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简介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英文)名称: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学科概况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时代的需求。
当前时代明显特征之一就是电子科学的时代。
具体地说,也即工农业、国防和生活强烈需求的微电子芯片时代;几乎一切通讯赖以为生的电磁波时代;构成全部电子设备的电路与系统时代。
进一步的发展趋势明确表明:光和电磁统一的时代和新材料出现的革命性时代。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19世纪出现的欧姆定律和克希荷夫定律奠定了电路基础,麦克斯韦方程组奠定了电磁波理论基础;20世纪初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天才群体完成了微观粒子的量子力学体系;伺后固体物理学的出现更是在理论与工程之间架起了坚固的桥梁。
在量子理论基础上发明了激光器,将生成、控制和探测的电磁波从传统的无线电波、微波扩展到太赫兹波、光波直至X射线,正在实现电磁频谱的全覆盖。
在固体电子能带论的基础上,发明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以及随后的光纤和半导体激光器的发明开创了电子信息的新纪元。
近年来,宽禁带半导体等新型材料与碳基电子器件、半导体新能源器件、微纳/量子电子器件、大功率器件、无源器件、MEMS器件等不断涌现,电子器件面临又一次新的发展。
当前,电子器件从集成发展到系统集成芯片(SOC),光子器件也正从分立走向集成,有力推动了计算机、通信和自动控制等学科的发展,极大支撑了国民经济与国防领域中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并成为当代信息社会的基石。
完全可以说:电子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诸多学科的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学科内涵1. 研究对象本学科重点研究电子运动规律、电磁场与波、电磁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电路与电子线路及其系统的科学与技术。
本学科的研究内容包括:荷电粒子和非荷电粒子的产生、运动、变换及其在不同媒质中的相互作用的现象、效应、机理和规律,具体包括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波,电路与系统、电子线路等;在此基础上发现、发明和发展的各种电子材料、电磁材料、光电磁元器件、电子线路、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并开发相应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节前言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旨在研究和应用电子学原理的学科,它涵盖了从电子器件到电子系统的广泛领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节 1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研究和应用电子学原理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关注电子器件、电子系统和电子通信等领域。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包括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材料、电路设计、电磁场与波导、微电子学、光电子学、信息与通信技术等。
这些领域的发展推动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子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节 2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的电子学的诞生。
当时,人们开始研究电子现象并制造出第一个真空管。
随后,电子学逐渐发展,诞生了电子器件和电子工程学科。
20世纪初,晶体管的发明引领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中叶,集成电路的问世标志着电子科学与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此以后,电子器件的集成度不断提高,电子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节 3 电子科学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从电报到互联网,从电视到智能手机,信息的传输和存储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快速获取信息,加速了社会信息的传播和共享。
其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医疗领域的医学影像设备、自动化生产线、交通运输中的导航系统等,都离不开电子科学与技术。
最后,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电子产业的兴起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节 4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兴起,电子科学与技术将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未来,学校会进一步完善实验设施,引入更多前沿科研项目,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助力学生未来的发展。
六、专业要求
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数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挑战和机遇的专业,学生们在学习期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抓住机遇,做好准备,以更好地走向社会,为信息化进程做出贡献。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述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方面。学生主要学习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
二、课程设置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电子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接触到理论知识,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特色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在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各种实验课程和实训项目,例如电子设计大赛、通信工程实习等。学校还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使学生接触到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
四、就业方向
主要就业方向包括电子通信、科研院所、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互联网公司等。毕业生可以从事电子电路设计、通信网络规划、数字信号处理、系统集成等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越发广阔。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
一个涵盖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是一门研究电子技术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学科。
它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和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包括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专业的核心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电子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电子器件、数字电子技术等。
专业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要掌握信息处理技术,要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电子系统原理、电子器件等基本知识,要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将在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智能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够在电信、电子、计算机、网络
和控制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为实现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贡献力量。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它不仅是科技发展的核心支撑,而且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支柱。
由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用性强,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很好,同时也为社会的科技创新做出了成就。
高考专业详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专业简介1.专业初识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与前沿专业。
它是以近代物理学与数学为基础,研究电磁波的产生、运动及在不同介质中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明和发展各种信息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的专业。
