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康德:游戏与人性完满的实现

合集下载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

.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林 凌(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摘 要:该文重点探讨在教育思想中康德如何从人性论(善恶共居)过渡到人的本质规定(道德),以及如何通过教育的途径(自然性的教育和实践性的教育)将之实现。

该文试图探索康德贯穿在教育思想中的隐微支柱:理性(理性的彻底性,一方面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得教育必定要寻求自身的终极目标,也即完备性与普世性)与启蒙(使人具有使用自身理智的勇气和决心),整体地呈现出康德关于“自由行动者”的培养何以可能的设想与规划。

关键词:理性;启蒙;康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5.01.001收稿日期:2014-11-10作者简介:林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E-mail:**************①1774年,哥尼斯堡大学根据普鲁士政府的专门命令,开设了教育学公开讲座,规定由哲学教授主讲,每周两个小时。

1776-1777冬季学期是康德首次主讲(八位教授轮流讲授结束后则开启下一轮,当某教授去世时便有后任教授接替主讲;此外,也有暂停授课的情况),前后共四次。

康德采用巴泽多(Basedow, 1723~1790)的《献给各家庭之父母及民众之父母的教育方法手册》为教材,1780夏季讲授时则改用博克(F. S. Bock, 1716~1785)的《耶稣教徒的父母和年轻教师使用的教育艺术教科书》,但“教科书不仅是用来做复述的蓝本,也不仅是用来使材料系统化的依据,而且还是争论的对象”,康德的授课都是超越固定教材的。

[详见:[苏]古留加.康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0.] 之后,接替康德主讲的是赫尔巴特(Herbart, 1776~1841),他将轮流讲课改成了由一人主讲。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3章文学作为活动【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3章文学作为活动【圣才出品】

童庆炳《⽂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3章⽂学作为活动【圣才出品】第3章 ⽂学作为活动⼀、填空题1.弗洛伊德认为⽂学艺术实质上是性本能的“______”。

[南开⼤学2011年研]【答案】升华【解析】弗洛伊德认为,⽂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种“升华”。

在他看来,“艺术的产⽣并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的是在于发泄那些在今⽇⼤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

”⽂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多的升华。

2.⼈是⽂学活动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出发点;归宿点【解析】⽂学活动是在⼈的⽣活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审美精神活动,是⼈所从事的⽂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是⼈的本质⼒量的对象化。

⽂学作品是⼈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的,并且是为了⼈的需要⽽写的,因此,⼈是⽂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名词解释1.⽂学四要素[中国传媒⼤学2012年研]答:⽂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论及批评传统》⼀书中提出的⽂学活动的四种要素。

他认为⽂学是⼀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学活动。

⼀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活,即“世界”;⽣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学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的整体关系。

2.⽂学性[武汉⼤学2010年研;四川⼤学2011年研]答:⽂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学的本质特征。

⽂学性是指⽂学之所以成为⽂学的性质,如押韵、对偶等。

⽂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

形象思维和⽂学幻想、多义性和暧昧性是⽂学性最基本的特征。

⽂学性的定义与语⾔环境以及⽂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的主要观点

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的主要观点

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的主要观点“游戏说”是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其主要观点有:(1)艺术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

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

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2)“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席勒在康德的基础上加以发挥,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

“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游戏,其实也是一种审美活动。

在席勒看来,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

审美的游戏,是对动物*性*游戏的提升,它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

游戏,作为游戏冲动,作为调和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中介,创造了最广义的美。

(3)自由是审美与游戏的根本特征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满实现。

席勒认为,游戏的根本特征在于自由。

而人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是自由的。

基于以上观点,他认为审美与游戏是相通的。

这也正是在审美摆脱任何外在目的,而以自身为目的,心灵各种内力达到和谐因而是自由的这一意义上使用游戏这一概念的原因。

(4)艺术活动是“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其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谷鲁斯也标举游戏说,但认为过剩精力说难以解释人在游戏类型上的选择性和殚思竭虑、废寝忘食的专注。

他还认为,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

谷鲁斯借鉴了文艺史上古老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

该学说认为,艺术活动是无功利无目的自由的游戏活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或冲动。

当然这种“内模仿”区别于动物的模仿,而具有人的本能的特点。

总之,游戏说试图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揭示艺术发生的奥秘,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将精神上的“自由”看作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于人们理解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创造的基本动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康德,理性]论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实现

[康德,理性]论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实现

论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实现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确立了纯粹实践理性作为意志本身的规定根据,即道德律,强调了理性是实践的,也就是理性自身即是理论的或思辨的,又是实践的。

理性是实践的就预示着理性必须得以实现,这就需要解决实现的对象以及实践的保证。

他在此书中为实践理性规划了至善目标,这个至善要成为完满的善,整体对象就必须包括德性和幸福,而这两个原则却是矛盾的,即构成了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解决了这个二律背反就解决了实践理性的实现对象问题。

一、至善:纯粹实践理性的整体对象与《纯粹理性批判》的思路相反,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给出的是从本体到现象界的思路,是从原理到概念到感性生活中,是从超感性世界到感性经验世界的思路。

而人作为主体恰恰生活在两种世界中,故而两个批判的解决都要落到至善概念上。

康德认为,至善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为至高无上的善,一为全部的和完满的善,因为,至高的东西可以意味着至上的东西,也可以意味着完满的东西。

