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常见问题的调查报告
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深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原因,我所在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以下将进行详细分析。
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通过对国内多个城市的未成年人犯罪数据进行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特别是盗窃、抢劫、敲诈勒索、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居多,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渐消失,对社会治安治理带来极大的阻碍。
在未成年人犯罪者中,男性居多,而女性则主要出现在卖淫、嫖娼等社会不良行为中。
另外,犯罪年龄分布集中在15岁以下和16-18岁两个阶段,其中以16-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者居多。
二、未成年人犯罪影响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没有家庭管教、家庭成员离异等家庭问题明显高于成年人犯罪者。
这些家庭问题会导致未成年人的自我认同感、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受到损害,从而易于走上犯罪道路。
2. 个人原因个人原因也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因素之一。
缺乏自信心、过多追求物质享受、独自生活等都会增加未成年人犯罪的风险。
此外,对于未成年人自身心理状态的调节和控制不力也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水平、周边朋友关系、社会文化环境等。
未成年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朋友圈、所在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会深刻地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
三、防范未成年人犯罪措施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研究制定了几项针对性的措施:1. 家庭治理要注意给予未成年人必要的管教,关爱和支持未成年人的情感需求,提高家庭氛围的质量。
2. 学校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和学生心理教育,教育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倡健康、充实、积极的生活方式。
3. 社会监督加强社会监督和预防,对于常规教育难产、家庭难以管教、表现变异等问题的未成年人,要提供心理、治疗和教育等帮扶服务,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归属感和自信心。
未成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
未成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未成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治安和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重大威胁。
本报告对未成年犯罪的现状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改善。
二、未成年犯罪的现状(1)数据统计根据公安部门的数据统计,近年来未成年犯罪案件数量逐渐增加。
其中,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占据了主要比例。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未成年犯罪分子出现了年龄低龄化、犯罪行为日益严重化的趋势。
(2)犯罪原因分析未成年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不善、家暴、离异等不稳定因素会导致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增加犯罪的风险。
- 社会环境:社会变革、城乡差距加大、价值观扭曲等社会问题,使得一部分未成年人无法适应和融入社会,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犯罪倾向。
-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习压力过大、校园暴力等,容易导致学生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进而引发犯罪行为。
三、未成年犯罪的影响与危害未成年犯罪不仅给犯罪者本人带来了长期的心理和法律困扰,同时也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问题加剧未成年犯罪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更是对社会安危、社会公序良俗的严重破坏。
犯罪行为的增加导致社会问题不断加剧,给社会治安和秩序带来了压力。
(2)犯罪链条延伸未成年犯罪往往不是孤立的行为,它往往是一系列犯罪行为的开始,甚至会形成犯罪链条,将更多的未成年人卷入犯罪中。
(3)犯罪者未来发展受阻未成年犯罪的记录将伴随犯罪者的一生,给他们的学业、就业和社会认同带来了阻碍,使其未来发展前景黯淡。
四、应对未成年犯罪的对策(1)家庭教育的重视家庭教育是防止未成年犯罪的基础。
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管教,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关注他们的心理、生活状态,给予他们正面的引导和榜样。
(2)学校教育的加强学校应当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治安和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原因以及现有的防控措施,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对象为相关从业人员、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机构。
调研范围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未成年人犯罪。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未成年人犯罪形式调研结果显示,未成年人犯罪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盗窃、故意伤害、强奸、贩毒、抢劫、网络犯罪等。
其中,盗窃和故意伤害是最常见的两种犯罪形式。
未成年人犯罪中,家庭暴力和校园欺凌案件也逐渐增多。
2.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调研结果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不良,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经济困难等因素导致的家庭失和。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学校暴力和校园欺凌现象较为突出。
(3)社会环境:社会传媒、网络暴力的普遍存在,未成年人对社会价值观的误解和迷失。
3.未成年人犯罪防控措施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措施:(1)加强家庭教育:提倡亲子关系和谐、父母责任心的加强,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
(3)加强社会教育:建立更加健康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监管和治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尽早发现和处置未成年人犯罪行为。
2.家庭要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教育,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
