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西部大开发2011年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西部大开发2011年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的通知【法规类别】区域经济开发【发文字号】发改西部[2012]1542号【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2.05.30【实施日期】2012.05.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西部大开发2011年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发改西部〔2012〕15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国资委、统计局、知识产权局、证监会、保监会、民航局、邮政局,军队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西部大开发2011年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审定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西部大开发2011年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日附件:西部大开发2011年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西部大开发2011年工作安排为指导,振奋精神,团结拼搏,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一、2011年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一)西部开发支持政策不断细化落实,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制定分工落实方案和实施意见,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努力为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改革在全国率先实施;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 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政策文件颁布实施;国家对西部地区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点工程和项目继续实行较高的投资补助标准,对“三农”、社会事业等部分公益性项目取消了县级配套。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州(地、市)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通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州(地、市)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预算管理【发文字号】青政办[2012]40号【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2.15【实施日期】2012.02.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州(地、市)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通报(青政办[2012]40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2011年,全省各地采取目标任务分解、预告和垫付资金等有效手段,狠抓支出预算执行,较好地完成了全年预算执行目标任务,确保了各项重点支出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需求。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预算支出执行基本情况2011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67.4亿元,增长30.1%,增支224亿元,支出预算执行率93.5%,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支出均衡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
其中,州(地、市)完成支出660亿元,增长40.9%,完成预算的98.2%。
从进度看,海北州完成支出进度98.9%,在州(地、市)中排名第一;海南州完成支出进度98.7%,海西州、黄南州完成支出预算98.6%,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西宁市、海东地区和果洛州分别完成支出进度98.3%、98.2%和98.1%;玉树州完成支出预算97.3%。
从增幅看,玉树州因上年灾后重建支出较大,基数较高,同比增长0.9%,其他州(地、市)支出均保持了较高增幅,尤其是海南州、果洛州支出保持高幅增长,分别增长84.6%和79.3%;黄南州、海西州、海东地区和海北州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西宁市增长38%。
从增量看,西宁市、海东地区和玉树州支出均超百亿元,分别支出150亿元、106.7亿元和115.2亿。
2011工作总结及2012计划
苏仙区招商合作局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2011年,苏仙区招商合作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城两园三区四地”的建设目标,坚持“促增长、抓重点、优结构、强基础”,放手先行先试,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1-9月,全区实际利用外资5794万美元,完成进度95%;实施内联引资项目55个(含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69664万元,完成进度84.8%,同比增加32.14%,内外资完成比例均位居全市前列。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科学发展,彰显招商工作亮点1.结合区情实际,开展自主招商。
由市领导李庭、区领导彭生智、王爱国、尹志刚、段邦朱、李进书、喻棉秀、雷题铭等带领的郴州苏仙党政代表团于8月18日在中山市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举办“苏仙(中山)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邀请到中山市各界政要、部分郴籍中山成功人士、中山市工商企业届、个私协会精英等150余名各界客商参会,在推介会上成功签约6个项目,签约金额达57.7亿元。
9月29日,我区在华天大酒店成功举办“中国青年创业者走进苏仙——郴州苏仙招商引资推介暨企业家联谊座谈会”,邀请到解放军报、湖南省监察厅、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湖南第一师范、致公党湖南省委、郴州市委、市政府等多个省、市领导;绿之韵生物工程集团公司董事长、吉林省神龙医药集团公司董事长、包头新源稀土高新材料公司总经理、陕西鸿金鹏食文化公司董事长、西安隆基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等10位中国青年创业奖获得者代表;中国中铁集团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恒丰银行总行、福建省世锦水务集团、贵阳怡信产业集团、山西省煤销国电能源有限公司等1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精英代表参与此次座谈会,成功宣传推介了苏仙,自主招商活动取得喜人成效。
2.发挥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招商。
充分发挥苏仙区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用美丽的风景吸引外来客商驻足投资,成功与浙江万邦集团就总投资15亿元的桥口镇白溪片区“欧式风情小镇开发项目”签订合作协议;与华天集团就总投资30亿元的“王仙岭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长沙新鸿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就“龙潭湖整体开发项目”进行对接并邀请来我区进行实地考察,目前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罗源县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11年12月13日在罗源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罗源县财政局局长张振灯各位代表: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罗源县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2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下,财政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履行财政职能,圆满完成了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财政各项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全县财政收支情况全县财政总收入9.43亿元(预计数,下同),完成预算的113.61%,比增2.35亿元,增长33.25%。
