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同步教学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在实践上把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的事件是( )A.某某起义 B.土地革命C.秋收起义 D.某某会议【解析】秋收起义后,把队伍带到井冈山,开创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 C2.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X伯承。
这座群像纪念的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井冈山会师C.某某起义D.湘赣边秋收起义【解析】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X伯承是某某起义的领导人。
【答案】 C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解析】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
这段诗,是反映长征的。
“远征”即指长征,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答案】 D4.下图是《会宁会师》的油画,下列对这X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片描绘的事件发生于1935年10月②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③它反映了红一、红二方面军迎接红四方面军的情景④它是中国革命旧局面的结束和新局面开始的重要表现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会宁会师的时间应为1936年10月,故排除含①的选项A、B、C。
【答案】 D5.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它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是( )A.某某起义 B.三湾改编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解析】抓住材料中的“红军荟萃井冈山”,就是指红军到井冈山会合,这就是指井冈山会师。
【答案】 D6.印章可以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浓缩着丰富的历史。
仔细观察下图,该枚印章见证的历史是( )A.北伐战争B.土地革命C.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解析】由印章的图文是“中华苏维埃某某国”可知B正确。
【提分必做】高中历史 第4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
由于这些不足,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
这里的“不足”应指( )A.“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B.共产党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C.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共产党没有创建革命军队解析:C 南昌起义时中国共产党仍然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在敌人大城市发动武装暴动,没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尚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A、B、D三项与当时的史实不符。
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八七会议”解析:C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而中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是毛泽东的诗词,写于1928年秋。
据此推断该诗词是( )A.《沁园春·长沙》B.《清平乐·六盘山》C.《西江月·井冈山》D.《忆秦娥·娄山关》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内容,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C项正确。
4.“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
”材料中“我们的队伍”( )A.出师北伐B.开始长征C.奔赴抗日前线D.奔赴南昌发动起义解析:B 从材料“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苏维埃”等信息可知,“我们的队伍”是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等地开始长征,B项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
第四单元第15课一、选择题1.(2019·江西赣州南康中学月考)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在江西大旅社宴会厅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
他说:“我们这次起义是敌人逼出来的,不如此便没有出路。
起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成功的关键在于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于有周密的准备,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歼灭南昌的敌人。
”从材料中,可知中国共产党()A.摆脱了右倾思想的影响B.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C.准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D.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起义”指的是南昌起义,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准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南昌起义是以城市为中心,所以尚未正确认识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也未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排除B、D两项。
2.(2019·江苏南京金陵中学调研)1931年8月26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高度评价、赞扬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斗争策略,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推广(毛泽东的)良好经验”。
材料中的“良好经验”是() A.发动城市工人武装暴动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C.领导红军实行战略转移D.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斗争策略”可知,“良好经验”指的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发生于1934—1936年,排除;D项所述事件开始发生于1937年,排除。
3.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赣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
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A.受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B.试图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C.企图抵制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的影响D.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答案】C【解析】南京国民政府在阶级性质方面属于资产阶级政权,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故A 项错误;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就决定了其是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者,它不可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1927年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正在全面展开,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农村合作运动,正是试图抵制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属于主观臆断,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整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精品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观察图片,该纪念封的首发地应该是( )A.南昌B.瑞金 C.上海 D.遵义2.“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
”下图会议的上述决议表明( )八七会议地址A.中共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B.中共的工作重心已由城市转向农村C.中共正式确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D.中共理论基础发生根本变化3.下图是邓小平为“八七会议”会址的题字,他亲身经历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A.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召开的B.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C.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D.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4.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地上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开始了新的战斗(如图)。
下列有关这两次武装起义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起义都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都是中共独立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C.起义之初都以攻占大城市为主要目标D.说明中共认识到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性5.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失败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6.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最主要的现实意义表现在( ) A.保存并逐步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B.消除了一些人对革命前途的悲观情绪C.挽回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给革命造成的巨大损失D.为中国革命树立了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光辉典范7.《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97年,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解析:从题中“军旗升起的地方”可作出判断。
