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有哪些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幼儿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6岁左右的儿童心理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一些普遍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父母和教育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他们会通过观察、模仿、体验等方式来学习和探索世界,不断地积累新的知识和经验。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技能、自理能力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能力会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完善。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他们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各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是独特的。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教育者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关键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对于他们的整个人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心理发展可以为幼儿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习和生活。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包括持续性、逐步性、综合性、个体化和关键性。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关爱和教育幼儿,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和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页眉内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广义儿童期:0-18岁)1、顺序性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一>具体形象一>抽象一>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
(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
)2、阶段性、连续性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不均衡性(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4、稳定性、可变性教育启示:稳定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不会马上变,所以需要家长学会等待,需要耐心。
可变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早晚会有变化的,但是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
5、个别差异性每个孩子有差异: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都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教育启示:注意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不同之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挥他的特点(发挥优势,弱势也能转化成优势);不要过早的给孩子贴上标签;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接纳孩子。
接纳:以孩子的生命状态为准,而不是以父母的眼光。
二、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6岁)1、知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
教育启示:家长不要去干扰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探究。
2、无意性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影响。
3、3岁以后开始形成个性个性:不稳定、不明显、易受影响(教育启示: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就是游戏和玩,幼儿不要过多开发智力,更应关注他的感受和情绪。
)学习教育特点:1、无意学习。
(例:爸爸教孩子打扑克牌,就教会了孩子认数和加减法)2、学习内容广泛,学习对象:生活中无所不包的各种事物。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是什么?答: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概括的讲,幼儿心理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
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还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改变。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3岁前,幼儿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但是,这些特征是非常不稳定的。
他们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
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较广阔,无论是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方面,都会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些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容易改变,但是已成为一个人一生个性的基础。
2.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3.幼儿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二、请结合实践谈谈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理解。
答:(1)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幼儿任何心理活动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过程即表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量变到一定阶段,引起质的变化,标志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
在每一个阶段中既留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是每一个阶段里总是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2)幼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因此,只要是幼儿期的儿童,其心理发展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共同的,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而且基本上是稳定的。
3-4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3-4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3-4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生活范围扩大: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与更多的同龄人和老师接触,生活范围从家庭扩展到了学校和社会。
2.独立性增强:3-4岁的儿童开始有了自主意识和独立性,他们渴望自己完成一些事情,如穿衣、洗手等,表现出自我服务的能力。