这两层含义就是至善的两个要素,即德性和幸福。

所谓至上的东西,指的是本身无条件的东西,而且可以是其他东西的条件。

在康德那里,德性正是这种本身是条件的东西,已是谋取幸福的条件。

可以说,德性就是这种至上的善。

关于这一点康德在分析论中己经说明。

康德的道德哲学建立在纯粹实践理性作为意志本身的规定根据上,当道德律作为一种普遍法则,对我们形成绝对命令时,必然会损害我们的爱好,从而导致痛苦的情感产生。

但是,我们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由于对道德律本身的敬重,是我们逐步形成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兴趣和意志动机、意志兴趣、意志准则的概念,而这时的理性实践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伤害感情的事,相反是对遵守道德律产生出由衷的兴趣。

对于道德的敬重程度会产生两种道德状态:一则是合乎义务,一则是出于义务。

合乎义务是一种约束,出于义务是一种压力。

这两种行为都不能完全算是发自内心的,而当有一天对于道德律的敬重更深层地内化成既不出于约束也不因为压力而产生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团别的道德状态,即可称之为德性。

完满德性在实践上如何可能?——兼论康德的德性修养观

完满德性在实践上如何可能?——兼论康德的德性修养观
性 和完满 性 而 言 还 不 是 现 实 性 , 德性终究是 “ 理
才能为所 谓 的德 行提供根 据。在 《 道 德形 而上
学》 中, 康德明确把德性 ( v i r t u e ) 规定为一种 自制
的道德能力 , 出 自这种意志品质的行为就是德行 ( v i r t u o u s a c t i o n ) J 】 卯 。意志与实践理性 是 同一
同使用 , 认 为二者都是 “ 至上 的善 ” , 似乎没有 区 别, 实 际上他 进行 了 区分 : 行 动是 意志表 现 出来 的 “ 现相” ¨ , 意 志实 则 为 人 的 欲 求 能 力 , 行 动 则 是实现欲求 目的的身体能力 , 而“ 行动的一切德 性价值的本质取决于道德律直接规定意志。 ” [ 2 ] 9 8
康德之所 以要对作为欲求能力的意志即实践理性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8— 2 5
质, 是通过意志是否始终 出 自法则而进行欲求的 内心拷问而获得 的意志品质。也正因为如此 , 康 德还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理论 。在功能的意
作者简介 : 冯显 德( 1 9 7 1 一) , 男, 湖北宣威人 , 湖北 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哲学博士 , 研究方 向 : 哲学 、 伦理
种能力的发挥却表现在 与人 的 自然本性 的斗争
中, 既表 现 为对 于 自然爱好 的独立 性 , 又表 现 为接
受道德法则限制 的自由性 , 前者是消极 的自由, 后 者是 积 极 的 自由。德 性在 本 质 功 能 上是 一 种 “ 道 德无情” , 而不是“ 道德冷漠” , “ 德性 的真正力量
第1 4卷 第 5期
V0 1 . 1 4 No . 5

康德依据人性论教育

康德依据人性论教育

康德依据人性论教育康德《论教育学》中给出的教育的定义是:“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

我们所理解的教育,指的是保育(养育、维系)、规训(训诫)以及连同塑造在内的教导。

据此,人要依次经历婴儿、儿童和学生这样几个成长阶段”康德的教育定义中包含“养育”。

康德指出:“保育意味着父母要采取预防措施,使孩子不会有害地运用其能力。

”康德把“规训”也纳入教导范畴,认为:“规训或训诫把动物性转变成人性。

动物通过其本能已经是其全部,一个外在的理性已经把一切都为它安排好了。

人却要运用自己的理性。

他没有本能,而必须自己给自己的行为制定计划。

但因为他不是一生下来就能这样做,而是生蛮地来到这个世界,所以就必须由别人来为他做这件事。

”规训防止人由于动物性的驱使而偏离其规定性:人性。

比如,规训必须限制人,以使其不会野蛮鲁莽地冒险。

因此训诫是纯然否定性的,也就是那种把野性从人身上去除的活动,与此相对,教导则是教育的肯定性的部分。

康德认为:“野性指的是不受法则规约。

规训将人置于人性的法则之下,并且由此开始让他感受到法则的强制。

这必须及早进行。

因此人们把孩子们送进学校时,一上来首要的目的并不是到那里学习知识,而是让他们能由此习惯静坐,严格遵守事先的规定,以便他们在将来不会随便想到什么就真的马上做什么。

”在康德看来,正是依靠教育天赋人性才被引导出来,才成为人。

康德认为:“人类应该将其人性之全部自然禀赋,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从自身中发挥出来。

教育是由前一代对下一代进行的。

对此人们可以到生蛮状态中去寻找第一开端,也可以到完满的、有教养的状态中去寻找。

如果后一种情况被当成是和先前和最初就存在的,那么人必须是后来又再度野蛮化并堕入生蛮状态之中了。

”“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

我们所理解的教育,指的是保育(养育、维系)、规训(训诫)以及连同塑造在内的教导。

据此,人要依次经历婴儿、儿童和学生这样几个成长阶段”保育意味着父母要采取预防措施,使孩子不会有害地运用其能力。

康德、席勒“游戏说”

康德、席勒“游戏说”

