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应用教你一步步装红旗linux

合集下载

用GRUB引导硬盘安装红旗Linux 4.0攻略

用GRUB引导硬盘安装红旗Linux 4.0攻略

什么是Grub?GNU GRUB 是一个多重操作系统启动管理器。

用来引导不同系统,如windows,linux。

一。

了解一下x86的引导过程由硬盘启动时,BIOS通常是转向第一块硬盘最初的几个扇区,即主引导记录。

装载GRUB和操作系统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操作步骤:1、装载主引导记录。

基本引导装载程序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装载第二引导装载程序。

2、装载Grub。

这第二引导装载程序实际上是引出更高级的功能,以允许用户装载入一个特定的操作系统。

3、装载在一个特定分区上的操作系统,如linux内核。

GRU B把机器的控制权移交给操作系统。

不同的是,微软操作系统都是使用一种称为链式装载的引导方法来启动的,主引导记录仅仅是简单地指向操作系统所在分区的第一个扇区。

二。

grub下的设备名称硬盘都是用hd开始。

软盘用f d开头。

命名和linux不大一样。

是从0算起。

(hd0,0)。

表示C盘。

(hd0,4)。

表示D盘。

文件的表示:( , ) /path/to/f ile三。

GRUB的根文件系统一些用户常困惑于GRUB中根文件系统(root f ilesystem)这一术语的用法。

GRUB的根文件系统与Linux的根文件系统是没有关系的!四。

grub的接口当GRUB环境开始载入第二步引导装载程序时,它寻找自己的配置文件(menu.lst)。

当找到配置文件后,它使用这个配置文件建立一个要载入的操作系统的菜单列表,然后显示引导菜单接口。

如果配置文件没有被找到,或者如果配置文件不能读取,那么GRUB将载入命令行接口。

由于我的WINDOWS系统用的是2000,且没有几个能用的软盘,只能思谋从硬盘安装了,用GRU B引导假设硬盘分区为四个:hda1 vfat Windows的C盘,挂载在TL8W的/mnt/win_c目录hda5 rf s TL8W(TurboLinux 8 Workstation)的根分区/hda6 rf s 将要安装红旗Linux 4.0,挂载在TL8W的/mnt/hda6目录hda7 swap 交换分区引导程序为GRUB,安装在MBR所有的操作皆在TL8W下操作假设下载的iso文件放置在/mnt/win_c/redf lag/iso目录中,则挂载iso文件到某个目录,假设为/mnt/cdrom#mount -t auto -o loop /mnt/win_c/redf lag/iso/dt4.iso /mnt/cdrom用GRUB引导从硬盘安装需要vmlinuz和initrd.img两个文件,从红旗Linux 4.0的硬盘安装映象boothd.img文件中提取出来,先挂载到一个目录,假定为/mnt/f loppy:#mount -t auto -o loop /mnt/cdrom/images/boothd.img /mnt/f loppy拷贝两个文件到另外目录中,假设为/mnt/win_c/redf lag#cp /mnt/f loppy/vmlinuz /mnt/win_c/redf lag#cp /mnt/f loppy/initrd.img /mnt/win_c/redf lag查看/mnt/f loppy/syslinux.cf g文件,以确定GRUB引导命令:#cat /mnt/f loppy/syslinux.cf gdef ault linuxprompt 1timeout 50display boot.msgF1 boot.msgF2 general.msgF3 param.msgF4 rescue.msgF7 snake.msglabel linuxkernel vmlinuzappend initrd=initrd.img lang= vga=788 devf s=nomount ramdisk_size=57344 reiserf s jf slabel textkernel vmlinuzappend initrd=initrd.img lang= vga=788 devf s=nomount ramdisk_size=57344 reiserf s jf slabel expertkernel vmlinuzappend expert initrd=initrd.img lang= devf s=nomount ramdisk_size=57344 reiserf s jf slabel kskernel vmlinuzappend ks initrd=initrd.img lang= devf s=nomount ramdisk_size=57344label nof bkernel vmlinuzappend initrd=initrd.img lang= devf s=nomount nof b ramdisk_size=57344 reiserf s j f slabel lowreskernel vmlinuzappend initrd=initrd.img lang= lowres devf s=nomount ramdisk_size=57344 reiserf s j f s从中可以得到引导安装程序的GRUB命令:label linuxkernel vmlinuzappend initrd=initrd.img lang= vga=788 devf s=nomount ramdisk_size=57344 reiserf s jf s编辑/boot/grub/grub.conf文件,加入下面引导段:title RedFlag Linux Desktop 4.0 installkernel (hd0,0)/redf l ag/vmlinuz devf s=nomount ramdisk_size=57344 reiserf s jf sinitrd (hd0,0)/redf lag/initrd.img好了,卸载挂载的文件:#cd#umount /mnt/f loppy#umount /mnt/cdrom重启系统选择相应菜单引导安装程序,到达选择安装映象目录的地方选择hda1分区,目录为/redf lag/iso剩下的就OK了。

GAMIT在红旗5.0LINUX操作系统上的安装和使用

GAMIT在红旗5.0LINUX操作系统上的安装和使用
测数据 的软 件 也 得 以重 视 和 发 展 , 主要 有美 国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码 , 一般是后缀 为 trg2的压 缩包 文件 , a.z 然后 进入 系统 终端 , 用 ( T) MI 与斯克里普斯海 洋研究所 ( 1 开发 的 G s0) AMI 瑞士伯 尔 t vf T, a xz命令将其在 当前工作 目录下解压后 , 目录 gc. 下( r 在 c 2 或 4
.款免费软件 。 来自ma e k ma e i s l k t l n a
1 G MI A T简 介

c MI T是美 国麻省理工学 院( T) MI 与斯 克里普斯 海洋研 究
完成 gc c 的编译和安装 , 需要 比较长的时间。 这 1 首先 以 ro 用 户 进 入红 旗 5 0 L N ) ot . I UX 系 统 , 建 一个 新
. T 所 (l ) sc 研制 的 G S数据 后处 理 与分析 软件 。其 特 点是 运算 速 2 2 安 装 G MI ) P 度快 、 版本更新 周期短以及在精度许可范 围 内 自动化处理程 度高
等 , 其具有开源性 , 且 用户可 以根据 需要对源程序 修改 , 于科研 G MI 用的用户 ( 中用户 名为 mj, 便 A T专 文 ) 并设 定密 码 , I L NUX操
尼大学天 文研 究 所 开 发 的 B me e s 件 , 国喷 气 推 进 实 验 室 其更 高版 本号的 目录 ) e软 美 输入 : ( L 开发 的 G P Y O SS I软件 。文 中介 绍 的 G MI 一 J ) P IS / A I- I A T是 /o f u e cn i r g
GA T在 红 旗 5 0L NUX操 作 系统 上 的 安装 和使 用 MI . I