2.学业导航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器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微型计算机原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电子与电子学以及微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课程。
3.发展前景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
信息科学是21世纪三大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其诞生和发展始终与科技前沿和先进生产力密切相关。
毫无疑问,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地位显著,前景广阔。
二、人才塑造1.考生潜质对电子知识很感兴趣,能阅读家用电器的电路图。
对计算机程序设计感兴趣。
观察过电动机的结构,对家电维修感兴趣。
动手能力比较强,会使用万用表,能绘制照明电路图,致力于研究理论物理等等。
2.学成之后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ppt课件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
最好就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情况
没有微电子技术的划时代发展,就没有现代 电子技术的辉煌成就。
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等领 域都无法脱离开依靠微电子技术制造的产品。
半导体材料学 Si、Ge、GaAs、GaN、InP等等。 半导体器件学 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光子器件、传感器件、微 机械器件等 集成电路设计学(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 模拟、数字、混合 半导体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学 涉及工艺问题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大体上包含如下内容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标
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与方法; 掌握集成电子器件、数字集成片上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 术、集成电路测试与封装技术,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实践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集成电子设备开发设计能力; 具有独立获取更新本专业新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技术 问题、应用所学进行创新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 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主要课程:
主要理论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高频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 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学、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版 图设计、硬件描述语言与SOC设计方法、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FPGA数字系统设计、DSP技术及应用。 主要实践课程: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 习和毕业设计,其中课程设计包括电路仿真综合课程设计、 数模混合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课程
电子科学与术学科(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0809)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在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级学科。
主要在现代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电磁兼容、传感网络与传感技术、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检测技术与电子器件等方面互补性科学问题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
该学科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为依托,与国内企业、研究所和985高校等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和开发基地,提炼重大科学问题,解决实践工程技术难题,努力拓展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通过共同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工程技术问题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律性、使命感和公民心。
一、培养目标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积极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
对本学科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有关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及时更新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
3.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具备应用外语撰写学术论文的初步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学科方向(一)电路与系统(080902)1.现代通信与信息传输主要开展现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移动传输技术、现代通信传输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着重研究宽带通信系统中应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若干关键问题。
2.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主要开展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声发射检测技术、智能与虚拟仪器技术、嵌入式技术,电路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性研究。
3.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主要开展智能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网络数据融合、图像处理与识别、智能计算的研究。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概述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应用电子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研究与开发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电子计算机、电子信息处理、显示技术、电子器件、电子材料、光电子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
其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了电子基础、电子仪器及电磁场等学科,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制造出来的产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重要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以及较好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快速学习的能力,以及较好的心理承受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都要求学生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中不断锤炼自身,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球范围内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预计未来几年持续增长,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同时,也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总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学科,学生需要具备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在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的同时,注重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
第二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
其中,基础课主要包括数学、物理、电路、电磁场等基础知识,这些课程对学生打好基础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课涉及电路原理、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信号处理、控制原理、光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等方面,这些课程对学生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极大的帮助。
学生可以逐步学习和掌握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逐渐掌握和熟练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
