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写作II第27课慢性的发现读后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头脑风暴(brainstorm)
师生一起讨论写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词语、句子等。(注意使用本课重点词语或结构)
4.提示:中间可适当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参与分组讨论。
备课心得
一、备课心得
(一)作文讲评环节虽然给了35分钟,但一次优秀的作文讲评需要的时间可能远远不止35分钟。因此,这个环节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非常紧凑。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集体回答。
如:(1)找出介绍《慢性的发现》内容的语句。
(2)找出描写富兰克林特点的语句。
(3)富兰克林用什么办法来弥补他的慢性。
…………
(二)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
1.逻辑顺序。(在“范文阅读与感悟”环节中,已经初步涉及)
2.参考答案:介绍小说主人公富兰克林、描述富兰克林的慢节奏、“我”也是个慢性子、慢性子的好处。
第27课教案
教学任务
一、上次作文讲评,对上次作文进行总评、展示优佳表达、进行偏误分析,实事求是全面分析得与失。
二、范文阅读与感悟,在默读与领读的基础上,体会范文《慢性的发现—读后感》的结构特点。
三、范文分析,熟悉范文内容,把握范文写作思路,掌握重要表达范例。
四、写作实践,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语句、语段的综合写作训练。
(三)熟悉《慢性的发现》中的表达范例。(教师可提前在黑板上板书重点词语或结构,一是提醒学生注意,二是为后面的环节做准备)
1.引导学生齐读范句
2.点读例句
3.如果时间允许,鼓励学生运用这些重点词语或结构造句
四、写作实践【约20分钟】
(一)小组活动I:两人一组,试一试,写一写。
提示:7个题目均针对语段衔接进行练习。建议用时9分钟。
(三)课后作文布置,建议教师“深度布置”,切实给学生在写作内容、写作思路、可能用词及句式等方面的具体建议,让学生觉得可写、能写、愿意写。
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分析思路,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
时间安排
一、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
二、课时分配:作文讲评(35分钟)、范文阅读(10分钟)、范文分析(15分钟)、写作实践(约20分钟)、课后作文布置(15分钟)。
三、注意:
(一)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二)写作实践部分的20分钟可能略显紧张,越到后来难度越大了,需要思考的时间也就越多,因此时间很紧凑,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题目进行详略处理。
二、教学建议
(一)建议教师在紧凑的过程中抓好优佳表达和偏误分析环节,特别是偏误分析,应该精心准备,让学生有所得。
(二)建议教师在写作实践环节,不断引导学生分析汉语语段和篇章的结构特点。
提示:引导学生学习结构。参考答案:
这本小说出版于1988年,讲的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4.用“以……为代价”、“表疑问+v.+都……”改写句子
提示:引导学生使用重点结构重点词语。参考答案:
我是个急性子,走路快、吃饭快、工作快,但这种快有时是以犯错误为代价的。我常常想,如果能改掉这个毛病该多好!可我怎么努力都改不掉,急性子好像已经成为我的天性了。
3.如有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可留作课下作业。
五、课后作文布置【约15分钟】
(一)引导学生确定题目,并规范个别学生的自选题目。
(二)师生共同讨论不同题目的写法
1.关于题目选择,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最好有一个限制,不宜完全放开,以便于集中讨论。
2.不同题目的写作思路分析。
虽然题目不同,但思路大致相同。可模仿范文《慢性的发现》的逻辑顺序:我喜欢《慢性的发现》、介绍小说主人公富兰克林、描述富兰克林的优点、我和小说中的水手有共同点、“我”也是个慢性子、慢性子的好处、生活总不是越快越好。
(二)如有可能,可考虑给“写作实践”环节更多时间。
教学实施
一、上次作文讲评【约35分钟】
(一)教师总评
1.这次作业完成得怎么样?
2.总体上有哪些进步?
3.还有哪些共同的问题?