A项是秋收起义部队的旗号;B项是南昌起义的意义,但与题干不符;D项是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始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
答案:C2.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它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是( )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解析:抓住材料中的“红军荟萃井冈山”,就是指红军到井冈山会合,即井冈山会师。
答案:D3.观察下图,下列对图中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A.位于今江西省的瑞金市B.见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C.反映了国共合作的成就D.体现了农村根据地的成长壮大解析:图示中的机构成立于1931年,而国共合作在1927年就破裂,故C项叙述错误。
答案:C4.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两党合作解析: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是相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而言的,俄国走的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中国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答案:C5.有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分成前14年和后14年,因为在此中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指( ) A.遵义会议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一大解析:根据题干“前14年(即1935年之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后加餐练|1.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凌晨四时,某某响起密集的枪声。
外电报道:“在中国,‘KMT’与‘GP’火并,彻底决裂!”这里的“KMT”与“GP”是指( )A.革命党与清政府B.国民革命军与北洋军阀C.国民党与共产党D.某某国民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解析:选C 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当时是国民党屠杀中国共产党,背叛革命,故C项正确。
2.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多次起义,从起义的直接目标看,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力量B.受“左”倾思想的影响C.尚未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还未认识到农民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解析:选C 1927年大革命刚刚失败,在城市中,中共并没有很强大的力量,故A项错误;当时刚刚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并没有受到“左”的错误的影响,故B项错误;从1927年的几次起义来看,主要的目标还是针对大城市,表明共产党没有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C项正确;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故D项错误。
3.“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
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
”“这种战略”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C.国共第一次合作D.开展工人运动解析:选B 无产阶级革命是中俄两国共同拥有的,故A项错误;俄国走的是城市中心的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涉及到农村中建立政党和军队,所以不可能是指国共第一次合作,故C项错误;材料重点是强调农民运动,而不是工人运动,故D项错误。
4.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那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这说明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的关键举措是( )A.进行土地革命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发动秋收起义D.建立中华苏维埃某某国解析:选A 材料特别强调土地问题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解决土地问题,它会壮大中国革命的力量,发动农民来参与革命,故A项正确;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属于根据地建设,不是土地革命的内容,故B项错误;秋收起义是在土地革命之前进行的武装斗争的表现,故C项错误;建立中华苏维埃某某国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治表现,故D项错误。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2、下列属于八七会议内容的是①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方针③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④决定发动南昌起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以下两幅图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历史教训是的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以夺取大城市为中心任务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A.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B.是中共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5、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逐步形成了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人民战争路线 C。
统一战线理论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论断的准确内涵是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B.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C.开辟解放区,以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开展土地革命,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7、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
此时,中央工农红军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国民党的的第五次军事“围剿”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8、右图所反映的会议的历史意义是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C.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入城市D.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9、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习题
第15课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18·浙江台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题·12)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下著名的诗歌《七律·长征》,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诗歌的最后一句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歌中的“三军”是指()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 C.红四方面军 D.三大主力红军2.(2018·江苏无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考试题·9)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B.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C.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3.(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11)20世纪20 年代末,中国南方掀起了一场汹涌澎湃的苏维埃运动,其活动地区被称为苏维埃区域,所建政权被称为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运动的发展直接得益于()A.国民革命 B.南昌起义C.工农武装割据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4.(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改共同体高三12月联考题·11)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到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 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其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
该决议反映了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
中共认识到农民革命的重要C。
红军在陕北的力量发展壮大 D.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确立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下列选项对该事件描述正确的是()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C.表明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D.表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3、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B。
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D。
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4、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冯的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创造农协政权,推翻冯的统治;党到国民党军队中去,加紧培植革命的军事基础。
这些决议出台的背景是A。
中共八七会议的召开B。
南方工农武装运动蓬勃发展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5、纪念章中存留着回忆。
如图所示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6、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代表中共湖南省委致中央的信中说:“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1917年”,“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练习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高考题组1.(2015·天津高考)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
