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康德:游戏与人性完满的实现
试析康德关于美与艺术的基本观点
学术交流 2000年 第2期
试析康德关于美与艺术的基本观点
张鸿雁
(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10)
一、康德关于美的四个规定
康德是根据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的。在这四个方面中,其核心命题是美即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美即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就对象与审美主题的关系而言的。所谓无目的,即没有客观的目的,就其外在的讲,就是审美不涉及客观存在,无利害;就其内在目的看,就是不涉及对象的内容和意义,即美不在于完善。所谓合目的性,是指合主观的目的。在康德看来,就是客观对象的形式适合于主体的想像力和知解力,引起它们自由和谐的活动,从而产生美感。从这一命题出发,康德引出了关于美的其他三个规定。
从质的方面看,美的特点在于没有利害性,这是因为审美判断只涉及对象的形式而不涉及对象的内容和存在。康德还把审美判断和逻辑判断严格区分开来,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情感判断而非理智判断,所以不涉及概念。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必然伴有快感,但是 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 每个人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1∀因此美感不同于快感,美不同于善。就质而言,美的特点是不涉及利害而令人愉快,这是美的无目的性决定的。
从量的方面看,因为审美的对象都是个别事物,所以审美判断都是单称判断。康德认为,审美判断虽然是单称判断,却具有普遍有效性。 审美判断既然在主体意识中不涉及任何利害计较,就必然要求对一切人有效。这种普遍性并不靠对象,就是说,审美判断所要求的普遍性是主观的!2∀。康德认为,这种主观的普遍性实际上就是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普遍可传达的心意状态,是想像力和知解力自由和谐的活动,它由对象的形式引起,又是审美判断的主要内容。这样,康德就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解决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而又具有普遍有效性的问题。他的结论是: 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这是美的合目的性决定的。
[德国,古典,哲学,其他论文文档]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贡献
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贡献(1)
摘要:鲍姆嘉通为美学命名以后,美学问题便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
今的美学家都非常重视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特别注意区分德国古典
哲学家对美及其相关概念的不同论述。笔者认为,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史的突出贡献是奠
定了美学基本问题,这恰好是学术界所忽略的。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康德;席勒;黑格尔;
一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祖师,自觉地认识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在绝对发挥审美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揭示出美学基本问题。其次,《判断力批判》上卷,通过对审美和崇高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的分析来阐述美学基本问题。在“美的分析”中,康德明确地指出审美
判断必须“包含着对象对于主体的一种关系”。1想象力在康德美学中是介于感性直观与
知性分析之间的,他认为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活动与客体的形式密切相关,并把这一点看作是审美情感活动的特殊性所在。也就是说,谈美就离不开美感。康德说:“美若没有着对于主体的情感的关系,它本身就一无所有。”1审美对象是为审美主体而存在的,
唯有审美主体才能以纯真的情感把握对象之美。可见,简单地把康德“美的分析”说成是
美感心理分析或者斥之为形式主义,都是不公正的。
康德对崇高的分析是从审美主客体的矛盾冲突上加以论证的。他指出:崇高感受是“这一
