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定理大全之欧阳歌谷创编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之欧阳歌谷创作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之欧阳歌谷创作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欧阳歌谷(2021.02.01)几何证明题入门难,证明题难做,是许多初中生在学习中的共识,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学习不得法,没有适当的解题思路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掌握证明题的一般思路、探讨证题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总结证题的基本规律是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关键。

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要审题。

很多学生在把一个题目读完后,还没有弄清楚题目讲的是什么意思,题目让你求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非常不可取。

我们应该逐个条件的读,给的条件有什么用,在脑海中打个问号,再对应图形来对号入座,结论从什么地方入手去寻找,也在图中找到位置。

二要记。

这里的记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要标记,在读题的时候每个条件,你要在所给的图形中标记出来。

如给出对边相等,就用边相等的符号来表示。

第二层意思是要牢记,题目给出的条件不仅要标记,还要记在脑海中,做到不看题,就可以把题目复述出来。

三要引申。

难度大一点的题目往往把一些条件隐藏起来,所以我们要会引申,那么这里的引申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牢固,平时训练的一些特殊图形要熟记,在审题与记的时候要想到由这些条件你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就像电脑一下,你一点击开始立刻弹出对应的菜单),然后在图形旁边标注,虽然有些条件在证明时可能用不上,但是这样长期的积累,便于以后难题的学习。

四要分析综合法。

分析综合法也就是要逆向推理,从题目要你证明的结论出发往回推理。

看看结论是要证明角相等,还是边相等,等等,如证明角相等的方法有(1.对顶角相等2.平行线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3.余角、补角定理4.角平分线定义5.等腰三角形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等等方法。

然后结合题意选出其中的一种方法,然后再考虑用这种方法证明还缺少哪些条件,把题目转换成证明其他的结论,通常缺少的条件会在第三步引申出的条件和题目中出现,这时再把这些条件综合在一起,很条理的写出证明过程。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归纳之欧阳学文创作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归纳之欧阳学文创作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归纳汇总欧阳学文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 )×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 (a×b )÷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 (a+b)÷2 S=L×h83 (1) 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 那么ad=bc, 如果ad=bc, 那么a:b=c:d84 (2) 合比性质如果a/b=c/d, 那么(a±b) /b=(c±d)/d85 (3) 等比性质如果 a /b=c /d=…=m /n(b+d+…+n≠0), 那么(a+c+…+m) /(b+d+…+n)=a /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勾股定理之欧阳化创编

11勾股定理之欧阳化创编

勾股定理时间:2021.02.06 创作:欧阳化一、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三边长为a、b、c,其中c为斜边,则a2+b2=c2.如:已知Rt△ABC中,三边长为a、b、c,其中a=3,b=4,则c=__________.答案:.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两锐角互余;(2)Rt△ABC中,c为斜边,则a2+b2=c2.(3)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边长为a,,2a.(4)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a,.例1、如图,在△ABC中,CD⊥AB于D,若AB=5,,∠BCD=30°,求AC的长.解:设BD=x,∵CD⊥AB,∠BCD=30°.∴BC=2BD=2x.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2+CD2=BC2.即.解得x=2.∴BD=2,∵AB=5,∴AD=3.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有例2、如图,在△ABC中,∠C=90°,AD、BE是中线,,AD=5,求AB的长.解:设CE=x,CD=y,则AC=2x,BC=2y.在Rt△ACD和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例3、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的中点,MN⊥AC于点N,求MN.解:连接AM,∵AB=AC,M为BC的中点.∴AM⊥BC.BM=MC=BC=3.在Rt△AMB中,由勾股定理得.设CN=x,则AN=5-x在Rt△ANM中,MN2=AM2-AN2=42-(5-x)2.在Rt△CNM中,MN2=MC2-CN2=32-x2.∴32-x2=42-(5-x)2,解得..方法2:由面积法得:AM·MC=MN·AC.例4、如图,在△ABC中,∠A=90°,P是AC的中点,PD⊥BC于D,BC=9,DC=3,求AB的长.解:连结PB,BD=BC-DC=6.在Rt△BDP和Rt△PDC中PD2=BP2-BD2,PD2=PC2-DC2.∴BP2-BD2=PC2-DC2.∴BP2-PC2=BD2-DC2=36-9=27.在Rt△ABP中,AB2=BP2-AP2.∵AP=PC.∴AB2=BP2-PC2=27..例5、如图,已知∠A=60°,∠B=∠D=90°,AB=2,CD=1,求BC和AD的长.解:如图,延长AD、BC交于点E.∵∠B=90°,∠A=60°,∴∠E=30°.∴AE=2AB=4.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8cm,把矩形纸片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AE交DC于点F,若,则AD的长为()A.4cm B.5cmC.6cm D.7cm2、在Rt△ABC中,∠C=90°,∠A、∠B、∠C所对应的边分别是a、b、c.(1)若a=3cm,b=5cm,则c=__________.(2)若a=8cm,c=17cm,则b=__________.(3)若a︰b=3︰4,c=10cm,则a=__________,b=__________.3、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正方形,如图中所示的正方形A的面积是__________,B的面积是__________.4、在Rt△ABC中,斜边AB=2cm,则AB2+BC2+CA2=__________cm2.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则它的第三边长为__________.6、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cm、8cm,那么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7、矩形纸片ABCD中,AD=4cm,AB=10cm,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DE=__________cm.8、如图,已知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为,高为2,AB、CD分别是两底面的直径,AD、BC是母线.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从侧面爬行到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度是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式).9、如图所示,铁路上有A、B两点(看做直线上两点)相距40千米,C、D为两村庄(看做两个点),AD⊥AB,BC⊥AB,垂足分别为A、B,AD=24千米,BC=16千米,现在要在铁路旁修建一个煤栈E,使得C、D两村到煤栈的距离相等,问煤栈应建在距A点多少千米处?10、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长方体,一只蜘蛛在这个长方体的顶点A处,一滴水珠在这个长方体的顶点C′处,已知长方体的长为6m,宽为5m,高为3m,蜘蛛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A处爬到C′处,沿着怎样的路线爬行的距离最短?你能求出这个最短距离吗?答案:1、C 2、(1);(2)15cm;(3)6cm,8cm3、25;2564、85、5cm或6、4.8cm点拨:设斜边上的高为h,.7、点拨:设DE=BE=x cm,则AE=(10-x)cm,∴(10-x)2+42=x2.8、9、AE2+242=(40-AE)2+162,解得AE=16(千米)10、将长方体上面展开并与前面在同一平面上,则蜘蛛沿对角线AC′爬行距离最短,最短距离是课外拓展例、国家电力总公司为了改善农村用电电费过高的现状,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农村进行电网改造,莲花村六组有四个村庄,A、B、C、D正好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现计划在四个村庄联合架设一条线路,他们设计了四种架设方案,如图中的实线部分.请你帮助计算一下,哪种架设方案最省电线.(以下数据可供参考:)解:不妨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也可以设为a),则图(1)、(2)中的总线路长分别为AD+AB+BC=3,AB+BC+CD=3.图(3)中,总线路长为AC+BD==2.828.图(4)中,延长EF交BC于点H,则FH⊥BC,BH=HC.由∠FBH=30°,BH=及勾股定理,得EA=ED=FB=FC=,FH=.∴EF=1-2FH=1-.此时,总线路长为4EA+EF=.显然,3>2.828>2.732,∴图(4)的连结线路最短,即图(4)的架设方案最省电线.点评:这里是逐一计算四条线路的长度,并加以比较,选出最短的方案.在方案(4)中注意作铺助线,构成直角三角形,再运用勾股定理.中考解析例1、如图是用硬纸板做成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是,斜边长为c和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请你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2)证明勾股定理.解析:方法一、(1)如图①(2)证明:大正方形的面积表示为,大正方形的面积也可表示为,,,.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方法二、(1)如图②(2)证明:大正方形的面积表示为:,又可以表示为:,,,.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例2、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解析:在中,由勾股定理有:,扩充部分为扩充成等腰应分以下三种情况.①如图1,当时,可求得的周长为32m.②如图2,当时,可求由勾股定理得:,得的周长为③如图3,当为底时,设则由勾股定理得:,得的周长为时间:2021.02.06 创作:欧阳化。

