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氧气》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二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氧气”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安排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这样,学生在以后探究别的物质时,才能使观察和描述全面、系统、深入。
在本节授课中,应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对资料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这一节内容的教学分2课时完成:认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课时,氧气的获得1课时。
下面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
2. 教育教学目标分析化学教学目标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教学指导的要求,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⑴知识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3.教学重点和难点(1 )氧气的化学性质;(2 )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
O二、教学方法分析演示实验、引导探索法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让学生单纯记忆前人的研究成果,更正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节课的学习就是采用演示试验、引导探索法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试验习惯,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我打算用联系实际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课题。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课题 2。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空气的成分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氧气这种重要的气体。
氧气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系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开始,为今后学习其他物质奠定了基础。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用途和氧气的制取这三个部分。
其中,氧气的性质是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了空气的成分和一些常见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但对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对于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心理特点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和兴趣,但在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粗心大意、不规范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2)理解氧气的氧化性,能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氧气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的氧化性。
(1)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氧气》 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2 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了空气成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是初中化学中重点学习的气体之一,它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氧气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知识奠定基础,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中,对于氧气的介绍主要包括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氧气的用途。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氧气与各种物质的反应现象,从而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同时,教材还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向学生介绍了氧气在医疗、工业、航天等领域的用途,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空气的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氧气是空气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但是,对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木炭、铁丝、蜡烛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并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氧气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氧气与木炭、铁丝、蜡烛等物质的反应。
氧气说课稿人教版
氧气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对氧气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 氧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其助燃性。
- 氧气的制备方法,包括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
2. 教学难点:- 氧气助燃性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解释。
- 氧气制备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安全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氧气瓶、集气瓶、燃烧器、橡皮管、酒精灯、玻璃片、水槽等。
2. 教学辅助材料: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视频、氧气制备动画演示、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氧气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 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急救、潜水等,引出氧气的重要性。
2. 氧气的物理性质- 利用氧气瓶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
-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
3. 氧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演示氧气的助燃性,如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氧气中观察其复燃。
- 讲解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与硫、碳等的反应。
4. 氧气的制备- 介绍实验室中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氧气的方法,如过氧化氢分解。
- 讲解工业上通过空气分离法制取氧气的过程。
5.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氧气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氧气制备实验,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6. 课堂总结- 总结氧气的性质和应用,强调安全使用氧气的重要性。
- 通过提问和回顾,巩固学生对氧气相关知识的掌握。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氧气应用的实例,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2. 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氧气性质和制备的实验报告。
六、板书设计- -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助燃性、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制备方法:实验室制备、工业制备- 应用:急救、潜水等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5篇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优秀5篇《氧气》说课稿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三、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
429g/L,略大于空气;(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2024《氧气》说课稿范文
2024《氧气》说课稿范文首先,我要介绍一下《氧气》这个内容。
《氧气》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篇重要篇章,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和起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制备、氧气的应用以及氧气的环境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掌握氧气的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氧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法学法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法和学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以及讨论与合作学习法。
通过讲解基础知识、进行实验观察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实验器材。
比如,准备了氧气的制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便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与氧气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知识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等知识内容,让学生对氧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实验观察:进行氧气制备的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实验结果来加深对氧气的认识。
4. 问题讨论:通过提出一些与氧气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 学法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6. 总结归纳: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要点和实践操作技巧。
五、板书设计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和突出重点,我设计了以下板书内容:- 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制备方法- 氧气的应用领域- 氧气的环境意义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氧气的认识有所提高,对实验操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氧气》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氧气》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氧气》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从知识结构来说: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把它放在第二章第二节,以作为学习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起始点,为进一步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提供事实材料,是教材编写的成功之处。
