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企业+学校”联动助推“双师型”高职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合集下载

以财会专业教师为例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培养及评聘-最新文档

以财会专业教师为例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培养及评聘-最新文档

以财会专业教师为例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培养及评聘[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学2007年度青年基金课题项目“三元共生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CJA070190)的子项目“我国职教师资培养供给变化的实证研究与职教师资的素质研究”的研究成果。

拥有一支质量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

“双师型”教师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专业课教师提出的发展目标。

然而,“双师型”的实质内涵是什么,如何认定“双师型”教师,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双师型”职教教师的定义多达十多种,包括“双证书说”“双资格说”“双能力说”“双素质说”和“双职称说”等,其中“双证书说”(即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为判断标准)在职教界比较流行。

虽然现在许多高校正在着力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双师型”师资不足依然是高职院校办学中的难题。

为此,本文试从教育部对高职“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内涵界定出发,探索如何合理认定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以期能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寻找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2004年4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中的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作了界定,即高职“双师型”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又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校企合作-打造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

校企合作-打造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

校企合作,打造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会计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针对不同的层次表现出不同的需求标准,人才的竞争也因此更趋激烈。

职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术人才,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改进与强化中,应在系统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与动手能力,以适应生产、管理及服务等第一线的需要,使学生成为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的技术型、复合型人才。

故此,本人认为,职校与用人单位“联姻",实行校企合作,打造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会计教学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教学理念落后。

人们习惯于“应试教育",从教到学一切活动均围绕“认证考试”进行,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判断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

2。

缺乏有综合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

由于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一些经济学、金融、管理、法律和税收等方面的知识。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拥有广博经济背景等基础知识的教师并不多。

不少教师避开了现实生活中会计账务处理的介绍和讨论,就书本讲会计、就会计讲会计。

目前,我国职校中从事会计教学的大多数青年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社会阅历浅,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加上一些其他条件的制约,使会计实践性教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教材缺少生动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会计教材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仍旧采用文字描述的方法,阐述不生动。

各种业务也只能靠学生通过字面来联想、揣摩和记忆。

4。

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传统的审计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依据教材采用“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在考前背复习资料应付考试.虽然近年多媒体教学方法较为普遍,但其模式实质并没有改变。

5.实验教学匮乏。

传统的会计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课堂实践信息量少.会计教学脱离千差万别的会计实践,学生对企业会计实务如雾里看花,实践动手能力差,参加工作后无法较快适应工作.尽管有会计模拟实训,但这些根本不足以与现实的会计工作接轨,都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

而双师型教师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完善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提高对双师型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力度。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选拔不够严格、培养过程不够系统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对双师型教师岗位的选拔和培养,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此外,可以举办一些专业技能比赛和教师创新大赛,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创造力。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高职教师企业实践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通过参与企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际需求,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因此,应建立起长期有效的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明确实践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确保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也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的管理,加强双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人才培养合作,提高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职业发展能力。

再次,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建设。

激励机制是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重要手段。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应设立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如提供良好的岗位薪酬、升职机会和发展空间,建立健全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为双师型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会。

同时,还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合作平台,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最后,要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是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应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建立起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机制。

在企业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专业人士来校授课,让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进行深度交流,开展实践项目和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加大对企业的需求调研和反馈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确保教学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的措施和途径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的措施和途径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的措施和途径作者:朱杰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47期摘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和适应性,必须在政府的协调下,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搭建培养平台,畅通培养路径,逐步完善院校与基地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和自我生成模式,努力组建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培训措施建设途径遵循原则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仅注重校内活动的参与性和教学工作,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分析活动的关注度较低、专业实践能力不够,因此师资水平急需提高。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意见》指出:“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专业课教师应当首先通过培训,成为“双师型”教师。

1.“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措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重视、积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1提高认识,制定好规划。

学校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纳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

1.2改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

学校应有意识地制订教学计划,建立岗位轮换制,加强校内外培训基地建设,使专业教师有时间和机会与生产工程紧密联系。

1.3建立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激励制度。

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

如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出国进修培训,申报高级职称时优先考虑,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获取多种证书,促进教师自觉地更新知识,参与在职培训和实践训练,提高自身素质。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2.1新教师见习期培训。

刚走出校门、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见习教师由于在大学中学习的主要是专业理论知识、文化知识,实践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