八年级数学培优资料之欧阳术创编

八年级数学培优资料之欧阳术创编

目录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P2----11)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P12----16)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P17----24)第4讲等腰三角形(P25----36)第5讲等边三角形(P37----42)第6讲实数(P43----49)第7讲变量与函数(P50----54)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55----63)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P64----68)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P69----80)第11讲幂的运算(P81----86)第12讲整式的乘除((P87----93)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P94----100)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P101----108)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P109----117)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118----125)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126----138)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139----146)第19讲勾股定理(P147-----157)第20讲平行四边形(P158-----166)第21讲菱形矩形(P167-----178)第22讲正方形(P179-----189)第23讲梯形(P190-----198)第24讲数据的分析(P199-----209)模拟测试一模拟测试二模拟测试三BAC D E F 第01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 ,ASA ,AAS ,SSS ,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 法;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AB ∥EF ∥DC ,∠ABC =90°,AB =CD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A .5对B .4对C .3对D .2对 【解法指导】从题设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解:⑴∵AB ∥EF ∥DC ,∠ABC =90. ∴∠DCB =90.在△ABC 和△DCB 中AB DC ABC DCBBC CB =⎧⎪=⎨⎪=⎩∠∠∴△ABC ≌∴△DCB (SAS ) ∴∠A =∠DA F C E DB ⑵在△ABE 和△DCE 中A D AED DECAB DC =⎧⎪=⎨⎪=⎩∠∠∠∠∴△ABE ≌∴△DCE ∴BE =CE⑶在Rt △EFB 和Rt △EFC 中∴Rt △EFB ≌Rt △EFC (HL )故选C .【变式题组】01.(天津)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02.(丽水)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 =∠FDE ,则△ABC ≌△DEF .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03.(上海)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 连接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连接EF (如图所示).⑴添加条件∠A =∠D ,∠OEF =∠OFE ,求证:AB =DC ; ⑵分别将“∠A =∠D ”记为①,“∠OEF =∠OFE ”记为②,“AB =DC ”记为③,添加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______命题,命题2是_______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例2】已知AB =DC ,AE =DF ,CF =FB . 求证:AF =DE .【解法指导】想证AF =DE ,首先要找出AF 和DE 所在的三角形.AF 在△AFB 和△AEF 中,而DE 在△CDE 和△DEF 中,因而只需证明△ABF ≌△DCE 或△AEF ≌△DFE 即可.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证明它们全等的条件. A BC DO F E证明:∵FB =CE ∴FB +EF =CE +EF ,即BE =CF 在△ABE 和△DCF 中,AB DC AE DF BE CF =⎧⎪=⎨⎪=⎩ ∴△ABE ≌△DCF (SSS ) ∴∠B =∠C 在△ABF 和△DCE中,AB DC B C BF CE =⎧⎪=⎨⎪=⎩∠∠∴△ABF ≌△DCE ∴AF =DE 【变式题组】01.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为( )A .2B .3C .4D .5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 ⊥CE 于E ,BD ⊥AE 于D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03.(北京)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 =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BC ,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AB =FC .【例3】如图①,△ABC ≌△DEF ,将△ABC 和△DEF 的AE第1题图A BC D EB C D O 第2题图 A FE C BDA C E FB D顶点B 和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 .⑴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⑵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解法指导】⑴∠AFD =∠DCA⑵∠AFD =∠DCA 理由如下:由△ABC ≌△DEF ,∴AB =DE ,BC =EF , ∠ABC =∠DEF , ∠BAC =∠EDF ∴∠ABC -∠FBC =∠DEF -∠CBF , ∴∠ABF =∠DEC在△ABF 和△DEC 中,AB DE ABF DECBF EC =⎧⎪=⎨⎪=⎩∠∠∴△ABF ≌△DEC ∠BAF =∠DEC ∴∠BAC -∠BAF =∠EDF -∠EDC , ∴∠FAC =∠CDF ∵∠AOD =∠FAC +∠AFD =∠CDF +∠DCA∴∠AFD =∠DCA【变式题组】01.(绍兴)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CDE =48°,则∠APD 等于( )A .42°B .48°C .52°D .58°02.如图,Rt △ABC 沿直角边BC 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BC ≌△DEFB .∠DEF =90°C . AC =DFD .EC =CFB (E ) OC F 图③ DA03.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种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图形式,使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⑴求证:AB⊥ED;⑵若PB=BC,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例4】(第21届江苏竞赛试题)已知,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边A C和AB边上的高,点P在BD的延长线,BP=AC,点Q在CE上,CQ=AB.求证:⑴AP=AQ;⑵AP⊥AQ【解法指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也就是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经观察,证AP=AQ,也就是证△APD和△AQE,或△APB和△QAC全等,由已知条件BP=AC,CQ=AB,应该证△APB≌△QAC,已具备两组边对应相等,于是再证夹角∠1=∠2即可. 证AP⊥AQ,即证∠PAQ=90°,∠PAD+∠QAC=90°就可以.