之所以选择席勒“游戏说”这一个切入点尝试阐发,是因为我在上比较文学的时候,老师以“游戏”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

他说:小孩子往往是没有自主权、没有自由的,因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由大人支配和安排。

只有在“游戏”当中,小孩子扮成大人的样子,模仿大人教训小孩,从中得到乐趣。

只有在游戏中,小孩的我才是我,才是自由的。

小时候的自己的确几度沉浸在游戏当中,长大后仍不解其中缘由,只当自己幼稚使然;现在听得老师一说,不禁会意一笑。

当然,老师说的“游戏”和席勒的“游戏”完全是两回事。

历史上的“游戏说”有两种。

一种叫“康德——席勒游戏说”,一种叫“斯宾塞——谷鲁斯——朗格游戏说”。

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一种哲学观点。

也是我这篇论文的主角。

在《美育书简》里,席勒认为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美的本质“在美的现象的各元素的必然结合中扬弃”,而美的现象是美的本质在不同对象上的感性显现,所以说“美是自由的显现”。

“美必须作为人的必要条件揭示出来”,人的必要条件是人的本质——“自由”所规定的,表现为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即人的全面与完整性。

那么,这些本性又是怎样在对象上得到显现的呢?席勒的回答是:“游戏”。

“游戏”这个概念对于席勒美学的重要性也是众所周知的,虽然对他的解释是见仁见智的。

“游戏”概念涉及美感、审美心理作用、美感教育、艺术特征、审美发生等多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首先梳理一下有关席勒“游戏说”的相关知识。

一、席勒“游戏说”的提出及相关概念席勒的游戏说是在《美育书简》中出现的。

席勒为什么会提出游戏说?游戏说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存在的?其中,席勒认为,人有三种冲动:感性冲动、形式冲动(理性冲动)和游戏冲动。

这三种冲动又是怎么一回事?大家知道,《美育书简》是席勒为论述审美教育而写的。

在《美育书简》第十一至十二封信中,席勒提出了人的出自两种相反的本性的要求:第一种本性产生出“迫向绝对真实”的要求,而“迫向绝对真实”也就是使自身与自然界成为一体;第二种本性使他产生“使一切内在的东西外在化”的要求,即“给予所有外在的东西以形式”。

康德说人有三种快乐作文

康德说人有三种快乐作文

康德说人有三种快乐作文
康德,德国哲学家,关于人的快乐提出了三种层次的区分,这些观点可以作为撰写作文的一个深刻主题。

以下是基于康德理论构建的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概要:
标题:康德论人生的三种快乐
正文:
康德曾精辟地指出,人之快乐可划分为三个维度:物质性快乐、道德性快乐和审美性快乐。

首先,第一种快乐是物质生理上的快乐,它源于直接的感官满足与实际利益的获取。

比如品尝美食、穿着舒适的衣服或居住在豪华的居所所带来的愉悦感,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快乐来源,我们称之为“享乐的快乐”。

这种快乐直观易懂,但往往短暂且依赖于外在条件。

其次,第二种快乐是道德上的快乐,即当我们遵循内心的道德法则行事,做出符合正义、仁慈的行为时所体验到的内心安宁与自豪。

如帮助他人、信守承诺或是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个人,即使这可能并不带来直接的利益,甚至有时需要牺牲个人利益。

这种快乐深植于我们的良知之中,持久而内在,它是对人格完整性和道德尊严的肯定。

最后,第三种快乐则是审美的快乐,它既不依赖于物质享受,也不直接关联于道德行为。

它源自对美、和谐以及崇高事物的欣赏和理解,比如艺术创作、自然景观或智慧思想的领悟。

这种快乐体现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深度,是超越功利、直达灵魂的喜悦。

总结来说,康德提出的三种快乐观为我们描绘了人生不同层面的幸福感。

物质生活给予我们基本的生存满足,道德实践则让我们获得精神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而审美活动则进一步拓展了我们的心灵视野,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求无限的意义。

理解并追求这三种快乐,有助于我们实现更为全面、平衡和有意义的人生。

康德、席勒“游戏说”

康德、席勒“游戏说”

之所以选择席勒“游戏说”这一个切入点尝试阐发,是因为我在上比较文学的时候,老师以“游戏”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

他说:小孩子往往是没有自主权、没有自由的,因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由大人支配和安排。

只有在“游戏”当中,小孩子扮成大人的样子,模仿大人教训小孩,从中得到乐趣。

只有在游戏中,小孩的我才是我,才是自由的。

小时候的自己的确几度沉浸在游戏当中,长大后仍不解其中缘由,只当自己幼稚使然;现在听得老师一说,不禁会意一笑。

当然,老师说的“游戏”和席勒的“游戏”完全是两回事。

历史上的“游戏说”有两种。

一种叫“康德——席勒游戏说”,一种叫“斯宾塞——谷鲁斯——朗格游戏说”。

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一种哲学观点。

也是我这篇论文的主角。

在《美育书简》里,席勒认为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美的本质“在美的现象的各元素的必然结合中扬弃”,而美的现象是美的本质在不同对象上的感性显现,所以说“美是自由的显现”。

“美必须作为人的必要条件揭示出来”,人的必要条件是人的本质——“自由”所规定的,表现为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即人的全面与完整性。

