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声的利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 声的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 声的利用
_方__位___就可以确定目标的__位__置__和__距__离__. 蝙蝠
采用的方法叫回声定位. 3.根据__回__声__定__位___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 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__深__度__,绘 出水下数千米处的__地__形__图. 捕鱼时利用声呐可 获得水中鱼群的_信__息___. 4.声波可以用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音 具有__能__量__.
3.声呐系统是根据蝙蝠的 回声定位 研究发明的。 回声定位 是指定位系统发出一列声波,再根据反
射回来的声波信息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
合作探究
4.B型超声波诊断仪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 泛,其工作原理与声呐相似,由B超仪向人体内发 射 超声波 ,再由反射回来的信号判断人体内部 的情况。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声音的一个重要应用 是 传递信息 。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方案
在水槽中装水,一片树叶漂在水中,用木棍戳一 下水面,会看见树叶随水波起伏。木棍戳水面的能量 传给了 树叶 ,是通过 水波 传递的。同样,声音 也是以声波形式传播,超声波清洗、超声波击碎人体 内结石都是利用声音传递 能量 。
归纳总结
声音的内容含义
传递信息 回声测距


B超、彩超、超声波探伤
(3)声在军事上的应用:①雷达;②声呐.
(4)声在生活中的应用:①超声波加湿器;②在生活中 利用声音获得信息,如听广播等.
5.如图所示,在鼓的一侧点燃一支蜡烛,然后在另 一侧用力敲鼓,在听到很响的鼓声的同时还将会看 到 蜡烛被吹灭 ,这表明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合作探究
6.找一张有强烈节奏感的歌曲或乐曲的光盘,放在 CD机中,开大音量,将一张薄纸片放在喇叭前,将 会看到纸片摆动,这说明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音的利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音的利用
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的事例有哪些?
汽车修理师傅 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一、声与信息
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的事例有哪些?
利用次声波 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一、声与信息
通过声定核爆炸的方位和强度
一、声与信息
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和距离,如:蝙蝠觅食、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B超”等。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二、声与能量
声波能传递能量 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剧烈。
超声波碎石
超声波清洗
超声波的方向性好,反射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 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比空气中远,可用于测距、 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
二、声与能量
利用声获得信息和获得能量有什么区别?
(1)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理过程。 (2)利用声波获得信息是利用声波了解物体的某些特征。 (3)利用声波获得能量是指物体获得能量后,物体产生 的一系列的改变。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一节
• 声音的产生
第二节
• 声音的特性
提问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声速? 3.声速是多少? 4.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5.声音的特性有哪些? 6.什么是超声波、次声波?
一、声与信息
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的事例有哪些?
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
一、声与信息
(3)声音能控制喊泉的出水量,这一现象对我们有很大 的启示。请你根据这一启示提出一个应用此现象的设想。 可以做声控开关(答案合即可)
课堂小结
1.声与信息 次声波的产生、特点及利用 回声定位的应用 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
2.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 (共19张PPT)
用来测亮月亮到地球之间的距离,因 为 真空不能传声 。
• 跟踪练习: •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某同
学听到校园的钟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时, 就知道上课了。这些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 2.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 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 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 D.利用声呐测海深
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
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
动。这一现象说明(B)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 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受到回波信号,海 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3000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 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 不能 (能/不能)
“聚音伞”:在一只伞的焦点处放一块手表,在 另一把伞的焦点处就能听到走表的声音。这个实 验大家课下可以做一做。
例题:
有一艘漂在海面的渔船向水下的鱼群发出一个声 信号,0.05秒后听到了这个声信号的回音,鱼群 大约在海底多深?要计算出这个深度,还需要什 么条件?
注意0.05秒是声音往返的时间,在计算时取 0.05秒的一半或算出往返的路程再除以2.
• 【课外拓展】学生阅读P40科学世界,了解 天坛的“回音壁”、“圜丘”等我国古代 奇妙的古代声学现象。
小结
1.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C)
A .“B超”声波的频率很大 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 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 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的利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以及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有较强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简化理论知识,使其更容易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法:讲解声音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声波的传播原理。