3.学校要加强道德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4.社会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结: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容忽视,它关乎社会的稳定和未成年人的成长。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未成年人犯罪形式多样,原因复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加以预防和治理。
未成年犯罪调研报告
未成年犯罪调研报告
《未成年犯罪调研报告》
近年来,未成年犯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深入了解未成年犯罪的情况和原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报告。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
首先,我们发现未成年犯罪的案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过去十年中,未成年犯罪案件数量增长了20%,为社会带
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其次,我们发现未成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水平和社会影响。
调研显示,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成员犯罪、教育水平低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外,我们调查了未成年犯罪的犯罪类型,发现涉及偷窃、抢劫、打架、吸毒等多种犯罪行为。
这些类型的犯罪不仅危害了社会安全,也损害了未成年人自身的身心健康。
最后,我们对未成年犯罪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我们建议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道德和法律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系调解,加大对未成年犯罪的惩治力度,同时提供更多的社会关爱和帮助,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行为。
综上所述,未成年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期待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一起共同努力,共同为减少未成年犯罪问题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本报告基于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研,从犯罪率、犯罪类型、犯罪原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引言
二、犯罪率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2024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整体犯罪案件的比例为15%,而到2024年上
升到20%。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新兴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未成年人犯罪
问题更为突出。
三、犯罪类型
四、犯罪原因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调查显示有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家庭教
育问题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的不和谐、家长的过度
溺爱或冷漠,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社会环境也是影响
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
例如,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社会文化风气不
健康等。
最后,个体因素也会对未成年人犯罪产生影响,如自我认同、人
际关系、心理健康等。
五、对策建议
六、结论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
力来进行预防和控制。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原因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希望该报告能够对相关部门
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2.赵林峰.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现状与对策研究[J].齐鲁学刊,2024,30(4):204-206.。
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
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报告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秩序和人民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旨在揭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背景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面临的压力也逐渐增加,同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背景和原因,为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做好准备。
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几个城市的中小学进行了一对一的面谈调查。
我们首先制定了调查问卷,包括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内容。
然后,我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调查的城市中选择了1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面谈。
三、调查结果1.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教育不良:调查显示,许多未成年人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缺乏父母或监护人的正确引导和关注。
有些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放任自流或者过于严厉的问题,导致孩子在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方面出现偏差。
(2)社会环境不利因素: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影响深远。
调查表明,一些未成年人生长在贫困地区或犯罪环境中,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容易沉迷于不良行为。
(3)心理问题:一些未成年人存在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和叛逆等。
这些问题容易引发他们对社会价值观的怀疑和不满,从而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2.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社会安全威胁: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安全隐患,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
一些未成年人参与了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破坏了社会秩序。
(2)教育和发展问题:未成年人犯罪不仅使个人无法享受正常的学习成长环境,也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防止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
