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版)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五节 文言文断句练习.doc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二文言断句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对称和互相照应,这就离不开修辞 手法的使用。其中排比、对偶、顶真、对比、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 手法,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思维方式五 找对话,析结构
5.(2023·全国甲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的字母 标记出来。
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 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
【参考译文】 作为君主,并不是故意要在朝廷之内养虎成患,在朝廷之外疏远忠臣
贤士,这是逐渐积累之后形势发展使他这样的。所以沉迷于女色,如果不 幸一直执迷不悟,那么祸患就要随之降临了。
断开位置
标志类型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等。这类词 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词前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 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当它们前面没 有动词时,一般作疑问代词置于句首,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母异 A 之 B 谓 C 族人曰 D 是儿 E 爱我 F 如此 G 多 H 知孝养我 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母异之”是一个“主语+谓语+宾语”结构的句子,意思是 “母亲认为他与众不同”,语意、结构均完整,其后应该断开;“谓……曰” 是一个固定结构,意思是“对……说”,“曰”后应断开;“多”是副词, 可译作“多半”,用来修饰“知孝养我矣”,“多知孝养我矣”意为“将 来多半会懂得孝顺奉养我啊”,故应在“多”前断开。 【答案】 BDG
其旧。则使宅人反之,曰:“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 矣,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 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再练限时训练 第二部分 第一单元 第四节 文言断句和翻译
第四节 文言断句和翻译 板块一 考点对应练 一、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下》)答案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参考译文】齐国发生了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放了食物等待饥民来给他们吃。
有个人饿得很厉害用衣袖蒙着脸面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来。
黔敖(见了)左手拿着饭菜右手端着汤吆喝说:“喂!快来吃吧!”(那饥民)抬眼望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吆喝来的饭菜才饿到这个地步的。
”(黔敖)跟在后面表示歉意(但是这个人)始终不肯吃便活活饿死了。
2.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
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选自《晋书》)答案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参考译文】乐广曾经有一个好朋友好久没有来了乐广去问原因。
(朋友)回答说:“以前在你办公的地方坐着蒙你给酒给我喝。
我刚刚要喝酒看见杯子里有一条蛇。
我感到很恶心喝了酒之后就病了。
”当时河南官府办公的地方墙上挂着一张用牛角装饰的弓弓上用漆画着一条蛇。
乐广猜想他杯子里的蛇是弓的影子就请朋友再来原来的地方摆酒对朋友说:“酒里面是不是又出现了蛇?”(朋友)回答说:“跟以前见的一样。
”乐广把原因告诉了他。
朋友顿时明白了病一下子就好了。
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 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 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 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
。吴廷尉担负河南太守时,听说贾谊才能优异,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非常重视(他 )。孝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太守吴公政尉。
2.关注动词和形容词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
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 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高三第一轮复习
下 雨/天/留 客/天/留/人 不/留
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提供 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 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选择题的情势考查,二是直接给指 定句子或段落断句。
真题演练 202X新高考卷Ⅰ
根据一特点进行断句。
[教材示例]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 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六国论》)
参考答案: 秦以攻取之外 / 小则获邑 / 大则得城 / 较秦之所得 / 与战胜而得者 / 其实百倍 / 诸侯 之所亡 / 与战败而亡者 / 其实亦百倍 / 则秦之所大欲 / 诸侯之所大患 / 固不在战矣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典题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傅岐,仕梁,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复除 始新令。县人有因斗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录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引咎郡 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 解析:画波浪线文字的前文是:被打死的人的家人把这件事告到郡中。据 此,我们可以找下文中“郡”是如何处理的。画波浪线部分两次出现“郡”,再 根据“终”“以”“便”等进行断句。
7.修辞断句法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根据 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典题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候。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 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日 行疾,则星西转疾,事势然也。
典题6: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 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节选自顾炎武《廉耻》) 解析:这段文字中,“非一朝一夕之故”是判断句,“然而松柏后凋于岁 寒”“鸡鸣不已于风雨”是介词结构后置,都可作断句的依据。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解析:这段文字中,“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受厚赏”“处尊位”等都 是动宾短语,这些独立的动宾短语后,都需要点断。
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 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
参考译文 绛侯周勃是沛地人。文帝即位之后,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赐给金 五千斤,食邑一万户。过了一个多月,有人劝说周勃:“您已诛灭了吕氏家族, 拥立代王为天子,威震天下。您受到丰厚的赏赐,处在尊贵的地位,这样受 宠,时间长了将会有灾祸降到您的身上。”周勃害怕了,自己也感到危险,于 是就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周勃)于是辞去丞相职 位回到封地。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对点精练一 文言断句