(二)优佳表达
1.一起分享学生作文中的精彩语句。建议教师从所有学生作文中精心挑选出5~8个地道的汉语表达(以句子为主,也可兼顾词语表达),集中展示,一起朗读。同时可建议学生将这些表达形式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3.除了集体展示的偏误,学生自己作文中的其他错误也可以在这个环节修改。
(四)学习心得
提示语:通过这次作文和作文评改,你有哪些心得、体会?请记在下面的空白处。
(五)个别指导
1.学生完成“学习心得”的过程中,建议教师根据作文讲评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2.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对个别错误进行单独说明。
2.请学生结合教师的批改,从自己的作文中找出用词恰当、表达地道的语句,以及一些有用的常用词语、连接成分,也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三)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是作文讲评的重点。建议教师从所有学生作文中精心挑选出6~9个典型的汉语偏误(包括语法、词汇、文化等)。
2.集体展示这些偏误,师生一起分析、改正。可要求学生将这些典型的偏误记下来。
5.模仿句子。
提示:语言格式的综合运用。参考答案:
为了改善交通,政府限制使用私家车,并出行车辆进行号码限制,这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交通拥挤的程度。
6.用“……,也可以说……”评价一个人。
参考答案:
总之,小明好像从来都不会跟别人生气,或对事情失去信心,总是非常乐观、积极向上,也可以说他是我们热爱生活的榜样。
1.用“和……相比”改写句子。
提示:解释格式的意义——表示比较。
“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和乌龟相比,兔子可以说是个急性子,但最后却输掉了比赛。
2.什么地方省略了“如果”?
提示:练习“如果……就”
……。意思是,如果做事情之前仔细思考一下再做决定,就会大大减少犯错误的机会。
3.用“出版于”、“讲的是”介绍一本书。
7.补充完整。
(1)也许有人会认为跟着旅游团旅游不好,觉得时间太赶,不自由,不能玩得尽兴。
(2)其实,跟着旅游团旅游有什么不好呢?来回车票或机票等都不用亲自去定,不用担心住在哪,也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吃饭,多省心啊。
(二)小组活动 :两人一组,谈谈你看过的一本书,介绍一下里面的人物特点。
1.建议用时5分钟。
2.提醒学生使用下列结构。
v.+于,比如,大概,pron.(表示疑问)+v.(+S)+都……,以……为代价
(三)小组活动 :两人一组,说说一本好书的标准。建议用结构使用的基础上,训练语段表达。
2.提醒学生使用下列结构。
v.+于,比如,大概,pron.(表示疑问)+v.(+S)+都……,以……为代价
二、范文阅读与感悟【约10分钟】
(一)引导学生默读一遍范文
提问:文章介绍了一本什么书?
(二)大声读一遍范文
提问: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三)答疑
提示:对学生不明白的句子、词语等进行简单解释或说明。
三、范文分析【约15分钟】
(一)解读范文《慢性的发现—读后感》
1.引导学生从文中查找11个问题的答案。(为节省时间,可建议学生不必写下来,直接在文中标注)
师生一起讨论写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词语、句子等。(注意使用本课重点词语或结构)
4.提示:中间可适当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参与分组讨论。
备课心得
一、备课心得
(一)作文讲评环节虽然给了35分钟,但一次优秀的作文讲评需要的时间可能远远不止35分钟。因此,这个环节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非常紧凑。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集体回答。
如:(1)找出介绍《慢性的发现》内容的语句。
(2)找出描写富兰克林特点的语句。
(3)富兰克林用什么办法来弥补他的慢性。
…………
(二)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
1.逻辑顺序。(在“范文阅读与感悟”环节中,已经初步涉及)
2.参考答案:介绍小说主人公富兰克林、描述富兰克林的慢节奏、“我”也是个慢性子、慢性子的好处。
第27课教案
教学任务
一、上次作文讲评,对上次作文进行总评、展示优佳表达、进行偏误分析,实事求是全面分析得与失。
二、范文阅读与感悟,在默读与领读的基础上,体会范文《慢性的发现—读后感》的结构特点。
三、范文分析,熟悉范文内容,把握范文写作思路,掌握重要表达范例。
四、写作实践,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语句、语段的综合写作训练。
(三)熟悉《慢性的发现》中的表达范例。(教师可提前在黑板上板书重点词语或结构,一是提醒学生注意,二是为后面的环节做准备)
1.引导学生齐读范句
2.点读例句
3.如果时间允许,鼓励学生运用这些重点词语或结构造句
四、写作实践【约20分钟】
(一)小组活动I:两人一组,试一试,写一写。
提示:7个题目均针对语段衔接进行练习。建议用时9分钟。
(三)课后作文布置,建议教师“深度布置”,切实给学生在写作内容、写作思路、可能用词及句式等方面的具体建议,让学生觉得可写、能写、愿意写。
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分析思路,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