此外,还需要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实验和课程设计等课程,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并与同学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各种实验、调试和分析任务。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电子工程设计、电子技术应用和电子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的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学、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熟悉电子工程设计与管理的能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1.学习深入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前沿技术;2.具备电子工程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工作;3.具备电子系统测试和调试能力,能够解决电子产品运行中的故障和问题;4.具备电子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能力,能够为企业和组织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5.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多层次的团队中合作开展工作;6.具备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技术和行业需求。
三、培养体系1.基础课程阶段:在大一、大二阶段,学生将学习数学、物理、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阶段:在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将学习电子技术、电子工程、电子仪器、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子产品设计等专业课程,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3.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嵌入式系统设计、半导体器件与工艺、通信原理等。
5.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四、培养模式1.学院与企业合作模式:学院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2.产学研结合模式:学院与科研机构合作,提供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五、就业方向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电子信息产业、通信业、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开发、自动化控制、新能源等领域就业,担任电子工程师、电子产品设计师、电子系统测试工程师、电子信息系统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职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作为光子探测和分析的光子检测技术;光计 算和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光子存储信息的光 存储技术;光子显示技术;利用光子加工与 物质相互作用的光子加工与光子生物技术。 由以上技术形成的光电子行业的五大类产业 格局:光电子材料与元件产业、光信息(资 讯)产业、传统光学(光学器材)产业、光 通信产业、激光器与激光应用(能量、医疗) 产业。
美国将光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分为民用和军 用两大类:民用包括计算、通信、娱乐、教 育、电子商务、公共卫生和交通运输;军用 包括部队指挥和控制系统、照相、雷达、飞 行传感器和光制导武器。光电子技术行业的 主要产品包括:激光器、光盘、成像传感器、 光纤以及关键部位使用光电子元器件的所有 仪器和系统。
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有大约15万人从事 光电子方面的工作,光电子技术产业创造的 税收从1991年的40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超 过200亿美元。(2)国内概况中国光电子技术 产业的现状分为大陆和台湾地区。近20多年 来,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内地 的激光、光电子科学事业的发展立足创新、 面向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到了“九五”计划期间,国家加大投资,才 拉开了新世纪中国内地加速发展微电子产业 的序幕。通过启动“909工程”,成功建成 25条芯片制造线。中国集成电路市场持续快 速增长。200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96.3亿 块,产值达到1470亿元,比2002年增长 22.5%。巨大的市场吸引国际知名集成电路 企业纷纷来华投资。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电子 线路、计算机语言、微型计算机原理、电动 力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 导体物理、物理电子与电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及微电子学 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 语言和算法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 业设计等。一般安排20周。
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
一、电子科学与技术
1、电子科学与技术是集科学家、技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知识经验的广
泛学科,是把基础科学和技术应用到电子技术或电子产品开发和应用
中的实践性学科。
2、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应用物理学、电子学、电脑技术、信息与电气工
程技术等科学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半导体器件、电
子元件、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等的研究及应用。
3、电子科学与技术在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
服务于电子、控制、信息和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得到了更多的应用,例如计算机网络、智能家居、智能
芯片、无线通信等。
二、电子信息工程
1、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以通信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科学为基础
的综合科学,旨在依据互联网的新技术发展,开拓新的信息处理能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技术来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使人们对
把握信息社会发展的知识获得充分了解。
2、电子信息工程主要从事信息信道的建立、处理以及应用,其主要方
向为信息处理的机电接口解决方案、机电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现代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
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广泛,主要涉及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例如互联网传播系统的设计、智能识别系统、射频识别技术、多媒体
系统技术等领域,可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工矿企业现代化生产系
统及军工、航空等特殊领域。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_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_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本学科属于工学学科门类,涉及广播、电视、电路、视频、音乐、图像、雷达、新媒体、微电子、人工智能等众多高科技领域。
该专业具有理工融合的特点,涵盖的学科领域主要有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培养能在相关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良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接受微电子实践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随着社会需求会逐步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看好。
毕业生可以到电子、信息部门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和元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等的设计和制造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面向微电子、测控等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和科研教学等方面工作,在公司、企业从事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研制、测控仪器软硬件设计和电子企业的生产管理等。
担任销售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电子工程师、产品工艺制程工程师、项目经理、区域销售经理、硬件工程师、产品经理、工艺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等岗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根据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已经步入上升轨道。