对象对我们同时快速地交换着拒绝和吸引。”1它先是破坏了主体的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使之惊惧;然后是想象力在理性观念的协助下又被对象所吸引,最终沉浸在崇敬的愉快里。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由被动变主动,最后是以人道主义精神解决了主客体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把这对于主体里的人类观念的崇敬变换为对于客体”。1康德在这里发现了美与崇高在审美主客体关系上的区别,美是主客体艺术地和谐一致,崇高则是主客体对立冲突直至解决的表现。这是康德站在美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分析解决美学具体问题的结果,尽管当时还没有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
完满德性在实践上如何可能?——兼论康德的德性修养观
同使用 , 认 为二者都是 “ 至上 的善 ” , 似乎没有 区 别, 实 际上他 进行 了 区分 : 行 动是 意志表 现 出来 的 “ 现相” ¨ , 意 志实 则 为 人 的 欲 求 能 力 , 行 动 则 是实现欲求 目的的身体能力 , 而“ 行动的一切德 性价值的本质取决于道德律直接规定意志。 ” [ 2 ] 9 8
过, 只有有意违背道德法则或德性义务才是道德 上的恶。“ 德性与恶 的区别不能在行为与准则一
致性 的程 度 中去 发现 , 而必 须 仅 仅 在 行 为 与 法则 的质 的关 系 中去 发 现 。 ” [ 3 1 1 6 3 如此看来 , 德性 是 凭 理性 对所 给予 的法则 的严格 遵 守而形 成 的意 志 品
实, 也会导致德性修养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虚妄 ; 其 四, 康德 没有 把人 性 神圣 化 , 这 也为 德性修 养提 供 了 自为的信念支撑 , 人靠 自己的努力就可 以成就 德性 , 成就德 性 是人 类 理 性 固有 的使 命 或 价 值 追 求 。如果把德性 归结 为人 的本质, 那 么德性修养 就印证 了人对 自己命运和价值追求的 自由主宰 。
第1 4卷 第 5期
V0 1 . 1 4 No . 5
荆
楚
学
- 1 : 4
2 0 1 3年 1 O月
0c t . 201 3
Ac a d e mi c J o u ma l o f J i n g c h u
康德、席勒“游戏说”
之所以选择席勒“游戏说”这一个切入点尝试阐发,是因为我在上比较文学的时候,老师以“游戏”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
他说:小孩子往往是没有自主权、没有自由的,因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由大人支配和安排。只有在“游戏”当中,小孩子扮成大人的样子,模仿大人教训小孩,从中得到乐趣。只有在游戏中,小孩的我才是我,才是自由的。
小时候的自己的确几度沉浸在游戏当中,长大后仍不解其中缘由,只当自己幼稚使然;现在听得老师一说,不禁会意一笑。
当然,老师说的“游戏”和席勒的“游戏”完全是两回事。
历史上的“游戏说”有两种。一种叫“康德——席勒游戏说”,一种叫“斯宾塞——谷鲁斯——朗格游戏说”。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种哲学观点。也是我这篇论文的主角。
在《美育书简》里,席勒认为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美的本质“在美的现象的各元素的必然结合中扬弃”,而美的现象是美的本质在不同对象上的感性显现,所以说“美是自由的显现”。“美必须作为人的必要条件揭示出来”,人的必要条件是人的本质——“自由”所规定的,表现为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即人的全面与完整性。那么,这些本性又是怎样在对象上得到显现的呢?
席勒的回答是:“游戏”。
“游戏”这个概念对于席勒美学的重要性也是众所周知的,虽然对他的解释是见仁见智的。“游戏”概念涉及美感、审美心理作用、美感教育、艺术特征、审美发生等多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首先梳理一下有关席勒“游戏说”的相关知识。
一、席勒“游戏说”的提出及相关概念
席勒的游戏说是在《美育书简》中出现的。
席勒为什么会提出游戏说?游戏说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存在的?
康德、席勒“游戏说”
之所以选择席勒“游戏说”这一个切入点尝试阐发,是因为我在上比较文学的时候,老师以“游戏”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
他说:小孩子往往是没有自主权、没有自由的,因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由大人支配和安排。只有在“游戏”当中,小孩子扮成大人的样子,模仿大人教训小孩,从中得到乐趣。只有在游戏中,小孩的我才是我,才是自由的。
小时候的自己的确几度沉浸在游戏当中,长大后仍不解其中缘由,只当自己幼稚使然;现在听得老师一说,不禁会意一笑。
当然,老师说的“游戏”和席勒的“游戏”完全是两回事。
历史上的“游戏说”有两种。一种叫“康德——席勒游戏说”,一种叫“斯宾塞——谷鲁斯——朗格游戏说”。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种哲学观点。也是我这篇论文的主角。
在《美育书简》里,席勒认为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美的本质“在美的现象的各元素的必然结合中扬弃”,而美的现象是美的本质在不同对象上的感性显现,所以说“美是自由的显现”。“美必须作为人的必要条件揭示出来”,人的必要条件是人的本质——“自由”所规定的,表现为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即人的全面与完整性。那么,这些本性又是怎样在对象上得到显现的呢?