证明:⑴∵BD、CE分别是△ABC的两边上的高,∴∠BDA=∠CEA=90°,∴∠1+∠BAD=90°,∠2+∠BAD=90°,∴∠1=∠2.E FBACDG第2题图21ABPQEFD在△APB 和△QAC 中,2AB QC BP CA =⎧⎪=⎨⎪=⎩∠1∠∴△APB ≌△QAC ,∴AP =AQ⑵∵△APB ≌△QAC ,∴∠P =∠CAQ , ∴∠P +∠PAD =90°∵∠CAQ +∠PAD =90°,∴AP ⊥AQ【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AE ,∠B =∠E ,BA =ED ,点中点,求证:AF ⊥CD .02在墙上,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MA 为am 的倾斜角为75°上,此时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m 角为45°,这间房子的宽度是( )A .2a b m +B .2a b m -C .bmD .am0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 =∠AED =90°,AB=CD =AE =BC +DE =2,则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A .72°B .60°C .58°D .50°A ECB A 75° C45° B NM第2题图 第3题图 D02.如图,△ACB ≌△A /C /B /,∠BCB /=30°,则∠ACA /的度数是( )A .20°B .30°C .35°D .40°03.(牡丹江)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04.(江西)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A . CB =CDB .∠BAC =∠DAC05.有两块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和△BDE ,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如图,当A 、B 、D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ABE ≌△CBDB . ∠ABE =∠CBDC . ∠ABC =∠EBD =45°D . AC ∥BE06.如图,△ABC 和共顶点A ,AB =AE ,∠1=∠2,∠B =∠E .BC 交AD 于M ,DE 交AC 于N ,小华说:“一定有第1题图 aα c c a 50°b 72°58°△ABC ≌△AED .”小明说:“△ABM ≌△AEN .”那么( )A . 小华、小明都对B . 小华、小明都不对C . 小华对、小明不对D .小华不对、小明对07.如图,已知AC =EC , BC =CD ,AB =ED ,如果∠BCA =119°,∠ACD =98°,那么∠ECA 的度数是___________.08.如图,△ABC ≌△ADE ,BC 延长线交DE 于F ,∠B =25°,∠ACB =105°,∠DAC =10°,则∠DFB 的度数为_______. 09.如图,在Rt △ABC 中,∠C =90°, DE ⊥AB 于D , BC =BD .10.如图,BA ⊥AC , CD ∥AB . BC =DE ,且BC ⊥DE ,若AB =2,CD =6,则AE =_____.11.如图, AB =CD , AB ∥CD . BC =12cm ,同时有P 、Q 两只蚂蚁从点C 出发,沿CB 方向爬行,P 的速度是0.1cm /s , Q 的速度是0.2cm /s . 求爬行时间t 为多少时,△APB ≌△QDC .12.如图, △ABC 中,∠BCA =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AE ,垂足为F ,过B 作BD ⊥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 ⑴求证:AE =CD ; ⑵若AC =12cm , 求BD 的长.13.(吉林)如图,AB =AC ,AD ⊥BC 于点D ,AD 等于AE ,AB 平分∠DAE 交DE 于点F , 请你写出图D AC .Q P .B D B AC E FEA E FB DC 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14.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l上,从另两个顶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⑴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⑵若DE =a ,求梯形DABE 的面积.(温馨提示:补形法)15.如图,AC ⊥BC , AD ⊥BD , AD =BC ,CE ⊥AB ,DF ⊥AB ,垂足分别是E 、F .求证:CE =DF .16.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⑴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全等(证明略);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ABC 、△A 1B 1C 1均为锐角三角形,AB =A 1B 1,BC =B 1C 1,∠C =∠C 1.求证:△ABC ≌△A 1B 1C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⑵归纳与叙述:由⑴可得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在△ABC 中,AB =AC ,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E =AF ,BF 、CE 相交于点O ,连接AO 并延长交A B C D A 1 B 1 C 1 D 1A E F CD B BC 于点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 .4对B .5对C .6对D .7对02.如图,在△ABC 中,AB =AC ,OC =OD ,下列结论中:①∠A =∠B ②DE =CE ,③连接DE , 则OE 平分∠AOB ,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03.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 =CE , ∠1=∠2=∠3,则DE 的长等于()A .DCB . BCC . ABD .AE +AC0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 .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05.在△ABC 中,高AD 和BE 所在直线相交于H 点,且BH =AC ,则∠ABC =_______.06.如图,EB 交AC 于点M , 交FC 于点D , AB 交FC 于点N ,∠E =∠F =90°,∠B =∠C , AE =AF .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 =CF ; ③△ACN ≌△ABM ; ④CD =D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07.如图,AD 为在△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点F ,且有BF =AC ,FD =CD .⑴求证:BE ⊥AC ;⑵若把条件“BF =AC ”和结论“BE ⊥AC ”互换,这个命题成立吗?证明你的判定. 08.如图,D 为在△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F 第6题图 2 1 A B C E N M 3 2 1 A D E B C F A D E CO AEOB FC D第1题图 B 第2题图 第3题图A B C D E A E B D C CD =AB ,∠BDA =∠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 =2AE .09.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E 为△ACD 内一点,满足AC=AD ,AB =AE , ∠BAE +∠BCE =90°, ∠BAC =∠EAD .求证:∠CED =90°.10.(沈阳)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 =90°,∠A =∠D =30°,点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 .⑴求证:AF +EF =DE ;⑵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⑶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AF 、EF 与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勾股定理培优讲义之欧阳音创编

