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
一、教育社会学概念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和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与完善教育实践规范及其理论,这些规范都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这些依据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教育社会学便是其中之一。教育社会学的基本任务则是通过对作为社会事实的教育的客观分析,为建立和完善教育活动规范及其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社会学是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社会学运用社会学一般理论来建立其特殊理论。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1)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教育社会学以教育事实研究为主;
(2)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教育社会学并不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而是社会学运用到教育领域后的产物。
三、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阶段
1、理论奠基时期(萌芽时期):19世纪中后叶,欧洲
①背景: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
西方国家所出现的社会剧变及由此而使教育面临的各种困境;
教育的社会作用得到重视。
②条件:教育学视野拓宽
社会学兴趣的扩展
③理论基础:孔德,社会学奠基人,实证哲学,代表作《实证哲学教材》
(代表人物观点)人类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实证
科学的任务是研究事物之间重复出现的规律
社会现象受到自然法则支配
确立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2、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
(原因:理论创新的需要,师资培训的需要)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以下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通过培养人力资源和提供社会机会平等来推动社会变革。
2. 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系统可能存在社会阶层、性别、种族等方面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可以影响个体的机会和社会地位。
3. 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息息相关,教育的组织、内容和目标会受到社会需求和价值观的影响。
4. 教育与社会化: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个体可以融入社会,并接受社会价值观和规范的传递。
5.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就业密切相关,教育水平对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
6. 教育政策与改革:教育政策和改革对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变革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制定政策来引导和改善教育系统。
7. 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相互关联,教育传递和塑造着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认同。
8. 教育与全球化: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跨国教育合作和跨文化教育交流等。
以上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填空题——人物
1.被学术界公认为教育社会学创造人的学者是:涂尔干
2.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 .《教育与社会学》,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
法。
3.提出了社会学原则“一个社会现象的起源与它的功能代表着相互独立的问题”的社会学家是涂尔干
4.关键性的、最具影响的功能主义奠基人是涂尔干,他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观点加以重新
分析和整理。
5.首次提出了"教育社会学概念"的学者是沃德《社会动态学》又称华德。
6.最早使用"教育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华德。
7.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定义问题》一文,可以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
8.1922年(陶孟)和出版的《社会与教育》是我国教育社会学形成标志
9.在中国近代倡导并掀起了职业教育思潮的教育家是黄炎培
10.教育社会学者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充满争论,持教育社会学属于或主要属于教育学观点的学者有
苏扎洛、史密斯
11.认为教育社会学属于或主要属于社会学的学者是埃尔伍德
12.功能主义在20世纪中叶的显著发展是结构功能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
13.提出了“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学者布迪厄(属于冲突理论)
14.在社会学理论中,最早进行宏观与微观理论整合的理论家是墨顿(中层理论)
15.符号互动理论的真正创始人是米德
16.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
17.当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
18.1913年在他主编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工具书中,撰写了《教育社会学》词条的美国教育家是孟禄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讲义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讲义
第一篇:(吴康宁)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讲义
教育社会学
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启发学生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学思考,提高学生对教育与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学分析的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教育社会学理论知识,掌握教育社会学分析方法,学会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教育现象、研究、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
主要内容:
教育社会学学科论;教育的社会背景;教育自身的社会系统;教育的社会功能(自学)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3分)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诸说
1、社会化过程说
佩恩: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科学。(1928)
(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
布朗:教育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经由此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1947)
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如何生活,尤其要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得到何种教训及团体生活上所需何种教育”。(1931)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化说”教育观:
“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个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往往影响着其对于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2、相互关系说
(1)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2)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3)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二、研究对象界定
(一)问题:
对象的泛化(如:个体社会化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对象的窄化(如:教育也不仅仅限于个体社会化)