3.情绪波动大: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大,哭泣和笑闹是他们表达情绪的常见方式。
4.认知发展迅速:儿童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发展迅速,他们开始通过感官体验世界,对周围环境产生好奇心,并开始学习和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5.语言能力提高:3-4岁的儿童语言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并开始理解和使用简单的句子。
6.社交技能初步形成: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儿童开始学习如何与同伴和成人交往,社交技能如轮流、分享和礼貌等开始初步形成。
7.规则意识萌芽: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理解并遵守一
些简单的规则,如按时吃饭、排队等,这是他们学习社会规范的重要一步。
8.想象力发展:3-4岁的儿童开始有了想象的能力,他们通过游戏和故事来创造和想象不同的情景和角色。
了解这些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儿童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活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引言概述:幼儿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6岁摆布的阶段,是儿童个性、情感、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家长、教师和幼儿园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会行为、语言和运动五个方面介绍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发展:1.1 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感觉和运动为基础的,他们通过触摸、观察和操作来认识世界。
1.2 幼儿的思维是非逻辑的,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思量问题。
1.3 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他们更善于通过具体的形象和实物来理解和表达概念。
二、情感发展:2.1 幼儿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2 幼儿的情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对于亲人的依赖和关注尤其重要。
2.3 幼儿的情感发展呈现出多样性,他们可能会经历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的变化。
三、社会行为:3.1 幼儿的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摹仿和合作,他们通过观察和摹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
3.2 幼儿的社会行为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在与他人互动时往往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利益。
3.3 幼儿的社会行为逐渐向合作和分享发展,他们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学会了分享、等待和尊重他人。
四、语言发展:4.1 幼儿的语言发展主要经历听、说、读、写四个阶段,从简单的单词和短语到完整的句子和故事。
4.2 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和问题,并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
4.3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观点。
五、运动发展:5.1 幼儿的运动发展主要包括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运动两个方面,如爬行、走路、跑跳等。
5.2 幼儿的运动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掌握更复杂的动作和技能,如抓握、穿扣子等。
5.3 幼儿的运动发展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运动,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探索周围的世界。
结论: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涵盖了认知、情感、社会行为、语言和运动等方面。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引言概述:幼儿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生理和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个性和认知能力的过程。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匡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的成长。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语言和运动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发展1.1 幼儿的感知能力逐渐增强:在幼儿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能够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感官来感知和认知周围的事物。
1.2 幼儿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到抽象转变:在幼儿期,儿童的思维逐渐从具体的感知经验向抽象的思维能力转变。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量和概念形成。
1.3 幼儿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在幼儿期,儿童的记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能够记住和回顾一些简单的事物和事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记忆模式。
二、情感发展2.1 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在幼儿期,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
2.2 幼儿的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在幼儿期,儿童的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
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3 幼儿的情感认知逐渐增强:在幼儿期,儿童的情感认知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产生同情心和合作意识。
三、社交发展3.1 幼儿的社交意识逐渐形成:在幼儿期,儿童的社交意识逐渐形成。
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个体,并开始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3.2 幼儿的合作能力逐渐增强:在幼儿期,儿童的合作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能够与同伴一起进行简单的合作活动,如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者顽耍。
3.3 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在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
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特点,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自我形象。
四、语言发展4.1 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在幼儿期,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能够理解并遵循简单的口头指令,理解他人的言语意图。