校企结合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校企结合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王 世 华
师的培养。本文认为 , 培养 名 副其 实 的“ 要 双师 型” 教师 , 就 必须 加强校企台作 , 让专业教 师经 常深入企业生产第一 线 , 熟 悉企业的运作程序 , 了解 行业 的最新信息 , 高实际操作技 能 提 和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能力 。
三、 制定切 实可 行 的 教 师 技 能培 训 计 划 。 并落 到

培 养“ 师型 ” 双 教师 必 须采 用 多种培 养模 式
高职院校在培养“ 双师型” 教师的实践 中可以采用校本培养 模式 、 企业嫁接模式、 院校 培养模式 、 自我生成模式。本文认 为, 校本培训模式 , 以说是一种充分发挥学校 自身资源优势 的自力 可 更生的培养模式 。“ 校本培训” 是最直接最经济的方式。院校培 养模式 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 目前关键是 要更新培训内容, 注重岗 位培训 , 加强专业实践技能 的培养。本文认为 , 要培养名副其实 的“ 双师型” 教师, 就必须加强校企合作 , 让专业 教师经常深入企 业生产第一线 , 熟悉企业的运作程序 , 了解行业 的最新 信息 , 提高 实际操作技能和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能力。 自我生成模式 即建立 教师 自我培训机制 , 自觉 自培不断提高完善。这一培养模式 通过 要求重视专业教师内在动力的激发 , 突出教师 的内在价值和需 要, 发挥教师个体在“ 双师“ 化过程 中的主观能动性 , 鼓励教师 自 学成才。自我生成模式 的关键是建立有效 的激励机制。职业学 校应从经济上和精神上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组织 的行业 任职资格和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本文认为, 职业学校应当鼓励 专业教师在“ 双师” 化过程 中的 自我发展意识 , 创造条件 , 奖励 自 学成 才 的“ 师型 ” 师 。 双 教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摘要: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是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重要路径。

鉴于此,本文对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引言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高技能型人次,为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校企合作”模式下,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能够有效解决高校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低下的情况,让高校教师专业教学期间能够兼顾“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全面提升高校专业教学质量。

此外“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开展能够为企业培养出技能型人才,有效解决现阶段高校师资结构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为社会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一、“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在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并未存在“双师型”教师的理论名词,但是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的学历要求标准较为严格,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时间的企业工作经历,国外考核也将教师与企业的联系能力纳入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之中。

国内的高职院校虽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但大多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仍旧停留在浅层次层面,并未开展的深层次交流合作,尽管阶段的“校企合作”获得一定的合作成果,但仍旧存在系列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生源规模的扩大,导致校园内部出现高校师生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一名高校教师需要承担较多的工作任务,在高压力的教学任务下教师无法锻炼发展自身的职业技能。

部分高校选择在寒暑假期间将教师派遣制企业学习实践,但由于教师经过一学期繁重教学任务的影响,因此在企业学习时间期间存在教师学习积极性不高,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精准学习,对于教师个人素养的培养发展极为不利。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一)制定名师培养计划方案高校需要积极开展企业技术骨干人员入校,技术专家人员进校的人才培养策略,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性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讨。

相关人员需要对于当下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结合引用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针对不同区域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水平,制定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策略。

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考
l I P M aa e n f n A c u t g P at e Ha d o k j C A. n g me to c o ni rc c 3A a n i nbo.
2 9. 00
在 引入新合伙人的实务 中, 也有些 国外事务所 为了简便起见 ,
事先直接确定了一个合伙人权益点的购买价格 。如某 国际会计公
A C 事 务 所 年 度 收 费 收 入 是 3 0 元 ,那 么 它 可 将 每 1 元 设 为 BD 0万 万