勾股定理培优讲义之欧阳音创编

C b ac b a c ca b c a b a b c c b a E DCB A 勾股定理知识点汇总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 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常见方法如下: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所以222a b c +=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222a b c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

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c =b =,a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①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与较长边的平a b方2c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222,时,以,,为三边的三角形是222,时,以,,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③定理中a,b,c及222a b c+=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222+=,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a c b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为斜边该定理在应用时,同学们要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要点:.②满足的条件:最大边的平方=最小边的平方+中间边的平方.③得到的结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最大边的对角是直角.④如果不满足条件,就说明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初中几何公式大全之欧阳与创编

初中几何公式大全之欧阳与创编

初中几何公式大全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180°。

18、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23、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2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25、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6、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7、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培优资料之欧阳法创编

八年级数学培优资料之欧阳法创编

目录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P2----11) 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P12----16)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P17----24)第4讲等腰三角形(P25----36)第5讲等边三角形(P37----42)第6讲实数(P43----49)第7讲变量与函数(P50----54)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55----63)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P64----68)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P69----80)第11讲幂的运算(P81----86)第12讲整式的乘除((P87----93)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P94----100)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P101----108)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P109----117)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118----125)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126----138)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139----146)第19讲勾股定理(P147-----157)第20讲平行四边形(P158-----166)第21讲菱形矩形(P167-----178)第22讲正方形(P179-----189)第23讲梯形(P190-----198)第24讲数据的分析(P199-----209)模拟测试一模拟测试二模拟测试三第0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法;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B AC D E F 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AB ∥EF ∥DC ,∠ABC =90°,AB =CD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A .5对B .4对C .3对D .2对 【解法指导】从题设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解:⑴∵AB ∥EF ∥DC ,∠ABC =90. ∴∠DCB =90.在△ABC 和△DCB 中AB DC ABC DCBBC CB =⎧⎪=⎨⎪=⎩∠∠∴△ABC ≌∴△DCB (SAS ) ∴∠A =∠D⑵在△ABE 和△DCE 中A D AED DECAB DC =⎧⎪=⎨⎪=⎩∠∠∠∠∴△ABE ≌∴△DCE ∴BE =CE⑶在Rt △EFB 和Rt △EFC 中∴Rt △EFB ≌Rt △EFC (HL )故选C .【变式题组】01.(天津)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AF C E D B 个三角形全等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02.(丽水)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 =∠FDE ,则△ABC ≌△DEF .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03.(上海)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 连接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连接EF (如图所示).⑴添加条件∠A =∠D ,∠OEF =∠OFE ,求证:AB =DC ;⑵分别将“∠A =∠D ”记为①,“∠OEF =∠OFE ”记为②,“AB =DC ”记为③,添加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______命题,命题2是_______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例2】已知AB =DC ,AE =DF ,CF =FB . 求证:AF =DE .【解法指导】想证AF =DE ,首先要找出AF 和DE 所在的三角形.AF 在△AFB 和△AEF 中,而DE 在△CDE 和△DEF 中,因而只需证明△ABF ≌△DCE 或△AEF ≌△DFE 即可.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证明它们全等的条件. A B CD O F E证明:∵FB =CE ∴FB +EF =CE +EF ,即BE =CF在△ABE 和△DCF 中,AB DC AE DFBE CF =⎧⎪=⎨⎪=⎩∴△ABE ≌△DCF (SSS ) ∴∠B =∠C在△ABF 和△DCE中,AB DC B C BF CE =⎧⎪=⎨⎪=⎩∠∠∴△ABF ≌△DCE ∴AF =DE【变式题组】01.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为( )A .2B .3C .4D .5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 ⊥CE 于E ,BD ⊥AE 于D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03.(北京)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BC ,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AE第1题图A BC D EB C D O 第2题图 A C E F B D长线于点F. 求证:AB=FC.【例3】如图①,△ABC≌△DEF,将△ABC和△DEF的顶点B和顶点E重合,把△DEF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与DF相交于点O.⑴当△DEF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C、D在同一直线上时,∠AFD与∠DCA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⑵当△DEF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⑴∠AFD=∠DCA⑵∠AFD=∠DCA理由如下:由△ABC≌△DEF,∴AB=DE,BC=EF, ∠ABC=∠DEF, ∠BAC=∠EDF ∴∠ABC-∠FBC=∠DEF-∠CBF, ∴∠ABF=∠DEC在△ABF和△DEC中,AB DEABF DECBF EC=⎧⎪=⎨⎪=⎩∠∠A FE CBDB(E)OCF图③DA∴△ABF ≌△DEC ∠BAF =∠DEC ∴∠BAC -∠BAF =∠EDF -∠EDC , ∴∠FAC =∠CDF ∵∠AOD =∠FAC +∠AFD =∠CDF +∠DCA∴∠AFD =∠DCA【变式题组】01.