幼儿园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幼儿园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幼儿园时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了解幼儿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教育引导。
下面,就让我来和大家聊聊幼儿园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一、幼儿园儿童心理发展特点1.好奇心强幼儿园的孩子好奇心旺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
他们喜欢提问,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
2.想象力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在这个阶段非常丰富,他们能够通过想象创造出许多奇妙的世界。
这种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
3.情绪波动大幼儿园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
这是因为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尚未成熟。
4.依赖性强幼儿园的孩子依赖性较强,他们需要成人的关爱和陪伴。
这种依赖性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5.社交能力逐渐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社交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和交流。
二、幼儿园教育策略1.满足好奇心针对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要尽量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探索未知的世界。
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游戏、实验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
2.培养想象力要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情绪管理针对孩子们的波动情绪,我们要教会他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4.建立信任感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关爱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成人的信任和支持。
这种信任感有助于孩子们建立安全感,促进心理发展。
5.提升社交能力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们与同伴互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可以通过团队游戏、合作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三、家园共育1.家长与教师的沟通2.家庭教育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社会实践要鼓励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见识。
幼儿发展心理
幼儿发展心理学1、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2、小班的心理特点: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2)爱模仿3)思维仍带有知觉行动性3、中班的心理特点:1)爱玩、会玩2)思维具体形象性4、大班的心理特点:1)好学好问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3)个性初具雏型5、幼儿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1)观察的目的性不强,幼儿不能自觉地观察,观察中常常受事物突出的尾部特征及个人兴趣、情绪的支配。
特别是小班幼儿在观察中常常会忘了观察的任务。
2)观察的持续时间短,与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不强有关。
3)观察的系统性较差,最初是无秩序的活动,以后逐渐变成首尾一贯的朝着一定方向的活动。
4)观察的概括性能力逐渐发展。
6、儿童观察图画能力发展大致经过四个阶段?(儿童观察力发展的一般趋势)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3)认识“因果关系”阶段4)认识“对象整体”阶段7、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1)帮助幼儿确定观察的目的任务2)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3)教幼儿观察的方法8 儿童有意注意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儿童的注意由成人的言语指令引起和调节。
2)第二阶段儿童通过自言自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
3)第三阶段运用内部言语指令控制和调节行为。
9、有意注意依赖哪些因素?应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1)活动的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引起和维持。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间接兴趣与有意注意有关。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不同性质的活动搭配得是否合适,先静后动,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活动结合起来。
4)与已有知识的经验的关系。
新刺激与儿童已有知识经验要适宜,不能差异过大。
5)良好的意志品质。
培炎幼儿的意志品质,提高主动调节自己注意的能力。
10、有意注意的时间?小班3-5分钟,中班10分钟左右,大班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自觉性,15分左右。
11、如何培养幼儿的记忆力?1)明确的记忆目的,增强记忆的积极性。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引言概述:幼儿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能力和行为方式逐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语言和运动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发展:1.1 感知能力:幼儿的感知能力逐渐发展,从最初的感觉反应到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辨别。
1.2 认知能力:幼儿逐渐具备观察、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理解因果关系和时间概念。
1.3 想象力: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和创造性的游戏。
二、情感发展:2.1 情绪表达: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2 情绪控制:幼儿逐渐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适应环境和处理情绪冲突。
2.3 情感交流:幼儿开始学会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能够表达关心、爱慕和友谊等情感。
三、社交发展:3.1 自我意识:幼儿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3.2 合作能力: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能够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3 社交规范:幼儿开始学习社交规范,如尊重他人、分享和等待轮流等,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
四、语言发展:4.1 听力理解:幼儿的听力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理解简单的口头指令和问题。
