感器的种类与作用 (5)4.2 监测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6)4.3 数据采集与分析 (6)第五章节能照明技术 (7)5.1 节能照明技术的原理 (7)5.2 节能照明技术的应用 (7)5.3 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7)第六章节能空调技术 (8)6.1 节能空调技术的发展 (8)6.2 空调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8)6.3 空调系统的优化运行 (9)第七章节能电梯技术 (9)7.1 节能电梯的原理 (9)7.2 电梯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9)7.3 电梯系统的优化运行 (10)第八章建筑能耗监测与评估 (10)8.1 建筑能耗的定义 (10)8.2 能耗监测系统的设计 (10)8.2.1 系统架构 (11)8.2.2 数据采集 (11)8.2.3 数据传输 (11)8.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11)8.3 能耗评估与优化建议 (11)8.3.1 能耗评估 (11)8.3.2 优化建议 (11)第九章智能建筑的实施计划 (12)9.1 项目目标与任务 (12)9.1.1 项目目标 (12)9.1.2 项目任务 (12)9.2 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12)9.2.1 实施步骤 (12)9.2.2 时间安排 (13)9.3 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 (13)9.3.1 项目管理 (13)9.3.2 质量控制 (13)第十章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13)10.1 智能建筑的技术创新 (13)10.2 智能建筑的市场前景 (14)10.3 智能建筑的政策与标准 (14)第一章智能建筑概述1.1 智能建筑的定义智能建筑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集成和管理,实现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系统和资源的智能化管理,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舒适性和安全性,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探讨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

探讨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

对高效光 源的选择 、 对绿色光 源的选择 , 提 高照明设备 的工作效率 , 以及
给排水 系统 智能化设计 主要 包括对 水泵 的故 障报警 、对 水泵 的状态
加强对声感 、 光感设备 的有效 应用 , 能够做 到对照 明系统的智能化 控制 , 检测以及对水箱的 自动监控 ,使给排水系统能够针对不同的工作 环境和 从而最大限度上节约能源 , 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问题 。 工作 状态进行 自动调整 , 以满足用户的相关需求 , 并 降低水 资源的浪费问 此外 , 对 于照 明系统的智能化设 计 , 还要兼 顾光源 、 照明控制 方式 的 题。同时 ,给排 水系统智 能化设 计也 逐渐涉 及到对雨水收集 和利用的方 设计 , 对 于光源 , 应 当选择高效 而且节 能的产 品 , 光线 分布均 匀 、 发光 率 面 , 通 过良好 的雨水收集系统 , 加强对雨水的有 效利 用, 如 园林绿化 、 建筑
的降低 , 并有效建 立评价体系 , 建立 良 好 的量化指标 , 使空调 系统 智能化
( 三 )给排 水 系统 智 能 化 设 计
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是建筑智能化设计 中的重要 内容 , 加 强照明系 设 计真正起 到良好作用 。
统 的智能化设计 , 能够有效 降低 照明系统的整体能源消耗问题 , 起到 良好 能源节 约的作用 。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主要包括两个 方面 , 一是通过对建
水 资源 目 前 面临严 峻的短缺问题 , 因此, 加 强建筑 给排水 系统智能化
筑监控系统进行控制 , 对 照明设备 设 计 , 是建筑智能化设计的重要 内容。在建筑设 计过程中 , 给排水系统的 进行定时 的通断 , 对照明设备进行统一 的监控 和管理 , 从 而保证 有效控制 设计 占据重要地位 , 要想实现建筑设计的智能化及节能化 , 关 键在 于给排 照明系统 的高效应用 ; 二是通过对感应设备 的改 良和应 用 , 做到对照明系 水系统的设计。通过给排水系统的设 计 , 应当把握 重点 , 对 于系统 中的重 统照度控制 以及通关 的控制 ,保证资源 的有效利用 。照 明系统智能化设 要设计部位进行智能化设计 , 以保证实现整个给排水系统的智 能化设计 , 计, 是现代建 筑施 工过程 中尤 为重视的一点 , 加 强对照 明设 备 的优化 , 即 从 而达到节能 的目的。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一、引言建筑智能化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改造和运营管理中,采用现代智能控制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手段,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和“互联化”,提高建筑物的能耗效率、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主要介绍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和未来展望等方面的内容。