3.讨论法:学生讨论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声音传播实验装置、多媒体设备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应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声音传播的实例,如电话、广播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传播现象。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同时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针对实验现象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超声波、声呐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实际应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声音传播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

第3节声的利用课题声的利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物理的热爱.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具准备录像资源(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多媒体、蜡烛、火柴、饮料瓶.教学难点区分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而且可以传递能量.2.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就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回声定位.3.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捕鱼时利用声呐可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4.声波可以用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具有能量.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新课导入海啸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利用水声的方法进行预报的技术.当海底地震产生海啸的巨浪时,水下也会随之产生很大的声音.在海水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1500米/秒,这个速度要比波浪前进的速度快得多.人们在海岸边设有海啸预报站,通过置于海中的水听器(一种能接受声波的装置)收到传来的声音,再核对地震台和海上船只送来的情报,就可以在海啸到来之前数小时通知沿岸居民和海上船只,使他们及早避开以减少损失.好,下面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声的利用.备课笔记进行新课声与信息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我们彼此之间的谈话,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声,同学们在课下的交流声等不都是在传递信息吗?请同学们再举例说说有关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学生举例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请同学们再举例说说哪些是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哪些是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生1:我们能听到的声音:①人类的交流声;②汽车的鸣笛声;③心脏的跳动声;生2:我们听不到的声音:①某些动物的交谈声(如大象);②地震、海啸前出现的一些次声波我们也听不到.板书: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直接发出声音的利用:①人类的交谈声;②汽车的鸣笛声等.(2)反射回来声音的利用:①蝙蝠的回声定位;②利用声呐探测海深;③B超;④超声波探伤仪.【例1】(多媒体展示)由以下事例可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是.①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来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②渔民利用声呐发现鱼群;③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病情;④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探测海洋.解析:蝙蝠利用超声波获取有无障碍物和昆虫的位置等信息;渔民利用声呐获取鱼群信息;医生通过听诊器获得病人内脏的信息;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获取海底信息.这些都表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答案:声可以传递信息声与能量教师向学生演示两个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利用了声音的什么性质.实验1:去掉可乐瓶的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由于膜的振动,压缩空气.靠空气的挤压,可将烛焰吹灭.实验2:在扬声器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打开喇叭,使音量大一些,可以看见摇曳的火焰.生:这两个实验说明了声音具有能量.板书: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器件;(2)利用超声波动手术;(3)药液雾化器;(4)超声波切割加工【例2】下列有关超声波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超声波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B.因为超声波可以使水产生剧烈振荡,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探测C.因为超声波在人体内不同组织的交界面上会反射,所以可以利用“B超”诊断病情D.因为人感觉不到超声波,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解析:因为超声波可以使水产生剧烈振荡,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故A错误;因为超声波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探测,故B错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所以可以利用其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故D错误;C正确.答案:C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声和声音的区别:声包括声音、超声波、次声波;声音指人类能听到的声.知识拓展:次声武器由于次声波传播的路程远,穿透能力强,当次声波的频率低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致人死亡,所以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次声波可以被作为武器.课外拓展: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彼此相隔不远时,如果其中一个物体也能跟着发声,这种现象就叫共鸣.教材习题解答【教材P38“想想议议”】自然界中的声现象实在是太多了.除了人类,动物中也有不少是利用声的高手.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解:蝙蝠利用超声波寻找食物;大象利用次声波寻找伙伴;海豚利用超声波分辨事物.【教材P41“动手动脑学物理”】1.请你分析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还是利用声传递信息.(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解:(1)、(2)、(3)是利用声传递信息;(4)是利用声传递能量.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解:由于从发射声波到收到回波的时间为4s,则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经过的时间应为2s,故此处海水深度为H=1500m/s×2s=3000m.3.以“声的利用”为关键词,查询有关资料,写出有关声利用的几个事例.解:(1)声在医疗上的应用:①听诊器诊病;②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③药液雾化器;④超声波去结石.(2)声在工业上的应用:①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或切削加工;②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③在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3)声在军事上的应用:①雷达;②声呐.(4)声在生活中的应用:①超声波加湿器;②在生活中利用声音获得信息,如听广播等.备课笔记方法技巧:利用声波获取信息和利用声波获得能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理现象.利用声波获得信息是利用声波了解物体的某些特征;利用声波获得能量是指物体获得能量后,物体产生的一系列的改变.两种现象有明显区别,如“雷声”震耳欲聋说明雷声具有能量,而听到了“雷声”预示着将要下雨,这是雷声传播信息.任何声音的传播都伴随着能量的传递,解答这类题型时,要注意它强调的是什么.