4.2 语言表达:幼儿开始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逐渐形成简单的句子和语言组织能力。
4.3 语言交流:幼儿学会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能够用语言表达需求、分享信息和参预对话。
五、运动发展:5.1 精细动作: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进行握笔、剪纸和穿扣子等操作。
5.2 大运动能力:幼儿逐渐掌握走、跑、跳等大运动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和游戏。
5.3 手眼协调:幼儿开始学会手眼协调,能够进行拼图、堆叠和玩球等活动,提高运动精准度。
结论: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涵盖了认知、情感、社交、语言和运动等多个方面。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措施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措施一、认知特点幼儿时期是认知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
幼儿的认知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首先,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运动感知。
他们通过触摸、视觉、听觉等感官渠道来获取信息,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其次,幼儿的思维活动主要属于感觉直观阶段。
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多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来进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他们无法理解时间的概念,经常将“早上”、“晚上”等词汇混淆。
再次,幼儿的思维活动比较片面。
他们往往只关注某一个特征,而忽视其他特征。
例如,当幼儿看一只红色的苹果时,他们往往只注意到它的颜色,而忽略了其形状、质地等其他特征。
最后,幼儿的思维活动主要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往往无法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
例如,幼儿难以理解为什么其他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与自己不同。
针对以上幼儿的认知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教育措施来促进其认知发展。
首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通过观察、触摸、听音乐等方式,扩大幼儿对事物的感知范围。
其次,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幼儿进行多样性的操作,帮助他们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例如,可以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自由地制作一幅画,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次,可以适当引导幼儿进行多角度思考。
例如,可以通过故事、图画等方式,展示不同角度对事物的看法,帮助幼儿逐渐理解其他人的观点。
最后,可以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例如,可以让幼儿参与团队建设,让他们明白只有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情感特点幼儿时期是情感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
幼儿的情感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幼儿情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他们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会产生较强的情感波动。
例如,当幼儿离开父母时,他们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情绪。
其次,幼儿的情感表达方式相对单一。
他们往往通过哭泣、笑、咬手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缺乏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再次,幼儿的情感较为自私。
3到4岁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
3到4岁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1、认识依靠行动。
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能想好了再做。
2、生活范围扩大。
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幼儿园。
3、爱模仿。
3—4岁的幼儿模仿性很强,对**的依赖性也很大。
幼儿还常常模仿老师,对老师说话的声调、坐的姿势等都会模仿。
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由于3~4岁的孩子爱模仿,所以,在这个年龄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非常重要,它们常常是在幼儿的模仿下形成和巩固下来的。
4、情绪作用大。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他们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哭闹。
这时期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很容易受周围人情绪的感染。
3到4岁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3到4岁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扩展1)——3到4岁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60篇3到4岁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11、认识依靠行动。
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能想好了再做。
2、生活范围扩大。
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幼儿园。
3、爱模仿。
3—4岁的幼儿模仿性很强,对**的依赖性也很大。
幼儿还常常模仿老师,对老师说话的声调、坐的姿势等都会模仿。
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由于3~4岁的孩子爱模仿,所以,在这个年龄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非常重要,它们常常是在幼儿的模仿下形成和巩固下来的。
4、情绪作用大。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他们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哭闹。
这时期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很容易受周围人情绪的感染。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知识幼儿心理发展特点(3—4岁)一、认识的发展1、感知觉的发展1)视觉:主要表现为视力发展和变色力发展两个方面.3岁以后,幼儿喜欢看图书,用眼睛看近距离和细小东西的机会不断增加,能够学会分清各种基本颜色,如:红、绿、黄、蓝、黑等.对于色调相近的颜色,如:红和粉红,黄和橘黄等则易混淆。
2) 听觉:发展较早,到3岁基本完成。
3)空间知觉:能辨认上下,但不能很好地辨别前后、左右.4)时间知觉:能领会“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感念,但不能掌握“过去、现在、将来”的概念。
5)观察力:刚刚萌发,只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观察上,他们还不会按目的去观察,且观察目的会随观察过程发生转移,观察兴趣常常会替代成人要求的观察目的。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只有6-7分钟,甚至更短.观察的事物,常常是零星的,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
