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新)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64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科学教育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熟悉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能够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并能够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

依据幼儿教师进行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开设该门课程。

幼儿教师进行科学教育的工作任务包括撰写教学设计、安全的组织和实施科学活动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等,这些任务是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

依据学前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科学、科学教育的含义,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领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及各个年龄阶段的目标,熟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学会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掌握先进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并撰写方案的能力;・组织和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教材:陆兰。

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9参考教材:1.夏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3.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科学。

艺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教学建议1.可采用理实一体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学生参与式学习,加大实践力度,在实践中理解科学教育理念及方法。

2.深入理解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特点,通过观看大量的教学视频或者体验式学习,掌握科学教育的特点,熟悉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和教学方法,为后面教学方案的设计及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打基础。

3.明确每次课程实践的目标,并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的课程实践笔记。

(Ξ)教学基本条件1.该课程任教的教师必须对科学教育有较深的研究,同时要有丰富的幼儿科学教育实践经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前儿童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养。

通过设计和指导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使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促进学前儿童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 培养学前儿童的卫生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 提供适当的营养知识,引导学前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惯。

- 培养学前儿童对运动和锻炼的兴趣,促进其身体素质发展。

- 培养学前儿童的情感管理和社交交往能力。

- 培养学前儿童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2. 课程内容2.1 健康教育基础知识- 介绍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 介绍不同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 引导学前儿童认识和防范常见疾病。

2.2 卫生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日常卫生惯,如洗手、刷牙等。

- 教授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的方式,防止传染病传播。

- 教授过马路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3 营养与健康饮食- 介绍主要营养素的作用和来源。

- 培养学前儿童选择健康食物的意识。

- 教授一些简单的食物制作和处理方法。

2.4 运动与身体素质发展- 引导学前儿童参与各种室内外运动活动,如游戏、舞蹈等。

- 促进学前儿童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 组织适合学前儿童的小型竞赛和运动会。

2.5 情感管理和社交交往- 教授学前儿童情感管理的基本方法,如表达情感、倾听和尊重他人等。

- 引导学前儿童与同伴合作和分享,培养友善和宽容的品质。

- 组织一些团队合作和互动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

2.6 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培养学前儿童对身边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 引导学前儿童参与小规模的环境保护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

3. 教学方法与评估教学方法应注重学前儿童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通过故事讲解、游戏体验、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评估可以采用观察记录、教学成果展示、小测验等方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学前教育旨在给予儿童全面的关怀和教育,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 身体健康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是他们整个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

健康的身体状态可以增强儿童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之一是培养儿童正确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教育,儿童能够了解身体的构造和功能,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心理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压力,因此,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关键。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之一是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情绪稳定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通过教育,儿童能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挑战和困难,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3. 社交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还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社交健康是儿童整个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儿童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之一是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教育,儿童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全面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只有在良好的健康状态下,儿童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有责任感的人。

教育者和家长要共同努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他们走向一个健康、积极、快乐的人生道路。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学前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

学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全面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

这包括注重日常饮食的均衡与多样性,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和油脂等对身体有害的食物。

保证儿童的充足睡眠同样至关重要,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促进儿童身体的发育和康复。

其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还应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学前
儿童初步建立了自我意识和社交能力,逐渐从家庭融入到社会中。

因此,教育者应注意引导儿童建立积极的情绪和心态,鼓励他们学会应对挫折和困难,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另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需注重儿童的社交健康。

通过各
类团体游戏和活动,促进儿童之间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友善和包容的性格。

最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助人就是助己,善良是一种美德。

同时,注重灌输卫生和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涵盖了身体、心理、社交和
价值等多个方面,是儿童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教育,才能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能力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学分:2适用对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参考学时:总学时:36 理论学时:18 课内实践学时:16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能力必修课程,是一门以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学科。

该课程以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和幼儿园教学法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原则来实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其以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育和活动设计为主线,从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出发,围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达到的目标,探索促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途径与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教育教学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核心的理论性为基、实践性为主的专业技能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以着眼于学生综合实践素质的养成,落脚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总体而言,依据“理清基本原理,夯实理论基础;充实最新成果,反映改革前沿;强化实践环节,注重技能训练”的设计准则。