防止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防止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我们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相关解决方法,特进行本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2.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原因;3. 探讨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
四、调研结果1.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盗窃和抢劫是最常见的犯罪类型;性侵犯、打架斗殴以及贩毒等犯罪行为也有所增加。
2.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家庭环境因素:不良家庭环境、缺乏父母关爱以及父母离异等因素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2)教育因素: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如犯罪为榜样、社会压力大等也促使了一些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
3.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措施(1)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教育水平,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观念和道德意识。
(3)社会参与: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工作,提供更多适合未成年人发展的资源和活动。
(4)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快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维权机制。
五、调研总结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解决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参与,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六、建议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注和投入;2.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3. 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4. 鼓励社会各界加强参与和支持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七、参考文献1. XX犯罪统计年鉴;2. XX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报告;3. XX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报告。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五篇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五篇【篇一】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十分突出,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重大课题。
我们**区地处**省中南部、属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区,历史悠久,20**年12月撤县设区后,总面积407.2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辖8个乡镇和1个办事处。
笔者对本院20**年—20**年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整理归纳,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与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未成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1、从犯罪走向来看,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20**年占全部刑事案件5.3%,20**年占 7.1%,20**年占8.2%。
且低龄化犯罪的比例越来越大,未成年人犯罪中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犯罪的行为日益增多。
20**年14—16周岁犯罪的人为0人,20**年就上升为4人。
因此,低龄化犯罪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及深思。
2、从犯罪类型来看,未成年人犯罪重点集中于抢劫等暴力性犯罪。
涉财、涉暴、涉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
3、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看,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20**年团伙犯罪占未成年犯罪的 41.9%,这与未成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不成熟、涉世不深有关。
4、从犯罪主体的文化程度来看,未成年人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文化, 20**年22名未成年人犯罪中,初中文化的12人,中专文化的6人,小学文化的3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仅为1人。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
综合起来有犯罪分子自身的原因及外界多种因素造成。
(一)未成年人犯罪自身的原因1、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与生理特征的特殊性,使之与成年人犯罪有一定的区别。
未成年人的内分泌非常旺盛,容易导致冲动,但他们的自制力又非常欠缺,容易导致犯罪,过后又非常后悔,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2、自身文化程度低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原因。
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成为未成年人犯罪有所提升的主要原因。
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
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近年来,未成年犯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和舆论讨论使得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本文将通过对未成年犯罪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未成年犯罪的现状未成年犯罪的范围涉及各种犯罪行为,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
据统计,未成年犯罪案件逐年增加,其中以盗窃和故意伤害为主要类型。
这些犯罪行为不仅给受害人造成了伤害,也对未成年犯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未成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环境问题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暴力、亲子关系紧张、父母离异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心理上的创伤和行为上的问题。
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未成年人更容易陷入犯罪的泥潭。