二、应用现状(一)建筑智能化的应用范围建筑智能化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到住宅、商业、办公、教育、医疗、交通、体育等领域,还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目前,建筑智能化的应用正在快速普及,特别是在高端商务楼宇、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建筑智能化的应用特点建筑智能化的应用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智能化和互联化: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手段,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和“互联化”,提高建筑物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

2.节能和环保:采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优化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减少建筑物的碳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3.安全和便利:采用安全、便利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在保证人们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4.集成和开放:采用集成和开放的技术和应用平台,实现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协同作用和信息共享,促进建筑物与城市、社会和经济的互动和发展。

三、发展趋势(一)智能化和互联化趋势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建筑智能化的智能和互联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建筑物将成为一个智能化的“大家庭”,实现人、物、信息的无缝连接和互动。

(二)节能和环保趋势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不断增加,建筑智能化的节能和环保需求日益突出。

通过采用能源管理系统、绿色建材、节水减排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效益的双重提高。

(三)安全和便利趋势随着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等社会趋势的加速发展,建筑智能化的安全和便利需求日益增强。

建筑节能中的智能化控制策略与实践

建筑节能中的智能化控制策略与实践

建筑节能中的智能化控制策略与实践在当今社会,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峻,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其节能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控制策略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建筑能耗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设备等方面的能源消耗。

传统的建筑控制方式往往较为粗放,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精准的能源供应和调控,导致能源浪费严重。

而智能化控制策略则能够通过对建筑内各种设备和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智能化控制策略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建筑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人员活动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预设的算法和策略,自动调整建筑内的设备运行状态。

例如,当室内光照强度足够时,自动关闭部分照明设备;当室内人员较少时,自动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功率。

在采暖和空调系统中,智能化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供热或制冷的供应量,避免过度供热或制冷造成的能源浪费。

同时,通过分区控制和按需供应的方式,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时间段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照明系统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

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光照条件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状态。

例如,在白天阳光充足的区域,自动减少灯光亮度甚至关闭灯光;在人员离开房间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灯光。

此外,还可以采用智能感应式照明设备,当有人进入房间时自动开启灯光,无人时自动关闭,进一步节约能源。

通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自动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速度和风量,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通风系统的能耗。

除了对单个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的应用也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更全面、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BEMS 可以整合建筑内所有的能源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管理。

绿色节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的关系

绿色节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的关系
看 出 , 绿 色 节 能 建 筑 不 仅 是 一 个 指 标 ,而 且 在 建 筑
智能化系统 的人机 界面不仅需要进行个性化 、可 视 化 、简 易化 的设计 。 ( 3 )绿 色化建 筑在建 设中需要
中,从 点到 面,从 表面到云 。这项技 术的实现可 以 从单 一建筑 的管理,到区域建设集 团管理 ,使国家
开放标准 的 B A S系 统 的 使 用 , 保 证 了 B A S系 统


