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域》的解读[宝典]
媒介、场景、行为——从《消失的地域》谈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
媒介、场景、行为——从《消失的地域》谈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媒介、场景、行为——从《消失的地域》谈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梅洛维茨(Marshall McLuha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学者之一,他提出了媒介情景理论。
媒介情景理论认为,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们还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结构和行为模式。
在《消失的地域》一书中,梅洛维茨通过对不同媒介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首先,梅洛维茨通过对书籍和印刷媒介的分析,指出了媒介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他认为,书籍的广泛传播和普及使得知识变得公共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知识。
然而,这种媒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书籍需要通过文字来传达信息,虽然可以传递大量的文字信息,但却无法完整地传递情感和身体语言。
因此,书籍媒介的特点是理性的、个人的和深入的,它在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梅洛维茨对电视媒介的研究也阐述了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他认为,电视媒介是一种冷媒介,它将信息快速地传递给观众,却没有留给观众太多的时间来思考和理解。
电视节目的内容通常是简化、浅显的,更注重情感和视觉的冲击力,而不是思考和深度。
这种媒介特点使得观众很难在看电视时保持一种主动的思考态度,更容易陷入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
此外,电视媒介时常通过广告和商业手段来影响观众,从而对人们的消费习惯和价值观念产生影响。
梅洛维茨还对互联网媒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全球村庄”的概念。
他认为,互联网媒介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信息和知识得以自由流动。
互联网媒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互联网媒介也存在着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的问题,人们很难辨别真假信息,容易受到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误导。
总体而言,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深入阐述了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不同媒介的特点和作用。
《消失的地平线》:人类存亡与新希望的探索
消失的地平线:人类存亡与新希望的探索1. 引言在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众多挑战和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以前难以想象的机遇和繁荣,但同时也意识到了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社会紧张等危机。
在这个背景下,被称为《消失的地平线》的主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2. 什么是消失的地平线所谓“消失的地平线”,指的是过去我们所熟悉和认可的“规则”、“边界”或者“常态”,如经济增长、地缘政治、社会结构等,在当代世界逐渐发生变化或者直接受到威胁的现象。
这些变化可能给人类带来存亡之忧,但也有可能孕育新的希望。
3. 人类存亡之忧3.1 环境威胁: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流失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3.2 资源枯竭:能源、水资源等的不可持续消耗有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崩溃。
3.3 社会紧张:不平等、冲突、恐怖主义等社会问题侵蚀着人类的安全感。
4. 新希望的探索尽管人类面临巨大挑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希望和机遇。
这需要我们探索新的途径和思考方式。
4.1 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4.2 科技创新: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并在医疗、能源等领域寻找替代品。
4.3 国际合作与多元对话: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共赢局面的形成。
5. 结语《消失的地平线》是一个兼具危机和希望特征的主题。
人类面临存亡之忧,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挑战并寻找创新解决方案,就有机会开创美好未来。
因此,我们需要确保地平线不会彻底消失,而是在新的探索中迎来新的曙光。
以上内容仅提供一种关于《消失的地平线》主题的概述和展望。
针对具体细节和更深入的讨论,还需要基于后续研究和调查。
解读《消失的地平线》
解读《消失的地平线》消失的地平线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领事康威为首的四名西方人闯入中国拉萨而所经历的一系列神秘事件的故事。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悬疑与虚幻,与当代人所追逐的香格里拉,古代人所向往的桃花源,有很大相似之处。
而这里所说的香格里拉是否真的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所系同一处呢,据说,在当代仍是一个谜。
在《桃花源记》中,陶潜笔下进入世外桃源的描述是这样的:“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而《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进入香格里拉的过程也是大同小异的,也是走在尽头时,山有小口,进入之后便豁然开朗了。
进入之后,在希尔顿笔下展现的便是一副人间天堂的景象,毫无战争年代的喧嚣。
希尔顿的描写有些浪漫主义的色彩。
浪漫主义描写的很大特点便是夸张性与虚幻性。
如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这种情景在现实中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体现了强烈的夸张性色彩。
而希尔顿对与香格里拉的描写也具有强烈的夸张性色彩。
如在塑造满足姑娘这个形象时,她的年龄上百岁,而她的容颜却只停留在二十岁左右。
她是一个典型的满足贵族姑娘,而她那纤细的手指却能弹奏出美妙的钢琴曲,包括最富盛名的莫扎特的名曲。
那个时代的中国是闭关锁国的,思想是封建落后的,虽然在列强的入侵下不得不打开国门,但是绝大部分的名门望族所接受的教育仍是四书五经式的内容与模式。
而这位满足姑娘的身上虽然有东方女性的温柔娴淑,有东方女性的古典美,但她所展现的却不是东方古筝古琴的技艺。
虽然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中国,懂得一种外国技艺也是可能的,但综合这位满足姑娘的种种因素来看,她的这种技能还是让人怀疑的。
《消失的地平线》,我对它仍存在着很多疑问,而有些疑问我仍旧没有想明白,希望高人指点。
读《消失的地域》有感
读《消失的地域》有感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先是对本书名字的好奇,“消失的地域”,究竟消失的是什么地域,它又为何会消失,消失之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再看副标题——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可以知道,本书主要的对象是电子媒介,讲的是电子媒介对于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