2. 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贫困、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不公正等问题都可能使得未成年人感到无望和无助,从而选择犯罪作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
3. 自身问题未成年人的个体问题也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
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缺乏自律能力、对法律和社会规范的无知等都可能使得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的方案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重要途径。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
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对家庭的支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 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教育改革是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的长远之策。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改善教育质量。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行为规范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社会关爱的重要作用社会关爱对未成年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应该加强对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让他们了解法律的底线和后果。
四、未成年犯罪问题的挑战与机遇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社会调查报告概要:本社会调查报告旨在探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并对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采取的解决措施进行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关键点,这些点可以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有关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建议。
引言: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由于其涉及到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防止和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部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 家庭因素:不稳定的家庭环境、父母缺席、家庭暴力等都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
2. 教育系统问题:低质量的教育、学校暴力、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等问题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
3. 社会环境:贫困、失业、社区犯罪等社会问题也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4. 新媒体的普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普及给未成年人带来了更多的暴力信息和负面影响,导致他们更容易受到犯罪的影响。
第二部分: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1. 个人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会影响其个人成长和发展,使他们的未来受到限制。
2. 家庭影响:家庭成员被牵连进犯罪行为中,使家庭处于困境,家庭关系破裂。
3. 社会影响:未成年人犯罪会对社会秩序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第三部分: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措施1.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提供稳定和温暖的家庭环境,增强未成年人的家庭纽带,减少家庭冲突和暴力行为。
2. 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改善学校环境,培养未成年人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社会保障体系:改善社会环境,减少贫困和失业问题,提供更好的机会和资源给未成年人。
4. 制定合理法律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监管和惩罚,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结论: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改革教育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我们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降低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
未成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未成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点沉重,但又必须面对的话题——未成年犯罪。
哎呀,听起来就有点刺耳,是吧?这可是个不小的社会问题呢。
说实话,未成年人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像阳光一样灿烂,结果却有些人偏偏走了歪路,真让人心疼。
你知道吗?统计数据显示,未成年犯罪的数量近年来居然逐渐上升,真是让人感到一阵阵凉意。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年轻人嘛,应该有的是朝气蓬勃,而不是无所事事。
首先呢,咱们得看看这些未成年人为什么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这个问题可大了去了,背后可隐藏着不少故事。
有的孩子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关心他们,心里就像缺了什么似的,难免寻求一些刺激,结果就“误入歧途”了。
你说,谁不想有个温暖的家呢?可有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满。
再加上同龄人的影响,朋友说“来吧,试试这个”,他们一听,眼睛都亮了,觉得反正也没什么好损失,结果一试就试得不可收拾。
咱们得提提学校的压力。
现在的学习竞争可真是激烈呀,孩子们背负着一大堆作业和考试压力,常常透不过气。
听说过“内卷”吧,真是让人心累。
有些孩子为了逃避这种压力,选择了放纵自己,觉得反正生活也没有什么乐趣,干脆就“放飞自我”。
这可不光是考试分数的问题,连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学业压力大的时候,选择的路就容易偏了。
你说,这跟“过犹不及”还真有点关系。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网络的影响。
互联网就像个双刃剑,既能让人受益,也能把人引向深渊。
现在的孩子们动不动就能在网上看到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网络游戏、暴力视频层出不穷,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有些孩子在网络世界里迷失了方向,沉迷于虚拟的快感,现实生活就变得索然无味。
听说有些未成年人甚至为了玩游戏去偷东西,真是让人心痛。
唉,谁能想到这背后竟藏着那么多无奈呢。
那我们能做点什么呢?家长们得多关注自己的孩子。