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10亿元。
地方级财政收入5.38亿元,完成预算的110.93%,比增1.24亿元,增长30.04%。
地方级财政收入力争完成6亿元。
地方级财政收入中:增值税收入8450万元,增长22.36%;营业税收入1.53亿元,增长28.74%;企业所得税收入6400万元,增长130.88%;个人所得税收入3700万元,增长22.88%;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2200万元,增长76.71%;耕地占用税收入1100万元,下降12.97%;契税收入1700万元,下降49.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000万元,下降23.14%;行政性收费收入3220万元,增长104.96%;罚没及其他收入1800万元,下降8.35%;专项收入2230万元,增长40.69%。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11.22亿元,完成预算的106.7%,比增3.52亿元,增长45.63%。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亿元,完成预算的100%,比增2.8亿元,增长38.88%。
全县一般预算支出9.76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下同)的85.68%,比增2.01亿元,增长26%。
德庆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德庆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12年3月12日在德庆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来源:发布时间: 2012 - 04 - 01各位代表: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11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1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人民团结一致,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建设幸福德庆”核心任务,进一步抢抓珠三角《规划纲要》实施的重大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立足“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强谋划、狠抓开局,突出工业主战场,全力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全县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较好,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2.9亿元,同比增长17.1%,完成年计划的10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27.1%,第三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15.5%。
(一) 工业经济平稳上升,质量效益明显改善。
去年,我县以推进工业二次创业为目标,以园区开发建设为载体,以承接产业转移、技改扩产和项目促建为抓手,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9.93亿元,增长37.9%,完成年计划11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75亿元,增长36.8%;工业用电量35149千瓦时,增长32.5%;主要工业企业完成税收2.2亿元,增长36.6%。
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林产化工、木材深加工、电子机械、水泥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实现147.8亿元,增长5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5%。
骨干企业稳步发展。
大亚木业、石井水泥、德通公司等主要骨干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全年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10家。
2011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兰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市委“1355”总体发展思路和实施“再造兰州”战略,着力转方式、拓空间、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
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6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656.55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663.48亿元,增长14.3%。
三次产业比例为2.95:48.27:48.78。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21.16亿元,增长20.25%,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8.32%。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2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12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5.8人。
二、农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28.6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7.12万亩,比上年增长1.12%,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栽培面积43.05万亩。
粮食总产量42.39万吨,比上年增长4.98%;其中:夏粮16.97万吨,较上年下降6.14%;秋粮25.42万吨,比上年增长13.94%。
蔬菜播种面积75.47万亩,增长3.13%;蔬菜产量209.23万吨,增长5.63%。
表1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产品名称产量比上年增长(%)粮食42.39 4.98蔬菜209.23 5.63油料 2.23 -1.33瓜类12.65 2.93肉类 3.07 -0.69#猪肉 2.28 -0.5牛肉0.08 33羊肉0.37 -2.63鲜蛋 1.89 5牛奶 6.54 0.62水产品0.13 8.33。
2011年全区国民经济运行隋况及2012年走势展望
大 。水产品产量 1. 0 5万吨 , 增长 1 . 66 %。优势特色农业 持续发展 。全年全 区新增设 施农业面积 1 万 亩 , 5 累计
、
21 0 1年全 区经济运行 的基本特点
总体上看 ,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 币政策 设施农 业建设 面积达 到 1 1 2 万亩。瓜果 、 蔬菜产业平稳
的持续作 用下 , 区宏 观经济呈 现 “ 速较快 、 全 增 效益 较 增长 。 初步统计 , 全年蔬菜产量 4 9 万 吨 , 3. 6 增长 79 . %, 好、 价格波动运行 、 民生持续改善 、 运行较为稳定 ” 的发 瓜果产量 17 6. 5万吨 , 增长 2 %。 . 枸杞 、 2 葡萄 、 红枣等产 展态势。总体呈现 以下突 出特点 : ( ) 一 从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 整体经济稳步加快 , 第
二产业带动增 强
业继续保持积极发展 势头 。 工业生产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在中央和 自治 区稳增 长、 转方式 、 调结构等调控政策措施的积极推动下 , 加快工
2 1 年, 0 1 自治区党委政府针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业经济转型升级 , 注重调控和协调 , 全区工业经济呈现持
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 『况新 问题 ,及时制定和实施 续加快的发展势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 87 青 3 亿元 , 按可
了一 系列转方式 、 调结构 、 促增长 、 防通胀 、 民生的重要 比价格计算 , 保 比上年增长 1. 其中, 3 7 %。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
举措 , 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 在全 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 实现增加值 7 4 1 2 . 亿元 , 4 比上年增长 1. 高于全国平 8 %, 1 步增强 , 宏观经济运行稳步加快。 初步核算 , 并经国家统计 均增速 4 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逐季加快。 . 2 局审核 , 0 年全 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 6. 亿元( 21 1 00 9 7 现
