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管理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批次管理制度模板

批次管理制度模板

批次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确保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追溯性,规范批次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批次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批次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批次管理。

三、定义批次: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相同原料、相同工艺连续生产出的一定数量的产品。

四、批次划分原则1. 原材料批次:根据供应商、到达时间、检验结果等因素划分。

2. 生产批次:根据生产计划、生产日期、生产设备等因素划分。

3. 成品批次:根据生产批次、检验结果等因素划分。

五、批次编码规则1. 原材料批次编码:供应商代码 + 到达日期 + 检验批次号。

2. 生产批次编码:生产日期 + 生产线编号 + 生产批次号。

3. 成品批次编码:生产批次编码 + 检验批次号。

六、批次管理流程1. 原材料接收:仓库根据供应商和到达时间进行批次划分,并进行标识。

2. 原材料检验:质检部门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批次标识。

3. 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订单和原材料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明确批次。

4.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批次进行领料、生产、记录。

5. 成品检验:质检部门对成品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批次标识。

6. 成品入库:仓库根据批次进行成品入库,并进行标识。

七、批次记录1. 所有批次相关的信息必须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批次编码、数量、时间、检验结果等。

2. 记录应保存在易于查询和追溯的方式,如电子文档或纸质文档。

八、批次追溯1.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启动追溯程序,追踪到具体批次。

2. 对于问题批次,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

九、培训与考核1. 对涉及批次管理的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熟悉批次管理流程和要求。

2. 定期对批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十、监督与改进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批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 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定期对批次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和改进。

批次管理产品标识和质量控制程序

批次管理产品标识和质量控制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批次管理产品标识和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产品进行适当标识和记录,以区别产品的品种、类别、材料批次、生产批次、不同检验状态,防止混淆误用,确保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和现状实现全过程质量追溯。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从进货、生产至交付全过程中的批次管理标识和必要质量追溯的场所。

3 定义

4 职责
4.1品管部负责监督批次管理产品标识和质量可追溯性控制管理。

使用生产、检验状态标签、标识卡或印章,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视;负责组织对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追溯。

4.2 批次管理员负责产品打码,所有完工产品的《工序生产质量信息流转单》、《车间机台生产使用材料记录表》收集、整理、保存,监督所有产品标识状态的执行情况。

4.3 采购处负责向供应商提出批次管理要求,编制各类原材料对应批次编号的规则明细。

企业批次控制具体方法

企业批次控制具体方法

企业批次控制具体方法
企业批次控制的具体方法如下:
1. 批次标识:为每个批次的产品赋予唯一的识别码,该识别码应包含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产品批次等信息。

2. 批次记录:建立完整的批次记录,包括生产记录、质检记录、物流记录等,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可追溯性。

3. 批次分类:根据产品特性和企业需求,将批次分为合格批次、不合格批次、退货批次等,并进行分类管理。

4. 批次隔离:对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隔离,避免不同批次的产品混杂在一起,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可追溯性。

5. 批次处理:对于不合格批次和退货批次,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返工、报废、销毁等,并做好记录。

6. 批次分析:定期对批次控制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点和改进点,持续优化批次控制流程。

7. 批次维护:定期对批次控制设备、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以上就是企业批次控制的具体方法,通过实施这些方法,可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可追溯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批次管理制度(共)

批次管理制度(共)

引言概述:批次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规范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实施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出厂、销售等多个环节,通过合理的分批次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

本文将从批次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基本原则、关键流程、相关技术支持和运营案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批次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1.1批次管理制度的起源1.2批次管理制度的发展背景1.3批次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2.批次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2.1清晰的标识和追溯要求2.2记录完整和可靠性2.3合理的批次划分和管理2.4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2.5持续改进和优化3.批次管理制度的关键流程3.1原材料采购批次管理3.1.1供应商选择和评估3.1.2批次标识和质量要求3.1.3进货检验和验收3.2生产过程控制批次管理3.2.1工艺参数设定和记录3.2.2生产过程监控和调整3.2.3产品合格出园3.3产品出厂批次管理3.3.1批次追溯标识和记录3.3.2批次质量控制和检验3.3.3批次出厂核准和发货3.4销售和配送批次管理3.4.1批次销售和发货记录3.4.2批次产品追溯和召回3.4.3批次库存管理和配送4.相关技术支持4.1自动化采集和识别技术4.2批次管理信息系统4.3大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4.4物流追踪和监控设备4.5和智能终端5.批次管理制度的运营案例5.1食品行业批次管理5.2化妆品行业批次管理5.3汽车零部件行业批次管理5.4药品行业批次管理5.5电子产品行业批次管理总结:批次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规范生产和流通环节,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建立科学合理的批次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质量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批次管理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