咱们不是说要事事都管着,但至少要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他们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
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未成年人犯罪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它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伤害,还会对未成年人本身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行一定的调研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未成年人犯罪现状、成因及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下的犯罪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的范围非常广,包括抢劫、盗窃、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贩毒等等。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频繁发生,给社会治安和未成年人自身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根据《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检察机关统计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逐年上升,其中男性未成年人犯罪人数较高,尤其是在城市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更高。
未成年人犯罪占所有犯罪案件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学生犯罪所导致。
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不仅有传统的打架斗殴、盗窃行为,也包括了网络犯罪等新型犯罪行为。
二、未成年人犯罪成因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非常多样化,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
首先,家庭因素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现代社会,由于忙碌的工作生活,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的成长,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容易使未成年人心灵孤独、叛逆、不安定。
家庭的不和谐、冷漠,父母的不良婚姻等也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诱因。
其次,学校因素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成因。
由于学生在学业上的压力和学习内容的单调,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失衡,使他们通过抽烟喝酒、逃学玩游戏等消极行为来发泄情感,增加自我解脱的感觉。
此外,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也是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因素,如果学校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就会导致学生逃避,变得暴躁,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最后,社会因素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成因之一。
社会环境的不良,如贫穷、犯罪率高、道德沦丧等都会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形成,造成不良行为的产生。
未成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
未成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深度调查,探讨犯罪背后的社会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缓解未成年犯罪问题的日益严重的局面。
调查背景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社会的趋势日益明显,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犯罪率不断上升。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未成年犯罪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盗窃、抢劫、刑事伤害等非暴力犯罪最为突出。
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规模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是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的关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人口统计学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多个城市40所中学500名初中和高中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未成年犯罪类型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最常犯的犯罪类型依次为:1.盗窃2.抢劫3.刑事伤害4.非法拘禁5.寻衅滋事未成年犯罪原因1.家庭因素76.8%的人认为家庭因素导致了未成年犯罪的增加。
单亲家庭、父母不和,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等原因,给未成年人带来了生活上的不稳定和精神上的不安全感,促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2.网络因素调查显示,70.5%的人认为网络因素导致了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过度依赖网络,容易受到网络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的影响,进而受到心理攻击,促使其走向犯罪之路。
3.教育因素46.3%的人认为教育因素影响了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足、教育方式单一等原因,也是促使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决方案1.家庭关怀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倡导良好的家庭关系,提高父母的育儿水平和家庭教育水平。
对失去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社会各界应组织力量进行帮助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2.过度依赖网络的问题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倡导正确使用网络。
对于那些沉迷于网络,已经无法自控的未成年人,应当及时帮助,提供心理和思想上的支持。
3.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必须不断推进。
应该注意到未成年人的需要及其特点,开设各种启蒙教育课程,包括道德、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报告
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未成年人犯罪更是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旨在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帮助探讨相关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
2. 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和原因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包括盗窃、抢劫、贩卖毒品、校园暴力以及网络犯罪等。