中国随着市场开放和外资的不断涌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开始焕发活力。
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书将信息产业列入重点扶植产业之一,中国军事和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必然带动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发展和内需。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
方向,从传统电子学发展而来,是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科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能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应用与管理等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子、微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学习。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学到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应用、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应用、数字系统、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还会在实验室里进行各种实验,如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等,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电子、通信、计算机、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工作,也可以进入科研院所、大型电子、通信、计算机企业从事科研、开发、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电子科技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本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生在求职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和
计算机基础,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和专业英语,以便阅读和理解国际上相关文献,以及与国外人员进行交流。
总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挑战
性和实践性的专业,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将会收获很多,并为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通常是针对那些想从事电子科技研发、制造、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学生而设计的课程。
这是一个非常前沿的科学领域,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信息技术,包括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芯片设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机等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通常会涵盖一些传统的学科,如电路原理、电子元器件、数字电路与系统、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微处理器和嵌入式系统等等。
同时也会涉及到一些更加前沿的领域,例如光电子学、纳米电子学、传感器技术、生物电子学和智能电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所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他们掌握各种实际应用技能。
因此,一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通常包括实验室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和实习等项目。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在各种不同的行业中,需要电子科技专业人才来负责各种不同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电子科技专业人才可能的就业领域:1. 通信。
电子科技专业人才可以在各种不同的通信科技公司工作,从事移动通信、宽带网络和卫星通信等领域的工作。
2. 电子制造业。
电子科技专业人才还可以在电子制造业中寻找就业机会。
这包括从电路板到芯片和电视机等各种产品的制造。
3. 能源。
电子科技专业人才可以在能源行业中寻找就业机会,从事智能电网、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不同领域的工作。
4. 计算机科学。
电子科技专业与计算机科学密切相关。
因此,在各种不同的计算机科学公司中,可以找到电子科技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
总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该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还会不断增加。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优势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优势在于,它为学生提供了从事电子科技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和知识。
因此,学生可以在毕业后进入各种不同的行业,或者继续深造相关的学术领域。
此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还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机会,从事有趣的研究项目和实验室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解读(精选5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解读(精选5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解读【篇1】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特别是微电子与光电子电路、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能够用系统的观点分析、综合和处理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良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接受微电子实践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解读【篇2】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电子通信工程英文名为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及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
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讯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工程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解读【篇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课程包括《SQLSERVER数据库应用技术》、《模拟电路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电路分析原理》、《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单片机系统原理》、《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半导体物理学》、《DSP技术及应用》、《光纤传感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
1.通识类课程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外语、人文社会科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艺术等内容由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包括经济、法律、环境、伦理等基本内容。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包括工程数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本内容,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数学、物理学的教学要求,以加强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物理电子学、近代物理学、微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及相关技术的综合交叉学科。
主要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近二十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推进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根基。
电子科学与技术包含4个二级学科,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
我校这4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内最早批准的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也是近年来我校“21T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形成以刘盛纲院士,林为干院士、陈星弼院士为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国内知名的高层次中青年学者为学术骨干的梯队。
