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_姚先国
户籍歧视对劳动报酬差异的影响
[ 关键词] 户籍歧视 劳动力市场 分割 劳 动报 酬
[ 中图分类号] 292 [ F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62 20 ) 6 08-5 10-63(08 0- 030
[ 作者简介] 谢周亮 (94一 ) 17 ,河南兰考入,南开大学博士生,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 人力资本
理论。
动报酬差异的影响程度有 多大? 近些年这种影响的变化
趋势 如何?便是本文要讨论 的问题 。
劳动报酬不同于财产性 收入和 自我经营收入 。 一般 情况下 ,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和 劳动能力呈正 向关 系 ,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水平越 高 ,收入水平也会越高 。 个人人力资本水平往往用教育年限和参加工作的时间长 短来度量 ,当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时 ,由于劳动力不能
20 年 1 08 2月
开 放 旦 - j报
C n O e i g e al hi a p n n H r d
D e ec mbe 2 8 F 00
No. T a1 o. 41 6 ot N 1
第 6期
总第 1 1 4 期
【 口与人 力资本】 人
户 籍 歧 视
了度量 。 a l O t r a 1 7 )还实证了工人的收入 P u s e m n( 9 5 不但与人力资本水平相关 ,还 与行业 、 职业等其他特征 相关 。 量工具的发展 ,促进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 计 复兴和进一步繁荣 (o e t M N b ,1 8 ) i 1 a R b r c a b 9 1 ,W l i m T i k n 18 )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分割的劳动 力市 .D c e s(9 5 场具有完全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 , 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内
社会保险参与的城乡工人户籍差异实证研究
社会保险参与的城乡工人户籍差异实证研究黄志岭【摘要】本文利用2007年浙江省企业职工调查数据探讨城乡工人在社会保险参与上差异问题.形成城乡工人在社会保险参与上的巨大差异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力资本禀赋的差异;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研究结果表明,城镇职工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与上比农民工分别高出20.2%、29.0%和35.8%;其中人力资本禀赋差异解释了两类工人在上述三项社会保险参与上的30%左右差异,户籍歧视是造成两类工人差异的主要因素,平均在7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先前一些研究仅仅关注城乡工人的工资差异是不够的,同时本文也揭示了这些结论的政策含义.【期刊名称】《财经论丛》【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7页(P34-40)【关键词】户籍歧视;社会保险;扩展的Oaxaca-Blinder【作者】黄志岭【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46一、引言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改革,理论上认可了劳动力是商品,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松动了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与此同时在农村地区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解决了人民公社制度下因平均分配原则导致的激励不足问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导致劳动力的大范围城乡间的重新配置。
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市场改革尚未完成,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又是整体改革中相对滞后的领域,以户籍为特征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仍然存在。
城市地区,尤其是地方政府和本地居民基于利益考虑,以户籍差异来区别对待外来民工,形成了城乡工人间的户籍差异。
城乡工人的户籍差异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在工资收入方面,而且在就业岗位、职位升迁、就业稳定和社会保险参与等领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目前,大多数的文献仅关注两类工人的工资收入差异[1][2][3],研究结果发现两类工人工资收入差异中,大概20—30%左右由户籍歧视造成,剩余部分归因于两类工人在人力资本禀赋上的差异。
中国建国时期的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建国时期的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结构中国建国初期,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显著的问题。
在这个时期,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差异,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待遇和生活水平存在巨大的差距。
本文将探讨中国建国时期的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和影响。
一、城乡差距的形成原因城乡差距的形成源于中国长期以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传统农耕社会。
在这个时期,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差异。
农村地区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而城市则以工商业为主导。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工业化的进程较慢,农业发展相对滞后,这就导致了城乡差距的加剧。
