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论文
基于公允价值概念的会计计量属性分析论文
基于公允价值概念的会计计量属性分析论文基于公允价值概念的会计计量属性分析论文公允价值是近年来会计发展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由于历史成本计量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及时性,使得财务报告存在重成本轻价值、重利润轻现金流等问题,公允价值计量由于具有高度相关性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2006年国家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纳入到会计计量属性体系中来,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
1 公允价值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指的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结算的价值。
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在公平原则下,在资产交易或负债清算交易中,交易双方自愿地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结算产生的资产交换价格或者负债结算清偿价格。
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解释得非常清楚,并且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有效地避免了企业盲目应用公允价值开展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工作。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不能准确地体现出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和经营效益,企业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都会把公允价值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去。
通过对公允价值概念的解释,从中可以了解到公允价值概念的本质是对经济学中价值概念的会计表达,是对具有会计要素本质特征的现值概念的体现。
2 应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原因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应用其中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一举措既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历史发展要求、符合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同时也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2.1 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历史发展要求1998年在发布的《债务重组》中第一次应用了公允价值,并且在2001年修订前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以及《投资》等会计准则中都应用了公允价值。
由于一些企业运用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属性来操纵其经营利润,并且编制假的财务报表。
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论文
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论⽂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论⽂ 1 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概述以及采⽤公允价值计量的积极影响 1.1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概述 1.1.1公允价值的概念 公允价值指的是买卖双⽅在熟悉市场情况、公平交易以及⾃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
所以,在进⾏公允价值的计量时,资产和负债是按照公平交易的原则,在熟悉市场情况的条件下交易的双⽅通过⾃愿⽽进⾏的⼀种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额计算。
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购买企业是在交易中进⾏合并业务记录的时候,运⽤带公允价值的信息,但是在实务中,则由资产评估机构对其净资产进⾏评估。
以上概念表明,公允价值是否⽣效主要有以下三种依据:第⼀,要看交易双⽅之间是都存在着⼀定的关联;第⼆,交易是否在双⽅⾃愿的前提下进⾏,第三,交易市场是否为双⽅都熟知的、公平的交易活动。
只有满⾜这三点,才能说明所采取的是公允价值计量。
1.1.2公允价值的特点 第⼀,公允价值的应⽤返佣⽐较⼴泛。
新准则将公允价值的主要要素划分为企业的资产、收益、利润以及负债等,这些要素都是在财务会计的报告中列报出来的。
⽽在列报的过程中,每⼀个会计要素的认定和计量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应⽤到⼀些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
⽽除了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之间的差异很⼩的时候才不能应⽤公允价值的加量模式,其他情况下,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都应该采取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
第⼆,公允价值应⽤范围的界定较为严格。
与国际财务报表准则相⽐,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应⽤范围的界定受我国国情的影响较⼤。
⽽对于公允价值的应⽤来说,应该注意对审慎制度的改进,使其凸显出“持续、可靠”的特点。
这就说明靠公允价值进⾏计量的资产,在没有办法获得公允价值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名义上的⾦额进⾏计量。
⽽对于那些使⽤⾮货币资产的交换来说,可以根据准则的规定,将换⼊和换出的资产都按照公允价值进⾏计量。
但是,在计量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的是其实质具有商业性。
⽽在交易的过程中,交易双⽅之间具有⼀定的关联时,就会使⾮货币性的资产交换在交易的过程中丧失商业性,这样⼀来就不能通过这⼀准则来进⾏公允价值计量处理。
【财务会计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探析(共3181字)
【财务会计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探析(共3181字)【摘要】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公允价值有利有弊,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同时由于人为操作所引发的各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逐渐使人对公允价值计量开始产生怀疑。
尽管如此,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依然不容忽视,因为究其本质,其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影响,为业内人士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是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诞生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市场环境变得诡异复杂,各种变化防不胜防,由此导致的金融衍生品价格波动幅度变大,各种频繁的变动使得历史成本计量难以维持现状,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出现了问题。
随着历史成本计量问题频发,公允价值计量开始站在了会计计量属性的风口浪尖上。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再度审视会计计量属性的问题,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越发引人注目。
在经济持续低迷的今天,与其一味计较哪种计量所带来的损失,不如认真思考其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分析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若要正常发挥作用,离不开市场规律的调节,其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和这一行业计量体系的改革。