(绍兴)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CDE =48°,则∠APD 等于( )A .42°B .48°C .52°D .58°02.如图,Rt △ABC 沿直角边BC 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BC ≌△DEFB .∠DEF =90°C . AC =DFD .EC =CF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图形式,使点B 、F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 ⑴求证:AB ⊥ED ;⑵若PB =BC ,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E FB AC D G 第2题图【例4】(第图,BD 、CE 分别是△ABC 的边A C 和AB 边上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BP =AC ,点Q 在CE 上,CQ =AB. 求证:⑴AP =AQ ;⑵AP ⊥AQ【解法指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也就是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经观察,证AP =AQ ,也就是证△APD 和△AQE ,或△APB 和△QAC 全等,由已知条件BP =AC ,CQ =AB ,应该证△APB ≌△QAC ,已具备两组边对应相等,于是再证夹角∠1=∠2即可. 证AP ⊥AQ ,即证∠PAQ =90°,∠PAD +∠QAC =90°就可以.证明:⑴∵BD 、CE 分别是△ABC 的两边上的高, ∴∠BDA =∠CEA =90°, ∴∠1+∠BAD =90°,∠2+∠BAD =90°,∴∠1=∠2.在△APB 和△QAC中,2AB QC BP CA =⎧⎪=⎨⎪=⎩∠1∠∴△APB ≌△QAC ,∴AP =AQ⑵∵△APB ≌△QAC ,∴∠P =∠CAQ , ∴∠2 1 A BC P Q E F DP +∠PAD =90°∵∠CAQ +∠PAD =90°,∴AP ⊥AQ【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AE ,∠B =∠E ,BA ED ,点F 是CD 的中点,求证:AF ⊥CD .02直距离MA 为am 75°,如果梯子底端不动,顶端靠在对面的墙上,此时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m ,梯子倾斜角为45°,这间房子的宽度是( )A .2a b m +B .2a b m -C .bmD .am 0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 =∠AED =90°,AB =CD =AE =BC +DE =2,则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A .72°B .60°C .58°D .50°A ECB A 75° C45° B NM第2题图 第3题图 D02.如图,△ACB ≌△A /C /B /则∠ACA /的度数是( )A .20°B .30°C .35°D .40°03.(牡丹江)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04.(江西)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A . CB =CDB .∠BAC =∠DACC . ∠BCA =∠DCAD .∠B =∠D =90°05△BDE ,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第1题图 aα c c a 50°b 72°58°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如图,当A、B、D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ABE≌△CBDB. ∠ABE=∠CBDC. ∠ABC=∠EBD=45°D. AC∥BE 06.如图,△ABC和共顶点A,AB=AE,∠1=∠2,∠B=∠E. BC交AD于M,DE交AC 于N,小华说:“一定有△ABC≌△AED.”小明说:“△ABM≌△AEN.”那么()A. 小华、小明都对B. 小华、小明都不对C. 小华对、小明不对D.小华不对、小明对07.如图,已知AC=EC, BC=CD,AB=ED,如果∠BCA=119°,∠ACD=98°,那么∠ECA 的度数是___________.08.如图,△ABC≌△ADE,BC延长线交DE于F,∠B=25°,∠ACB=105°,∠DAC=10°,则∠DFB的度数为_______.09.如图,在Rt△ABC中,∠C=90°, DE⊥AB 于D, BC=BD. AC=3,那么AE+DE=______10⊥DE,若AB=2, CD=6,则AE=_____. 11.如图, AB=CD,AB∥CD. BC=12cm,同时有A E F BD C P 、Q 两只蚂蚁从点C 出发,沿CB 方向爬行,P 的速度是0.1cm /s , Q 的速度是0.2cm /s . 求爬行时间t 为多少时,△APB ≌△QDC . 12.如图, △ABC 中,∠BCA =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AE ,垂足为F ,过B 作BD ⊥BC 交CF的延长线于D . ⑴求证:AE =CD ;⑵若AC =12cm , 求BD 的长.13.(吉林)如图,AB=AC ,AD ⊥BC 于点D ,AD 等于AE ,AB 平分∠DAE 交DE 于点F ,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 14.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l 上,从另两个顶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⑴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⑵若DE =a ,求梯形DABE 的面积.(温馨提示:补形法)15.如图,AC ⊥BC , AD ⊥BD , AD =BC ,CE⊥AB ,DF ⊥AB ,垂足分别是E 、F .求证:CE =DF .16.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D AC .Q P. BD B A CEF A E B F D C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⑴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全等(证明略);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ABC 、△A 1B 1C 1均为锐角三角形,AB =A 1B 1,BC =B 1C 1,∠C =∠C 1.求证:△ABC ≌△A 1B 1C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⑵归纳与叙述:由⑴可得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在△ABC 中,AB =AC ,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E =AF ,BF 、CE 相交于点O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 .4对B .5对C .6对D .7对 A B C D A 1B 1C 1D 102.如图,在△ABC 中,AB =AC ,OC =OD ,下列结论中:①∠A =∠B ②DE =CE ,③连接DE , 则OE 平分∠AOB ,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03.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 =CE ,∠1=∠2=∠3, 则DE 的长等于()A .DCB . BCC . ABD .AE +AC0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 .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05.在△ABC 中,高AD 和BE 所在直线相交于H 点,且BH =AC ,则∠ABC =_______.06.如图,EB 交AC 于点M , 交FC 于点D , AB 交FC 于点N ,∠E =∠F =90°,∠B =∠C , AE =AF .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 =CF ; ③△ACN ≌△ABM ; ④CD =D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 F 第6题图 2 1 A B C E N M 3 2 1 A D E B C F A D E C O AEOB FC D第1题图 B 第2题图第3题图A E F CD B AE B DC 07.如图,AD 为在△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点F ,且有BF =AC ,FD =CD .⑴求证:BE ⊥AC ;⑵若把条件“BF =AC ”和结论“BE ⊥AC ”互换,这个命题成立吗?证明你的判定.08.如图,D 为在△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 =AB ,∠BDA =∠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 =2AE . 09.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E 为△ACD 内一点,满足AC =AD ,AB =AE , ∠BAE +∠BCE =90°, ∠BAC =∠EAD .求证:∠CED =90°.10.(沈阳)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 =90°,∠A =∠D=30°,点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 .⑴求证:AF +EF =DE ;⑵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⑶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按顺时针方A B E D CA B C D E 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AF 、EF 与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初中平面几何公式大全之欧阳法创编