于是又会产生新的疑惑,什么是电子媒介,它会对什么样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它如何对这些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呢?将主标题与副标题合在一起去理解,其意思可能就是地域对于社会行为的意义,由于电子媒介的出现,逐渐地减弱或者消失,这里的意义应该理解为社会意义,因为是相对于社会行为而言的。
读罢全书,对题目有两点概括:1、地域或称某个场景,事实上它并不是因为电子媒介的出现而消失了,而是演变成一种新的场景。
这种演变是由于信息的快速、大量的流动造成的,它使得地域之间的差异在空间上消失了。
2、这里的电子媒介指的是电视,而不是其他的电子媒介。
因本书成书于1985年,正是电视这种媒介占据强劲势头的时候。
其实互联网等媒介也可以产生这样的影响,包括手机等新媒介。
本书中梅洛维茨的观点是建立在戈夫曼的剧场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
戈夫曼把社会描述成一出戏剧,人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舞台上进行表演。
而这些所谓的不同的舞台,即是每个人所处的不同的场景,在旧有的场景中,一个人只能处于一个场景,他的一切行为在当时当地只对该场景存在意义,而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各种不同的场景融合在一起,这将会使得人们所扮演的角色得到重组从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一个人在每个场景中的行为可以区分为“前区”行为和“后区”行为,电子媒介的出现可能使这区分变得模糊,“前区”和“后区”的区分不再那么明显,有时候会重叠在一起。
人们先前的行为也不再适合这种新的场景,所以人们不得不采取一种适合新场景的“中区”行为。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信息。
不同的媒介是人的不同感官的延伸。
《消失的地域》读书笔记
媒介、场景、行为——读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T12302010 许力美国传播学者亚•梅罗维茨写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是分析电视对于美国的影响,并借此探索媒介对于大众行为、价值观等到方面的影响。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源于戈夫曼的剧场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新媒介在一种文化出现后,首先会引起人的感官不平衡、然后影响人们的意识、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
所以媒介形态的改变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容易被忽视。
从以上两个观点出发,梅罗维茨提出:电视这种媒介让人们从旧有的近距离场景进入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宽广场景,人们的行为也随着场景的改变而改变。
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的概念描述了当代的一些社会变化,关于这一点梅罗维茨是赞同的。
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地域的消失”,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地域差异之社会意义的减弱乃至消亡”;二、“电子媒介”最主要的意义是指电视,而非我们现在认为的网络。
“地域的消失”并不只是指这两种意义,而还有一个含义——由于电子媒介的普遍使用,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像以前那样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性那么大,时间与空间不再是一个问题。
人类可以不在“现场”却可以感受到“现在气氛”,体会到“现场经历”。
由于大家都处在一个差不多或者说是相同的社会环境中,久而久之,地域之间的差异就不那么明显,大家都统一化,都被互相同化了。
梅罗维茨还提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使得曾为各不相同的社会场景相互交叉”。
电子媒介打破了印刷媒介所塑造出来的专门的、互不相通的信息系统,现在各不相同的人群共享更多的信息。
由于电子媒介的发展,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场景”与“场景”之间很难用地域的不同区分开来,即大家生活的场景都差不多。
以前我们会有阶级权力等级等的划分是因为不同群体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场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而现在,“场景相互交叉”了,这必会引起社会舞台与社会行为的重组,产生一些社会现象,如现在越来越普遍的“儿童与成人概念的模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概念的融合,政治英雄与普通市民的等同”等。
媒介场景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
【摘要】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亲身经历不再是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面对面的交流也不再是受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媒介和个人以一种微妙的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媒介为了生存争夺受众,受众为了信息接受媒介.正如戴维‘阿什德所说的,尽管社会学理论家注意到了讯息构成了这种进程并反映了这一进程,但是他们对于社会活动如何与传播环境互动,特别是技术如何与传播行为一起影响这一互动较少关注。
而梅洛维茨提出的媒介场景理论对其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本文从理论来源、理论框架、理论论证三个方面对梅洛维茨媒介场景理论加以论述。
【关键词】媒介场景《消失的地域》梅洛维茨随着电子媒介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传统对媒介内容即信息的研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学者们迫切需要一种理论解释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媒介场景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理论来源:戈夫曼的场景主义和英尼斯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社会场景和人们紧密相关,它构成了人们生活和行动的范围,不同的社会场景有着不同的规则和角色,“一个场景可能有一个‘基本框架’,但却有各种‘调整’方式。
”对场景的思考,能帮着我们解决很多问题,特别是行为问题。
场景主义者戈夫曼借用戏剧论的表演来描述社会生活,他认为任何个人在某个环境中的行为都可分为“前区”或台上行动以及“后区”或后台行为,场景规定了我们行动,角色的扮演对社会生活的平稳而正常进程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演员的态度差异不在于表演,而是取决于演员对自己角色的态度。
媒介一直被认为是传递信息的渠道,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理论家改变了这一研究思路,认为媒介也是一种环境。
英尼斯把传播媒介的控制看成是实施社会和政治控制的手段,认为“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
”麦克卢汉用“感官平衡”概念补充了英尼斯的理论,认为媒介是人们感觉器官的延伸,使用不同的技术会影响人类感知的结构。
虽然场景主义者和媒介主义者在各自领域解释了很多问题,但对于研究电子媒介对人的社会影响仍然缺乏有力的论证。
《消失的地域》读书笔记