涂料批次管理制度

涂料批次管理制度

涂料批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涂料批次管理,提高涂料生产及质量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涂料生产企业及相关涂料生产、质量管理人员。

三、批次管理流程1. 开始生产生产人员根据生产计划和涂料配方,准备所需原材料,并进行生产设备的准备工作。

2. 原材料入库原材料应当按照要求进行严格检验,并填写原材料检验合格报告。

合格的原材料方可入库。

3. 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生产的涂料符合标准要求。

4. 检验生产完成后的涂料样品应当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粘度、干燥时间、附着力等指标的检测。

5. 批次管理每一批次生产完成后,应当给予一个唯一的批次编号,并进行记录。

同时,批次编号应当贴在相应的涂料容器上。

6. 运输及库存涂料装运后,应当及时入库,并在库存记录中进行登记,并且应当贴上相应的批次编号,确保库存管理的准确性。

7. 质量追溯涂料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追踪体系,确保每一批次涂料的质量可追溯,如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及时追踪到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8. 质量管理涂料批次管理在质量管理中应当起到关键作用,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对批次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批次管理记录1. 原材料检验记录应当详细记录每一批原材料的检验情况,包括检验项目、结果及合格证明文件。

2. 生产过程记录应当记录每一批次涂料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开始时间、生产结束时间、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等相关信息。

3. 检验记录记录每一批次涂料的检验结果,包括外观、粘度、干燥时间、附着力等指标,并签字确认。

4. 批次管理记录记录每一批次涂料的批次编号、生产日期、入库日期、库存情况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存档。

五、批次号的标识涂料包装上应当贴上明显的批次编号标识,确保每一批次涂料可以清晰辨识,同时在库存管理中也能够准确记录。

六、违规处理如果发现有操作人员违反批次管理制度的规定,并造成质量问题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进行责任追究。

批次管理方案

批次管理方案

批次管理方案一、批次管理的目的及范围:1、批次管理的目的:为了保证同批次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便于清查影响质量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2、批次管理范围:①、按照公司现状情况进行生产制造过程实行批次管理。

②、产品生产过程流程图(分六大块):库房发件—流水线作业—下线磨合热试验调试—性能测功—产品入库—包装装箱。

二、批次管理实施程序:1、设定唯一编码标识每批货物;2、建立入库登记记录每批货物信息;3、制定出库策略根据批次管理原则;4、定期盘点检查库存批次准确性;5、根据货物有效期或品质选择适当批次进行出库。

三、批次管理背景与作用:1、在管理存储的产品时,需要对产品进行批次管理,以便更好地掌握库存情况。

2、通过批次管理,可以快速地追踪产品的来源和历史记录,并确保库存中的产品按照其生产日期和质量等级进行排列和出货。

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批次管理说明:1、批次管理是指在管理仓库中存储的产品时,将同一批次的产品集中放置在同一区域,并对每个批次进行记录。

2、批次管理通常包括标记批处理代码、记录生产日期、收货日期、批次号、数量、产品质量等级等。

这可以有效防止产品变质、损坏等问题,并帮助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运营。

五、批次管理的主要功能及目标:1、批次管理的主要功能:跟踪产品的流向、计算总库存和销售量、调整库存、准确管理库存成本等。

2、批次管理目标:对产品的历史纪录进行跟踪、批量操作相关商品、根据库存情况及时做出决策。

六、批次管理的作用:1、批次管理主要的作用是为管理员提供一种自动化的方法,以便快速对存储的产品进行追踪、分类、分析,并将其按照固定规则进行检查。

批次管理功能主要包括:2、标记批次号:对每个新批次产品添加独有的标识,以便更好地追踪和管理。

3、生产日期记录:记录每个批次的生产日期以便后期管理。

4、质量级别记录:记录库存中每一个产品的质量级别和有效期等信息,方便对过期产品的处理。

批次管理制度要求

批次管理制度要求

一、总则为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规范产品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制定本批次管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企业,包括生产加工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

二、适用范围1. 本批次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产品生产的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等。

2. 进口产品的生产及批次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需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要求。

三、生产计划安排1. 企业应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按照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应情况确定生产批次及生产数量。

2. 生产计划应报批管理部门批准,并确定相应的生产批次编号。

3. 生产计划应明确各批次的生产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确保生产过程的有序进行。

