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文化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制度,它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分子通往官场的唯一途径。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常识。
正文: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科举制度的基本形式是考试,考生需要通过考试来获得官职。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在乡试阶段,考生需要在当地参加科举考试,通过者可以晋级到会试阶段。在会试阶段,考生需要在全国参加科举考试,通过者可以晋级到殿试阶段。在殿试阶段,考生需要面对皇帝进行考试,通过者可以获得官职。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诗词和文章等。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优秀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流动。此外,科举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上对于官员选拔的实际需求。
拓展:
除了科举制度,中国古代还有其他一些选拔官员的途径,例如恩赐、选拔、军功等。其中,恩赐和选拔通常是皇帝针对特殊情况下的选拔方式,而军功则是士兵获得官职的重要途径。
科举制度实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舞弊、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科举制度的改良,例如殿试和三甲进士等。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常识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常识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种。它起源于隋代,盛行于唐宋明清等朝代。
科举考试采取的是一种制度性考试方式,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环节。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主要考查候选人的文字功底;会试是在府级进行的,主要考查候选人的性格、品德和学识;殿试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由皇帝亲自主持,主要考查候选人的才能和应对能力。
科举考试制度的对象标准是士人,不限于出身和社会地位。这也是科举制度的一大特点,使得人们有机会通过努力考取功名。科举考试独立于家族背景和财富,重视个人才能和知识水平,对于社会的精英选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古代延续了一千多年,其影响深远。它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科举制度也使得社会上流动性增加,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考试成为官员,但优秀的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使得社会更具活力。
然而,科举考试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理工科的重视不足,过分偏重文科等。此外,由于考试的竞争激烈和题目的固定性,也容易出现应试教育和刻板印象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是一种独特的选拔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在中国古代的政治、
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举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前2世纪的汉代,直到1905年清朝废止为止,共有1300多年的历史。
科举制度的起源是为了选拔具有才学的官员,以维持社会秩序和帝国
的稳定。在古代中国,社会地位是与科举成绩有关的,通过考取功名,一
个人可以从平民阶层进入士人阶级,有机会成为高级官员甚至能上升到王
朝的最高统治者。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考生在家
乡的乡试中进行文化的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会试,在会试中进行文化和
政治的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殿试,在殿试中进行文化、政治和答辩的考核。最终通过殿试的考生被授予功名,获得官职。这种制度保证了每个人
都有机会参与考试,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民主。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推动了中国古
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考试的内容通常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政治等方
面的知识,这促使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各个领域的研究和深入思考。科
举考试成为了古代知识分子学习和发展自身才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国
古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众多杰出文人的名字,如欧阳修、苏轼、王阳明等。
其次,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有才学的官员,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人才的
保障。科举制度使得大批人才有机会参与政治事务,不再仅仅依靠出身或
财富,这为王朝和朝廷增加了许多能干的官员。这些官员在政治决策、行
政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科举制度导致了文官的垄断。由于科举制度只考察文化才能,而忽视了实际能力和经验的重要性,因此
科举制文化常识(最全)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一.科举知识简介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1.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2.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以上的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二.身份:
1.【童生/儒童】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2.【生员/序生/秀才/茂才/相公】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采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1. 科举历史
“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2. 科举制度的考试等级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文化制度,存在的时间跨度非常长,影响深远,对于古代中国的文化、政治、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介绍有关科举的一些常识。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由唐朝正式推行,并延续至清朝结束。科举制度的实施初衷是通过选拔人才,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科举考试的种类
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府试、省试和殿试。府试由地方官员主持,考察主要是文词和官吏能力;省试由地方官员和中央官员联合主持,考察主要是政治观点和辩论能力;殿试为皇帝亲自主持,考察主要是对经典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科举考试的内容
科举考试的内容以经义和政治问题为主。其中经义主要指儒家经典,如《孝经》、《论语》等,考察考生对经典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政治问题主要是对时政的观点和辩论,考察考生的政治觉悟和智慧。
四、科举考试的标准
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多种多样,既有知识的考查,也有德行、品行的考量。但总的来说,科举考试主要注重对经典的理解、应用能力以及执政能力的检验。
五、科举考试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并影响了中国的教育系统。科举制度的存在也使得官员选拔不再由出身决定,而是通过考试选拔,为贤才提供了一个发展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六、科举制度的限制
科举制度对于考生来说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只有男子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而女性则没有这个机会。同时,考试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儒家经典和政治问题上,对其他学派和学问内容的关注较少。
七、科举制度的弊端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实用版4篇】
目录(篇1)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
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
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正文(篇1)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至清朝。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度的出现,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方式。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举行的,如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 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贤良文学主要测试考生的文学才能,茂才则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才艺。