文言文阅读对点精练一文言断句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
四十三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
A.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B.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C.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D.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答案 A解析该题关键处有两个:一是“谭兵”之后应断开,二是“捣巢寇屡残他镇”应在“巢”后断开。
画线处大意:王崇古喜欢谈论军事,完全知晓各边关的险要关隘,亲身参加部队作战,修治进攻和防御设施,接受投降和归附的人,多次出兵直捣敌人的巢穴。
敌寇屡屡残害其他的边镇,唯独宁夏完好。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
思伯(指传主贾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
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学者善其议。
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答案 B参考译文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
思伯上书论述道:“……五室的道理,认为是能够成立的。
它们的方圆和高宽,自可依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
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五节文言文断句练习
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五节文言文断句[限时提升练][限时45分钟]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解析经过通读,我们不难了解文意及层次。
本文是写湖阳公主新寡,皇帝为她物色丈夫之事。
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逐层、逐句断开。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2.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自仲尼之亡,六经之道,遂散而不可解。
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选自《苏轼文集·诗论》) 解析要给画线部分文字断句,可以先寻找作为断句标志的虚词:盖、于、而、夫、惟、是以、乃、虽、者、故、也;再确定所列虚词所处位置:“盖、而、夫、惟、是以、乃、虽、故”属于句首虚词,“者、也”属于句尾虚词,“于”属于句中虚词。
由此,就可以准确断句。
答案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3.请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解析文段中表明对话、引文的“云”“曰”可以看作断句的标志。
注意要分清第二个“曰”不是对话标志,是转述的内容,那么此处不能按对话来处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2章 第5节 文言断句( Word版含答案)
第5节 文言断句 单项训练专场Ⅰ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齐 大 饥 黔 敖 为 食 于 路 以 待 饥 者 而 食 之 有 饥 者 蒙 袂 辑 履 贸 然 而 来 黔 敖 左 奉 食 右执 饮 曰 嗟 来 食 扬 其 目 而 视 之 曰 予 唯 不 食 嗟 来 之 食 以 至 于 斯 也 从 而 谢 焉 终 不 食 而 死。
(选自《礼记·檀弓下》) 2.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乐 广 尝 有 亲 客 久 阔 不 复 来 广 问 其 故 答 曰 前 在 坐 蒙 赐 酒 方 欲 饮 见 杯 中 有 蛇 意 甚恶 之 既 饮 而 疾。
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
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选自《晋书·乐广传》) 3.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 人 朝 夕 退 而 游 焉 以议 执 政 之 善 否 其 所 善 者 吾 则 行 之 其 所 恶 者 吾 则 改 之 是 吾 师 也 若 之 何 毁 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小人实不才。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 (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管 宁 华 歆 共 园 中 锄 菜 见 地 有 片 金 管 挥 锄 与 瓦 石 不 异 华 捉 而 掷 去 之 又 尝 同 席 读书 有 乘 轩 冕 过 门 者 宁 读 如 故 歆 废 书 出 看 宁 割 席 分 坐 曰 子 非 吾 友 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5.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题目。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
好读书,善击剑。
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于长安。
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
身备宗室遗老,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
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
……三府并辟,皆不就。
愿归侍虞。
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
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
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
”瓒壮其对,释不诛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一》)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B.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C.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D.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题目。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B.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C.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D.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题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1考点4文言文断句题跟踪检测含解析
文言文断句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高祖为丞相,尉迥称兵作乱。
荥州刺史宇文胄与迥通谋,阴以书讽动景山,景山执其使,封书诣相府。
高祖甚嘉之,进位上大将军。
司马消难之以郧州入陈也,陈遣将樊毅、马杰等来援。
景山率轻骑五百驰赴之。
毅等惧,掠居民而遁。
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拜安州总管,进位柱国,前后赐帛二千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B.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C.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D.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解析:选C 首先将选项分为A、B和C、D两组。
比较“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可知:“一日一夜”作为时间应修饰“行”,由此排除A、B两项;“与毅战于漳口”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漳口”是完整的介宾结构,后面应断开,排除D项,选C项。
[参考译文]高祖做丞相(的时候),尉迥兴兵作乱。
荥州刺史宇文胄与尉迥串通谋反,暗地里写信游说鼓动元景山(造反),元景山抓住他们的信使,封好书信送到丞相府。
高祖非常赞许他,加封他为上大将军。