与传统的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能够对不具备实物形态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计量,为使用者提供正确的信息,还会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可信,真切、客观、全面地地反映了企业的资金状况、经营能力以及财务状况。
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的领导者进行正确决策。
众所周知,历史成本计量可以在经济下滑期间以资产减值损失确认资产价值的下跌,公允价值计量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会计应用的公允价值论文.doc
会计应用的公允价值论文一、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一)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根据准则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只是后续计量有些差异,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计量时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二)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运用根据企业准则的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否则采用账面价值计量,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当期利润。
因此,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可以提高当期利润也可以减少当期利润,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能会成为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
(三)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中的应用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购买方应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同时,比较购买日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确定购买日应予确认的商誉,或者营业外收入。
其中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考虑这些分类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公司是否真的不存在关联关系。
若不存在关联关系,那么合并成本是否能够公允地计量,应该采用何种方法来确认公允价值。
二、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建议(一)逐步完善市场运行体系完善市场报价机制,建立真正的市场运行体系是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各类市场,包括商品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活跃的市场报价制度和交易体制。
(二)加快建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框架我国目前关于公允价值的准则散布在各个具体准则中,缺乏统一性,而且缺乏具体的计量指南,增加了公允价值取得的难度和成本。
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中财务会计论文
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中财务会计论文一、公允价值及其使用条件早在1961年,美国的MauriceMoonit教授在他撰写的ARSNO.1中最早提到“公允价值”一词,他提出的观点是: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是一切计量属性的基础,其他计量属性都是市场价格的衍生物。
现代公允价值概念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倡导的会计计量属性,它面向的是未来,也是以市场为基础,但它着重强调的是市场,是市场交易表达的独立的判断,把交换中交易的任何价格都包括在交换价值之中,其中包括公允价值。
我国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的是历史成本,采用其他计量属性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就世界范围而言,公允价值的使用应当是以市场为基础,它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的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这样交换价格才是初始记录的恰当基础。
在实务中,使用公允价值属性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交易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独立主体(企业)之间进行的公平的交易。
2、交换涉及的各主要交易主体的行为都是理性的。
3、交易足够活跃以证明所产生的价格是具有代表性。
二、公允价值的界定及其理解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这一计量属性进行了阐述:“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
”这一定义是什么意思呢怎么去理解它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公平交易所谓公平交易,它是指在不存在特别或特殊关系的当事人之间进行的交易,也就是说交易是在不具有关联方关系的各方中发生的,即交易假定是在非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买卖双方都是独立发生的行为。
(二)其次要理解熟悉情况的、自愿当事人熟悉情况的自愿当事人也就是交易中自愿购买者和销售者,这样规定其目的在于:保证买卖双方能够对项业务达成共识,以至成交而不至于使任何一方吃亏。
自愿购买者指的是自愿的,而不是受胁迫的买受人。
他们不会支付高于由熟悉情况的自愿购买者和销售者组成的市场所达成的价格。
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会计信息的作用论文.doc
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会计信息的作用论文1:简介2006年颁布的中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是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将金融工具重新分类为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同时,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由于银行业涉及大量金融工具,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成为关注的焦点。
目前,国内关于公允价值的文献大多是规范研究,而关于实证研究的文献很少。
基于中国太安数据库(CSMAR)和上海深交所网站发布的数据,选取中国沪深两市14家上市银行(因农行和光大银行上市时间较短而被本文排除在外)的财务报表作为分析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波动角度实证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银行会计信息的影响,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银行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从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三个方面考察了(1)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应与投资者和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在做定价决策时会考虑净收入和净资产。
如果二者与股票价格或其变化保持正相关,则它们具有价值相关性。
因此,本文采用回归方法中的价格模型来检验公允价值使用前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化。
