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的监测技术及现状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源解析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源解析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源解析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成为全球各地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
大气颗粒物PM2.5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污染物,它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对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和能源消耗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对PM2.5的组成、来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解析,以期为空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PM2.5的定义和特点PM2.5,即可吸入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
与较大颗粒物相比,PM2.5更易穿透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
此外,PM2.5还具有很强的持久性,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其传播距离相对较远。
三、PM2.5的组成PM2.5的组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以及细菌和病毒等。
其中,有机物是PM2.5中最主要的成分,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元素有机碳(EC)。
无机物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这些盐类是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PM2.5中还含有一些健康风险较高的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等。
四、PM2.5的来源PM2.5的来源基本可以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大类。
自然源主要包括植被的挥发物、土壤颗粒、海盐颗粒等。
人为源主要包括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生物质燃烧等。
这些人为源释放出的颗粒物经过大气的输送和转化作用,最终形成PM2.5。
五、PM2.5的影响与预防措施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免疫力下降等。
此外,PM2.5还对大气能见度、气候变化等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PM2.5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对于工业和交通源的控制,应加强排放标准和监管,推动清洁生产和可持续交通。
其次,可使用燃煤减排和清洁燃烧技术,减少生物质燃烧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提倡绿色出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PM2.5概况及研究方法
PM2.51、雾霾(含PM2.5)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2、研究方法:采样、分析测试(化学、电镜等)评价方法3、形成机理研究现状、研究方法4、光化学反应研究、实验方法PM2.5的化学物种采样与分析方法定义: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大气颗粒物。
滤膜采样器的主要部件,包括粒径切割器、常用滤膜、滤膜支撑垫以及采样流量的测量与控制装置等。
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总粒数浓度、云凝结核浓度、光学系数、密度和平衡态含水量等) 、特定粒径颗粒物的化学成分。
成分:PM2.5主要包括含碳组分、水溶性离子物种以及无机多元素,其中既有性质稳定的组分,也有半挥发性成分,包括硝酸铵、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和水蒸气(H2O)PM2.5中的许多无机物质(如水溶性组分2-4SO 、-3NO 、+4NH 和其它无机离子)以及部分有机物在大气中具有吸湿性。
虽然有一些研究尝试采用不同的技术与方法(如微波共振、热力学模拟等)对气溶胶中的含水量进行测量或计算,但目前尚无可靠的技术对大气颗粒物中的含水量进行直接(化学)测量,因此在采样中通常未对H2O 的含量变化加以考虑。
PM2.5中半挥发性无机组分(主要是硝酸铵) 在采样过程中的吸附与挥发问题得到成功解决,而在SVOCs 的采样误差问题上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关的采样技术仍在发展之中。
温度、压力和相对湿度等均对NH4NO3的热力学平衡有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当温度低于15℃时,NH4NO3主要以颗粒物的形式存在;当气温高于30℃时,NH4NO3主要以气态HNO3 和NH3的形式存在。
因此,采样过程中温度与压力的变化均可改变NH4NO3的分配平衡。
硝酸铵采样: 在采样器的切割器之后设置扩散溶蚀器(Diffusion denuder)吸收气流中的气态硝酸与NOx 以消除其与Teflon 滤膜上所捕集的颗粒物反应,同时在Teflon 滤膜之后设置一张尼龙滤膜以吸收从Teflon 膜的颗粒物中挥发的硝酸盐离子.有机碳( OC)的采样: 研究认为石英膜与所捕集的颗粒物对有机气体的吸附是主要的,如果不对收集在石英滤膜上的气相成分加以修正,则所测得的碳质颗粒物的含量存在正偏差. 通常在第一个石英膜后再串联一个后置石英膜或在另一个平行的端口设置一个Teflon 膜和一个后置石英膜来进行修正。
《2024年PM2.5的来源、现状、危害及防控措施》范文
《PM2.5的来源、现状、危害及防控措施》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其中PM2.5(细颗粒物)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PM2.5因其微小的颗粒直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PM2.5的来源、现状、危害以及防控措施。
二、PM2.5的来源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自然因素等方面。
1. 工业生产:钢铁、有色冶金、电力、化工等重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2. 交通运输:机动车尾气排放是PM2.5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浓度较高。
3. 自然因素:风蚀扬尘、森林火灾、火山喷发等自然因素也会产生PM2.5。
三、PM2.5的现状目前,全球多个城市和地区都面临着PM2.5超标的问题。
在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期间PM2.5浓度往往较高。
据统计,许多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四、PM2.5的危害PM2.5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1. 人体健康:PM2.5可进入人体肺部,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引发多种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肺癌等。
2. 环境影响:PM2.5还会影响能见度,加重雾霾天气,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五、防控措施为了减少PM2.5的排放和影响,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1. 政策法规: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强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排放监管,提高违法成本。