四、原材料采购1. 企业应采购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并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合格的原材料方可入库使用,否则应及时退回或重新申请批次号重新检验合格。

2. 对不同批次的原材料应单独进行编号,并建立完整的原材料批次档案,以方便溯源管理。

五、生产过程控制1. 对各批次的生产过程应定期进行抽检,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范和质量标准。

对各批次的生产记录和生产数据应进行完整保存。

2. 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根据情况及时通知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处理。

确保相关责任人对问题进行追踪和处理,并及时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产品质量检验1. 对各批次的产品应进行质量检验,并对合格产品进行出厂标识和发放产品合格证明。

2. 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通知生产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确保不合格产品的重新加工或退货等处理工作。

3. 对于问题产品应及时做好退换货的记录,并进行问题产品的原因分析及责任追会。

1. 对每批次的产品应建立完整的质量追溯档案,包括原材料采购信息、生产过程记录、质量检验报告等。

2. 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应能够通过质量追溯档案快速查找出问题源头,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3. 建立质量追溯管理制度,确保对质量问题的快速反应和处理,防止质量问题的扩散和影响。

批次管理制度范文

批次管理制度范文

批次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批次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交付时间。

通过建立完善的批次管理制度,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批次管理范围批次管理制度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

具体包括原材料入库、生产过程管理、成品入库以及库存管理等环节。

通过对这些环节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批次管理流程1. 原材料入库管理原材料入库是生产的第一步,也是批次管理的起点。

在原材料入库时,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验收和标识,并建立台账记录。

同时,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分批管理,确保每批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2. 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过程是批次管理的核心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批次的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 成品入库管理成品入库是生产的最后一步,也是产品交付的前提。

在成品入库时,需要对成品进行验收和标识,并建立成品台账记录。

同时,需要对成品进行分批管理,确保每批成品的质量和数量。

4.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批次管理的延续和总结。

在库存管理中,需要对每个批次的库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调整库存量和配送方式。

同时,需要定期清点库存,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四、批次管理制度建设1. 制度建设目标批次管理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同时,通过批次管理制度建设,可以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控和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制度建设原则批次管理制度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批次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保批次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规范性原则:批次管理制度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保证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加工过程中产品的批次管理

加工过程中产品的批次管理

产品的批次管理一、批次管理1.加工过程中产品的批次(1)为避免在制造工序中同般产品造成混同且便于跟踪调查,在制造有机加工食品时,应通过采用批次号的方法来进行管理。

(2)在有机加工的原料出库记录表中,应记载原料的批次号并且在膨化工序中每个膨化桶都要注明批次号并管理至成为最终产品。

(3)在发货记录中应记录最终产品的批次号。

2.批次有两个:1,管理批次;2,生产批次管理批次偏重于于物料管理使用,根据企业在采购、库存、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的需要设置,使物料管理达到更细致层面,还常与物料的属性结合使用,普遍应用模式为:批次+自由性。

生产批次,仅仅限于生产方面的使用,可用于追踪、保值期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一些行业还要结合序列号使用。

二、公司制定的货批编号管理规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容易追溯,一般来说生活日期+原料批代号+生产车间班次(2)客户要求,其中有的客户对于批号的规定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我们的记录能够容易源头追溯就可以了(一)、原材料的批次号编号规则每种原材料给出一个代号,如AA;同种材料不同供应商给出代号,如11;然后根据此供应商本年度供货次数进行编号,如06001;合起来就是AA1106001,标识11厂家在06年提供的第一批AA材料。

二、生产部物料批次管理规定1.目的明确物料的管理职责,加强生产部物料管理工作标准化,确保在线物料的有效管理。

2.适用范围生产部所有在线物料。

3.职责3.1生产车间领班:对车间所有物料负责整体管理。

3.2物料员:负责所管理车间物料按照生产计划要求适时适量的领、发、退、报废及成品入库工作,做到账目清晰、实物状态区分明确;对自己所管理车间物料进行在线监督和检查,确保物料各环节的畅通运作,为生产车间提供更好的服务。

3.3 生产组长:对自己所管理工作区域物料使用、消耗控制负责。

4.定义4.1 原材料:是指形成产品的所有物料。

4.2 半成品:是单纯的原材料的集合,有些是本厂自制,有些是外发加工的。

批次管理制度

批次管理制度

批次管理制度
批次管理制度是一种管理方法,用于跟踪和管理一批产品或材
料的流动和使用情况。

它通常适用于需要严格控制批次品质和追溯
产品或材料来源的行业,如制药、食品、化工等。

1. 批次标识:每个批次都要有唯一的标识符,通常包括批次号、生产日期、生产者信息等。

这样可以方便追溯产品或材料的来源和
生产情况。

2. 批次记录:对每个批次的进出库、生产、检验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数量、日期、质量检验结果等。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管
理者了解产品或材料的使用情况,并进行质量追溯。