个点 , 则初始总点数为3 0 点。 0个 然后根 据每个合伙人 当前所 占
的权益 比例分配总点数 。 此外 , 一些事务所 固定 了总点数 , 而另一
[ 文 系教 育 部 人 文社 会 科 学研 究一 般 项 目“ 国证 券 审计 机 本 我
师型” 素质师资队伍 , 则是 目前高职院校急待解决 的问题 。
二 、 职 会 计 专 业 “ 师 型 ” 师 的 内 涵及 特 征 高 双 教
现代服务业对会计行业 、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 高, 会计 岗位人才至少应具备 以下职业能力 : 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
力 ,能在综合各种信息和知识 的基础上 ,选择合理公允 的处理方
司就使用这个方法 ,每个新合伙人可以购买一定数量的合伙人权
益点, 这个范 围在 10~30 , 5 0 点 这取决于合伙人 的等级。 每个 点的 购买价格通常是逐年上升 的。 每两年 , 每位合伙人根据业绩评 价结 果有资格去购买额外 的合伙人点。 业绩评价考虑了技术水平 、 知识 分享 、 客户发展 、 留住 和开发员工 、 实现财务 目标 等因素。 如果 这个 政策得到一贯执行 ,而且对新合伙 人入伙和老合伙人增加点数 同 样适用 , 也不失为一种公平 的简化政策 。

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作者:李海涛郭华东来源:《职教论坛》2011年第29期摘要: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加强校企合作是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

从高职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入手,结合多年专业教学及企业实践经历,肯定了通过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的必要性,并对其方法及策略进行了阐述,给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作者简介:李海涛(1977-),男,河北省定州市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郭华东(1982-),男,云南东川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29-0080-02一、校企合作是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高职教师大多来自高等院校,缺乏行业职业技术岗位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不熟练,不了解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如不加强其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必然导致其培养的学生上岗适应能力差,难以满足市场及行业的需求。

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培养高职院校教师成为一名成熟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一名行业技术专家,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任务。

“双师型”教师必须有职业经历,具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信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最新技术,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和业务[1]。

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高职教师很难达到“双师型”标准,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来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内涵分析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均需要不断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2]。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方法的不断提高,以及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探究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六行业循环"模式培养“双师型"高职会计教师实践能力研究

“六行业循环"模式培养“双师型"高职会计教师实践能力研究

师, 为全 国高职会 计教 师培 养提供 有益的借鉴 。 关键 词 : “ 双师型” ;“ 六行 业循 环” ; 实 践 能 力 培 养
中图分类号 : G4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C N4 3 ~1 0 2 7 / F ( 2 0 1 3 ) 1 1 —1 2 0 一O 2 作 者: 长 沙 民政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商 学 院 ; 湖 南, 长沙 , 4 1 0 0 0 4
的行业, 采 用“ 四位一体” +“ 六行业循 环” 模 式培 养 高 职 会 计 教
实际工作经验 。 3 . “ 六行业循 环” 模式 : 针 对高 职学生 主要 就业 的旅游 餐饮 业、 物 流业 、 商品流通业 、 建筑施工业 、 房地产业 、 金融保险业 , 从 “ 双师型” 视角下展开研 究 , 探 索六个 行业 各个 财务 岗位应 知应 会的专业实践能力并针 对性 的对高 职专任 会计 教师进 行培 养 , 这和我们历来教科 书所介 绍 的工业企 业层 面上 是一种 推广 , 很 多高职专业会计教 师在工业企 业挂 职锻炼 过 , 所 以工业企 业 的 实践能力培养不在本课题 的研究范 围之 内。 二、 高职院校专任会计教师专业 实践 能力培养存在 的问题
代 的背景下 , 已经限制 了图书馆 的发 展。复合型 图书馆 既保持 着传 统图书馆的形态 、 功能和优点 , 又不断朝着数字 图书馆 的方 向发展 , 兼备信 息技 术 的优势 , 能 够更 好地 满足 读者 用 户的 需
专业特 点提供传 统服务 , 又可提供转换期 多模式服务 , 还 可通过 建 立大学知识信息数据库 , 把分 散孤立 的大 学图 书馆连 接成一 种新型的 、 相互依存合作 、 便于宏观管理和科学 配置文献资源 的

校企深度融合促中职“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思考

校企深度融合促中职“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思考

校企深度融合促中职“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思考校企深度融合是当前中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促使中职“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就校企深度融合对中职“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意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思考。

校企深度融合能够强化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

校企深度融合将学校和企业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能够与企业实际接触,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贴近实际、有用、有价值。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教师能够亲身参与项目研发、生产制造等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校企深度融合有助于中职“双师型”教师的跨学科能力培养。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企业的各个部门、岗位进行合作,需要了解和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的能力,能够将多个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能够全面学习和应用知识。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教师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领域和专业,不断提高自己的跨学科能力。

校企深度融合能够促进中职“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发展。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

与企业的合作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他们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术推广等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