席勒的回答是:“游戏”。
“游戏”这个概念对于席勒美学的重要性也是众所周知的,虽然对他的解释是见仁见智的。“游戏”概念涉及美感、审美心理作用、美感教育、艺术特征、审美发生等多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首先梳理一下有关席勒“游戏说”的相关知识。
一、席勒“游戏说”的提出及相关概念
席勒的游戏说是在《美育书简》中出现的。
席勒为什么会提出游戏说?游戏说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存在的?
论席勒的“游戏说”
论席勒的“游戏说”
罗双
【摘要】游戏是席勒美学思想的核心语词。席勒通过对游戏的规定和阐述形成了他的“游戏说”,成为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游戏最经典的言说。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在人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游戏的特殊规定,游戏不仅是自由的游戏,还是审美的游戏。席勒根据这一规定把游戏应用到审美王国和审美教育之上,使游戏指向自身以外的人和世界。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一规定使游戏形成了自身的边界,我们必须在界限之内正确看待席勒的“游戏说”。%Play is a core concept in Schiller's aesthetic thoughts.Schiller has established his thoery of play by formulating and expounding it, and it has become the most classical discourse about play in the history of wsetern thoughts.In his On the Aesthetic Educa tion of Man Schiller establishes the special rules which characterize play sa not only free ubt also aesthetic.By this cha racterization, Schiller applies play to the aesthetic domai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enabling play to point to the man and the world outside the self.However,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play formstis own frontier which our discussion of his th e-ory of play must not overstep.
简析席勒“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的含义
简析席勒“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
候,他才完全是人”的含义
(1)对这句话的理解
席勒“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这句话是说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即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满实现,即人完全是人。
在这句话中,席勒阐发了他关于游戏说的两个观点:
①“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席勒在康德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所谓游戏,其实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在席勒看来,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审美的游戏,是对动物*性*游戏的提升,它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游戏冲动作为调和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中介,创造了最广义的美。
②自由是审美与游戏的根本特征
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满实现。席勒认为,游戏的根本特征在于自由。而人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是自由的。基于以上观点,他认为审美与游戏是相通的。这也正是在审美摆脱任何外在目的,而以自身为目的,心灵各种内力达到和谐因而是自由的这意义上使用游戏这一概念的原因。
席勒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席勒所说的游戏,是指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和道德必然性的懒散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2)席勒“游戏说”的贡献与不足
美学游戏说
游戏冲动亦即审美冲动,以自由为其精髓。游 戏冲动的对象是"活的形象"。所谓活的形象必须经 由主体的感性和理性同时运作,既把握了对象的生 命,又把握对象的形象时,才能产生作为审美对象 的“活的形象”。简而言之,作为游戏的审美活动 就是要创造出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客观与主 观相统一的美的形象。
在席勒看来,人之 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 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 这种冲动,甚至可以追 溯到动物那种无目的的 本能活动中。"当缺乏 是动物活动的推动力时, 动物是在工作。当精力 充沛是它活动的推动力, 盈余的生命在刺激它活 动时,动物就是在游戏。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可以分 辨出人身上具有两种对立因素, 即人格和状态。二者绝对的存在、 即理想中的人是统一的,但在有 限的存在、即经验的人中却是分 立的。人终究不是作为一般的、 理想的人存在,相反,而是作为 具体实在的人存在的,因此,理 性和感性相互依存的本性促使产 生两种相反的要求,即实在性和 形式性。与这两种要求相适应, 人具有三种冲动:感性冲动、形 式冲动和游戏冲动。
席勒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 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敏锐地揭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 由本质之间内在的必然关系,这种思路及其所得出的结 论都是值得肯定的。 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 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说明审美的发生 是有其动物性的生理基础,这符合生命进化的自然历史 过程。 但是,把游戏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它显 然存在着缺陷,忽略了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机制以 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探讨。
席勒的“游戏说”:起源论?本质论?