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
科举制度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促进了文学教育的发展,使得文学成为士人必修的科目。其次,科举制度对文学的评价标准产生了影响,使得文学创作更加注重功名利禄,从而影响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最后,科举制度选拔出了许多文学人才,如唐代的王之涣、杜甫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关于科举考试的文化常识
关于科举考试的文化常识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自隋唐时期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包括进士科、明经科、秀才科、俊士科、明法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科学等多个领域。
科举考试的流程一般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为秀才;乡试是由礼部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为进士。其中,殿试又分为三甲,一甲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
科举考试的题型和内容也很有特色,以明清时期的进士科为例,考试科目包括诗赋、经义、策问等,其中策问是针对时政或历史问题的回答。进士科的考试难度很大,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因此,许多考生需要经过长期的准备和训练才能参加考试。
科举考试的文化常识还有很多,例如科举考试的制度、历史沿革、影响等。此外,科举考试还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举考试中,儒家经典是必读书目之一,而许多
考生也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总之,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影响。它不仅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选拔,也推动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的发展历程中包含了许多常识性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常识专题:
1. 科举制度的基本概念
科举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考试范围主要包括经史子集等经典以及诗词歌赋等文艺作品。考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官场,例如通过家庭出身、战功、推荐等。
2.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因时代和地区而异,但总体来说,考试主要包括诗文写作、经义和策问等。在诗文写作方面,考生需要创作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在经义和策问方面,考生需要回答有关经典和社会问题的问题。
3. 科举制度的优缺点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公正和高效的官员选拔制度之一,它的优点是可以保证官员的质量和廉洁,同时也可以激发考生的进取心和才华。但是,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竞争激烈、考试严格、考生负担重等。
4.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深刻地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上层的流动性加强,为寒门士子提供了机会,同时也
推动了文化、文学和教育的发展。
5.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科举制度在明朝达到了巅峰。在明朝,科举制度不仅涵盖了官员的选拔,还涉及到了学校教育和文学创作等方面。清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衰落,考试内容也越来越简略。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被广泛应用于隋唐、宋元时期。该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到唐代成熟,并延续至明清时代。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层建筑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文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科举考试。每年举行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在各地州县的县城进行的,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会试是对乡试考生的进一步选拔,由皇帝亲自主持,仅供前一届乡试中的前几名考生参加。殿试是最终的考试环节,由皇帝亲自考官,在皇宫内进行。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文学成为一种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通过科举,大量的文人士子官员由此产生。他们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智,参与国家政务,从而获得高贵的地位和丰厚的收入。因此,参加科举考试一度成为晋升社会地位和提高家族声望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科举制度的实施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科举制度的推行导致文学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为了应对科举考试的要求,文人们开始注重诗歌、散文和策论等文体的写作,并将这些作品作为科举考试的参考资料。这导致了唐宋时期文学的繁荣,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实施也直接推动了古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科举考试注重语言和文学的运用,使得文人们开始研
究文学的规范和风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学批评体系。这些文学理论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为古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表达渠道。考生在科举考试中发挥才智,可通过答卷来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这对古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文学创作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和历史活动。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篇一」
1、古代要进入府,州,县学习,必须要通过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乡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称为秀才。考试第一名叫案首。
2、乡试在明清两代时,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应多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会发布正副榜揭晓名次,称为桂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例如:《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正是参加了乡试。京报连登黄甲:科举时代写在喜报上表示祝贺的恭维话。意思是以后还会有会试,殿试连续的捷报。
3、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称为会试。因为在春季举行,故又称为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考后揭晓名次的布告,成为杏榜。
4、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称为殿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考核,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统称进士,考试后会发布金榜,假如考不中,则称落第。
5、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篇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
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从唐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精神支柱”。
科举制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人才得以晋升和掌握权力。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首先,在乡试中,通过一系列的笔试和面试,选拔出一批考生进入会试。会试中,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并在考官前作书法、鞠躬等仪式。最后,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只有通过殿试的考生才能被正式任命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使官员能够以德行和能力为标准选拔,而不是通过家族背景或财富地位来决定。它的实施使得人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再受到身世和出身的限制,从而促进了社会流动性和社会公平。科举考试突出了文化素质和学术才能,使得文人士子成为社会的核心群体。
科举制度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科举制度将儒家思想和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之一,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内容中包括了《大学》、《中庸》、《论语》等儒家经典,促进了这些经典的传播和学习。
其次,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精英化。考试对文学才能和文化素养的要求极高,使得文人士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在政府机构中任职,还在文化艺术、文学创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特点。