[宝典]红帽linux系统的安装教程

[宝典]红帽linux系统的安装教程

Redhat5.3安装指南目录概述: (1)一.配置阵列 (1)二.安装系统盘 (4)概述:.本文适用于X系列服务器安装兼容的Redhat操作系统,此过程可分为两部分,即:配置阵列和安装系统盘。

(注:安装Linux操作系统,不能通过引导盘来配置阵列,只能通过进入Webbios界面来配置)一.配置阵列1.开机自检会有<Ctrl><H>的提示,看见此提示按Ctrl和H可以进入Raid卡的配置界面:如果没有此提示,可以按F1进入UEFI再进Raid卡的配置界面,步骤如下F1->System setting->Adapters and UEFI Drivers找到LSI EFI SAS Drive r这个选项,选择第一个PciRoot这个选项屏幕会出现如下提示,按1回车进入Raid卡的配置界面在Raid卡的配置界面做阵列的具体步骤参考文档:/cn/support/viewdoc/detail?DocId=XPXP-8AF3FV 配置阵列的参考视频:/cn/support/viewdoc/detail?DocId=XPXP-8AF657二.安装系统盘1.将服务器开启,插入Red Hat Linux 5.3安装光盘进行引导.进入引导安装界面:2.屏幕提示去测试光驱里的CD还是跳过测试,这里选择OK测试,也可以选择Skip,这里选择的是SKIP:3.进入系统盘的安装界面,点击Next:4.在选择语言时,注意选择Chinese(Simplified)(简体中文),5.选择键盘布局的画面,在这里选择“美国英语式”,然后点击“下一步”:6.这时会弹出一个页面,请选择“跳过输入安装号码”,点击确定:7.然后会出现如下的界面,点击“否”:8.点击第一项“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I)”,然后下一步,开始进入Redhat系统文件的安装过程:9.出现分区提示,可以选默认分区方案,也可以创建自己的分区方式,点击下一步继续:10.设置主机名,可以选择“通过DHCP自动配置”:11.选择相应的时区,请选择“亚洲/上海”:12.出现下面的画面,说明系统已安装完成:。

红旗Linux下安装WebSphere 7

红旗Linux下安装WebSphere 7

scp /etc/ssh/sshd_config root@192.37.1.89:/etc/sshLinux界面安装WebSphere 7将安装文件,升级文件,2个pak文件放入opt/was文件夹下新建35,36分别存放安装,升级文件并解压。

一般安装程序在压缩包中,如*.tar.gz文件,确压命令为tar –zxvf *.tar.gz1、进入安装目录:2、运行安装命令,如果不能运行,看看是否赋权限了:或者直接打开文件夹Opt/was/35/was/运行install弹出对话框:选择安装选项,如图红框中所示:然后弹出来安装界面,选择下一步:然后,接受条款:点击下一步:点击下一步:点击下一步,选择安装目录,可选择默认:点击下一步,选择应用程序服务器:下一步,可以设置安全登录,可以不设置: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开始安装:最后点击完成,关闭窗口。

3、安装之后安装升级程序WebSphere,进入升级目录:运行命令:或者进入36/updateInstaller文件夹,运行install 弹出窗口:下一步:接受条款:下一步:下一步,选择安装目录,选择默认:下一步:下一步:点击完成:若不弹出下面窗口,可以进入文件夹ibm/webSphere/UpadateInstaller/中运行update.sh下一步,选择目录,选择默认:下一步:下一步,选择pak文件所在目录:选择更新: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点击完成,完成安装:卸载:卸载升级包:Opt/ibm/webSphere/UpdatInstaller/ uninstall/运行uninstall 卸载安装包:Opt/ibm/webSphere/Appserver/uninstall/运行uninstall。

说明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简单配置方法。

说明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简单配置方法。

说明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简单配置
方法。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操作系统,包括基于Linux内核的Ubuntu、 Fedora和CentOS等操作系统。

下面就介绍一下Linux 操作系统安装和简单配置方法。

一、安装Linux
1、首先下载Linux系统,通常有ISO文件和USB启动盘安装,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

2、在BIOS中设置开机方式,一般有光驱可开机、硬盘可开机和启动盘可开机三种,找到与自己电脑相匹配的模式,设置后使之可以正常进入安装界面。

3、根据安装引导界面的提示,一步步配置系统的语言、时区、磁盘分区等,将参数设置完毕后系统即可正常安装完毕。

二、简单配置
1、给系统设置一个开机密码以保护系统,以免被恶意攻击,常见的系统有root、admin、administrator等,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

2、添加新用户,可以给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和登录环境,有助于管理用户和资源,使用useradd命令就可以添加新用户。

3、Linux支持常见的网络服务,但为了确保网络安全,可以使用iptables工具对防火墙进行策略设置,当未知IP发起连接时,可以让iptables来作出判断,阻止一些恶意攻击。

总之,以上就是安装和简单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具体的操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 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安装手册

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 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安装手册

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安装手册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编写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Red Flag Software Co., Ltd.本手册将帮助您顺利地安装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具有友好的安装界面、简捷的安装配置步骤和个性化的安装风格,整个安装过程清晰明了。

第 1 章安装前的准备安装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之前,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它们是备份数据、收集系统资料、制作安装引导盘和准备硬盘分区。

1.1 备份数据安装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之前,最好将硬盘上的重要数据备份到软盘、光盘或磁带上。

通常要做备份的内容包括系统分区表、个人生成的重要文件和数据等。

1.2 系统基本硬件需求安装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至少需要如下基本硬件配置:Intel Pentium 兼容CPU,建议使用PII以上的CPU和64MB以上内存2G以上的自由空间VGA兼容或者更高分辨率的显卡1.3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和网络信息为保证后面的安装与配置能够顺利进行,在安装之前还应收集以下几方面的机器信息。

基本硬件配置信息硬盘数量、容量大小、接口类型(IDE或SCSI)、参数(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如装有多个硬盘,要明确其主从顺序内存计算机内存的大小光驱接口类型(IDE,SCSI或其它类型);如果是非IDE、非SCSI光驱,要明确其制造者和型号;如果是IDE光驱,它连接在第几个IDE口上SCSI设备记录其制造者和型号鼠标类型(串口、PS/2、USB或总线鼠标)、按键数目,串行鼠标连接的串行端口号声卡记录声卡的类型、中断号、DMA和输出端口显示设备显卡制造商、显卡型号(或使用的芯片组型号)、显存的大小显示器制造商、显示器型号、水平和垂直刷新频率的范围网络配置信息(如果主机要进行网络连接)网卡制造商、型号,中断号及端口地址调制解调器制造商、型号及连接端口号其它主机名称,所属域名、网络掩码、路由器(网关)地址、DNS地址等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 具有良好的硬件兼容性,应该与近年来生产的大多数硬件兼容。