初中平面几何公式大全之欧阳法创编

几何要想取得好成绩,几何公式一定要烂熟于胸。

几何公式是做好几何题的根基,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在几何公式上多下功夫。

本文总结了初中几何公式140条。

初中几何公式:线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初中几何公式:角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初中几何公式:三角形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初中几何公式:等腰三角形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初中几何公式:四边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初中几何公式:矩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初中几何公式:菱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初中几何公式:正方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初中几何公式:等腰梯形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初中几何公式:等分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初中几何公式:圆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条直线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①直线L和⊙O相交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d﹥R+r 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 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44弧长计算公式:L=n∏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R/360=LR/2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全等几何模型讲解之欧阳治创编

全等几何模型讲解之欧阳治创编

欧阳治创编 2021.03.10 欧阳治创编 2021.03.10常见的几何模型时间 2021.03.10创作:欧阳治一、旋转主要分四大类:绕点、空翻、弦图、半 角。

这四类旋转的分类似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 正方形的分类。

1.绕点型(手拉手模型)(1)自旋转:例题讲解:1. 如图所示,P 是等边三角形 ABC 内的一个点, PA=2,PB= ,PC=4,求△ABC 的边长。

2. 如图,O 是等边三角形 ABC 内一点,已知: ∠AOB=115°,∠BOC=125°,则以线段 OA、 OB、OC 为边构成三角形的各角度数是多少?欧阳治创编 2021.03.10 欧阳治创编 2021.03.10欧阳治创编 2021.03.10 欧阳治创编 2021.03.103.如图,P 是正方形 ABCD 内一点,且满足 PA: PD:PC=1:2:3,则∠APD=.4.如图(2-1):P 是正方形 ABCD 内一点,点 P 到 正方形的三个顶点 A、B、C 的距离分别为 PA=1, PB=2,PC=3。

求此正方形 ABCD 面积。

(2)共旋转(典型的手拉手模型)模型变形:例题讲解:1. 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 D 为直线 BC 上的 一动点(点 D 不与 B,C 重合),以 AD 为边作菱 形 ADEF( 按 A,D,E,F 逆 时 针 排 列 ) , 使 ∠DAF=60°,连接 CF.(1) 如图 1,当点 D 在边 BC 上时,求证: ① BD=CF ‚ ②AC=CF+CD.(2)如图 2,当点 D 在边 BC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 不变时,结论 AC=CF+CD 是否成立?若不成 立,请写出 AC、CF、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 系,并说明理由;欧阳治创编 2021.03.10 欧阳治创编 2021.03.10欧阳治创编 2021.03.10 欧阳治创编 2021.03.10(3)如图 3,当点 D 在边 BC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 不变时,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 AC、CF、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八年级 奥数 专题 超级资料之欧阳歌谷创作

八年级 奥数 专题 超级资料之欧阳歌谷创作

目录欧阳歌谷(2021.02.01)本内容适合八年级学生竞赛拔高使用。

注重中考与竞赛的有机结合,重点落实在中考中难以上题、奥赛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和提高。

本内容难度适中,讲练结合,由浅入深,讲解与练习同步,重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另外在本次培训中,内容的编排大多大于120分钟的容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层次,由任课教师适当的调整顺序和选择内容(如专题复习可以提前上)。

注:有(*) 标注的为选做内容。

本次培训具体计划如下,以供参考:第一讲如何做几何证明题第二讲平行四边形(一)第三讲平行四边形(二)第四讲梯形第五讲中位线及其应用第六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七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第八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第九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十讲专题复习一:因式分解、二次根式、分式第十一讲专题复习二:代数式的恒等变形第十二讲专题复习三:相似三角形第十三讲结业考试(未装订在内,另发)第十四讲试卷讲评第一讲:如何做几何证明题【知识梳理】1、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

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

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证明平行关系可转化为证明角等或角互补的问题。

2、掌握分析、证明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1)综合法(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步向前推进,直到问题的解决;(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考虑,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再把所需的条件看成要证的结论继续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实为止;(3)两头凑法:将分析与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易于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的距离,最后达到证明目的。

3、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要善于将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

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之欧阳歌谷创作

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之欧阳歌谷创作

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定理逻辑与命题1.仅凭实验、观察、操作得到的结论有时是不深入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2.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3.如果条件成立,那么结论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4.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5.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数系及运算1.正数是比0大的数。

2.负数是比0小的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5.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6.0的相反数是0。

7.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9.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10.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12.有理数乘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分配率:a*(b+c)=a*b+a*c13.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4.有理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15.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16.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称为科学计数法。

