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合集下载

冠脉介入术后常见5大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总结

冠脉介入术后常见5大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总结

冠脉介入术后常见5大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总结1.血管并发症:冠脉介入术可能会导致血管并发症,包括血管穿孔、动脉瘤和血栓形成等。

对于血管穿孔,应迅速行紧急控制,包括在穿孔部位放置血管封堵物或进行外科手术修补。

对于动脉瘤,可以采取介入修复或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血栓形成,可以考虑药物溶栓治疗或紧急手术介入。

2.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脉再狭窄或闭塞造成的。

对于心肌梗死的处理,首先要保证冠脉的再通畅,可以考虑进行再次冠脉介入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

另外,还需要给予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流恢复。

3.冠脉狭窄或闭塞再发:冠脉介入术后可能会出现冠脉狭窄或闭塞再发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对于冠脉狭窄或闭塞,可以考虑再次冠脉介入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

此外,还需要加强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降血脂治疗等,以维持冠脉通畅。

4.心律失常:冠脉介入术后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等。

对于心律失常的处理,首先要评估其危险性和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症状较轻的心律失常,可以观察和静息治疗。

对于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或心脏起搏器植入等。

5.出血和血管血栓并发症:冠脉介入术可能会导致出血和血管血栓的并发症,特别是在穿刺部位。

对于出血的处理,首先要进行有效的止血措施,如压迫止血、包扎止血或进行血管封堵物的放置。

对于血管血栓的处理,可以考虑进行药物溶栓治疗或再次冠脉介入术。

总结而言,冠脉介入术后常见的5大并发症包括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冠脉狭窄或闭塞再发、心律失常以及出血和血管血栓并发症等。

对于这些并发症的处理,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危险性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机械方法打开或扩张冠状动脉狭窄部位,以恢复血流通畅。

但是,与任何医疗技术一样,PCI也存在潜在的并发症风险。

本文将重点介绍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和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该手术。

一、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 出血:PCI术后的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出血可能发生在插入的血管部位或手术部位。

在手术后的头12小时内出现的出血最为常见,这种出血通常是轻度损伤引起的。

但是,如果出血量较大,会影响心脏功能和整个血管系统的状态。

2. 血管损伤: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期间,导管插入时会穿过血管,可能会引起血管损伤。

此类伤害可能会导致血液外泄到周围的组织中,导致感染等问题。

3.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但在PCI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肌损伤。

这也是一个危险的后果,它可能需要完全的心脏支持才能解决问题。

4. 血栓形成: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在心脏里创造出新的血栓。

这些血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血管阻塞,导致心脏病发作。

二、PCI术后的护理措施PCI术后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有效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减轻症状是护理的重点。

以下是建议的措施。

1. 出血预防输出通道区域建议保持干燥,有关产生过多出血的器械或设备如血球计数器、当地压迫器等需保存妥当,以备需要及时使用。

建议使用足够的取压力绷带。

伤口区域应定时、去除血块和血液。

任何伤口开裂或血量过大,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2. 心肌梗死和血栓形成的预防术后一个星期内,需要多休息、少活动、不要抬重物。

在离开医院前,心脏抢救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和心肌细胞代谢的药品需要持续服用。

应遵守医生指示,正确饮食、适当的锻炼,并坚持用药和常规随访。

3. 嗜盐嗜甜的控制诱发糖尿病或高血压应排除饮食习惯的影响。

控制盐的摄入量、减轻心脏和肺部的负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冠心病治疗手段,通过导管介入技术在冠状动脉内部放置支架,扩张血管,恢复血流通畅,减轻心肌缺血,改善症状,但在治疗过程中也会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进行探讨。

一、并发症的分类及发生原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造影剂过敏反应、血管破裂出血、血栓形成、心律失常、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操作技术不熟练:介入手术需要具备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操作不熟练容易导致器械损伤血管壁或者插管不准确,从而引发出血或产生血栓。