吉林省考研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社会学重要概念梳理
吉林省考研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社会学重要
概念梳理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吉林省考研教育学中,教育社会学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考生需要
掌握其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将通过梳理教育社会学的重要概念,为考
生进行复习提供参考。
一、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1. 教育
教育是由社会机构和社会活动组织对个体进行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
教育过程。在一个社会中,教育既包括以学校为主要场所的正规教育,也包括家庭、社会团体、社会媒体等其他教育形式。
2. 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的作用和规范下,通过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
过程逐渐习得一定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社会化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整体的重要过程。
3.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联的学科,主要关注教育的社
会功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以及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教育社会学通
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揭示和解释教育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4. 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基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经济资源
分配而形成的分层结构。社会阶层可以影响着个体的教育机会和教育
成果,进而对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流动产生影响。
5. 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不同个体或群体在教育、财富、权力等方面
存在差距和不公平现象。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对社会不平等的作用和
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改善社会不平等现象。
二、教育社会学中的重要理论
1. 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基本功能之一,通过教
育可以实现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该理论关注教育对社会的正面功能,如社会化、价值观传递等。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综合练习一
1.“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的某种联系”。
2.教材认为,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3.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有:_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
4.依据理论或学派划分的研究范式有:功能范式、冲突范式、互动范式。
5.理论的建构方法有:演绎方法、归纳法、类比法_ 联结方法、理论与经验关系。
6.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主要特点表现为:教师行为的道德性、教师行为的规范性教师行为的_抽象性和模糊性教师行为的自律性_。
7.教师角色扮演的过程经历阶段为:教师角色期待、教师角色领悟、教师角色实践
8.社会学家韦伯提出教师权威的四个层面法定权威、传统权威、感召的权威、专业的权威
9.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有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人口统计因素、组织因素。
10.群体规范制约个体的合群行为。群体的一致性越高,对个体的影响力相应越大。
1.教育规范是维系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基本特点表现在:规范的历史性、规范的民族性、规范的群体性、规范的控制性。
2.在韦伯看来,一切社会行为都可以区分为四种“理想类型”:目的取向理性行为、价值取向的理性行为、情感行为、传统行为。
3.学校中的失范行为主要涉及教师和学生,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是越轨、违法和未成年人犯罪;教师的失范行为主要是在教师职业规范范畴内的“非正常行为”,包括教师的违法和犯罪行为
4.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即一是_关于课堂互动时间分配结构的研究;二是关于课堂活动类型时间分配几个的的研究;;三是_关于课堂学习内容时间分配的研究_的问题。
自考《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自考《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自考《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文章类型及主题
本文属于学术论文类型,主要探讨自考《教育社会学》的复习资料。文章将从考试大纲、重点知识点、考试趋势和复习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准备参加自考的同学提供有用的复习资料。
二、考试大纲
自考《教育社会学》的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3、教育制度的社会学分析;
4、教育政策的社会学分析;
5、教育过程中社会因素的影响;
6、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7、教育不平等的产生与消解;
8、教育社会学的最新研究动态。
三、重点知识点
根据考试大纲,本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包括:
1、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如教育、社会、文化等;
2、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如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论等;
3、教育制度的社会学分析,包括教育制度的概念、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等;
4、教育政策的社会学分析,包括教育政策的概念、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等;
5、教育过程中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等;
6、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包括文化传承、文化多元等;
7、教育不平等的产生与消解,包括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资源不平等等。
四、考试趋势
根据历年考试真题和命题人的思路,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考试趋势:
1、考试题型多样化,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2、命题内容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3、考试重点突出,注重考查重点知识点和难点知识点;
4、考试难度适中,既保证了课程的基本要求,又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1、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的涂尔干。
2、“教育社会学”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沃德在其《动态社会学》一书中首次提出。并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导进论”,并设专章阐述了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为教育在促进人类进步、建设美好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3、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4、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在于它既姓“教”,又姓“社”。所谓姓“教”是指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必须是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所谓姓“社”是指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社会学意味。因此,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即具有社会学意味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或者说是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