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根本目的,重点在使学生形成教师专业观念上下功夫,在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原理上下功夫,在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上下功夫。

本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完成实际工作项目所需的实践能力的培训相结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日常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让课程的教学实现“顶用、即创造精神独当一面;实用、即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及教学工作的需要;好用、即专业思想牢固,职业道德高尚”的应然标准,从而更能满足社会、幼儿园对幼教人才的需求。

具体而言:其一,以实践能力为本位,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做”的融会贯通。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采用“情境任务→感知解构→探究建构→设计组织→展示表演→反思迁移”的理路,突出现象直观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曲靖幼儿师范学校学前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说明1、本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2、本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健康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能够帮助引导学前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教学活动。

3、教学方法和手段(1)本课程教学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模拟课堂、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始终保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针。

(2)从我国的学前教育现状出发,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具启发性和可接受性,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以活动的方式将教学的内容充分展开、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教学内容。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其任务主要是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对儿童身心健康有更全面的认识。

让学生能够从身心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健康的发展幼儿园各种健康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2、正确认识学前儿童健康活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

3、了解幼儿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目标、内容、和基本意义。

4、掌握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等多项活动的设计方法,能够客观科学的进行引导。

5、能够获得正确的对幼儿园各项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设计及实践引导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学前健康教育理论并用其指导实践。

2、培养学生在幼儿园健康活动中的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于健康活动组织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掌握对学前儿童活动的引导和帮助。

(三)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与修养。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2.课程代码:22006462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五年制)5.学时:54学时(高职三年制大专)(理论:38学时,实践:16学时)72学时(高职五年制大专)(理论:48学时,实践:24学时)6.建议开课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三年制大专)第六学期、第七学期(五年制大专)二、课程标准基本结构(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该课程及遵循了学前儿童教育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又要以医学、心理学知识为理论基础,与行为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有关,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能较熟练地运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能有效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2.课程性质和定位: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知道时间,以训练为主的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能力的职业技能课程。

课程定位:本课程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贯穿着以下一些基本的观念和态度:依据健康的身体、心理、社会三维观,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围绕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实践能力。

3.先开课程及接续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操性很强的新兴学科。

本门课程主要以专业基础课为基础,包括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卫生学、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课程。

由于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课程,所以要求学习者能熟练掌握以上学科的基本内容。

4.主要内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结合健康教育学科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的生长和认知特点,基于对健康的最新认识,在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引领下,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着重介绍了健康的一般理论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从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等方面阐述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从小培养他们对健康的关注和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

那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该具备哪些目标呢?
首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儿童的基本卫生习惯。

包括洗手、刷牙、小便后洗手等日常基本卫生习惯的养成。

这些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儿童疾病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加以重视。

其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儿童时期是形成饮食习惯、口味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需要引导儿童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渐渐培养他们对吃水果、蔬菜的兴趣。

另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儿童的运动习惯。

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来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需要引导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培养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坚持锻炼的意识。

最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儿童的心理健康。

学前儿童需要通过亲子互动、游戏活动等方式来培养自信心、对人生充满希望的积极心态。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全方位的,旨在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健康教育的引导,学前儿童才能在养成健康习惯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五专)泉州汇总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五专)泉州汇总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学时:51(41+10)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以案例分析和模拟试教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幼教专业学生设计、组织和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学科。

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必修课程。

2.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本课程力图构建情感、认知、能力有机结合的课程目标结构,关注课程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学生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情感。

(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在现代健康三维观念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在课程内容方面,融合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生活卫生习惯、饮食营养、身体认识与保护、安全自护、心理健康、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一日活动中的教育契机,在维护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根据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设计、组织指导、评价和反思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

因此,课程从设计到实施的各个环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健康观,进一步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熟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以及评价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理论来指导健康教育教学实践,完成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撰写、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结合幼儿园见实习活动对幼儿园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毕业设计时,能够撰写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方面的论文。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关于健康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

教育目标一: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在学前儿童大班,教育者要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养成适量运动、注重饮食营养等。