Linux命令行中的系统安装和配置技巧

Linux命令行中的系统安装和配置技巧

Linux命令行中的系统安装和配置技巧在Linux命令行中,系统安装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正确的安装和配置,我们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并满足个性化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Linux命令行中的系统安装和配置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运维您的系统。

1. 系统安装在Linux命令行中,系统安装是第一步。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从官方网站下载适合自己需求的Linux发行版镜像文件,然后通过命令行进行安装。

首先,将镜像文件写入到USB设备上,可以使用dd命令(例如:dd if=镜像文件 of=/dev/sdX bs=4M),注意将X替换为您的USB设备代号。

然后,将USB设备连接到需要安装系统的计算机,并重启计算机。

在启动过程中,按下相应的按键(通常是F2、F9、F12或Del键),进入计算机的启动菜单,选择从USB设备启动。

最后,根据安装界面的提示,进行具体的操作(选择安装目标、分区、设置密码等)。

完成安装后,重新启动计算机,您的Linux系统就成功安装了。

2. 系统更新与软件安装安装完成后,第一步就是进行系统更新和软件安装。

这可以确保系统拥有最新的补丁和功能,并且配备您所需的软件。

在命令行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更新系统软件包:```sudo apt update # 更新软件包列表sudo apt upgrade # 升级已安装的软件包```要安装特定的软件包,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udo apt install 软件包名称 # 安装指定软件包sudo apt remove 软件包名称 # 卸载指定软件包```3. 系统配置与优化在安装和更新完系统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系统配置和优化,以满足我们的需求和提高系统的性能。

首先,我们可以编辑配置文件来修改系统行为和参数。

通过vi或nano等文本编辑器打开配置文件:```sudo vi /etc/配置文件路径 # 编辑指定的配置文件```然后,根据需要修改文件中的参数,并保存文件。

在虚拟机中安装红旗Asianux的过程

在虚拟机中安装红旗Asianux的过程

在虚拟机中安装Asianux打开VMWare,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虚拟机,如图1所示:图1 新建虚拟机随后,可以看到“新建虚拟机向导”,如图2所示。

图2 新建虚拟机向导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配置类型”窗口。

如图3所示,选择“典型配置”。

图3 选择配置类型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操作系统窗口”。

如图4所示,选择Linux中的“Other Linux 2.6.x kernel”。

图4 选择操作系统类型点击“下一步”,进入“虚拟机名称和存储路径设置窗口”。

如图5所示,设置虚拟机名称并根据自己电脑的实际情况设置虚拟机的存储位置。

图5 设置虚拟机名称和存储位置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网络类型”窗口。

如图6所示,选择“使用Host-only网络”。

图6 选择网络类型点击“下一步”,进入“指定磁盘容量”窗口。

如图7所示,磁盘容量至少8GB以上,无需选中“立即分配所有磁盘空间”。

图7 指定磁盘容量点击“完成”,结束“新建虚拟机向导”,回到VMWare主界面。

此时可以看到默认的内存容量为256MB,如图8所四。

图8 VMWare主界面根据自己机器的实际情况,将虚拟机内存容量更改为主机内存容量的一半。

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进入“虚拟机设置”窗口,如图9所示。

调整内存容量(我的主机内存容量为2G,因此将虚拟机内存容量调整为1024M)。

图9 调整虚拟机内存容量点击确定,启动“DAEMON TOOLS”。

在托盘中点击右键,选择“Device 0”,在弹出的窗口中指定红旗Asianux第1张光盘的镜像文件——Asianux1.iso,如图10和图11所示。

图10 选择DAEMON TOOLS的Device 0图11 插入第1张光盘之后,启动刚才新建的虚拟机,进入如图12所示的启动界面。

图12 启动界面按回车继续,进入如图13所示的界面。

图13 是否检测光盘通过Tab键选中“Skip”,按回车继续,进入“开始安装”界面,如图14所示。

红旗RedFlagAsianux及ORACLE数据库安装指南

红旗RedFlagAsianux及ORACLE数据库安装指南

红旗RedFlag Asianux及ORACLE数据库安装指南1. 准备工作1.1 硬件要求确保服务器满足以下硬件要求:•至少2颗CPU•至少4GB内存•至少100GB硬盘空间•至少1块SCSI或IDE硬盘1.2 软件要求•红旗RedFlag Asianu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软件1.3 下载软件从红旗RedFlag Asianux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和ORACLE数据库软件。

1.4 创建磁盘分区在安装前,为服务器创建至少100GB的硬盘分区。

2. 安装红旗RedFlag Asianux操作系统2.1 启动安装程序将红旗RedFlag Asianux安装光盘放入服务器的光驱,重启服务器,进入BIOS 设置,修改启动顺序,使光驱优先启动。

按下Enter键进入安装程序。

2.2 选择安装选项•单用户安装:适用于开发和测试环境。

•多用户安装:适用于生产环境。

选择合适的安装选项,按Enter键继续。

2.3 选择磁盘分区选择要安装操作系统的磁盘分区,按Enter键确认。

2.4 安装过程中等待等待系统自动完成安装,期间可能会要求设置root用户密码。

2.5 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服务器。

3. 安装ORACLE数据库软件3.1 创建用户和组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创建oracle用户和组:```bashgroupadd oinstallgroupadd dbauseradd -g oinstall -G dba oracle3.2 配置环境变量为oracle用户配置环境变量,编辑.bash_profile文件:```bashvim ~/.bash_profile在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bashexport ORACLE_HOME=/opt/oracle/product/12.1.0/db_1export PATH=PATH:ORACLE_HOME/binexport LD_LIBRARY_PATH=ORACLE H OME/lib:LD_LIBRARY_PATH export TNS_ADMIN=$ORACLE_HOME/network/admin保存并退出编辑器,为oracle用户使环境变量生效:```bashsource ~/.bash_profile3.3 解压ORACLE安装文件将下载的ORACLE安装文件解压到指定目录:```bashtar -zxvf oracle-xe-12.1.0-1.0.x86_64.rpm.tar.gz -C /opt/3.4 安装ORACLE数据库软件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开始安装:```bashsudo su - oracle/opt/oracle/runInstaller3.5 安装过程中选择选项•单实例数据库安装:选择此选项进行安装。

服务器安装文档Linux-Asianux-3安装

服务器安装文档Linux-Asianux-3安装

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4.3.6.3.安装前提接下来的步骤是进行Linux 核心的启动。

