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基层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基层建设调查报告-图文
关于社会主义基层建设调查报告-图文经营和管理的土地资源也容易被村干部成为谋取私利的资源。
为此,首先必须加强镇党委和政府的监督功能,镇党委和政府应该将村级组织的物资采购、财务管理、土地入股与分红、干部回避、经济审计等管理事项作详细的规定。
其次要充分发挥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功能,切实运作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监督小组。
关于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1、要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必须跟上群众的需求和时代的节拍。
针对基层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设备落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当前必须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实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吸引民间资本共建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同时,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引导基层树立起“大文化”的观念,使设施建设包容娱乐、休闲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普及知识功能。
在继续搞好普及村级文化室“八个有”的基础上,对标志性宣传设施、简单的体育设施、传统文化设施也要列入建设内容。
对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心镇,可以提出文化阵地建设硬件设施必须达到“十二个有”的要求,就是必须建有一处经常性休闲活动场所;有阵地管理机构(有专人管理);有一块黑板报(6m2以上,每2周出一期);有三种以上报刊杂志;有一台电视;有300册以上藏书(示范点要求1000册以上);有宣传阅报栏(要求经常更换);有一处演出舞台(戏台);有“菩萨事迹上墙”;有一支文艺队伍;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25本道德规范内容上墙;有“四榜”上墙。
2、要加强乡镇、村落历史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涵盖面广,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
当前,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应当消除一味强调现代文化建设的认识偏差,发掘好、保护好乡镇及村落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农村,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名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人文景观、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
关于当前基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当前基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当前基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基层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对于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基层建设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当前基层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基层建设的推进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当前基层建设的现状,掌握基层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分别从政府组织和人员、基层治理能力、社区服务水平、基层党建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调研。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政府组织和人员(1)政府组织机构存在层级复杂、职能重叠的问题,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2)基层公务员队伍存在人员流动性大、培训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能。
(3)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不足,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不够。
2. 基层治理能力(1)基层治理能力整体较弱,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2)基层干部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推动发展和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短板。
(3)领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薄弱,导致基层治理乏力。
3. 社区服务水平(1)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不完善,居民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
(2)社区服务人员素质需要提高,服务能力有限。
(3)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社区治理的底层基础薄弱。
4. 基层党建(1)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2)党员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缺乏有效培养和选拔机制。
(3)党员政治教育和组织生活存在不足,导致党建工作效果不佳。
四、对策建议1. 政府组织和人员(1)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减少层级,提高决策效率。
(2)加强基层公务员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3)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领导力培养,提高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了解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
以下是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基层组织的建设是党的根基,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解我国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两种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从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形式、组织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实地走访则通过与一些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和党员座谈,了解他们对基层组织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一)组织形式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乡镇机关、村委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其中,乡镇机关作为基层政府,其党组织也是乡镇的基本组织;村委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则作为社区的基本组织,分别承担着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乡镇机关的党建工作存在着混淆党建与政务的情况,村委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党建工作也存在不够重视和缺乏有效组织活动的问题。
(二)组织活动调研发现,当前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活动主要是以学习和交流为主,而缺乏对群众的宣传和服务工作。
同时,因为工作量大、纷繁复杂,很多基层组织活动也缺乏精彩有趣的内容,不能够有效地吸引和凝聚党员。
(三)组织管理调研显示,目前基层党组织管理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领导干部“带头不作为”;二是党员不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三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着违纪违法的现象,导致党的作用和形象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建议基于以上问题和发现,我们给出以下建议:(一)组织形式推动乡镇机关的精准党建,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的政策制度。
加强对村委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党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推动他们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带领广大群众参与党建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4篇_调查报告_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4篇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xx镇辖1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多人,农村劳动力x.x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区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深入落实中央x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x年全镇gdp总量亿元,增长x%,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x. 亿元,增长%。