西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近日,《2011年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公报显示: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41亿元,增长5.1%,对GDP的贡献率为1.32%,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11.28亿元,增长18.4%,对GDP的贡献率为62.68%,拉动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2.01亿元,增长12.0%,对GDP的贡献率为36.0%,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90:51.05:45.05转变为3.56:53.36:43.08。
以下是公报的全文: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为主要路径,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面完成了2011年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总量: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41亿元,增长5.1%,对GDP的贡献率为1.32%,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11.28亿元,增长18.4%,对GDP的贡献率为62.68%,拉动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2.01亿元,增长12.0%,对GDP的贡献率为36.0%,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90:51.05:45.05转变为3.56:53.36:43.08。
全年人均GDP为34743元,折合美元为5379美元,增长14.4%。
财政: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87.11亿元,增长29.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25亿元,增长31.1%;上划中央税收37.45亿元,增长28.5%;上划省级收入4.41亿元,增长22.76%。
关于武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武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7.5亿元,占计划的101.33%,增长13.7%,实现工业增加值81亿元,占计划的101.25%,增长20.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占计划的101%,增长60%;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3亿元,占计划的102.13%,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53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5188元,增长14%。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
实施各类项目476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6项。
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大关,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项目208项,落实各类投资10.5亿元。
(二)重点治理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昌宁、黄羊、古浪、古丰4个灌区2011年节水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远期压减2.08万亩农田灌溉配水面积目标全面完成。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调整实施方案》通过水利部审查。
(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4.64亿元,增长23.5%。
共实施工业项目226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增长42.13%;工业上缴税金6.35亿元,增长44%。
“两园七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亿元,是去年的2.05倍,新入驻企业50户。
(四)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规划启动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已由省政府批准实施,规划落实有序推进。
城区地表水供水工程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56亿元。
金大快速通道预计年内完成投资7亿元,可实现全线路基拉通、13公里铺油通车的既定目标;通道绿化主支线完成98.94公里。
贵州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贵州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中国经济网日期:2012-3-10 浏览:26 次【大中小】更多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2012年2月16日)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努力克服特大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570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6.2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334.02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60亿元,增长14.2%。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7%、40.9%和46.4%。
与上年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均降低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种植业增加值432.86亿元,比上年增长0.2%。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5.56万公顷(4583.40万亩),比上年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53.61万公顷(804.15万亩),增长1.3%;烤烟种植面积20.00万公顷(300.02万亩),增长9.5%;蔬菜种植面积70.85万公顷(1062.75万亩),增长9.4%。
主要农产品中,油菜籽、蔬菜、茶叶等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9.1%、7.7%和6.9%。
受旱灾影响,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产21.2%,其中玉米减产41.3%,稻谷减产31.8%;烤烟减产11.6%。
全年林业增加值32.15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全年畜牧业增加值221.72亿元,比上年增长0.3%。
猪、牛出栏数继续增长,肉类总产量179.95万吨,比上年增长0.5%。
2011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11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2012年2月21日)201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十二五”开局良好。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0.6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167.54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6632.06亿元,增长8.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972元,比上年增长11.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1%。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4.7%,上半年上涨5.3%,前三季度上涨5.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5.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2%。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9%。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0%。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3%。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8%。