校企深度融合还能够促进中职“双师型”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能够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企业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学校教育,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技术支持等资源,共同促进中职教育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要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了解企业的需求和问题,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企业要与学校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实习机会等资源,共同努力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计划——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计划——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计划——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成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我深知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旨在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了解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掌握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

通过与企业沟通交流,我们可以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需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际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因素。

我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开展实践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我们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保障。

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和新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应用层出不穷。

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摘要】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会计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

围绕高职院校会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本文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应采取的激励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会计专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中都明确和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老师,事实证明“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主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一、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素质社会的发展变化对高职教育形成了多方面的挑战,使高职教育面临日益复杂而艰难的任务,这就要求承担高职教育重任的“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教师应当具有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业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外,还应通晓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学生心理,能把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专业技能知识和教育技能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因此“双师型”教师要特别强调以下这几方面的能力。

1.特殊教学能力。

理论教学能力是身为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一种能力作为高职会计“双师型”专业教师,一是能够通过专业调研、市场分析、走访实习生单位和毕业生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相应课程的调整,并根据实习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高职会计教师应具有主编自己所任教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并能指导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及毕业论文的能力;三是高职会计教师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并能对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和情景设置,突出重难点,有层次性、科学性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传递给学生,并能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性。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6年第06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工信委、财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特制定《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组织教师企业实践,是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企业依法应当接纳职业学校教师进行实践。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行业组织、职业学校和企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推进教师企业实践工作。

第三条定期到企业实践,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有效举措。

职业学校应当保障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实践的权利。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要制订具体办法,不断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

第二章内容和形式第四条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

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

第五条教师企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

“走出去”-高职会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战略

“走出去”-高职会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战略

“走出去”:高职会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战略摘要: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使我们意识到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要性。

很多学校做出了不同的尝试,采用让教师参与培训,假期下企业实践,引进兼职教师等各种方法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本文提出了坚持“走出去”战略:采用教师自主下企业、校企合作、教师兼职以及创办代理记账机构是目前加强高职会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走出去”战略;高职;会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69-02随着近些年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的质量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更加突出了“双师型”师资培养在高职教师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会计专业由于其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更加迫切。

一支高素质的会计“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具有高技能会计人才的前提。

高职会计教师队伍现状与德国大多数职教师资都是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技术员不同,我国高职会计教师来源以高校毕业生直接任阿教数量最大,根据笔者对绍兴市4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调查,高校毕业生直接任教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60%左右,他们缺乏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

徐英俊也提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来源以高校毕业生直接任教数量最大,占到52.05%”,从企业一线引进人才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即愿意到学校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不多,这两者直接加大了会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任务。

研究现有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笔者认为,“走出去”战略对高职会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更具有实际意义。

目前,对“双师型”教师的涵义没有统一的界定,但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增加,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不断深化,仅仅有讲师与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已经不再是符合国家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问题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问题探析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不足、实习实践经验不足等。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分析当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讨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1.2 研究目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该问题的根本目的。

通过研究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校企合作模式以及产教融合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所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于校企合作的理解,并探讨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全面探索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的优势和问题,为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1.3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问题探析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是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该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2. 产教融合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3. 研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完善。

探索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文化育人路径——以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

探索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文化育人路径——以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

探索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文化育人路径——以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张岩瑾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落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归根结底在于职业院校想通过引入行业、企业优质资源,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帮助企业节约用人成本和缩短企业培养时间。

会计专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和保密性,一直很难打破引入真实业务这一痛点,本文旨在会计行业特殊性和会计专业发展困境,研究为什么会计专业必须走双元育人之路,该专业如何进行双元育人,双元育人过程中如何渗透文化育人,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从顶层设计、课程设计、教师培养、教材编写、考核评价五个维度来研究如何更好地培育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懂业务、懂核算、懂技术”的财务人员,同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并形成可借鉴成果进行推广应用。

国家政策多措并举提供保障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涉及产教融合方面共10次,可见在改革过程中,要想让职业教育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方合作育人。

2020年7月,为贯彻落实校企双元育人,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颁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就如何落实双元育人、如何引入产业优势、如何建产业学院给予指南性指导。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这是《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进一步落实,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开展试点,孵化产教融合成果,并形成可借鉴经验进行推广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021年12月,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的公示》,现代产业学院将推进“引企入教”,为产教融合孕育发展土壤,通过产业学院建设,将在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方面向纵深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孵化、社会服务、产品研发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成果。