《消失的地域》读书笔记第一篇:《消失的地域》读书笔记媒介、场景、行为——读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T12302010许力美国传播学者亚•梅罗维茨写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是分析电视对于美国的影响,并借此探索媒介对于大众行为、价值观等到方面的影响。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源于戈夫曼的剧场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新媒介在一种文化出现后,首先会引起人的感官不平衡、然后影响人们的意识、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
所以媒介形态的改变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容易被忽视。
从以上两个观点出发,梅罗维茨提出:电视这种媒介让人们从旧有的近距离场景进入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宽广场景,人们的行为也随着场景的改变而改变。
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的概念描述了当代的一些社会变化,关于这一点梅罗维茨是赞同的。
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地域的消失”,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地域差异之社会意义的减弱乃至消亡”;二、“电子媒介”最主要的意义是指电视,而非我们现在认为的网络。
“地域的消失”并不只是指这两种意义,而还有一个含义——由于电子媒介的普遍使用,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像以前那样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性那么大,时间与空间不再是一个问题。
人类可以不在“现场”却可以感受到“现在气氛”,体会到“现场经历”。
由于大家都处在一个差不多或者说是相同的社会环境中,久而久之,地域之间的差异就不那么明显,大家都统一化,都被互相同化了。
梅罗维茨还提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使得曾为各不相同的社会场景相互交叉”。
电子媒介打破了印刷媒介所塑造出来的专门的、互不相通的信息系统,现在各不相同的人群共享更多的信息。
由于电子媒介的发展,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场景”与“场景”之间很难用地域的不同区分开来,即大家生活的场景都差不多。
以前我们会有阶级权力等级等的划分是因为不同群体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场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而现在,“场景相互交叉”了,这必会引起社会舞台与社会行为的重组,产生一些社会现象,如现在越来越普遍的“儿童与成人概念的模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概念的融合,政治英雄与普通市民的等同”等。
《2024年地点,消失的地域?——对梅罗维茨“场景论”中“地点”的考察》范文
《地点,消失的地域?——对梅罗维茨“场景论”中“地点”的考察》篇一一、引言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人们对地点的认识逐渐由物质性的地理空间向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含义拓展。
美国社会学家亨利·梅罗维茨的“场景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一变化。
在梅罗维茨的理论中,“地点”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概念,更是一个包含了社会、文化、心理等多重维度的复合体。
本文将以梅罗维茨的“场景论”为理论框架,深入探讨“消失的地域”这一现象,揭示现代社会发展中地点的演变及其意义。
二、梅罗维茨“场景论”中地点的内涵梅罗维茨的“场景论”强调了地点的多重性和动态性。
他认为,地点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标志,更是社会交往和信息传播的场所。
地点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物理属性,更在于人们在其间进行的互动和社会活动。
此外,梅罗维茨还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地点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
三、消失的地域: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点变迁(一)物理空间的消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物理空间逐渐消失。
例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传统的实体店铺和街道逐渐失去其重要性。
然而,这只是地点在物理层面的变化,其社会和文化意义仍在延续。
(二)社会文化的消失除了物理空间的消失,一些传统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在逐渐消失。
例如,随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一些传统的社区和文化逐渐失去其影响力。
这些文化现象的消失,意味着相关地点的社会文化意义也在逐渐减弱。
四、地点变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一)影响地点变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对于个人而言,地点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对于社会而言,地点的变迁则影响着社会的结构和文化传承。
此外,地点的变迁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空心化、文化冲突等。
(二)应对策略面对地点变迁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首先,政府应加强城市规划和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其次,社会应关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发展中来;最后,个人应适应地点变迁带来的变化,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
《消失的地域》读书笔记
媒介、场景与社会行为——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1985年出版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No Sense of Place: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是美国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的代表作。
“消失的地域”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在电子媒介的影响下,一些社会行为和社会场景发生了转移和变化,成为了新的社会风景,并用了三个维度来检验。
一、理论基石架构梅罗维茨传播理论的两块基石分别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技术决定论”以及社会学家戈夫曼的“剧场”理论。
梅罗维茨继承了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聚焦于传媒技术的理论,认为媒介并非仅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中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手段,它们本身即是环境。
虽然梅罗维茨参照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之处甚多,但在他看来,该理论却没有清楚地阐明电子传媒是通过何种机制引发广泛社会的变化的,而且,麦氏将媒介描绘成感官的延伸,并且宣称新媒介进入某种文化后就会改变这种文化下的人们的感官平衡,并改变他们的意识。