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内容——氧气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
从能力培养来说:通过看图认识氧气的用途开始,到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到闻氧气的气味,再到观察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后面几节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
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从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说: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二、说教法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发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授,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呈现、组织和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任务就是像“海绵”一样地尽可能多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当前的教育理念,则认为要将学习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有意义的方式来建构新知识,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根据这一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认知情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氧气的用途和物理性质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2、氧气的化学性质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氧气》的说课稿
《氧气》的说课稿《氧气》的说课稿《氧气》的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新课程标准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学习氧气的制法。
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制取氧气,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制取氧气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为后面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做好准备。
2、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时的重点是组织好制备氧气的实验活动。
除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外,还要完成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
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是一个典型的实验。
教材中对实验的具体细节交代不多,因此教师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指导,体会实验的注意事项,估计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给与指导。
实验重在让学生体会过程,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装置和原理的分析。
二、教育教学目标分析化学教学目标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教学指导的要求,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1、知识技能目标(1)、能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2)、懂得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的正确程序及每一步的操作原理。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知道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中的催化作用。
(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三、教学方法分析经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化学仪器,具有一定的基本操作能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且形成了以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发现和归纳化学知识。
但是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
《氧气》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今天我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为《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与学法分析及教法分析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
氧气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以后学习探索别的物质时,会习惯地遵循一个合理的顺序,使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
为后面学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2 教材内容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两种基本化学类型两部分。
教材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合反应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铁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为了和通常的燃烧对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比较活泼;②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③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②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②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③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难点:①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分析能力;②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氧气(五瓶)、木条、硫磺、木炭、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镊子。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课题 2。
本课题是在学生了解了空气成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系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为以后学习二氧化碳、金属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实验探究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介绍了氧气的用途。
这样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氧气的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和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但对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2、能力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3、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验,但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够严谨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知道氧气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2、教学难点(1)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操作和现象分析。
《氧气》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引言氧气(O2)是地球大气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命物质。
本篇文章将从氧气的来源、属性、运用等方面,为读者展现氧气的重要性和价值。
氧气的来源氧气是地球大气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占据大气中总体积的约21%,是最活泼的非金属之一。
氧气是太阳辐射下大气中氧分子的分离产物,由于地球的引力和它的较高的质量,氧分子集中在近地面层,形成了我们生活中呼吸的空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气。
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分子式为O2,分子量为31.9988g,密度为1.429g/L,它是一种较易溶解于水的气体,它的沸点为-183℃,熔点为-218℃。
与其他常见气体相比,氧气的解离截止温度较高。
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对许多非金属物质有极强的氧化能力。
因此,发生火灾时,常常需要使用氧气做为燃料之外的第二源,促进燃烧,使火势扩大。
同时,氧气是人体呼吸所需的重要物质,在细胞呼吸中,参与体内的氧化物代谢,为人体提供能量,维持器官正常功能。
因此,在许多场合,氧气也被用于医疗、工业生产和实验物质等方面。
氧气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氧气在医疗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被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呼吸衰竭当人体呼吸功能出现障碍时,体内氧气的供应就会下降。
此时可以通过给予氧气来补充体内缺少的氧气,让生命继续得以维持。
麻醉在医疗手术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氧气可以作为麻醉药物的载体,将其它麻醉药物与氧气混合使用,减轻麻醉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支持患者的呼吸。
氧疗氧气还可用于氧疗中,可以有效帮助身体的机能。
当呼吸时间不够,体内需求的氧气供应不足时,利用纯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求。
氧疗在多种疾病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肺炎、哮喘、心肌梗塞等。
氧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氧气在工业生产中拥有重要作用,通常被用于以下几个方面:金属冶炼氧气可以被用作各种金属冶炼中的氧化剂,如铁、铜、铝等的生产过程中,氧气可以增进材料的还原速率,促进金属的氧化反应,从而提高金属的纯度、加快冶炼速度。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大全15篇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大全15篇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的品质。
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份氧气引入新课。
引言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都是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着手。
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提问什么叫物理性质?学生回答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引导学生看书根据物理性质的要求引导学生看书P11归纳板书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2、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克/升,(空气密度1.293克/升)。