3. 批次追溯:通过批次记录,可以追溯到每个批次的来源和去向。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准确找出受影响的批次,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如召回、退货等。

4. 批次管理流程:建立一套批次管理的标准流程,包括进出库手续、质量检验、记录记录等。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批次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并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5. 批次质量控制:制定批次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原材料采购要求、生产工艺控制、产品检验标准等。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批次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检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批次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效率,降低质量风险和责任。

还可以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合规性。

批次管理制度

批次管理制度

批次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和目的为了规范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加强管理和控制,特制定本批次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批次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流程,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声誉。

二、适用范围本批次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和供应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包装运输、质量检验以及销售等相关部门。

三、管理标准1. 批次编号•每个批次的产品都应有唯一的批次编号,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进行标注,并在相关记录中详细记录。

•批次编号应包含批次生产日期、产品型号、生产线编号等信息,以便追溯。

2. 批次记录•每个批次的产品都应有相应的批次记录,记录包括生产日期、生产人员、生产线信息、原材料批号、生产设备编号等。

•批次记录应及时、完整、准确地填写,以便进行质量追溯和分析。

3. 批次检验•每个批次的产品都应进行质量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功能等。

•检验应由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或人员进行,并记录检验结果和意见。

•不合格产品的批次应及时追溯,并进行处理或退货。

4. 批次追踪•针对产品批次发生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启动追溯程序,找出问题原因并进行整改。

•追踪程序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形成相应的追溯报告。

5. 批次管控•相关部门应建立批次管控机制,确保每个批次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管控措施包括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对原材料的抽样检验、对产品的抽检等。

•管控结果应记录并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进行管理和改进。

四、考核标准1. 批次管理过程考核•对参与批次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包括批次记录填写是否及时、准确,批次追踪是否规范等。

•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并进行奖励或警告等相应措施。

2. 批次质量考核•对每个批次的产品进行质量考核,包括外观、尺寸、功能等项目的检验。

•考核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与质量目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确定不合格批次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3. 批次管控考核•对批次管理的整体效果进行考核,包括批次追踪的有效性、管控措施的有效性等。

批次管理制度正规范本(通用版)

批次管理制度正规范本(通用版)

批次管理制度1. 引言批次管理制度是指在生产、采购、配送等环节中,根据产品批次的不同进行管理和追溯的制度。

它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并提高生产和供应链的效率。

本文将介绍批次管理制度的定义、目的、原则和实施程序,以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2. 定义批次管理制度是指根据产品批次的特征,通过标识、记录和追溯等手段,对产品进行管理的制度。

它包括确定和标识产品批次、记录批次信息、追溯批次流向等环节,以实现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控制。

3. 目的批次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对产品批次进行管理和追溯,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批次管理制度,可以准确记录和追溯产品的生产过程,避免重复生产和物料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供应链管理:批次管理制度可以实现批次流向的追溯,从而提高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管理效果,减少风险和损失。

4. 原则批次管理制度应遵循原则:•标识唯一性原则:每个产品批次应具有唯一的标识信息,避免混淆和错误。

•记录完整性原则:对每个产品批次的数据和信息应进行完整记录,确保追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审核可行性原则:批次管理制度应具备审核和审计的可行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连续性原则:批次信息应按照生产流程的连续性记录,方便追溯和问题排查。

5. 实施程序批次管理制度的实施程序包括步骤:5.1 确定批次标识方式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环境,确定批次标识的方式,可以使用批次号、条形码、二维码等。

确保标识信息与产品可以一一对应,方便追溯和管理。

5.2 记录批次信息对每个产品批次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包括生产日期、生产人员、生产工艺、原料信息等。

通过记录批次信息,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可追溯性。

5.3 追溯批次流向在产品配送和销售过程中,记录产品的流向信息,包括销售渠道、售出地点、客户信息等。

通过追溯批次流向,可以排查问题和解决质量纠纷,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信誉度。

批次管理规范

批次管理规范

批次管理规范1. 背景批次管理是一种重要的企业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和供应链的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以及满足客户需求。