此外,中国建国时期的城乡差距还受到另外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对城市的发展更加重视,通过政策和资源的倾斜使得城市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农村则因为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而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其次,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也是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居民很难流动到城市,而城市居民则享受到了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二、城乡二元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对社会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这种差别加剧了贫富分化。
城市居民由于工资、福利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农村居民则常常陷入贫困和较低的社会地位。
这种不平等激化了社会的不满情绪,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威胁。
其次,城乡二元结构也给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了障碍。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多、就业困难,这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同样,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还导致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低于城市居民,这限制了市场潜力的释放,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增长。
三、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与措施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强农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
其次,推动城市化进程,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
城乡户籍歧视是否趋于止步——来自改革进程中的经验证据:1989--2011
Is Hukou Discrim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Vanishing? Evidence from the Reform
Period: 1989--2011
作者: 吴贾[1];姚先国[2];张俊森[3]
作者机构: [1]暨南大学经济学院,510632;[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10058;[3]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
页码: 148-160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1期
主题词: 户籍歧视;户籍溢价;工资差异;失业率差异
摘要:本文应用中国CHNS自1989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劳动力市场中对农村移民的歧视问题及其演进过程。
研究结果发现,较之于城镇本地劳动者,农村移民获得较低的工资,并且农村移民广泛存在着较高的失业率。
在分析户籍歧视时,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条件Logit模型对个体异质性进行了控制,同时还控制了同化效应。
结果显示拥有城镇户籍可给劳动者带来正向的工资溢价以及更低的失业率,并且户籍的工资溢价以及降低失业率的效果正在逐年增强。
以上表明1989--2011年间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对农村户籍劳动者的歧视程度有所增加。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姚先国,男,1953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获硕士学位。
1985年至1987年在德国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企业经济系、慕尼黑大学国民经济系进修。
现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劳动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江万龄国际经济与金融投资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LIPP)主任。
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评委,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省经济学会会长等职。
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被评为浙江省跨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同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2003年度被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
熟谙英德两门外语,曾在美国、德国等十余个国家访问、讲学或参加国际会议。
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经济转型理论与经济改革。
出版学术著作17部(含教材)。
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Applied Economics》、《The Chinese Economy》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3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承担研究项目共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7项,省部项目9项。
近三年(2002-2004年)支配科研经费共523.8万元,年均174.6万元。
主讲课程:比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与劳动政策、人力资源管理,政治经济学前沿专题;已指导硕士生60余人,指导博士生43人。