本文选择的模型是一个价格模型:其中Pit是公司1在t期末的收盘价,EPSit和NAPSit分别代表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α0反映模型中忽略的定价信息,ε是一个随机误差项选取样本作为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6年(2004-2009年)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对股票价格进行重新加权使用EVIEWS软件分析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模型中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在5%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上市银行的会计盈余和净资产越大,其股价越高。
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高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这可能与银监会持续关注资产负债表的监管思路有关,也反映出投资者对其长期价值的关注多于对上市银行实际业绩的关注。
公允价值论文六篇
公允价值论文六篇公允价值论文范文1金融行业公允价值运用状况的实证讨论主要集中在西方文献,且讨论范围主要集中于银行.现有文献大多认可FVA信息能够供应更为相关、准时、可比的会计信息.但是,并不是全部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都具有价值相关性或增量价值相关性,并且,牢靠性的确对FVA信息质量产生了影响.Barth以美国银行业20年的数据为讨论样本,发觉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相比历史成本信息具有增量信息含量[2].Nelson以美国1992年和1993年200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为对象,发觉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3].Eccher等也取得了全都的发觉[4].但是,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具有不稳定性,当模型掌握了净资产酬劳率和账面价值增长率后,价值相关性不复存在[3].除了证券投资,贷款、存款、长期债务、表外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文献讨论也得出不同观点.Nelson发觉公允价值取值噪音损害了信息的牢靠性,使得这些信息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3],但Barth等认为贷款、证券与长期债务的公允价值信息都具有相对于历史成本的增量信息含量[5].我国关于FVA价值相关性的讨论起步较晚,成果相对较少.较早开头进行这方面讨论的是邓传洲,他以1997~2021年B股公司为样本,使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公允价值披露显著增加了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但是投资的公允价值调整没有显示出价值相关性[6].2021年我国开头实施FVA后,此类讨论相继涌现.部分学者得出的结论与邓传洲相像,认为实施FVA后盈余信息具有较高的价值相关性,例如程小可和龚秀丽、王建新等的讨论.但也存在不同的结论,朱凯使用2021年新旧会计准则的两份报表检验公允价值对股票定价的相对增量作用,得出公允价值对股票定价增量作用不显著的结论[7].吴水澎和徐莉莎同时采纳价格模型、收益模型、现金流量价值相关性检验模型对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准则执行后账面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增加,盈余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度反而下降,说明资产负债表渐渐成为中心[8].朱凯等也通过讨论证明实施新会计准则后盈余价值相关性并没有提高[9].张金若等改进了公允价值损益的度量方式,发觉非金融行业FVA信息对股票酬劳与高管薪酬都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与传统讨论并不全都,他们认为讨论结论与我国FVA应用现状是相符合的,FVA对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极其有限[10].国内关于金融行业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讨论很少.罗婷等对金融行业和非金融行业同时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受新准则影响部分的账面净资产价值相关性得到显著改善[11].王建玲等选择金融和建筑房地产两个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使用价格模型对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公允价值计量对于金融行业有提高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的作用[12].因此,相对现有文献,本讨论的最大贡献是:弥补了我国金融行业FVA 信息经济后果的讨论,立足于金融行业是FVA主要执行者的客观事实,专注讨论其FVA的价值相关性,从而抓住了我国FVA讨论的关键点.二、理论分析与讨论假设综上文献可知,会计学术界对FVA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主要持确定态度.在我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是FVA的主要践行者,依据国泰安数据库(CSMAR)2021~2021年的数据,其持有的各类金融资产(负债)占全部上市公司持有总金额的94%以上,且它们持有的执行FVA的金融资产(负债)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特别大.因此,依据计量观,本文认为,与张金若等发觉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FVA信息价值不具有相关性不同[10],金融行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所供应的FVA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损益信息,应当具有价值相关性.进一步的,虽然讨论认为牢靠性会影响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但是我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FVA信息的牢靠性是具有充分保障的.这是由于我国衍生品市场和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相对欠发达,通过查阅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年报可以发觉,这些金融单位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比例特别低,持有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股票、债券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债券等,这些均能够猎取牢靠的公允价值信息.但是,执行FVA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其FVA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并非全部全都.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除非由于实质性贬值而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大部分状况下绕过净利润进入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而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它们的公允价值变动则直接计入营业利润.在我国,尽管会计准则于2021年将其他综合收益引入利润表,但是,我国重视净利润,尤其重视营业利润的传统并没有发生变化.例如,中国证监会有关股票上市、增发的规定,国资委有关国有企业业绩考核的指标,无不以净利润或营业利润为导向,并没有真正重视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同样的,资本市场大多数分析师流行采纳的市盈率、市净率等股票投资价值分析指标,也并没有真正重视其他综合收益.因此,相对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营业利润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而言,市场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FVA信息的反应程度可能更弱.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讨论假设.