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同比涨幅趋缓。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标全省(%)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5.35.25.3食品11.211.311.0其中:粮食16.216.415.9肉禽及其制品20.318.923.8油脂13.413.413.4鲜蛋13.813.514.6鲜菜-6.5-3.7-14.6鲜瓜果16.315.718.7烟酒及用品2.82.53.5衣着1.72.1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71.91.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3.83.54.5交通和通信0.90.7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40.0-1.3居住5.65.36.3年末全省从业人员22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67万人。
《关于哈尔滨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解读
盘点政府账单民生支出六成多《关于哈尔滨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解读一组组数字让人欣喜、令人振奋: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8.8%。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与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支出达360.9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4.8%。
一项项安排细致周密、倾力为民:2012年,统筹安排资金,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安排补贴资金,着力支持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从严控制公务购车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等“三公”经费支出。
财政预算报告,是政府惠民的一份账单,是政府为民的一项承诺。
细数“2011”账目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破300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增长15%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0.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0.5%。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57.1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1.2%。
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0.5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2.8%;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19.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3.4%。
2011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0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8.8%;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48.1亿元,比上年增长41.7%。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03.5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1.1%;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96.7亿元,比上年增长70.2%。
精算“2012”安排【收支预览】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318.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384.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1%。
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76.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
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84.8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4.7%。
根据收入安排情况和上下级结算政策,2012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安排是平衡的。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宁政文[2012]30号【发布部门】宁德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1.30【实施日期】2012.01.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宁政文〔2012〕3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宁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实施。
二〇一二年一月三十日宁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五大战役”和“五个年”活动为抓手,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动宁德越位赶超、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顺利完成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933.71亿元,增长15.2%;财政总收入83.42亿元,增长32.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4.30亿元,增长34.1%。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32亿元、农业增加值167.84亿元,分别增长5.2%和5.3%。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6.02万亩,产量68.13万吨,分别增长1.8%和3.7%;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等三大农产品产量达7万吨、14.4万吨、69.88万吨,分别增长14.3%、8.3%、4.1%。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00家,其中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20家,比上年新增2家,有13家龙头企业被列为农业类上市后备企业。
关于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2年03月16日来源:新华社【字体:大中小】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财政部各位代表:受国务院委托,现将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2011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有关决议,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在此基础上,财政发展改革深入推进,预算完成情况较好。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全国财政收入103740.01亿元,比2010年(下同)增长24.8%。
加上预算安排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500亿元,使用的收入总量为105240.01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108929.67亿元,增长21.2%。
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92亿元和地方财政结转下年支出1918.34亿元,支出总量为113740.01亿元。
全国财政收支总量相抵,差额8500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1306.15亿元,完成预算的111.9%,增长20.8%。
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500亿元,使用的收入总量为52806.15亿元。
中央财政支出56414.15亿元,完成预算的103.8%,增长16.7%。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6514.19亿元,增长3.3%;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39899.96亿元,增长23.4%。
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92亿元,支出总量为59306.15亿元。