绿色建 筑的定 义和特点 1 .绿色节能建筑概念
节 能 建 筑 是 在 设 计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的 相 应 的 设
与工作操作 中有着非常 明显的区别,因此 ,智能化
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 ( 1 )智能化 绿色建筑虽然是 由很 多小结构组成的大系统 ,但是 因为监控 管理 系统 早建 设 的过程 中具有 较低 的成 本 、高 的可靠性 。 ( 2 )绿色化建筑 中的智 能系统大
住环境 的舒适问题 ,这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理念 ,这个 理念
可 以贯穿在整个建筑工程 的规划设计、施工 图纸设计 、建
设施工 、建筑项 目使用 、工程 维护的阶段 。这个理念 的主 要 内容就 是在施工 的过程 中使用绿色的建筑材料 、智能化
的建筑 设施、智能化的居住环境 、建筑与交通监控 系统、
物 联 网 概念 的 引 入 ,设 备 网络 可 以加 入 到 信 息 网 络
计,并在建筑使用过程 中的住宅消费减少 。而此类 住 宅指的是为人们提供 健康 、舒适、安全 的生活 、 工作和活动空 间,在此 基础上可 以使能源 、土地和 材料等资源有效地利用 ,减少对住宅的影响 。可 以
在建 筑设备、施工资源利用 、项 目管理信息、 生态环 境的保护 中,有大部分 的智能控制与信息化 管理 问题需要 解决。如果各种智 能设备不 能得到有 效的实施 ,建筑施工的信息管理 、操 作和 更新过程 无法 完成,而 绿色建筑 的主要 目标无法实 现。绿色 建筑 向智能化建筑提 出了挑战 。因为 智能化系统需 要与绿 色建筑共存 ,那么要是 实现绿 色建筑就需要 更加优 化的智能控制系统 ,但 是建筑工程在建设 的 过程中 ,智能化系统与传 统的建筑系统在工作环境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方案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2)1.2 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2)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与方法 (3)2.1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3)2.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 (3)2.1.2 节能与环保原则 (3)2.1.3 人本原则 (3)2.2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4)2.2.1 设计前期调研与分析 (4)2.2.2 设计方案制定 (4)2.2.3 设计细节优化 (4)2.2.4 设计评价与反馈 (4)第三章节能建筑设计 (4)3.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4)3.2 建筑遮阳与采光设计 (5)3.3 建筑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 (5)第四章绿色建筑材料 (5)4.1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 (5)4.2 常见绿色建筑材料介绍 (6)4.2.1 生态混凝土 (6)4.2.2 竹木材料 (6)4.2.3 绿色玻璃 (6)4.2.4 生态涂料 (6)4.2.5 低碳钢材 (6)第五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6)5.1 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 (7)5.2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第六章建筑绿化与景观设计 (8)6.1 建筑绿化设计原则 (8)6.2 建筑绿化技术应用 (8)6.3 景观设计要点 (8)第七章节能照明与智能控制系统 (9)7.1 节能照明设计 (9)7.1.1 设计原则 (9)7.1.2 设计要点 (9)7.2 智能控制系统应用 (10)7.2.1 系统组成 (10)7.2.2 应用场景 (10)7.2.3 应用优势 (10)第八章建筑能源管理与优化 (11)8.1 建筑能源管理策略 (11)8.2 建筑能源优化技术 (11)第九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标准 (12)9.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2)9.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2)第十章绿色建筑推广与应用 (13)10.1 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13)10.2 绿色建筑宣传与培训 (13)10.3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3)10.4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与展望 (14)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节约、节能环保、室内环境质量等因素,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方案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 (2)1.1.1 绿色建筑的定义 (3)1.1.2 绿色建筑的特征 (3)1.2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3)1.2.1 节能原则 (3)1.2.2 环保原则 (3)1.2.3 健康原则 (3)1.2.4 舒适性原则 (3)1.2.5 智能化原则 (3)1.3 绿色建筑的设计流程 (3)1.3.1 设计前期 (3)1.3.2 设计阶段 (4)1.3.3 施工阶段 (4)1.3.4 运营维护阶段 (4)第二章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4)2.1 绿色建筑的技术分类 (4)2.2 绿色建筑的关键技术 (5)2.3 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案例 (5)第三章绿色建筑材料 (5)3.1 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 (5)3.2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 (6)3.3 绿色建筑材料的功能评价 (6)第四章建筑智能化概述 (7)4.1 建筑智能化的定义与特征 (7)4.2 建筑智能化的技术体系 (7)4.3 建筑智能化的应用领域 (7)第五章建筑智能化设计 (8)5.1 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流程 (8)5.2 建筑智能化设计的要点 (8)5.3 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案例分析 (9)第六章建筑智能化系统 (9)6.1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9)6.2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 (10)6.3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 (10)第七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 (11)7.1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的相互关系 (11)7.1.1 绿色建筑概述 (11)7.1.2 智能化技术概述 (11)7.1.3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的相互关系 (11)7.2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策略 (11)7.2.1 构建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体系 (11)7.2.2 制定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的标准规范 (12)7.2.3 推广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12)7.2.4 培育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的人才 (12)7.3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案例 (12)7.3.1 案例一:某大型公共建筑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应用 (12)7.3.2 案例二:某住宅小区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应用 (12)7.3.3 案例三:某商业综合体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应用 (12)第八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化项目管理 (12)8.1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项目的策划 (12)8.1.1 项目背景分析 (12)8.1.2 项目目标设定 (13)8.1.3 项目策划内容 (13)8.2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项目的实施 (13)8.2.1 项目准备 (13)8.2.2 项目施工 (13)8.2.3 项目验收 (14)8.3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项目的评估 (14)8.3.1 项目经济效益评估 (14)8.3.2 项目社会效益评估 (14)8.3.3 项目环境效益评估 (14)第九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政策法规 (14)9.1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政策法规概述 (14)9.2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政策法规体系 (14)2.1 法律法规 (15)2.2 政策文件 (15)2.3 标准规范 (15)2.4 政策措施 (15)9.3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政策法规的实施 (15)3.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5)3.2 加强政策引导 (15)3.3 推广标准规范 (15)3.4 实施政策措施 (15)3.5 强化监管和执法 (16)第十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化发展趋势 (16)10.1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 (16)10.2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市场发展趋势 (16)10.3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产业创新趋势 (16)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1.1.1 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居住质量为宗旨,采用绿色建筑材料、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运营、维护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环境适应性和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建筑。