全镇粮豆薯总产x. x万吨,粮食单产公斤。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x. x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日光温室发展到xx51栋,面积x. 万平方米,普通蔬菜大棚x个,面积. x万平方米,年产蔬菜x. 万吨以上。
畜牧产值实现x. 亿元,比上年增长%。
x年向县内外输出劳动力x人(次),创收x万元,农民人均增收x元。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比上年增长x%;农民人均收入达x元,比上年增长%。
实行村财镇管,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加强,x年化解债务x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镇村道路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全镇村屯公路xx公里,实现了村屯道路畅通;农村计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
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4篇)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4篇)为了解当前我市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情况,进一步推动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更好促进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工作安排,11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可红带队,市人大内司委和部分市人大代表调研了我市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情况。
调研组一行先后对****街道**路社区和**街道动力站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对社区服务中心运行情况、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情况、社区管理和便民服务工作情况等进行了现场查看,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听取了基层干部、社会组织和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民政局关于全市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的情况汇报。
调研情况表明: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社区共治,建设美丽幸福攀枝花”目标,强化组织推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治理机制,强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努力提升社区建设水平,成功创建为西南地区唯一的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
一、基本情况(一)社区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市、县(区)均成立了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机制。
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建设水平的意见》、《关于街道(乡镇)、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社区建设指明方向、提供依据,《攀枝花市“十三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正在制定。
积极推行民主选举社区居委会干部和公开考聘社区工作者相结合的复合式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模式,建立了社区工作人员基本报酬、办公经费及“五险一金”自然增长机制。
目前,全市社区干部高中以上学历占98%,专精结合的社区干部队伍初步形成。
(二)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我市启动了“平安和谐、便民利民、文明祥和、民主法治、环境优美、组织健全”社区建设工作,以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引领,以建立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为目标,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动力,以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重点,不断提升全市社区建设水平。
基层社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CATALOGUE目录•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方法和样本•调查结果概述•基层社建设具体情况分析•基层社建设问题原因分析•基层社建设改进建议•结论和建议调查背景和目的 调查背景010*******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部分基层社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经验。
实地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基层社样本数量调查样本基层社建设总体情况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组织架构逐渐完善基层社建设覆盖面广基层社建设主要问题030201基层社建设案例一案例概述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服务模式优化基层社建设案例二某基层社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产销对接,推动品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案例概述资源优势发挥产销对接强化品牌建设推动该基层社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引进特色农产品,为社员提供了丰富的销售渠道和收益来源。
该基层社加强与大型超市、学校等机构的对接合作,实现产销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收益。
该基层社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注册商标、包装设计、宣传推广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案例概述某基层社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多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队伍建设加强该基层社重视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员工的业务素管理模式创新多元发展推动基层社建设案例三原因一: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支持缺乏对基层社建设的专门政策法规01政策执行不到位02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0303技术更新缓慢原因二: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01人才引进困难02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原因三: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渠道总结词政策引导和支持是推动基层社建设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政府应加大对基层社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更加具体的政策措施,明确基层社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基层社员对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建议一: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建议二:加强专业人才和技术培训总结词专业人才和技术是基层社建设的关键支撑。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造就“双带”型党员队伍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养优秀的党员干部,创建一支实力雄厚的干部队伍意义重大。
(一)努力吸收致富能人,壮大党员队伍在鼓励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以及先富带动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农村涌现出了很多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致富能人。
他们多数在农村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大力吸收那些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有技术水平、会管理的致富能人到党员队伍中来,能改善和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同时注意选拔诸如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科技带头人等大批优秀人才壮大党员队伍,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双带”的能力。
(二)将党员中的致富能人选拔为支部书记农村党员干部处于生产工作的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大力选拔党员中的致富能人,把他们培养为村干部,这对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意义深远。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上,通过选拔、培养等方式,培养与造就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富于创新、敢闯敢拼的致富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对带领基层民众致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有能力、群众信任的党员致富能人选拔为支部书记,对发挥村党支部的主心骨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三)将农村党员干部培养为致富能人“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双带”作用,必须加大自身队伍的培训与学习力度,大力学习科技知识,增强致富实践与引导能力。