观察时常常用手指头帮忙,指着图片和物体进行观察。
2、注意的发展:仍处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增加.(有意注意一般只能维持3—5分钟)。
小班幼儿的注意转移、分配能力都很差,表现在观察图片时,仅能注意其主要的、鲜明的部分而忽视其它部分;在做律动时,只能听琴声两手上下挥动或双脚小跑步,而不能将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记忆的发展:主要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为主,凡是感兴趣的、印象生动强烈的事情就容易记住,具有直观的、形象的性质。
4、思维的发展: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3岁以前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的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其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或转移。
小班幼儿的思维扔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但他们已经开始借助具体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即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1) 这个阶段的幼儿只能掌握日常生活中具体概念,如:实物概念、简单的数概念等,很难掌握抽象的关系概念、时间概念、道德概念等。
2) 在推理判断时,常常以事物的外部联系为依据,而不是以事物的内在联系为依据。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引言概述:幼儿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社会交往和语言发展四个方面,详细探讨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能力的发展1.1 感知和注意力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周围的事物。
注意力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能够集中在一个任务上。
1.2 认知结构的建立:幼儿开始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能够将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他们开始形成一些简单的概念和类别,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
1.3 思维方式的发展:幼儿的思维方式逐渐从感性向理性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情感发展的特点2.1 情绪表达的丰富性: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通过语言、表情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他们开始能够区分和表达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
2.2 自我意识的形成:幼儿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并能够表达出来。
2.3 情感的稳定性:幼儿的情感变得更加稳定,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同时,他们也开始体验到一些复杂的情感,如羞耻、妒忌等。
三、社会交往的发展3.1 同伴关系的建立:幼儿开始与同龄人建立起联系,能够参预到小组活动中。
他们能够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开始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
3.2 角色扮演的重要性: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摹仿和学习社会行为。
他们能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游戏中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
3.3 社会规范的认知:幼儿逐渐认识到社会规范的存在,并开始遵守这些规范。
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并在社交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语言发展的特点4.1 语言理解的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能够理解更加复杂的语言信息。
他们能够理解和遵循简单的指令,并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词汇。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1.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幼儿期、学龄期和青春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和发展任务。
2.儿童心理发展个体差异明显: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其心理发展也会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渐进性: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逐渐形成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面性:儿童的心理发展不仅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各个方面,还包括身体、性格和意志等的发展。
1.个体差异教育:要求教育者根据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和重视每个儿童的差异。
2.跟随发展规律教育:要求教育者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发展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避免对儿童不恰当的期望和要求。
3.综合发展教育:要求教育者注重培养儿童的各方面能力,不仅注重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情感、社交和创造力等其他能力的综合发展。
4.积极激励教育:要求教育者通过合适的激励方式,给予儿童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积极心态,激发和激励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合作互动教育:要求教育者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鼓励儿童间的合作和互助,促进其社交和情感的发展。
6.环境创设教育:要求教育者为儿童提供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条件,提供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7.尊重个体个性教育:要求教育者重视和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意识,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和独立的人生态度。
总结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是相辅相成的,了解和遵循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出健康、快乐和自信的个体。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分析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分析
幼儿阶段是人们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的特点
1. 具有不确定性,幼儿经历的重要经验将影响其发展。
2. 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规律性。
3. 幼儿的发展是多元性的,心理发展与身心其他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1. 情感发展。
研究与生活经验为幼儿情感发展提供了基础,在保障幼儿情感安全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