在绿色建筑中,建筑节能技术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筑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规划,选用节能材料和设备,以及优化建筑的供暖、通风、照明等系统,从而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技术。

下面将介绍建筑节能技术的相关内容。

1.建筑设计与规划在建筑设计阶段,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建筑用途,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和构造,减少能源消耗,例如应合理选用有较好隔热性能的建筑外墙材料和屋面材料,而且应考虑色彩和表面材料的反射能力,利用可以自然通风等,进一步增加使用效益。

在规划方面,则应从城市功能、交通布局等角度出发,灵活配置建筑的位置和布局,使建筑在受到自然条件的最大利用和优化,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2.节能材料和设备选用绿色建筑中的材料应注重重复利用、再生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例如可以采用利用环保材料,比如利用废弃物料进行建造等等,尽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除了材料的选用外,建筑节能还需要注意设备的选用,例如节能灯具、高效电器等等,可以进一步节约能源消耗。

3.供暖、通风、照明系统的优化建筑的供暖、通风和照明系统应合理配置和设计,使得能源利用更有效率。

例如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替代常规能源设备的使用,调整室内外空气流通方案等等。

4.建筑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建筑智能化技术能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以及光照等参数的自动监测与调整,减少人为及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例如,在智能化系统的协调下,照明系统在有人时自动调整,未有人时则按需自动关闭,减少无人照明的浪费。

综合来看,建筑节能技术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建筑设计、材料与设备选用、供暖、通风、照明系统优化和智能化技术运用等方面入手,节约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浅析现代建筑智能化与低碳环保节能设计

浅析现代建筑智能化与低碳环保节能设计

浅析现代建筑智能化与低碳环保节能设计摘要:建筑智能化与节能技术的开发,是建筑行业力求解决的问题。

加强智能化与节能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效果,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

采用建筑智能化设计,节约能量是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本文对现代建筑智能化与低碳环保节能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智能化建筑低碳环保节能设计一、现代建筑智能化的概述智能化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基本要素是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办公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建筑柔性化和建筑物管理服务的自动化。

我国智能化建筑多集中在大城市,像瑞安这样的小城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建筑,所谓的智能化建筑也只是些自动化功能的简单罗列。

事实上智能建筑是建筑、装备、服务和经营四要素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以获得高效率、高功能和高舒适的建筑物二、建筑智能化设计分析建筑智能化设计,能够有效实现建筑节能与环保目标,是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建筑智能化从建筑环境的多角度出发,通过对空调、给排水、照明以及电梯等环节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从而对相关设备进行实施的监控和评估,满足相关工作需求的同时,有效地提升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减少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起到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实现良好的高效、低耗、污物等建筑环境,保证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1、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