下图是执行完Linux 核心的引导,即将进入安装界面时的示意图。

图中最后一行“running/sbin/loader”表示正在运行安装程序的加载程序,也表示当前已经完成安装核心的启动。

等待片刻后,就会进入对应的安装程序。

安装 Asianux Server 3.0选择Skip调过即可。

随后出现下图:点击Next进入下面环节。

4.2.1.选择语言环境4.2.2.4.2.3.设置键盘进入键盘设置的界面,选择“英语键盘”,点击“下一步”。

如下图:4.2.4.设置分区如果是裸机或者是服务器上以前没有安装过Linux的话会出现下图提示:选择“是”即可进入分区界面。

将最上面的下拉框选择成为“建立自定义的分区结构”然后点击下一步。

选择空闲分区,单击“新建”按钮,新建分区。

如下图:点击“新建”按钮弹出添加分区的界面单击“文件系统类型”右侧的上下箭头按钮,选择“文件系统类型”:swap”;“大小(MB)”:建议设置为内存的2倍(本次为1500MB即可);其他选项为默认。

单击“确定”,如下图:选择剩余的空闲分区,点击“新建”按钮,选择“挂载点”为“/”,单击“文件系统类型”右侧的上下箭头按钮,选择“文件系统类型”:“ext3”;并选中“使用全部可用空间”,其他选项为默认。

点击“确定”,如下图:单击“下一步”进入“配置引导”4.2.5.配置引导进入“网络配置”界面,使用系统默认设置,点击“下一步”也可点击进入“时区配置”界面,选择“亚洲/北京”,点击“下一步”,如下图:4.2.6.配置用户按照提示设定系统管理员口令,口令至少包括六个字符,并且区分大小4.2.7.选择安装类型将除tomcat、geronimo、resin、日文支持、韩文支持之外的其他选项选中,点击下一步4.2.8.文件系统初始化,开始进行安装(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下图:4.2.9.4.2.10.安装成功安装成功后显示如下页面,点击“重新启动”:4.3. 配置桌面环境如果选择的默认登录方式是文本登录的话需要使用命令来登录图形界面。

IBM POWER9服务器上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快速入门指南说明书

IBM POWER9服务器上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快速入门指南说明书

Installing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on IBMPOWER9 servers with a USB deviceVersion 1.0.4IBM®Quick Start Guide for installing Linux on IBM POWER9 servers This guide helps you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on a Linux on POWER9 server. OverviewUse this information to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x on a non-virtualized or bare metal IBM Power System server. For a list of supported distributions, see Supported Linux distributions for POWER8 and POWER9 Linux on Power systems.1Step 1: Creating a bootable USB device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USB devices:•Standalone USB DVD drive• 2.0 or 3.0 USB flash driveDownload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x LE ALT at https:///products/red-hat-enterprise-linux/#addl-arch. Take the link for Downloads for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for Power, little endian. Log into your Red Hat account (if you have not already done so). Select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for Power 9 from the Product Variant list. Look for th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for Power 9 (v. 7.x for ppc64le) ISO file. The downloaded ISO file will include rhel-alt......iso rather than rhel....iso in the path name.To create the bootable USB device,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in the Red Hat Customer Portal at https:///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7/html/Installation_Guide/sect-making-usb-media.html2Step 2: Completing the prerequisites and booting yourfirmwareBefore you power on the system, ensure that you have the following items:•Ethernet cable•VGA monitor. The VGA resolution must be set to 1024x768-60Hz.•USB Keyboard•Power cords and outlet for your system.•Bootable USB deviceNote: You can also connect to the firmware using a serial connection.a.Attach the USB to serial (RS232) adapter cable to the IPMI serial 9-pin D-shell connector on the Power system.b.Attach USB connection to USB port on either PC or notebook.c.Open a terminal emulator program such as PuTTY or minicom.d.Set the communications to use the following options:•115200 baud rate•Data bits of 8•Parity of None•Stop bits of 1Complete these steps:•If your system belongs in a rack, install your system into that rack. For instructions, see IBM Power Systems information at https:///support/knowledgecenter/POWER9/p9hdx/POWER9welcome.htm.•Connect an Ethernet cable to the embedded Ethernet port next to the serial port on the back of your system.Connect the other end to your network.•Connect your VGA monitor to the VGA port on back of system and your USB keyboard to an available USB port.•Connect the power cords to the system and plug them into the outlets.At this point, your firmware is booting. Wait for the green LED on the power button to start flashing, indicating that it is ready to use. If your system does not have a green LED indicator light, then wait 1 to 2 minutes.3Step 3: Configuring the IP addressNote: You cannot use IPMItool to connect to your system and you must use either keyboard and monitor or a serial connection to the BMC.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Managing BMC-based systems.To set up or enable your network connection to the BMC firmware, use the Petitboot bootloader interface. Follow these steps:a.Power on your server using the power button on the front of your system. Your system will power on to thePetitboot bootloader menu. This process usually takes about 1 - 2 minutes to complete, but may take 5 - 10minutes on the first boot or after a firmware update. Do not walk away from your system! When Petitboot loads, your monitor will become active and you will need to push any key in order to interrupt the boot process.b.At the Petitboot bootloader main menu, select Exit to Shell.c.Run ipmitool lan print 1. If this command returns an IP address, verify that is correct and continue. Toset a static IP address, follow these steps:i.Set the mode to static by running this command: ipmitool lan set 1 ipsrc staticii.Set your IP address by running this command: ipmitool lan set 1 ipaddr ip_address where ip_address is the static IP address that you are assigning to this system.iii.Set your netmask by running this command: ipmitool lan set 1 netmask netmask_address where netmask_address is the netmask for the system.iv.Set your gateway server by running this command: ipmitool lan set 1 defgw ipaddr gateway_server where gateway_server is the gateway for this system.v.Confirm the IP address by running the command ipmitool lan print 1 again.Note: This network interface is not active until after you perform the following steps.d.To reset your firmware,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 ipmitool raw 0x06 0x40.e.You should be able to ping the BMC now. If your ping does not return successfully within a reasonable amount oftime (2 - 3 minutes), try these additional steps:i.Power your system off with this command from the petitboot shell: poweroff.hii.Unplug the power cords from the back of the system. Wait 30 seconds and then apply power to boot BMC.4Step 4: Powering on your serverNote: After your system powers on, the Petitboot interface loads. If you do not interrupt the boot process bypressing any key within 10 seconds, Petitboot automatically boots the first option.To power on your server from a PC or notebook that is running Linux, follow these steps:.•Default user name: root•Default password: 0penBmc (where, 0penBmc is using a zero and not a capital O).a.Connect an Ethernet cable from the BMC port to a PC or notebook. Or you can also make sure your PC ornotebook is on the same network as the BMC firmware.b.Open a terminal program on your PC or notebook.c.Log in to the BMC by running the following commands.ssh root@<BMC server_ip_address>root@<BMC server password>where BMC server_ip_address is the IP address of the BMC and BMC server password is the password toauthenticate.d.To power on your server,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 root@witherspoon:~# obmcutil powerone.Connect to OS console and use the default password 0penBmc.ssh -p 2200 root@<BMC server_ip_address>root@where BMC server_ip_address is the IP address of the BMC and BMC server password is the password toauthenticate.5Step 5: Configuring PetitbootAfter the system powers on, the Petitboot bootloader scans local boot devices and network interfaces to find bootoptions that are available to the system.a.Insert your bootable USB device into the front USB port. Petitboot displays the following option:Note: Select Rescan devices if the USB device does not appear. If your device is not detected, you may have to try a different type.b.Record the UUID of the USB device. For example, the UUID of the USB device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 is2015-10-30-11-05-03-00.[USB: sdb1 / 2015-10-30-11-05-03-00]Rescue a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ystem (64-bit kernel)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x (64-bitkernel)*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x (64-bit kernel)c.Select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x (64-bit kernel) and press e (Edit) to open the Petitboot OptionEditor window.d.Move the cursor to the Boot arguments section and add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inst.text inst.stage2=hd:UUID=your_UUIDwhere your_UUID is the UUID that you recorded.Petitboot Option Editor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Device: ( ) sda2 [f8437496-78b8-4b11-9847-bb2d8b9f7cbd](*) sdb1 [2015-10-30-11-05-03-00]( ) Specify paths/URLs manuallyKernel: /ppc/ppc64/vmlinuzInitrd: /ppc/ppc64/initrd.imgDevice tree:Boot arguments: ro inst.textinst.stage2=hd:UUID=2015-10-30-11-05-03-00[ OK ] [ Help ] [ Cancel ]e.Select OK to save your options and return to the Main menu.f.Verify that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x (64-bit kernel) is selected and then press Enter to begin yourinstallation.6Step 6: Completing your installationAfter you select to boot th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x installer, the installer wizard walks you through the steps.a.Follow the installation wizard for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to set up disk options, your user name and password,time zones, and so on. The last step is to restart your system.Note: While your system is restarting, remove the USB device.b.After the system restarts, Petitboot displays the option to boot th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elease number.Select this option and press Enter.Note: Be sure to check for firmware updates. See https:///support/knowledgecenter/POWER9/p9ei8/p9ei8_fixes_kickoff.htmMore information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the following resources:•IBM Knowledge center at https:///support/knowledgecenter/•The Linux on Power® developer portal at Linux on Power developer portal.© Copyright IBM® Corp. 2015, 2018. US Government Users Restricted Rights - Use, duplication or disclosure restricted by GSA ADP Schedule Contract with IBM Corp. IBM, the IBM logo, and ®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registered in many jurisdictions worldwide. Other product and service names might be trademarks of IBM or other companies. A current list of IBM trademarks is available on the web at "Copyright and trademark information" (/legal/copytrade.shtml).。