科研项目情况(2000年以后,部分)9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管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002~20069科技信用管理机制研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2~2006(两期)9中国地方政府和人际网络——通过公私合作的新形式来利用政治型企业家,国际合作,总经费60万欧元,2004~20079国家工程技术中心运行模式与机制研究,国家软科学项目,2002~20039中国地方政府和人际网络,国际合作,2004-20079杭州市2004年度及未来三年人才开发目录,杭州市人事局,2004.02~2004.069杭州市城市管理投入绩效研究,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20049浙江移动通讯有限责任公司流程规划与核心流程设计,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2004.02~2004.069中国外贸制度变迁,浙江省外经贸厅,2002.04~2003.049充分利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经济、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契机,促进浙江经济的发展,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浙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浙江省科技厅,2002.06~2002.129河南省电信公司管理体系策划,河南省电信公司,2001.03~2002.039全民企业动力机制研究,浙江省社科规划著作9姚先国、陈国权、郁建兴主编,《现代公共管理基础教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9姚先国、柴效武编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出版社/武汉出版社,2004年7月。
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
一
、
党 的 十 七 届 三 中全 会 在 继 续 强 调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 进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基 础 上 , 推 提 出 “ 定 不 移 加 快 形 成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一 体 化 新 格 局 ”的 目标 , “ 乡 统 坚 由 城
筹 ”, “ 乡 一 体 化 ” 一 次 跨 越 , 义 非 凡 。 首 先 , 论 当 前 中 国 农 村 剩 余 劳 到 城年第 1 5卷第 l期 J U N LO HO G IG U I E S Y( oi c neE io )V 11 o 120 O R A FC N QN N V R I Sca Si c dtn o.5N . 0 9 T l e i
动力究竟 还有 多少 , 中国近 3 从 0年 城 乡 劳 动 力 迁 移 的 实 际 情 况 来 看 , 易 斯 关 刘 于 工 业 化 过 程 中会 存 在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无 限供 给 阶 段 的理 论 很 大 程 度 上 只 是 一 种 对 理 想 状 态 的 描 绘 … 。 在 中 国所 处 的 二 元 社 会 结 构 下 , 乡 劳 动 力 迁 移 存 在 城 较 大社会 成本 , 既使得农 村剩余 劳动 力在 向城市迁 移 的同时 , 低补偿 工资水 这 最 平 就 会 出 现 缓 慢 上 升 , 且 在 城 乡 平 均 工 资 水 平 仍 存 在 一 定 差 距 情 况 下 , 动 力 并 劳 迁 移 存 在 先 期 达 到 均 衡 的 可 能 性 J 其 次 , 论 “ 工 潮 ” 是 “民 工 荒 ” 实 上 。 无 民 还 事 都 是 城 乡 劳 动 力 市 场 分 割 的 表 现 。农 民 工 流 动 就 业 已 经 历 3 0年 时 间 , 农 村 劳 但 动 力 向城 市 实 现 稳 定 转 移 的 制 度 环 境 仍 然 没 有 形 成 。 按 照 社 会 学 的 理 解 , 农 民工流 动不仅 仅是 劳动力 的流动 、 口的流动 , 时 是一 种 社会 流 动 , 含 了地 人 同 包 域 流 动 、 业 流 动 和 阶 层 流 动 三 个 方 面 J 而 现 在 中 国 农 民 工 从 农 村 向 城 市 的 职 ,
工资性收入差异对城乡居民现金消费支出的影响
宏观经济工资性收入差异对城乡居民现金消费支出的影响冯利斐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余杭区分校摘要:本文采用了国家统计局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数据,分析说明了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主要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占比情况,工资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占有重要比例,但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情况的不同,导致了其对居民现金消费支出具有不同的解释力。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户籍制度导致的工资歧视以及由于家庭生产结构的差异,对农村居民而言,除工资性收入外,家庭经营收入也是必要的考虑因素。
关键词:工资性收入;工资歧视;户籍差异中图分类号:F24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3-0003-03一、引言对居民而言,其消费水平主要由其收入水平来决定。
居民的消费支出可简单划分为现金消费支出与非现金消费支出,同时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水平中占有重要份额,那么工资性收入对于居民的现金消费支出有多大的解释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工资差异,同时城乡劳动力之间会存在工资差异,城镇与农村由于生产结构的不同,导致居民的收入结构相异,这时城镇与农村相异的工资性收入对于分析现金消费支出的结果又会产生怎样影响?我国城镇居民的现金消费支出主要由可支配收入来决定。
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工资性收入占其总收入的很大比重,所以工资性收入对于居民的现金消费支出必然会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
而我国农村居民的现金消费支出则主要由纯收入水平来决定。
农村的人均纯收入也是由四部分构成: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
但各个部分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则与城镇各部分的收入比重存在差异,且乡村与城镇之间的工资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距。
导致这种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户籍制度差异导致的的工资歧视问题,这些对于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的最终数额及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情况都会产生影响,并进一步的对居民现金消费支出发挥作用。