时间安排
一、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
二、课时分配:作文讲评(35分钟)、范文阅读(10分钟)、范文分析(15分钟)、写作实践(约20分钟)、课后作文布置(15分钟)。
三、注意:
(一)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二)写作实践部分的20分钟可能略显紧张,越到后来难度越大了,需要思考的时间也就越多,因此时间很紧凑,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题目进行详略处理。
二、教学建议
(一)建议教师在紧凑的过程中抓好优佳表达和偏误分析环节,特别是偏误分析,应该精心准备,让学生有所得。
(二)建议教师在写作实践环节,不断引导学生分析汉语语段和篇章的结构特点。
提示:引导学生学习结构。参考答案:
这本小说出版于1988年,讲的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4.用“以……为代价”、“表疑问+v.+都……”改写句子
提示:引导学生使用重点结构重点词语。参考答案:
我是个急性子,走路快、吃饭快、工作快,但这种快有时是以犯错误为代价的。我常常想,如果能改掉这个毛病该多好!可我怎么努力都改不掉,急性子好像已经成为我的天性了。
3.如有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可留作课下作业。
五、课后作文布置【约15分钟】
(一)引导学生确定题目,并规范个别学生的自选题目。
(二)师生共同讨论不同题目的写法
1.关于题目选择,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最好有一个限制,不宜完全放开,以便于集中讨论。
2.不同题目的写作思路分析。
虽然题目不同,但思路大致相同。可模仿范文《慢性的发现》的逻辑顺序:我喜欢《慢性的发现》、介绍小说主人公富兰克林、描述富兰克林的优点、我和小说中的水手有共同点、“我”也是个慢性子、慢性子的好处、生活总不是越快越好。
(二)如有可能,可考虑给“写作实践”环节更多时间。
教学实施
一、上次作文讲评【约35分钟】
(一)教师总评
1.这次作业完成得怎么样?
2.总体上有哪些进步?
3.还有哪些共同的问题?
(二)优佳表达
1.一起分享学生作文中的精彩语句。建议教师从所有学生作文中精心挑选出5~8个地道的汉语表达(以句子为主,也可兼顾词语表达),集中展示,一起朗读。同时可建议学生将这些表达形式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3.除了集体展示的偏误,学生自己作文中的其他错误也可以在这个环节修改。
(四)学习心得
提示语:通过这次作文和作文评改,你有哪些心得、体会?请记在下面的空白处。
(五)个别指导
1.学生完成“学习心得”的过程中,建议教师根据作文讲评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2.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对个别错误进行单独说明。
2.请学生结合教师的批改,从自己的作文中找出用词恰当、表达地道的语句,以及一些有用的常用词语、连接成分,也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三)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是作文讲评的重点。建议教师从所有学生作文中精心挑选出6~9个典型的汉语偏误(包括语法、词汇、文化等)。
2.集体展示这些偏误,师生一起分析、改正。可要求学生将这些典型的偏误记下来。
5.模仿句子。
提示:语言格式的综合运用。参考答案:
为了改善交通,政府限制使用私家车,并出行车辆进行号码限制,这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交通拥挤的程度。
6.用“……,也可以说……”评价一个人。
参考答案:
总之,小明好像从来都不会跟别人生气,或对事情失去信心,总是非常乐观、积极向上,也可以说他是我们热爱生活的榜样。
1.用“和……相比”改写句子。
提示:解释格式的意义——表示比较。
“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和乌龟相比,兔子可以说是个急性子,但最后却输掉了比赛。
2.什么地方省略了“如果”?
提示:练习“如果……就”
……。意思是,如果做事情之前仔细思考一下再做决定,就会大大减少犯错误的机会。
3.用“出版于”、“讲的是”介绍一本书。
7.补充完整。
(1)也许有人会认为跟着旅游团旅游不好,觉得时间太赶,不自由,不能玩得尽兴。
(2)其实,跟着旅游团旅游有什么不好呢?来回车票或机票等都不用亲自去定,不用担心住在哪,也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吃饭,多省心啊。
(二)小组活动 :两人一组,谈谈你看过的一本书,介绍一下里面的人物特点。
1.建议用时5分钟。
2.提醒学生使用下列结构。
v.+于,比如,大概,pron.(表示疑问)+v.(+S)+都……,以……为代价
(三)小组活动 :两人一组,说说一本好书的标准。建议用结构使用的基础上,训练语段表达。
2.提醒学生使用下列结构。
v.+于,比如,大概,pron.(表示疑问)+v.(+S)+都……,以……为代价
二、范文阅读与感悟【约10分钟】
(一)引导学生默读一遍范文
提问:文章介绍了一本什么书?
(二)大声读一遍范文
提问: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三)答疑
提示:对学生不明白的句子、词语等进行简单解释或说明。
三、范文分析【约15分钟】
(一)解读范文《慢性的发现—读后感》
1.引导学生从文中查找11个问题的答案。(为节省时间,可建议学生不必写下来,直接在文中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