司马消难率郧州郡投降陈国,陈国派遣将领樊毅、马杰等来接应。
元景山带领五百轻骑飞奔迎击。
樊毅等人心里恐惧,抢掠了居民就逃跑了。
元景山追赶他们,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和樊毅等人在漳口作战,两次交战都胜利了。
樊毅等人退守甑山镇。
那些被司马消难攻陷的城邑,全都平定了。
元景山被授予安州总管,又提升为柱国,前后赏赐(他)两千匹丝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练习:文言文断句【含答案】
文言文断句一、短文断句练习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限6处)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
余以为,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答案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限6处)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选自刘勰《文心雕龙》) 答案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限6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节选自韩愈《原毁》) 答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4.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限6处)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
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
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
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
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答案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
【最新】导学教程山东版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五节文言文断句课件
专题微语
断句考查的是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能 力。该考点因具有考查知识的丰富性、考查能力的 多样性、考查方式的灵活性和训练的可操作性等特 点受到命题者的青睐。2014年高考涉及断句考查的
语文试卷,与2013年相比,有所增加,这体现了国
家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的意旨。2016年高考,势必会 加大文言断句考查的广度和难度。
4.句式、活用要明确。断句时还要考虑到文 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文言文有不同于
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四种特殊句式——判断句、倒
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有的句子中还有词类活用 现象。这些不仅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障碍,更是断句 中的易错点。
5.文史知识不容忽视。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 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
可以停顿,但“城破之”的说法不合逻辑,要么是 “城破”,要么是“破之”,据此可排除B、C两
项。从语境看,李通是攻击方,公孙述是救援方,
所以双方不是一个阵营的,故可排除A、B两项。 第三步,找出不能停顿的句子。“以病上书乞身” 一句中间不可以停顿,因为“以病”是“乞身”的 理由,“上书”是“乞身”的方式,都是状语,修 饰“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一句中间也不可 以停顿,因为“公卿群臣议”是“诏下”的内容。 据此可排除C项。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刘瑾等八人号‘八虎’”主、谓、宾俱全,它们 之间不能断开,排除 A 、 B 两项; “ 文每通朝对僚
属语及辄泣下”部分根据句子意思,要在“辄”前
断开,排除D项。 答案 C
【参考译文】 韩文,字贯道,明朝成化二年考中进士,被
任命为工科给事中。外放任湖广右参议。宦官视
察太和山,贪污国家财物。韩文极力阻止他,用 盈余的国家财物换取了一万石粮食,预备救济之 用。九溪本地的酋长与邻境争夺土地相互攻打, 韩文前去给他们讲明道理,他们都服从。弘治十 六年被授予南京兵部尚书。年成歉收,米价飞涨。 韩文请求预先发放三个月的军饷,户部感到为难。
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 文言文断句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三、断句,总结方法 断句 总结方法
齐景公谓子贡曰: 子谁师?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 公曰: 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 公曰: 仲尼贤乎? 对曰: 其贤何若? 对曰: 不知也。 公曰: “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 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 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 对曰: 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 其奚若。 其奚若。” 答案:(2 答案:(2分)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 :( 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 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四、检查断句是否合理
可以用翻译和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 正确合理。例如: 正确合理。例如:
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 (《 十则)。 语》十则)。 字在这里是疑问副词, (“焉”字在这里是疑问副词,当“如 应属下。 何”讲,应属下。误以为它是句末语气词而 属上,就断错了) 属上,就断错了)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垓下之 2、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垓下之 战》)。 辟易”是连绵词,当退避讲, (“辟易”是连绵词,当退避讲,不能 拆开。这里却误为单音词, 拆开。这里却误为单音词,将其理解为受惊 逃避的意思,并把“ 字属下就错了) 逃避的意思,并把“易”字属下就错了)
断句步骤总结
1、通读,凭语感断,先易后难 通读,凭语感断, 抓词语. 虚词: 夫 2、抓词语. ① 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 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在句首; 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在句首; “乎、哉、也、 等语气词在句尾; 矣、欤、焉”等语气词在句尾; “以、于、为、 等连词在句中。 对话、引文标志: 而、则”等连词在句中。②对话、引文标志: “曰” 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 谓语. “言” “云” ③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 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 3、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 六句等 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 的关连、 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 检查:利用翻译 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 翻译、 5、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版)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五节文言文断句练习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解析经过通读,我们不难了解文意及层次。
本文是写湖阳公主新寡,皇帝为她物色丈夫之事。
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逐层、逐句断开。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2.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自仲尼之亡,六经之道,遂散而不可解。