但是麦克卢汉没有给出具体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具有不同感官平衡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
因此,梅罗维茨认为,麦克卢汉的理论难以为分析传播媒介对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提供充分的解释。
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为何及如何导致社会结构或社会行为的根本性转变?在梅罗维茨看来,可运用“情境论”的视角,考察传播媒介情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考察来审视新传媒的崛起造成的社会传播新模式。
为此,他选择了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社会情境与社会角色关系之理论作为他的媒介理论的又一源头。
戈夫曼提出的一个重要社会学概念称为“情景合宜”,即行动或概念的意义取决于他们产生于其中的背景。
简单说来,戈夫曼的理论将人们的社会互动、社会生活同表演戏剧进行类比,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社会角色。
当人们进入某种环境时,他们就得对这一社会环境及处于同一环境中的其他人有所了解。
nosenseofplace消失的地域
地域为何消失——解读《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1正名对于《消失的地域》这本书的标题,有两处可能造成混淆,需要预先澄清。
首先,“消失的地域”原文为“no sense of place”,意指“地域差异之社会意义的减弱乃至消亡”;其次,“电子媒介”最主要的意义是指电视,而非21世纪最常指代的网络。
现在,读者可以从这个标题洞察到全书的核心内容:这本成书于1985年的传播学专著,意在分析电视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并借此探索媒介对于大众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作者并未对媒介的发展取向提出任何明确的建议,但书中的观点独到新颖,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将对《消失的地域》一书中的观点做一整理归纳,但不再引述大量的案例分析。
永不谢幕的舞台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在绝大多数时刻都扮演着某种“角色”。
除去工作和相对正式的社交场合之外,即使在非正式的多人场景下,人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做着舞台表演。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四岁以上的幼儿通常就会根据当时的场景选择适当的行为和语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至少在多人场景下,所谓的“完全自由”是不存在的,人的表现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表演。
中国儒家有“君子慎独”的训诫,也就是说,社会的正统价值观通常期望人在单人的场景下仍然保持舞台表演的状态,期望人能够一以贯之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显而易见,人的社会角色是频繁改变的,并且社会角色和对社会角色扮演的成功程度是评价一个人的两条最主要的标准。
1 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清华传播译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权威从何而来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权威程度,尽管它们很可能并不代表权力的差异。
一般观点而言,医生、律师、记者、工程师、老板等角色有较高的权威感,秘书、快递员、服务员、零售商人等角色的权威感则相对较低。
《消失的地域》的解读
地域为何消失——解读《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对于《消失的地域》这本书的标题,有两处可能造成混淆,需要预先澄清。
首先,“消失的地域”原文为“nosenseofplace”,意指“地域差异之社会意义的减弱乃至消亡”;其次,“电子媒介”最主要的意义是指电视,而非21世纪最常指代的网络。
现在,读者可以从这个标题洞察到全书的核心内容:这本成书于1985年的传播学专著,意在分析电视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并借此探索媒介对于大众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作者并未对媒介的发展取向提出任何明确的建议,但书中的观点独到新颖,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将对《消失的地域》一书中的观点做一整理归纳,但不再引述大量的案例分析。
永不谢幕的舞台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在绝大多数时刻都扮演着某种“角色”。
除去工作和相对正式的社交场合之外,即使在非正式的多人场景下,人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做着舞台表演。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四岁以上的幼儿通常就会根据当时的场景选择适当的行为和语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至少在多人场景下,所谓的“完全自由”是不存在的,人的表现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表演。
中国儒家有“君子慎独”的训诫,也就是说,社会的正统价值观通常期望人在单人的场景下仍然保持舞台表演的状态,期望人能够一以贯之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显而易见,人的社会角色是频繁改变的,并且社会角色和对社会角色扮演的成功程度是评价一个人的两条最主要的标准。
权威从何而来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权威程度,尽管它们很可能并不代表权力的差异。
一般观点而言,医生、律师、记者、工程师、老板等角色有较高的权威感,秘书、快递员、服务员、零售商人等角色的权威感则相对较低。
这种权威感的差异并不能完全用权力的差异来解释(例如,国家公务员有一定的超越普通公民的权力,但我们对普通公务员的敬畏感并不如对普通医生的敬畏感来得强烈),也不能完全用收入的差异来解释(例如,零售商人的收入可能相当高,但我们通常不会对他们表示特别的敬畏)。
《消失的地平线》:人性与社会的断裂
消失的地平线:人性与社会的断裂引言《消失的地平线》是一本以人性和社会关系为主题的小说。
通过讲述多个角色在一个背景故事中的体验和相互作用,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与社会之间的断裂现象。
本文将探讨这个主题,并分析小说中相关角色的心理、行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
人性与社会断裂的原因1.科技进步带来了便利,却也加深了人际之间的隔阂。
例如,随着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更多地沉浸于虚拟世界中,导致真实生活中面对面沟通减少。
2.社会竞争压力增加,个体主义思潮兴起。
在追求物质成功和满足自我需求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导致彼此之间缺乏共情和互助精神。
3.价值观多元化引发了道德困惑。
不同群体持有不同观点和信仰,使得道德标准模糊不清,在决策和行为上出现了分歧和冲突。
小说中的角色与社会断裂主人公A:迷失的青年•独立自主的个体,对社会期待较高,但感到迷茫和失落。
•在不断奔波求职的过程中经历了心理挣扎,往往无法适应现实世界的残酷性。
•因为受到竞争环境的影响,他变得自私和冷漠,与家人和朋友关系疏远。
角色B:网络成瘾少女•沉溺于虚拟世界并缺乏真实社交经验。
•与父母、老师、同学之间存在代沟和隔阂。
•由于过度依赖互联网与游戏,她在情感发展方面存在困难。
角色C:道德沦丧的商人•在商业领域中以成功者形象示人,但背地里却没有良好道德观念。
•辜负了曾信任他并合作过的伙伴们,在利益至上下牺牲了人情关系。