那么,这些本性又是怎样在对象上得到显现的呢?席勒的回答是:“游戏”。

“游戏”这个概念对于席勒美学的重要性也是众所周知的,虽然对他的解释是见仁见智的。

“游戏”概念涉及美感、审美心理作用、美感教育、艺术特征、审美发生等多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首先梳理一下有关席勒“游戏说”的相关知识。

一、席勒“游戏说”的提出及相关概念席勒的游戏说是在《美育书简》中出现的。

席勒为什么会提出游戏说?游戏说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存在的?其中,席勒认为,人有三种冲动:感性冲动、形式冲动(理性冲动)和游戏冲动。

这三种冲动又是怎么一回事?大家知道,《美育书简》是席勒为论述审美教育而写的。

在《美育书简》第十一至十二封信中,席勒提出了人的出自两种相反的本性的要求:第一种本性产生出“迫向绝对真实”的要求,而“迫向绝对真实”也就是使自身与自然界成为一体;第二种本性使他产生“使一切内在的东西外在化”的要求,即“给予所有外在的东西以形式”。

论席勒的“游戏说”

论席勒的“游戏说”

论席勒的“游戏说”罗双【摘要】游戏是席勒美学思想的核心语词。

席勒通过对游戏的规定和阐述形成了他的“游戏说”,成为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游戏最经典的言说。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在人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游戏的特殊规定,游戏不仅是自由的游戏,还是审美的游戏。

席勒根据这一规定把游戏应用到审美王国和审美教育之上,使游戏指向自身以外的人和世界。

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一规定使游戏形成了自身的边界,我们必须在界限之内正确看待席勒的“游戏说”。

%Play is a core concept in Schiller's aesthetic thoughts.Schiller has established his thoery of play by formulating and expounding it, and it has become the most classical discourse about play in the history of wsetern thoughts.In his On the Aesthetic Educa tion of Man Schiller establishes the special rules which characterize play sa not only free ubt also aesthetic.By this cha racterization, Schiller applies play to the aesthetic domai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enabling play to point to the man and the world outside the self.However,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play formstis own frontier which our discussion of his th e-ory of play must not overstep.【期刊名称】《美育学刊》【年(卷),期】2016(007)002【总页数】7页(P19-25)【关键词】席勒;游戏;美;人性;审美教育【作者】罗双【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3-0游戏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存在现象和生存状态,为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所关注和研究。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文档资料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文档资料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伦理学是关乎人与人性的。

康德伦理学更是如此,因为他比他的前人更能彰举人的自由与尊严,更能凸显人性。

如果说,康德哲学是以思考人为核心和目的的话,如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提到的四个问题( 我能认识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期待什么?人是什么?) ,那么,康德的伦理学就试图回答第二问题。

然而这个问题却是与人性论密切相关的,忽视了人性论的研究,不仅不能理解“我应当做什么”这一问题所触及的理论内涵和意义,同样也无法深刻理解伦理学。

而目前国内对康德人性思想的研究存在着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对康德的人性思想作了中国式的理解,仅仅集中在人性是善还是恶的讨论。

其实西方对人性的理解是多维度的,不仅仅局限在善恶问题上。

二是仅仅从人与动物对比的维度理解康德的人性思想。

其实康德是在人与兽、人与神的双重维度中来理解人和人性的。

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对康德人性思想的正确理解,从而影响对康德整体的伦理思想的完整的把握。

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去梳理、挖掘康德的人性思想,以期有利于对康德伦理思想的正确而全面的把握。

、兽性与神性之间:人性的定位西方文化传统源于两希文明。

古希腊文化倾向于把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性,认识到理性与感性、灵与肉的冲突是人性的一个内在的属性。

这实际上从人与动物的比较中来审视人。

作为希伯 莱文明的最重要的体现的基督教则强调要在神与人的关系中来 审视和界定人。

所以西方文化倾向于在人与兽、 人与神的双重关 系中来界定和解释人,前者体现出人的优越,后者体现了人的有限性。

成长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康德难免不受其影响。

只不过在 康德审视人的视野中,上帝不再是人格性或具有位格性的神, 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意义上的存在,是哲学家思想中的为了道德目的所作的一种设定,仅仅充当道德的守护神的角色。

人置于兽与神之间,并从人与兽、人与神的双重关系维度去界定 人及人性,这不仅可以全面地、整体地认识人性,而且也为其伦 理学确定了基调:存在于兽与神之间的人在道德上的整体旨趣就 是克服或逃离兽性,趋向神性。

中国美学审美主义经历的四个阶段-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中国美学审美主义经历的四个阶段-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中国美学审美主义经历的四个阶段-美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中国现代美学审美主义伴随中国社会变革和主流美学形态转换, 先后发展出无功利审美主义、心理自足审美主义、个体感性审美主义和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四种历时性形态, 各形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较强的针对性。

无功利审美主义是为对抗中国实用主义文化观和人生观而引入的;心理自足审美主义是借鉴西方心理学美学成果建立起来的;个体感性审美主义则是为纠正客观派、实践派美学的偏颇而提出的;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则是对实践论美学的超越与反拨。

四种形态的审美主义共时上与主流美学交织互补, 历时上具有清晰的发展线索, 构成中国现代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

梳理美学审美主义思想, 有助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规律, 展望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未来。