Red Hat linux 4.8安装步骤

Red Hat linux 4.8安装步骤

Red Hat linux 4.8安装步骤装入光盘,启动服务器,选择安装模式,在下面的界面中输入“linux text或者text linux”后回车是否检查光驱,选择跳过选择语言为English键盘为US进到分区界面,选择Autopartition, 自动分区选择第二项,全部格式化磁盘进行分区分区的一般原则,启动目录: /boot 目录为100M数据交换分区:swap 一般为内存的两倍,每个swap分区最大为4096M根目录:/ 根据磁盘大小具体分配tdx目录:/tdx 根据磁盘大小具体分配选择系统启动文件配置网络,也可在系统装好后进行配置修改主机名关闭防火墙选择语言选择时区设置开机密码选择需要安装的软件包需要安装的软件包有一下9个:Editors , Server Configuration Tools, Windows File Server, Network Sservers, Legacy Network Server, Developmeng Tools, Legacy Software Development, Administartion Tools, System Tools选择完成后,选择“OK”进行系统安装系统正在安装安装完成后确认“Reboot”重启服务器重启服务器后,修改服务器的启动模式,在系统启动进行到下面界面时按下字母“e”在下面界面再次按下字母“e”在下面界面再次按下字母“e”在如下界面,在LABEL=/后按一下空格键,输入single,按下回车键在此界面按下字母“b”,系统以单用户模式启动。

进入单用户模式后,输入“vi /etc/inittab”修改服务器的启动模式,将“5”改为“3”,修改成功后输入“reboot”重启服务器。

重启之后进入字符界面,在命令行上输入命令:setup 进入如下设置界面,选择系统所需要的服务。

对于行情服务器,选择以下服务即可:cpuspeed 说明:监测系统空闲百分比,降低或加快CPU时钟速度和电压从而在系统空闲时将能源消耗降为最小,而在系统繁忙时最大化加快系统执行速度。

red hat linux软件的安装和卸载

red hat linux软件的安装和卸载

软件的安装和卸载《中文版Linux 桌面操作系统初级教程》郭守华宋雪娇编著概述一般的Linux系统套件都包含了丰富的应用程序,但有时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这时就要涉及到对低版本软件的卸载、安装新版本软件,或者安装全新的应用软件。

简单的软件可能只包含一个可执行文件。

但Linux系统中运行的大部分应用软件要复杂得多。

一般的应用程序或工具软件都会由多个可执行文件、配置文件、文档组成,有的还会涉及库文件。

把所有这些文件以及其存储位置的信息统一存储到在一起,就形成了安装包。

讨论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升级,就是要讨论对这些安装包的安装和维护。

在linux系统中,安装包有多种格式。

本章将一般性地介绍TAR 源码包和RPM包及其操作方法,实际使用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异。

读者应结合本章的实例,学习对软件包的管理和维护。

提示:对软件包的管理和维护,需要以root身份进行。

TAR源码包tar源码包是在Linux环境下经常使用的一种源码发布的软件包。

tar包文件一般都以“.tar.gz” 或“.tar.bz2”作为扩展名。

比如,httpd-2.0.48.tar.gz,httpd 就是软件的名字,也就是提供WWW服务的Apache服务器软件,2.0.48 则是这个安装包的版本号,.tar.gz 表示这是一个经过gzip 压缩的tar 包。

再比如,kdevelop-3.1.0.tar.bz2,kdevelop 是软件的名字,这个软件提供了Linux 下的C++集成开发环境,版本为3.1.0,其扩展名tar.bz2表明它是一个经过bzip 压缩的tar 包。

用tar包安装软件的一般过程是:首先,解开tar包,解包后一般都会形成一个以软件名命名的目录;用其次,cd命令转移到这个目录,依次执行配置、编译和安装命令,安装工作就完成了;安装后,一般应清理一下安装过程中的一些临时文件。

下面是解tar 包的命令例子:tar -xvzf httpd-2.0.48.tar.gztar -xvjf httpd-2.0.52.tar.bz2配置、编译和安装命令一般是如下三条:./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清理临时文件的命令如下:make clean如果要卸载,则执行如下的命令。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6.5 安装说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6.5 安装说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6.5 安装说明书目录目录 (2)第1章RHEL 6.5系统安装 (3)第2章系统设置 (21)第3章注意事项 (28)第1章RHEL 6.5系统安装1.选择“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ideo driver”,点击Enter。