教学板书课堂小结这节课从声的另一种分类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它们的作用:①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②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然后又进一步学习了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好,谢谢!难题解答【例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①人们在挑选瓷器时,总要轻轻地敲击几下瓷器,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解析: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则声音传递的是能量;声音未能引起物体变化,而人们可以根据所听到的声音作出判断的,则声音传递的是信息.答案:①②③④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备课笔记教学反思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教材只介绍“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因此教师可以搜集大量事例,来说明声的利用价值,让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本节的教学应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感知或资料查阅中了解利用声的实例和工作原理.另一方面,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制作利用声的小发明.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第3节声的利用【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4.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重点】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知识点一声与信息【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8-39,完成以下问题: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2.蝙蝠通过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3.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捕鱼时渔民可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4.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说的“B超”.【合作探究】演示一声波能够传递信息隆隆雷声过后的一场大雨;铁路工人利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丝;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跳的情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蝙蝠靠超声波绝技在夜间捕捉昆虫.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教师点拨】蝙蝠的超声定位系统在确定目标方位的精确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都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深入研究动物身上各种器官的功能和设备,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叫做仿生学.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由仿生学的角度打开技术创新之门.【跟进训练】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C)A.响起的门铃声B.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声C.用噪声炸弹使敌人暂时失去听力D.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知识点二声与能量【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9-40,完成以下问题:1.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合作探究】演示二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实验一: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1.当播放音乐时,火焰的运动情况怎样?答:火焰会摇动.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实验二:在水槽中装水,一片树叶漂在水中,用木棍戳一下水面,会看见树叶随水波起伏.1.木棍戳水面的能量传给了哪个物体?答:传给了树叶.2. 是通过什么传递的?答:水波.3.超声波在本课中都有哪些应用?答:声波传递信息方面:蝙蝠回声定位、“ B 超”等;声波传递能量方面:超声波除去结石、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等.【教师点拨】1.在理解声波传递能量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采用水波来类比.2.在分析声波传递能量的事例时,应着重抓住“动”这一关键词.【跟进训练】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C)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波特点应用或危害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声响、倒车雷达(传递信息)穿透能力强 B 超、金属探伤仪(传递信息)振动强烈清洗物体、碎石(传递能量) 2次声波特点应用或危害传播距离很远监测地震、海啸、核爆炸(传递信息)具有穿透能力使人和动物受到伤害(传递信息)能量很大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传递能量)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图文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图文课件
射回来的超声波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作出判断.说明 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超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选D.
19
4.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音
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 )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利用声波清洗精密的机械 D.人突然暴露在150 dB的噪声环境中, 鼓膜会破裂出血
蝙蝠与雷达类似,雷达用的是 电磁波,蝙蝠用的是超声波。
3.超声波 可以传递信息
回声定位:根 时据 间回 ,来声确到定来目的标方的位位和置.
应用:蝙蝠觅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汽车倒车雷达、
声呐探测海洋深度、“B超”.
B型超声波 诊断仪
二、声与能量
声波能传递能量吗?
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烛焰会摇动. 实验结论:声波能传递能量
2.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
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 “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 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纭
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
涌,风暴来临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解析:在风暴或地震来临之前,水母能够通过海水接 收到由于海水或地壳运动发出的次声波,所以能及 早地采取避难措施.故选A.
2.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大象用人类听 不到的 “声音” 进行交流,这
种声是_次_声
波。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
都伴有_次_声波产生,它的一个特点是传播的距离 很远 .
聪明的你, 猜一猜:
蝙蝠在黝黑的夜晚发出什么 波?是怎样探路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声音的利用(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声音的利用(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声音的利用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人们说话进行交流,医生用听诊器查病,敲击铁轨判断故障等,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飞机起飞时,旁边建筑物玻璃被振响、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超声波碎石机振碎人体内结石等现象,都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传播。