关键词:审美主义; 无功利; 心理自足; 个体感性; 生命本体;Abstract:Aestheticism in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diachronically develops into four forms along w ith Chinese social change and mainstream aesthetics, namely disinterestedness, psychological self-sufficiency, individual perceptual and life ontology, displaying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times and strong relevance. Aesthetic disinterestedness is introduced to combat China pragmatism culture view and the view of life; psychological self-sufficiency aestheticism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achievements of w estern psychological aestheticism; individual perceptual aestheticism is proposed to correct the prejudice of social school and objective aesthetic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life ontology aestheticism is the refu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doctrine of practice aesthetics. These four forms of aestheticism synchronically mingled w ith the mainstream aesthetics either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w hile diachronically presented a distinct history of development, w hich constitutes an integral part of modern China aesthetics. An overall analysis on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ism ideology w ill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and look ahead a bright futur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Keyword:aestheticism; disinterestedness; psychologicalself-sufficiency; individual perceptual; life ontology;20世纪中国有两种类型审美主义, 一是文艺审美主义, 另一个是美学审美主义。

康德道德人性论及启示

康德道德人性论及启示

康德道德人性论及启示康德道德人性论及启示摘要人性问题在中西哲学史上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论题。

在西方,以道德哲学家自居的康德,在道德哲学的理论框架下,对人性作了超验的逻辑演绎概括。

向善的原初禀赋和趋恶的倾向构成其人性论的基本前提,而自由的任性则是人性的根源。

同时,康德人性论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人性善恶的表现形态,而是基于对人性的规定使道德责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成为可能。

相比于康德用逻辑的方法演绎人性论,中国人性论由于是非逻辑的,因此出现了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这就需要借鉴康德关于人性论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康德、人性论、善、恶一、前言在中国伦理学史上,人性问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从先秦时期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告子性具善恶论,就已经奠定了中国人性论的基本格局,关于人性的定位甚至成了其哲学的基础——中国哲学本身就是关于人的哲学。

中国哲学讲究“体用不二”、“即工夫即本体”、“即本体即工夫”,人性作为哲学形而上学的基础——即本体论宇宙论,直接决定了在现实中践履的修养方法问题——即工夫,由于本体和工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本体的规定性就决定了工夫的方法,工夫的修为是对本体的体现;没有本体工夫无从落实,没有工夫本体无从体现。

人性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提升,既体现着哲学形上学基础性的理论构建,也担负着充实哲学大厦的重要功能,这在宋明理学那里体现地最为深刻,也正是宋明理学将中国人性论哲学推向了高峰。

但是,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现代化浪潮不断东渐,传统哲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在道德危机、信仰危机面前,传统的人性论不但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在一定层度上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种障碍,自身关于人性方面的理论资源越来越难以支撑社会现实的发展。

在西方,人性论并不是其哲学发展的主线。

古希腊哲学关注的是人以外的自然,直到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出于宗教本身的特色,人性问题才占据了一席之地。

浅议康德美学“人是创造的最终目的”

浅议康德美学“人是创造的最终目的”

浅议康德美学“人是创造的最终目的”陆澎澎康德目的论体现了美学研究从以神为最后目的到以人为最后目的的转向,表现出美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

康德目的论判断力批判虽然没有进行直接的审美分析,没有直接提出什么审美论点,但它却表现出康德整个美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一、古老的“目的论”命题目的论在西方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上目的论的创始人。

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按照自己的意志、合乎一定目的而安排的。

比如,神给人以眼睛是为了看,而在眼皮边缘安排了睫毛是为了免得风伤害眼睛,等等。

而柏拉图认为,每一事物的理念是这一事物追求的目的,高一级的理念是低一级的理念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目的的,比如,植物为了结果实而开花长叶,为了吸收养料而在土壤中生根。

这些早期的目的论是人们整个宇宙论的一部分,还没有直接和美学联系起来。

把目的论和美直接联系在一起,是中世纪的事情。

《圣经》“创世纪”里明确地说:“上帝看见他所创造的一切无不美丽非常。

”上帝是一切的创造者,自然也是美的创造者。

大主教巴塞尔说,上帝创造的世界之所以美,并非因为世界使上帝的感官愉悦,而是因为世界符合上帝创造它的目的。

在中世纪,人们把所有“可见的美”都看作是“不可见的美”、上帝的美的反映,上帝是所有美的事物的根源。

大主教格鲁塞斯特说:“上帝是最为完善的完善,最为充实的充实,最形象的形象和最美的美。

”因此,所有的东西,如果体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目的就是美的,如果不符合上帝的目的就是丑的。

整个中世纪上千年的时间里,人们都是这样把美的最后原因归结为上帝,把美和上帝的目的连在一起,认为所有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符合上帝创造它们的目的,是因为它们在整个世界中占有自己应该占有的位置,所以它们才是美的。

二、康德“目的论”美学康德《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目的论美学却并不是把世上一切存在的最后目的简单地归为上帝。

他追问的是究竟什么东西才有要求作为创造的最后目的的优越地位,他说:“如果我们彻底检查整个自然,我们在它作为自然来看,并不发现任何东西是能要求有作为创造的最后目的这种优越地位的。