克服人性与社会断裂的方法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增进互信和理解。
2.倡导共情与互助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传播积极价值观,塑造健康社会氛围。
结论《消失的地平线》通过描绘不同角色之间的心理冲突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断裂,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性与社会之间的问题。
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通过积极行动来修复和加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和有温度的社会环境。
文化谈话类节目中的“地域消失”现象分析——以《非正式会谈》为例
2022/5上消失的地域《消失的地域》为约书亚·梅罗维茨在1985出版的一本著作,其中结合了他本人的媒介场景理论、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和麦克卢汉的许多观点进行讨论,详细阐释了电子媒介出现后所构建的媒介情境与人际行为的影响关系。
书中的主要观点认为,电子媒介的出现会影响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会以各种形式产生融合,其中“消失的地域”体现了电子媒介出现后的众多变化。
在书中,作者将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下的传播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其中电子媒介主要指当时兴起的电视。
虽然此书在完成之时还没有出现互联网媒体,但里面的众多概念在如今仍适用于解答当下的场景现象。
在当前新媒体背景下的有关地域文化的综艺节目研究中,主要在于探索户外体验类综艺及文化类电视节目领域。
在户外综艺方面,体验类真人秀通过明星真实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互动竞赛等引起社会效应,不仅让受众了解到当地的地域文化,更发挥出文化传承、媒介教化等社会价值。
在慢综艺方面,《向往的生活》更是通过场景贴近田园生活,且内容主题、后期效果均较为温情和舒缓,展现出独特的叙事风格。
语言类文化节目则是从媒体融合的角度出发,旨在提升地方文化传承的动力及创新的传播形式,也诠释出此类节目的独有价值。
本文将主要针对《消失的地域》中的“公开场景的融合”“公开和私下行为的模糊”“社会地点与物质地点的分离”等方面,结合媒介情景理论对《非正式会谈》节目中的地域文化进行讨论和分析。
《非正式会谈》节目分析《非正式会谈》是由湖北卫视在2015年推出的一档全球文化交流的访谈类节目,迄今已播出六季,且自第五季开始,湖北卫视联合网络平台哔哩哔哩共同制作,节目同步在哔哩哔哩播出,热度持续走高。
在豆瓣上每一季的节目评分均保持在9.5分以上,最高达到了9.8分,这在国内综艺节目中属实耀眼。
此节目以“全球文化相对论”为主旨,由十一名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和四名主持人组成,一起围绕当下年轻人普遍关心的议题进行一系列的深入分析。
《消失的地域》读书报告
电子媒介与场景——《消失的地域》读书报告(一)内容简述《消失的地域》通过研究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造成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向我们呈现了电子媒介的影响力。
本书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前三部分围绕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展开,第四部分则是从三个维度阐述了电子媒介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即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融合、成年与童年的模糊以及政治英雄的消失。
而第五部分则是作者的总结。
梅罗维茨在本书中所研究的,是一种能够将面对面交往与媒介的研究联系起来的共同基础——社会“场景”的结构。
①他认为电子媒介影响社会行为的原理并不是麦克卢汉所言的感官延伸,而是人们所表演的社会舞台的重新组合,并使得人们对于恰当行为的认识发生变化。
这种新的社会场景观念,包括物理场景,如房间和建筑物,也包括由媒介所创造出的“信息场景”。
与物理场地类似,媒介可以容纳和拒绝参加者。
②媒介既能给人们提供共享感和归属感,也能给我们带来排斥感和隔离感。
因此,本书试图描述当我们的社会场景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会有怎样新的形式和意义。
第一部分作为变化原理的媒介第一章论述了传统上侧重媒介内容对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的局限性,并讨论了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观点,即“媒介理论”和“场景主义”。
所谓媒介理论,就是“对不同传播媒介创造的不同文化环境进行历史性的快文化研究”;而场景理论的含义,则是去研究“社会场景塑造社会行为的方式”③。
将两个理论相融合,则是在对媒介特征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去观察当媒介发生变化时,社会①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②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③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场景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再由此再推及到伴随而生的人们社会行为的变化。
《消失的地域》读书报告
电子媒介与场景——《消失的地域》读书报告(一)内容简述《消失的地域》通过研究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造成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向我们呈现了电子媒介的影响力。
本书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前三部分围绕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展开,第四部分则是从三个维度阐述了电子媒介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即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融合、成年与童年的模糊以及政治英雄的消失。
而第五部分则是作者的总结。
梅罗维茨在本书中所研究的,是一种能够将面对面交往与媒介的研究联系起来的共同基础——社会“场景”的结构。
①他认为电子媒介影响社会行为的原理并不是麦克卢汉所言的感官延伸,而是人们所表演的社会舞台的重新组合,并使得人们对于恰当行为的认识发生变化。
这种新的社会场景观念,包括物理场景,如房间和建筑物,也包括由媒介所创造出的“信息场景”。
与物理场地类似,媒介可以容纳和拒绝参加者。
②媒介既能给人们提供共享感和归属感,也能给我们带来排斥感和隔离感。
因此,本书试图描述当我们的社会场景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会有怎样新的形式和意义。
第一部分作为变化原理的媒介第一章论述了传统上侧重媒介内容对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的局限性,并讨论了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观点,即“媒介理论”和“场景主义”。
所谓媒介理论,就是“对不同传播媒介创造的不同文化环境进行历史性的快文化研究”;而场景理论的含义,则是去研究“社会场景塑造社会行为的方式”③。
将两个理论相融合,则是在对媒介特征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去观察当媒介发生变化时,社会①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②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③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场景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再由此再推及到伴随而生的人们社会行为的变化。