声的利用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是声现象重要内容,声的利用和生活联系紧密。

在中考题中,声的利用有关问题出现频率也较高。

在声的利用考题中,主要考察方向是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两个方面。

1.在声音传递信息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有:B超利用B型超声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成像原理,利用声音反射测距,听诊器利用声音信号诊病,蝙蝠利用超声辨别物体和障碍物,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测距,听声辨识人或物,利用超声波探伤等。

2.在声音传递能量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考题内容有:利用超声波碎石为病人治病,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污物,利用超声波清洗首饰,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等。

3.在有关声现象考题中,出现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题目出现也较多,但以此考点作为单独一个题目的不多,更多的是与声现象其他考点结合。

只要考生熟悉以上常见现即可很好地回答对此知识点的考查。

~2分之间(一般出现一两个相关知识点)。

无论是哪类题型,声的利用考题一般与社会生活和实践相结合,平时多积累生活知识对于解答此类问题大有益处。

5.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声音传递信息◆典例一:(2016•某某)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C.房间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析】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大,故A错;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会改变小提琴振动频率,即音调,不是音色,故B错;房间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防止噪声传入房间,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故C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 课件 (共12张PPT)(共1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 课件 (共12张PPT)(共12张PPT)

我们,还在路上……
有一艘漂在海面的渔船向水下的鱼群发出一 个声信号,0.05秒后听到了这个声信号的回音, 鱼群大约在海底多深?要计算出这个深度,还需 要什么条件?
回声测距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下面视频中的 实例你都能看出声音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吗?
(播放视频)
想一想,烛焰为什么会抖动?
(播放视频)
答案: 声波影响下的疏密相间的空气挤压了烛焰。
看几个类似的实例
(播放视频)
二、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在这些情景中, “声”
分别都起了什么作用?
你身边还有什么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 你身边还有什么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例子?
小结
传递信息 声 的 利 用
传递能量
声音的内容含义 回声测距
B超、彩超、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的使用
再见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下午12时44分32秒12:44:3222. 4.13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下午12时44分22.4.1312:44April 13,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12时44分32秒12:44:3213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第3节 声的利用
一、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都关注过吗?
(播放视频)
刚才的这些情景中,“声” 分别都起了什么作用?
除了人类会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动物们也会
利用声音的信息来求生或捕猎,你能举几个例子
吗?
(播放视频)
人类也向动物学习了这些技巧,但是你能看出