假设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假设2: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具有价值相关性.假设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具有价值相关性.假设4: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的价值相关性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价值相关性.三、讨论设计(一)回归模型目前实证讨论价值相关性的主流模型为Ohlson提出的剩余收益估价模型[13],Kothari和ZimGmerman认为可以同时使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来检验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14].依据国外文献的普遍做法,模型的选择不会受到样本公司行业属性的影响,金融行业和非金融行业都可以采纳相同的讨论模型.本文亦采纳剩余收益估价模型,构造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对金融行业执行FVA对股票酬劳与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讨论.详细构造模型过程中,我们留意到,现有实证讨论文献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存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检验交易性金融资产FVA的影响时,直接利用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检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FVA 的影响时,直接采纳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数据,并据此检验未实现利得和未实现损失的信息价值是否具有差异.这种讨论方法得到普遍运用,例如,刘永泽和孙翯使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股净资产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产生的超额每股收益两类数据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15];胡奕明和刘奕均也用相像的方法,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每股净资产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造成的每股收益进行价值相关性检验[16];徐经长和曾雪云为讨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在讨论模型中加入反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每股净资产影响的变量,并通过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进行度量[17].其次种方法考虑了金融资产处置时需要对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进行转回,重新设计讨论变量.这种方法是张金若等首次采纳的.该方法认为,依据财务数据生成规律,处置金融资产或负债时,需要将原先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未实现损益转入“投资收益”;计入全部者权益中“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也需转入投资收益.也即,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不能直接解释为金融资产价格上升或下降,不能直接视为未实现利得或损失.例如,T期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上升10万元,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10万元;T +1期售出,1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T+1期的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10万元,但该数字明显不能解释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下降形成的未实现损失.因此,投资收益是反映公允价值变动的重要项目,忽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到“投资收益”的影响,会错误会释公允价值涨跌的信息价值[10].本文认为,其次种方法更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关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执行FVA的本质.但是,考虑到这种方法尚未得到普遍运用,本文同时采纳两种方法设计讨论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以进一步确认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回因素对正确熟悉FVA信息经济后果的重要性。
浅谈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 毕业论文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系别:财经艺术系专业:财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2013.3.30目录摘要................................................................31.引言..............................................................42.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4 2.1计量模式........................................................42.2成本计量与历史成本..............................................43.本年利润.........................................................5 3.1本年利润结转方法................................................5 3.1.1表结法........................................................5 3.1.2账结法........................................................53.2结转本年利润的财务处理..........................................54.投资收益..........................................................64.1投资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65.所有者权益.......................................................7 5.1内容............................................................7 5.1.1实收资本(或股本)..............................................7 5.1.2资本公积.......................................................7 5.1.3盈余公积.......................................................85.1.4未分配利润.....................................................86.资本公积.........................................................87.银行存款.........................................................9结论...............................................................10致谢...............................................................11参考献............................................................12摘要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属性,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会计毕业论文