如图表1:图表 12.选择“Skip”,跳过检查。

按“Tab”键,可以在“Ok”“Skip”之间切换。

点击Enter。

如图表2图表 23.点击“下一步”。

如图表3:图表 34.选择简体中文,点击“Next”。

如图表4:图表 45.选择“美国英语”,点击“下一步”。

如图表5:图表 56.选择“基础存储设备”,点击“下一步”。

如图表6:图表 67.输入主机名,例如“ITSServer”,点击“下一步”。

图表78.选择时区,点击“下一步”。

图表89.输入根账号密码,点击“下一步”。

如图表9:图表910.如出现下图,请根据提示选择。

如图表10:图表1011.选择“创建自定义布局”,点击“下一步”。

如图表11:图表1112.以下是创建分区。

sda为硬盘名称。

如果系统自动对硬盘进行了分区、布局,请先删除,然后按照以下流程重新创建。

图表12图表13图表14 图表15图表16 图表17图表18 图表1913.请确保“引导装载程序”安装在正确的硬盘上。

点击“更换设备”可以选择“引导装载程序”的安装位置。

如下图:图表20修改步骤:点击“更换设备”后,刚开始看到的或许是这样,请选择“主引导记录(MBR)”:进入“BIOS驱动器顺序”,第一BIOS驱动器选择硬盘这时“主引导记录MBR”变成了下面:点击确定“更换设备”完成。

14.选择“现在自定义”,点击“下一步”。

如图表21:图表2115.左栏里有“基本系统”,“服务器”,“Web服务”,“数据库”,“系统管理”,“虚拟化”,“桌面”,“应用程序”,“开发”,“语言支持”10个选项,请按照以下进行选择:(1)“基本系统”,“服务器”,“Web服务”,“系统管理”,“虚拟化”,“桌面”,“应用程序”,“开发”这几项,分别在其对应的右栏里面的每一项右键点击“选择所有的可选软件包”。

Linux安装与使用教程

Linux安装与使用教程

Linux安装与使用教程第一章:概述Linux是一种免费的开源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嵌入式系统和个人电脑。

本教程将为用户提供Linux安装与使用的详细指导,帮助读者快速上手Linux系统。

第二章:准备工作在安装Linux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Linux发行版。

常见的发行版有Ubuntu、Debian、Fedora和CentOS等。

其次,我们需要确认自己的计算机硬件是否满足Linux的最低系统要求。

最后,我们需要下载所选择发行版的安装镜像,并准备一个空白的USB闪存驱动器或光盘。

第三章:安装过程1. 制作引导设备我们需要将下载好的安装镜像写入准备好的USB闪存驱动器或光盘中,以便在计算机启动时进行安装。

对于USB闪存驱动器,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可以使用Rufus、Etcher等工具进行制作;在Linux下,可以使用dd命令。

2. 启动计算机将制作好的USB闪存驱动器或光盘插入计算机,并重新启动。

在启动过程中,按照屏幕上的提示按键进入引导设备。

3. 进入安装界面进入引导设备后,会出现一个图形化的安装界面。

在这个界面上,我们需要选择安装语言和键盘布局等选项。

4. 分区设置接下来,我们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

可以选择手动分区或者自动分区。

手动分区需要用户自行指定分区的大小和文件系统类型,而自动分区会根据硬盘空间自动进行分区设置。

5. 安装系统在分区设置完成后,我们需要选择将Linux安装到哪个分区并选择其他附加选项。

然后,点击安装按钮,等待系统安装完成。

第四章:系统配置1. 用户账户设置系统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设置一个新的用户账户。

这个账户将用于登录系统和进行日常操作。

可以设置用户名、密码和其他相关选项。

2. 网络配置为了能够连接到互联网,我们需要进行网络配置。

可以选择使用DHCP自动获取IP地址,或者手动配置固定的IP地址。

还可以设置DNS服务器和网络代理等选项。

红旗Linux5.0安装教程(图解)

红旗Linux5.0安装教程(图解)

上图上图选择安装分区及分区的方式是安装Linux的关键步骤,搞不好会丢失硬盘数据,应慎重选择。

如果选择自动分区,将会有三个选项∶1、删除硬盘中所有Linux分区;2、删除硬盘中所有分区;3、用硬盘中未分配空间安装系统。

使用Disk Druid手工分区即可随心所欲进行分区。

这里选“使用Disk Druid进行手工分区”。

选择“使用Disk Druid进行手工分区”后点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如下图所示。

上图列出了硬盘中的所有分区详细信息(这里我的硬盘是未分区的)。

在这里准备将硬盘划分为三个分区∶第一个约8G用于安装系统,第二个约512MB(内存2倍)用作交换区,剩余空间给第三个分区。

在分区列表中点击“空闲”后,再点击“编辑”按钮,出现如下图在弹出的窗口中挂载点一栏选择“/”,文件系统类型选“ext3”,大小为“8000”如下图所示。

然后点击“确实”按钮,出现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见∶第一个分区已经建成。

接下来建交换区在分区列表中再次点击“空闲”后,再点击“编辑”按钮,出现如下图在弹出的窗口中挂载点一栏不进行选择,文件系统类型选“swap”,大小为“512”如下图所示。

点击“确实”按钮,出现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见∶交换区已经建成。

接下来将全部剩余空间作一个区,在分区列表中再次点击“空闲”后,再点击“编辑”按钮,出现如下图所示。

在弹出的窗口中挂载点一栏选择“/D”(因为存放数据的分区,名称可自定,但要在前面加上“/”),文件系统类型选“ext3”,大小一栏不管它而是直接勾选“使用全部可用空间”,选择结果如下图所示。

点击“确实”按钮,出现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见∶三个分区都建成并将格式化。

点下一步继续,出现下图引导设置∶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用默认值,把它安装在主引导记录(MBR)上就行了。

点下一步继续,出现下图所示。

上图为网络设置。

点击“编辑”按钮,弹出编辑窗口如下图这里要指定IP地址,因此先取消“通过DHCP进行配置”前面的勾。

安装及配置红旗高可用服务器_HA_5

安装及配置红旗高可用服务器_HA_5

安装及配置红旗高可用服务器HA 5.0一、系统架构本文以最简单的HA架构为例说明,构建一个httpd服务的高可用集群(热备架构),使用Vmware Server 2.0作为平台环境,并模拟一个用于存放共享数据的磁盘。