2.3 声的利用 课件(共21张PPT)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3 声的利用 课件(共21张PPT)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节 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记住声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科学思维 识别声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实例 科学态度 通过学习,知道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
与责任 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识别声传递信息和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实例。 圆柱形罐头盒、蜡烛、橡皮膜等。
预习导学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铁路工人用铁锤 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丝;医学上可以利用 超声波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眼镜店内可以利用超声波来清洗 眼镜。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工业生产、医学、现代科学技 术等方面都与声有着密切的关系。上面列举的有关声的实例对 我们起的作用一样吗?声都有什么应用?
合作探究
声传递信息的识别
1.声音传递信息
列举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
① 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
;
② 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
;
③ 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 ;
④ 汽车修理师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
……
2.次声波传递信息 ①次声波 能 (选填“能”或“不能”)传递信息; ②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 发生海啸、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核爆炸等时 。
3.超声波传递信息 ①蝙蝠确认目标的方法: 回声定位 ,即根据回声到来的方 位和时间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回声定位的应用: 超声导盲仪 、 倒车雷达 。
②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 声呐 。利用声呐系统, 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捕鱼时还可 以获得鱼群信息;可以探知潜艇的方位;等。
1.地震时,救援者紧急施救,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 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 ( C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声的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声的利用

)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清 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声还可以传递信息,利用B超检查身体,利用声呐探测海 洋深度,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这些都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C选项符合题
意。
【答案】C 【方法归纳】凡是声引起了其他物体运动或变化,都是声传递能量的结果;
声未能引起其他物体运动或变化,而是通过人耳或仪器接收声来作出某些判断,
A.探测海深
C.回声定位
B.敲瓶底,火焰摇动
D.超声探查
6.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 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 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A)
这样的例子都表明声能传递信息。
信息 声呐、生命探测仪 ;声音可以 1 . 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____ , 如 ___________________ 超声电动牙刷 等。 能量 超声碎石机 传递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频率高 穿透力强 、易 2.超声波的特点:_____________ 、方向性好、_____________ 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有很强的“破碎”能力。 小 远 3.次声波的特点:传播时能量损失_______ ,能传得很_______ ,破 坏性极大。主要用于预报自然灾害,监测核爆炸等。
C)
11.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
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解:①医学上超声波诊断(B超);②超声波金属探伤;③利用超声波进 行细小物品表面的清洁;④超声波测速;⑤潜艇上的声呐系统等(任选两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的利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掌握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以及声音的应用,如回声定位、声音的利用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利用,对光的传播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声音和光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能对声音的传播和利用有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2.掌握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和分享。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实验器材,如声波传播装置、不同介质等。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电话回声定位,引出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让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如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回声定位的原理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4.巩固(5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如判断题、选择题等。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利用声音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进行交流和分享。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和利用,以及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声的利用(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声的利用(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声与信息
授 人从呱呱坠地时起,就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上、下课铃声
雷声──预示下雨
听声音判断故障
听声音断病
听新闻
听音辨瓜

声与信息
授 声可以传递信息
新 课 (1)大象利用次声波交流
大象可以利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 “声音” 进行交流,这种“声音” 就是次声波。

声与信息
授 (2)人们利用仪器接收次声波确定地震、台风、火山爆发、核爆炸的方位
药物,结石就可以顺畅地被排出体外。
体外超声碎结石机

声与能量



次声波武器


建筑声学的杰作


天坛的回音壁
天坛的圜丘
天坛的三音石
随 1.声的利用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事例中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有( C )
堂 练
①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 ②超声波清洗仪器
习 ③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
D.第一种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第二种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随 6.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
堂 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 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
练 为 3000 m(海水中声速是1 500 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
习 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
-
学 1.知道声能传递信息及其应用; 习 目 2.知道声能传递能量及其应用; 标
3.加深对超声波、次声波的认识;
4.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声的利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声的利用”,主要围绕声波的基本原理和在日常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声波的产生、传播以及在各类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方式。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声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了解声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案例分析,掌握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点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声波产生、传播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实验操作,评价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 综合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声波应用的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前两节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的利用。

播放一段有关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声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包括声源的振动、声波的波形、声速与介质的关系等。

3. 实验观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4.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声波应用实例,如超声波清洗、声呐定位等,让学生了解声波的实际应用。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声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每组提出一个应用实例并解释原理。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声波在生活和科技中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声波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对声波在某一方面应用的详细分析和记录。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本次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 声的利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  声的利用