《2024年媒介、场景、行为——从《消失的地域》谈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范文
《媒介、场景、行为——从《消失的地域》谈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在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媒介、场景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消失的地域》为例,探讨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如何揭示现代生活中这一关系的变迁和影响。
二、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概述梅洛维茨是一位杰出的传播学者,其媒介情景理论旨在探索媒介与社交环境的关系。
他指出,不同形式的媒介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环境,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
此外,他强调了场景(即人们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在理解媒介如何影响行为中的作用。
三、《消失的地域》与媒介情景理论《消失的地域》这一作品以独特的方式描绘了现代社会的变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地域性边界正在逐渐消失,传统的社会场景和规则也正在发生变革。
这些变化为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四、分析媒介、场景与行为的关系1. 媒介的影响: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兴媒介的兴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种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2. 场景的变化:在传统的地域性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特定场景的约束。
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这种场景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
例如,人们可以在家中工作、学习、娱乐等,这使得传统的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 行为的变化:由于媒介和场景的变化,人们的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例如,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距离的交流和互动。
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五、结论通过分析《消失的地域》这一作品以及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媒介、场景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新的媒介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另一方面,这种便利性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媒介、场景、行为——从《消失的地域》谈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
媒介、场景、行为——从《消失的地域》谈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媒介、场景、行为——从《消失的地域》谈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梅洛维茨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媒介理论家,他在《媒介情境》一书中阐述了媒介情景的概念,揭示了媒介对个体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在小说《消失的地域》中,作者石黛玉巧妙地运用了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展现了媒介、场景和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梅洛维茨认为,媒介是人与环境之间的接口,它们能够改变个体的感知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交往的方式。
在《消失的地域》中,石黛玉首次接触到了神秘的“消失术”,这一媒介改变了她对自身和世界的认知。
通过“消失术”媒介,石黛玉体验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感知,进入了一个新的情境。
这种情境与现实世界不同,给予了石黛玉超凡的体验和超越常规的行为。
情景是指媒介所创造的环境和境界,它对个体和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小说中,石黛玉通过使用“消失术”媒介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情景。
这个情景与现实世界相比,充满了奇幻和玄幻的元素,给人一种梦境般的感觉。
在这个情境中,石黛玉不再受限于现实中的束缚,她可以毫无拘束地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这种超越现实的情境,使得石黛玉的行为变得与众不同,凸显了她自身的特质和个人价值。
行为是指个体在媒介情景下的生活方式和表现形式。
石黛玉在使用“消失术”媒介的情境下,展现了与日常生活中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
她逐渐接受了这种情景和媒介所带来的改变,并在其中表现出了一定的行为特征。
她不再受制于传统的规范和约束,她开始追求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真实想法。
而这种行为方式与她以往的形象截然不同,使得她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和赞赏的人物。
通过《消失的地域》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得到了巧妙的应用。
小说中的石黛玉通过“消失术”媒介改变了自身的认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情景,并在其中展现了与常人不同的行为方式。
这种媒介、场景和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个体对媒介的主动塑造和改变。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的地平线》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
通过讲述主人公在追寻消失的地平
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作者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惊喜,让人无法放下手中的书籍,一直追随着主人公的脚步,体验他的喜怒哀乐。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探讨了人类对于未知和探索的渴望。
地
平线象征着未知的领域,而主人公则代表了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精神。
他不断前行,不畏艰险,追寻着那个消失的地平线,希望能够找到答案。
这种探索精神让人感到震撼和敬佩,也让人思考自己对于未知的态度和勇气。
除了对于未知的探索,小说还深刻地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在追寻
地平线的过程中,主人公经历了种种考验,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困难,更是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他不断质疑自己的选择和信念,不断挣扎在追求和放弃之间。