2. 语言发展。
幼儿语言的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注重幼儿语言环境的营造、语言教育的具体实施和造语能力的创造,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3. 思维发展。
幼儿时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以后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提供丰富的思维活动和适当的情境创设,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是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合力呵护。
在幼儿教育和心理发展方面,需要重视每一个细节,让幼儿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关心,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引言概述:幼儿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6岁这一阶段,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教育和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语言和运动五个大点阐述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正文内容:1. 认知发展1.1 感知能力的发展:幼儿通过触摸、嗅觉、视觉等感官获得信息,并逐渐学会将感官信息整合起来。
1.2 认知结构的建立:幼儿开始形成基本的认知结构,如分类、排序、数量概念等。
1.3 操作思维的发展:幼儿逐渐学会进行简单的操作思维,如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等。
2. 情感发展2.1 情绪的表达和调节:幼儿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逐渐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调节情绪。
2.2 自我意识的形成: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2.3 情感关系的建立:幼儿开始与他人建立情感关系,如与父母、同伴的亲密关系。
3. 社交发展3.1 角色认同的形成:幼儿开始意识到不同的角色,并逐渐形成对这些角色的认同。
3.2 合作和分享能力的培养:幼儿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玩具和经验,并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3.3 社交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幼儿开始理解社交规则,并逐渐学会遵守这些规则。
4. 语言发展4.1 语言理解的提高:幼儿逐渐能够理解越来越复杂的语言信息,并能够通过语言进行交流。
4.2 词汇量的增加:幼儿的词汇量逐渐增加,开始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4.3 语法规则的掌握:幼儿开始学会使用语法规则,如动词的时态和名词的单复数等。
5. 运动发展5.1 大肌肉运动的掌握:幼儿逐渐掌握走路、跑步、跳跃等大肌肉运动技能。
5.2 精细运动的发展:幼儿开始逐渐掌握使用手指进行精细运动,如握笔、剪纸等。
5.3 空间意识的形成:幼儿开始形成对空间的感知和认知,如辨认先后、摆布等。
总结:通过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语言和运动方面的发展是逐渐积累和提高的。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标题: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引言概述:幼儿期是人类生命发展中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一、认知发展1.1 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但仍存在认知局限性。
1.2 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感觉和形象思维。
1.3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主要通过感觉和经验。
二、情感发展2.1 幼儿的情感世界丰富多彩,情感表达直接。
2.2 幼儿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2.3 幼儿的情感发展需要得到家庭和教育环境的支持和引导。
三、社会发展3.1 幼儿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3.2 幼儿的社交能力逐渐增强,但仍存在竞争和合作的矛盾。
3.3 幼儿需要在家庭和学校中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语言发展4.1 幼儿的语言能力逐渐增强,开始掌握语言规则和表达能力。
4.2 幼儿的语言表达主要是单向的,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
4.3 幼儿需要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来促进语言发展,家长和老师的语言示范也至关重要。
五、动作发展5.1 幼儿的动作能力逐渐增强,开始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
5.2 幼儿的动作表现主要是简单的、杂乱无章的。
5.3 幼儿需要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来促进动作发展,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激励也是关键。
结论: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包括认知、情感、社会、语言和动作等方面。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心理行为发育特点
幼儿心理行为发育特点
1.感知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在幼儿期,幼儿的感知和认知能力急剧提高。
他们开始能够有效地使用他们的感官来观察和理解世界。
幼儿开始注
意到他们周围的事物,并能够识别和辨别不同的物体、颜色、形状和大小。
2.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提升:在幼儿期,幼儿的语言能力快速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发出有意义的声音,并逐渐学会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和感受。
幼儿的词汇量迅速增加,他们开始学会形成简单的句子,并能够
与他人进行交流。
4.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在幼儿期,幼儿开始形成对自我的认
知和概念。
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能够识别自己的名
字和外貌。
幼儿开始培养对自己的认同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
5.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在幼儿期,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逐渐学会分辨哪些行为是适当的,哪些行为是不适当的。
幼儿开始学会等待、分享和合作,并能够适应不同
的社交环境。
6.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在幼儿期,幼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在逐
渐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专注于特定的任务,并能够记住一些简单的信息和
事件。
幼儿的注意力时间逐渐延长,并能够集中精力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
任务。
总之,幼儿心理行为发育特点涵盖了幼儿在感知、认知、情感、社交、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情绪调节、注意力、记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家庭、
学校和社会的环境对幼儿的心理行为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父母和教育者应当关注和引导幼儿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