公允价值会计毕业论文公允价值会计毕业论文在当今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领域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其中,公允价值会计作为一种新的会计方法,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公允价值会计是一种基于市场价格的会计方法,它通过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提供了更准确和透明的财务信息。
本文将探讨公允价值会计的概念、原理、应用以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公允价值会计的概念。
公允价值是指在充分市场条件下,买方和卖方在交易中所能达成的价格。
公允价值会计是一种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会计方法,它通过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提供了更准确和透明的财务信息。
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相比,公允价值会计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价值和风险。
其次,公允价值会计的原理是什么呢?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原理是“价值为基础”。
它认为,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应该基于市场价格,而不是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会计通过将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纳入财务报表,使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准确和真实。
此外,公允价值会计还强调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提高了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那么,公允价值会计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方面呢?首先,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融工具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金融工具的价值和风险。
其次,公允价值会计在企业并购和重组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和风险,为并购和重组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此外,公允价值会计还在衍生产品的会计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工具,其价值和风险取决于基础资产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衍生产品的价值和风险,提高了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公允价值会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使财务报表更加准确和透明,提高了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比性。
公允价值会计将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纳入财务报表,使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和全面。
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论文.doc
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论文一、公允价值的总体运用范围有限公允价值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目前,我国仍以适度引入、谨慎使用和积极稳妥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公允价值,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允价值的运用。
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比较谨慎,如1774家上市公司中抽出772家投资性的房地产企业公司为例,调查统计发现,众多公司之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只有26家,数量差距非常之大。
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公允价值在国内市场的实际应用中并不活跃,普及度不高。
并且对于公允价值,大多公司还是持观望和审视的态度,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仍保留着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
另外,相关调查发现,对于准则中规定公司资产出现相应减值,需要考虑公允价值的情况,上述1700上市的公司中,资产减值发生时只有114家上市公司按照规定列出说明,并披露了可回收金额的确定;剩余的大多数上市公司对减值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未进行披露,也没有遵守规定做任何有价值的说明。
部分项目使用过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公司,对该部分项目信息的说明也相对模糊,或者干脆完全隐藏相关公允价值信息,使人很难对该公司到底有没有运用公允价值做出准确判断。
二、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没有统一规范我国当前的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上存在纰漏,规定内容不详细且不确定,相关规定分散在各准则中,缺乏统一化。
具体准则虽然要求上市公司应该披露公允价值,但事实上大部分公司并没有按准则行事,只是不停地钻准则规定上的漏洞,形式化的应付披露问题,对基础、未来资金流量、折现率等公允价值部分没有完全公开,披露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少之又少。
另外,公司盈余空间、资产减值、债务重组等应该披露公允价值的相关信息,更是无处可寻。
报表在某种意义上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根本就无从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般要求按照三个层次对公允价值进行披露。
第一层次是企业在计量日已经获得的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以该报价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
会计信息论文公允价值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公允价值论文对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问题的探讨摘要:公允价值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会计信息相关性、公允性的同时,也使会计信息可靠性、可比性受到挑战。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和评估市场还不够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过早使用必然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不例外。
文章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探讨一下公允价值运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问题;对策一、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一)导致利润总额失真稳定的利润来源对于公司业绩是十分重要的,各种收入来源对企业利润的稳定性影响中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收益对于利润稳定性的贡献最差,这是我国金融市场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造成的。
根据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会放大或缩小企业的利润,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形成营业利润,影响当期企业利润总额。