劳资关系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GUAN GXIS HUI K HE EXU E
NO. 2. 01 1 2 1
( 总第 18 9 期)
( u ua vl, O 1 8 C m l ie N .9 ) t y
[ 文献编码 ]o: .99jin10 - 972 1.204 dil 36/. s.04 6 1.011.1 O s
马克思在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资关系 的定性研究方面作 出过深刻的探讨 。他从人 的活劳
动是价值 的源泉 、 劳动 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 的生产与 价值创造 的区别等几方面揭示 了剩余价值 的产生源 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
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资关系问题 。在马克思看
劳 资关 系对企 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王晓琴
(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0 1 ) 10 8
[ 摘要】 在全面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有关劳资关系研凌, 基础上 , 舯 引入劳方的工作效率函数 Y t、 () 劳资关 系漠视度 函数 () 并在考虑劳方的谈判攻势影响下 , t, 构建三者之 间相互作用的劳资动 态博弈模型。 研究表 明, () X t 之 间呈周期性 变化 。 l t 与 () , 因此, 要解 决劳资关 系问题 , 没有一 劳永逸 的方案 , 而且也存在博 弈 悖论 。 [ 关键词 ] 劳资关 系 企业 经济效益 影响 [ 中图分类号 ] F 4 .6 [ 29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97 2 1)2 05 — 4 04 6 1 (0 1 1 — 05 0
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 系, 也是 生产关 系 中最活跃 的部分 。劳资关 系是否和谐 稳定 , 接影 直 响到社会 的安定团结和国民经济持续 、 快速、 健康发 展, 影响到和谐社会 的构建 。现阶段 , 我国企业劳资 双方之间的关系既存在劳资 冲突不断、 资纠纷增 劳 加 的现象 , 也有劳资之间的谈判与相互妥协 , 并且劳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延伸与验证——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
Human Resources| 人力资源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14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延伸与验证——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林君 曾诗蓉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衢州 324000一、引言劳动者作为劳动力的供给者,因其生理(年龄、性别)、能力(技能水平和专业领域)的差别、地理区隔,以及劳动者作为社会人本身内生的制度属性等原因,劳动要素并不能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可以进行替代,这也造就了劳动力市场特有的复杂性。
相较于产品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许多经济学家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劳动力市场的解释存在质疑:该学说并不能解释劳动力市场中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各类歧视以及失业的存在。
在现实的工资决定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市场机制的效率也大打折扣。
这促使很多经济学家将劳动力市场研究的重心从市场机制竞争性因素向制度及社会等非竞争性因素转移,进而催生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主要学说20世纪60~70年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向新古典经济学发起了挑战,并在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争论中逐步发展和完善,其中职位竞争理论、激进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三大学说发展成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典型代表。
(一)职位竞争理论Thurow(1972)提出了职位竞争理论,该理论基于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分歧在于工资收入决定和教育的作用路径。
该理论认为雇主在雇佣工人时无法准确判断其能力水平和预测其未来发展情况,劳动者在工作中实际有用的技能要在上岗之后通过“干中学”来获得。
工资决定方面,该理论认为雇员的工资收入取决于他所处的职位,职位可以按等级高低排序,其数量、种类和结构是由技术状况决定的。
各职位之间的工资不同,这是由技术水平、社会制度、培训费用等因素共同影响决定的。
受教育程度高的雇员,预期培训潜力大、成本低,可获得高阶职位,也意味着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受教育程度低的雇员,只能获得低级的职位,处于劳动力阶梯的末端。
中国户籍制度下的城乡差别与劳动就业
中国户籍制度下的城乡差别与劳动就业
田鸣
【期刊名称】《中国劳动科学》
【年(卷),期】1991(000)005
【摘要】中国的户籍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渗透远远超过了户籍制度的本身,成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象征。
户籍管理制度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城市社会经济关系的同时,客观上也维持着城乡封闭格局和城乡差别,束缚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成为制约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本文通过对城镇居民(特指非农业人口,下同)和农村居民(特指农业人口,下同)的比较研究,试就现行户籍制度下的城乡差别与劳动就业问题作些探讨。