席勒的“游戏说”:起源论?本质论?
席勒作为德国古典美学过渡阶段的理论家,他上承康德,下启黑格尔,完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向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康德第一次以理论家的身份提出艺术与游戏的关系,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席勒继承了康德的观点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艺术的起源“游戏说”。十九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斯宾塞发展了席勒的观点,尤其在“游戏源于过剩的精力”一说上如出一辙。因此,“游戏说”也被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然而,仔细研究便会发现,在康德—席勒—斯宾塞这条发展线索上,其实各家自有各家说法,并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也正是基于此,试图辨明其中的差异。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艺术的本质在于“自由的游戏”的观点,这一观点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文艺既不受对象又不受概念直接约束而具有自由性的本质特征。康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它不服务于任何具体功利却内在地指向某种总体性目的,这个总体性目的就是人的自由,在这一点上艺术和游戏是相通的。可见,康德提出“游戏”的概念,是为了解释艺术的本质,艺术不是自然,不是科学,也不是手工艺,它是“自由的游戏”。
这里要辨明的是,康德所说的“游戏”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游戏”的概念是否相同。请看他的一段话:“艺术也和手工艺区别着。前者唤做自由的,后者也能唤做雇佣的艺术。前者人看做好象只是游戏。这就是一种工作,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地成功。后者作为劳动,即作为对于自己是困苦而不愉快的,只是由于它的结果吸引着,因而能够是被逼迫负坦的”。康德认为游戏能够引起人身心的愉悦,与劳动是不同的,他所说的“游戏”和通常意义上的“游戏”概念具有一致的内核,即能使人身心愉快的活动。
康德游戏说
游戏的幻象【摘要】康德虽然认为其它形式的幻象是有害的,却对艺术“游戏的幻象”情有独钟。康德的“游戏说”指出艺术活动好像游戏,这就是一种工作,他是对自身愉快的,是自由的,他把艺术活动区别于自热活动,区别于手工艺。这抓住了艺术的审美本质,他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特征。康德坚持艺术介于认知和道德之间,康德也坚持艺术的游戏性是虚幻的。
【关键词】康德游戏艺术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奠基人。康德的代表作《判断力批评》是他批判哲学的理论体系,这部着作的美学观念和文学艺术理论在西方文论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艺术的本质特征上,康德提出了艺术好像游戏的观点。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谈到游戏的地方很多。总的说来,他把艺术作为人的“感觉的自由游戏”、“观念的游戏”,强调艺术同通常的游戏那样,由于摆脱了实用的与利害的目的并“从一切的强制解放出来”,而具有“自由”、“单纯”和“娱乐”的特征。所谓“从一切的强制解放出来”,也就是说除了自身的目的之外,艺术不从属于其他的目的,如功利的、道德的、认识的目的。所谓“感觉的自由游戏”、“观念的游戏”,意思是指艺术之美感与想象的特点。康德还从生理与心理方面来谈游戏:“肉体内被促进的机能,推动内脏及横膈膜的感觉,一句话说来,就是健康的感觉(这感觉在没有这种机缘时是不能察觉的)构成了娱乐。在这里人们也见到精神协助了肉体,能够成为肉体的医疗者。”康德还特别强调把赌博排除于“美的游戏”之列。他已经从“精神协助肉体”来说明游戏为艺术的审美特征。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过一句话:“人们把艺术看作仿佛是一种游戏”。诗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其他艺术则是“感受的游戏”。后来,席勒把康德的这种观点发扬光大了。
西方文论主要知识点
西方文论主要知识点
西方文论主要知识点(上)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艺理论
1,柏拉图是如何阐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的?