康德游戏说

康德游戏说

游戏的幻象【摘要】康德虽然认为其它形式的幻象是有害的,却对艺术“游戏的幻象”情有独钟。

康德的“游戏说”指出艺术活动好像游戏,这就是一种工作,他是对自身愉快的,是自由的,他把艺术活动区别于自热活动,区别于手工艺。

这抓住了艺术的审美本质,他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特征。

康德坚持艺术介于认知和道德之间,康德也坚持艺术的游戏性是虚幻的。

【关键词】康德游戏艺术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奠基人。

康德的代表作《判断力批评》是他批判哲学的理论体系,这部着作的美学观念和文学艺术理论在西方文论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艺术的本质特征上,康德提出了艺术好像游戏的观点。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谈到游戏的地方很多。

总的说来,他把艺术作为人的“感觉的自由游戏”、“观念的游戏”,强调艺术同通常的游戏那样,由于摆脱了实用的与利害的目的并“从一切的强制解放出来”,而具有“自由”、“单纯”和“娱乐”的特征。

所谓“从一切的强制解放出来”,也就是说除了自身的目的之外,艺术不从属于其他的目的,如功利的、道德的、认识的目的。

所谓“感觉的自由游戏”、“观念的游戏”,意思是指艺术之美感与想象的特点。

康德还从生理与心理方面来谈游戏:“肉体内被促进的机能,推动内脏及横膈膜的感觉,一句话说来,就是健康的感觉(这感觉在没有这种机缘时是不能察觉的)构成了娱乐。

在这里人们也见到精神协助了肉体,能够成为肉体的医疗者。

”康德还特别强调把赌博排除于“美的游戏”之列。

他已经从“精神协助肉体”来说明游戏为艺术的审美特征。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过一句话:“人们把艺术看作仿佛是一种游戏”。

诗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其他艺术则是“感受的游戏”。

后来,席勒把康德的这种观点发扬光大了。

康德的“游戏说”指出艺术活动好像游戏,这就是一种工作,他是对自身愉快的,是自由的,他把艺术活动区别于自热活动,区别于手工艺。

这抓住了艺术的审美本质,他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特征。

优美与崇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美学》第三章第三节讲义

优美与崇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美学》第三章第三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美学》第三章第三节讲义优美与崇高优美与崇高是审美实践活动发展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

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西塞罗,就明确地把美分成“秀美”和“威严”两大类。

他说:我们可以看到,美有两种:一种美在于秀美,另一种美在于威严,我们必须把秀美看作是女性美,把威严看作是男性美。

他所谓的“秀美”和“威严”,实际上包含着优美和崇高的含义。

一、优美(一)优美(俄:Прёкрасное)的概念: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存在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是和谐化一的人生存在至境。

在优美这种审美形态中,自然感性形式往往具有对称、均衡、圆润、柔和、比例协调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并且激发人们产生对于人生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

作为优美审美形态的审美对象,一般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的形式特征,对于优美的对象,常常以清新、秀丽、柔媚、娇小、纤巧、精致、幽静、淡雅、素静、轻盈等加以描述。

优美的审美形态使人产生优美感,优美感一般具有和谐、平静、松弛、舒畅的心理特征。

优美感的心理特征,表现出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和谐。

作为最早被人类所认识和把握的美的范畴,优美是美最一般的形态。

所以在西方早期,美和优美往往混为一体。

因此,在广义上,美包括崇高、优美、悲剧、喜剧、丑和荒诞等形态,但在狭义上,美则主要指的是优美。

(二)优美的内涵与特点:a )在自然领域,优美的审美形态中不是作为人类社会的对立面出现的,而是成为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物性与人性完美和谐的统一。

b )在社会人生领域,优美的内涵从本质上说就是真善美最大限度的和谐统一。

c )优美的内涵:①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实表现。

在审美主体的感受中,人的存在得以自我观照,从而呈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和谐状态。

这应该是优美的最基本的意象内涵。

康德、席勒与伽达默尔“游戏说”的核心思想与哲学立场

康德、席勒与伽达默尔“游戏说”的核心思想与哲学立场

康德、席勒与伽达默尔“游戏说”的核心思想与哲学立场作者:黄宗权来源:《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年第05期摘要:“游戏”是西方艺术领域的重要术语和哲学观念。

以康德、席勒、伽达默尔、斯宾塞、谷鲁斯为代表的哲学家都先后提出了基于各自哲学立场的“游戏”观点,构成了西方哲学史上的“游戏说”思想体系,对艺术的创作、人与艺术的本质关系、艺术的起源与艺术的诠释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着重聚焦康德、席勒和伽达默尔三者的“游戏说”,在辨析各自学说的核心主张的基础上,探究其背后的哲学立场和哲学面向,并解读其相互差异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审美自由;理性与感性;游戏与艺术;艺术诠释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18)05-0018-06国际DOI编码:10.15958/ki.gdxbysb.2018.05.003作为艺术起源论的一种假说,“游戏说”似乎是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人类学命题。

但在哲学语境中,由于“游戏说”的内涵要复杂得多(很多关于艺术起源论的研究也常应用哲学、美学领域的“游戏说”思想),它涉及到人与人性的本质,也涉及艺术和美学的诸多基本问题。

比如,人为什么需要游戏?游戏和艺术在美学的视角下呈现了何种关系?游戏自身又具有何种的哲学意义?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构成了“游戏说”问题的核心,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代表了不同“游戏说”提出者的不同哲学立场和哲学思考。