5、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过程?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五个阶段及其代表事件)
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
教育学视野的拓宽(教育哲学的考察;“教育科学”的考察)
社会学兴趣的扩展(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示)
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学科制度的成形(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成立全国性学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研究范式的成形(规范性研究范式)
范式转换时期(二次大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
验证性研究范式的确立
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
学派争鸣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冲突论学派的抗衡
解释论学派的冲击
取向修正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客观上促进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互补)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
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你是怎样来理解教育社会学的?如学科性质、意义方面(同上)
性质: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意义:教育社会学乃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
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教育社会学的历史遗产,总结当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从宏观方面研究教育与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从中观方面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及学科内部的社会关系;从微观方面研究教育过程中的有关社会学
问题。
3、教育社会学在欧美的发展(课件加工)
一、规范的教育社会学阶段
1、①史密斯《教育社会学概论》,是此方面最早的著作;
②华勒《教学社会学》,是当时此方面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2、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特征:①研究者绝大多数是教育学者;②研究方法偏向于哲理性
和规范性的研究方法;③在研究范围上,凡是与教育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二、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的描述: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兴”的教育社会学,或“社会学的”教育
社会学,其时期始于1940-1960年,当时美国的社会学领袖人物由芝加哥扩散到其它各大学,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教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这门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来研究社会学眼中的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
教育科学派:德国的克里克、罗荷纳等,反对个人本位主义教育学的思辨化、观念化、片面化;采用实证、科学的方法;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关注,寻求建立具有实证性与科学性的教育理论;
AGIL图式:帕森斯,任何社会系统都履行着对外—对内及手段性—目的性,这两对功能组成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四种功能,即外部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内部整合功能及模式维持功能。地位:这一图式不仅被用来对整个教育系统,而且被用来对教育的分支系统与分支范畴进行理论分析。
社会互动:人际或群体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有合作与对抗之分。
抵制理论:即反抗理论,艾普尔,吉诺斯,威利斯。反对直接再生产理论,认为再生产是由学生的反抗和创造性的适应学校环境而间接产生的。
文化资本:个体从父母家庭那里获得的可以促进教育成就的语言文化能力。
前喻文化: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专指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前喻文化意味着前途未卜的晚辈,“未来就是现在”。美国文化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前喻文化特点。前喻文化下的教育取向:开放性的“师导生”制教育模式。
后喻文化: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专指以重复过去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后喻文化意味着学富五车的长辈,“未来就是过去”。中国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后喻文化色彩。全部特点是对变化缺乏认识,对现有生活方式所有方面的普遍正确性予以持久的无可置疑的认同。后喻文化下的文化价值取向:封闭式的师授学承模式。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docx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编教育社会学学科论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一、研究对象诸说
1、社会化过程说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教育学之父佩恩/布朗/雷通群可追溯至涂尔干(教
育社会学奠基人)
2、相互关系说
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静态”米切尔【美】P.费里波夫【苏联】)
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动态”彼得威尔【美】费雷德金【美】)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林清江、厉一贤)
3、群体关系说、教育独特性说、社会功能说、特殊社会现象说…
二、研究对象界定(特点在于既姓“教”又姓“社”)
三、学科性质分析
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
与规范兼有的学科”;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五个阶段及其代表事件)
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
1、教育学视野的拓宽(教育哲学的考察;“教育科学”的考察)
2、社会学兴趣的扩展(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示)
二、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学科制度的成形(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成立全国性学
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2、研究范式的成形(规范性研究范式)
三、范式转换时期(二次大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
1、验证性研究范式的确立
2、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
四、学派争鸣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1、冲突论学派的抗衡
2、解释论学派的冲击
五、取向修正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
【自考复习】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doc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人类社会早期的教育社会学先哲柏拉图论述过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其代表著作是《理想国》
2、被学术界公认为教育社会学创造人的学者是:涂尔干
3、首次提出了”教育社会学概念”.的学者是沃德
4、美国的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是1917年史密斯编写的《教育社会学导论》
5、校长处理变革的领导风格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变革次数与成功率最高的类型是发动者
6、在小国近代倡导并掀起了职业教育思潮的教育家是黄炎培
7、从平衡范式研究教育变革的动因可以区分为四种相应的理论,即进化论、新进化论、(结构功能主义)、系统论。
8、多伊尔和庞德认为教师対变革的态度主要受“实用规则”的支配,这个规则包括和谐性、工具性和(成本)三个方面。.