3、加压.降温条件下:淡蓝色液体、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投影课堂练习1、液态氧为__色,由气态氧变为液态氧属于__变化。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学生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碳的燃烧实验实验1-2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板书现象:①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点燃化学方程式:C + O2 === CO2板书2. 硫的燃烧实验实验1-3归纳板书现象: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点燃③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 + O2 ==== SO2板书3. 磷的燃烧补充实验磷的燃烧归纳板书现象:①,发出黄白色光;②放出热量;点燃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板书4.铁丝的燃烧实验实验1-4归纳板书现象: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点燃③生成一种黒色固体。
氧气说课稿(通用10篇)
氧气说课稿(通用10篇)氧气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氧气的制取位于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三。
学生学习本课的目标不光是简单的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更重要的是能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思路,包括原理的研究,装置的选择,收集方法的选择,操作过程等。
从而能举一反三,为后面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氢气的制取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上一次课刚刚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在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初步学习了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和方法。
总体来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还处于初级模仿阶段。
因此,学习本课的重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是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教学目标,首先知识与技能:练习仪器装配的基本操作,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实验,逐步学会利用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等获取信息,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说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学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说教学过程这堂课我将分为:新课导入,演示探究,分组实验,巩固练习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新课引入首先,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接着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同时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人是要呼吸氧气才能存活的,太空中没有氧气,那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是哪里来的呢?自然过渡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问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探究演示一:分别加热MnO2,KClO3,MnO2和KClO3的混合物,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演示二:用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H2O2,向其中一个试管加入少量的Mn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
初中化学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中的《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课题 2。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空气成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是初中化学中重点研究的物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单质,也是后续学习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对于化学实验的操作和分析还不够熟练。
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空气的成分,但对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写出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氧气的用途,知道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2)氧气的实验制法。
2、教学难点(1)对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分析。
(2)理解氧气的氧化性。
《氧气》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关于初中化学中氧气的话题。
本节课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取和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取方法,并能够理解氧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氧气的性质、制取和作用;能够正确操作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氧气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树立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观察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3.讲解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作用。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制取和作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正确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实验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理解氧气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氧气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物质的分类和化学反应类型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3.学习新课: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氧气的性质、制取和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氧气的性质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等。
(2) 氧气的制取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例如,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同时讲解制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导管口应放置棉花团等。
(3) 氧气的作用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氧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氧气说课稿人教版一
氧气说课稿人教版一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基本概念、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对氧气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氧气的基本概念- 氧气的定义:氧气是化学式为O2的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 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标准大气压和室温下呈气态存在。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支持燃烧:氧气是燃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化剂,能够支持大多数物质的燃烧。
- 氧化性:氧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3. 氧气的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备:通过化学反应,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备氧气。
- 工业制备:主要通过空气分离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4. 氧气的应用- 医疗领域:用于急救和治疗各种缺氧症状。
- 工业领域: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钢铁制造、化工生产等。
- 潜水和登山:作为呼吸气体,供潜水员和登山者在缺氧环境下使用。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3. 案例分析: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氧气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氧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 简要介绍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和重要性。
2. 氧气的性质学习- 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氧气的性质。
3. 氧气的制备实验- 演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简单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和氧气的产生。
-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小型实验,体验氧气制备的过程。
4. 氧气的应用探讨- 列举氧气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重要性。
人教版化学氧气说课稿
人教版化学氧气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本次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关于氧气的单元。
该单元不仅是学生接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氧气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溶解性等。
- 理解并记忆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支持燃烧、氧化性等。
-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氧气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氧气支持燃烧的实验操作和理解。
- 氧气氧化性的实验验证和原理解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氧气的性质。
- 利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氧气的性质和应用实例。
- 实验室现场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氧气的了解,引起学生的兴趣。
- 简要介绍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重要性。
2. 讲授新知- 详细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加深理解。