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是时代赋予幼儿教师的使命(一)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1.概括地说概括地说,幼儿其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一个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也是一个心理非常脆弱、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
幼儿期身心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继学习与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2.具体地说具体地说,有三个特点:(1)幼儿心理处于迅速的发展阶段,思维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2)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带有无意性,有意性刚开始发展;(3)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个性指一个人比较经常、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3.分年龄段说(1)34岁幼儿心理特点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思维缺乏可逆性和相对性,行为受情绪支配,喜爱模仿。
岁幼儿心理特点运动机能进一步发展,交往能力有所发展,会自动结伴交往,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有意行为开始发展。
(二)怎样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1.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1)对幼儿有一颗博爱的心;(2)对幼儿有一颗包容的心;(3)对幼儿有一颗公平的心;(4)对幼儿有一颗忍耐的心;(5)对幼儿有一颗赏识的心。
2.掌握了解幼儿心理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2)谈话法;(3)问卷法;(4)个案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
(三)肩负起时代赋予幼儿教师的使命1.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
这意味着,跨世纪的新一代,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
2.肩负使命,心系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一、幼儿生理各方面处在继续生长发育中1、幼儿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生理是指生物机体的机能,即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
幼儿时期(3~6、7岁)身体发育速度较3岁前有所减慢,但与后期发展相比还是非常迅速的。
身高每年约增4~7公分,体重每年约增加4公斤。
新陈代谢旺盛,但幼儿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差。
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幼儿长时间的连续地跳跃、跑步、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发育;幼儿肺的弹性较差,气体的交换量较小,所以呼吸频率较快。
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用鼻子呼吸的习惯,以预防感冒及肺炎的发生;幼儿的血液含量相对比成人多,但血液中水分较多,凝血物质少,出血时血液凝固较慢;幼儿新陈代谢快,血色素为13~14克。
低于13克即为贫血,应及时治疗。
幼儿嗜中性白细胞较少,淋巴细胞较多,所以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家长应注意增强孩子体质,提高其抵抗力;幼儿的听觉和嗅觉敏锐,但外耳道比较狭窄,3岁时外耳道壁还未完全骨化和愈合,幼儿的咽鼓管即鼻咽腔与鼓室之间的通道较成人粗短,呈水平位,易患中耳炎,故家长应注意孩子的耳鼻卫生,严防水进入耳内;幼儿膀胱肌肉层较薄,弹性较差,贮尿机能相对差,加之幼儿神经系统对排尿过程的调节作用差,所以,幼儿排尿次数较多,自控能力较弱。
家长应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排尿习惯,以防在精神极度兴奋或疲劳时发生遗尿现象。
女孩的尿道口经尿道入膀胱的距离短且直,容易感染。
家长要注意其外阴部清洁;幼儿皮肤柔嫩,容易损伤或感染,调节功能不如成人,不能适应外界温度的骤然变化,容易著凉或受热,家长要注意提醒和帮助孩子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2、幼儿期是大脑皮层细胞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组成的,每个器官、系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体现自己的功能的,神经系统对机体的一切活动,起着主导作用。
人的神经系统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大脑是中枢神经的最高部位。
人类的大脑,无论在结构和机能上,都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脑不仅是人的机体活动的主导者,而且是思维活动的器官。
人发育是从出生到少年期先快后慢地进行的。
反映脑发育进程之一的脑垂,新生儿有390克,1周岁时900克左右,3周岁时约1000克,7岁时1280克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脑的重量(成人脑组织平均为1400克)。
在脑皮层的机能是有区域分工的,如:有运动中枢区、躯体感觉中枢区、视觉中枢区、听觉中枢区等。
从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度看,到幼儿未期,大脑皮质各区都已接近成人水平。
这些部位如受损伤,人就要丧失相应的心理机能。
但是大脑皮层的分区机能又是相对的,即某一部分如损坏造成机能缺失,在一定条件下,别的部位会发展出这些本来不具有的机能去代偿。
脑的这种代偿机能,年龄越小就越大。
幼儿心理发展,智力的形成是从神经系统开始的,特别是以大脑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的。
幼儿期是人脑迅速生长且基本成熟的时期,它保证了幼儿心理智力活动迅速发展的可能性,是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期。
杰出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在这之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您精心培植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绽蕾。
”(二)幼儿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心理是指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也叫心理现象。
脑是主生心理现象的生理器官。
心理现象是人人都有,人人都熟悉的。
比如:我们在家庭教育活动中,每天”看到”孩子的举止行为的种种表现,“听着”他的欢声笑语,“思考”着家庭教育中所碰到的种种问题,也“想象”着孩子长大后的状况,常常为孩子的良好品德行为而“愉快”,为孩子不好的行为举止而“气愤”,经常“考虑”甚至制定教育行动的决心和计划,并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气质、性格、能力等,前面所说的“看到”、“听到”、“思考”是人的认识过程;“愉快”、“气愤”是人的情感过程;“决心”是人的意志过程的表现。
人在处理事物的过程中,不但有各种心理活动过程,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反映特点,这就构成了个性心理特征。
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的不同。
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则是人心理发展的关键。
没有好嗓子成不了歌唱家,而有了好嗓子没有适合其发展的环境、教育、也成不了歌唱家。
有些先天素质并不突出但却得到了好的环境、教育,反而成才的人大有人在。
所以说,先天遗传只为孩子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物前题,而后天环境的优劣,对个体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教育则起主导作用。