其中,使用到的软件有:引用操作系统:红旗DC Server 5.0集群软件:红旗HA Server 5.0应用软件:系统自带httpd(Apache 2.0)服务硬件环境:引用两台VMware主机,一个共享磁盘柜;每台机器设置两个网卡,分别用于外网心跳和内网心跳;每台机器的本机硬盘是sda,共享盘柜设备为sdb;hatest1:192.168.228.221 10.0.0.1hatest2:192.168.228.222 10.0.0.2浮动IP为:192.168.228.223拓扑图如下:二、红旗HA应用软件红旗Red Flag HA Cluster 软件产品都由以下3部分组成:引用Red Flag HA Cluster Server:Red Flag HA Cluster 5.0的主体产品,实现高可用。

Red Flag HA Cluster Web Manager:安装在集群服务器上,管理客户端通过Web 浏览器来管理集群系统。

Red Flag HA Cluster Trekking Tool:安装在PC 机上,用户可通过该工具预先配置集群系统信息并保存在软盘中,当安装Server时可轻松导入该信息,确保安装快捷、安全。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Trekking Tool进行集群软件的配置,然后把生成的脚本放入构成HA 集群的,并安装有HA Cluster Server软件的服务器上运行。

管理时,可通过Web Manager 界面或字符进行。

◎当然,HA的3部分并不互斥,也就是说,Trekking Tool也可以安装在作为HA集群的服务器上直接进行配置。

但运行时,这不需要该工具。

◎产品光盘,请从这里下载:点击三、安装集群配置工具Trekking ToolHA配置工具Trekking Tool,需要运行在已经安装有java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上,可以是Windows或Linux,然后通过IE或Firefox来访问。

Linux服务器搭建过程解析

Linux服务器搭建过程解析

Linux服务器搭建过程解析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Linux服务器的搭建变得越来越重要。

Linux操作系统以其稳定、高效和安全的特性,成为了许多企业和个人的首选。

本文将深入解析Linux服务器搭建的过程,从准备工作到配置和测试,让读者了解并掌握搭建Linux服务器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搭建Linux服务器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你拥有一台可用的物理计算机或虚拟机,并确定其满足Linux服务器的最低系统要求。

其次,选择合适的Linux发行版,例如Ubuntu、CentOS或Debian等。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熟悉程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发行版。

二、安装Linux操作系统1. 下载官方版本访问所选发行版的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的稳定版ISO镜像文件。

确保下载的镜像文件与你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相匹配,如x86_64。

2. 制作安装介质使用合适的软件,如Rufus或BalenaEtcher等,将下载的ISO镜像文件写入USB闪存驱动器或光盘。

3. 安装操作系统将准备好的安装介质插入计算机,并启动计算机。

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进入安装过程,并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分区、网络配置和软件选择等设置。

三、配置Linux服务器1. 更新软件包安装完成后,运行以下命令来更新软件包列表,并安装最新版本的软件包:```$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upgrade```2. 防火墙设置为了保护服务器的安全,配置防火墙是必要的。

常用的防火墙工具有iptables和ufw。

运行以下命令来安装ufw并启用:```$ sudo apt install ufw$ sudo ufw enable```根据需要配置防火墙的入站和出站规则。

3. 安装常用软件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安装一些常用的软件工具来提高服务器的功能,如Apache或Nginx作为Web服务器,MySQL或PostgreSQL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以及OpenSSH用于远程登录等。

红旗4.1桌面版安装过程

红旗4.1桌面版安装过程

红旗4.1桌面版安装过程本文是介绍直接在硬盘(实机)上安装红旗4.1的过程,若是想在VMware等虚拟机上安装红旗4.1,请自行参考相关文章或教程。

一、安装前的准备(一)准备红旗4.1的安装光盘或ISO文件。

你可以通过购买而取得安装光盘(以下简称安装光盘),或者直接从网上([])下载安装光盘的*.ISO映象文件(以下简称ISO),把下载来的ISO放到一个fat或fat32格式分区的根目录下,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把下载来的ISO文件以映象的方式刻录成光盘,这样安装会方便些。

刻盘前最好先在WIN用WINMD5校验一下ISO的MD5码(官方下载页面有具体ISO的MD5码),省得浪费光盘。

如果仅仅是安装系统的话,只需红旗4.1的第一张盘就可以了。

(二)硬盘分区规划,要计划好在哪个分区(或未分区空间)安装红旗,预留安装红旗的空间(推荐3G以上)。

一般来说,我们的系统上都是先装有Windows或DOS的,实际上大部分人也还是用得着Windows。

我们得让Windows腾出3G以上的未用空间,如果要删除原有分区,原则是“Win中的分区在Win中删除”,否则容易引起Windows出错、速度减慢,推荐用PQ等分区工具操作,注意删除分区前要转移或备份原有分区上的重要数据。

还有要先对LINUX下的分区编号规则有所了解,比如第一块IDE硬盘称为hda,Win下的C 盘在LINUX中是hda1,D盘是hda5,E盘是hda6,其余的以此类推,此点很重要,请自行参考相关文章。

二、启动系统安装程序启动安装程序,以下三个常用的方法都可以启动安装程序,根据现有条件自己选择:1、如果你有安装光盘,建议直接从光盘启动安装程序,主要的设置就是要在电脑的CMOS中设成从CDROM启动,这种方式最简便;2、如果你只有ISO,且有软驱,你可以选择从软盘启动安装程序,先制作一个安装软盘,用WinRAR等解压软件把ISO中的\images\bootdisk.img和\dosutils\rawrite.exe文件解压出来,运行rawrite.exe按提示把bootdisk.img写入一个准备好的软盘,然后用此软盘启动安装;3、从硬盘启动安装,这可以说是现在最常用的方法,适合只有ISO,又不想从软驱启动的朋友。

硬盘安装RedFlag 6.0

硬盘安装RedFlag 6.0

个系统由你来选择了,初学的朋友建议先到XP进行学习,再到红旗Linux中享受美好的电脑世界。
安装成功,我给大家推荐一定要先看学习文章,包括上网设置,中文支持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旗Linux6.0详细用户手册
[]
红旗Linux官方网站:
前的勾,并勾选“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取消C盘根目录下的boot.ini文件的“只读”属性,然后用
记事本打开boot.ini文件,做如下更改:timeout=0 改成 timeout=5 或者更大的数字,在boot.ini 文件
内容末尾加上一行 C:\grldr=“GRUB”
(附:boot.ini 文件路径 c:\boot.ini )
安装到引导部分最好使用默认设置,不懂的不要修改,直接下一步。
如果安装成功后进入Linux系统出现root(hd0,x)的错误提示,重启选择进入“GRUB”使用修复引导,及可
正常进入红旗Linux,系统默认用户名为:root
七、安装成功后,重启会看到红旗Linux的启动选择项,选择其它就会回到Windows启动选择项。要进哪
下用这种方法成功安装。我的C盘是NTFS格式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敢于大胆尝试,只要我们敢于挑战、敢
于面对,相信我们中国人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我们相信中国人永远都是最强的。
首先,给硬盘格出10G以上的空闲空间,以便安装红旗Linux。留空间的方法简单,比如你的D盘有50G,
E盘有60G,想装系统又不想影响E盘的原有的程序数据。可以在D盘建个目录E备份,然后把E盘所有目录文
,有编程基础的朋友可以随时为她添姿添彩。她相比老外的windows系统是决对安全的,红旗Linux系统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器应用:教你一步步装红旗linux
来源: ChinaUnix博客日期:22:26(共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服务器应用:教你一步步装红旗linux
就目前中小公司而言服务器上安装的操作系统以windows系统为主,但是就笔者经验在稳定性和安全性linux操作系统比windows要强很多。