一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在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控制大中城市人口膨胀。
【总页数】5页(P7-11)
【作者】田鸣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1.4
【相关文献】
1.二元户籍制度下的中国式"双城记":现行户籍制度运行实况报告 [J], 黄爱武
2.全球化与知识经济视角下现代劳动就业问题剖析——评《劳动就业原理与政策》[J], 董金移
3.大力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积极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就业:中国劳动就业服务企业[J], 龚绵春
4.中国劳动就业的理论与统计界定:中国与国际通行的劳动就业统计体系的比较研[J], 符钢战
5.论市场经济下劳动就业权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兼论就业方式转变中的劳动就业权保障 [J], 常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
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姚先国赖普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310027)内容提要:本文利用最近的企业和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劳资关系城乡户籍差异问题。
城乡工人在劳资关系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就业企业的差异;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
研究结果发现,前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70%)80%,说明人力资本和企业状况是决定工人待遇的主要因素;后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20%)30%,户籍歧视所造成的差距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除劳动合同方面外,农民工在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会参与等方面均遭到户籍歧视。
研究结果暗示仅仅关注工资收入的城乡歧视是不够的,同时也为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校正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劳资关系户籍歧视Blinder-Oaxaca分解一、引言中国企业的劳动关系正在经历着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的劳动关系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关系;从劳资双方利益一致、相互合作的劳动关系转向劳资双方利益对立、既冲突又合作的劳动关系;从较为单一的国有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转向复杂多样的各种所有制企业与不同身份工人的劳动关系。
¹中国劳资关系正在发生的这种历史性变迁和重塑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首先,经济转型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对中国企业劳资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
一些研究者(Guest,1998;Hill et al,2000)认为,改革后的中国企业在劳资关系的许多方面已经与西方市场国家非常相似。
例如劳资双方在谈判地位上的不平等、工作的不稳定、劳动合同不完全等等。
其中Cooke(2002)在一项改制企业的案例研究中表明,国企产权的变化对员工产生的结果基本上是负面的,并且劳资双方的利益鸿沟正在扩大。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国企之外的其他所有制形式得到巨大发展,国内学者对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新出现的市场化劳资关系作了许多研究。
一项对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关系调查(周长城,2000)显示,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冲突日益表面化,雇主不尊重工人的情况比较严重;另一项对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查则表明,在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与冲突中,劳动基本上处于劣势地位(戴建中,1996)。
基于户籍歧视的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
基于户籍歧视的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9年最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民工与城镇户籍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中,58.06%是由个体特征差异造成的,而户籍歧视造成的差距达到41.94%。
并且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户籍制度带来的工资歧视因素在工资收入差距中所占成分就越大。
关键词:工资差距户籍制度工资歧视农民工一、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过去的20年期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字,2012年我国农民工的数量达到了2.6亿的规模。
农民工已经成为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虽然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处于城镇地区,但两者在岗位获得、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差距(刑春冰,2008)。
二、数据介绍和样本描述本文实证分析部分是基于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以下简称chns)。
chns 是固定样本数据,由美国北卡来罗纳大学人口中心和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联合收集。
调查从1989年开始,采访4400户家庭,面谈19000人。
自1989年后,总共进行了七次访问。
本文选用2009年份的调查数据,以实际月工资收入分析户籍制度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