通过不断地重复训练和示范,让孩子们养成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教育目标二:增强孩子的健康意识
通过了解外界的一些危害因素,教育者可以通过漫画、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各种疾病和伤害的危害性,教育他们学会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进行体检等方式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育目标三: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
在健康教育中,教育者要带领孩子们进行适量的健康运动,引导他们控制屏幕时间,增强体能,培养各种运动技能,锻炼身体,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运动受伤。

总之,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目标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2课程对象: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工作者、相关研究人员课程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和作用幼儿园教育既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其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既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学前儿童生存与发展、幸福与快乐的基石。

适宜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全面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游戏、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平行课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本书关注当前国家相关政策,紧扣《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育策略等内容,以期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构建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一般思路,提高他们的健康教育素养,进而维护和增强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2.课程设计思路本书主动汲取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长期积累的优秀理论和实践经验,遵循以往教材编写的思路,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分为身心保健和身体锻炼两部分,并从生活常规教育、饮食营养教育、身体认识与保护教育、安全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等方面讨论其特点和教育策略。

三、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尊重、理解、包容幼儿的个体差异,愿意支持并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2.知识目标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各级目标、组织形式和教育原则,识别不同健康教育内容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门以教学论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原则来研究教育的重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科学。

它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是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组成部分,是在幼儿园常识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幼教改革的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是成为一名合格幼教工作者必修的教法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教育教学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理论性均较强的专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业课程参考: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专业(理论)课与实验(训)课相结合的课程。

基础课程参考: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是学科整合、改造课程。

(二)课程定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该课程是培养从是学前教育岗位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幼儿园一线教师及管理人员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课程。

功能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全面掌握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关的专业知识,并能运用学前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制定幼儿园科学教学的标准,设计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初步具备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的职业能力。

前导课程:学前教育学后续课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活动与设计(三)课程设计思路1. 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幼儿园进行职业岗位调研,以获得学前教育岗位职业标准。

2. 学校和幼儿园密切合作,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共同建立符合高职教育水平和培养目标要求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环境。

3. 校内校外实训相结合,学生通过到幼儿园见习实习以及观摩教学等途径,了解幼儿园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提高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曲靖幼儿师范学校学前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说明1、本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2、本课程就是一门以教学理论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结合实践来研究教学实践过程得学科。

就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得学科通过对该课程得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学科得理论与实践方法,使学生能够引导与帮助儿童进行科学教学活动、科学教育实践。

从而也提升学生本身得素质与能力。

3、教学方法与手段(1)本课程教学就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得学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案例分析、实践演练、讨论、活动设计、实践观摩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拿出自己得活动设计方案进行活动实践与活动指导。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得原则,基础理论知识主要以教师教授为主,活动得设计组织与实施则需要学生扩散思维独立进行。

以活动得方式将教学得内容充分展开、利用多媒体等先进得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得教学内容。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本课程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其任务主要就是通过学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这门课程,掌握相关得专业知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得内容、目得、环境创设、材料得选择、活动得设计与指导。

使学生能够在幼儿园得教学活动组织中发挥巨大得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本学科得相关理论与概念。

2、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发展现状。

3、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地位与目标、内容、与基本意义。

4、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活动得设计原则、方法与教学内容。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得知识去分析与解决幼儿园中所遇到得实际问题。

2、能够运用学前科学教育得知识合理得设计、事实与评价幼儿园活动3、培养学生搜集相关信息,整理材料得能力与初步得学科研究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与修养。

2、培养学生对于其教学对象学前儿童得热爱。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得教育观念、以多元文化得丰富加强国际理解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属于该专业的基础课程。

它旨在向学生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任务、教育目标、教育原则等。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通常为80学时。

二、课程内容1. 学前教育理论: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学前教育教学原理、儿童游戏与学习理论等,以及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2. 学前教育实践:涉及儿童习惯养成与生活能力培养、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培养、儿童认知与创造能力培养、儿童社交与情感能力培养,以及儿童运动与协调能力培养等。

3. 学前教育管理:包括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学前教育机构组织与管理、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以及学前教育资源管理等。

三、课程目标通过《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运用学前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设计并实施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学前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

了解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和管理原则,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学前教育机构。

进行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并提出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增强教学效果。

五、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应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