此外,科举制度也催生了学府和书院的兴起,推动了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发展。学府和书院成为培养士子的场所,不仅传授儒家经典和知识,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它兴起于隋朝,延续了一千余年,直至清朝灭亡。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优秀的人才,而不是通过出身或权势来决定官员的任免。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官员和文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乡试是在乡级考场进行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儒家经典)、策问(议论文)、诗文和书法四项。考试通过者进入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考场进行的,主要考察文章的文采和修辞。会试通过者进入殿试,殿试是在皇家考场进行的,考察文笔和政治思想。殿试通过者则有机会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性和平等性。尽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封建等级观念,但科举制度仍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为普通百姓提供一个上升为官僚阶层的捷径。因此,科举制度不仅为社会提供了稳定且相对公正的官员来源,也为农民子弟和庶民子弟提供了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博学多才的官员和文人。科举制度要求考生广泛学习文史哲等学科,要求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经典文化底蕴,还要具备一定的文采和才华。这种培养出来的官员和文人常常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以文化修养为基础进行
治理和创作。
科举制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科举制度注重的是文人才能,对于实际才能和实践经验不予重视。这导致一些文弱书生被选拔为官员,缺乏实际施政能力。其次,科举制度容易滋生官僚主义。科举考试给官员提供了一个晋升渠道,有些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往往重视权谋和阿谀奉承,而不顾民生。再者,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异质思想的压抑,导致一些新思想不能得到有效传播。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首先,科举制度起源于唐代,当时为了选拔人才,唐太宗建立了尚书省,设置文舍,进行选拔官吏。后来,宋代继承了唐代制度,并逐渐形成
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内容包括殿试、会试和乡试三个阶段。首先是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东南、西南、北方各设考场,由各地州县推荐的学籍
人员参加,通过者称为举人;其次是会试,每年一次,在首都举行,各地
举人到京参加,通过者称为贡士;最后是殿试,每年一次,在皇宫举行,
通过者称为进士。
科举制度的作用可以从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统治地位三个
方面来看。首先,科举制度通过公开公正的考试选拔合格的人才,使得人
才得以流动,并且不受出身和财富的限制。其次,科举制度使得中央政府
能够直接控制官吏,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治地位的稳固。最后,科
举制度还通过人才的选拔来维护统治地位,使得天下士人都向皇帝效忠。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改变了中国社
会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古代社会,人们的地位主要由出身和财富决定,而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人们的社会地位与个人才能挂钩,不再受到出身的限制。其次,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为了应对科举考试,人们开始广
泛涉猎经史子集,使得文化教育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再次,科举制度激发
了人们的学习热情,为人们提供了通过知识来提高自己地位的途径,推动
了社会进步。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科举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注重文化教育,忽视了实践能力。这导致一些人拥有高文化素养,但实
际工作能力不足。其次,科举制度造成了一定的脑力洼地,只有通过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古代中国是一个官僚制度非常严密的国家。官职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古
代中国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一、官职制度
在古代中国,官职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官职被划分为多个等级,不同的官职享有不同的特权和待遇。
1.中央官职:最高官职是皇帝的官职,主要有内阁成员、内外宰相、
尚书令等高级官员。他们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直接侍奉皇帝。
2.地方官职:地方官职包括巡抚、督抚、知府等。他们负责管理行政、司法和军事等事务。
3.军事官职:军事官职主要负责统领军队。军事官职等级较高的有统帅、将军,等级较低的有校尉、队正等。
4.文职官职:文职官职主要负责行政事务。文职官职等级较高的有大
学士、卿大夫,等级较低的有主事、员外郎等。
5.监察官职:监察官职主要负责监察官僚系统的运行。监察官职等级
不高,但拥有极大的权力。
二、科举制度
1.科举的起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士人选拔制度的一种形式。早在
汉代,科举就已经存在,唐代开始形成科举制度。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
一步完善,并成为封建社会中选拔政治人才的主要途径。
2.科举的目的: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才,以推动国家的发展。
3.科举的选拔过程:科举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由县、州、郡逐级选拔士人,取得乡试的人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由省级政府举行的考试,通过会试的人可以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参与,成为官员的最后一道考核。
4.科举考试的科目:科举考试的科目包括诗词、文章、策论等。考试
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水平、才智和思维能力。
科举制度文化常识整理
科举制度文化常识整理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最后废除于清朝。这个制度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让有能力的人进入官府从事政府工作。下面将对科举制度进行常识整理。
第一段: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为了选拔人才,创立了乡试、府试、会试三级考试制度,并将考试分为文、武两科。这个制度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皇帝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到了宋朝,科举制度成为了国家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并逐渐完善了考试内容和程序。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考试范围扩大到农业、工艺、商业等领域。
第二段:科举考试的流程
科举考试的流程包括乡试、府试和会试三个环节。乡试是最初的选拔环节,考试内容主要是经义、音韵和诗词。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进入府试,府试的内容更加复杂,包括经史、子部等知识。通过府试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会试,会试是最高级的考试环节,内容包括经义、史学、文学等。会试合格者可以成为进士,成为朝廷官员。
第三段: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其次,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追求学问和知识的风气,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此外,科举制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重视对经典的记忆和背诵,对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总结: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通过乡试、府试和会试三个环节选拔人才。这个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局限性,对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察举制
又称举荐制。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见后表)。
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
隋文帝废除贵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
(1)古代学校有“庠(xiánɡ)”“序”“太学”。“庠”和“序”是地方学校: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3)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
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àn)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15)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或爵位。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2.提升职务