柏拉图主张文艺摹仿说。作为摹仿,它必须由三个侧面才能形成其完整的意义结构,即:作为摹仿对象的摹型;作为集中体现摹仿过程的摹仿者;作为摹仿结果的摹仿品。柏拉图正是从这三个侧面阐释了文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一)文艺是摹仿的摹仿。柏拉图承认艺术把世界当作蓝本,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但柏拉图并不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是理念摹仿物。在柏拉图看来,文学艺术就成了“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二)摹仿者不能判断美丑优劣。柏拉图认为有关事物的技术有三种: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和摹仿者的技术。而其中器物的使用者具有关于器物的知识和经验,是最有发言权的,作为摹仿者的艺术家所做的事都是不真实的。(三)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这是柏拉图主张流放诗人的主要理由。
综上所述,柏拉图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看成是一种摹仿的关系,而他的所谓的摹仿说,又是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必然认定文艺是不真实的,低劣的。另外,柏拉图
对文艺摹仿世界的过程的看法过于偏激,把文艺再现世界看成是无知识、无主张地、随意地用一面镜子“到处照”的过程。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如果我们从柏拉图的“摹仿说”本身来看,这种观点大体上是消极的。
2,柏拉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功能的?
(一)重视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
(二)否定传统文艺的主动代价。认为传统文艺是极为有害的,其具体的罪状首要有两条:首先是亵渎了神和英雄。其次,是迎合人的情欲,风险城邦。(三)提出了严厉的文艺对策:驱逐诗人和文艺法治化。
重新理解学前音乐教育的基本问题——源于康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康德在《 论教育学》 的开篇就指 出: “ 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
被造物。” [ 1 他所理解 的教育指的是保育( 养育、 维系) 、 规训 ( 训 诫) 以及连 同塑造在 内的教导。 他希望借助对人的规训l 与教导来 实现人从动物性向人性 的转化。 因为 , 康德认为人 之所 以必须受
教 育 ,是 因 为 教 育 能 使 人 区 别于 其 他 生 物 而 符 合 人 的 规 定 : 人
2 . 1 需要 全人 类都参与的教育
“ 由于 自然禀 赋 是 不 能 够在 人 这 里 自行 发 生 的 ” , 因此 , 音 乐
教 育 是儿 童 成 长 的 重 要途 径 之一 。 但 康德 指 出 , 儿童 的教 育 绝 不
学化 , 音 乐教育更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 分, 儿童在 出生后接受音乐的教育理所 当然 , 更是 天经地义 的事情。然而 , 人们对音乐教育的关心更专注儿童必须要接触并受到音乐 的教 育, 却很 少追本溯源地发问 : 儿童为何 需要音乐教育?
《 论教育学》 是德 国哲学家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时的讲义 , 后 来 由他 的 学 生林 克把 此 讲 义 加 以整理 并 出版 。 全 书 分两个部分 : 导 论 与 正 文 。 导 论部 分 字 数 不 多 , 却 是 康 德 教 育 思 想 的 精 华 。 这 些教 育 思 想 在 今 天 看 来 仍 然 能 够 引 发 我 们 对 学 前
简论康德的理性神学
简论康德的理性神学
摘要:康德理想中的宗教,首先,其教义与实践决不能与理性道德原则相矛盾,它必须是建立在纯粹理性原则基础上的宗教,再次,纯粹理性的宗教信仰必然对于历史上的宗教教义和活动有着优先地位,我们只能把后者纯粹当作是前者实现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最后,理想中的教会必须有着不断接近纯粹理性的宗教信仰,直到我们完全摒弃了作为手段和工具的历史性信仰。
关键词:康德;理性宗教}道德法则;自由;救赎