这些犯罪行为往往源自于多种原因,如家庭环境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不完善、社会压力以及不良的社交环境等。
家庭因素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缺乏温暖和监护也容易导致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3. 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和危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和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犯罪行为会给受害人带来伤害和损失,使社会秩序受到威胁。
其次,未成年人犯罪会严重影响其自身的成长发展,使其失去未来的机会。
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社会化和价值观的形成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与趋势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更是不时见诸报端。
这一趋势引起了人们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更多关注,并呼吁采取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
5.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干预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犯罪,我们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首先,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环节,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学校教育也应当加强对于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道德教育的培养,提高其法律素养。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当积极承担起责任,提供更多的预防和支持措施。
6.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解决途径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手段和途径。
首先,加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关注并解决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社会问题。
其次,加强监护和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发展。
此外,加强警察和法律机构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严厉追究犯罪责任。
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6篇
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自我鉴定、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elf-evalu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6篇调查报告应当评估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或扩展方向,调查报告可能包括图表、表格等可视化工具,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数据,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未成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
未成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概述:近年来,未成年犯罪案件在我国不断增加,给社会治安和人民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未成年犯罪的现状以及背后的原因,本次调查以群体访谈和案例分析为主要方法,对未成年犯罪进行全面调查,旨在为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应对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一、未成年犯罪的现状根据我国公安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未成年犯罪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其中,盗窃、抢劫、故意伤害和贩卖毒品成为未成年犯罪的主要类型。
另外,网络犯罪也在未成年人中逐渐增多,如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
二、未成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问题:许多未成年犯罪分子来自功能失调家庭,缺乏父母关爱和正确引导。
父母常年忙于工作,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教育,导致孩子心理空虚,易受外界不良影响。
2. 教育问题:一些未成年人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面临辍学、流离失所等问题。
教育资源不平衡导致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容易沉迷网络或走向犯罪。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缺乏正确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易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被卷入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三、未成年犯罪对社会的影响1. 社会治安:未成年犯罪的增加给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不断上升的犯罪数量给警方和司法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给社会秩序带来了困扰。
2. 人民安全:未成年犯罪对人民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人们的财产安全和身体安全都受到威胁。
四、应对未成年犯罪的措施1. 家庭教育: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关键是建立积极的沟通和信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社会参与:政府和社会机构应当加强对未成年犯罪的预防和帮助。
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力度打击未成年犯罪,同时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康复机会。
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
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简介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18岁的人在犯罪行为中扮演主要角色。
这种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调查报告旨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以期为社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调查数据为了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我们对各地的警方记录和相关犯罪数据进行了调查。
根据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以盗窃、打架斗殴、吸毒等行为最为普遍。