环境、教育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也就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在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幼儿期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幼儿认识活动的是无意性占优势所谓无意性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进行的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
在心理学中称为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等。
幼儿认识活动发展的趋势是从无意性向有意性过渡的。
所谓有意性,是指有目的的,需要经过意志努力的心理活动。
(1)幼儿的注意是不稳定、不持久的。
幼儿对于新颖的、鲜艳的、强烈的、活动的、多变的、具体形象的以及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和需要的对象,才集中注意力,但又很容易受更加强烈的新异刺激物的影响而转移。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在较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的注意可连续集中3~5分钟,4岁幼儿可集中十分钟左右,5、6岁幼儿可以集中15分钟左右。
如果活动方式适宜,教育得法,6岁幼儿可以保持20分钟的稳定注意。
当然,注意的集中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受个性、兴趣、智力水平的影响。
兴趣浓厚,情感深沉,善于思考的幼儿,注意易于集中且稳定。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学习的门户”,“……注意就是那扇门,一切由外部世界进入人的灵魂的东西都通过这扇门……”注意是幼儿认识的开始,幼儿在游戏、学习和劳动中,不论感知物体、回忆往事、思考问题,注意都起着引导和组织的作用。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认识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更不可能深刻。
就像照像,不把镜头对准物体,调好光圈、焦距,再拍照,就得不到清晰的影像。
所以,只有注意集中,才能在大脑皮质留下深刻的痕迹,记忆才会牢固。
对幼儿进行的观察和实际都发现,幼儿智力与他们注意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注意力集中、稳定的孩子,掌握知识的速度快,而且记得牢,智力发展比较好。
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的孩子则相反。
超常儿童共同的特点之一,就是注意力集中,不受干扰。
注意是幼儿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先决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幼儿入学后学业的好坏。
为此,家长必须十分重视幼儿注意的培养和发展。
(2)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幼儿初期,凡是鲜明的,生动有趣的、能吸引幼儿注意的,能引起其情绪反映的物体,或者经过多次重复的事物都能使幼儿自然而然地不费力地牢记住,如幼儿对有意思的游戏和玩具,生动的故事等都可以记得很清楚,对去幼儿园的道路由于多重复,也能自然地记住。
这些都是无意记忆、形象记忆的表现,也是幼儿记忆的主要形式。
而5~6岁幼儿记忆的有意性则有了明显的发展,这是儿童记忆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质变。
这时幼儿不仅能努力去识记和回忆所需要的材料,而且还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帮助自己加强记忆。
而一切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都需要有意记忆。
否则,只靠无意识记,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是零碎的,片断的。
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孩子有意识记的培养。
幼儿记忆的另一特点是以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不断发展。
他们对直观、形象材料的识记要比对抽象的原理和词的材料的识记容易;而在词的材料中、生动形象化的描述又比抽象的概念容易识记。
但总的来说,5~6岁幼儿词语记忆的发展大于形象记忆。
记忆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记忆,人的思维将永远处于新生儿状态。
有了记忆,人们才能积累经验,扩大经验,储存知识,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记忆是世界上最有效的电子计算机,家长应重视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记忆能力,为其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3)幼儿无意想象占优势,想象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
幼儿初期想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幼儿的想象常常没有主题,没有预定目的。
如,3~4岁幼儿玩积木时,究竟要搭什么?事先不会进行想象,只是在摆弄的过程中看它象什么就是什么。
一个3岁多的幼儿玩剪纸,七剪八剪,剪成了一个个图样,问他剪的是什么?他先说:“不知道。
”然后又看看自己剪的图样说:“这是小熊和飞机。
”第二天,再请他剪一个和昨天一样的小熊和飞机,他却怎么也剪不出来了,这个事实说明了幼儿的想象事先是没有明确目的,而是受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
所以他们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
幼儿在游戏中把椅子当火车开,但是,一会儿又把椅子当舞台让小动物玩具在上面表演。
比如:幼儿正在画一颗小树,刚画了一半,又改画房子了,而且是画了一样又加一样,直到把画面填满为止。
听故事时,一边听一边想,感到极大的满足,故事讲完了,还要求再讲,可以不厌其烦地重复听,这表明幼儿的想象往往没有预定的目的,只是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幼儿初期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
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以及印象中特别深刻的部分。
如,幼儿画人常常是头特别大,若是戴眼镜的会画上一副大大的眼镜。
有的幼儿在争论中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也会过分地夸大想象,如,毛毛说:“我要长得比爸爸还高。
”亮亮马上会说:“我要长得比长颈鹿还高。
”明明则会说:“我要长得比天还高。
”幼儿初期想象容易跟现实混淆,还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清楚地区别开来,有时把想象当现实,把自己臆想的事物、渴望的事物当作真实的、并且以肯定的形式进叙述,告诉别人,分不清什么是想象的,什么是真实的。
例如,一个3岁多的幼儿听到他爸爸介绍了出差广州的情况,他也很想去广州玩一玩。
星期一去幼儿园,老师问他:“星期天去哪儿了,玩得好吗?”他回答说:“去广州了,玩得真高兴。
”这正是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我们绝为能误认为孩子有说谎,而应帮助孩子从混淆中分清想象与现实。
幼儿想象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
表现在幼儿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言行举止都酷似他们最熟悉最贴近的人,演妈妈象他自己的妈妈,演老师象他自己的老师,这告诫我们成人,要特别注意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幼儿中后期,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不但想象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想象过程也具有更大的目的性的独立性。
如,编往事时,幼儿已有可能围绕一个主题运用已学过和掌握的知识经验与词汇,首尾连贯,合情合理地编出故事来了。
总之,在幼儿期,幼儿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