关于当前基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当前基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基层建设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和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基层建设情况,本次调研计划对不同地区的基层单位进行了走访和调研。
本报告旨在介绍和总结我们的调研结果,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基层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中国的基层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目前已成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点和基础。
基层建设的核心是发挥基层单位的作用,提高基层组织的能力,打造基层人才队伍,服务基层群众,发挥基层单位的基础作用和基础服务能力。
基层建设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层建设的调研情况1.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
2.调研对象本次调研涵盖了不同地区的农村和城市基层单位,包括乡、镇、街道、居民委员会等各类基层组织。
3.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a.基层单位的组织架构和人员构成b.基层单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c.基层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d.基层单位的队伍建设和培训情况4.调研结果分析a.组织架构和人员构成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基层单位的组织架构基本齐备,但存在人员组成不合理的现象。
许多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
同时,许多基层单位的管理层级过多,致使决策效率低下。
b.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调研发现,许多基层单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高。
虽然有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但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政策资源分配等多种因素,许多基层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在服务方面,许多基层单位的服务质量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例如,一些居民委员会缺乏实际服务,只形式化履行职务,致使群众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
c.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基层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不到位和工作规范不够。
例如,许多基层单位没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关于基层社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关于基层社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示范文本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corresponding strategies.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关于基层社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
,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的基础,是供销合作社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环节,是为“三农”服务的主要载体和前沿阵地,更是供销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基层、最直接的服务组织。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供销社能不能办成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活力强不强,为农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社。
因此,基层社的建设决定着供销合作事业的兴衰成败,基层社发展,供销合作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基层社萎缩,供销合作事业就会停滞不前。
为全面了解我市基层社发展现状,深入思考基层社发展前景,结合省社统一安排,市供销社近期对全市供销社系统的基层社组织、人员、资产、经营、改制等多方面的情况采取通过填制报表、重点考察、与职工座谈等方法,进行了全方位客观、详实的调查。
调查情况表明,XX年以来,各县(市)供销社按照省社的安排部署及保市社【XX】27号《保定市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三年(XX-XX 年)发展规划》文件要求,不断加快基层社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步伐,积极发展基层社新的组织形式,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已逐步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基层基础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石,它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和民生福祉。
近期,我们对浙江省某县的基层基础建设进行了调研,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一、现状分析该县基层基础建设相对较好,人口稠密的城市区域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可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
但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却不尽如人意。
1. 道路交通:大部分乡镇道路较为狭窄,交通道路网络不够完善,沿途建筑物较少,路面损坏严重,道路安全设施缺失,给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
2. 水利设施:该县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水源,水质较差,淡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不够完善,不利于当地农业发展。
3. 公共设施:该县农村地区大部分公共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公共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缺少,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和服务不到位。
二、建设方向基层基础建设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着力推进以下方向。
1. 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
完善供水、电力、电信、环境卫生、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2. 提高道路交通设施的级别和数量,适度推进对乡村旅游线路和特色小镇等重点区域的道路交通建设。
3.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在乡镇一级建设沿海防洪堤、排涝设施、应急隔离带,形成立体化的防洪防涝体系。
4. 加强环保治理力度,特别是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5. 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对各种公共服务设施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优化,以此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乡镇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三、建设保障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和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注重以下方面。
1. 保障资金。
增加财政投入,引导民间投资,积极争取国家和政府相应的项目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
2. 建立全面的规划体系。
制定全面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布局、重点建设、保障措施、质量标准等。
3. 建立并推进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模式。
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调查报告6篇
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调查报告6篇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调查报告篇1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20xx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