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建筑监控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实现对区域照明系统的有效控制,对照明设备进行定时的通断,对照明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有效控制照明系统的高效应用;二是通过对感应设备的改良和应用,做到对照明系统照度控制以及通关的控制,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视的一点,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节约能源,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2、空调系统智能化设计。

空调系统智能化设备,能够有效提升空调机组的工作效率,减少共条机组台数,并可以根据相关感应设备,对室内CO2浓度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室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数据反馈进行空调运行效率的智能化控制,从而有效提高空调机组的运行质量,避免能源消耗,优化室内环境,真正解决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问题。

建筑节能及环保措施(正式版)

建筑节能及环保措施(正式版)

建筑节能及环保措施(正式版)背景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也带来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在人们日益关注环保和节能的今天,探索建筑节能及环保措施成为了当务之急。

节能措施设计阶段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 优化建筑形态和立面设计通过合理的建筑形态和立面设计,可以减少传热、传质和通风等能量流失。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建筑体表面积、优化外墙材料和构造、增加相对高度和利用地形条件,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

2. 采用高效节能系统现代节能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该选择一些高效节能系统,如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风能利用等。

同时还应考虑选择高效节能设备,如节能灯具、高效电梯、空调、通风等,以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

3. 优化建筑通风和采光在通风和采光方面,应该采用合理的通风和日照系统,优化建筑内部环境。

采用遮阳帘、百叶窗、扇形窗等结构增强太阳能的利用并增加采光效果,以减少对空调的需求,节省能源。

施工阶段在建筑施工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1. 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方面,应该优先选择环保、节能、可再生的材料,如智能玻璃、绿色墙板、优质保温材料等。

2. 施工工艺在施工工艺方面,应该尽量避免浪费和环境破坏。

如控制噪音、粉尘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并严格控制施工用水等。

使用和维护阶段在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维护保养建筑物的维护保养是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因此,定期维护保养可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并保持其节能环保的性能。

2. 建筑智能化通过建筑智能化,可以实现建筑设施的高效控制和管理,如智能空调、智能照明、智能窗帘等,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环保措施在建筑节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环保措施,可以推进建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

建筑单位应该积极参与,采取有效的垃圾分类措施,如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等,以保障环境卫生。

建筑智能化节能措施浅析

建筑智能化节能措施浅析
赋予传 统 的建筑 业 以新 的活 力 。 现 代智 能化 建筑 是 指 建筑 综 合运 用现 代 通信 技术 、 自动控 制 技 术 、计 算机技 术等 现代 技术 ,将建筑 物建设 或改造成 为智能建 筑 的全
23节能建筑材料 的利 用 .
建筑业和住宅 产业是 资源 消耗 的大 户。 目前我 国建筑 物 9 %以上 7 属高耗能建筑 ,建筑总 能耗 己占社会总能 耗的三分 之一 ,是 发达 国家 的二 到 三 倍 。一 方 面 , 国家 能 源 紧 缺 ,形 势 严 峻 ;另 一 方 面 ,建 筑 用能大量 浪费 。建设节 约型社 会 ,在建筑领 域就是要 大力加 快环保 节能建筑材 料的推 广。 以黑龙江 省伊春市 为例 ,新 型节能建筑 材料 目 前在 该 市 推 广应 用 。今 年 ,一 种 耐 冲 击 、密 度 大 、保 温 好 、抗折
术 和控 制 技术 的 高速 发展 ,人类 社会 逐 步 由工业 化 向信 息化 社 会 转
型,在 全球 信息化 浪潮 的推 动 下 ,人 们对 建筑物 的安 全性 、舒 适性 、 便 捷性 、信 息交互能力 以及节能 环保能力等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1 8 94 年 ,美 国度 涅 狄格 州 哈特 福 德市 的 “ 市广 场 ”作为世 界上第 一 个 城 智能建筑 ,标志看舒一代 建筑和 新的技术领域 的诞生 。2 0余年里 ,智 能建筑 得到 了快速 发展 ,并又 实现 了建筑 业与 信息 产业 的有机 融合 ,
住宅 窗墙 比,减 少冷 空气 渗透 ;同时 ,在室 内与 室外 之 间可 以设 置 中间层 , 以阻止 室外 冷风 的直 接渗 透 ,减少 门 窗的 热耗 损 。 ‘用
1现代智能化建筑概述
建筑 反映 了人类 发展 的历 史,代表着 社会生 产力 的发展水 平,与 社会 生产方 式 、人们 的生 活方式 有密切 相关 的联 系,并又 总是 反映 了 人 类社 会的进 步和 科学 技术 发表 的水平 ,具有 鲜明 的时代 特征 。 2 0世 纪 8 0年代 以来,随着 电子信 息技术 、计算机 技术 、通信技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措施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措施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措施一、引言在建筑行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智能化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行业中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措施,以及其在提高建筑效率、节能环保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二、建筑智能化技术措施1.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监测设备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照明系统、供暖系统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通过自动化的环境调节和设备管理,使建筑物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舒适度和使用效率。