云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云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云南省统计局发布人:综合处 2012-5-2 13:14:37云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2年4月2011年,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推进“两强一堡”建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落脚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在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增动力,惠民生、促和谐上狠下功夫,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云南“十二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2](GDP)完成875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07.8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3990.97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3352.17亿元,增长11.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4:44.6:40.0调整为16.1:45.6:38.3。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18957元,比上年增长13.0%。
非公经济创造增加值3679.7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图1 2006-2011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25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增值税完成136.64亿元,增长 21.2%;营业税277.71亿元,增长17.0%;企业所得税110.6亿元,增长34.4%。
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9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用于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25.2%、28.9%、29.0%、35.3%和26.8%。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5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5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06•【字号】黔府发[2012]2号•【施行日期】2012.0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5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黔府发〔2012〕2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2011年初,根据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省人民政府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分解为50项重点工作,明确由省人民政府领导成员牵头协调,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负责落实。
一年来,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扩投资、调结构、增活力、惠民生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统筹推进,基本完成了50项重点工作任务。
现将年度5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完成情况50项重点工作总体完成情况较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
分解细化的107项量化考核指标完成104项,占97.2%;超额完成64项,占59.8%;未完成3项,占2.8%,其中,粮食总产量、烟水配套工程因旱灾影响未完成,新增铁路通车里程因国家投资计划调整未完成。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一是强化领导,统筹推进。
省政府把50项重点工作的分解督办作为抓落实的一项重大举措,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每季度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听取50项重点工作进度情况汇报,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府领导成员按分工牵头抓好落实,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是强化督查,全程跟踪。
省政府督查室和省直目标绩效办对50项重点工作实行月调度、季检查、半年通报和年度考核。
把完成50项重点工作情况纳入绩效目标考核,实行约谈、问责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工作落实。
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的通知
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13•【字号】宁政[2012]27号•【施行日期】2012.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的通知(宁政〔2012〕2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西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已经西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三日西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发展计划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与监督下,贯彻落实“一统三基”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四个发展”,着力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增长较快、物价回落、效益向好、民生改善的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7亿元,增长15%,超计划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4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11.3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32亿元,增长12%。
农业保持平稳发展。
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产量26.9万吨,油料产量9.8万吨,蔬菜产量72万吨,肉、奶、禽蛋产量达到7.2万吨、12.5万吨、0.7万吨,分别增长6.4%、10.8%、20.9%。
建成日光节能温室3500栋、畜棚4000栋、养殖基地75个。
实施农村公路49公里、村道硬化360公里。
工业发展稳中有升。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56.3亿元,增长19.4%,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2%。
2011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11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兰州市统计局2012年3月)2011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市委“1355”总体发展思路和实施“再造兰州”战略,着力转方式、拓空间、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
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6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656.55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663.48亿元,增长14.3%。
三次产业比例为2.95:48.27:48.78。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21.16亿元,增长20.25%,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8.32%。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2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12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5.8人。