这种内心的挣扎让人感同身受,也让人思考自己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的态度和勇气。
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终于找到了那个消失的地平线,但他却发现那并不是他
想象中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这种反转让人大开眼界,也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或许,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旅程,而地平线只是一个象征,真正的意义在于追求的过程和经历。
总的来说,《消失的地平线》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度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作者巧妙地运用情节和人物塑造,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享受故事本身,更能够得到心灵的启迪和触动。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一读再读。
《消失的地平线》赏析共6页文档
《消失的地平线》赏析一、引言你可曾听说过在西藏一列人迹罕至的山脉之中有一处人间天堂?自然赋予了那片美好肥沃的土地令人心醉的美丽:在那里,天空皓若明镜;巍峨的雪山直入云霄;……在那一片神秘迷人的土地上,人们十分和谐地生活与工作,全然没有外部世界的纷争与焦虑。
宁静的生活与宜人的气候保持了人们的青春气息,所以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这片人间天堂就称作“香格里拉”—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最著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的一处神秘梦幻的乐园。
《消失的地平线》发表于1933年,自那以后,“香格里拉”一词便成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成为人类代代追求的理想乐园。
二、故事梗概介绍在《消失的地平线》这部小说中,作家希尔顿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离奇浪漫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康韦,一位极富魅力的英国外交官。
1931年,康韦在巴斯库尔(一个作者虚构的国家)任领事。
5月,巴斯库尔因政变而陷入极度混乱。
在疏散了白人侨民后,康韦登上了一架飞往巴基斯坦的专机,准备离开此处。
与康韦同乘该机的还有另外三名旅客—马林森,他的年轻助手;巴纳德,一位健谈的美国人;以及布琳克洛小姐,一位英国传教士。
然而,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被劫持,离开了预定航线,数小时后,飞行员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的一处高原强行着陆。
身受重伤的飞行员告诉他们可以到附近一处称为香格里拉的喇嘛寺寻求帮助,说罢便断了气。
在康韦一行人艰难跋涉到达香格里拉后,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荒无人烟的广袤山脉中,居然有这么一片神奇的土地。
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寺中的人员为他们提供了舒适的房间以及可口的食物。
喇嘛寺中有中央暖气设备,有先进的排水系统,有奢华的装饰,凡此种种,都不禁让他们想起了西方的文明与进步。
几天以后,康韦获准拜见已超过250岁的大喇嘛。
从大喇嘛处,康韦获悉,他和同伴是故意被带到香格里拉来的。
因为预见到一场新的战争将会吞没人类的文明,大喇嘛一直在努力为香格里拉充实人口,以便在世界其余地方被战争毁灭后,香格里拉能够保存人类的伟大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失的地域》的解读[宝典]地域为何消失——解读《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对于《消失的地域》这本书的辬题~有两处可能造成混淆~需要预先澄清。
首先~“消失的地域”原文为“no sense of place”~意指“地域差异之社会意义的减弱乃至消亡”,其次~“电子媒介”最主要的意义是指电视~而非21世纪最常指代的网络。
现在~读者可以从这个辬题洞察到全书的核心内容:这本成书于1985年的传播学专著~意在分析电视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并借此探索媒介对于大众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作者并未对媒介的发展取向提出任何明确的建议~但书中的观点独到新颖~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将对《消失的地域》一书中的观点做一整理归纳~但不再引述大量的案例分析。
永不谢幕的舞台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在绝大多数时刻都扮演着某种“角色”。
除去工作和相对正式的社交场合之外~即使在非正式的多人场景下~人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做着舞台表演。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四岁以上的幼儿通常就会根据当时的场景选择适当的行为和语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至少在多人场景下~所谓的“完全自由”是不存在的~人的表现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表演。
中国儒家有“君子慎独”的训诫~也就是说~社会的正统价值观通常期望人在单人的场景下仍然保持舞台表演的状态~期望人能够一以贯之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显而易见~人的社会角色是频繁改变的~并且社会角色和对社会角色扮演的成功程度是评价一个人的两条最主要的辬准。
权威从何而来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权威程度~尽管它们很可能并不代表权力的差异。
一般观点而言~医生、律师、记者、工程师、老板等角色有较高的权威感~秘书、快递员、服务员、零售商人等角色的权威感则相对较低。
这种权威感的差异并不能完全用权力的差异来解释,例如~国家公务员有一定的超越普通公民的权力~但我们对普通公务员的敬畏感并不如对普通医生的敬畏感来得强烈,~也不能完全用收入的差异来解释,例如~零售商人的收入可能相当高~但我们通常不会对他们表示特别的敬畏,。
排除权力、收入的因素之后~可以从信息的角度来解释权威感的来源。
沿用“舞台角色”的比喻~每个社会角色都有其前台和后台的区域:前台,或“前区”,是作为角色本身暴露给观众的表演空间,后台,或“后区”,则是该角色不被观众观察到时的休息、准备空间。
任何一个角色~后台的空间越大、越隐秘~则角色准备越充分~该角色越具有权威感,反之~后台的空间越狭窄、越开放~则角色越无法做额外准备~该角色也越不具有权威感。
律师是一个具有较高权威感的社会角色~这种权威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律师角色极深的后区空间。
一般看来~律师精通法律条文~并且口若悬河能言善辩~但这些能力很可能需要依赖平时极其大量的钻研和练习。
律师的角色很好地将这些后台的准备工作隐藏起来~并将后台的准备成果充分地展现在前台上~从而获得权威感。
另一方面~信息的获取渠道也是权威感的重要来源。
当不同角色发生交往时~通常其中一个角色具有信息流动的主导权~他有权力要求对方提供某些涉及角色后台的信息~但对方不能以同等的权力要求他。
此时~具有信息主导权的一方就具有较高的权威感。
实例:医生的权威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信息流动的不对称。
医生可以相当随意地询问病人的隐私~而病人则不可能向医生提同样的问题。
老板的权威感则同时兼有以上两点的原因。
老板通常有独立的办公室,较深的后区,~并且有权随时询问下属的工作状况。
另外~企业往往给较高地位的员工较独立的工作区域~以便为他们造成权威感。
权威为何失去角色在后区的表现与其在前区的表现总是有所差异的。
一般而言~角色的后区空间越深~能够在后区掩饰的私人信息就越多~权威感也越强。
而对于高地位的社会角色~人们总是期望他们有着“前后一致”的表现。