设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一大批国际水平的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工作站和先进软件。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我国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它的发展必将极大地推动信息社会的进步,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物理电子学】“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物理电子学是电子学、近代物理学、光电子学、量子电子学、超导电子学及相关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在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近年来本学科发展特别迅速,不断涵盖新的学科领域,促进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等二级学科以及信息与通信系统、光学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的拓展,形成了若干新的科学技术增长点,如光波与光子技术、信息显示技术与器件、高速光纤通信与光纤网等,成为下一世纪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基石之一。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有相对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等离子体电子学、太赫兹电子学、微真空电子学、纳米电子学与生物电磁学。
本专业设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
我院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包括:物理电子学(080901)、电路与系统(08090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和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080921)。
目前拥有电磁工程和电磁兼容两个专业实验室,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和特聘教授岗位。
2000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是我国最早从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的学科之一。
2007年被评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也是我院设立较早的二级学科。
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是自主设置博士点二级学科,是我院根据自身特点,密切跟踪学科发展趋势设立的交叉前沿学科方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已成为我国面向航空航天,国防特色突出,学术优势明显的学科。
目前在该一级学科下共建有5个各具特色的二级学科。
01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是,是一门用电子学、光电子学方法来研究物理信息的辐射、传输、散射、获取、处理以及显示的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在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研究范围涉及材料、器件以及系统等诸多方面。
从事该学科的科研与教学的教师1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8人具有博士学位。
支撑的科研条件除了学院公用的国防科工委航空电子重点实验室外,还有各教研室的红外光电技术实验室、光电信息传输与处理实验室、声光信号处理实验室等。
本学科近2年来在SCI、EI以及ISTP收录的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约20篇/年。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防发明专利1项。
本学科所从事的研究主要为结合航空航天及国防需求的国家、军口及各类基金项目,曾获国家、省部级及其它科技进步奖多项,并具有鲜明的特色(如声光扩频通讯和航空光纤总线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 光电检测与声光信号处理、光纤通信与光网络、光电成像信息技术、红外光电探测技术,光电成像遥感理论与技术,微波光子学理论与技术,空间激光信息技术,光量子信息技术,等离子体电子学。
02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主要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既是沟通新一代电子器件和发展新一代信息系统之间的桥梁,又是微电子、信号
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发展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在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学科有一支年富力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学和科研人员10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
近五年来,该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五项、总装备部和信息产业部项目2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模通信电路与系统、微波电路与射频仿真技术、电路与系统设计、抗干扰理论与应用、测试及评估、高速集成电路信号完整性、通信网络技术、虚拟仪器与自动测量控制系统。
主要从业领域为:电路与系统及相关的交叉学科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在与本学科相关的产业部门(如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家电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通信、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电子电路及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等)从事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一门新兴的高科技学科,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
微电子产业是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巩固国防密切相关的重要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从事本学科研究的师资队伍共8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电子机械系统及微集成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系统集成芯片设计方法学研究和应用、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半导体工艺/微电子薄膜及其在固态器件中的应用、微电子机械和集成传感器研究。
本学科在物理学报、电子学报、无机材料学报、中国激光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达10余篇。
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研究的内容包括:电磁信号(包括高频、微波、毫米波、光波等)的产生、交换、传播、传输、发射、接收及散射等有关的理论和技术,信息(包括图像、语音、空间及传输媒体性能)的获取、处理及传输的理论和技术。
其应用领域蕴含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学科拥有两个专业实验室,电磁工程实验室和电磁兼容实验室。
是全国最早开始从事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研究的实验室。
在电磁辐射与散射测量、微波天线、计算电磁学、目标电磁特性、射频半实物仿真和微波测量系统研究方面在国内有相当的影响力,并处于领先地位。
多年来,该学科在航空航天电子系统、大型毫米波紧缩场系统、毫米波辐射散射测量系统、射频仿真系统、电磁隐身与反隐身研究、微波通信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该学科专业齐全,具有鲜明的航空航天和国防科研领域的特色。
本学科具有硕士和博士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目前,该学科有在职教授4名、副教授6名、博士后4名、其他青年教师6名。
学科研究方向包括:通信和天线工程、计算电磁学与雷达目标特性、电磁散射与辐射测量技术、射频、微波与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微波成像理论与技术、微波遥感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向。
05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
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是我院自主设立的前沿交叉学科,该学科以特种飞行器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评估为研究对象,研究全机电磁兼容总体量化设计新方法、武器平台电磁兼容建模方法、系统电磁兼容行为级仿真方法和有源干扰对消技术等。
研究电磁兼容试验系统集成和检测技术、电磁环境效能和系统电磁兼容可靠性等理论与技术。
为信息战特种武器装备的研制提供了重大技术支撑和保障。
目前,从事该学科研究有教授2名、副教授5名、博士后3名、其他青年教师2名。
该学科瞄准国家新一代航空航天平台重大需求,国防重大项目支持下,开展了电磁兼容性设计和系统电磁兼容试验方法研究,尤其是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完成了包括××干扰机、××预警机等13个国家重点型号工程的电磁兼容设计任务;完成了我军第一个陆军地面常规武器装备的系统级电磁兼容试验系统建设。
该学科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个重大奖项。
几年来,本学科在国际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其中EI 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