在西方哲学史上,“游戏”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术语和哲学概念,尤其在和艺术相关的领域中。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在《法篇》中借克利尼亚和雅典人的对话说道:“那么以快乐为我们判断的惟一标准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种表演既不能给我们提供有用性,又不是真理,又不具有相同的性质,当然,它也一定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坏处,而仅仅是一种完全着眼于其伴随性的魅力而实施的活动……当它既无害又无益,不值得加以严肃考虑的时候,我对它也使用‘游戏’这个名字。

康德的目的王国理念-最新文档资料

康德的目的王国理念-最新文档资料

康德的目的王国理念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了道德法则的普遍公式和三个变形公式,作为其实践哲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命题,但在这几个公式中研究者历来关注最少的就是目的王国公式(第三变形公式)及其理念。

国外学者对此作专门研究的主要有Christine M.Korsgaard M.Korsgaard、、Andrews Reath、Katrin Flikschuh ,Flikschuh 认为Korsgaard 和Reath 受Rawls 的共同立法者的正义社会思想影响,都把目的王国看作是由其成员共同立法和交互强制而形成的政治性系统整体。

在他看来,这种解读不仅偏离了目的王国的“形而上学”性质,还容易歪曲康德政治哲学的基本思路,因为一个其成员之间交互强制的目的王国理念只能是一种规范性的政治共同体概念,而不像康德所说的“仅仅是个理念”。

政治共同体概念,而不像康德所说的“仅仅是个理念”。

Flikschuh 的反驳要点在于将目的王国的“系统性”和自我立法严格限制在个体层面,每个成员决不能对另外的成员立法并构成强制;并且目的王国指向了至善和上帝的理念,而不是政治哲学。

但在我看来,哲学。

但在我看来,Fliksehuh Fliksehuh 的解读毋宁使康德的思想退回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前定和谐的理论框架中。

本文的写作意图就在于对Flikschuh 的这种极端个体主义反驳思路的再批判,并从这种批判中重建康德目的王国的基于共同立法的系统性。

因此,在结构上,本文首先分析Flikschuh 的研究思路,并从道德法则三个变形公式的结构关系人手说明目的王国理念的系统性只能来自于成员之间的交互强制和共同立法;其次我将根据《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道德形而上学》、《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和《判断力批判》等著作中的相关思想对目的王国理念进行重新解读;最后说明目的王国中各成员共同立法的理性根据及其交互强制形式。

强制形式。

一、一、Flikschuh Flikschuh 对目的王国理念的解读对目的王国理念的解读(一)(一)Flikschuh Flikschuh 的解读思路的解读思路Fliksehuh 在对目的王国的解读中依赖于第一批判中的相关理论背景。

论席勒“游戏说”

论席勒“游戏说”

论席勒“游戏说”【摘要】席勒作为德国古典美学过渡阶段的理论家,他上承康德,下启黑格尔,完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向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

席勒继承了康德的观点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艺术的起源“游戏说”。

“游戏说”蕴含了深厚的人类文化学意义,席勒将艺术判断和艺术创造视为沟通现实和理想,平衡感性和理性的桥梁和中介,从而使游戏与自由,与艺术具有了内在的相关意义和强烈的超越性追求。

因此,理清席勒“游戏说”的思想内涵及其理论指向,对我们理解当代美学所发生的某种变革,正确认识游戏在美学中所占有的地位以及由此形成的与古典美学的审美差异,是不无裨益的。

【关键词】席勒游戏美学艺术纵观整个西方美学史,很多美学家在研究美学问题时都发现了艺术与游戏的密切关系,于是,许多人将这两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试图从中找出艺术的起源和本质。

这一美学传统长期以来影响着人们对艺术的看法,特别是在德国,从16世纪的马佐尼到18世纪的康德,之后的席勒,19世纪的谷鲁斯等以及20世纪的伽达默尔等都对游戏和艺术的共通点作了充分考察,并借助这一共通点建立自己的美学思想。

把艺术同游戏相对照,的确为美学理论上的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这也许是美学游戏说研究的一个出发点。

而席勒在其中扮演了理论奠基者的角色。

一、席勒的“游戏说”席勒的游戏说是在《美育书简》中出现的。

在《美育书简》里,席勒认为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美的本质“在美的现象的各元素的必然结合中扬弃”,而美的现象是美的本质在不同对象上的感性显现,所以说“美是自由的显现”。

“美必须作为人的必要条件揭示出来”,人的必要条件是人的本质——“自由”所规定的,表现为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即人的全面与完整性。

那么,这些本性又是怎样在对象上得到显现的呢?席勒的回答是:“游戏”。

(一)“游戏说”的产生席勒认为,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可以分辨出人身上具有两种对立因素,即人格和状态。

二者在绝对的存在、即理想中的人是统一的,但在有限的存在、即经验的人中却是分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康德:游戏与人性完满的实现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格分裂和异化的背景下,席勒探寻如何才能塑造完整的人并真正获得自由。

通过对康德理论的批判继承,席勒提出了自己的游戏说:即美的状态对道德状态有强大的影响,是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最高阶段。

他看到自然是审美游戏的源泉,而游戏冲动使人获得审美情趣和自由。

游戏冲动需要外观,只有想象力活动与自由的形式相统一,使具体感性对象彰显出人的自由精神,才出现审美游戏,完成对美的追求。

标签:游戏冲动;自由;审美;外观
一、引言
席勒对古希腊时代——一个人性和谐素朴的黄金时代充满向往,古希腊的人性是完整的,社会是和谐的。

古希腊人的亲近自然和自由存在,在现时代是不存在的。

这种参照对比引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促使他寻找和捍卫自然,以及对自由游戏的人性的探求。