为了对宝塔村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一次调查,我深入宝塔村,采取走访党委书记的形式,对宝塔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本篇调研报告。
一、宝塔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宝塔村位于皖宣城市狸桥镇,是一个由多个村合并而成的村。
调研发现,调马村的文化设施相对较为齐全。
村里有文化活动室、祠堂、寺庙、广播等文化设施,另外村里还有好几个篮球场。
每到大型节日,村里都会举办划龙舟、庙会等文化活动,尤其每逢到了春节,都会有舞龙舞狮、唱戏等活动,吸引了许多村民的参赛和观看。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一)数量较少。
村里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村里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也很少。
在村里开展相关体育比赛时,都没有专业的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
(二)素质相对低。
村里没有自己的文化队伍,文化队伍建设缺乏引导。
村里庆祝重要节日时,只能花钱请乐团来表演。
(三)经常性差。
村里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没有形成规模;村里搞一些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
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
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打牌等,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三、加快我村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经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
文化与经济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
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能否早日实现。
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就有了如下的建议和对策:(一)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
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调研报告(5篇可选)
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调研报告(5篇可选)第一篇: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是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项措施、进而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前提和中心环节,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群众在能拥有一个治安秩序良好的社会环境方面得实惠的具体体现。
那么我旗的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现状如何、新形势下我旗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如何发挥其维稳第一道防线作用。
带着这些问题,结合当前我旗实际,深入到各个乡镇、旗直各部门,重点是政法各部门和基层政法组织,通过采取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了深入调研,从调研的结果看,我旗的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总体上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旗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情况我旗目前的基层综治组织由综治办、公安派出所、法庭、司法所、调委会、治保会、联防队等基层组织构成。
全旗有公安派出所26个,司法所25个,调委会282个,治保会282个,专职治安员150人,联防队员4万人。
多年来,我旗一直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探索,常抓不懈,使我旗的基层基础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在人民调解、信息上报、治安防范、平安创建、流动人口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我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乡镇综治中心、村委会(社区)综治室、警务室、调解室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阵地,是政法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的关键。
基层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基础。
党和国家所有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所有先进理论的贯彻和宣传都离不开基层组织,否则任何工作都不可能得到真正落实。
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有利于促进党和国家的政权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2023最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7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7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7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篇一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
一是地理劣势。
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非常困难。
二是土壤贫瘠。
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
三是自然灾害频繁。
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
四是人居分散。
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
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
一是基础建设落后。
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
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
村卫生室形同虚设。
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
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
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
三是文化生活匮乏。
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
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
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
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 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如坚持政府主导、 注重规划先行、强化政策支持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尽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城乡差距依然较 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等。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的调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
题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策与建
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与目的
调查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 的重要战略,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 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医疗卫生
02
03
教育水平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 许多村庄都建立了卫生室或诊所 ,方便了农民就医。
农村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许多 村庄都建立了小学或中学,方便 了农民子女上学。
0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 题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交通不便
电力和通信设施不完善
部分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道 路状况差,影响农民出行和农产品流 通。
鼓励农村创业
鼓励农民创业,发展农村企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来 源。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竞 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05
结论与展望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 全面发展。
基层建设调研报告7篇
基层建设调研报告基层建设调研报告7篇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基层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层建设调研报告1民主党派参政党职能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建设的程度与水平。
业已完成换届任务的各民主党派,理所当然地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