在剔除一些不合理样本之后,最终保留了其中大约18018个样本个体,其中来自农村户籍的样本有12191个,来自城镇户籍的有5827个样本;样本涵盖的9个省份,分别代表了三、工资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各地区中来自不同户籍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差距程度和各变量对其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
表2是对不同地区工资收入差异的分解结果。
可解释的特征差异部分,我国东部和北部地区工人工资收入差距有74.81%是由于劳动者个人特征差异引起的,在中部地区有61.65%是由于特征差异引起的,但在我国西部地区,却仅仅有34.73%是由劳动者个体特征差异引起的。
医疗保险_户籍制度与医疗服务利用_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_姚瑶
保险研究2014年第6期INSURANCE STUDIES No.62014医疗保险、户籍制度与医疗服务利用———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姚瑶1刘斌1刘国恩2臧文斌1(1.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0;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100871)[摘要]根据北京大学NIH支持开展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全国数据,本文从微观角度探究在全民医保制度背景下,不同户籍的医保持有者在医疗服务使用上的差异。
Heckman和GLM 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对于同样拥有医疗保险的受访者,其就医可及性和医疗资源使用情况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普遍来看,医疗保险对农村户口受访者的积极作用远低于城镇户口受访者,这主要体现在就医积极性和医疗费用负担上;第二,对于农村医疗保险持有者,其在就医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的诱导需求。
此外,前往公立医院就诊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显著地高于在私立医院接受治疗所产生的医疗费用。
[关键词]医疗保障;户籍制度;Heckman模型[中图分类号]F84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06(2014)06-0105-12一、引言为了切实解决国民的就医问题,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保障城乡居民能够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①等医疗保障政策,试点至今已有十余年。
关于医疗保险对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学术界有着广泛的讨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Arrow(1963)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同其余对抗不确定性风险的保险一样,医疗保险也能分担健康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医疗成本。
不仅如此,医疗保险还会对人们医疗服务的利用产生促进作用(Backer et al.,2001)。
潘杰等(2013)在研究了城居保对参保人群健康的影响后发现,医疗保险能提高参保人的医疗服务使用情况,但其经济负担却未增加。
可见,该实证研究肯定了中国全民医保政策在改善居民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姚先国,张海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27)摘要:本文关注于城乡间的教育不平等问题,以及其给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影响。
利用26个省的混合横截面数据(1997-2003),我们估计了教育不平等给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动态影响,发现城乡间受教育程度差异显著地影响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基于此,有理由认为教育的不平等是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通过代际传递持续地影响今后的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收入差距,混合截面数据一、引言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的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并引起了各方面人员广泛的关注,因为它不仅对社会稳定产生了压力,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效率的损失。
与其它转型国家相比,中国的不平等程度似乎是最高的。
许多研究者(比如John Knight和Lina Song,1991;赵人伟和李实,1997;Khan、Griffin & Riskin,1999;蔡昉和杨涛,2000;Xin Meng,2002;陈宗胜,2002;姚先国和赖普清,2004;等等)都曾考察过中国的收入分布和不平等问题。
研究的大部分结果表明,目前收入分配在性别、行业、地区以及城乡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甚至有极化的趋势,收入差距的主要根源在于机会不平等。
研究文献很多是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来估算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如李实(2003)利用社科院组织的住户调查数据库,分析发现全国收入差距的2/5来自于城乡之间的差距。
陆铭和陈钊(2004)曾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不过他们的重点是城市化与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很显然,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关注于城乡间的教育不平等,并试图利用省级混合横截面数据,估算这种不平等给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动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姚先国 赖普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310027)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最近的企业和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劳资关系城乡户籍差异问题。