2. 患者基础疾病: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就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3. 造影剂和药物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对造影剂和使用的药物会出现过敏反应,引发身体不适。

4. 血流动力学变化:介入手术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引发心律失常和低血压。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来预防和处理。

二、临床护理干预的措施1. 术前准备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方面的检查,以便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和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护理人员还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介入手术的相关知识,缓解其恐惧和焦虑,保持心情愉快和积极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2. 严格的无菌操作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需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手术室的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介入手术时,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无菌巡回护理技术,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环境。

3.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有着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的监测,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是经过穿刺桡、股动、静脉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特定的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与治疗的诊治方法。

现将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血管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出血及皮下血肿:穿刺点出血较容易观察,穿刺点出血后立即压迫穿刺点上方1~1.5cm处,按压15分钟后重新加压包扎6小时,并加强观察。

腹膜后出血可能在腹股沟韧带穿刺处,起病较急,多有腹痛症状,常需CT确诊及外科治疗,穿刺点局部血肿较小时,观察较为困难,此时应注意患者穿刺点局部有无明显胀痛及皮下淤血,以及穿刺点局部有无明显隆起,一旦形成血肿,应立即重新压迫止血,并加压包扎。

局部皮下血肿较小者无须特殊治疗,一般可自行吸收,如果血肿较大可试验性穿刺抽血,防止机化后形成硬结,出血停止后可用50%硫酸镁湿敷或理疗,以促进血肿和淤血的消散和吸收。

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与穿刺部位局部的压迫时间过长或过紧,患肢制动时间过长、高龄、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的改变,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四肢末梢颜色、温度及活动情况等。

预防和及时发现脑栓塞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要高度警惕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等并发症。

动、静脉瘘:造成动静脉瘘的因素有多处股动脉穿刺、穿刺点过低、穿刺时透过动脉前后壁等。

多数动静脉瘘可以自行闭合,一般观察6周再决定是否需要手术闭合动静脉瘘。

非血管并发症预防与护理非血管并发症主要有:腰酸背痛、烦躁不安、失眠、尿潴留、便秘等。

护理中应做到:①术前介绍介入治疗的目的、意义、手术方法、手术环境、术前准备的内容及必要性:介绍术前术后饮食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尿;②术后取平卧位,拔除动脉、鞘管后沙袋压迫局部6小时,根据穿刺血管路径和术式选择活动方法几下床时间。

低血压发生机制及护理目前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过度迷走神经反射,二是神经源性休克。

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穿刺和造影并发症的处理
• 动静脉瘘
• 造成原因:由于穿刺针同时穿过股静脉和股 动脉,当拔鞘后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形成了瘘 管。多次穿刺会增加风险。有症状的动静脉 瘘需封闭治疗,以防止血液分流加重,引起 下肢水肿、疼痛、坏死等症状。可用带膜支 架封闭治疗。
穿刺和造影并发症的处理
• 腹膜后血肿
• 由于穿刺点过高或损伤髂动脉。出现腹膜后 血肿很凶险,出血量可达数千毫升,髂窝内 血管、神经及其他组织分布复杂,手术风险 很大。有报道带膜支架止血成功者。
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性
• • • • • 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保障 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重要措施 对医护人员的保护 争取患者信任、扩大病源的“广告” 推进学科建设的基础
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 不可避免性
个体差异对造影剂过敏反应 药物付作用 治疗后综合征
• 可避免性
适应症掌握不当 未按程序操作 术后观察不严
预防措施
• • • • • • 岗前培训、资格审定 继续教育 制定规范化技术操作程序 充分的术前准备 加强介入器械管理 组织并发症随访讨论
术前准备
• 医生准备
术前各脏器评估资料、影像资料 完善的术前小结和术前谈话 术前和术中药品、器械、监护准备
• 责任护士准备
术前患者心理护理 穿刺部位备皮 碘试验 术前禁饮食 术前、术中用药的检查
穿刺和造影并发症的处理
• 缺血性脑卒中
• 多由于术中血管壁斑块脱落或导管壁上血栓 形成而出现脑栓塞,少见气栓。预防措施: 穿刺成功后全身肝素化,可有效预防导管壁 上血栓形成,主动脉弓上造影,及时发现弓 上动脉大血管开口处斑块,避免导管、导丝 越过病变,防止斑块脱落,严防管道内有气 体而形成气栓。血栓形成可溶栓,斑块脱落 无有效办法I,二者很难鉴别。气栓可行高压 氧治疗,效果较好。