评估内容应涵盖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维度,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指导,培养他们成为具备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学 分:专业总 学时:36 理论学时:18 课内实践学时:16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能力必修课程,是一门以技能、 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学科。

该课程以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和幼儿园 教学法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原则来实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 动。

其以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育和活动设计为主线,从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最 基本的要求出发,围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达到的目标,探索促进学前儿童科 学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途径与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教育教学专业素养和 教学能力为核心的理论性为基、实践性为主的专业技能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以着眼于学生综合实践素质的养成 ,落脚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总体而言,依据 理清基本原理,夯实理论基础;充实最新成果,反映改革前沿; 强化实践环节,注重技能训练”的设计准则。

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 争能力为根本目的,重点在使学生形成教师专业观念上下功夫,在学生掌握学 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原理上下功夫,在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上 下功夫。

本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完成实际工作项目所需的实践能力的培训相结 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日常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让课程的教学实现 顶用、 即创造精神独当一面;实用、即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及教学工作的需要;好用、即专业思想牢固,职业道德高尚”的应然标准,从而更能满足社会、幼儿园对幼 教人才课程性质: 专业能力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适用对象:五年制学前教育 参考学时:的需求。

具体而言:其一,以实践能力为本位,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 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做”的融会贯通。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采用情境任务7感知解构T探究建构7设计组织T展示表演7反思迁移”的理路,突出现象直观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30课时学分:2学分开设单位:外语系适用专业:英语教育(双语幼教方向)(一)课程定位幼儿的健康教育是指保持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而进行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随着人们对儿童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及学前教育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化,毫无疑问,学前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

”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英语教育(双语幼教方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健康的身体、心理、社会三维观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综合性学科的特点,按照交叉学科的哲学理念,建构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和内容框架,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2)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评价;(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观察、评析、设计和组织;(4)学前儿童疾病、营养、环境、意外事故、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处理等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1)能够借助网络和其他各种参考资料阅读并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并不断接受和学习较新的前儿童健康教育知识;(2)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并进行正确评价;(3)具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观察、评析、设计和组织能力;(4)能发现并处理学前儿童疾病、营养、环境、意外事故、心理和行为异常。

3、素质目标(1)敬业、敬岗;有责任心;(2)对知识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3)较强的沟通和组织能力等。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学习情境设计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高具有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学习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学科打下基础。

(五)课程实施建议1、教材教参选用或教材编写建议(1)教材教材:庞建萍、柳倩主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1月第一版参考资料:欧新明主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1日第一版(2)其它列示课件、案例、习题、试题、学习指南、网上资源、教学相关资料等编写或收集建议,使之逐步形成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培训包,能为课程的实施提供充分条件2、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1)课堂讲授和实验、教育实践内容相结合一般结合实验、教育实践内容复习或讲解有关理论,对于学生的实验或教育实践结果,要求学生充分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

(2)集体讲授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一般在讲授实验、教育实践内容、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后,示范实验过程,然后学生操作。

这时,教师观察每个学生操作并进行个别指导。

(3)多媒体教学和实验相结合在应用《幼儿营养教育与幼儿园膳食管理》软件进行幼儿膳食营养的计算和评价时,首先通过《幼儿营养教育与幼儿园膳食管理》软件的演示,讲授幼儿膳食营养计算和评价的方法和过程,然后通过实验课,学生将幼儿园提供的膳食调查原始数据,按照软件的操作要求和程序输入电脑,进行幼儿膳食营养计算和评价。

(4)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在讲授时,注意引用参考资料或媒体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如劣质奶粉造成“大头娃娃”分析,牛奶的作用,及其劣质奶粉的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解,使专业性强或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

(5)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从学生入校开始,便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教师对他们的学习和科研进行指导。

除了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外,经常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与课题研究,往往教师都是结合科研课题进行指导,这样,进一步巩固完善了课堂教学内容,加强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

3、实践教学建议(1)实验课1)幼儿生理指标的测量和评价,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心率、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的测量方法;了解心率、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的标准和意义。

2)幼儿形态指标的测量和评价,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测定身高、体重、皮褶厚度的方法;学习用五等级划分法、百分位数法和小儿生长发育图评价身高、体重、皮褶厚度等测定数据。