2. 智能门禁系统智能门禁系统利用现代化的身份验证技术,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扫描等,控制建筑内外门禁的开关,从而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同时,智能门禁系统也能记录进出人员的信息,方便后期的安全管理和分析。

3. 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安防系统借助视频监控、火警报警和入侵报警等设备,对建筑内外的安全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和预警。

智能安防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迅速进行处理,保障建筑安全和人员财产的安全。

4. 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利用传感器和灯具控制设备,实现对室内外灯光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和时间段,合理调节灯光亮度和颜色,提高照明效果的舒适性,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5. 智能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智能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通过对建筑内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维护管理,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

通过对设备的智能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维修成本。

6. 智能化施工技术智能化施工技术包括机器人技术、无人机技术、3D打印技术等,通过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手段,提高施工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力成本,还能够降低施工风险和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三、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优势1. 提高建筑效率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和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和人们对绿色环保的追求,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智能化技术已成为当前建筑领域中的热点和趋势。

那么,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智能化技术究竟是什么呢?它们又有哪些发展趋势呢?一、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的概念是指尽量降低建筑耗能,减少能源浪费,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

当前,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能设备的应用高效能设备的应用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热能、电能、水资源等的浪费。

比如,节能照明灯具的普及可以大大减少建筑的用电量,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也可以降低热水供应的能耗。

2.保温隔热技术保温隔热技术是建筑节能的一个基本措施。

它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降低空调能耗。

目前,保温隔热材料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发泡聚苯乙烯(EPS)保温板、抗裂复合硅酸盐保温板等。

3.智能化节能系统智能化节能系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节能技术。

它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和控制建筑内外各方面的能耗,实现科学化的节能管理。

例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人流量、天气等条件自动控制灯光开关,实现科学节电。

二、建筑智能化技术建筑智能化技术是传统建筑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技术。

可以将建筑内外的光、电、气、水等资源进行全面自动化的控制和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建筑。

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智能化技术将迎来以下发展趋势。

1.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目前,很多建筑智能化设备已经具备可移动性。

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可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

这不仅解决了人们在外地不能实时监测、管理建筑设备的问题,也为建筑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2.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建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尤其是在智能楼宇方面。