2. 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3. 交通管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管理和执行,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公众使用公共交通。
4. 工业污染治理:对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进行严格监管和治理,采用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
5. 绿化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种植能够吸收PM2.5的植物,提高城市环境的自净能力。
PM2.5的监测技术及现状
科技 叠向导
◇ 高教论述◇
P M2 . 5 的监测技术及现状
王 媛 (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 院 河南
【 摘
郑州
4 5 0 0 0 1 )
] P M2 . 5的污染对人和环境造 成很 大的影响 , 对P M2 . 5 质量 浓度 的监测 已迫在眉 睫 ; 本文就 P M2 . 5 的概念 、 来源以及监测 的技 术
和方法进量天平 法, 并对 国内外的 P M2 . 5的监测现状进行简单介绍。
【 关键词 】 P M2 . 5 ; 来源; 监测技 术; 监测现状
滤膜 的 8射线的强 度随着颗粒物 的负载量成 比例减弱。 B射线衰减 检 测是一个带有连续过滤带 ( f i l t e r t a p e ) 的自 动化采样器 . 每一 次测量 时 都有 “ 新鲜 ” 的过滤节( f i l t e r s e g m e n t ) 。 最初 . 利用未暴露的过滤节作 为 空白衰减来测量 B 射线衰减 ,然后把这段过滤节 暴露在周 围颗粒 物 远. 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中, 在一段 时间 内收集颗粒物 , 此时再 次测量 B 射线衰减 , 经空白修正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 为 . 由细颗粒物造成 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 后转换 为质量浓度 康 的危害甚至要 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 1 O 微米 以上的颗粒物 。 会被挡 在 2 . 3 振荡微量天平法 人 的鼻子外 面; 粒 径在 2 . 5 微米 至 l O 微米之 间的颗粒物 , 能够进入上 此方法被广泛用作连续 P M 1 0 质量测量检测器 . 如果用 P M 2 . 5 采 呼吸道 , 但 部分 可通过痰液等排 出体外 , 另外也会被 鼻腔 内部的绒 毛 样头取代 P M 1 0 采样头 , 它也可 以连续测量 P M2 . 5 的浓度。在该方法 阻挡 , 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 小 : 大部分 P M 2 . 5 能沉 降在 呼吸道 中. 同 中. 收集颗粒物 的滤膜被 放在一个玻璃管顶 部 , 该玻璃管应 用电场 内 时由于许多致癌和有毒物质如苯并 f a 1 芘等多富集在 P M 2 . 5 颗粒 物上 , 振荡 , 随着滤膜上 收集 的颗粒物不断增加 , 玻璃管的振荡频率降低 , 方 因此 P M 2 . 5 颗粒物对人体 的危害非常大 , 越来越受 到人们 的重视。 法的灵 敏度约为 1 ~ 2 p . g / m 3 , 典型的分 辨时间为 5 m i n 。I s ] 为了维持必要 1 . P M2 . 5的 来 源 的精 密度, 锥形元件必须保持恒温 , 以避免膨 胀或收缩造成的影响 . 并 P M 2 . 5的化 学组分 主要 包括有机碳 、 碳黑 、 粉尘 、 硫 酸铵 ( 亚硫 酸 要递升温度以除去被 吸附的水分 . 这样才能避免周 围环境湿度 的变化 铵) 、 硝酸铵等五类 物质 。 有机碳 、 碳黑、 粉尘 , 属 于原生颗粒物 . 被称为 造成的影响。 但是 , 无论在采样头处还是在锥形元件处加热样 品 , 都会 次颗粒物 。硫酸铵( 亚硫 酸铵) 、 硝酸铵等 , 是 由人类 活动排放或 自然 使气溶胶中的半挥发性物质损失 产生 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 . 在大气 中经过 光化学 反应形 成的二次 3 . P M2 . 5的 国 内 外监 测 现 状 污染 物. 所 以被称为二次颗粒物 [ 3 _ 气溶胶的早期观测主要针对 T S P . 随着人们对细颗粒物对生物健 1 . 1 工、 l 源排放 康 的危害 的重视 , P M1 0和 P M 2 . 5 的 观测研 究逐 渐成 为重 点 。美 国 经除尘 器除尘后排放 气体中所含有 的烟尘 是形成 P M 2 . 5的主要 E P A ( 美 国环保局 ) 从1 9 8 7 年 开始 了对 P MI O的网络化观 测 。 从1 9 9 9 来源( 尤其是燃煤 电厂、 冶金厂等工业排放 源) , 他们在 大气环境 中经扩 年开始 了 P M 2 . 5 的观测 : 欧洲 E M E P ( 欧洲 空气污染 物长程飘 移监测 散 、化 学反 应等过 程往 往造 成 P M 2 . 5分布 的交叉 区域 ,某 些 区域 和评价 ) 从 1 9 9 8 年开始 P MI O的网络 化观测 . 目前已有十几个 国家参 P M 2 . 5 的浓度将呈现峰值。 与. 部分国家也对 P M 2 . 5 进行 观测。 1 . 2 机动车辆尾气 2 0 1 1 年1 2 月2 1日. 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 贤在 “ 2 0 1 2 年全 国 燃 油 机 动 车 产生 的 C O 、 N O x及 C H等 是 P M 2 . 5的间 接 来 源 。 环保工作会议 ” 上表示 , “ 必须抓 紧修改完善 . 增加 P M 2 . 5 检测指标 , 尽 K e v i n A . Wh i t n e y 指 出在所 有燃油机 动车辆尾气 中 . 7 8 %一 8 5 %的颗 粒 力争取早发布 。2 0 1 2 年在京津冀 、 长三角 、 珠 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 辖 物是 P M 2 , 5 ; J . A . G i ] l i e s 也指出机动车辆尾气 中 P M 2 , 5 的主要成分为元 市和省会城市开展 P M 2 . 5 检测充分说明国家对 于 P M 2 . 5 超标 的重视 . 素碳( E C ) , 其 次是有机碳 ( 0 E 】 , 并发 现 P M 2 . 5的浓度与 N O x的排 放率 周 生贤还 强调 .必须 建立 区域 大气环 境质量 预 报系 统等方 式控 制 之间呈现线 性增 函数关系 P M 2 . 5 。国家对于 P M 2 . 5 的重视使得减轻 P M 2 . 5的外 患成为可能 1 _ 3 道路及施工扬尘 2 0 1 2 年l 0 月 1 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 长吴晓青表示 . 新 的 机动车行驶及建筑物施工造成二次扬尘 . 其中较大的颗粒物 因重 《 环境空气 质量标 准》 颁布后 , 环保 部明确提 出了新标 准实施 的“ 三步 力作用而沉降到地 面. 粒径小 的因沉 降速度小 . 受环境 因素影响而长 走” 目标 截至 目 前. 全 国已有 1 9 5 个站点完成 P M 2 . 5 仪器安装调试并 期悬浮于空气中 , 随时间推移 P M 2 . 5 : 浓度成增加 的趋势 。 长宗宁就干 试运行 . 有 1 3 8 个站点开始正式 P M 2 . 5 监测并 发布数据 。 线道路悬浮物随距 离的衰减进行 了研究 ,结果发现 : S P M平均浓度在 迄今为止 , P M 2 . 5 的污染情况不容乐观 . 所 以了解其 污染 现状 、 污 离道路 5 0 m内 , 衰减率约为 2 5 %, 5 0 m 以外约为 3 %. 干线道路的影 响 染变化规律 、 污染类型 , 判明主要 污染源并制定切 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 大约 为 5 0 m左右 , 随着远离道路 , 元素碳 是衰减 比例最高 的元 素 . 用 改善人气环境质量 , 改善居住环境 , 降低相关疾病 的发病率 , 减轻社会 C M B法分析得出路边汽车对 S P M贡献率为 4 8 %
我国PM2.5监测技术的发展
我国PM2.5监测技术的发展摘要:就目前而言,我国对PM进行的大气环境监测主要是PM10,但介于PM2.5相对于PM10粒径更小、毒性更大、传输距离更远、停留时间更长,且其对人体健康、大气辐射和能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展对PM2.5的监测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给老百姓创造一个洁净的空气环境。