如何预防和处理冠状动静脉瘘的并发症

如何预防和处理冠状动静脉瘘的并发症

学习和了解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了解冠 状动静脉瘘并发症的分类和特 点,掌握针对不同并发症的正
确处理方法。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并发症症 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
断和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遵循医生的 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通 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 训课程等方式,学习相关 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管 理和预防并发症的能力。
0
0
0
0
1
2
3
4
积极参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了解冠状动静脉瘘并发症 的严重性和危害
掌握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 方法和技巧
积极参与并发症的预防和 处理工作,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
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 议和治疗方案
Part Six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 冠状动静脉瘘并发

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情绪稳定
添加 标题
接受现实,不逃避不焦虑
Part Four
处理冠状动静脉瘘 并发症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出血: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必要时手术止血。 心力衰竭:控制血压、降低心脏负荷,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 肺部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机械通气。 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取栓。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
学习如何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便更好地管理并发症。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了解冠状动静 脉瘘并发症的 危害和预防方 法,提高自我 保护意识。
掌握正确的处 理方法,避免 加重病情,提 高自我处理能 力。
及时就医,遵 循医生的诊断 和治疗方案, 提高自我配合 能力。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穿刺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护理进展(全文)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穿刺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护理进展(全文)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穿刺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护理进展(全文)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当今诊治冠心病的最主要方法,实现这一微创技术的经典途径是经皮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股动脉途径由于穿刺血管较深、血管迂曲、粥样硬化病变较多和动脉压较高,其穿刺血管并发症比较多,桡动脉途径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但仍时有发生。

有些穿刺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治疗护理质量,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1.2]。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予以足够重视,掌握穿刺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科学高效的防治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全面安全、尽早康复。

1 并发症的发生率[3]股动脉途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手术方法不同而异,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血管并发症为2.4%,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为2%~5%,定向冠脉内斑块旋切术(DCA)为6%~7%,冠脉内支架术(Stent)为16.8%[3]。

桡动脉穿刺前臂张力性血肿发生率约为1%,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仅为0.1%,罕见严重出血,4%~10%患者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性桡动脉闭塞,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者为多。

2 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发生穿刺血管并发症的原因有:导管型号>8F;穿刺操作动作粗暴、不规范,穿刺针未完全在血管腔内,穿刺部位过高、过低,多次、反复穿刺,植入鞘管时不轻柔、鞘管过粗和留置时间过长;压迫止血不当(未能有效压迫血管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不充分、时间过短等)和患者过早、过多运动术肢、剧烈咳嗽;过度抗凝或同时使用抗凝、抗栓、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等;患者凝血机制障碍和高龄、女性、高血压、体表面积小,动脉硬化、弹性差、迂曲痉挛,操作时间长等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采用血管内支架有特别的危险,因为为了预防支架血栓形成,抗凝的时间较长[3],据报道,术后肝素使用时间超过6 h,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提高3倍(Dacie 等,1994)。

介入术引起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有:穿刺血管壁受损、导管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过长、穿刺局部包扎止血用力过紧(马长生等, 1998)。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常见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但有时会伴随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栓塞、心肌梗死等。

因此,针对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1. 出血并发症出血是PCI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出血可导致血管破裂、休克和死亡等。

因此,为了预防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措施应包括:① 术前准备: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如高龄、低体重、贫血、凝血功能障碍、使用抗凝药物等均可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在术前及手术中应对这些患者给予更为细心的护理。