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
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答案 B解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得农民获得土地,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故选B。
A、C、D三项都是土地革命的影响,但不是本质问题,皆排除。
2.(2015·海南高考)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
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A.偿还大量外债B.贪污腐化成风C.军费开支巨大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答案 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945年”。
“三年后”因此应为1948年,这一时期,正是属于解放战争的决战阶段,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支持蒋介石,因此偿还大量外债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贪污腐化成风一直是国民党的弊端,并不会导致某一时间通货膨胀,故B项错误;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国民党为支付与共产党作战的军费开支,大量发行金圆券,导致通货膨胀,故C项正确;官僚资本的发展与通货膨胀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3.(2014·安徽高考)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
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A.①④③②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答案 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图中的战役地点和所处的时期。
①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属于战略决战时期;②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属于战略反攻时期;③属于抗日战争时期;④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后作业
第15课课后训练1.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其判断的依据是①沿途宣传了革命思想②锤炼了中共和红军的革命精神③实现了红军几大主力的伟大转移④途中彻底解决了组织和思想路线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
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3.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共( )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4.(2013新课标Ⅰ卷·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5.(2014四川文综·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6.(2014福建文综·16)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5·某某学业水平测试)下列选项中属于某某起义重要意义的是(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解析:某某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叛变革命后进行的武装抗争,D项正确。
A项是在“八七会议”上;B项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的;C项是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开辟的。
答案:D2.《秋收起义暴动歌》中唱道“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
歌中“秋收起义成了功”主要是指( )A.起义军占领了大城市某某B.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C.大规模开展了土地革命D.建立了与国民党对峙的政权解析: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某某没有成功,A项错误;起义军转向农村,成功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项正确;C项是建立根据地之后的行动,和秋收起义无关;D项是指1931年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答案:B3.(2015·某某五校高一联考)1927年,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认为:“党的责任是努力领导工人日常斗争,发展广大群众的革命高涨,组织暴动,领导他们到武装暴动,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
城市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
”这一主X表明( )A.革命的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B.中共的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D.中共领导人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此时的中共中央由于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仍坚持“城市中心论”,还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没有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不正确。
“城市中心论”是“左”倾错误的表现,并非是右倾的表现,排除B 项。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第四单元第15课练习卷国共十年对峙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第四单元第15课练习卷国共十年对峙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2.1935年,蒋廷黻在《大公馆》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倒,根本原因即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不能实行的民生主义。
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即是中国共产党A.实行工农武装割据B.开展土地革命C.创建了革命根据地D.开展游击战争3.《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
”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的矛盾与分歧C.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D.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4.下图所绘制的历史地图,主要特色表现在A.长征历史时空定位较为精准B.凸显了红军长征的完整线路C.强调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转折D.只突出中央红军的长征历程5.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四渡赤水”主要体现了A.军事指挥的灵活多变B.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C.声东击西的典型战役D.北上抗日的历史使命6.下面是红军长征途中留下的一些遗存图片。
当时有歌谣唱到:“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
2019高中历史 第4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分层作业(限时40分钟)[学业达标练]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但是这次起义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导致其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导学号:84162111】A.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C.在万分危急的形势下仓促进行起义D.起义军过早地撤离了南昌城B[南昌起义走的仍是俄国式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故选B。
]2.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对“八七会议”决议有所发展的内容是( )A.根据地建设B.武装斗争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土地革命A[“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组织武装斗争的总方针,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又提出了加强根据地的建设。
]3.有人说:“‘八一’南昌起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
”这说明( ) A.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B.北伐战争胜利C.中共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D.红军长征取得胜利A[依据题干“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故选A项。
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 4.下图是我国近代的一枚硬币(图中文字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造币厂造、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一九三四年),对其合理的历史判断应为( )A.该硬币由中央苏区铸造B.是印证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史料C.发行于国民革命时期D.是研究“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史料D[从图片中“川陕省造币厂造”可以判断A项错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是1936年,从图片时间“一九三四年”可以判断B项错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而国民大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故C项错误;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字样可以判断D项正确。
]5.“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后练习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A.陕西吴起镇B.贵州遵义C.江西井冈山D.甘肃会宁答案D2.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军过后”(长征胜利)结束于()A.1934年B.1935年C.1936年D.1937年答案C3.(2019·山东潍坊高一期末)“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