9、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按照人类社会教育的方式分为“前塑文化”、“同塑文化”和(“后塑文化”)。
10、现在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的普遍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学属于一门(综合学科),其他学科的成果也可以为教育社会学所用。
11、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第二个反应模式是戊戍维新运动
12、屮华职教社成立于1917年
13、教育社会学在2 0世纪6 0年代出现了三种研究途径,其中“历史及体制的研究途径”产生于欧洲
14、社会学理论对全球化的分析与研究存在争论,出现了三种理论观点,其中持有“全球化与文明的冲突会同时存在”观点的理论多极化理论
15、教育社会学者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充满争论,持教育社会学属于或主要属于教育学观点的学者有苏扎洛、史密斯
16、最早将教育社会学子以制度化美国
17、根据研究视角的宽广度,可以将教育社会学理论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大理论类型,下列理论中属于微观社会学理论的是符号互动论
教育社会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对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教育社会学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对于理解教育现象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教育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首先,教育可以传承社会文化,培养公民的社会化能力,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其次,教育是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重要机制,通过教育的机会分配和教育的内容选择,决定了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地位和机会。同时,社会也对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等因素,都会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二、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社会结构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涉及到多个理论和方法。其中,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功能在于传递文化、培养公民,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冲突理论强调教育的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冲突,指出教育在分层和差异化方面的作用;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关注教育中的符号交往和角色扮演,强调个体在交往中的互动与意义构建。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社会学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包括教育制度与社会、教育家庭关系、教育不平等、教育流动等多个方面。在教育制度与社会研究中,关注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流程等方面的问题,分析教育对社会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在教育家庭关系研究中,关注家庭对教育的支持和参与,以及教育对家庭的影响。在教育不平等研究中,关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等、教育机会差异等问题。在教育流动研究中,关注教育的社会流动作用和路径选择。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以教育为对象,以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为基础,对教育现象、教育制度、教育机会和教育成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 教育制度与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 教育的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功能
- 教育机会与教育成就的社会学解释
- 教育与文化、价值观念传承和创新的社会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 实证分析方法
- 问卷调查方法
- 案例研究方法
- 历史研究方法
- 交互式访谈方法
教育社会学分支学科
- 教育文化学
- 教育经济学
- 教育法学
- 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意义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于广泛的社会领域都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在教育领域,教育社会学可以为教育科学和教育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性指导,为改进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支持;在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教育社会学可以探讨教育在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功能,为社会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结束语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社会学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现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教育社会学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自考复习】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doc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人类社会早期的教育社会学先哲柏拉图论述过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其代表著作是《理想国》
2、被学术界公认为教育社会学创造人的学者是:涂尔干
3、首次提出了”教育社会学概念”.的学者是沃德
4、美国的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是1917年史密斯编写的《教育社会学导论》
5、校长处理变革的领导风格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变革次数与成功率最高的类型是发动者
6、在小国近代倡导并掀起了职业教育思潮的教育家是黄炎培
7、从平衡范式研究教育变革的动因可以区分为四种相应的理论,即进化论、新进化论、(结构功能主义)、系统论。
8、多伊尔和庞德认为教师対变革的态度主要受“实用规则”的支配,这个规则包括和谐性、工具性和(成本)三个方面。.
9、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按照人类社会教育的方式分为“前塑文化”、“同塑文化”和(“后塑文化”)。
10、现在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的普遍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学属于一门(综合学科),其他学科的成果也可以为教育社会学所用。
11、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第二个反应模式是戊戍维新运动
12、屮华职教社成立于1917年
13、教育社会学在2 0世纪6 0年代出现了三种研究途径,其中“历史及体制的研究途径”产生于欧洲
14、社会学理论对全球化的分析与研究存在争论,出现了三种理论观点,其中持有“全球化与文明的冲突会同时存在”观点的理论多极化理论
15、教育社会学者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充满争论,持教育社会学属于或主要属于教育学观点的学者有苏扎洛、史密斯
16、最早将教育社会学子以制度化美国
17、根据研究视角的宽广度,可以将教育社会学理论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大理论类型,下列理论中属于微观社会学理论的是符号互动论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汇编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2. 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 D)
A. 提高行为性成本
B. 提高物质性成本
C. 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 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 )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4.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5.(A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6.( 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7.( 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8.( C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你是怎样来理解教育社会学的?如学科性质、意义方面(同上)