本文从PM2.5的危害入手,详细探讨了PM2.5的监测技术及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PM2.5;监测;β射线法;微量振荡天平法;监测规范Abstract: for the moment, to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of PM in China mainly is PM10, but between PM2.5 relative to the toxicity of PM10 smaller particle size, larger and further transmission distance, stay longer, and its visibility, atmospheric radiation to human body health and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to carry out the monitoring of PM2.5 will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for people to create a clean air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dangers of PM2.5, detailed discusses the monitoring of PM2.5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PM2.5; Monitoring; Beta ray method; Trace oscillation balance method; Monitoring specificationPM2.5概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国家一级标准
pm2.5国家一级标准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尤其是PM2.5污染,由于其粒径小、存留时间长,能够深入到肺泡和血液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PM2.5国家一级标准,旨在加强监测、控制PM2.5污染,保障人民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标准内容PM2.5国家一级标准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监测方法标准规定了PM2.5的监测方法,主要采用高精度重量法和激光散射法两种方法。
监测时间为24小时,监测到的结果以日均值报告。
标准规定了PM2.5质量浓度的参比方法和实验室检测要求。
2.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城市和县城,除了海洋、高山和荒漠地区。
其中,当前控制要求为重点污染源的113个城市,要求严格执行一级标准;其他城市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所适度调整。
3. 污染物限值标准对PM2.5的浓度限值进行了规定。
一级标准要求日均值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年均值不超过15微克/立方米。
同时,对PM10、SO2、NO2、CO等多种污染物也进行了限制。
4. 健康标准标准对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和规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日均值在25微克/立方米以下时,对人体健康没有显著影响;当日均值达到到75微克/立方米时,会对某些敏感人群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标准的实施效果自2012年9月1日起,我国开始执行PM2.5国家一级标准。
一方面,加强PM2.5的监测,让公众更加了解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污染治理、环保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各地在执行标准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
例如,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管,控制机动车污染,治理散煤和扬尘污染等。
这些措施的推进,使得PM2.5的浓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在北京等大城市,PM2.5浓度甚至下降了30%以上。
同时,标准的执行也增加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空气PM2.5监测技术及其可比性研究综述
环境空气PM2.5监测技术及其可比性研究综述“雾霾”问题当前已经影响了我国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人人谈之色变。
雾霾的元凶—PM2.5的监测和控制是当下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研究十分重要也十分困难的问题,PM2.5的精确监测对于环境保护部门建立预警机制,控制工业企业排放和保护居民健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PM2.5的形成原因和污染特征,继而介绍并评价当前普遍采用的PM2.5监测技术,最后对各项技术的可比性研究进行总结。
标签:PM2.5监测;可比性研究;研究进展1 PM2.5的当前监测现状空气中长期悬浮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就是我们常说的PM2.5,这些颗粒来源广、地区特性明显,并且容易受气候影响,并且化学组成复杂、对人体危害大,控制空气PM2.5含量,对于治理空气污染非常关键。
我国开展PM2.5监测工作较晚,不同于西方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即将PM2.5含量纳入国家标准,中国开始重视PM2.5的监测工作开始于2006年。
自2006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等文件。
2012年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PM2.5的含量测量成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测量的必测内容。
2013年之后中国环境监督总站持续更新的各项监测指标,也为我国发展PM2.5监测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2 PM2.5的监测技术准确的监测大气中的PM2.5含量数据是研究与解决PM2.5污染问题的基础。
下面本文将介绍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几种PM2.5监测技术,分析这些技术的原理、方法及优缺点。
常见的PM2.5监测技术分为两类——手动监测技术与自动监测技术。
2.1 重量法重量法又称滤膜称重法,是指用特定密度的滤膜过滤采样器抽取的固定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会被截留在滤膜上,手动测量滤膜的重量变化,结合采样的空气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的PM2.5浓度。
2.2 压电晶体频差法压电晶体频差器利用的设备包括静电采样器和石英谐振器,切割机加工后的空气进入静电采样器,静电采样器高压电晕的放电作用使空气中的颗粒聚集到石英谐振器表面,改变其振荡频率。
pm2.5浓度检测标准
pm2.5浓度检测标准一、检测方法本标准采用光散射法进行PM2.5浓度的检测。
光散射法是通过测量空气中的颗粒物对光的散射强度来推算颗粒物的浓度。
当激光束照射到空气中时,颗粒物对激光产生散射作用,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物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可以推算出颗粒物的浓度。
二、检测仪器用于PM2.5浓度检测的仪器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具备测量准确、稳定性好、便携性强等特点。
仪器的测量范围应满足不同环境下的PM2.5浓度测量需求。
仪器的精度应不大于±10%。
三、检测频率PM2.5浓度的检测频率应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设定。
一般情况下,应每天进行至少一次检测,并按照时间序列进行连续监测。
在特殊情况下,如天气条件、污染事件等,应增加检测频率。