为了规范批次管理流程,减少错误和风险,制定本规范。

2.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企业的批次管理流程,确保每个批次的追踪和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3. 批次管理流程3.1 下单和分配批次编号1. 销售部门收到客户订单后,将订单信息提供给生产部门。

2. 生产部门根据订单信息,分配唯一的批次编号,并将其记录在生产计划表中。

3.2 生产和记录1. 生产部门按照计划开始生产,并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2.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应及时记录生产数据,包括原材料使用量、生产时间、生产产量等。

3.3 质量控制1. 在生产结束后,质量部门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2. 如果产品合格,质量部门将记录合格批次编号,并将其传达给仓储部门。

3. 如果产品不合格,质量部门将记录不合格批次编号,并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

3.4 批次追踪1. 仓储部门在收到产品后,将记录收货批次编号,并进行入库操作。

2. 仓储部门应建立有效的批次追踪系统,以确保批次的追踪能力和溯源性。

3. 在销售过程中,销售部门应记录出货批次编号,并及时更新销售信息。

3.5 批次报告和分析1. 每月或每季度,企业应生成批次报告,包括生产情况、质量情况、销售情况等。

2. 针对报告中的数据和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 结论通过规范批次管理流程,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控制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取更大的优势。

同时,批次报告和分析还能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持续改进和发展。

> 注意:本文档根据一般的批次管理流程制定,具体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批号管理制度

批号管理制度

批号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规范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批次管理,确保生产产品质量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批次管理。

二、定义1. 批次:指具有相同生产时间、原材料、工艺、人员等条件下生产的具有同一品质要求的一批产品。

2. 批次号:指每个批次在生产时设置的唯一标识。

3. 批次档案:指每个批次的相关文件、记录、样品等资料的汇总。

4. 批号管理:指对每个批次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管理和记录的过程。

三、批号管理流程1. 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同时按照产品工艺要求进行品质控制。

2. 每个生产批次都应该有一个批次号,并在批次开始前进行登记。

批次号应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序列号等信息。

3. 生产过程中,应当定期抽取样品,并对样品进行检验和记录。

4. 对于合格的产品,应当在批次档案中记录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原材料品号、使用工艺、操作人员等。

5.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记录和处理。

6. 批次档案应保存至产品质量保证期限届满后,如有特殊情况,需要保存更久时间的批次档案,应当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四、批号管理要求1. 对于每个生产批次,应该有一个唯一的批次号,并在批次开始前进行登记。

2. 生产过程中,应当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全面监控,并及时纠正异常情况。

3. 每个批次应当抽取样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在批次档案中。

4.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当及时停止生产,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处理记录。

5. 批次档案应当包括批次号、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原材料品号、使用工艺、操作人员等信息。

6. 如有需要,批次档案应当保存至产品质量保证期限届满后,保存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具体确定。

五、记录和文件管理1. 批次号的生成、登记和使用记录。

2. 合格与不合格产品的记录和处理记录。

3. 抽样检验记录和结果分析报告。

4. 监督检验记录和结果分析报告。

5. 产品质量保证期限的记录和跟踪。

药品GMP批次管理控制程序

药品GMP批次管理控制程序

ABC药品有限公司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生产管理文件
2020年最新版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发放范围:公司各部门2020年01月01日生效
目录
序号内容页码1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职责 (3)
4 内容 (3)
文件更改履历 (4)
1 目的
建立批、批量及批号管理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固体制剂车间及注射剂车间生产的批及批号管理。

3 责任
技术部、各生产车间。

4 内容
4.1 批、批量与批号的定义:批是指在规定的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一批药品的数量定义为一个批量;批号是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

4.2 大小容量注射剂以同一配液罐一次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4.3 固体、半固体制剂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4.4 中药固体制剂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4.5 批号的编制方法:正常批号:年-月-流水,实例:200608批,即指2020年6月生产的第8批产品。

重新加工批号:重新加工后原批号不变,只在原批号后加一“R”以示区别。

文件更改履历
文件更改履历。

茶厂批次管理制度

茶厂批次管理制度

茶厂批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茶厂的生产制度,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特制定本批次管理制度。

二、批次管理范围1. 批次管理范围包括茶叶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验、销售等全过程。

2. 茶厂应当建立完整的批次管理档案,对每一批生产的茶叶进行记录和归档。

3. 批次管理档案应当包括批次号、原料来源、生产过程、检验报告等相关信息。

三、批次管理流程1. 原料采购(1)茶厂应当选择正规合法的茶叶供应商,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