当前,在自身建设中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机关建设的同时,还要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据我们的调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目前的状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主流是好的,发展是健康的;存在着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很突出的。
一、基层组织的主流是好的,发展是健康的。
主要依据是:1.好的、比较好的基层组织达70%左右。
2.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讲政治、讲团结,工作努力,有威信,有号召力。
3.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
4.基层组织有凝聚力和影响力。
5.基层组织积极支持市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精神。
二、存在着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很突出的,主要表现是:1.少数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软、懒、散,特别是一把手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2.少数基层组织队伍涣散,很少开展活动,活动出席率低,活动质量不高。
3.少数基层组织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基层组织的状况,直接反映影响和制约着党派的形象和作用的发挥。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很多。
联系**民革实际,提出五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与同志们共同研讨:第一,是基层领导班子的选拔、培养、使用问题。
基层组织的状况,直接取决于基层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
“一把手”不仅要在本党派成员中,而且要在所在单位有影响、有威信、有代表性,不仅要有政治责任感,有工作热情,还要能团结人,勇于奉献,能对自己组织的成员实行正确的领导,引导和带领成员与所在单位党政领导搞好合作共事。
选拔“一把手”特别要慎重,要认真考核。
要听取所在单位党政领导的意见,要听取所在基层组织党员的意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调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
调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调研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提出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理念,旨在缩小城乡差距,促使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
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惠及亿万农民、而且是一项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在这样举措下,广大农民有信心、有决心把自己的家园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农村现状
农业方面:一是土地贫瘠,资源匮乏,人多地少;二是农作物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产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三是很难找出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农业生产项目。
农村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学校、卫生、娱乐场所等公益福利设施不完善,村容村貌不整洁,村内巷道、田间路不平整;二是村经济基础薄弱,缺少中小型企业支撑,没有经济来源,缺乏经济增长点;三是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带头带领农民致富能力不强,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发挥作用不突出;四是经济发展滞后。
基层建设形势调研报告
基层建设形势调研报告基层建设形势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政策推动基层建设,以提高基层组织和基层社会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了解目前基层建设的形势和问题,特开展本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了50个不同区域的基层组织进行调研,包括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等,共计调查了1000名基层组织成员。
三、调研结果1. 基层组织建设较为薄弱: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基层组织建设不够健全,在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特别是在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中,管理能力和执行力还有待提高。
2. 基层党支部作用有限:调研结果显示,30%的基层党支部存在虚化、形式主义等问题,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样,受访者普遍认为基层党组织在发挥指导和组织作用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3. 基层治理存在腐败问题:近30%的受访者表示,基层治理中存在腐败问题,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
这对于基层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4. 基层干部素质亟待提升:近50%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缺乏业务能力、服务意识不强以及不够担当等问题。
调研结果也显示,培养和选拔基层干部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调研结论1.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组织的组织架构,优化人员配备,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基层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
2. 提升党支部作用:要加强对基层党支部的指导,推动党支部在组织沟通、工作推进和问题解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确保党在基层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3. 加强基层治理建设:要加强对基层治理过程中的腐败问题的预防和惩治,完善基层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机制,提高治理效能。
4.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增强担当意识,营造有利于人才选拔和培养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主义基层建设调查报告调查对象:无为县白茆镇义圩村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调查人员:高晨阳王世宝漏鸣杰徐顶胡冰冰张宇时间: 2012-1-11—2012-1-15目录一、调查背景…………………………………………第1-5 页二、调查过程…………………………………………第6-15页三、问题与感悟………………………………………第16-22 页四、建议………………………………………………第23-28页五、人物采访…………………………………………第29-31 页六、附录(调查问卷)…………………………………第31-34页一、调查背景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农村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但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基层组织的要求相比,各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认真总结经验,清晰认识差距,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完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重点,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当前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它对提高人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加快基层建设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特别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有了长足进步,推动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自2011年基层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基层组织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呢?特借此次寒假实践的机会,以无为县白茆镇义圩村和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作为调查对象,就基层组织和基层文两个方面做一次调查。
一、调查过程1、调查人员基本情况:1)调查时间:2012-1-11—2012-1-15;2)参与人员:高晨阳王世宝漏鸣杰徐顶张宇胡冰冰;3)调查地点:无为县白茆镇义圩村;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4)调查对象:无为县白茆镇义圩村村民;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居民5)调查方式:深入村民的家庭内部,登门拜访,进行随机访问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和网上搜集资料等等。
6)调查的主要内容:调查无为县村民的生活现状以及家庭的人均收入,村民心中的政府形象和他们希望政府能够为他们做哪些事情等等。
2 、调查情况概要:冬风凛冽,我们小组成员在白茆村村口集中后开了个简单的小会,确定此次调查的具体流程,并做好分工工作。