四、检测点位PM2.5浓度的检测点位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能够反映监测区域内的平均浓度水平。
点位的选择应考虑地形、气象、污染源分布等因素,并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布设。
一般情况下,每个监测站点应设置至少一个检测点位。
五、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PM2.5浓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清洗、修正、统计等。
数据处理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析应包括对PM2.5浓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空间分布特征、污染源解析等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监测报告和公示根据监测数据和数据分析结果,编制PM2.5浓度监测报告,内容包括监测点位、监测时间、浓度数据、数据分析结果等。
监测报告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公示,以便公众了解PM2.5浓度的状况和参与环保监督活动。
同时,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监测报告和公示过程应遵循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七、监测设备和校准用于PM2.5浓度检测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过程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采用标准物质或参考方法进行比对和修正。
我国PM2.5的污染现状及监测
我国PM2.5的污染现状及监测摘要:随着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及全国大中城市大面积雾霾天气的爆发,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PM2.5逐渐成为民众日益关注的话题。
与TSP,PM10相比PM2.5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传播距离远,且有害元素和有机化合物极易富集在细颗粒物上,毒性增大,对空气质量、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以及大气能量平衡影响巨大。
因此加强PM2.5的的监测和预防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实现对PM2.5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我国PM2.5的污染现状,然后重点探讨了PM2.5的监测技术,最后提出了控制PM2.5的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PM2.5;污染;监测;β射线法;机动车尾气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the national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y of large area of fog and haze of smog outbre ak, “arch-criminal” PM2.5 has become a topic of increasing concern to the people. With TSP, PM10 compared PM2.5 with small particle size, long retention period in the atmosphere,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is long, and the harmful elements and organic compounds can easily enriched in the fine particles increased, toxicity, on air quality, atmospheric visibility, human health and energy balance influence. Therefore, the strengthening of PM2.5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realization of PM2.5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pollution status of PM2.5 in China,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PM2.5,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control the pollution of PM2.5.Key words: PM2.5; pollution; monitoring; beta ray method; vehicle exhaust PM2.5概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空气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PM2.5作为空气中的重要污染物,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规范空气质量监测和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国家制定了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一、PM2.5的定义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它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和烧柴等活动,是空气污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PM2.5对健康的影响1. PM2.5颗粒物能够携带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多环芳烃等,对人体呼吸道和肺部造成直接伤害。
2. PM2.5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加重现有的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3. PM2.5影响儿童和老年人的健康,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免疫功能下降。
三、PM2.5的监测和控制1. 国家对PM2.5污染物的监测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测网络和技术标准。
2.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控制PM2.5的政策和措施,如限制工业排放、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等。
3. 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四、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了PM2.5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其中,24小时平均浓度的Ⅱ级标准是75μg/m³,24小时平均浓度的Ⅲ级标准是115μg/m³。
2.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地在超标情况下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限制工业生产、减少机动车行驶等,以保障公众健康。
五、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意义1. 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加强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
2. 严格执行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裙众的身体健康。