② 观察术后症状: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出血征象,如休克、血压下降、心悸等,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③ 压迫止血:术后立即在穿刺部位施加压迫止血,压迫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④ 安排静脉输液:输液时应注意穿刺处的渗漏,输液的速度应控制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

⑤ 防止感染:术后应给患者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避免感染,及时更换敷料。

① 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病变程度,了解栓塞的风险情况。

② 观察术后症状: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胸痛、心肌酶谱升高等,并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冠状动脉造影、采取导管通路等手段。

③ 保持通畅:术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栓治疗,如酶学抑制剂、抗凝药物等,以保持冠状动脉通畅。

3. 心肌梗死并发症① 术前准备: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心电图等情况,选择合适的PCI治疗方式。

③ 给予合理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生的指导,给予合理的抗凝治疗。

④ 心肌营养支持:术后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心肌的恢复和修复。

4. 总体护理措施在PCI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采取一些总体护理措施,包括:① 如实记录:术中、术后及出院时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情况,方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② 保持清洁:术后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③ 安排检查:根据医生的指示,安排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异常情况。

【推荐下载】关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推荐下载】关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关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2012-11-16【编者按】:护理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护理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护理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总结了600 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术后胸痛等。

笔者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总结了观察护理经验,以便在今后的护理中尽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与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预防;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确诊和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创伤少、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但由于冠状动脉介入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和治疗方法,对心脏及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进行心脏介入检查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往往是不可避免的[1].现将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在2004 年1 月~2007 年12 月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治疗600 例,其中男442 例,女158 例,发生并发症42 例中男23 例,女19 例,年龄39~71 岁,平均49 岁。

1.2 并发症发生情况2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2.1 出血出血和皮下血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因术中应用肝素、更换体位不当、患者过早活动穿刺侧肢体或局部加压包扎的力度及时间不当而引起。

另外,腹压过高、便秘、尿潴留、长时间剧烈咳嗽均导致出血、血肿并发症的发生[2].因此,术后在穿刺点上方将股动脉压迫至股骨上,确定出血停止后,局部采用绷带8 字固定法,加压包扎10h.穿刺侧肢体制动,且保持伸直位10h,绝对卧床,在制动时间内用宽绷带将术侧肢体固定于床尾,避免患者不自主活动而引起出血等。

术后嘱患者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保持大小便通畅。

指导患者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以防止穿刺点大出血,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穿刺处敷料有无渗血、大腿内侧有无血迹、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色温等。

冠脉介入术后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PPT课件

冠脉介入术后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PPT课件
心理支持与安抚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和压力,建立信任 关系,增强术后恢复信心。
活动与休息平衡
指导患者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休息时 间,促进体力恢复。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术后出血的识别
观察患者有无出血迹象,包括生命体征异常和穿刺部位的渗血 或肿胀。
心律失常的监测
监测患者心电图,识别可能的心律失常,及时进 行干预。
关注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识别 异常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术后疼痛管理
记录疼痛程度,采用适当的止痛措施,保持患者 舒适,促进恢复。
导管穿刺部位监测
定期检查穿刺部位,预防感染和出血,确保穿刺点的 干燥和清洁。
生活护理与活动指导
饮食和水分管理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控制水分摄入,避免负担心 脏。
患者教育与家属沟通
疾病知识的普及
通过各种方式普及冠脉介入术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疾 病认知水平。
应对并发症的策略教育
教育患者及家属识别并发症的早期信号,以及如 何正确处理突发状况。
家属护理参与的指导
引导家属参与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生活, 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和质量。
目录页
病例分析与护理经验交流
慢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如再狭窄和心脏衰竭可能在术后较 长时间内逐渐显现,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 状态影响巨大。
并发症的识别方法
临床症状观察
通过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可以初步判 断并发症的存在。
辅助检查运用
运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手段,可 以更精确地识别并发症的种类和程度。
并发症的具体识别
血栓形成的预防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血栓形成,比如使用抗凝药物以及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这个结构清晰地覆盖了术后护理要点的主要方面,确 保了内容的连贯性和专业性。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血管损伤、心律失常、出血等。