城乡工人在劳资关系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就业企业的差异;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
研究结果发现,前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70%—80%,说明人力资本和企业状况是决定工人待遇的主要因素;后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20%—30%,户籍歧视所造成的差距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除劳动合同方面外,农民工在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会参与等方面均遭到户籍歧视。
研究结果暗示仅仅关注工资收入的城乡歧视是不够的,同时也为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校正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劳资关系 户籍 歧视 Blinder-Oaxaca分解一、引 言中国企业的劳动关系正在经历着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的劳动关系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关系;从劳资双方利益一致、相互合作的劳动关系转向劳资双方利益对立、既冲突又合作的劳动关系;从较为单一的国有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转向复杂多样的各种所有制企业与不同身份工人的劳动关系。
①中国劳资关系正在发生的这种历史性变迁和重塑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首先,经济转型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对中国企业劳资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
一些研究者(Guest,1998;Hill et al,2000)认为,改革后的中国企业在劳资关系的许多方面已经与西方市场国家非常相似。
例如劳资双方在谈判地位上的不平等、工作的不稳定、劳动合同不完全等等。
其中Cooke(2002)在一项改制企业的案例研究中表明,国企产权的变化对员工产生的结果基本上是负面的,并且劳资双方的利益鸿沟正在扩大。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国企之外的其他所有制形式得到巨大发展,国内学者对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新出现的市场化劳资关系作了许多研究。
一项对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关系调查(周长城,2000)显示,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冲突日益表面化,雇主不尊重工人的情况比较严重;另一项对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查则表明,在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与冲突中,劳动基本上处于劣势地位(戴建中,1996)。
此外,中国经济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中国的劳资关系问题更趋复杂化。
中国的劳资关系不仅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存在各自特征和区别,而且在不同身份的工人之间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
我们观察到,即使在同一企业中,工人们也经常被明显地区别对待:一些最重、最脏、最不体面的工作总是被分派给某一类工人;一些工人拥有或多或少的社会福利,而另一些工人则很少或无任何福*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管理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为姚先国教授,项目编号:70233003。
作者感谢张俊森教授、李实教授和李宏彬博士对论文提出的宝贵建议。
① 本文所使用的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在概念上是等同的,具体指雇佣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及权利义务关系。
利;一些工人工作相对稳定、而另一些则必须面临随时被解雇的威胁等等。
然而,这类区别对待并不主要是基于工人们的生产力差别,而主要是基于工人们的身份差别———城市与农村的户籍差别。
一项研究(蔡继明,1998)表明,城乡户籍歧视解释了中国城乡收入差别中的24.8%。
另一项社会学研究(李强,2002)则显示,中国城市农民工就业实际是一种典型的非正规就业,农民工在劳资关系的各个方面都遇到严重问题。
无庸置疑,工人的经济福利状况不仅取决于工资收入,也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条件、工作稳定性、企业福利等劳资关系因素。
若要更准确地理解城乡工人在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差异,就应该对上述这些劳资关系因素加以全面考虑,否则将低估城镇工人与农民工之间真实经济福利差异。
本文运用最新的经验数据来估计包括工资收入在内的劳资关系城乡户籍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应归于劳动者本身的人力资本特征和多大程度上归于不合理户籍歧视。
论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数据和方法,对劳资关系户籍差别的事实加以统计说明并提出分析劳资关系户籍歧视的方法。
第三部分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劳资关系户籍差异进行经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加以讨论。
最后是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数据与方法1.数据简介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企业调查和农村劳动力流动调查。
企业调查数据是于2003年10—12月开展的一个全国性企业调查项目的前期部分。
调查范围涉及6个地区共9个市县,311家企业,其中随机访谈调查了79个企业中的608名职工;职工调查内容包括职工个人情况、家庭背景、工作经验、劳资关系等方面。
由于企业调查的样本选择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不包括小型企业和个体企业,企业劳资关系的数据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样本偏差,而且农民工的数量较少(约占37%)。