3. 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PM2.5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PM2.5研究现状综述摘要:大气细粒子即pM2.5,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能够长期飘浮在空气中的微粒。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金属离了一化合物,卤素化合物。
它可以做为多种反应的反应床,将一次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
其来源广泛,并随时空变化分布不同。
由于大气细粉了一粒径小,质量轻,长期飘浮,因此可被吸入肺中,并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对pM2.5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先进仪器设备的采样,处理等,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
大气细粒子范围广危害大,对污染的防控既要从源头抓又要注意末端防控。
关键词,pM2.5 来源组成设备危害防治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pM2.5, refers to the particle size less than or equal to 2.5 micron, a long-term particles floating in the air. Its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hydrocarbons nitrogen oxides of sulfur oxides, metal from a compound, halogen compounds. It can be used as the reaction bed, a variety of converting a pollutant to secondary pollutants. The sources and distribution of empty change is different at any time. Due to atmospheric fine powder a small particle size, the quality is light, floating for a long time, thus can be drawn into the lungs, and into the blood stream, endanger human body health. The study of pM2.5 relies heavily on sampling of advanced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processing, etc., the role of technology cannot be ignored. Wide scope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harm larg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source from scratch and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t the end. Keywords, composition of pM2.5 source equipment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一、对大气细粒子来源的研究。
pm2.5检定规程
pm2.5检定规程
PM2.5是指大气中颗粒物的一种,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
颗粒物。
PM2.5的检定规程通常是指对大气中PM2.5浓度进行监测
和检测的相关规定。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对PM2.5的检定规程可能
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监测方法,PM
2.5的检定通常需要使用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如激光雾化颗粒物计数仪、激光散射颗粒物计数仪等。
监测方法需
要符合国际标准或者国家标准,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监测点设置,根据相关标准,监测点的设置需要考虑空气质
量的代表性和覆盖范围,通常会在城市、工业区、交通要道等地点
设置监测点,以全面监测PM2.5的浓度。
3.监测频率,对PM2.5的监测通常需要连续进行,以获得准确
的浓度数据。
监测频率一般为每日监测,有些地区甚至会实行实时
监测。
4.数据报告和分析,监测得到的PM2.5浓度数据需要进行报告
和分析,以便相关部门和公众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报告通常包括监
测数据、趋势分析、空气质量等级评定等内容。
5.标准和法规,针对PM2.5的监测,各国家和地区都会有相应的标准和法规进行规范,以保障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总的来说,PM2.5的检定规程涉及监测方法、监测点设置、监测频率、数据报告和分析,以及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这些方面都需要严格遵守和执行,以保障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气中PM2.5的现状分析及新的思考
大气中PM2.5的现状分析及新的思考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日益提高。
PM2.5是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文章详细介绍了国内外PM2.5的现状、PM2.5的检测技术以及改善大气环境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改善对我国大气环境提供实际参考价值。
标签:PM2.5;现状分析;思考1 国内外PM2.5的现状分析1.1 国外PM2.5的现状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发展较快,国民的环保意识很强。
因此,在发达国家大部分地区都建有大气监测网络,以及健全的大气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能够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提出PM2.5监测标准的国家,提出要对PM2.5进行检测。
2010年末,美国与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并对其进行强制性的限制,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1.2 国内PM2.5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雾霾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冀地区的雾霾现象非常严重,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已经从传统的煤烟型污染转向复合型污染。
如SO2以及二次生成的O3都是重点控制的污染物。
2 PM2.5的檢测技术2.1 重量法重量法是监测PM2.5最直接、方便快捷的办法,它是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恒速抽取定量的空气,使得空气中的PM2.5,恰当的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的滤膜重量差与采样体积,计算出PM2.5的浓度。
只要滤膜对0.3μm以上的颗粒物截留效率在99%以上,这样就算合格。
重量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也是验证其他方法是否正确的标准之一。
这种方法也有自身的缺点,如需要人工进行称重,操作程序比较繁琐而费时。
此种方法及试验仪器必须应用于单点、某个时间段的采样监测,为大气环境污染调查与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
2.2 光散射法光散射法是运用光照投射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上时,产生出来的散射光验证监测PM2.5,可以实时在线监测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根据颗粒物的性质预先设定k值,现场直接显示出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PM2.5监测方法的讨论