- 阐述氧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支持燃烧和氧化性,并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印象。
3. 实验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氧气支持燃烧的实验,如燃烧铁丝、木炭等。
- 安排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4. 讨论与总结- 组织学生讨论氧气的性质和应用,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合理利用氧气。
氧气人教版说课稿
氧气人教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这是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节课。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这一课位于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第二章,是学生接触化学的基础知识后,首次系统学习关于气体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氧气的制备方法。
通过对氧气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气体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制备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认识。
2. 教学难点:氧气的制备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氧气的性质,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什么气体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氧气。
2. 讲授氧气的物理性质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等,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验证这些性质。
3. 讲授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演示氧气的助燃性,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讲解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时的化学性质。
4. 氧气的制备介绍实验室中制备氧气的常用方法,如加热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分解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5.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和操作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氧气的性质和应用,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氧气》说课稿
————————————————————————————————作者:————————————————————————————————日期:
《氧气》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上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习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动手实验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合作探究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③通过分析归纳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和与交流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氧气与硫、碳、铁的反应,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3、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4、教学难点
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掌握。
二、学情分析
化学这门课刚开始不久,学生化学知识不足,实验操作技能欠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
但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相长
(一)教法分析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思考—总结—应用。
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感受实验的乐趣。
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
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质疑释疑法: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4、多媒体教学辅助法:本课内容多,若按排不当,一节课难以完成任务。
借助多媒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使用了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抢答巩固法,分析归纳法等。
以教法引导学法,以学法促进教法。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创建平台、亲近课堂、设置情景、升华课堂、
归纳总结等七大环节。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意境课前
播放汶川地震、玉
树地震、舟曲泥石
流等灾害的图片。
观看、感知、体会
使学生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以
强列的求知欲进入学习状态。
激发
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
生形成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
式。
导入新课活动引导学生探
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观察氧气的颜色、状
态、闻气味。
归纳总
结出氧气的物理性
质。
使学生了解探究物质物理性质的内
容和操作要领,掌握氧气的物理性
质,培养动手能力,激励学生学习潜
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
量。
创设主动学习平台,让学生亲近化学活动一引导学生
做氧气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实验
动手做氧气使带火星
木条复燃的实验。
观
察木条复燃的现象,
得出氧气可支持燃烧
的性质。
创设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
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
个性的机会。
活动二演示硫在
空气中和在氧气中
燃烧实验,在演示
中对实验作了改
进:用品红溶液吸
收SO2
观察、思考
1、硫在空气中和在氧
气中燃烧现象为什么
不一样?
2、为什么用品红溶
液?
3、怎样写硫与氧气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
1、启迪、开发、激活学生思维,创
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可持续动
机,在生活色彩中掌握实验操作要
领。
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他们周围
2、对实验略加改进,创设新奇的情
境,能有效地激趣、导疑、质疑、
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用品红溶液来吸收SO2,能说明
SO2的毒性,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三指导学生
做木炭在氧气中燃
烧实验,在设计实
验时,首先在集气
瓶中装适量石灰水
1、动手做木炭燃烧的
实验。
2、碳在空气中和在氧
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
么不同?
3、怎样写碳与氧气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
使学生体验化学,发展思维能力,
避免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
记忆。
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获得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感
知化学变化的规律。
活动四指导学生
做铁丝燃烧实验
学生分4组进行对比
实验。
讨论、探究
1、得出铁在氧气中燃
烧的正确现象。
2、探
究出铁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的成功要领。
3、学生演板:写出铁
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
1、改“灌”给学生为由学生本人在
化学活动中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激
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
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
去大胆地“再创造”化学。
2、让学生分组对比探究出做铁丝在
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注意的事项,
使学生探究──理解──记忆──
应用四方面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
来,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升华。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创设问题情景升华课堂教学活动五给学生发
学案,设疑——释
疑
完成学案内容,总结
归纳出氧气与硫、碳、
铁反应的共同特征。
抢答
1、引导学生的学习步步深入,最后
顺理成章地引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
应两个概念
2、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
用化学的知识去说明,用化学的方
五、板书设计
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
化。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助燃烧 氧气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 )(O 2) (SO 2) 既是氧化
化学性质 碳+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又是 (C )(O 2) (CO 2) 化合反应
铁+氧气 四氧三铁
(Fe )(O 2) (Fe 3O 4)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有三大突破
1、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安排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使学生逐步学会一个认识物质的模式,会在以后学习探索别的物质时,习惯地遵循一个合理的顺序。
使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
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反应这个重点,突破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两个难点。
2、巧妙改进了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和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有说服力,并能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学生都非常感兴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3、变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单一固定模式为多方位综合探究模式。
让同学们共同探讨出这个实验成功的要领,从而使所学习知识最大程度地得到巩固,学生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本节课遗憾的是没有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
式去分析,用化学的思想去归纳。
知识整理
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对本节课收获进行小结
改变传统的老师小结的模式,由学
生来总结,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
重点内容加强记忆,对难点再次突破。
点
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