(1)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
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汉书·赵充国传》)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2)放:驱逐,流放。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
(3)贬、谪:因过失而降级。
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4)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
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革除爵位)(《上搜才表》)
(5)左迁:降级使用,贬官。
(2)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数年,迁朔方刺史。(《汉书·翟方进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3)出:指出京受任。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4)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汉书·萧望之传》)
乡试次年
三月,杏榜
会试同
年四月,
金榜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第二名
-
-
-
榜眼
第三名
-
-
-
探花
3.与科举相关的内容
(1)童生试
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阶段。
举孝廉不行。(《张衡传》)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
(9)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战国策·秦策二》)
(10)提:提拔。
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北史·魏收传》)
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岁考、科百度文库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2)进士及第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
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
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七年(1901),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
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二)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识
1.任职授官
高二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学习(一)
(一)官职201809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内容项目
院试
乡试
(秋闱)
会试
(春闱)
殿试
考场
学政巡回
案临考场
(府、县)
京城和各
省城贡院
(省城)
京城贡院
(礼部)
皇宫
(宫殿)
主考人
各省学政
中央政府
特派官员
礼部侍郎或
钦差大臣
皇帝
参加者
童生
(儒生)
生员及
监生
举人
贡士
中者名称
生员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日期
三年之内
两次
子、卯、午、
酉年八月,
桂榜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训俭示康》)
(3)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4)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5)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有时也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
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史记·吕太后本纪》)
(6)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7)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荀)彧荐嘉。(《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8)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3)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谭嗣同传》)
(孝)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贾谊传》)
3.调动职务
(1)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
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史记·淮阴侯列传》)
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千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宋史·理宗纪》)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2017-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们面对茫茫人海仍然相信,仍然热爱,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
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于2018年3月1日晚揭晓,以下是2017-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大全。
颁奖词:碧草之芬,幽兰之馨,有美一人,在海之滨,你用善良为一座城市留下丰碑,芳香无尽,每年的11月17,狮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那一刻,映亮了夜空中你最美的背影。
2.卢永根——“布衣院士”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
卢永根,广东花都人。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研究领域包括稻的遗传资源、稻的经济性状遗传、稻的雄性不育遗传和栽培稻的杂种不育性遗传等方面。他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他至今仍在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沙发、旧电视、旧铁架床,却将毕生积蓄881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
1.王珏——海岛生命守护神,二十八年如一日
王珏(1970—2017),男,生前系温州市洞头区大门镇岙面村卫生室医生。他曾化名“兰小草”,给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捐款,每年2万,坚持了15年。缺席了无数次公益奖项颁奖,坚持公益捐款十多年,今年7月,王珏被检查出肝癌,去世之前,他的身份最终得以大白。王钰用汗水和仁义守护着海岛百姓的平安,用努力和敬业塑造着妙手仁心的的医者形象。在这个物质时代,王钰用纯净的心灵赢得了当地村民的赞誉,用纯粹的情感书写着大爱无疆。
(1)任:担当,担任。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史记·蒙恬列传》)
(2)授:授官,任命。
即军中拜授。(《汉书·翟方进传》)
(3)除:任命,授职。
除臣洗马。(《陈情表》)
(4)拜:授给官职。
拜亮为丞相。(《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5)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4.兼职
(1)领:本职之外兼较低职。
又领扬州刺史。(《晋书·谢安传》)
(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服终,为父亲服丧结束)(《宋书·范晔传》)
(2)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
羊舌鲋摄司马。(羊舌鲋,人名)(《左传·昭公十三年》)
(3)权:临时代职。
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主管)(《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4)假:暂时代理。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
(5)行:代理官职。
太祖行备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欧阳修《泷冈阡表》)
(6)署:代理,暂任。
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7)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6)八股文
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字数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文章内容空洞,形式死板。
4.与教育相关的内容
心犹恨之,遂左迁毓。(《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6)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
(7)致仕:退休。
(三)选官制度及相关知识
1.汉代实行征辟制和察举制
(1)征辟制
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11)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1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陈涉曰)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孔丛子·答问》)
(13)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14)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汉书·苏武传》)
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史记·陈丞相世家》)
5.降级免职
(1)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
理乱不知,黜陟不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