方法 , 以 及非标 准的 光散射 方法原 理进行 了简要 7 O g / m , 年平 均浓 度一 级 为 1 5 g / m 、 二 级 为
的介 绍 。
35 1 . t g/ m。
。
目前 我 国监 测 、 检 测 细颗粒 物P M: . 的
方 法 主 要 可 以 分 为标 准 方 法 和 非 标 准 方 法 。
霾” 、 “ 灰 霾” 天 气 对 公众 人 体 健 康 的 危 害 。
重 量 法 是 目前 检 测 测 定 细 颗 粒 物 P M: 较 为
我 国国家标准 G B 3 0 9 5 — 2 0 1 2 环境 空气 质量 简单 、 可 靠 的方法 , 而 且还 可 以用 于 进一 步分 析 标 准》 中对细颗粒物 P M 的定 义为 : “ 指 环境空 气 细 颗 粒 物 P M . 的具 体 化 学 成 分 , 因此 其 在 环 保 研
M . 的 分 析 方 法 分 为 手 工 和 自动 分 析 方 周 的严 重 “ 雾霾 ” 天 气。 环境监测结果表 明 , 当 出 颗 粒 物 P
现“ 雾 霾” 及“ 灰 霾” 天气时 , 空 气 中 颗 粒 物 浓 度 显 法 。 该 标 准 中规 定 手 工 分 析 方 法 为 重 量 法 , 自动 著增高 , 因此 , 空 气 中颗 粒 物 浓 度 是 造 成 “ 雾 霾” 及 分 析 方 法 为 微 量 振 荡 天 平 法 、 p射 线 法 。
1现 状 分 析
近 年来 , 我 国部 分 地 区 “ 雾霾 ” 、 “ 灰霾” 天 气 日益 显 著 ,  ̄ l f 2 0 1 4 年 初 北 京 地 区 出 现 了持 续 将 近
一
2 PM
.
PM2.5的来源、现状、危害及防控措施
qhchen@PM2.5的来源、现状、危害及防控措施沈惠,陈前火*(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摘要:近年来,雾霾成为百姓生活的一个焦点问题,而导致雾霾天气形成的罪魁祸首就是PM2.5。
本文对PM2.5的化学组成来源现状监测技术以及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等进行概述,并根据、、、PM2.5的来源特征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加深公众对大气PM2.5的认识。
关键词:PM2.5;来源;监测技术;危害;防控措施On the Sources, Status Quo, Hazard and Control measuresof PM2.5Shen Hui, Chen Qianhuo(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 Resource Recycling,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 haze become a focus of people's lives, which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fog andhaze culprit is PM2.5.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sources, status,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PM2.5 and the influence on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was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 This paper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to deepen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PM2.5.Keywords:PM2.5; Sources; Monitoring techniques;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1 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
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其中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这些细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于PM2.5、PM10的研究现状和控制措施的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研究现状1. 监测和数据分析:我国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大气环境监测网,对PM2.5和PM10进行了系统的监测。
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监测数据,可对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进行评估,从而为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污染来源和成分分析:通过对PM2.5和PM10的来源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研究表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排放、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等是污染源的重要贡献者。
此外,大气中的硝酸盐、硫酸盐、有机物和重金属等也是构成PM2.5和PM10的重要成分。
3. 气象条件和地理特征研究:气象条件和地理特征对PM2.5和PM10的时空分布有重要影响。
我国地广人多,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特征差异明显,因此,在研究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4. 健康效应研究:PM2.5和PM10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PM2.5和PM10可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甚至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在研究中,需要关注人群的易感性、暴露水平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参数,以准确评估健康风险。
二、控制措施1. 政策和法规: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和法规,对大气污染进行了严格限制。
比如,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控制车辆尾气排放等。
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出台,为大气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至关重要。
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科研项目,研发了一系列治理技术和装备。
比如,燃料改造、高效过滤器等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以及空气净化器、防雾霾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PM2.5的来源、现状、危害及防控措施
PM2.5的来源、现状、危害及防控措施PM2.5的来源、现状、危害及防控措施一、引言PM2.5,即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它们能够悬浮在空气中,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来源、现状、危害及防控措施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PM2.5的来源PM2.5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燃煤排放:燃煤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PM2.5颗粒物,是主要的排放源之一。
2. 机动车尾气: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PM2.5颗粒物,尤其是柴油车,它们排放的PM2.5颗粒物具有较高的毒性。