智能楼宇将通过完善的人工智能系统,根据需求进行自动调节,为居民提供智能能源及安全管理服务,大幅度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2 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1)冷冻水泵的节能控制
2)冷水机组的节能群控
图7-3 冷源系统监控系统原理图
7.1.2 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2.空气处理监控系统的节能控制
监控内容: • 新风阀/排风阀/回风阀的开度 • 室内外温湿度 • 送回风温湿度 • 过滤器两侧压差 • 防冻开关状态 • 送风机/回风机的故障状态及启停控制 • 冷热水阀/蒸汽阀的开度控制
机械通风利用换气扇等新风设备使房间空气循环流动。与 自然通风相比较 ,机械通风可以使大量的空气进行循环,并 能有效控制导入新风的大小、时效和风路,不需要依赖外部自
然条件,但消耗能源。
7.1.1 通风系统的节能控制
独立机械式通风系统监控的内容主要有:
排送风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故障状态的显示和打印; 机组的启停控制; 火灾时对排风(排烟)风机进行切换控制。
智能探测器等。
7.1.4 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
3)与建筑设备综合管理系统集成
智能照明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之一,一方面应与其它的 系统共享资源,另一方面应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监控信息 及时传送到建筑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建筑设备综合管理 系统对智能照明系统的监视和综合管理,因而应与BMS集成 。
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热水箱、电加热 器、太阳能热水给水循环泵、太阳能热泵、热水循环泵、集 水器和分水器等组成。太阳能热泵系统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中的热力系统类似,只是热力系统的热源是锅炉,而太阳能 热泵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在低温时收集太阳光辐射,将热
量储备起来作为热泵的热源。
7.2.2 新能源应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
系统监控的内容 : 温度监测 液位监测 压力监测 水流监测 设备运行状态监视 水泵故障状态监视 水泵启停控制 用户供水循环泵启停 控制 电加热器控制
1.通风及其节能控制 通风的作用是将建筑物室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
室外,并将新鲜的空气补充进室内,从而保持室内的空气环境 符合卫生标准,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和对新鲜空气需要。按 所用方法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是利用外部空气的压力和循环实现的,合理利用 自然通风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节约能源。
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等)。
7.1.4 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
目前,照明系统也日益成为建筑中的能耗大户。据统计, 照明能耗一般占整个建筑能耗的25%-35%,占全国电力总消耗
量的13%,因此实现照明系统节能的意义十分重大,且经济效
果明显。 照明控制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另一种是独立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7.2 绿色/生态建筑设施监控节能
7.2.1 围护结构节能控制
7.2.2 新能源应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
7.2.3 中水及雨水回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
7.2.4 废弃物管理及处置系统的监控与管理
7.2.1 围护结构节能控制
1. 通风窗和遮阳板
通风窗,也称“呼吸窗” ,是在双层玻璃的间层中
加上百叶窗,间层下部有 通风孔、上部连接排风管 道和小型风机,靠风机动 力使室内空调回风从下部 进入间层,再从上部进入 排风或回风管道。
图7-8 气候遮阳系统的监控原理图
7.2.1 围护结构节能控制
2.太阳能屋顶
太阳能发电屋顶将两片玻璃之间夹硅片组成的太阳能板或 薄膜无定型硅光电板等光电设备与屋顶相结合,一方面能 有效地加强屋顶的隔热,另一方面能利用太阳能发电,从 长远的观点来看,这种太阳能屋顶在新能源的利用方面独 具优势。
用于节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装置有时钟式、程
7.1.2 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1)室内温度浮动控制 2)最小新风量控制
图7-4 空调机组监控原理图
7.1.2 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3.VAV和TRAV技术
VAV系统中变风量控制器和房间温控器一起构成室内串 级控制,采用室内温度为主控制量,空气流量为辅助控制量 。 TRAV系统中变风量控制器按房间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 际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差值,以此输出所需风量的调整信 号,调节变风量末端的风阀,改变送风量,使室内温度保持 在设定范围。 同时,风道压力传感器检测风道内的压力变化,采用PI 或者PID调节,通过变频器控制变风量空调机送风机的转速, 消除压力波动的影响,维持送风量。
7.1.2 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4、 系统灵活性好 现代建筑工程中常需进行二次装修,若采用带VAV空调箱装置的变风量 空调系统,其送风管与风口以软管连接,送风口的位置可以根据房间分隔 的变化而任意改变,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风口。而在采用定风量系统或 风机盘管系统的建筑工程中,任何小的局部改造都显得很困难。 5、 系统噪声低 风机盘管系统存在现场噪声,而变风量空调系统噪声主要集中在机房 ,用户端噪声较小。 6、 不会发生过冷或过热 带VAV空调箱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与一般定风量系统相比,能更有效地调 节局部区域的温度,实现温度的独立控制,避免在局部区域产生过冷或过 热现象。 7、 提高楼宇智能化程度 采用DDC数字控制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可以实现计算机联网运行,接入到楼 宇自控系统中,从而提高楼宇智能化程度。 8、 减少综合性初投资 9、 变风量空调系统结构简单,维修工作量小,使用寿命长。