第3节 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一、声与信息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声音的利用:举例: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知识、上下课铃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识别西瓜等是否成熟、歌声与乐器声陶冶情操、鞭泡声……2、次声波的利用:产生次声波的活动: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核爆炸等;利用次声波知道上述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3、超声波的利用:[1]、蝙蝠利用超声波觅食——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2]、检测出锅炉等是否有裂纹及裂纹的大小与深度。

二、声与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声音具有能量:蝙蝠觅食 倒车雷达 B 超 超声导盲仪 回声定位 ②倒车雷达 声呐 ③探知海洋深度、④绘出水下数千米深的地强大的雷声振动使建筑物等损坏工厂里的机器声,使工人的听力下降。

2、超声波具有能量:[1]、清洗精密仪器(钟表等);[2]、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3、科学世界:利用声音的反射加强原声。

了解声音的应用:回音壁、三音石、圆丘。

【小结】:超声波清洗机烛光随声音跳舞【典型例题】类型一、声的利用1. 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

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

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面,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里传来了“啪哧,喀嚓…”的声音。

以上实验说明蝙蝠是利用(填“眼睛”或“耳朵”)来感知东西的,渔船上的海豚装置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

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人耳也听不到。

【答案】耳朵;次声波【解析】由实验中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

可知蝙蝠是利用耳朵来感知东西的。

因为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所以渔船上的海豚装置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树立科学精神。
3.通过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培养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关注环保,了解噪声污染的危害,积极参与噪声控制,提高社会责任感。
5.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声学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声音的基本概念和传播原理,但部分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尚不深入,对声音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分析较为陌生。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方面有待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本节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记录生活中遇到的有趣声音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2.理论性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计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析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等。
-撰写一篇小论文,探讨声音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其应用,制作成知识卡片或思维导图,以便复习和巩固。
3.创新性作业:
a.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b.声音的三个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体现?
c.你还想知道关于声音的哪些知识?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学生对声音知识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计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析不同声音的特性等。
-学生对声音应用案例的深入分析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设想如下:
1.采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声音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课题名
2.3声的利用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了解声不仅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
二、科学思维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从声的另一种分类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它们的作用:①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②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然后又进一步学习了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好,谢谢!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教材只介绍“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因此教师可以搜集大量事例,来说明声的利用价值,让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本节的教学应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感知或资料查阅中了解利用声的实例和工作原理.另一方面,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制作利用声的小发明.
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听的意识。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而借助超声波,医生还可以准确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
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常说的“B超”。图中,医生正在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人从呱呱坠地时起,就开始利用声音了。妈妈能从婴儿的啼哭声中发现宝宝情绪的变化;水手可以通过汽笛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医生会用各种各样的超声仪器为患者诊断疾病······
想想议议
自然界中声现象实在太多了。除了人类,动物中也有不少是利用声的高手。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学生举例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