3)《幼儿营养教育与幼儿园膳食管理》软件的应用和幼儿膳食的评价,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幼儿营养教育与幼儿园膳食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运用《幼儿营养教育与幼儿园膳食管理》软件评价幼儿膳食营养。

(2)教育实践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践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观察和评析,任选一次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观察,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析。

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健康教育活的内容、方法、组织,并学会分析和评价健康教育活动。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任选一个健康教育活动内容进行设计,并在幼儿园组织活动。

其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学会组织活动的方法。

总之,两种教学实践的方式总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这两种教学实践方式均受到学生欢迎,学生积极参与做实验和教育实践活动,主动承担实践活动的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4、教学组织建议教学组织安排表5、师资配备建议:(1)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理论知识(2)具备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3)课内实践部分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实践经验(4)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兼职教师(六)考核评价1、本课程为考试课,基础阶段期末考试采取笔试的方式。

2、学期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40%)和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是由学生的实验和教学实践表现,出席情况,作业成绩以及课堂上的综合表现来确定的。

3、期末考试:考试是检验该学期教学的总检验,检查学生学习水平的总评。

因此,命题要科学,针对性要强,要保证诚信度、时效度、覆盖面和规范化,同时要参照水平考试命题,重基础知识,强调应用能力。

《幼儿园健康教育》学与教的标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说明课程代码: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15(6/9)周学时:2学分:2学分(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该课程既遵循了学前儿童教育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又要以医学、心理学知识为理论基础,与行为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有关,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能较熟练地运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能有效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本课程适用专业为学前教育专业。

(四)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本课程考核方式为综合考查。

总成绩 =过程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见习报告、教案设计、出勤)(50%)+ 实践性评价(包括模拟课、课件制作等)(50%)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贯穿着以下一些基本的观念和态度:依据健康的身体、心理、社会三维观,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围绕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实践能力。

(一)核心旨归:结合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实践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这就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促进儿童健康的实际工作能力。

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训练相结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本课程在目标上贯穿始终的理念和做法。

通过课程实践,使学生具有计划和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能对学前儿童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从而能有效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知识取向:在系统掌握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知识基础上,能较熟练地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由于体育对儿童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还要了解有关学前儿童运动所涉及的身体素质、儿童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等相关知识。

(三)学习路径:以校内实训,模拟幼儿园工作实践为基本方式具有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训练相结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案例分析、校内实训、模拟练习以及幼儿园实地观摩等方法,使学生具有计划和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能对学前儿童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从而能有效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课程衔接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操性很强的新兴学科。

本门课程主要以专业基础课为基础,包括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卫生学、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课程。

由于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课程,所以要求学习者能熟练掌握以上学科的基本内容。

四、学与教的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习者能够识记和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概念、理论和观点,增进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认识;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观察、评析、设计和组织等方法。

2.学习者掌握与学前儿童疾病、营养、环境、意外事故、心理和行为异常等相关的健康知识;掌握体育与学前儿童健康的相关知识。

3.学习者能够运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幼儿园中与儿童健康有关的常见问题。

4.学习者知道如何收集健康教育研究的信息,初步了解进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特别是实践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如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蕴含的健康教育契机、内容和方法,这是儿童健康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途径。

特别要针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引发的儿童健康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使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有真正的提高。

岗位操作训练是培养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能力的最佳途径。

通过校内实训,让学生进行说课、评课、模拟练习以及到幼儿园实地观摩等方法,使学生具有计划和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中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健康评价的十条标准,让学生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使学生对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引起关注,通过对自身不良生活方式原因的分析,达成对儿童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不仅能强化学习的动机,还可以深刻理解健康教育中知—信—行的关系,为形成儿童健康教育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更新健康教育观念,拓宽健康教育与研究的视野,提高健康教育素养,增强从事本学科教育的信心和能力。

五、教学内容标准与实践教学安排(一)教学内容标准(二)实践教学安排六、学与教的建议(一)学的建议1.课前准备课程需要学习者能够对已经学习过的学前儿童生理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及学前儿童教育学知识进行复习,并能灵活运用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