两个社会角色交流时~如果地位较低一方了解对方的后台信息~并因此而发现后者在后台的表现与他在前台的地位有着极大的差异甚至完全相反~则高位者的权威形象就会因此而失去。
实例:政治家通常是拥有最大后区空间和最强权威感的公众人物。
由于媒体的宣传方式~人们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政治家总是有着“一以贯之”的正统形象。
如果政治家在后台的一些“不恰当”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行为被公诸于众~他的形象就会一落千丈。
水门事件和“拉链门事件”都证明了这一点——显然~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在工作之余用粗口骂人或者发生婚外情都算不得什么大过错。
单个角色暴露自己的后区空间会导致其自身的权威地位失去~但不会导致这一类社会角色失去权威感。
只有当该类社会角色总体的后区空间被暴露时~这一类角色才会集体地丧失权威地位。
而暴露,或不暴露,某一类社会角色的后区空间~以及选择暴露,或不暴露,的方式~正是媒体的工作。
理解媒介媒体,或者叫媒介、传媒,的工作是一目了然的:传播信息。
但是~除了被传播的内容之外~媒介本身,即传播的形式,也会对社会造成影响~甚至可能比内容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和深远。
在《消失的地域》一书中~重点对纸面媒介,书籍、报纸、杂志等,和电子媒介,主要是电视~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收音机,做了比较。
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尽管有着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形式~但各个亚文化群体得以组成的基础是一样的:亚文化群体的成员享有共同的信息。
当媒介基本不存在的时候~信息的交流主要通过语言,包括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来完成~因此亚文化群体之间的划分也主要是通过地域的划分来完成的。
而纸面媒介具有难以获取、难以阅读的特征~因此实际上增强了不同亚文化群体之间的隔离~并为群体成员提供了更深的后区空间。
“程序员”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纸面媒介得以高度隔离的亚文化群体。
程序员之间的交流常常伴随着大量的专业术语甚至是魔咒一般的代码~这使他们的交流在没有地域隔离的情况下仍然具有高度的不可进入性。
对于“圈外人”来说~如果想要了解程序员的圈子~就必须寻找并阅读大量艰深晦涩的专业资料。
即使这些资料来自于网络或者电视,例如教育频道经常播放的编程入门节目,~其内容仍然是印刷形式的——线性、结构化、正式、难以理解。
因此~尽管辫布天南海北~程序员之间却总能有一种亲切感和凝聚力。
而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则是一种打破隔离的媒介形式。
首先~电视的内容是容易获取的:在纸面媒介时代~如果你想要了解另一个亚文化群体的情况~你就必须购买该领域的一本甚至好几本书~而寻找这些书的过程也同样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而在电视时代~你只需购买一台电视机就可以看到,理论上,所有的电视节目。
其次~电视的内容是容易理解的:电视传播的内容是非线性的、全面的、与生活相似的。
[2]实例:当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只能通过《体坛周报》来了解每周的nba 赛事。
那时~作为班上少有的篮球迷之一~我能够从报上零星的数据中得知科比〃布莱恩特近来的状态,而对于班上的女生来说~“像滑翔机一样的扣篮”这种句子对她们是毫无意义的。
而在最近一年中~世界杯让无数女生,包括沈冰小姐,成了足球迷~姚明又让无数从不打篮球的人成了篮球迷。
虽然会心有不甘地称呼他们一声“伪球迷”~但不能不承认~是电视让他们轻易地进入了“球迷”这个群体——哪怕是最富激情的句子~也不如亲眼目睹,当然是通过电视,科比的重扣和12个三分球令人热血沸腾。
在电视的面前~原有社会群体的隔离被削弱~原有社会角色的后区空间被暴露。
所谓“消失的地域”有两层含义:第一~通过电视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获取同样的信息~从而形成同样的信息基础,第二~更重要的是~社会群体之间信息分隔的屏障——纸面媒介时代的印刷品和更早的地域——被打破。
几乎一切社会角色~只要人们愿意~就能了解其后区信息。
人们习惯于谈论高位者的绯闻逸事~嘲笑他们在冠冕堂皇之下与普通人一样的打哈欠、说脏话、包二奶……地域的消失也意味着权威的消失。
当意识到继续借助信息的隔离甚至是封锁已经成为不可能的时候~人们可能选择另一种行为方式~即所谓的“中区”行为方式。
在这种行为方式下~人们将前区和后区极大程度地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区形象~并因此而给公众留下诚实、亲切的印象。
在失去权威感的同时~中区形象有助于传播受众了解高位者工作的重要性和他背负这些责任的辛苦~从而为他重新赢得公众的支持、尊重甚至喜爱。
这种社会角色的大规模重建~就是电子媒介对于社会行为的重大影响之一。
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在高位角色逐渐因为后区信息的暴露而失去权威的同时~媒介本身却很好地为自己营造了极其深厚的后区空间~并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权威。
你可以在电视上看见更衣室里的球员~也可以在电视上看见上街购物的老板~但却几乎无法在电视上看见电视台忙碌的后台。
在不断展示其他角色后台的同时~媒介本身的后台却得到了最大的保护。
因此~在权威被全面颠覆的电子媒介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记者、编辑等媒体从业者却获得了极高的权威~甚至被称为“无冕之王”。
媒介权威的建立~也证明了媒介对于社会行为的影响力。
下一个是谁, 继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之后~以万维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介是又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
考虑到以往每次媒介形式变迁的情况~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媒介的大规模发展也将对社会行为造成深远的影响。
《消失的地域》一书并未对网络媒介做评述~我在此将对梅罗维茨的观点做一个延伸~尝试用同样方法分析网络媒介的影响~供读者参考。
网络媒介与电子媒介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它让信息的获取更容易~促使隔离信息的藩篱更快地消失~展示一切社会角色的后区信息~全面颠覆传统的权威。
并且~由于网络具有的无中心特性~一切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因此它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加彻底——在一个新闻传媒并不自由的国度~人民也可以因投毒事件而震惊~也可以把元首与歌星的绯闻当谈资笑料~这完全要归功于网络媒介。
对于大多数情况~网络媒介很可以看成是电子媒介的一次延伸。
但是~对于媒介行业本身~网络媒介可能起到根本性的影响甚至是冲击。
前面已经提到~在纸面媒介时代和电子媒介时代~媒介行业控制着媒介的形式和内容。
媒介行业的从业者在揭示其他角色后台信息的同时始终保持自己的后台不被外人了解~因此他们获得了相当大的权威。
而在网络媒介时代~信息的生产及传播过程都完全被公开~媒介的后台信息正在逐渐被公开~媒介的权威地位正在失去。
另外~在传统媒介中~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在媒介与受众之间~如果不是只有一条单向信道的话~最多也只有一条不对称的双向信道。
如果受众对媒介有任何意见~他只能选择写信告诉媒介本身~或者“用货币投票”。
显然~不论采取哪种策略~他能够对媒介造成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3]的。
而在网络媒介时代~受众能够很轻易地传播自己的意见~并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再次将影响的范围扩大。
信息传播渠道的失控~客观上促进了媒介权威的被颠覆。
思考:他为什么说“这样做没用”,当传播的受众开始在网络上非正式地对媒介的形式、内容、价格、质量或者其他方面提出抱怨时~就会有人告诉你“这样做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