我们打算用五天的时间对白茆镇进行一次基层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村民的文化水平和白茆村的文化建设活动,白茆村的经济情况等等。
另外,我们此次调查活动主要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个方式。
以来,我们与村部分干部群众多次聊天交谈,听取各组负责人对本组情况的汇芜湖市清水街道办报和发展经济的设想与建议;深入村民小组和贫困农户家中,进行家庭状况、收支构成和增收思路的了解;以“理清发展思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深化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效益农牧业、为群众办实事”为指导,通过调研,掌握村里实际情况。
本次活动全体成员做到了既“身入”又“心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的进行了帮助和解决。
现把主要情况汇报如下:(一)义圩村村民文化水平情况:1.村民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85%,初中水平的占10%,大专或以上的占5%;2.村民对社区文化基本上都处于基本了解的程度上;只有少数的人了解;3.60%的村民都希望村委会能够定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30%的村民希望政府能够派技术指导专家为他们指导农业等等。
4. 义圩村50%村民认为地段好,离市中心比较近;20%的村民认为交通比较便利;30%的村民认为社区服务体系完善;(二) 义圩村村组织的调查基本情况:1. 认为你们居委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 非常完善40%,比较完善20%,一般30%,不完善10%2.觉得社区文化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65%认为环境“脏”“乱”“差”的老问题,绿化面有限,休闲场所过少,不能满足需要;15%认为社区治安状况不容乐观;20%认为社区凝聚力不强,感觉很散乱,邻里关系很冷淡;3.认为你们基层组织的工作目标是否明确?非常明确35%,基本明确25%,基本不明确30%,不明确10%;4.认为你们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的先进程度?非常先进占20%,比较先进30%,一般40%,非常先进10%;5. 当前基层组织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义圩村公告栏40%的村民认为工作形式要进一步得到创新,以贴近村民的生活;20%的村民认为工作手段要更加社会化;40%村民认为政府的工作作风要更加务实;第一天思想观念较大转变,文化素质较大提高通过访谈了解,广大村民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上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央实行的各项惠农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等,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民普遍反应党的政策好,得民心。
许多村民反应,近年来,村上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大家心情好,农村人心整体稳定。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化活动阵地覆盖广。
高度重视基层文化站的建设,全区13个镇(办)文化站中,特级站有3个,二级站5个,三级站3个,市认定达标站2个,达标率达到100%。
全区有文化广场58个,包括社区和行政村的小广场,建成农家书屋49家。
二是公共文化活动次数多。
以今年为例,共开展各种各样的群体活动53场次,参与群众近万人/次;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504场,观众约13万人次;举办文化艺术培训班15场,展出书画作品200余幅,3000余人参观了展览;组织历史民俗歌舞剧《东坡与朝云》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展演,组织小金口麒麟队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受国了国内外友人的好评。
三是文艺作品创作质量高。
对基层的文艺爱好者、“民间歌手”、“流浪艺术家”及“土专家”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文艺人才库。
各镇(办)共有艺术团体31个,各种艺术门类创作演出人员1200多人,其中,国家级会员11人,省级会员51人,市、区级会员357人。
今年全区会员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共发表文艺作品300多篇(幅),参加各类比赛20余专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40余项,排名为全市第一。
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
我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有11类上百项,不可移动文物198处,消失文物2处,文物保护单位50 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
其中最为著名的中山公园、中华全国总工会办事处、东湖旅店旧址、邓演达故居等已被开发成为红色旅游区。
清水街道办留影问题:一是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城区现有行政村142个,年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的经济薄弱村有55个,这些村大部没有规范的文化场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许多空白点。
其他行政村文化设施面积不足,文化配套设施过于简单陈旧单一。
文化室里一般只是“一块牌子、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图书少,娱乐、健身设施少,根本无法满足当地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文化娱乐形式比较单调。
有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少,一般都集中在节日期间,村里才会邀请一些演出团体进行表演。
大部分农民从外界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都是通过电视、广播等。
据调查,一个行政村平均每年大型文体活动没有超过三次,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由于农民自身对文化学习的觉悟性不高,对于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杂志、投资自身教育等行为意愿不强,从而使自身获取文化信息渠道十分狭窄,以致于他们的精神世界比较匮乏。
三是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很丰富,比如一些古城墙、古战场、名人故居、风景名胜、传奇轶闻、古村落、自然风光等,如同散落在民间的珍珠,由于受到人力、物力、财力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没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这既不利于保护,也是文化资源的一种浪费。
四是文化消费在农村越来越萎缩。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目前留守农村的人员,大都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及文化层次较低的妇女,中青壮年农民的占的比例很少。
在这样一个农村人群年龄结构层次出现三极化的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和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就显得比较特殊。
五是农村文艺人才缺失。
由于受待遇差、发展前景受限、工作内容单调等影响,一些文化专长、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不愿意到农村来。
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人才流失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农村都面临着缺乏一支专业的文艺人才宣传队伍,没有专职的人员组织农民进行各种文化活动,农村基层文化宣传站没有得到发挥。
第二天组织纪律严明,公平竞选全村现有 1个党支部,名党员,其中男性人,女性人。
这些党员分属于三个不同的支部类型:机关支部人,占党员总数的%;企事业单位支部人,占党员总数的%;农村支部人,占党员总数的%。
在年龄结构上,60岁及以上的人,占党员总数的%;46-59岁的人,占总数的%;35-45岁的人,占总数的%;35岁及以下的人,占总数的%。
在文化程度上,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占总数的%;高中、中专学历的人,占总数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占总数的%。
在这支队伍当中,明显地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年龄老的多,年轻的少;性别男的多,女的少;文化低的多,高的少;从业务农的多,经商办厂的少;经济条件上穷的多,富的少。
总体来看,农村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一)、注重选拨,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一是以换届为契机,进一步造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
紧紧围绕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这三个选配标准,并通过各种方式向选民宣传,引导党员和选民真正选好自己的“领头雁”和“当家人”。
期间通过加强领导、严格程序,乡干部全程参与指导和监督,扎实抓好了支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通过换届,一大批有能力的人进入了支村两委班子,进一步改善了村级班子整体结构。
任职以来,村级工作很快步入正轨,班子团结稳定,作风民主,并能立足本村实际,带领群众调结构、引项目、筹资金、跑市场,工作有声有色。
如2010年村级换届后,全乡共选出村主任和支部书记名,平均年龄岁,比上届年轻岁。
二是加强党员、干部后备队伍建设。
着力培养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注重从致富能手、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中选强人、选能人,对后备干部重点培养,通过担任村党务助理、村务助理等对其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