推进教师企业实践提升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质量文档

推进教师企业实践提升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质量文档

推进教师企业实践,提升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质量近年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努力推进教师赴企业实践,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和资格认定工作,“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但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依然稀缺。

本文试就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结构现状、教师赴企业实践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推进教师企业实践政策落地、提升“双师型”教师质量的对策措施。

一、县域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质量不优、水平不高通过多年努力,各地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均已达到了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标准》规定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专任教师60%的指标。

然而,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县域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偏低(不足50%),并且“含金量”不高。

目前,县域中职学校“双师型”专任教师的来源,90%以上是具有中职学校教师资格(或高中教师资格)的文化课或专业课教师,通过参加技能等级鉴定或脱产技能培训而成为具有“双证”的“双师型”教师的。

其“含金量”不高,表现在“两高”“两低"“两零”。

“两高"是:参加市级以上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脱产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占比偏高;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占比偏高(其中一些中职学校邀请职业技能鉴定站到校来鉴定,考试考核的难度打了折扣)。

“两低”是:获得市级以上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比赛的获奖教师占比很低;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生产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很低。

“两零"是:取得国家承认的与本专业相关的非教师系列职称资格证书(含相当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为零;参加市级以上较大工程项目设计或技术改造项目攻关者为零.中职学校教师尽管取得了相应的合格证书,具备了目前文件规定的“双师”认定标准,但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企业生产一线实际操作的经历经验,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及时运用上,对企业经营管理新变化、新要求的把握程度上,明显逊色于长期在企业生产管理、工程项目设计或技术改造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专业教师素养和行业背景的教师。

在高职院校中,培养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能力是其教学工作的基础。

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参与行业实践活动,加强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积累。

要积极推动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培养教师的行业背景。

行业背景的理解不仅仅是熟悉行业的知识和技能,更包括对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的了解。

高职院校应密切与行业合作,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了解行业的变化和需求,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高职院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指导,提供实际案例分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行业问题和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应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机制,激励教师的学习和成长。

培养“双师型”教师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反思。

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教师培训和发展计划,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和教学创新。

要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将培养目标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教师培训和发展的组织和管理。

要加强对教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行业背景、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机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为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 还要具备熟练的会计操作技能和相 当水平的动手 实践 能力, 本文从 问题 、 对策 两方 面研 究“ 政府 +企业 +学校 ” 联动助推“ 双 师型” 会计教 师专业 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 词: “ 双师型” ; 会计教师 ; 专业 实践能力
基金项 目: 本文 为湖南省 哲学社会科 学基金 项 目课题《 “ 双师型” 视 角下高职专任会 计教 师专业 实践能力培养模 式研 究》 的 阶
“ 政府 +企业 +学校 ’ 联 动助推“ 双师型” 高职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职会计教 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口 彭湘华 杨令芝 张流柱 周 艳等
( 湖 南长 沙 , 4 1 0 0 0 4 )

要: 高职会 计教 育的培养 目 标要求会计教 师不仅 能够掌握 高等职业技 术教 育的基本 特点与规律 , 不经要有扎 实的会计专
段 成 果 。( 课题 编号 1 1 Y B A 0 1 9 ) 。
高职会 计教师专 业实践 能力是否过硬 关系到 高职教 学指 或者兼职从事代理记账 、 代 理报税 、 代理财务税务咨询、 职业资
导 和 学 生 的培 养 质 量 , 直 接 影 响 用 人 单 位 的需 要 。课 题 组 探 索 格、 职称 、 继续教育等培训工作 , 而脱 离教学岗位半 年以上在 行
说 是 学位 以 上 的 比例 达 到 5 4 %。 ( 3 ) 执 教 前 行 业 企业 工 作 年 限 课 , 对 于代课教 学效果特别 好的能工巧 匠, 政府 和学校要协助
及其岗位: 8 9 %的高职会 计教师执教前 没有行业企业财 务岗位 获取高等教育教学资格证 , 企业要鼓 励考 取会计师或者 高级会 工作经历 , 1 1 %的教师 从事过 出纳 、 财务 主管 、 成本 会计 、 预 算 计师等职业资格证 , 有计划 将一批行业企业会计精英 引入 高职 会计 、 材料会计、 报表会计 、 电算会计等 岗位 的实践经历 。( 4 ) 执 会 计教师队伍建设中来 。( 9 ) 对“ 双师型 ” 高职会计教师专业 实 教后行 业企业兼职 的时间及其 岗位 : 2 8 %的教师反映没有在行 践 能力培养研 究课题的建议:所有老师反映这个课题特 别好,