因此,课题组于2004年1—3月作了一次以农民工为对象的分层抽样补充调查,以全面反映各种类型企业中农民工与城市工的劳资关系差异。
农民工调查项目涉及家庭住户399户,劳动力713人,其中在外打工劳动力420人;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情况、劳动力的教育、就业、收入、迁移意向、以及从事非农劳动力所在企业的劳动关系状况等方面。
在整个样本中,具有农村户口的工人有457人,占48.8%,城市户口工人430人,占45.9%,户口变量缺失49人,约占5.3%。
表1概括了农民工与城市工劳资关系特征,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农民工与城市工在薪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劳动合同、工会组织、晋升、培训、离职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别。
表1数据显示,城市工人的平均工资是1213.21元,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为981.78元,农民工的月工资水平低于城市工近五分之一(19.1%)。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民工周工作时间却反而高于城市工近五分之一(18.1%),经换算后两者小时工资率的差距接近三分之一(30. 8%)。
同时,农民工与城市工在参加或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差距更大,两类工人的享有率差别分别为42%,41%,44%。
另外,农民工与城市工在劳动合同签订率、工会参与率、培训、职业前景、工资拖欠、离职意愿等方面都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别。
总之,初步统计分析表明,农民工与城市工在劳资关系诸方面均存在一条异常明显的鸿沟。
2.模型方法一般而言,劳动关系的城乡差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人人力资本特征与所在企业特征所造成的差异,一是城乡户籍歧视所造成的差异。
我们运用Blinder(1973)和Oaxaca(1973)提出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将这两类不同的原因甄别出来。
Blinder-Oaxaca方法在收入歧视研究领域已得到广泛使用。
这一方法把工资差别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源自生产率或模型已解释的差异;一是源自模型未能解释的差异,这一部分差异称为歧视。
他们的工资差异分解模型为:Y H-Y L=(βH0-βL0)+(X H-X L)βH+X L(βH- βL)(1) 在这里,Y是工资的水平形式或对数形式,X是解释变量向量,是工资方程OLS估计参数,上标H表示高工资组,上标L表示低工资组。
方程右边的第二项归因于人力资本或其它生产率特征的工资差异,第一项和第三项之和则归因于歧视的工资差异。
表1农民工与城市工劳资关系比较特 征城市工农民工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月工资1213.21713.73981.78530.77小时工资6.103.724.222.72周工作时间48.3410.6357.1014.88养老保险0.810.400.390.49医疗保险0.650.480.240.43失业保险0.520.500.080.28劳动合同0.730.440.540.50工会0.550.500.170.37培训6.2710.273.185.77晋升0.470.500.280.45工资拖欠0.170.370.270.45离职意愿0.190.390.280.45 本文在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工人的工资户籍歧视的基础上,将这一方法推广运用到社会保险福利、劳动合同签订、工会参与等非工资劳资关系户籍歧视的分析之中。
但是,与工资变量不同的是,这里将要分析的非工资劳资关系变量属于二元变量。
为了能够运用Blinder-Oaxaca方法,我们将使用线性概率模型对城乡工人的非工资劳资关系差异进行估计并加以分解。
线性概率回归模型为:P(y=1|x)=β0+Xβ+u(2)在这里,y是二元因变量,X是解释变量。
如果我们对比较城市与农村两个人口组的某些二元因变量的概率感兴趣,我们可以运用(2)式为回归方程分别估计两个人口组,然后对得到的两组估计结果相减,得到(3)式P u-P r=(βu0-βr0)+(X u-X r)βu+X r(βu- βr)(3) P分别表示城市工和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险福利、劳动合同签订和工会参与的平均概率,u表示城市,r表示农村。
方程右边第二项为工人个人特征和企业特征所产生的概率差异,第一项、第三项为常数项和不同系数所产生的未能“解释”的差异,即工人福利等劳资关系因素上的户籍歧视。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线性概率模型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但对我们的研究不会产生太大的干扰。
第一,线性概率模型的预测值可能大于1或小于0,但由于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使用的是自变量均值X,所以预测的概率不太可能超出正常范围。
第二,线性概率模型存在一定的异方差性,但使用WLS估计并非没有缺点,所以本文仍然决定使用OLS异方差稳健(robust)回归模型。
三、经验分析及结果1.工资在劳资关系中,工资待遇无疑是最核心的部分。
理解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首先需要回答农民工与城市工在工资待遇上是否存在城乡歧视的问题。
我们在Mincer工资决定方程的基础上增加性别、培训作为人力资本解释变量,增加劳动合同、工会会员、企业规模以及企业所有制性质作为企业特征解释变量。
我们采用小时工资率的对数作为工资方程的被解释变量。
表2城市工与农民工工资模型估计结果城市工农民工解释变量注 释系数t值*系数t值Educ0.0866.340.0423.38教育年数Exper0.0111.190.0221.77非农工作经验年数Expersq-0.000-0.12-0.001-1.74工作经验平方Training0.0260.380.0781.54培训,有=1,无=0Gender0.1863.720.2013.65性别,男=1,女=0Contract0.2704.560.0681.21劳动合同,有=1,无=0Union-0.123-1.860.0010.01工会会员,是=1,否=0Lncomsize-0.040-1.490.0130.60企业人数的对数Ownership2-0.351-3.34-0.001-0.01私营企业=1,其它=0Ownership3-0.137-0.890.1130.85外资企业=1,其它=0Ownership40.1690.540.0530.37个体企业=1,其它=0Constant0.7132.770.5422.49常数项Obs.291330R20.2860.119 注:*本文所提供的t值均为异方差稳健t统计量,所作F检验为异方差稳健F统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