二、农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28.6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97.12万亩,比上年增长1.12%,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栽培面积43.05万亩。
粮食总产量42.39万吨,比上年增长4.98%;其中:夏粮16.97万吨,较上年下降6.14%;秋粮25.42万吨,比上年增长13.94%。
蔬菜播种面积75.47万亩,增长3.13 %;蔬菜产量209.23万吨,增长5.63%。
表1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产品名称产量比上年增长(%)粮食42.394.98蔬菜209.235.63油料2.23-1.33瓜类12.652.93肉类3.07-0.69#猪肉2.28-0.5牛肉0.0833羊肉0.37鲜蛋1.895牛奶6.540.62水产品0.138.33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5万千瓦,完成机耕107千公顷、机播68千公顷、机收44千公顷。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06•【字号】青政[2011]10号•【施行日期】2011.03.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青政[2011]10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草案)已经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下达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玉树灾后重建的关键之年。
做好全年工作,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动全省“四个发展”,顺利完成玉树灾后重建任务,意义重大。
根据省委十一届九次全委会精神, 2011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为主要路径,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全面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增强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实现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奋力开创“十二五”良好开局。
按照这个总体要求,2011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十项重点工作:一是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玉树建设步伐。
坚持民生优先,加快推进以城乡居民住房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的各项重建工程建设。
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狠抓地质灾害防范和隐患治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大力发展特色效益种植业、现代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和民族手工业,提高灾区长远发展能力。
强化重建要素保障,精心协调组织好水泥、钢材等建设物资的供应运输,完善价格监测机制,确保重建项目顺利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2012年3月6日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都兰县经济和发展改革局各位代表: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都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人大十五届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机遇, 以推动跨越发展、实现都兰赶超,努力实现由农牧业大县向经济强县成功转变”为主线,以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紧紧围绕2011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全县上下致力于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社会全面进步、民生不断改善,巩固了“十一五”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7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08亿元,增长37.4%;第二产业完成6.69亿元,增长37%;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5.61亿元,增长46.5%;第三产业完成4.3亿元,增长17.3%。
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5亿元,同比增长78%。
全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2.39亿元,同比增长39.0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1.06亿元,增长31.24%,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78亿元,增长76.1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25.94%。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072元,同比增长19.1%。
各项指标均取得突破,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调结构、促发展、农牧业生产形势稳定。
紧紧围绕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加大对农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加快发展枸杞、马铃薯、蔬菜、药材、牛羊肉、毛绒等种养殖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优势作物播种面积继续扩大,种植养殖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基地培育成效明显。
201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4.1万亩,其中:小麦4.3万亩,青稞5.61万亩,油菜5.43万亩,马铃薯3万亩,豆类0.1万亩,蔬菜0.16万亩,其他作物1.2万亩。
枸杞种植面积累计14.3万亩。
全年粮食作物产量5.2万吨,枸杞产量1.53万吨。
枸杞、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已逐步占据农业产业主导地位。
地区牲畜存栏110万头(只),繁殖仔畜56.78万头(只),成活率89%,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47%和43%。
二、抓调控、促运行、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加强分析研判,抓住关键环节,拓宽工业监测预警范围,着力在加强工业运行协调服务上下工夫,加大企业的协调服务,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益最大化的行业和企业配臵。
扩产能、落项目,超前谋划,提早安排,全县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均呈快速增长势头,铁精矿、黄金生产的高速增长全面拉动了工业行业的整体增速。
2011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2.1亿元,同比增长46.7%,工业增加值完成5.61亿元,同比增长46.5%,实现工业产品产销率8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铁精粉71万吨,增长41%,黄金1052.74千克,增长54.18%,铅锌精粉1.23万金属吨,下降22.52%,钾肥1.28万吨,增长10.86%,铜精粉1280.44金属吨,增长61.5%,供电量2.23万千瓦时,增长25.57%。
三、扩投资、强基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坚持把扩大投资规模、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群策群力谋划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5亿元,同比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8亿元,增长86.0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86亿元,增长40.9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61亿元,增长215.68%。
固定资产投资为近年来同期最高,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占据主导,同时,社会投资呈现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趋势。
项目储备工作更加完善。