性质: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意义:教育社会学乃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教育社会学的历史遗产,总结当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从宏观方面研究教育与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从中观方面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及学科内部的社会关系;从微观方面研究教育过程中的有关社会学问题。
3、教育社会学在欧美的发展(课件加工)
一、规范的教育社会学阶段
1、①史密斯《教育社会学概论》,是此方面最早的著作;
②华勒《教学社会学》,是当时此方面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2、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特征:①研究者绝大多数是教育学者;②研究方法偏向于哲理性
和规范性的研究方法;③在研究范围上,凡是与教育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二、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的描述: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兴”的教育社会学,或“社会学的”教育社会学,其时期始于1940-1960年,当时美国的社会学领袖人物由芝加哥扩散到其它各大学,研究的旨趣也由解决现有的特殊社会问题转为理论的建立与研究技术的改良。教育社会学已由过去的实用取向转为理论的取向了,或者说,姓“教”的教育社会学,已经成为姓“社”的教育社会学了。
2、代表人物:①帕深斯:强调建立社会行动的系统理论。
②墨顿:也认为理论与研究的相互发展才是社会学成长的动力。
3、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贡献:①教育社会学由过去的以教育学者为中心,转换为由教育
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参与;②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已从规范的学科转化成一门严谨的学科,并且建立了许多有关教育的理论,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已可与教育心理学相抗衡;③在研究范围和领域上,研究的领域开始缩小,只关注于可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的那一部分。
三、批判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这一时期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的”教育社会学,或“诠释学的”教育社会学,“现象学的”教育社会学,“微观的”的教育社会学等。
自二十世纪60年代起,弱势群体的权力问题成为了社会关心的重点,传统的教育问题,如教育本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开始被人由公平正义的角度提出质疑,从70年代开始至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旨趣又有了新的转向,理论的追求被平等、正义的追求所替代。
2、代表人物:杨格《知识与控制》
3、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主要贡献:①对过去无条件接受或被看成理所应当的现象进行治理,开始强调教育和社会中所存在的冲突,对教育社会学研究,从表明向深层结构转变;②在研究方法上,开始认识到了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不足,开始加入了质的研究方法;③开创了知识社会学的新领域,过去认为知识是中立的,其实不然,知识也是被人为所掌控的;④开始了强调微观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班级社会学和微观教育学等成为这一时期的重点。
4、教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史
一、创建期(1922-1949)
1、社会学的引进
1819年,康有为在“广州场星李万木草堂”开设了“群学”科
1903年,严复译述的《群学肆言》被看作社会学正式传入中国。
1906年,京师法政学堂已列有社会学一科。
1908年,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最先开授社会学课程。
1913年,上海沪江大学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社会学系
2、教育社会学的引进
1922年,陶孟和著《教育与社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停滞期(1949-1979)
三、重建期(1979- )
1、1979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
2、198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立了“社会学研究所”。
3、1981年12月,《教育研究》编辑部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召开研讨会。
4、1989年2月,南京师范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
5、1989年4月,中国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成立。
5、和谐理论基本观点(不确定)代表人物:涂尔干、帕深思、墨顿
社会犹如一台机器,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互相关联,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进行筛选;主张通过学校进行道德教育,以使个人社会化,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当代和谐理论学派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关心社会阶级地位与教育成就的关系,将家庭和阶级背景纳入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二是将功能主义理论用于对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流动、教育与政治秩序的关系以及学校组织的研究。
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其理论的核心基础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和谐机制在最大程度上与效率是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和谐态的存在是绝对的,而和谐则是相对的,和谐管理的目的即,使系统由不和谐逐步趋近和谐的状态。应该注意的是,这里包含了一个以“和谐”为标准的最优状态唯一存在的潜台词。
6、冲突理论基本观点(课堂记录)
代表人物:马克思、达而道夫、寇舍
认为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功能是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即再生产未来的劳工被异化了的意识;资本主义的教育和经济之间有一种互惠关系;教育制度正是通过一种貌似公平、客观的英才教育机制把人们安排到不平等的经济地位上,从而使经济不平等合法化。
冲突:冲突论者认为在社会结构中,团体之间存在着彼此对立的现象,团体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尤其是支配者与从属者之间的利益不均;
变迁:团体之间由于利益冲突所引起的权力斗争,导致社会发生不断变化;
强制:在斗争中取得优势和控制地位的团体,要采取强制的手段,迫使其他团体与之合作,以维持社会的稳定的秩序。
7、孔德的相关理论(不确定)
⑴社会学之父:孔德
⑵孔德的重要理念: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论
①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万事万物,必须历经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②社会有机体论: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
8、什么是学习化社会?(课件)
⑴就个人而言,是指一个能充分提供个体在一生中任何时间均有学习机会的社会,使个人丰富生活知能,充分发展潜能,而达成自我实现;
⑵就社会层面而言,社会中学习组织处处存在,以加强整体组织或社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9、什么是知识经济?
⑴“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里的以知识为基础,是相对于现行的“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而言的。现行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虽然也离不开知识,但总的说来,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即以物质为基础。
⑵知识经济是人类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及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加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10、作为学校成员(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教师的权威指的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教师的权威?
一、教师的实际权威:
⑴制度的权威:是由社会和组织所授予的一种外烁的、强制性的权威,它又可以分为传统的
权威和法定的权威。
⑵个人权威:是以个人独特的修养作为力量来源的一种自发性、互动性的权威,可分成专业
的权威和人格感召的权威。
二、教师实际权威的制约因素:
⑴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