临床护理干预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并发症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特别是在手术进行的关键时刻,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二、控制出血并注意术后休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特别是在穿刺部位。

护士需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出血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术后,护士需要引导患者保持适当休息,尽量减少体力活动,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动作,以免加重出血。

三、促进血管康复和预防感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穿刺部位容易感染,因此护士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严密的观察,定期更换敷料,并引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凉、感冒等因素导致感染。

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护士还需注意促进血管康复,避免淤血和血栓的形成,可进行适量的被动活动和翻身,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四、监测心电图并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此时护士需要及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一旦发现心律失常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护士还需引导患者遵循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并详细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症状及处理方法,提高患者对心脏健康的重视程度。

五、加强心理护理和交流沟通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士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情绪,提高对治疗的信心。

护士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关怀和支持,从而增加对治疗的配合度。

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皮肤及粘膜 潮红、热感、皮疹、结膜充血
整理课件
造影剂致重要并发症的处理
• 心血管系统
心动过缓:阿托品1mg; 心动过速:奎尼丁0.25g;休克:去甲肾上腺素 1mg,阿拉明30mg,地米20mg;心跳骤停:除颤。
•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窒息:肾上腺素1mg,氨茶碱250mg,必要时气管切开。
• 神经系统
整理课件
谢谢
整理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整理课件
*术后心动过缓和心跳骤停 *围手术期低血压 *术后高血压 *其他系统并发症
整理课件
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 术前禁固体食物6小时,禁水2小时 • 动脉穿刺者下肢限制活动24小时,观察穿刺部
位有无出血、足背动脉搏动、静脉回流情况 • 静脉穿刺者,下肢限制活动12小时,观察穿刺
部位有无出血、足背动脉搏动、静脉回流情况 • 肝素化患者,中和肝素6小时后拔除导管鞘
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整理课件
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性
• 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保障 • 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重要措施 • 对医护人员的保护 • 争取患者信任、扩大病源的“广告” • 推进学科建设的基础
整理课件
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 不可避免性
个体差异对造影剂过敏反应 药物付作用 治疗后综合征
• 可避免性
适应症掌握不当 未按程序操作 术后观察不严
整理课件
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颈外动脉闭塞 *血管痉挛 *动脉穿孔 *动脉夹层 *支架内血栓形成 *支架移位 *保护伞内血栓形成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
整理课件
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过度灌注 *脑保护装置相关的并发症 *导管扭结 *导管导丝折断 *导管内血栓形成 *保护伞内血栓形成 *主动脉弓损伤

冠脉介入术后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

冠脉介入术后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

烟限酒,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02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患者
应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03
保持良好心态
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和增加并发症风险。同时,家属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
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适应症
适用于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 脉疾病患者。
手术过程及操作要点
手术过程
患者局部麻醉后,医生通过穿刺血管插入导管,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口,注入 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和程度,然后进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等 操作。
操作要点
医生需熟练掌握导管插入和造影技术,准确判断病变部位和程度,根据患者病 情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案。
感谢观看
家属参与和支持体系建立
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
家属应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如洗漱 、进食等,减轻患者的负担。
提供心理支持
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家属可以积极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了解患者的病 情和治疗方案,与医护人员共同协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生活质量。
冠脉介入术后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
目录
• 冠脉介入术简介 • 术后护理要点 •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 并发症预防措施与建议 • 医护人员角色与责任担当 • 总结:提高冠脉介入术后护理质量,降低
并发症发生率
01
冠脉介入术简介
手术目的和适应症
手术目的
通过介入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 或闭塞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改善 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自1997年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治疗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推广,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临床上应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消除或减轻并发症的危害,是临床护理工作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