围绕藏区、西部大开发及循环经济等配套优惠政策,进一步补充完善现有项目库,编制完成都兰县“十二五”2011年申请投资项目计划,储备项目360项;“十二五”2012年申请投资项目计划,储备项目469项;“十二五”2013-2015年申请投资项目计划,储备项目864项;都兰县循环经济“十二五”项目建议计划,储备项目24项。
重点产业项目进展顺利。
加大对新开工项目、投产达产项目的跟踪管理,力促项目尽快实现产能,着力抓好增量经济的投产达产增效,全省工业“双百”行动重点项目及我县重点项目建设顺利。
青海山金矿业1000吨/日采选工程和100吨黄金采选冶炼项目、青海西钢矿业细粒铁矿应用和推广项目、青海中鑫矿业5000吨/日钼矿采选项目、都兰金辉矿业氰化技改项目和二期采选扩能项目、青海西旺矿业4000吨/日采选扩能项目、都兰北部矿业2000吨/日铁矿采选扩能项目、都兰双庆矿业1000吨/日采选扩能项目、都兰隆迪矿业1300吨/日采选扩能等项目进展顺利。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
对外开放向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拓展。
成功举办2011年“青海都兰资源开发项目温州推介会”,圆满完成“苏推会”和“青洽会”任务,共签订农牧业产业化、金属冶炼、新能源等8个项目,签约资金37.7亿元,招商引资签约成果3项,协议资金1.47亿元,其中:8个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的规模、水平显著提升。
四、抓收入、促支出、财政收入形势良好。
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的监管,做到应收尽收,确保收入目标的实现。
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细化和规范部门预算,合理配臵有限的财力资源,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同时,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确保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2011年全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9亿元,同比增长39.0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1.06亿元,增长31.24%,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78亿元,增长76.19%。
财政收入增幅和支出的进度均创近年最好成绩,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抓统筹、促流通、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2011年,全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同比增长25.94%。
从消费结构看,汽车、家电、住房、餐饮等消费依然是热点,从侧面反映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同时,进一步加强流通业的行业指导和管理,积极开展汽车、家电下乡工作以及销售网点清理整顿工作。
2011年全县13家备案网点共销售汽车下乡产品144辆,兑付补贴资金72万元,各类家电下乡产品5318台(部),兑付补贴资金136万元。
汽车家电下乡政策逐渐深入人心,惠及到了更多农牧民。
六、增投入、惠民生、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坚持把社会事业进步和民生民计改善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着力改善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将改革发展成果更直接、全面的惠及和普及。
全力抓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重点实施好社会事业项目,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提高。
一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建设步伐。
编制完成《都兰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都兰县总体规划》、《香日德镇总体规划》、《宗加镇总体规划》及全县示范社区的规划编制,配套编制乡镇建设、产业发展规划,系统、全面、科学的规划体系逐渐完善,实施了8个新型示范社区的建设,全年整合4300套保障性住房作为统筹城乡示范社区建设项目,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100%,部分工程完成主体建设。
二是加大就业和增收途径以及社会保障水平。
2011年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8%以内,城镇新增就业582人(次),实现农牧民劳务输出2.7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651.54万元,就业和增收途径继续拓宽。
全县医疗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26万人、3.85万人、0.26和0.42万人,均呈扩面趋势。
享受城镇低保、农牧区低保人数8. 9万人(次),低保金发放率为100%。
三是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升。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开展“两基”迎国检工作。
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8%,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2.8%。
高考升学率由2010年的79%上升至2011年的95%。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药品零加成全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人均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由25元提高到35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
四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生态投入继续加大,生态项目稳步实施, 2011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0.6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万亩,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8万亩,义务植树35万株。
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推进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重点地区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拓展生态保护领域。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均控制在省州下达的指标内,全县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五是全力开展物价调控工作。
通过实施支持农牧业生产、促进产销衔接、投放平价粮油、强化市场监管、启动临时价格干预、增加困难群众价格补贴等措施,稳控物价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1年为全县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供养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临时物价补贴39.89万元。
六是加强粮食基础工作。
积极推进政府平价粮油投放和放心粮油工程。
加快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全面有序的完成了察苏镇等6个乡镇10052套农户科学储粮仓的发放、安装工作,年均减少粮食损失100万斤,使这项适民情、顺民意、惠民生、利国家的粮食安全工程在我县得到普及。
加大粮食流通市场监管及储备粮管理,确保全县粮油市场稳定。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对于把握发展周期,巩固良好形势,意义重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十一届二次和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牧立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特色引领、稳定和谐”的发展思路,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稳的工作总基调,着力促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抓改革、保稳定,努力在经济发展上有新突破,在统筹城乡建设上有新进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提升,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201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0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节能减排控制在州上规定目标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