(2)采购人员应当对采购的茶叶进行质量把关,确保原料符合生产标准。

(3)对于每一批采购的茶叶,应当标明批次号,并建立档案。

2. 生产加工(1)根据生产计划,茶厂应当进行生产加工,确保每一个批次的生产过程都符合标准。

(2)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生产规范,确保产品质量。

(3)对于每一批生产的茶叶,应当标明批次号,并建立档案。

3. 质量检验(1)生产完成后,茶厂应当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合格。

(2)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指标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3)对于合格的产品,应当标明批次号,并建立档案。

4. 销售(1)茶厂应当对每一批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标明批次号。

(2)销售人员应当对销售产品的批次进行记录,确保产品追溯。

四、批次管理要求1. 批次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2. 批次管理要求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批次管理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4. 批次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系统,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五、批次管理责任1. 茶厂负责人对批次管理制度的执行负有最终责任。

2. 各部门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批次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3. 批次管理人员应当细心认真地执行批次管理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和档案归档。

4. 对于批次管理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

六、批次管理监督检查1. 茶厂应当建立独立的批次管理监督检查机构,对批次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批次管理办法

批次管理办法

1. 目的:为确保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出厂交付在制造、周转过程中批次清晰、数量不差、产品不混,一旦发生色差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准确地查出原因,为追溯提供信息依据,做到五清六分批,防止因批次混搭出现大批色差方面质量问题。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宝发制衣从下料生产到成品出货全过程的管理。

3. 定义:3.1 批次管理是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交付出厂的整个过程中,实行分批次的管理; 3.2 可追溯性:可根据制程记录追踪产品的加工过程和不良原因;3.3 五清六分批:批次清、数量清、质量清、责任清、生产动态清;分批保管、分批裁剪、分批车缝、分批洗水、分批包装、分批入库;4. 职责:4.1 生产部负责批次管理程序的归口管理并负责实施和控制。

4.2 技术部负责批次号部位和方法的确定。

4.3 质量部负责对批次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5. 工作程序: 5.1批次号编号原则批次编号由:工厂代号+年号后两位数+月号+流水号。

如:B111101-01表示,2011年11月1日的第1批次布料生产的产品。

流水号02表示当日生产的第2批。

江耀为J ,新正新为X ,宝发为B 。

如发料需拆批,即在批次号后面再加分批号(-01、-02……)。

例: B 1 1 1 1 0 1 - 0 15.2布匹来料的批次管理5.2.1有布匹采购需求时,采购员根据需求安排供应商先送“疋头条”,仓库收到“疋头条”即安排做“百家衣”并出具“百家衣”报告,布匹来料收料时仓库根据“百家衣”报告做好分批标示,要分批入库、分批摆放和分批记账。

5.3布匹发料批次管理5.3.1计划员安排生产计划时要详细了解布匹批次情况,计划分解订单时必须尽量考虑布匹的批次年号 月号 日号 □ □ □ □ □ □ □ □ □ 工厂号 流水号5.3.2生产车间根据“制造单”和生产计划安排填写领料单,领料单要写明制单号、款号、批次号,所领材料名称、规格,数量。

5.3.3仓库严格按批次发料,不可相互混批。

批次管理程序

批次管理程序

批次管理程序简介批次管理程序是一种用于管理产品批次的工具,旨在帮助组织有效跟踪和管理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分发过程。

它可以记录每个批次的相关信息,并提供实时数据和报告,以支持决策制定和业务优化。

功能批次记录批次管理程序可以用于记录每个批次的基本信息,包括生产日期、生产地点、生产人员等。

它可以通过简单的界面让用户轻松输入和更新批次记录,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批次追踪批次管理程序可以追踪每个批次的生命周期,从生产开始到销售和分发的过程。

它可以跟踪产品的流向,包括销售渠道、分销商等,以帮助组织了解产品在市场上的分布和销售情况。

警示功能批次管理程序可以设置警示功能,以提醒用户关注特定批次的问题或异常情况。

例如,当某个批次的销售量超过预期时,程序可以自动发送通知给相关人员,以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或增加库存。

数据分析和报告批次管理程序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以帮助组织了解产品批次的表现和趋势。

它可以生成各种图表和报表,如销售图表、库存报告等,让用户可以直观地分析和比较不同批次之间的差异。

优势提升生产效率通过批次管理程序,组织可以更好地掌握产品的生产情况和销售情况,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它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避免生产过剩或缺货的情况,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提升产品质量批次管理程序可以追踪每个批次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它可以记录生产环境参数、质检数据等关键信息,帮助组织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并减少不良批次的发生。