3.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也含有较高浓度的PM2.5颗粒物,尤其是一些重工业企业,其排放量较大。
4. 秸秆焚烧:在农村地区,常常会进行秸秆的焚烧,这种行为会产生大量的PM2.5颗粒物。
5. 室内污染:卫生间、厨房等室内环境中产生的烟雾、燃烧废气等也会导致PM2.5污染。
三、PM2.5的现状当前,PM2.5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指标。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数据统计,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PM2.5浓度超过了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区域,PM2.5浓度高得令人震惊。
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对环境产生了恶劣影响。
四、PM2.5的危害PM2.5颗粒物对人体和环境都会产生严重危害,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PM2.5能够直接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并沉积在肺部,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PM2.5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2. 对环境的危害:高浓度的PM2.5会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人们的观赏和出行。
此外,PM2.5颗粒物还会对植物、水体以及地表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五、PM2.5的防控措施要有效防控PM2.5的污染,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1. 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推广利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
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其中,细颗粒物(PM)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
在PM中,PM2.5和PM10是最具关注度的两个指标。
本文将就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的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研究现状方面,我国对于PM2.5、PM10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我国建立了全国性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通过重点城市、地区的监测,对PM2.5、PM10的排放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
其次,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颗粒物来源和化学成分的研究,揭示了PM2.5、PM10的形成机理和组成特点。
研究表明,固定污染源(如工业排放)和移动污染源(如汽车尾气)是PM2.5、PM10的主要来源。
此外,大量证据显示,PM2.5、PM10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碳等。
然而,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PM10的浓度仍然偏高,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密集地区和车辆拥堵地区。
因此,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势在必行。
针对PM2.5、PM10的控制,我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加强对污染源的管控。
政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罚款和整改。
其次,推行清洁能源。
大力发展“煤改气”、“煤改电”,减少燃煤和燃油的使用,降低固定污染源的排放。
同时,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强化对车辆尾气的治理。
此外,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开展煤烟治理、尾气处理等相关技术的研究,提高排放标准和治理效果。
在控制措施方面,我国还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
要建立更加精准的大气污染源清单,对污染源进行全面梳理和分类。
同时,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监测,实现实时监测和联网监测。
此外,还需要继续加强科研力量,加大对PM2.5、PM10来源和组成特征的研究。
通过建立完善的模型和机制,更好地揭示PM2.5、PM10的来源与演化过程,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依据。
环境空气颗粒物监测技术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环境空气颗粒物监测技术的现状与改进建议摘要: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其成分复杂,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PM2.5可以进入人体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所以加强对大气颗粒物的监测意义重大。
关键词: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改进建议一、环境空气颗粒物监测的重要性颗粒物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大多数固定污染源必测的污染因子,颗粒物是指燃料和其他物质在燃烧、合成、分解以及各种物质在机械处理中所产生的悬浮于排放气体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状物质。
颗粒物的产生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人为源主要来自煤的燃烧、机动车排放和一些工业生产过程。
随着环境管理日趋严格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全国大气污染源自动监测工作已全面展开,针对脱硫后管道内颗粒物浓度低、温度低、湿度高的“二低一高”状况,环保部于2017年发布实施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现阶段,颗粒物监测分析方法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锅炉烟尘测试方法》和《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二、环境空气颗粒物产生的危害大气颗粒物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也称为大气气溶胶,是大气中存在的直径范围为0.001~100μm固态和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其环境效应和健康效应主要体现在通过与太阳和陆地辐射的相互作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高浓度颗粒物的长期暴露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风险,这些都使得颗粒物逐渐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大气颗粒物污染是全球都在研究的热点话题。
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气象要素等都是形成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原因。
大气颗粒物的存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环境危害。
颗粒物中1微米以下的微粒在大气中沉降慢、存留久,能够被吹送到很远的地方,故颗粒物的污染往往波及很大区域。