一、康德宗教问题的哲学定位
康德对于宗教(尤其是基督教)问题的看法,正如他于1793年发表的《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的-题目显示的那样,是理性主义的宗教观。康德本身虽处于18世纪启蒙运动思潮之下·但其与同时代或者更早一些的形而上学家又有所不同——他们几乎都是把其宗教信仰建立在其所建构的形而上学框架中对于上帝实存证明的基础之上。康德本身对于在其前批判时期在《证明上帝存在唯一可能的证据》(1763年)中,也曾以“存在究竟是不是谓词”为切入点论证过上帝实存论题。然而,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中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对于上帝存在证明的论证,主张在人的理性界限和本质范围内通过知识不可能得到任何关于上帝实存的论证。然而,康德的意图并不像梅涅所说的那样:“康德扮演了一个铁面无私的哲学家,他袭击了天国,杀死了天国全体守备的部队,这个世界的最高主宰未经证明已经倒在血泊中了,现在再也无所谓大慈大悲了,无所谓天父的恩典了,无所谓今生受苦来世善报了,灵魂不死已经到了弥留的瞬间——发出阵阵的喘息和呻吟。”他认为,同时任何关于non existence of god(上帝非实存)的形而上学证明在人的理性界限内同样也是不可能的。康德有句著名的宣言:“我不得不扬弃知识以为信仰留下空间。”在康德思想中的信仰虽然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但是并不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所谓的“理论理性”,而是建立在实践理性(道德理性)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人的理论理性能力并不能完全证明宗教信仰的真与谬,而这一任务只能留给我们的实践理性能力。
席勒崇高
席勒崇高
席勒深受歌德和康德两人思想的影响,写了不少有影响的美学著作。他关于崇高的论述集中在《论崇高》、《论崇高》两篇论文中,如他自己所说,这些理论是在康德的理论基础上展开的,是对康德的崇高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在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中,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心灵的完整性的探讨,始终贯穿于他的理论之中,美国学者L·P·维塞尔指出,席勒的人性概念与康德的人性概念十分相同。席勒关于游戏冲动的论述,给我们充分展示了心灵的完整性。康德对人的心灵的完整性的论述,在席勒这里得到了全面的继承和发挥。康德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把人的完整性的要求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为了揭示完整的人的心灵,康德引入了反思的判断力,由此把艺术界定为自由的游戏。循着他的思路,席勒则以游戏冲动来连接被割裂了的人性,以达于人的心灵的完整性的要
求。他之所以把游戏冲动称之为活的形象,其中就包含着心灵的完整性的要求。这种活的形象,一方面指向形式冲动也即理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联系于形式冲动的内容,即生命感知。这两方面构成了反思的人和感知的人,席勒则试图把对对象的感知和对对象的思考结合在一起,在游戏冲动所形成的活的美学形象中将二者统一了起来。生命和形式在这里也完整地统一了起来。正如L·P·维塞尔所指出的,形式不是生命之外的某物,而是生命的核心,它是生命活动的客体化形式。反之,生命也不在形式之外,它构成被形式所作用的内容,因而它是关于形式的间接的认识。在审美经验中,人内心的神--人的自由或形成力被认为是经验对
象的形式。当生命和形式是一种经验必然的、因而是先验的基础时,心灵普遍地体验到活的形象。这就是作为感知的生命和作为反思的形式在活的形象中的统一,也是心灵的完整性的体现。心灵就是在这种对立和超越中,进入到了存在的敞亮,走上了存在之途。席勒所说的这种游戏冲动,也是心灵的诗意化
漫谈康德艺术论“游戏说”对理解文学的启示
漫谈康德艺术论“游戏说”对理解文学的启示作者:杨鸿涛
来源:《丝路艺术》2017年第03期
摘要:在艺术创作上,康德将艺术的本质界定为一种“游戏”,因此表现出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来,这对于我们理解文学的性质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康德艺术论;文学;游戏