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批次管理程序可以为组织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决策制定和业务优化。

它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了解产品批次的表现和趋势,发现潜在的机会和挑战,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结批次管理程序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组织有效管理和优化产品批次的生产、销售和分发过程。

通过提供批次记录、批次追踪、警示功能以及数据分析和报告等功能,它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并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支持。

生产批次管理制度

生产批次管理制度

生产批次管理制度一、制度规定目的为了规范生产批次管理流程,落实管理职责,保证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批次管理工作,涉及生产的物质,设备,流程和技术。

三、制度制定程序本制度制定由公司领导提出原则要求和制度制定方案并组织起草,由相应部门负责人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经过讨论和修改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并印发执行。

四、制度制定依据和参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管理法》5、公司内部政策规定五、制度名称生产批次管理制度六、制度内容1、生产批次划分生产批次根据工艺流程和产品特点,按批次进行编号、划分和管理。

2、质量管理要求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工艺要求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质量。

3、生产流程控制生产批次的生产、流转、入库环节由生产技术部按流程进行控制并记录,每道工序应符合工艺要求,严格遵循制定的操作规程。

4、材料记录每一批次材料应做好相关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

5、责任主体生产技术部应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控制,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质量管理部门应审核每一批次产品的质量检验记录;相关业务部门应按照生产批次要求,进料、检测和出料。

6、执行程序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和工艺标准,并组织生产流程控制;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审核生产批次质量检验记录;相关业务部门负责进料、检测和出料,严格按照制定的操作规程执行。

7、违规处理如发现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及时通报,并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责任追究1、生产技术部门对生产流程的控制和资料的准确性负全面责任;2、质量管理部门对生产批次质量检验记录的审核负责,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3、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按照规定进料、检测和出料,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4、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据公司规定进行问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用批次管理的方法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投料到产品交付入库过程的批次管理。

3.定义
3.1可追溯性:根据记载的标志追踪产品的历史、应用情况和处所的能力。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批次管理控制程序的归口管理并负责实施和控制。

4.2质量保证部负责对批次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5.工作程序
在生产的全过程中,批次管理与其他同步进行,运用帐、票和标记,对部门环节按批次进行管理,保证主要产品的可追溯性。

5.1批次编号的编制
批次编号是以产品或零组件为对象,代表同一批装配的产品或同一批投入加工的零组件,使产品的流程过程来龙去脉清晰。

5.1.1“工艺流水卡片”的编号由生产部计划员编写,按时间顺序连续编号,不得重号。

5.1.2批次编号按零件、组件的不同分别编号。

a.零件批次编号由三组组成。

例:000405
第一组:00——表示年份
第二组:04——表示在本年份内某一零件的投入批次。

第三组:05——表示本批零件中的第五张工艺流水卡片。

即:2000年某零件生产的第4批中的第5张工艺流水卡片。

b.组件批次编号由三组数字组成。

例:000405
第一组:00——表示年份
第二组:04——表示月份
第三组:05——表示某组件的当月顺序号。

即:2000年4月份某零件组件生产的第5批。

c.“2VQS”组件编号分为2组。

例:2000.01
第一组:2000——表示年份
第二组:01——表示月份
即:2000年1月份生产的总成。

5.1.3在生产急需或质量不稳定等特殊情况下,需分小批,由生产部计划员决定开出分批“工艺流水卡片”,并在原“工艺流水卡片”的分批记录栏内注明分批编号,数量及原因,在原卡的相应工序的备注栏内填上分卡批号。

分卡经检验员核对炉号,检验编号,分工序,分批数量等与原卡相符后盖章。

5.2批量的确定
批量确定是从有利于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原则为出发点,本程序规定,冲压件应不超过2000件为一张卡片,管件以500件为一张卡片,其中中消进气管和出气管为300件为一张卡片。