但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在持有期间只是“未实现损益”,只有当该项金融资产被处置后,该项投资损益才真正实现,所以企业会计准则的这一规定就很有可能引起当期利润虚增或虚减,导致企业利润总额的失真,并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原则。
据2007年中报显示,共有316家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科目本期发生额不为零,其中240家上市公司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6家上市公司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来自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资产,平均为上市公司带来了近3000万元人民币的巨额利润,这一科目平均占上市公司税前利润的59.44%,而具有公允价值净收益的上市公司则平均得到了560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平均占税前利润的79.78%。
显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公司当期利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二)加剧经济的顺周期效应在经济繁荣、股市大涨时,按公允价值计量可以美化公司财务业绩,由于“羊群效应”,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膨胀,从而加剧虚拟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对整个社会来说起到利润放大的作用;而当经济危机出现时,按公允价值计量使公司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造成市场价格扭曲和大量资产减值之间的恶性循环,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佐证。
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论文
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论文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论文摘要:众所周知,当今时代公允价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会计的主要计量属性,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公允价值的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就我国使用情况来看,2014年2月,新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得以颁布和落实,至此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其内容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本文就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探究了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现状,进一步针对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进而能够促进我国会计工作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理论研究;运用;现状;对策;研究一、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的理论基础分析充分理解、掌握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对于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价值的提高,不必要风险和损失的降低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笔者就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内涵、实质等理论基础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内涵1946年3月,公允价值由美国专业人士在会计理论界上首次提出并一直沿用至今,时至今日,美国依旧是公允价值研究成果最多的国家,在美国,公允价值被冠有公平、公正、正直的含义,而我国也对其赋予了允当和公正的内涵,目前,公允价值以决策的有用观为根本,主要由现值计量决定,以提升现值技术,提升现值计量可靠性,促进会计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为终极目标。
(二)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实质从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含义中可以推断,公允价值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的是现值,另一方面公允价值指的是公平交易的市场针对资产或者负债价值的确定。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实质还体现在信息的可以取得性,参与者的自愿参与性,以及公平性。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论文.doc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论文一、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选择了公允价值无论是从会计理论的方面还是从会计实务的方面考虑,会计目标都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它是会计理论的逻辑原点,它会直接决定着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准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充分满足了会计目标决策有用的条件,除此之外,公允价活跃市场公平交易假设下脱手价格的界定,进一步使这一基于价值计量的会计计量属性也使得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可以很好地结合。
二、公允价值计量拥有可加性因为有时间价值的存在,所以在不同的时间点货币金额的价值量是不可以进行粗略的比较的,公允价值表明了未来可能的现金流量的时间以及市场预期的风险,在对时间价值进行考虑的基础上,将其换算到同一计量日,在为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带来了可比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可加性。
各个项目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就会和资产组合的公允价值理论值相等,不然的话,如假如,资产组合的公允价值比较高,那么假设的购买方会放弃购买,转身购买各个项目资产进行自我组合,进而节约收购的成本。
如与之情况相反的情况下,那么假设的销售方就可能对其进行一一处理,卖给购买方,以求的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与这个道理相同,理论上企业整体的公允价值就等于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负债的公允价值之和,但是就目前而言,会计还不能完全对商家的信誉进行最准确的计量,而且作为企业资产纳入会计报表之前,商家的信誉提出了一个严重的加总问题。
与此相反,在历史成本会计的计算下,会将过去不同时间点产生的成本粗略地拿到同一时间点上来进行比较,并进行加总,那么得到的结果是一个让人十分迷惑的数字,所以,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该把本同时间电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换算,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有利于企业发展。
三、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措施1.改变现有的会计报表的编制方式。
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全面收益准则”,在该准则中对其相关变量进行清晰地说明,并且完善其报告的内容以及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
会计信息的公允价值论文.doc
会计信息的公允价值论文一、可靠性与公允价值的概念(一)可靠性的概念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从哲学范畴看,是指会计信息完全真实地、毫无偏差地反映客观的财务状况。