因此越来越多的网络管理员开始建议公司使用unix或linux系统来担当服务器重任。

然而linux系统却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点,那就是使用者相对来说很少,上手也比较困难。

面对众多命令行和类似于DOS命令的指令,别说是普通员工用户了,就是网络管理员也会觉得比较头疼。

笔者也尝试过使用red hat红帽版的linux,虽然他自带了一个叫做x window的图形化界面,但是很多操作和windows有很大区别,连组件的命名方法也不同,所以对一般用户来说依然难以上手。

如何解决linux系统这一先天不足呢?
笔者发现了一个宝贝,他就是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red flag红旗linux。

该款linux融合了windows系统下的易用性以及传统linux的稳定性,用户使用起来很轻松,特别是在其图形界面x window 下所有操作和windows系统几乎一样。

现在就为各位IT168的读者介绍如何安装red flag红旗linux系统最新版。

小提示:红旗linux最新版一共有两张安装光盘,安装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步: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在BIOS设置界面中将操作系统的启动方式设置为光驱。

第二步:重新启动计算机,将第一张安装光盘放入光驱。

启动时将出现安装模式选择界面,我们可以在图形化安装界面与字符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当然对于我们这些想省事又是初次安装的用户来说还是使用图形化界面安装更方便,直接按回车键即可。

(如图1)
图1 点击看大图
第三步:计算机将通过光盘自动检测本机的基本信息,包括BIOS信息,硬盘信息以及CPU,内存,显卡等。

(如图2)
图2 点击看大图
第四步:如果检测通过的话就可以继续安装了。

(如图3)
图3 点击看大图
第五步:笔者使用的是中文版红旗linux,所以接下来的图形界面都是中文的。

直接点“下一步”按钮继续。

(如图4)
图4 点击看大图
第六步:当然我们还可以自定义安装的语言,在日语,英语与中文之间选择。

选择完毕点“下一步”按钮继续。

(如图5)
图5 点击看大图
第七步:同意法律协议和安装说明,接受后点“下一步”按钮继续。

(如图6)
图6 点击看大图
第八步:当然在安装初始还会出现“无法读取设备HDA上的分区表,要求将该驱动器进行初始化操作,删除所有数据”的警告。

我们不用理会选择“是”就可以了。

(如图7)
图7 点击看大图
第九步:开始设置分区,划分LINUX安装所必须的文件数据区。

(如图8)
图8 点击看大图
第十步:在上面界面中点“新建”按钮来一步步的创建分区。

第十一步:首先建立一个SWAP区,有点LINUX基础的读者都知道SWAP区是必须的,他实际上就是一个缓存区,一般是内存数量的两倍,例如计算机是256M内存,那么SWAP区划分为512M,确定后完成建立工作。

(如图9)
图9 点击看大图
第十二步:之后还需要继续建立分区,点新建按钮建立第二个区。

(如图10)
图10 点击看大图
第十三步:如果只建立了一个SWAP区的话那么在点“下一步”按钮后会出现分区错误的提示,因为我们没有建立必须的根分区。

(如图11)
图11 点击看大图
第十四步:在添加分区的界面中挂载点选择/,这个是根分区的意思。

文件系统类型选择“EXT3”,大小选择“使用全部可用空间”,确定后完成添加。

(如图12)
图12 点击看大图
小提示:一般来说系统分区都使用EXT3文件类型。

另外除了SWAP和根分区外我们还可以建立其他分区,包括BOOT或USER区,多建立几个分区可以方便我们使用LINUX,遇到问题时可以分别检测。

第十五步:接下来是设置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我们选择默认的就可以,即/dev/hda主引导记录MBR,点
下一步后继续。

(如图13)
图13 点击看大图
第十六步:设置网络参数,首先是网卡相关信息。

默认是自动获得IP地址,也就是通过DHCP自动配置。

(如图14)
图14 点击看大图
第十七步:如果你的服务器是需要手工设置IP等信息的话,那么点“编辑”按钮,输入相应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即可。

(如图15)
图15 点击看大图
第十八步:在设置主机名下方选择手工设置,然后输入一个主机名,当然其他信息包括网关地址以及DNS 地址都可以在该界面下添加。

(如图16)
图16 点击看大图
第十九步:设置系统管理员也就是ROOT用户的密码。

点下一步按钮继续。

(如图17)
图17 点击看大图
第二十步:全部设置工作完毕后将读取光盘中的软件包信息。

(如图18)
图18 点击看大图
第二十一步:读取完毕后开始进行系统配置,点下一步来安装RED FLAG ADVANCED SERVER。

另外重新引导系统后将会在/root/文件中找到完整的安装日志,另外在/root/anaconda- 文件中可以查看到你所选择的安装选项对应的kickstart文件。

(如图19)
图19 点击看大图
第二十二步:创建文件系统,读取光盘信息。

(如图20)
图20 点击看大图
第二十三步:处理相应的数据文件,为正式安装做准备。

(如图21)
图21 点击看大图
第二十四步:在硬盘上建立安装映像。

(如图22)
图22 点击看大图
第二十五步:正式进入安装系统步骤,由于红旗linux比较大,再加上笔者是在一台普通PC机上进行安装工作的,所以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达到了4个半小时。

(如图23)
图23 点击看大图
第二十六步:在安装和复制文件过程中会出现要求更换光盘的提示,我们放入第二张安装光盘继续即可。

(如图24)
图24 点击看大图
第二十七步:安装完毕我们就可以享受红旗linux为我们带来的操作简单性和运行稳定性双重感受了。

(如图25)
图25 点击看大图
第二十八步:启动计算机进入X WINDOW,我们会发现和windows中组件命名方式几乎一样,这下子各种软件和设置不用学习都已经全部掌握了。

(如图26)
图26 点击看大图
总结:通过这么多步骤我们才完成了安装red flag红旗linux服务器版的工作,接下来配置服务与使用就不是本篇要讲解的内容了,感兴趣的读者安装后可以自行研究,毕竟red flag红旗linux服务器版和windows 系统在很多操作上太相似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