席勒反对启蒙运动时期理性统治社会的观点,认为这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专制统治。

起初,他是赞同法国大革命的,密切关注着民主的发展。

于他而言,对人权和公民权的解释和保障尤其是一大进步。

当几年后政治极端运动大规模兴起时,席勒转而对其进行抵制,预见了雅各宾派蔑视自由和人权的动荡统治。

席勒对当时的现状痛心疾首,于是把市民悲剧作为重要的表达形式,从早期戏剧到《阴谋与爱情》,激情和感伤是对人性释放的表达和市民自我意识提升的呼唤;在《唐·卡洛斯》等作品和《美育书简》、《论朴素诗与感伤诗》等文学理论著作中注入了人的审美教育的概念,并把理智和情感相结合。

席勒不仅是具有强大语言表现力和画面感的戏剧作家,而且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批判性见证者和预言家。

他阐明了完善的理智、人性和自由的理想,着意于通过美育塑造人,希望达到审美教育前提下依附于开化的人的社会的改观。

这都促使席勒迈向了游戏说。

席勒指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1]
二、对康德理论的批判继承
席勒没有把康德看作敌对者,而是他的同盟者。

没有康德哲学,就无从谈起自由的主体——美的自我。

席勒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也把康德的美学批判性地看作典范。

席勒继承了康德的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的这样观点。

审美具有无利害性,摒弃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对象及不易拒绝的物质诱惑,以此保证审美对象的自由纯粹性。

但是,他认为康德的严肃主义是有所欠缺的,并在美学和伦理学是持有较多与康德不同的观点。

在理性和感性因素的相互影响这一点上,当康德看到其中的诸多责任,席勒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美德。

席勒没有自我限制于康德的见解——美学象征地表达道德观念。

他主张,美的愉悦高于感性舒适感的和道德善行的愉悦,因为只有美的愉悦与物质兴趣不相关,是纯粹的自由的欢乐。

这个主张
激发席勒提出一个自己的更高的观点,即美的状态对道德状态有强大的影响,是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最高阶段。

康德认为,当道德自身转向自由领域后,道德和美才会在天性领域相互影响。

虽然席勒看重压制天性的专横,但也尊重天性的自由。

他认为,道德状态是承载着道德约束力的伦理学世界,因此道德状态不会损害天性的多样性。

从人的最终实际关切点出发,对于康德来说,自由概念的有效范围——道德处于中心地位。

在完全理性的道德的基础上,他批判地研究认知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能力。

席勒从另外一个视角观察这个问题,虽然也把道德状态置于生活中一个比较高的地位,但使之让位于美的状态。

三、到达美的途径
人的天性和状态——感性素材使人产生感性冲动,而人会用道德和理智约束自己,形式冲动克制着人性中感性的因素。

当人的情感和理性功能坚持自身秉性的同时,又能相互影响,便产生了游戏冲动;在这种情况下,感性冲动的对象同时也是理性冲动的对象,它不受感性自然的强制和理性道德的束缚,进入到美的游戏领域。

也就意味着美要求是完善的,不能只具有素材,要把素材形式化,使其符合形式概念,合乎规律合乎目的,并体现实践理性的道德品质。

然而,这种因规律和目的的规定而显现出他律性,只有这种完善性通过外观展现出来,让人在无规律无目的的关照中体会其合规律合目的性,它才是自律的。

因此,游戏冲动需要外观,“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外观(假象)”,[2]把法则注入感性显现之中,美才综合感性和理性,在本质上是自由的。

康德认为趣味的普遍性以先验原理为根据,这由感觉主体的一般立法功能来进行规定,意味着理性审美客体的形式是情感化的。

传承康德的观点,席勒凭对超验自我的确信,以审美经验中人性的原动力为出发点,来分析确定美。

先验概念上的游戏冲动是人性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实现人性完整的必备条件。

人从自然需要的强制、素材剩余直到审美游戏,其中关键环节是素材剩余,而这来自于实在和自然。

席勒看到自然是审美游戏的源泉,它给人以素材,素材过剩进而引起器官的游戏。

“人所以由实在提高到假象是由于自然本身,它给人配备了两种器官,这两种器官使人仅仅通过假象就能认识到现实的东西。

触觉的对象是我们所承受的强力,眼睛和耳朵的对象是我们所产生的形式。

他一开始用眼睛来享受,而且观看对他来说具有独立的价值,他立即就在审美方面成为自由的,游戏冲动就立刻开展起来。

”[3]超越物质需求而达到的精力过剩引起的想象力游戏,还只是物质性的游戏,只是从外在感性束缚中解放出来,没有与形象发生关系,没有独立的造形能力。

只有想象力活动与自由的形式相统一,才出现审美游戏。

在此过程中,理性是必不可少。

从本质中取回外观并以此参与到想象力的游戏中,以立法的精神使想象力的活动遵循永恒的统一性,使可变的东西有了独立自主性,感性的东西有了无限性。

这集中表现为精神性的创造活动,同功利隔断联系,使具体感性对象彰显出人的自由精神,完成对美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