17.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18.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归纳之欧阳音创编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归纳之欧阳音创编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归纳汇总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 、c 有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 )×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 (a×b )÷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 (a+b)÷2 S=L×h83 (1) 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 那么ad=bc, 如果ad=bc, 那么a:b=c:d84 (2) 合比性质如果a/b=c/d, 那么(a±b) /b=(c±d) /d85 (3) 等比性质如果 a /b=c /d=…=m /n(b+d+…+n≠0), 那么(a+c+…+m) /(b+d+…+n)=a /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几何定理大全之欧阳治创编

初中几何定理大全之欧阳治创编

初中几何概念、定理平面几何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4.将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5.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简称互余,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6.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简称互补,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7.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8.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9.对顶角相等。

10.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13.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4.当两条直线互相处置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15.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6.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7.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18.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9.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4.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25.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26.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7.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28.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9.在三角形中链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八年级上数学定义公式之欧阳术创编

八年级上数学定义公式之欧阳术创编

第十一章三角形1、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判定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简易方法:较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最大边)。

4、三角形四心:(1)重心:三条中线交点;(2)垂心:三条高的交点;(3)内心: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4)外心: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º。

6、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7、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9、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0、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11、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多边形一个顶点对角线为:(n-3)条多边形对角线总条数为:n(n-3)÷2 条12、正多边形定义: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º14、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º。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SS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等。

(3)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讲义之欧阳治创编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讲义之欧阳治创编

【课题名称】八上数学《勾股定理》【考纲解读】1.掌握勾股定理的含义;2.理解勾股数,并且会熟练地运用勾股数;3.能够根据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梳理】考点1: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表示: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3)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法。

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ab a D A导出勾股定理。

考点2: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

考点3:勾股数(1)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中,a,b,c为正整数a b c时,称a,b,c为一组勾股数。

(2)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比如3,4,5;6,8,10;5,12,13;7,24,25;8,15,17等。

考点4:勾股定理的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

在C∠=︒,则c,b,∆中,90A B Ca;(2)已知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3)可以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圆柱和长方体的最短距离问题。

【例题讲解】例1: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12 B.13 C.144 D.194例2:下列由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4,c=5 B.a=2,b=3,c= C.a=12,b=10,c=20 D.a=5,b=13,c=12例3: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例4: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5米,两树相距12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A.8米 B.10米C.13米 D.14米例5:如图,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4,高是6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A.9 B.10 C.D.例6:如图,在2×2的正方形网格中有9个格点,已经取定点A和B,在余下的7个点中任取一点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点C有个.【课堂检测】1.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 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AC=3,AB=5,则DE等于()A.2 B. C. D.2.在△ABC中,∠C=90°,若AC=3,BC=4,则AB=()A. B.5 C. D.73.△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 B.∠A:∠B:∠C=1:2:3C.a2=c2﹣b2 D.a:b:c=3:4:64.在△ABC中,AC2﹣AB2=BC2,那么()A.∠A=90° B.∠B=90°C.∠C=90°D.不能确定5.下列各组数中,能成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的是()A.8、15、17 B.10、24、25 C.9、15、20 D.9、80、816.如图,是台阶的示意图.已知每个台阶的宽度都是30cm,每个台阶的高度都是15cm,连接AB,则AB等于()A.195cmB.200cmC.205cmD.210cm7.如图,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cm的点B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3cm的点A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是()A.13cmB.2cm C.cm D.2cm8.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厘米和5厘米,则第三边长为.9.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等式(a+b)2﹣c2=2ab,则此三角形是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10.如图,是美国总统Garfield于1896年给出的一种验证勾股定理的办法,你能利用它证明勾股定理吗?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提示:如图三个三角形均是直角三角形)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4,CD=6,DA=2.求∠DAB的度数.【课后作业】1.如图,将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最中间的小正方形)与四块边长为b的正方形(其中b>a)拼接在一起,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b2+(b﹣a)2B.b2+a2 C.(b+a)2D.a2+2ab2.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a﹣b)=c2,则()A.∠A为直角 B.∠C为直角 C.∠B为直角 D.不是直角三角形3.已知a=3,b=4,若a,b,c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则c=()A.5B. C.5或 D.5或64.下列是三角形的三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2:3 B.1::3 C.2:3:5D.1:1:5.如图,西安路与南京路平行,并且与八一街垂直,曙光路与环城路垂直.如果小明站在南京路与八一街的交叉口,准备去书店,按图中的街道行走,最近的路程约为()A.400mB.525m C.575m D.625m6.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离地面6m处折断,树顶落在离树干底部8m处,则这棵树在折断前(不包括树根)长度是()A.8m B.10mC.16m D.18m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一腰上的高为3,则以底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有一根长24cm的小木棒,把它分成三段,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且每段的长度都是偶数,则三段小木棒的长度分别是m,cm,cm.9.写出一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要求是勾股数但3、4、5和6、8、10除外)10.如图所示,“赵爽弦图”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在Rt△ABC中,∠ACB=90°,AC=b,BC=a,请你利用这个图形解决下列问题:(1)证明勾股定理;(2)说明a2+b2≥2ab及其等号成立的条件.11.如图,将边长为a与b、对角线长为c的长方形纸片ABCD,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长方形FGCE,连接AF.通过用不同方法计算梯形ABEF的面积可验证勾股定理,请你写出验证的过程.12.已知:如图,AD=4,CD=3,∠ADC=90°,AB=13,BC=12.求图形的面积.13.如图,有一只蚂蚁从一个圆柱体的A点沿着侧面绕圆柱至少一圈爬到B点,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5cm,高为12cm,则蚂蚁所走过的最短路径是多少?(π取3)。