”这表明()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B.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C.坚定的信念是长征胜利的保证D.党内要根除“左”倾错误答案C4.(2019·四川资阳高一期末)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始于1934年10月,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民国二十三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懋功会师B.民国二十四年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C.民国二十五年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D.民国二十六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星星峡会师答案C5.(2019·河南焦作高一期末)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
这说明()A.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C.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答案A6.(2019·四川绵阳高一期末)“苗岭秀,旭日升,白鸟啼,报新春。
________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________”应填()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答案C7.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
新高中历史人教必修1习题: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基础巩固1贺龙说:“南昌起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
”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B.北伐战争胜利C.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D.红军长征取得胜利“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故选A项。
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某同学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政治大纲》,封面上有“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日”“琼崖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出版”等字样。
通过阅读该书他可以了解()A.革命统一战线的来龙去脉B.“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创举C.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支持3油画《井冈山上》描绘了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的场景。
当时毛泽东在井冈山重点思索的是()A.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如何把苏联的指导落到实处C.如何尽快建立新统一战线D.如何尽快同党中央取得联系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王明等人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其错误产生的根源是()A.完全听命于共产国际的指导B.完全否定毛泽东正确的军事和政治路线C.顽固坚持苏联式的革命道路D.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闪闪的红星》电影海报5《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曾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的偶像,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要参加红军,参加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根据地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红军,主要是为了()A.表明革命的决心B.为根据地经济发展赢得稳定环境C.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6“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朱德这首诗缅怀的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72016年暑假,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某学校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他们沿着当年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经过下列重要景点的先后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①④③②8“陕北出了个刘志丹,红旗一举半边天。
高中历史 4_15 国共的十年对峙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标语口号对特定时期的革命斗争起了促进作用。
“打倒反革命的新军阀蒋介石,打倒假革命反革命的汪精卫,继续完成国民革命”。
上述口号所鼓动的革命事件是A.中共一大 B.国民革命军北伐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2.南昌起义前夕,中共宣言称:孙中山之光荣的旗帜永久是在革命的民众、工农兵小资产阶级广大的群众方面,决非反动的妥协的伪国民党所能盗窃的。
中国几万万的民众始终要认得真正革命的国民党的旗帜,始终知道中国共产党永久站在国民革命的最前线。
这反映出中共A.明确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B.希望争取更多的国民党革命者C.希望再次与蒋介石合作 D.没有认识到国民党的反动面目3.南昌起义之后,有的战士说出“什么革命?大家不过跟着走到汕头,好有出路”,“这是叶挺、贺龙想做军长、总指挥罢了”之类的话。
这反映出A.中共对起义的宣传不足 B.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动力不足C.南昌起义失败的必然性 D.中共内部革命策略存在分歧4.中国共产党的某一次会议通过的《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来发动和组织农民举行秋收暴动。
这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5.有一首山歌唱道:“朱毛红军到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
”与这首山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井冈山的斗争C.南昌起义 D.八七会议6.观察下列地图,地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是A.中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B.打倒列强、除军阀C.革命军队的创建和发展 D.红军战略转移7.毛泽东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办法。
我们到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到那儿去当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A.统一战线道路 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C.城市中心道路 D.国共合作道路8.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在起义两周年后说:“□□暴动在革命史上有它的伟大意义。
在广大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全国树立出新的革命中心。
”“□□”缺少的文字应该是()A.上海B.武昌C.南昌D.广州解析:依据“李立三”“起义两周年”“在广大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全国树立出新的革命中心”分析,题干反映的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2.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经验,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解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是攻打大城市,走“城市中心”道路,但起义的失败表明“城市中心”道路并不适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
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答案:C3.贺龙说:“‘八一’南昌起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
”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B.北伐战争胜利C.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D.红军长征取得胜利解析:依据“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故选A项。
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A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据此可知,《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答案:C5.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一、“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探索1.武装起义。
(1)背景。
①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②1927年8月,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2)南昌起义。
①概况: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等领导。
②结果:占领南昌城,南下受挫。
③意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秋收起义。
①概况:1927年9月,湘赣边界,毛泽东领导。
②结果:进攻长沙失利后转向农村,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建设。
(1)概况: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起点,在南方建立了10多个革命根据地。
(2)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3)政权建设: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3.土地革命。
(1)主要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意义: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有利于巩固根据地。
4.武装斗争:红军反“围剿”(前四次胜利,第五次失败)。
【问题导思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目标有何相同之处?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失利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相同之处:都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
失利原因主要在于力量对比的悬殊。
失利说明中共还没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预习检测1】毛泽东的《西江月》(1927年)中写道:“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是(A)①开展土地革命②武装反抗国民党③纠正“左”倾错误路线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A.①②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史实1927年秋收时节指的是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领导的工农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故选A项。