总成以当日生产计划数为一批,即原则上每日一批。

零件和总成均采用“工艺流水卡片”。

5.3“工艺流水卡片”是全面记载零组件在制品数量,加工状态,质量情况的重要质量档案资料,同时还可以防止错漏流转过程中的基本原始记录(档案)。

5.3.1“工艺流水卡片”均由生产部计划员按技术开发部提供的有效版本的工艺规程的程序图表填写工序号,工序内容及配套内容,并编号登记发出。

5.3.2生产部计划员要建立“工艺流水卡片”编号登记帐,登记开出的原卡及分卡的编号,以便备查,避免重号的出现。

5.3.3“工艺流水卡片”随零组件按工艺流程周转,各工序加工后,由加工者填写件数,由检验员填写合格数及废品数、返修数,并核对后盖章转下工序加工。

5.3.4当各工序平行作业时(几道工序同时加工)加工者不方便核对总数,但要把上工序陆续转来的零件数量弄清楚,并与上工序核实。

对大量流水生产条件下的产品,由于工序间采用平行移动方式,要根据固定的工艺路线,采用合适的工位器具(箱、架、车等)在周转产品时固定数量。

其“工艺流水卡片”可随后转入下工序。

5.3.5在特殊情况下,因本卡数量没能加工完需入库,可在“工艺流水卡片”分批入库栏内填写每次数量,检验合格后盖章。

当分批入库的数量达到本卡数量时,即本卡执行完毕,进行存档。

5.3.6凡在生产过程中办理工艺规程超越单的,计划员应把工艺规程超越单的编号注明在“工艺流水卡片”相应工序的备注栏内。

5.3.7“工艺流水卡片”在周转中应保持整洁,不得损坏、丢失,一律放在专用塑料袋内周转。

如遇到损坏或丢失,由责任单位到生产部计划员处补办。

5.4坚持六个分批
5.4.1分批投料
分批投料,是一批产品流转过程各个环节做到分批的前提。

因此,只有分批投料搞正确了,才能使以后各环节有可靠的基础。

a.下料班下料时,凭生产部主管计划员开出的“工艺流水卡片”所规定的数量,由下料班班长开出“材料领用单”,经计调室主任及计划供应部主管计划员签字后方可领料,按“工艺流水卡片”规定的数量下料,检验员按规定负责填写本炉(批)号,检验编号。

b.零件工段投料时,凭计划员开出的“材料领用单”经计调室主任签字,计划供应部主管计划员签字方可领料。

按生产部计划员开出的“工艺流水卡片”生产。

c.保管员发料时,应在“工艺流水卡片”上填写炉号、数量后交检验员,检验员填写检验编号,核对无误后盖章后方可发料。

d.外购成件的领取,不需“工艺流水卡片”,由生产部主管计划员开出“材
料领用单”经单位领导及发料单位主管计划员签字后方可领取。

5.4.2分批加工
分批加工是原材料投入生产后,流转过程的关键环节,绝大部分工作量要在这个环节完成,因此是整个批次管理的中心环节。

a.生产过程中,不允许有几何形状相似、材料不同的不同零件在同一工作地(或机床)加工。

b.生产现场不允许有无关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并保持整齐、清洁。

c.数量问题,归根到底是质量问题,各工序的操作者及检验员,必须保证填在“工艺流水卡片”上的数量与实物相符合。

5.4.3分批转工
产品各工序间的周转(包括发往外单位的周转),采取分批转工,才能保证分批加工。

产品在周转中要有合适的箱、架、车等转送,便于清点和周转,要防止产品的磕、碰伤。

5.4.4分批入库
分批入库是确保产品分批保管和交付的基础。

a.经分批检验合格的零组件,分批办理入库手续,由检验员开出“工序周转单”填写零件的批号,分别入中间库或成品库。

b.零件工段加工的零件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由检验员开出“工序周转单”后及时入库。

c.分承包方加工的零件,在入库前,需经分承包方检验员开出合格证,并注明炉(批)号,经我厂检验室检验员验收合格,开出“工序周转单”后方可入库。

5.4.5分批保管
分批保管是批次管理的一道关口,不可忽视。

分批保管要坚持分批进帐,分批配套,分批出帐,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5.4.6分批装配
a.对各大总成的加工或总装的零组件,仓库保管员根据生产部计划员按生产
进度开出的“工艺流水卡片”,按配套内容发放零组件,为了便于配套应配备合适的配套箱架,使配出的零组件一目了然。

b.每批配套的零组件,每种零件不超过二个批次。

5.5记录和记录的方法
5.5.1必须及时、完整、准确地填写“工艺流水卡片”等批次管理的原始记录。

记录的填写一律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字迹要清楚、端正,内容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须经检验许可并盖章。

5.5.2批次管理中对产品所作的批次标识其具体部位和方法由技术开发部工艺室规定,批次标识必须清晰可辨。

5.6存档文件
零组件(产品)完工入库后,“工艺流水卡片”由检验室整理归档,以备查询,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6.相关文件及记录
QP/SH08.01-2000《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QR/SH08.01-01 《工艺流水卡片》
QR/SH08.02-01《工序周转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