数学几何定理符号语言之欧阳歌谷创编

数学几何定理符号语言之欧阳歌谷创编

1、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欧阳歌谷(2021.02.01)2、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几何语言:∵∠A+∠B=180°,∠A+∠C =180°∴∠B=∠C(同角的补角相等)∵∠A+∠B=180°,∠C +∠D =180°,∠A=∠C∴∠B=∠D(等角的补角相等)4、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几何语言:∵∠A+∠B=90°,∠A+∠C =90°∴∠B=∠C(同角的余角相等)∵∠A+∠B=90°,∠C +∠D =90°,∠A=∠C∴∠B=∠D(等角的余角相等)5、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1=∠26、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8、(基本事实)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9、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几何语言:∵ a∥b,a∥c ∴b∥c10、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几何语言:如图所示(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 ∴a∥b ∵∠3=∠4 ∴a∥b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6=180°∴a∥b11、平行线性质:几何语言:如图所示(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 ∴∠1=∠2(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3=∠4(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 ∴∠5+∠6=180°12、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13、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初中几何定理归纳整理之欧阳歌谷创编

初中几何定理归纳整理之欧阳歌谷创编

初中几何定理归纳整理欧阳歌谷(2021.02.01)图形认识初步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等角的余角相等;4.等角的补角相等;5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6.角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相交线与平行线1、余角、补角、对顶角(相交)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2、垂直(1)垂线的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直线外一点有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2)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平行(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5)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角形1、三角形的有关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0;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的和;③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n边形内角和:n边形内角和是(n-2)•180°n边形外角和是360°;④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⑤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外心);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2、全等三角形(1)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完全版之欧阳歌谷创编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完全版之欧阳歌谷创编
I取最小值
(7.2)
细长压杆在不同支承情
况下的临界力公式
—计算长度。
—长度系数;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
两端固定:
(7.3)
压杆的柔度
是截面的惯性半径
(回转半径)
(7.4)
压杆的临界应力
(7.5)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7.6)
抛物线公式
当 时,
—压杆材料的屈服极限;
—常数,一般取
(7.7)
轴惯性矩

(1.12)
惯性半径
(回转半径)

(1.13)
面积矩
轴惯性矩
极惯性矩
惯性积



(1.14)
平行移轴公式
2 应力与应变
序号
公式名称
公式
符号说明
(2.1)
轴心拉压杆横
截面上的应力
(2.2)
危险截面上危
险点上的应力
(2.3a)
轴心拉压杆的
纵向线应变
(2.3b)
轴心拉压杆的
纵向绝对应变
(2.4a)
(3.22)
二向应力状态的广义虎克定理
(3.23)
二向应力状态的广义虎克定理
(3.24)
剪切虎克定理
4 内力和内力图
序号
公式名称
公式
符号说明
(4.1a)
(4.1b)
外力偶的
换算公式
(4.2)
分布荷载集度
剪力、弯矩之
间的关系
向上
为正
(4.3)
(4.4)
5 强度计算
序号
公式名称
公式
(5.1)

八年级上数学定义公式之欧阳歌谷创编

八年级上数学定义公式之欧阳歌谷创编

第十一章三角形欧阳歌谷(2021.02.01)1、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判定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简易方法:较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最大边)。

4、三角形四心:(1)重心:三条中线交点;(2)垂心:三条高的交点;(3)内心: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4)外心: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º。

6、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7、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9、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0、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11、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多边形一个顶点对角线为:(n-3)条多边形对角线总条数为:n(n-3)÷2 条12、正多边形定义: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º14、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º。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SS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等。

(3)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几何概念、定理欧阳歌谷(2021.02.01)平面几何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4.将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5.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简称互余,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6.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简称互补,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7.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8.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9.对顶角相等。

10.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13.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4.当两条直线互相处置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15.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6.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7.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18.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9.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4.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25.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26.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7.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28.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9.在三角形中链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0.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3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2.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3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4.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35.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全等图形。

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36.两个能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37.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8.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39.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40.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4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4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43.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

44.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5.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46.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7.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48.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9.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50.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51.到线段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2.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5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54.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55.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56.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称“等边对等角”)57.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58.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简称“等角对等边”)5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60.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6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有3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等于60°。

62.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称为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称为腰。

63.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6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65.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66.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67.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8.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成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69.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组成的角彼此相等。

70.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71.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2.把一个平面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7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7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75.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76.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77.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8.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9.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80.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8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8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83.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菱形。

84.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85.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86.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87.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88.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89.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条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90.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91.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92.如果,那么称线段AC被点B黄金分割,点B为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

AB与AC(或BC与AB)的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值称为黄金比。

93.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94.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95.在△ABC和△A’B’C’中,如果∠A=∠A’,∠B=∠B’,∠C=∠C’, 那么△ABC与△A’B’C’相似,记作△ABC∽△A’B’C’。

其中,k叫做它们的相似比。

96.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97.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98.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9.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00.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01.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102.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10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04.相似多边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05.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106.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107.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物体所产生的影称为平行投影。

108.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109.在点光源的照射下,物体所产生的影称为中心投影。

视线盲区视线110.点O(眼睛的位置)叫做视点。

由视点发出的线叫做视线。

眼睛看不见的区域,叫做盲区。

111.把线段OP的一个端点O固定,使线段OP绕着点O在平面内旋转1周,另一个端点P运动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其中,定点O叫做圆心,线段OP叫做半径。

112.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113.圆上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114.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115.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116.能够相互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11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18.同圆或等圆中,能够相互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119.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

120.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12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他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122.圆心角的度数与他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

123.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124.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125.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126.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27.直径(或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28.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29.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

130.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31.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32.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

133.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他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34.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35.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一个正n边形共有n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边形的中心。

一个正多边形,如果有偶数条边,那么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136.弧长137.扇形面积138.连接圆锥的顶点和底面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母线。

139.连接顶点与底面圆的圆心的线段叫做圆心的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