1 并发症的类型根据并发症的类型,分为冠状动脉并发症和非冠状动脉并发症,冠状动脉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夹层、痉挛、血栓形成、穿孔、破裂等。

2 护理2.1 术后送监护室心电监护24 h,密切观察有无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室性早搏、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有无心肌缺血的发生,如:T波倒置、ST段下移及急性心肌再梗死,持续的心电监护对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至关重要2.2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有的患者因原有高血压病史及手术造成的焦虑、紧张而出现高血压,而血管造影剂有减慢心率使血压降低的作用,急性血管闭塞可引起严重的低血压,因此,密切观察血压动态变化。

2.3 留置鞘管的护理①术后留置的鞘管有折曲、折断、滑脱、移位的危险,应妥善固定。

股动脉留置鞘管的患者应保持仰卧位,穿刺侧肢体伸直,不可弯曲,并嘱其穿刺侧肢体制动24 h,防止鞘管扭曲或断裂;②定时用肝素冲洗鞘管,可以预防鞘管内血栓形成及动、静脉内血栓形成;③密切观察鞘管处有无渗血,发现渗血及时处理。

拔鞘管时护理:为了预防拔出动脉鞘管时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低血压或休克及冠脉痉挛:①采用分段减压方法压迫止血;②按压伤口力度以能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准;③两侧股动脉同时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④紧张、伤口剧痛的患者,必须使患者身心放松,同时在伤口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0~100 mg。

2.4 科学合理的按压及包扎伤口。

伤口包扎采用绷带“8”法包扎,固定24~72 h,其优点:①按压充分,使伤口处血小板凝聚力增强,抵抗股动脉内压的对抗力增大,有效防止出血;②绷带拉力紧,被固定在伤口处的绷带卷不滑脱,加压止血效果好;③杜绝了使用胶布过敏;④对肥胖者最好采用指压止血。

冠状动脉介入术论文观察和护理论文: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术论文观察和护理论文: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术论文观察和护理论文: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观察和护理引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以下简称pci)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1]。

近年来, pci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冠心病,也成为治疗急性冠脉事件的首选方案,大大降低了冠心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

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治疗措施,尤其是术后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2]。

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充分认识并发症的危害,严密观察,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或减轻其造成的危害是至关重要的。

现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中心部分1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大致可分为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和与术后长时间卧床相关的并发症[3]。

前者包括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假性动脉瘤、严重的心律失常、肾功能损伤等;后者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排尿困难、便秘等。

2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2.1 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穿刺点出血和血肿是pci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4]。

术中反复穿刺,术后按压动脉时间过短,压迫部位不准确,患者过早活动,术中使用肝素过多及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等均可引起。

(1)由于术中应用大剂量的肝素,干扰了凝血过程,因此,术后24小时内医务人员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重复穿刺[5];此外肝素的抗凝作用一般持续2-6小时,所以术后6小时患者的凝血系统已经恢复正常[6]。

术后6~8 h 进行床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7](2)关于伤口包扎方法,全清清等经临床研究发现采用宽胶带固定加沙袋压迫8小时,血肿发生率为3.46%,采用绷带“8”字加压固定,血肿发生率明显下降至0.78%[8]。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PCI治疗中会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血栓等,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预防并发症是实施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1、出入穿刺部位皮肤消毒: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检查需要在患者体内注射对比剂,为让治疗更显影清晰,分别通过腹股沟、桡动脉等部位进入体内,因此在操作前要对这些穿刺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2、出血的预防:由于穿刺部位的附近包括大大小小的血管,操作人员在检查时需特别小心,避免因误操作导致血管破损出血。

术中需要严密监测血压,防止术中血压过高或过低。

3、采取有效止血措施:由于穿刺部位一旦破损出血,重新固定止血时间较长,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因此,在术前需要及时准备必要的止血药物,并于穿刺部位上缝合一个特殊的生物胶片及压迫止血带等密切结合绝对止血。