二、红军长征1.原因:“左”倾军事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目的:保存实力,实行战略转移。
3.过程。
(1)开始: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
(2)转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
①内容。
a.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b.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②意义。
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胜利。
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甘肃,长征胜利结束。
4.意义: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了长征精神,播下了革命种子,开始了革命新局面。
【问题导思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和革命的转折点?提示:原因: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错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此后中国革命在毛泽东等人领导下逐步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预习检测2】(2015·广州一模)“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
”材料中“我们的队伍”(B)A.出师北伐 B.开始长征C.奔赴抗日前线 D.挺进大别山解析:从材料“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苏维埃”信息可知,“我们的队伍”是红军,红军从瑞金开始长征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基础达标1.(2015·嘉兴高一期末考)下图旗帜存放于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战争馆。
与这面旗帜的诞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B)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 D.南昌起义2.红色旅游的宣传词中有“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的说法。
这里的“历史红”指的是(D)A.秋收起义的进行 B.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的成立C.人民军队的诞生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3.(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在瑞典作家扬·米达尔的书中,记录了解放前某时期农民的感受:“国民党逃了,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
从那时候起,日子好起来了。
手上有土地,不用交租,我们就够吃了。
”农民生活的变化直接得益于(D)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C.南昌起义 D.土地革命4.(2015·厦门高一期末考)“红旗飘,军号响……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红军“转移”的直接原因是(B)A.北伐失利 B.反“围剿”失败C.日军侵华 D.西安事变解析:从材料“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可以判断是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故B项正确。
5.“万里征途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
□□□□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
”与诗中空格部分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C)A.秋收起义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6.(2014·汕头一模)“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
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
”这种“战略”是指(B) A.无产阶级革命 B.农村包围城市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开展工人运动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信息“俄国忽略……农村中建立军队”可知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选B项。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问题:(1)在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发生了哪些重大的革命事件?(2)长征期间,在推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中共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3)从上述材料看,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本题旨在通过地图形式考查国共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大革命活动。
注意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所发生的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重大的革命事件: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或江西境内的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
(2)解决的重大问题:遵义会议上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3)转移: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瑞金)转到西北(延安)。
影响:长征使中国革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保存了革命的力量,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有利于革命的顺利发展。
素能提升1.(2015·南平高一期末考)下图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D)A.国民革命成功经验的借鉴B.秋收起义部队的战略转移C.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D.苏俄革命模式在中国失败解析:秋收起义沿袭苏俄革命模式遭遇挫败,意味着苏俄革命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对苏俄模式的修正,故D项正确。
2.阅读下图,分析中共党员成分发生变化的原因是(C)A.建党初期吸纳不同阶层人士B.北伐时期大力发动农民运动C.国共对峙时期开展土地革命D.大革命时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解析:本题考查图表信息解读能力。
图表反映了1927—1928年间中共党员中工人的比重下降,农民的比重上升,这说明中共活动的重心由城市转入到农村,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时间不符。
3.下图反映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C)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C.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从图片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始,故选C项。
4.(2015·深圳一模)“我党为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把主力从过去的苏区撤出。
目的是要在中国西部的广阔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
”这份向共产国际的汇报说明共产党准备(C) A.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战略转移,突围长征 D.纠正“左”倾错误解析:根据材料中“主力从过去的苏区撤出”等信息可以判断出与红军长征有关,故C 项正确。
5.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一致(A)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可知反对资产阶级尚不是正确的。
故选A项。
6.(2015·福州一模)“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C)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解析: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处理党内矛盾与分歧,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表明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故C项正确。
7.(2015·湖南衡阳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啰咳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啰咳依呀依吱呀呀哟咳呀呀依吱哟依呀依吱呀呀哟咳依呀依吱哟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问题:上述歌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某一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
请根据相关信息确定两个历史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述。
(要求:主题关键词选用恰当,阐述清晰,史论结合)解析:依据材料“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可以总结主题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结合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反围剿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阐述即可。
依据材料中“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看,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可总结主题二,共产主义乐观精神,结合歌谣中的唱词进行分析和阐释即可。
第三个主题,依据材料中“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可以总结军民艰苦奋斗,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例如红军长征等。
答案:主题一(政治上):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多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主题二(经济上):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奠定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巩固了红色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