会计信息可靠性是各国准则制定机构普遍认可的基本特征,但各国对可靠性的理解有所差异,均没有衡量可靠性的可操作标准。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可靠性定义为“确保信息合理地、免于差错、偏见并能重视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事项的信息质量”,其构成要素有“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可靠性定义为“当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者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者理当反映的情况而提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其构成要素有“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和“完整性”。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下了各自的定义,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相关规定涉及了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特征,但未对其下明确的定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靠性是确保信息合理地免于偏差、偏见,并能忠实地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事项。
可靠性的关键是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依赖于如实反映、中立性、实质重于形式、客观性、审慎性和可验证性。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定义是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外会计组织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美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早,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简称APB)第4号公告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支付的货币金额,或在不包括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交换价格的近似值。
随着对公允价值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美国又多次对公允价值重新进行了定义。
随着对公允价值研究的深入,FASB在2006年9月发布SFAS157是对公允价值研究的最新成果,其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体现了明确的价格性质,清晰的计量时间、交易主体的具体性、计量对象的全面性。
除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或组织也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定义(如下表所示)。
公允价值概念下财务会计论文
公允价值概念下财务会计论文一、公允价值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带来的反思公允价值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按照当前概念框架的逻辑,分别从财务报告目标、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确认与计量、列报与披露五个方面展开分析,最后讨论公允价值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一)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当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无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实际上都是"信息观"的产物,即首先认为财务会计是一个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再来论述其所提供的信息有什么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概念框架名为"目标导向",实际上仍是"本质导向"(任世驰和李继阳,2010)。
与"信息观"相对应的是"计量观","计量观"认为会计信息可以直接反映报告主体的价值。
理论上,如果报告主体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都以公允价值计量,那么财务报表基本上就反映了报告主体的价值。
从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来看,在财务报表内越来越多地确认公允价值信息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信息观"并不必然要求公允价值在表内确认,表外披露公允价值同样能够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因此可以说,公允价值更加符合"计量观"的要求(谢诗芬,2004)。
那么,如果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又将如何定位呢?在IASB和FASB联合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一章"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中,两个准则制定机构依然坚持"信息观",而不认可"计量观":"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不是用来反映报告主体的价值,然而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能够帮助当前和潜在的投资者、借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估计报告主体的价值"(SFACNo.8OB7)。
论文: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79316 会计研究论文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一、引言随着各类资产交易市场的日趋完善,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也日益成熟,20xx年初,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是这次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亮点。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一直是国际会计界研究的热点,FASB、IASC等国际机构针对这一课题也做出了大量研究。
我们可以借鉴其研究成果,分析我国现行条件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加快推动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运用。
二、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理论1.公允价值基本理论(1)公允价值的含义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FASB和IASC (IASB)的定义。
F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计量日当天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IASC给出的定义为“熟悉情况的当事人在公平交易中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20xx年1月26日,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借鉴了FASB和IASC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结论,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引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20xx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更大范围内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加速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使会计信息比较的口径得到很大的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会计信息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2.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负面影响(1)我国的现实环境制约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人力资源等都与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效果息息相关。