4、低温保护:由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应用不少的造影剂和药物,因此术后可能需要采取低温保护措施,缓解经血管盘进行血流动,水分流失,复杂的工作重心将极大调整,从而产生睡眠能里加快血循环的影响。

5、阴影物的清除:PCI术后可能产生阴影物,导致血块形成。

因此术后不仅要给患者注射必要的抗血小板药物,同时也要清除血管术后的阴影物等,预防血栓的形成。

6、术后护理:PCI过程中患者需要逆行注射大量的造影剂,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色和尿量,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和排泄情况。

需要注意水分的并入,尿量低,必须增加水量(两天内不超过1500 ~ 2000ml),避免发生肾功能损害。

以上就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希望能够为护理师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对于不同的患者病情,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摘要】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常会面临一些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并护理这些并发症,患者及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预防心脏血管造影并发症包括充分评估患者情况、注意药物使用等。

对于导管介入治疗并发症,应注意导管畅通及感染预防。

术后护理包括定期复查、减少活动不良影响,提高治疗效果。

避免不良后果的关键在于术前充分准备及合理操作。

结论强调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不容忽视,持续关注患者健康变化,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通过综合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预防、护理、心脏血管造影、导管介入、术后并发症、不良后果、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持续关注、病情变化1. 引言1.1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恶化时需要接受介入治疗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发作。

介入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介入治疗,可以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减少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改善症状和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介入治疗可以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及早接受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在于及时有效地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症状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临床医生应该积极引导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并且加强对治疗过程及潜在风险的了解,进一步提高患者对介入治疗的接受度和依从性。

1.2 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心血管状况。

介入治疗也存在一些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引起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重视和预防。

1. 血管损伤: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血管损伤,包括血管破裂、血栓形成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3-20T14:05:32.000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作者:王春笋张潇李春兰
[导读] 随访期间发生阵发性房颤1例,所有患者各心腔大小恢复正常,分流消失,心前区杂音消失,心电图检查正常,活动耐力正常。

王春笋张潇李春兰
济南军区总医院心外科山东济南250031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围术期并发症预防方法和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7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资料,总结介入治疗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经验。

结果:所有患者介入治疗成功,术后发生阵发性房颤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下肢穿刺部位皮下淤血2例,无封堵器材脱落、心肌梗死、溶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精湛的介入技术与优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有针对性地做好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344-02
我院心外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7例冠状动脉瘘患者施行了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在围术期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一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25岁。

1例因阵发性心悸、其余均因发现心脏杂音入院。

查体均于心前区闻及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性杂音。

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CTA检查:右冠状动脉瘘入右心室3例,右冠状动脉瘘入右心房1例,右冠状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成弓并瘘入左心室1例,左冠状动脉瘘入肺动脉1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瘘入右心室1例,瘘口大小3~9mm,瘘支冠状动脉均显著增粗、迂曲,最粗达22mm。

右房、右室扩大1例,左室扩大6例。

心电图检查:左室高电压5例,伴心肌劳损2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心电图正常1例。

胸部X线检查:心影不同程度增大,心胸比例0 55~0 62。

1 2方法:儿童采用基础麻醉,成人局部麻醉。

常规行右股动、静脉穿刺,同时静脉注射肝素100u/kg肝素化。

先用5F猪尾导管在主动脉瓣上行非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扩张、迂曲的病变冠状动脉,然后将右冠导管送入病变冠脉,根据瘘入的心腔选择合适的角度在瘘口处行选择性造影,显示瘘口的位置、大小。

通过右冠导管送入0 032in×260cm超滑导丝通过瘘口到达瘘入的心腔或肺动脉,瘘入右房或右室者导丝调至上腔静脉,瘘入左室者导丝调至主动脉,然后经股静脉或股动脉用圈套器套取超滑导丝后由股静脉或股动脉拉出体外,建立右股动脉-冠状动脉瘘口-右股静脉轨道。