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选自《苏轼文集·诗论》) 解析要给画线部分文字断句,可以先寻找作为断句标志的虚词:盖、于、而、夫、惟、是以、乃、虽、者、故、也;再确定所列虚词所处位置:“盖、而、夫、惟、是以、乃、虽、故”属于句首虚词,“者、也”属于句尾虚词,“于”属于句中虚词。
由此,就可以准确断句。
答案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3.请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解析文段中表明对话、引文的“云”“曰”可以看作断句的标志。
注意要分清第二个“曰”不是对话标志,是转述的内容,那么此处不能按对话来处理。
“则”“故”是句首虚词。
由此,可以进行断句。
答案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4.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选自《论语》) 解析文段属于对话,除了两个“曰”帮助断句,“曰”后的内容,只有通过抓谓语动词的方式来断句。
子贡说的话中,有动词“有、韫、藏、求、沽”,这些动词的主语均为“我”,意思说:我有一美玉,我是把它藏在匣中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呢?据此可断句。
答案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留侯世家》) 解析时间:汉六年正月。
历史人物:良=张良=子房,高帝,萧何。
官职:三万户,侯。
历史地名:下邳,留。
这段文言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如能借助这些常识来断句,理解起来便容易许多。
答案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2013·广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
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
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
会李沆、宋湜、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
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
就转太常博士。
太宗闻其强干,召还。
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
诏案其罪。
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
”太宗不从。
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
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
咏察郡人张及、李略、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士由是知劝。
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
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
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
”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俟秋成,当仍旧法。
”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
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
霖隐不仕。
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
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B.推.辱主帅推:追究C.不痛绳.之绳:捆绑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中的“第”本指科举考试的等级,前面“未”是副词,据此推断“第”为“科举考中”,正确。
B.“推”有“推究,推求”的意思,联系上文“笞之至死。
诏案其罪”,显然“推”是“追究”的意思。
C.“不痛绳之”中“之”代指前文贩卖私盐犯法的人,所以“绳”是名词活然为动词“惩罚”,而不是“捆绑”。
D.“知益州”是动宾结构,而“益州”是行政区名,“知”解释为“掌管”,正确。
答案 C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议以.咏首荐若以.一部校故 B.⎩⎪⎨⎪⎧咏引前事为.言为.乡里所称 C.⎩⎪⎨⎪⎧ 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D.⎩⎪⎨⎪⎧ 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解析 本题考查“以、为、而、者”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以”,第一个是介词,把;第二个是介词,因为。
B.“为”,第一个是动词,作为;第二个是介词,表被动。
C.“而”,均为连词,表顺承。
D.“者”,均为助词,第一个是“……的人”,第二个表停顿。
答案 C8.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B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C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D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应结合上下文,大致了解前后文意,把握所断句子的基本意思,断开了些比较明确的地方。
如“正由是决行深入”“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其次,就是要抓住一些标志词。
如文中的“之际”,后面肯定要断开,人名“咏”前面要断开。
答案 A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 .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 .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 .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解析本题从曲解词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C项表述不当。
原文中是“俟秋成,当仍旧法”,意思是到秋天有了收成再恢复旧法,而不是“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答案 C10.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宾语前置和判断句式。
①“苟”是一词多义,这里是表假设,“如果”的意思;“自活”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活自”,养活自己;“蜂”是名词作状语,像蜜蜂一样;“患”是一词多义,这里是“祸患”的意思。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是判断句式;“尚”是连词,尚且;“名”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称呼名字。
(2)本题考查通过筛选信息把握人物特点的能力。
文中表现张咏“惜才”的地方有多处,最典型的就是在蜀时,鼓励张及、李略、张逵三人应考及第;他对学友傅霖的态度,寻找三十年,听说来访,训斥守门人竟敢直呼其名;他举荐老儒生张覃,主要表现其谦让,但也能看出其爱才、惜才的特点。
找出这些内容要点,再按要求作答即可。
答案(1)①如果不靠贩卖私盐养活自己,一旦像蜜蜂一样聚集在一起做盗贼,那么成为祸患就严重了。
②傅先生是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不能和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人,竟敢直呼他的名字!(2)(示例一)①在四川鼓励文士应试考取功名。
②对傅霖念念不忘,恭敬有加。
(示例二)①咏察郡人张及、李略、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②求霖者三十年,不可知。
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参考译文】张咏,字复之,是濮州鄄城人。
太平兴国五年,郡中要举荐进士,评议要把张咏作为第一名推荐。
(郡中)有一个老儒生叫张覃的一直没有考中,张咏就和寇准一起写信给郡将,举荐张覃为第一名,众人都赞许他能谦让别人。
恰逢李沆、宋湜、寇准接连举荐张咏很有才能,(朝廷)就让他出任荆湖北路转运使。
(其间)上奏免去了归、峡二州水递夫(在递运饮用水的驿站服役的人)的劳役。
(后来)就转任太常博士。
太宗听说张咏精明干练,就召他回来。
张永德担任并、代二州的都部署,有一个小校触犯了法令,被张永德鞭笞而死。
太宗下诏审查张永德的罪责。
张咏缄封退还诏书,并且上奏说:“陛下正委派张永德以防守边关的重任,如果因为一个小校的缘故,追究侮辱主帅,臣担心下属会有轻慢上司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