这些犯罪行为不仅威胁到个人和家庭的安全,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原因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庭背景的影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的不稳定、缺乏父母关爱、家庭暴力等问题容易导致未成年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选择犯罪行为。
其次,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学校教育的不足、同伴压力、社交媒体的不良影响等都会引导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
影响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对犯罪者本人造成伤害,也对社会和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犯罪行为剥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其次,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宽容和冷漠,可能导致更多的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最后,犯罪行为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应对措施为了有效应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措施: 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家庭环境质量,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2. 学校教育的改善。
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和辅导,帮助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和学习,减少犯罪的机会。
3. 社会关注和支持。
社会应该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注和关心,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4. 加强执法和监管。
警方和法律机构应该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建立更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未成年人犯罪者得到适当的惩罚和帮助。
结论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未成年人犯罪常见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未成年人犯罪常见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未成年人犯罪常见问题的调查报告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其中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现象比较明显。
这里所指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指初次和重新犯罪时均未成年或是初次犯罪未成年而重新犯罪时已成年的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情况。
由于这类案件日益增加,已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特殊现象,有关部门应给予关注。
本文从案件特点入手,对这些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长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并试图提出有效对策加以改善。
两年间,我院共受理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15.44%。
一、案件特点分析(一)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中,以二次犯罪案件居多。
第二次受到司法机关处罚的未成年人占总数的92.5%;第三次受到处罚的有2人,第五次受到处罚的有1人。
(二)从重新犯罪的时间间隔上看,时间间隔较短、在缓刑期内犯罪现象明显。
缓刑期内重新犯罪的占总数的47.5%。
从时间间隔上看,初次与重新犯罪间隔3年以下的占总数的45%;间隔3年至6年的占总数的22.5%;6年至10年的占总数的15%;间隔1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17.5%。
(三)初次犯罪与重新犯罪的罪名重合度与其犯罪间隔成反比。
犯罪间隔3年以下的人中,前后触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为61.1%;犯罪间隔为三年以上的人中,前后触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仅为22.7%。
由此可以看出,犯罪间隔时间越短,罪名重合度越高,且罪名多集中在抢劫、盗窃、故意伤害等暴力型或财产型犯罪,判处刑罚相对较轻;而犯罪间隔时间较长的犯罪嫌疑人,其再次犯罪所涉及的罪名种类较多,情节也趋于严重,被判处的刑罚多重于初次犯罪的刑期。
(四)团伙犯罪现象在重新犯罪中不明显。
未成年人在初次犯罪时互相撑腰、壮胆,所以团伙犯罪现象比较明显;但在重新犯罪时,由于其年龄、身体的增长,多数不需要其他人的协助,单独实施犯罪行为。
(五)从犯罪动机上看,再次犯罪的动机比较单一。
犯罪嫌疑人在初次犯罪时的动机比较多样:有为泄私愤故意伤人的,也有受不良影片影响一时冲动的,有精神空虚寻衅滋事的,还有的是为获取金钱;而犯罪嫌疑人再次犯罪时目标明确,绝大多数是为了获取不义之财。
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
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未成年犯罪调查报告篇1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虽然国家和社会为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出台了一些法律、政策,然而,未成年犯罪却呈上升趋势,而且逐步出现手段成人化、年龄低龄化、团伙化、高智商化、暴力化等新特点,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一)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态势河南省某县20xx-2008年未成年人因违法而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管制的共有183起,具体情况如下表:由此可以看出:1、该县暴力犯罪比例高,多表现为抢劫、盗窃、抢夺、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犯罪等。
在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作案动机和目的十分单纯。
多数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自身素质低,法制观念薄弱,不能清楚地辨别是非。
20xx年15岁花季少女刘某某,不堪忍受同学张某长期的欺压、侮辱,与一帮朋友一起将张某打成重伤,等待她的将是三年有期徒刑。
2、年龄主要集中在16-18周岁之间,农村未成年和城市闲散青少年犯罪比例高,约占总数的88%。
20xx年破获的一个盗窃摩托车团伙案,该团伙犯罪成员4男2女均为十七八岁的未成年人,他们辍学离家出走,在娱乐场所相遇成为恋人、知己,他们模仿着电影里的情人非法同居。
16辆各种型号的摩托车成了他们的战利品和情人节礼物。
3、团伙性犯罪明显。
由于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条件尚处在较薄弱时期,如果以个人的力量来达到犯罪目的,未免胆怯,因而往往形成一些较为稳定的犯罪组织。
4、盲目性、偶发性和冲动性是该县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从犯罪原因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包括未成年人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
青少年犯罪问题调查报告