经右股静脉循轨道导丝送入输送长鞘,通过瘘口到达近端的冠状动脉内,根据瘘口大小、形态选择合适的封堵器,通过长鞘送入封堵瘘口。

重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封堵效果和冠状动脉分支情况,观察15min后行全导心电图检查无ST-T 改变,释放封堵器,撤出鞘管,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

2结果
本组7例患者均介入治疗成功,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无心肌梗死、封堵器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生右股动脉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1例,局部加压治疗后痊愈;穿刺部位皮下淤血2例,术后3~7d出院,随访3个月~1年。

随访期间发生阵发性房颤1例,所有患者各心腔大小恢复正常,分流消失,心前区杂音消失,心电图检查正常,活动耐力正常。

3护理
3 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和术前访视。

担任手术配合的护士在术前1d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向患者详细介绍导管室的有关情况,讲解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同时了解患者多担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工作,减轻或解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儿童患者术前多接触,取得患儿的信任。

确认已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②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主要症状,有无无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活动耐力情况、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心电图等,均予以记录并备术后对照。

③常规术前准备。

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检查,根据需要完成碘过敏及抗生素皮试。

上肢置浅静脉留置针,保证静脉输液畅通。

准备好各类药品、对比剂等。

进入导管室前患者排空大小便,有专人护送至导管室。

3 2术中护理:①安全护理。

患者介入导管室后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逐项核查患者信息,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以保证术中用药及发生意外情况时的抢救。

②生命体征监测。

连接好监护导线,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并保持除颤仪、吸引器等抢救设备保持备用状态。

术中严密观察心率、血压、血样饱和度和患者自觉症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术医生,遵医嘱予以及时处理。

③保证肝素的合理应用,术中在股动静脉穿刺后按医嘱静脉给予肝素100u/kg肝素化,记录肝素使用时间,手术超过1h追加肝素50u/kg,防止术中管腔内及血管内血栓形成。

④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术中可发生心律失常、封堵器脱落、心肌梗死和心包填塞等并发症。

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3 3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

术后平卧24h,右下肢制动12h,24h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注意有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②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右下肢的周径、皮温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

儿童患者因股动脉较细,术后早期由于股动脉痉挛和加压包扎的缘故足背动脉搏动不清,但一般2h后即可扪及清晰的足背动脉搏动。

如下肢颜色正常,无肿胀,提示无下肢动、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③监测并预防恶性心律失常。

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以及心电监护图形的动态变化,当出现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或者心电图图形出现变化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协助治疗,并备好抗心律失常的药品和除颤仪。

④监测及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多由于封堵器位置不佳或移位,阻塞正常冠状动脉或相关的侧支血管,或由于血栓聚集造成冠状动脉分支闭塞。

术后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心电图有无ST-T改变,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变化。

⑤监测并预防溶血。

封堵器大小不合适或封堵器移位出现残余分流,高速血流通过残余瘘口引起红细胞破坏而溶血。

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血红蛋白尿,尿色呈酱油色或洗肉水样。

故术后应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如发生溶血,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碱化尿液治疗,并及时检测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

⑥预防出血。

患者术中肝素化和术后抗凝药物应用均可能会造成胃肠道、皮下组织及皮肤黏膜的出血,护士应密切观察,发现有出血倾向时应立即汇报医生尽快处理;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损伤致各种出血。

4讨论
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是一项新型治疗技术,跟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该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费用低、术后恢复快。

儿童冠状动脉较成人细小,介入操作技术难度相对较大。

我们对9例患儿成功的进行了介入治疗,术后ST段正常,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正常,
其远期效果也非常确切。

精湛的介入技术与优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周密的术前准备,主动默契的术中配合,方能全面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严密的监护和病情观察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保证了整体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郑雪梅,常芸,王蓉,等.冠状动脉瘘自体脂肪栓塞封堵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04 14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