康德是近代西方美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人物,在艺术本质的界定上,康德将艺术的本质界定为一种“游戏”。康德认为,在艺术活动中,人们摆脱了外在功利的束缚,而达到了一中自由愉悦的状态,这正类似于人们在游戏中处于一种愉悦轻松,互相逗趣的状态,因为不用计较现实的利弊得失,因此充满了自由和愉悦。
文学活动也是这样,文学的世界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人们在创造文学、欣赏文学的过程中,会进入到这样一个无现实功利色彩的世界中去,与文本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我们不用对我们在这个虚构世界里的行为负现实的责任,因此我们暂时尽可放心地封锁我们的利弊得失之心而打开我们的游戏本能,与文本畅快地进行一场游戏。当我们沉浸在这场游戏中,无论是嬉笑欢乐的体验,还是歇斯底里的悲痛的体验,其本质都是一种自由的、摆脱现实束缚的、无功利的愉悦感。比如,阅读《堂吉诃德》,读者也许会因为堂吉诃德行为的愚蠢古怪、不合时宜而捧腹大笑,并且因为堂吉诃德的愚蠢反衬出了自己的清醒而享受一种优越感,因此获得一种丰沛的喜剧性体验,或者,在阅读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的过程中,读者为美狄亚的悲惨命运深感痛惜,从而获得了一种丰沛的悲剧性体验,都因文学“游戏”的本质而变得自由愉悦,趣味横生,即使这种情感体验是痛苦的。没有人会在游戏中因为买一栋别墅花了两百万还是两百五十万而斤斤计较,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都充满着创造性的想象,形成相互逗趣的游戏关系,其本质是自由和愉悦。
从人性完满实现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的人 的 活动 中 。 人性 既 然体 现 在人 的 实践 活 动 的三 个方 面 , 人 性 一 般 就 可分 为 三 个方 面 : 的 自然 则 人
性 、 会性 、 神性 。 社 精
人 的 自然 性 的满 足或 实 现 是 人 性 的 完 满 实 现 或 人 的全 面 自由发展 的前 提 和基 础 。 的社 会性 的 人 满 足 或 实 现 即 是 人 在 全 面 的社 会 关 系 中多 方 面 社
义 上 它就 是一 个科 学 的社 会 。 此 , 学 对 人 的 自 因 科 然 性 、 会性 方 面 的 满足 起 着 基础 性 的作 用 。 社 同时 科 学 以其 知识 形 态 提 高 人们 的智 力 ,使 人摆 脱 愚
的完满 实现 对 “ 构建 社 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 义重 大 。 意 从某 种 意义 上说 ,构 建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 是人 “ 就
性 的完满 实现 。
一
根 本上 , 它更指 向人 的… 般 的 、 具有 普遍 性 和终极 性 的价值 的实现 。 因此 , 的全 面 自由 的发展或 人性 的 人 完 满实 现也 即意味着 人 的终极 价值 的实现 ,它更 关 注 人 的终 极关 怀 的实 现 。人性 的完满 实现也 就意 味 着人 的终极 价值 的实现 , 它必须 关注 人 的终 极关怀 。 当今 作 为“ 一 生产 力 的 科 学 技术 ” 人 类 发 第 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康德:游戏与人性完满的实现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格分裂和异化的背景下,席勒探寻如何才能塑造完整的人并真正获得自由。通过对康德理论的批判继承,席勒提出了自己的游戏说:即美的状态对道德状态有强大的影响,是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最高阶段。他看到自然是审美游戏的源泉,而游戏冲动使人获得审美情趣和自由。游戏冲动需要外观,只有想象力活动与自由的形式相统一,使具体感性对象彰显出人的自由精神,才出现审美游戏,完成对美的追求。
标签:游戏冲动;自由;审美;外观
一、引言
席勒对古希腊时代——一个人性和谐素朴的黄金时代充满向往,古希腊的人性是完整的,社会是和谐的。古希腊人的亲近自然和自由存在,在现时代是不存在的。这种参照对比引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促使他寻找和捍卫自然,以及对自由游戏的人性的探求。