青少年犯罪问题调查报告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青少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诱惑。
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体制的不完善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
因此,开展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对 50 名青少年犯罪人员进行了个案访谈,并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
三、调查结果1、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
在过去的几年中,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城市。
犯罪类型多样化。
涉及盗窃、抢劫、故意伤害、强奸、聚众斗殴等多种类型,其中盗窃和抢劫所占比例较高。
犯罪年龄低龄化。
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参与到犯罪活动中,甚至有一些未满 14 周岁的儿童也有违法犯罪行为。
2、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家庭因素。
不良的家庭环境,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容易导致青少年心理失衡,产生叛逆心理,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同时校园欺凌现象也时有发生,给一些学生造成了心理创伤。
社会因素。
网络、影视等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容易让青少年迷失方向。
个人因素。
青少年自身法律意识淡薄,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冲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3、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团伙作案较多。
青少年往往喜欢拉帮结派,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以增强安全感和自信心。
犯罪手段简单粗暴。
由于缺乏经验和技巧,青少年犯罪手段通常比较直接和暴力。
重复犯罪率较高。
一旦青少年犯罪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和改造,很容易再次犯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人犯罪常见问题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其中的未成年人重新犯
罪现象比较明显。
这里所指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指初次和重新
犯罪时均未成年或是初次犯罪未成年而重新犯罪时已成年的犯罪嫌疑
人犯罪的情况。
因为这类案件日益增加,已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
特殊现象,相关部门应给予注重。
本文从案件特点入手,对这些未成
年人的心理、成长环境实行深入分析,并试图提出有效对策加以改善。
两年间,我院共受理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总数的15.44% 。
一、案件特点分析
(一) 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中,以二次犯罪案件居多。
第二次受到
司法机关处罚的未成年人占总数的92.5%;第三次受到处罚的有2人,
第五次受到处罚的有1人。
(二) 从重新犯罪的时间间隔上看,时间间隔较短、在缓刑期内犯
罪现象明显。
缓刑期内重新犯罪的占总数的47.5%。
从时间间隔上看,初次与重新犯罪间隔3年以下的占总数的45%;间隔3年至6年的占总
数的22.5%;6年至10年的占总数的15%;间隔1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
17.5%。
(三) 初次犯罪与重新犯罪的罪名重合度与其犯罪间隔成反比。
犯
罪间隔3年以下的人中,前后触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为61.1%;犯罪
间隔为三年以上的人中,前后触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仅为22.7%。
由此能够看出,犯罪间隔时间越短,罪名重合度越高,且罪名多集中在
抢劫、盗窃、故意伤害等暴力型或财产型犯罪,判处刑罚相对较轻;而
犯罪间隔时间较长的犯罪嫌疑人,其再次犯罪所涉及的罪名种类较多,情节也趋于严重,被判处的刑罚多重于初次犯罪的刑期。
(四) 团伙犯罪现象在重新犯罪中不明显。
未成年人在初次犯罪时
互相撑腰、壮胆,所以团伙犯罪现象比较明显;但在重新犯罪时,因为
其年龄、身体的增长,多数不需要其他人的协助,单独实施犯罪行为。
(五) 从犯罪动机上看,再次犯罪的动机比较单一。
犯罪嫌疑人在
初次犯罪时的动机比较多样:有为泄私愤故意伤人的,也有受不良影
片影响一时冲动的,有精神空虚寻衅滋事的,还有的是为获取金钱;而
犯罪嫌疑人再次犯罪时目标明确,绝绝大部分是为了获取不义之财。
(六) 在校生初次犯罪后绝绝大部分流向社会,外来务工未成年人
原本就缺乏监督约束。
在实践中,在校生一旦犯罪,就被打入另类:
或是被送往工读学校,或是被开除学籍推向社会(一般学校都有规定,
只要受到刑事处罚就要开除学籍,判处缓刑也不例外)。
而不愿接受工
读学校严格的管理而拒绝入校的未成年人,实际上等同于流向社会。
实质上多数犯罪的在校生没有返校学习的机会,只能与社会青年混在
一起。
这部分未成年人更容易再次犯罪。
而未成年外来京务工人员来
京后处于游荡状态,没有相对应监督机构,在服刑期满后如无正当工作,很多会再次犯罪,成为惯犯。
(七) 暴力型犯罪主体在犯罪前多受过相似暴力侵害。
犯罪学生所
在学校的周边,往往存有不良社会氛围:如高年级同学或退学同学的
拦路滋扰,社会青年的敲诈勒索等,一些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尤为
严重。
因为学校及相关部门没有有效措施,或是没有长效治理机制,
致使一些受害未成年人思想发生变化,不认为这种现象是犯罪,反过
来拉帮结派,以暴治暴,从暴力受害人转为加害人。
(八) 犯罪主体的家庭教育多存有问题。
不论是来自离异家庭还是
普通家庭,普遍存有家长对未成年人疏于管理或是只知虚寒问暖、对
其精神世界一无所知的状况。
特别是在未成年人初次犯罪后,家长没
有给予充足的关心和准确的教育引导,没能即时将未成年人引向正途。
二、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 犯罪未成年人的“二次污染”情况值得忧虑。
一些未成年人
因为交友不慎或是一时冲动触犯法律,被采取强制措施后或是执行刑
罚期间,在牢房内受到同号犯人的教唆、传染,会沾染上很多不良习气,甚至学习到各种犯罪的方法。
等到其刑满释放时已经变成“五毒
俱全”的社会不稳定人员。
这样的关押环境不适合未成年人的改造。
(二) 令人惊异的是,一些未成年人不以坐牢为耻。
“坐牢前受气
挨打、坐牢后扬眉吐气”的奇特现象使部分未成年人沉溺于“扬眉吐气”的快乐中。
一些问题少年和社会青年有欺软怕硬、欺善怕恶的心理,对在校学生颐指气使、连打带骂,对受过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则
存有惧怕心理,唯唯诺诺。
因为未成年人思想单纯,不会体会到受刑
事处罚对自己一生的长久影响,在短期内会认为坐牢反而使自己在
“朋友”和欺负过自己的“敌人”人面前有了炫耀的资本,能够召集
众多社会青年对以前欺负过自己的人实行报复,而不必担心遭受袭击。
(三) 部分未成年人不能准确理解“从轻减轻处罚”的涵义。
在其
看来,犯罪被抓也不过是被取保候审再被判处缓刑,不用坐牢也不用
受苦。
在心理辅导没有跟上的情况下,法律对犯罪未成年人的威慑力
大大减弱,使未成年人产生“犯罪也不是什么大事”的思想。
(四) 沿袭以前的不良生活习惯和朋友圈子,是重新犯罪的重要诱因。
未成年人被判缓刑后或是刑满释放后,多赋闲在家,一时难以重
新回归社会,而原来的朋友都找上门来,不良生活习惯继续延续,未
成年人的行为就在不构成犯罪与构成犯罪的边缘徘徊,很容易再次触
犯法律。
(五)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里矫正工作缺失严重。
在现阶段,单纯法
律惩罚不能达到教育矫正目的;而学校老师在课余的简单说教,无法成
功完成心理矫正辅导;如果家庭又没有做到耐心协助和教育(有的甚至
没有家长关心),又将其推向学校和社会,未成年人有一种被抛弃感,
继而在不良社会青年的小团体中寻求归属,为其重新犯罪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