首先,成熟、有序的市场条件是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必要前提,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成熟,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对航空航天、白然资源尤其是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等进行严格的控制,甚至形成垄断市场,扭曲了市场交易价格的形成;第二,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没有建立起多层次的融资市场体系,对于利率汇率确定、金融产品及衍生产品交易中,市场并未发生基础配置作用,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这必然使获得公允价值有失偏颇;第三,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失真,我国股票价格通常被政府、大庄、机构等操纵,使得我同股票价格与真实价值相去甚远,公允价值计量不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论文
一、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选择了公允价值
无论是从会计理论的方面还是从会计实务的方面考虑,会计目标都是
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它是会计理论的逻辑原点,它会直接决定着会计准
则的制定以及准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充分满足了会计目标决策有用的条件,除此之外,公允价活跃市场公
平交易假设下脱手价格的界定,进一步使这个基于价值计量的会计计量
属性也使得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能够很好地结合。
二、公允价值计量拥有可加性
因为有时间价值的存有,所以在不同的时间点货币金额的价值量是不
能够实行粗略的比较的,公允价值表明了未来可能的现金流量的时间
以及市场预期的风险,在对时间价值实行考虑的基础上,将其换算到同
一计量日,在为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带来了可比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可加性。
各个项目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就会和资产组合的公允价值理论
值相等,不然的话,如假如,资产组合的公允价值比较高,那么假设的
购买方会放弃购买,转身购买各个项目资产实行自我组合,进而节约
收购的成本。
如与之情况相反的情况下,那么假设的销售方就可能对其
实行一一处理,卖给购买方,以求的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与这个道
理相同,理论上企业整体的公允价值就等于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
减去负债的公允价值之和,但是就当前来说,会计还不能完全对商家的
信誉实行最准确的计量,而且作为企业资产纳入会计报表之前,商家的
信誉提出了一个严重的加总问题。
与此相反,在历史成本会计的计算下,会将过去不同时间点产生的成本粗略地拿到同一时间点上来实行比较,并实行加总,那么得到的结果是一个让人十分迷惑的数字,所以,在实
行成本计算时,应该把本同时间电的成本实行有效的换算,这样才能
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有利于企业发展。
三、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措施
1.改变现有的会计报表的编制方式。
建立与完善相对应的“全面收益
准则”,在该准则中对其相关变量实行清晰地说明,并且完善其报告
的内容以及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
从而能够进一步将全面收益划分为净利润与其他全面收益,净利润涉
及到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以及已实现的利润,其他全面收益则涉及
到未实现的利润,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投资性房
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等相关业务。
2.建立利润项目分类考核制度。
工作人员的待遇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
经营水平以及收益等指标实行确定,利润较高的业务能够赋予较高的
待遇权重,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类利润仅仅影响企业当前账面的价值,而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利润前景不受可持续性差的影响,这部分能够
在制定待遇时赋予较低的权重。
而且,账面价值的数据不完全受到计
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类利润的影响,这样就应该用整个资本市场的系
统参数实行平滑,剔除因为市场前景好或者不好的影响。
这样得到的
工作人员的待遇才能真正反映其工作的劳动强度。
另外,工作人员的
待遇要能充分调到其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因而能够制定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就能够将企业与工作人员的利益有效地联系起来,增强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3.增强对企业高管的监管。
企业的高管很够即时得到企业的内部信息,充分了解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前景,所以能够利用其权利获取更高
的个人收入,同时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带来的账面亏损寻找客观理由,这样就能够合理地保持个人的待遇。
所以,在制定工作人员待遇时,
对待不同工作人员要一视同仁,充分考虑到公允价值类利润的增减变化。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企业高管以权谋私,谨慎对待个人投资,
减少市场的波动。
4.提升对国企高管的激励措施。
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有其特殊性,但是也要与其他企业一样对高管实行激励,提升其工作效率。
所以在制定高管待遇时,也要考虑其工作业绩,这
样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
另外还要考虑到其独特的政治优势,所以
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具有政策优势,所以这种优势产生的业绩不能算入高管的工作量。
另外国有企业要相对应政府的政策措施,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产业,支持落后产业的发展与进步等,这些也不应该包括到高管的业绩中。
总的来说,国有企业高管的待遇比较复杂,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其待遇既要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又要考虑其享有的特殊政策,力求建立公平的计量制度,从而真正有效的激励高管的工作热情,促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通过度析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价值分析与发展历程,能够看出,虽然我国的公允价值比欧美发达国家开始较晚,但是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
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应该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标准,努力学习国际会计准则,与之更好地与世界经济接轨,在国际舞台上体现中国的巨大发展,并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充分发挥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契约作用。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