粒径在0.1-1微米的颗粒物,与可见光的波长相近,对可见光有很强的散射作用,是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M2.5的监测技术及现状
【摘要】pm2.5的污染对人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pm2.5质量浓度的监测已迫在眉睫;本文就pm2.5的概念、来源以及监测的技术和方法进行论述,重点介绍了三种技术方法: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和振荡微量天平法,并对国内外的pm2.5的监测现状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pm2.5;来源;监测技术;监测现状
0.概述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1]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大部分pm2.5能沉降在呼吸道中,同时由于许多致癌和有毒物质如苯并[a]芘等多富集在pm2.5颗粒物上,因此pm2.5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
1.pm
2.5的来源
pm2.5的化学组分主要包括有机碳、碳黑、粉尘、硫酸铵(亚硫
酸铵)、硝酸铵等五类物质。
有机碳、碳黑、粉尘,属于原生颗粒物,被称为一次颗粒物。
硫酸铵(亚硫酸铵)、硝酸铵等,是由人类活动排放或自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在大气中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所以被称为二次颗粒物。
[3]
1.1工业源排放
经除尘器除尘后排放气体中所含有的烟尘是形成pm2.5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燃煤电厂、冶金厂等工业排放源),他们在大气环境中经扩散、化学反应等过程往往造成pm2.5分布的交叉区域,某些区域pm2.5的浓度将呈现峰值。
1.2机动车辆尾气
燃油机动车产生的co、nox及ch等是pm2.5的间接来源。
kevin a. whitney指出在所有燃油机动车辆尾气中,78%-85%的颗粒物是pm2,5; j.a.gi]lies也指出机动车辆尾气中pm2,5的主要成分为元素碳(ec),其次是有机碳(oe),并发现pm2.5的浓度与nox 的排放率之间呈现线性增函数关系。
1.3道路及施工扬尘
机动车行驶及建筑物施工造成二次扬尘,其中较大的颗粒物因重力作用而沉降到地面,粒径小的因沉降速度小,受环境因素影响而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随时间推移pm2.5;浓度成增加的趋势。
长宗宁就干线道路悬浮物随距离的衰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spm平均浓度在离道路50m内,衰减率约为25%,50m以外约为3%,干线道路的影响大约为50m左右,随着远离道路,元素碳是衰减比例最
高的元素,用cmb法分析得出路边汽车对spm贡献率为48%。
[4] 2.pm2.5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pm2.5质量浓度的测量可通过手工重量法和自动监测仪进行测量,由于颗粒物细粒子pm2.5的组成与机理的特殊性,实现自动监测的难度远远大于传统的pm10,因此只有少数设备通过了美国环保署的认证。
[5]
2.1重量法[6]-[7]
通过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用恒定速度抽取定量的体积空气,使外界环境空气中的pm2.5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以及采样体积,计算出pm2.5浓度。
滤膜称重法测定的是颗粒物的绝对质量浓度,它的原理简单、测定数据可靠、测量不受颗粒物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的影响,但是在测定的过程中,操作繁琐、费时、采样仪笨重、噪声大,且不能立即给出测试结果。
2.2 β射线吸收法
此方法是通过测量β射线的强度变化来确定气溶胶的质量浓度。
颗粒物被采集到滤膜上,β射线穿过该滤膜是其强度发生变化。
穿过滤膜的β射线的强度随着颗粒物的负载量成比例减弱。
β射线衰减检测是一个带有连续过滤带(filter tape)的自动化采样器,每一次测量时都有“新鲜”的过滤节(filter segment)。
最初,利用未暴露的过滤节作为空白衰减来测量β射线衰减,然后把这段过滤节暴露在周围颗粒物中,在一段时间内收集颗粒物,此时再次
测量β射线衰减,经空白修正后转换为质量浓度。
2.3振荡微量天平法
此方法被广泛用作连续pm10质量测量检测器,如果用pm2.5采样头取代pm10采样头,它也可以连续测量pm2.5的浓度。
在该方法中,收集颗粒物的滤膜被放在一个玻璃管顶部,该玻璃管应用电场内振荡,随着滤膜上收集的颗粒物不断增加,玻璃管的振荡频率降低,方法的灵敏度约为1~2μg/ m3,典型的分辨时间为5min。
[8]为了维持必要的精密度,锥形元件必须保持恒温,以避免膨胀或收缩造成的影响,并要递升温度以除去被吸附的水分,这样才能避免周围环境湿度的变化造成的影响。
但是,无论在采样头处还是在锥形元件处加热样品,都会使气溶胶中的半挥发性物质损失。
3.pm2.5的国内外监测现状
气溶胶的早期观测主要针对tsp,随着人们对细颗粒物对生物健康的危害的重视,pm10和pm2.5的观测研究逐渐成为重点。
美国epa(美国环保局)从1987年开始了对pm10的网络化观测,从1999年开始了pm2.5的观测;欧洲emep(欧洲空气污染物长程飘移监测和评价)从1998年开始pm10的网络化观测,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参与,部分国家也对pm2.5进行观测。
2011年12月21日,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2012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表示,“必须抓紧修改完善,增加pm2.5检测指标,尽力争取早发布。
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检测充分说明国家对于pm2.5
超标的重视,周生贤还强调,必须建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预报系统等方式控制pm2.5。
国家对于pm2.5的重视使得减轻pm2.5的外患成为可能。
2012年10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环保部明确提出了新标准实施的“三步走”目标。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95个站点完成pm2.5仪器安装调试并试运行,有138个站点开始正式pm2.5监测并发布数据。
迄今为止,pm2.5的污染情况不容乐观,所以了解其污染现状、污染变化规律、污染类型,判明主要污染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改善人气环境质量,改善居住环境,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医药费用负担,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广超,傅梅绮.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69.
[2]曾凡刚.大气环境监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305.
[3]杨新兴,冯丽华.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危害.前沿科学,2012,1,6,21:25.
[4]钟天翔.杭州市空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与pm2.5污染研究.
[5]崔延青,王春迎,尚永昌.大气细粒子(pm2.5)监测技术进展.中国环保产业,2012.4:10.
[6]朱一船,张晶,周文刚,等.ld-3c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及其
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的测定[j].中国环境卫生,2003,6(1-3):103-107.
[7]杨书申,邵龙义,龚铁强,等.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技术及其发展[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36-39.
[8]白志鹏,王宝庆,王秀艳,姬亚芹,等.空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