所有老 师都指导过会 计学生专业顶岗实践, 但是这种指导是停 留在去学生实 践的单位和 岗位观摩一下 , 并 不是行业企 师

调 研 问 卷 的 设 计 及其 调研 结果
课题 组采用 问卷调查 的方式 调研 了湖南 省五所 示范性 高 傅 ” 的那种角色 。 ( 7 ) 对 自己专业 实践能力 的评价 : 6 7 %的教师 职 院校 1 0 0名高职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 我们设计的 问卷 中 认 为 自己专 业 实 践 能 一 般 , 1 4 %的教 师 认 为 自 己专 业 实 践 能 力 调研 到现任专职 会计教师 的教龄 、 学历 、 执 教前在行业 企业工 很好 , 1 9 %的教师 认为 自己专业实践 能力较差 。 ( 8 ) 对“ 国培计 作 的年 限及其行 业企业的具体工作 岗位 , 执 教后到行业企业兼 划 ” 和“ 省培计划 ” 的评 价 和 建 议 : 所 有 老 师 都 积 极 看 好 国 培 计 职 的时间及 其具体工作 岗位 , 目前 自己能胜任哪些行业企业 的 划和 省培计划 这一振奋 人心 的举措 ,但是对于培 训老师的选 哪些具体财 务岗位,是否指导过会计学生 的专业顶 岗实践, 如 取 、 培训基地 的选取 、 培训过 程的监控 , 培训结 果的评价 、 培 训 果指导过 , 对 自己专业实 践能力的评价 , 您认为 目前 国家 的“ 国 后 的激励等反应了不少的问题 。 每个老师都希望通过 国培和省 培计划 ” , 省里 的“ 省培 计划 ” , 哪 些举措 是特 别好 的, 哪些 举措 培计划强化 自己的专业动手 能力 , 为 国家培养“ 零距离 ’ 时接 的 还要从哪些方面去完 善, 如果您研 究‘ 双师型 ” 高职会 计教师专 会计新人。 7 8 %的老师希望 国培计划、 省培计划 要有政府 、 企业、 共 同参与, 不是政府 一方说 了算 , 对 于贡献大 的 业实践 能力培养课题 , 您希望从哪些方 面研 究能更快更好助推 学校联合制定 , 建 议政府 要给予税收减免、 贷款优 惠、 项 目优 先 申报等方 “ 双师 型” 高职会计教师的专 业实践能力成长等 问题 。 调查结果 企业 , 显示 , ( 1 ) 教龄 : 5年 以下 教龄 的有 1 7 %, 5年 以上 教龄 的有 面的优惠 , 对 于不合格 的企业, 要及 时取缔 。政府 、 学校 可在老 8 3 %。( 2 ) 学历结构: 本科 以上学历 1 0 0 %,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者 师 进 行 国 培 计 划 和 省 培 计 划 期 间 联 合 聘 请 行 业 企 业 的专 家 代
了“ 六行业循环 ” 模 式培养高职“ 双 师型 ” 会 计教 师实践能力 之 业企业顶 岗实践缺 失。( 5 ) 胜任 的财务岗位 : 5 6 0 / 0 的教师认为 自 后, 进 而研究如何 强化校企 深度合作 , 助推“ 双 师型 ” 高职会 计 己能胜任 自己实践过 的行业 的出纳、 核算会 计、 电算会计等 基 教师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问题 。 本文探讨 了“ 政府 +企业 +学校 ” 层 财务岗位, l 1 %的教师认为 自己能胜任 财务主管 、 财 务经理、 合 作培养 中存 在 的问题 , 并提 出了可行的深度合 作培养“ 双师 财 务总监 的等高层财务 岗位。( 6 ) 会计学生专业 顶岗实践指导: 型” 高职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对策 。
业企 业实践的经历 , 8 2 %的高职会计教师 反映执 教后学校派他 但 是要 卓有 成效的话, 不少老师从更新教学观念 、 内培外引、 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