第3节声的利用预习新知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1)回声定位: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________会________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①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②倒车雷达和蝙蝠是利用________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2)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用B超诊断病情,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海啸、台风等,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3)大象的语言声对人类来说是一种______声波;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______声波产生.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械、击碎结石等,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答案】1.(1)障碍物反射①声呐②超(2)信息(3)次次2.能量课程导学一、声与信息1.频率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2.次声波的利用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次声波.科学家用次声波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利用次声波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3.超声波的利用蝙蝠在飞行中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蝙蝠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科学家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声呐.二、声与能量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声波所携带的能量可以产生很大的威力,如海啸、地震、爆炸时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摧毁坚固的钢板建筑等.超声波也能够传递能量,可以用来去除污垢、击碎结石等.课堂达标1.下列说法属于由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给患者除去体内结石B.炮声震聋了耳朵C.给患者做“B超”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是2.下列对声的应用中,不是..利用了回声定位的是()/A.利用声呐探测海深B.医生为病人检查身体时所做的“B超”C.渔船探测鱼群的位置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个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4.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5.下列利用超声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机械B.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人们利用超声波为载体传递图文信息D.人们利用超声波发出追求异性的信息来引诱、捕杀老鼠6.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7.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人突然暴露在150 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8.向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小石子,听见“咚”的一声响,并看见水面荡起了一圈圈的波纹,水中的小鱼立即向四周逃去.关于以上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体也可以振动发声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水面荡起的波纹说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9.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10.大连“5·7”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实际上这是利用了______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了______可以传声.11.登山队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声叫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消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2.在海面上利用声呐系统将声波垂直射向海底,经1.2 s接收到回声,求此处海深.(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13.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超声波及其应用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 000 Hz.低于20 Hz的声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波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体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体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体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真题演练【2016郴州】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参考答案与解析课堂达标1.C 2.D 3.D 4.B 5.C 6.D7.A8.C9.信息能量10.回声水11.因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引起雪崩.12.h=v t=1500 m/s×0.6 s=900 m 13.高于20 000 Hz能量真题演练B。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本节课的内容与课本“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相对应,通过讲解声音的应用和利用,使学生能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好地理解声音的传播和产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声音传播和利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答案:声音的声强为声音的强度除以声速(340m/s)= 0.000308m/s。
4.例题4:一个声音的声强为0.1W/m²,求声音的强度。
答案:声音的强度为声音的声强(0.000308m/s)乘以声速(340m/s)= 0.1W。
5.例题5:一个声音的声强为1W/m²,求声音的频率。
答案:声音的频率为声音的强度(0.1W)除以声速(340m/s)= 0.000308Hz。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1.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和计算机。
2.物理实验器材,如扬声器、音叉、麦克风等。
3.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如声级计、隔音材料等。
课程平台:
1.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内容和作业。
2.在线教育平台,如Khan Academy、Coursera等,用于补充教学资源和练习。
八、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思考以下问题: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与课本相符合?
2.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作业布置是否适量,作业反馈是否及时有效?
动手实践:
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或家中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声学实验,如制作一个简易的扬声器或尝试声波焊接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声的利用
01知识管理
1.声与信息
关系:声可以传递________.
应用:B超,回声定位(声呐),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
2.声与能量
关系:声可以传递________.
应用:声波清洗、去污、碎石等.
说明: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是人们根据所听到的声音做出判断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任何声音的传播都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02基础题
1.(襄阳中考)下列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阳光从东方射过来了
B.雷声从东方传过来了
C.云朵从东方跑过来了
D.花香从东方飘过来了
2.在蝙蝠的某次捕食过程中,从其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被昆虫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用时0.2 s,如图所示,则昆虫与蝙蝠之间的距离约为( )
A.680 m
B.340 m
C.68 m
D.34 m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 )
A.“B超”声波的频率很高
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
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
4.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
B.超声波清洗钟表
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
5.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来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可以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________(填序号).
6.如图所示,用超声波能粉碎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____________.
7.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了声呐.某次利用声呐测量海水的深度时,发出声
1
波2.5 s后接收到回声,此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此时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 500 m/s)
03中档题
8.图中的各个选项是生活中利用超声波的例子,其中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超声波洗眼镜
B.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C.倒车雷达
D.“B超”查看胎儿发育
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是利用回声的是( )
A.探测海洋深度
B.探测鱼群
C.B超检查胎儿
D.声音使烛焰摇动
10.小明同学在家中做实验“观察声的能量”.如图所示,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带洞的圆纸板,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拢,在纸筒前点燃一支蜡烛,纸筒的小洞对着火焰,击打纸筒另一端的塑料薄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薄膜振动,并同时发出声
B.可看到火焰晃动甚至熄灭
C.火焰晃动是人手直接对其做功的结果
D.声具有能,所以人说话发声是消耗能量的
11.(多选)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发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C.蝙蝠的“回声”定位
D.医生对病人进行的“B超”检查
12.如图所示的是超声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其中主要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图,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________图.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