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考试复习内容

一、名词解释:

1、“有意味的形式”:

这是英国美学家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来的观点,贝尔说:“线条和色彩的关系、组合,这些美学上打动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2、移情作用:

现代德国美学家里普斯(1851-1914),提出美学其实是心理学,美的产生,源自于人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对象中去:“移情作用所指的不是一种身体感觉,而是把自己‘感’到审美对象中去。”

3、绘画:

绘画就是使用身体的技巧,利用自然界中的颜料所呈现的图景。

4、音乐:

音乐是通过音符来表现人的情感,或模仿某种动作、声音的行为。

5、语言艺术:

指以文字语词为媒介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即通常所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

6、审美主体:

就是进行审美活动的人,它是审美活动的实施者、体验者,与审美客体相对。

7、唯美主义:

是出现于十九世纪末期的一个文学新流派,他主要发生在英国和法国。在法国,以戈蒂耶为代表,在英国以王尔德为代表。唯美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为艺术而艺术”。

二、简答

1、美学的任务是什么?

了解美的本质和类型、自然和艺术中美的特征,认识审美的快感、审美体验的发生和作用。

2、审美活动的特征有哪些?

第一,无功利性。即是指审美活动没有物质功利性。

第二,主体性。这里的主体性指的是subjectivity,主体指的是审美的主体,subject,审美活动肯定带有主体的精神特点,这就是主体性。

第三、感性特征。审美活动的结果是美感,必须要有具体的形象来作材料。

3、西方美学家对于审美主体有哪些认识?请从艺术家角度举例说明。

艺术家是世界的创造者。

艺术家是纯粹形式的表现者。

艺术家是白日梦的掩饰者。

艺术家是死在文本中的人。

4、请以王尔德为例,简述唯美主义的美学思想。

第一,艺术有独立性、自足性。

第二,艺术要远离自然和生活。

第三,生活模仿艺术远超过艺术模仿自然。

第四,艺术是说谎。

5、语言艺术的特点。

1、语言艺术比日常的说话更富于形式性,有丰富的意蕴。

2、语言艺术与其它艺术相比,更富于心理内涵,而弱于感性的体验。

6、人类艺术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请举例。

一、空间艺术,如雕塑,绘画,建筑等

二、时间艺术,如音乐等

三、语言艺术,如诗歌,小说等

四、综合艺术,如电影等

三、论述:

1、纵观中外美学家的意见,美学的对象有哪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学、顾名思义,是研究美的科学。

1.美学之父鲍姆加滕明确地把“美学作为艺术理论”;

2.我国美学家洪毅然先生认为:美学应当广泛全面地研究自然、社会生活与艺术生活的美,以及人的审美意识的美等诸客观规律,他认为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

第二种观点,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1.柏拉图关于“美本身”的探讨,是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美的;

2.德国美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美学实际上是“美得艺术的哲学”;

3.我国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美的本质最集中地放映在艺术中,因此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第三种观点,美学是对审美心理或审美经验的研究。

1.英国经验派美学强调,审美活动与其他的活动的差别在于它的独特的心理及生理过程。

2.德国哲学家费希纳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认为审美经验的研究应取代传统的纯哲学思辨。

2、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有哪些结论?

从精神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普罗提诺认为一切事物都源一;

2.休姆认为美与万物背后的理念没有关系,美只与人的体验有关,着就将美的问题从形而上学,转移到心理学。

从物质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哲学家伯克认为美是事物的一种品质就是美是事物本身所拥有的,不是外部施加的;

2.亚里士多德认为认为,美的本质在于感性事物的本身,没必须具有特定的感性形式,如“秩序、匀称与明确”,并归结为“整一”。

西方二十世纪美学对美的探讨

1.移情作用,现代德国美学家里普斯提出美学是心理学,美的产生,源自于人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对象是对象上去。

2.美的非本质论,魏兹的魏文章《美学理论的作用》标志美学进入一个非本质时代。

3、象征主义艺术有何特点,请以文学为例论述。

1、强调神秘主义和颓废精神。

波德莱尔的诗——《腐尸1》中,有这样的描写“腐败的肚子上苍蝇嗡嗡聚集,黑压压一大群咀虫。爬出来,好像一股粘稠的液体,顺着活的皮囊流动。”这样的描写是极其颓废和恐怖的,在《恶之花》中有很多这样的描写,体现象征主义的颓废精神和神秘主义。

2、使用象征作为表象工具,对现实进行主观变形。

波德莱尔的《H》

3、强调音乐性。

兰波的《我的放荡生活》

四、材料分析题:

“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的、纯粹的、平静的艺术,没有恼人的或者令人沮丧的主题,是一种具有抚慰人的影响力的艺术,一种像精神安慰者的艺术,就像一个靠背椅,身体累的时候可以在它那里休息。”

问题:

1、这句话是哪位现代艺术大师的话?马蒂斯

2、请结合实例分析这位艺术大师与印象主义艺术的不同点

印象主义艺术往往表现的是人在一刹那的印象,将艺术家看到的刹那的感受记录下来,如莫奈的《日出》,定格的是在日出后一瞬间的江面上的图景。但是,马蒂斯的画风追求原始格调,富有幻想意味。他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用纯粹的色域组织画面,使画面充满律动感,他追求的是“一种平衡的、纯粹的、平静的艺术”。如马蒂斯的作品《舞蹈》描绘了五个携手绕圈的女性舞蹈人体,朴实而具有幻想深度。这幅画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令人烦恼和沮丧的内容,而描绘了一种轻松,又充满力量的场面。整幅画色彩及其简约,只有三种颜色,但却具有极大的精神力度。他抛弃了运动的原样呈现画面,达到一种更高的美的理念。

五、实践题:

1、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同意。中国是没有真正地悲剧的。

○1悲剧的本质在于矛盾的人生观。它首先看到了人的尊严,能力和理智,又看到了人的

局限、脆弱和生命的短促。中国乃诗之国度,因而诗歌中不乏此类。但在戏剧中却鲜有所见。同时,中国封建思想——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无为与放任之说以及释家断绝尘念、死生轮回之辞——均与人生冲突相左。与人生冲突的背离,也就是没有冲突,因而不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悲剧”。

○2在有过错的悲剧主角和情感净化论上,中国亦是没有悲剧的。中国戏剧源于世俗生活,

因而保持了民间生活的娱乐性——歌唱、舞蹈、杂技表演等——均被写进戏里。这样的形式和内容易于迎合观众寻求欢乐和希望惩恶扬善的心理。而这样形成的悲剧,也就不像伯里克利的雅典,难以搬演严肃的主题,难以以悲剧的形式收场。最终还是要轮回喜剧的场面上来,像《梁祝》最后的化蝶成双,《孔雀东南飞》双鸟相向飞,都是以皆大欢喜的方式结尾的。综上所述,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

2、试用美学原理分析,《蒙娜丽莎》为何成为名画,言之成理即可。

1.就审美客体而言:《蒙娜丽莎》作为物态化的艺术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具有相当丰富的感染力,在当时泛滥着神学色彩的艺术领域是很少见的;

2.就审美主体而言:当时的欣赏者多为上层阶级,具有较高的审美判断力与审美意趣,故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主客体能在潜意识领域进行着深层次的交流——也就是所谓的共鸣。当人们对蒙娜丽莎产生普遍的共适性后,她就被认为是美的了;

3.就画本身的技巧而言:达芬奇使出招牌绝技“晕涂法”,整幅画融合了共40层超薄油彩,这在西方画家中是恨少见的。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