7.2.2 新能源应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
监控的内容 : 温度监测 液位监测 压力监测 水流监测 水泵运行状态监视 水泵故障状态监视 水泵启停控制 阀门通断控制 阀门调节控制
图7-12 太阳能热水辐射采暖系统的监控原理图
7.2.2 新能源应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
太阳能热泵供热采暖监控系统
使用时段和天然采光状况,将公共场所所有的灯具分区、分组, 设定各种照度参数和运行模式。
7.1.4 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
2.独立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Nhomakorabea图7-6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结构图
7.1.4 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1)划分控制回路
按场景及控制要求进行划分。比如房间或场所要实现自动调 光,则所控灯列应与侧窗平行,根据室内天然光强弱,自动 调节或开关各列灯具;对于电化教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场所 ,为实现多场景控制,所控灯列应按靠近或远离讲台分组, 在使用投影仪时,可关闭讲台和邻近区段的灯光;
7.1.3供配电监测与用电量计量
建筑供配电系统监测内容:
• 运行参数的监测
• 运行状态的监视 • 建筑物内用电设备的用电量统计及其费用的计算与管理
• 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进行管理
供配电用电量计量 由用电量计量装置来确定电能量值,用电量计量装置是计 量电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包括电能表、电流
每条照明回路的灯具应该为同类型的灯具,以便于调光模块 的选择和配置; 每条照明回路的最大负载功率应在需要选择的调光器允许的
额定负载容量之内。
7.1.4 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
2)选配调光器及其他控制部件 调光器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按照明回路的性
能选择调光器,不同类型的灯具应该选用不同的调光器。 而后根据控制需要选择时间管理器、调光面板、摇控器、
7.1.2 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区别于其它空调形式的优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节能 由于空调系统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里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而变 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温的,因此可以大幅度减 少送风风机的动力耗能。据模拟测算,当风量减少到80% 时,风机 耗能将减少到51%;当风量减少到50%时,风机耗能将减少到15%。 全年空调负荷率为60% 时,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静压控制)可节约 风机动力耗能78%。 2、 新风作冷源 因为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全空气系统,在过渡季节可大量采用新 风作为天然冷源,相对于风机盘管系统,能大幅度减少制冷机的能 耗,亦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 无冷凝水烦恼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全空气系统,冷水管路不经过吊顶空间,避 免了风机盘管系统中令人烦恼的冷凝水滴漏和污染吊顶问题。
图7-10 太阳能热水系统监控原理图
7.2.2 新能源应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
2) 太阳能采暖监控系统 太阳能采暖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太阳墙监控系统、太阳能 热水辐射采暖监控系统和太阳能热泵供热采暖监控系统 。 太阳墙采暖监控系统
太阳墙采暖系统核心组件是太阳墙板,太阳墙板吸收太 阳光辐射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此外,太阳墙板还具有 除尘功能。太阳墙采暖系统工作原理是将室外新鲜空气 经太阳墙系统加热后由送风机送入室内,置换室内污浊
通风窗的内部结构
7.2.1 围护结构节能控制
智能遮阳系统的实现有两 种方式,一种是通过DDC 监控,并将其纳入建筑设 备监控系统;另一种是将 专业的智能遮阳系统集成 到智能化集成系统中,实 现统一平台监控和管理。
智能遮阳系统DDC监控的 方式分为基于时间的遮阳 控制和基于气候的遮阳控 制。
第七章
建筑智能化技术节能
— —主讲:郑则炯
主 要 内 容
7.1 建筑设备监控节能 7.2 绿色/生态建筑设施监控节能
7.3 能耗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
7.1 建筑设备监控节能
7.1.1 通风系统的节能控制 7.1.2 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7.1.3 供配电监测与用电量计
7.1.4 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
7.1.1 通风系统的节能控制
7.1.4 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
1.利用BAS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
通常以电气触点来实现分区域定时控制、中央监控等功能。 定时控制:将建筑物内部使用有规律的场所照明分成若干组 ,每组灯具均受照明控制器的控制,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使各组 照明灯具按用户预置的时间表自动开启、关闭。
中央监控:用于公共场所的照明,根据各分区的具体用途、
控式和光电式几种。
7.2.2 新能源应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