席勒反对启蒙运动时期理性统治社会的观点,认为这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专制统治。起初,他是赞同法国大革命的,密切关注着民主的发展。于他而言,对人权和公民权的解释和保障尤其是一大进步。当几年后政治极端运动大规模兴起时,席勒转而对其进行抵制,预见了雅各宾派蔑视自由和人权的动荡统治。席勒对当时的现状痛心疾首,于是把市民悲剧作为重要的表达形式,从早期戏剧到《阴谋与爱情》,激情和感伤是对人性释放的表达和市民自我意识提升的呼唤;在《唐·卡洛斯》等作品和《美育书简》、《论朴素诗与感伤诗》等文学理论著作中注入了人的审美教育的概念,并把理智和情感相结合。席勒不仅是具有强大语言表现力和画面感的戏剧作家,而且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批判性见证者和预言家。他阐明了完善的理智、人性和自由的理想,着意于通过美育塑造人,希望达到审美教育前提下依附于开化的人的社会的改观。这都促使席勒迈向了游戏说。席勒指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1]
二、对康德理论的批判继承
席勒没有把康德看作敌对者,而是他的同盟者。没有康德哲学,就无从谈起自由的主体——美的自我。席勒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也把康德的美学批判性地看作典范。席勒继承了康德的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的这样观点。审美具有无利害性,摒弃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对象及不易拒绝的物质诱惑,以此保证审美对象的自由纯粹性。但是,他认为康德的严肃主义是有所欠缺的,并在美学和伦理学是持有较多与康德不同的观点。在理性和感性因素的相互影响这一点上,当康德看到其中的诸多责任,席勒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美德。席勒没有自我限制于康德的见解——美学象征地表达道德观念。他主张,美的愉悦高于感性舒适感的和道德善行的愉悦,因为只有美的愉悦与物质兴趣不相关,是纯粹的自由的欢乐。这个主张
激发席勒提出一个自己的更高的观点,即美的状态对道德状态有强大的影响,是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最高阶段。康德认为,当道德自身转向自由领域后,道德和美才会在天性领域相互影响。虽然席勒看重压制天性的专横,但也尊重天性的自由。他认为,道德状态是承载着道德约束力的伦理学世界,因此道德状态不会损害天性的多样性。
从人的最终实际关切点出发,对于康德来说,自由概念的有效范围——道德处于中心地位。在完全理性的道德的基础上,他批判地研究认知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能力。席勒从另外一个视角观察这个问题,虽然也把道德状态置于生活中一个比较高的地位,但使之让位于美的状态。
三、到达美的途径
人的天性和状态——感性素材使人产生感性冲动,而人会用道德和理智约束自己,形式冲动克制着人性中感性的因素。当人的情感和理性功能坚持自身秉性的同时,又能相互影响,便产生了游戏冲动;在这种情况下,感性冲动的对象同时也是理性冲动的对象,它不受感性自然的强制和理性道德的束缚,进入到美的游戏领域。也就意味着美要求是完善的,不能只具有素材,要把素材形式化,使其符合形式概念,合乎规律合乎目的,并体现实践理性的道德品质。然而,这种因规律和目的的规定而显现出他律性,只有这种完善性通过外观展现出来,让人在无规律无目的的关照中体会其合规律合目的性,它才是自律的。因此,游戏冲动需要外观,“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外观(假象)”,[2]把法则注入感性显现之中,美才综合感性和理性,在本质上是自由的。
康德认为趣味的普遍性以先验原理为根据,这由感觉主体的一般立法功能来进行规定,意味着理性审美客体的形式是情感化的。传承康德的观点,席勒凭对超验自我的确信,以审美经验中人性的原动力为出发点,来分析确定美。先验概念上的游戏冲动是人性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实现人性完整的必备条件。人从自然需要的强制、素材剩余直到审美游戏,其中关键环节是素材剩余,而这来自于实在和自然。席勒看到自然是审美游戏的源泉,它给人以素材,素材过剩进而引起器官的游戏。“人所以由实在提高到假象是由于自然本身,它给人配备了两种器官,这两种器官使人仅仅通过假象就能认识到现实的东西。触觉的对象是我们所承受的强力,眼睛和耳朵的对象是我们所产生的形式。他一开始用眼睛来享受,而且观看对他来说具有独立的价值,他立即就在审美方面成为自由的,游戏冲动就立刻开展起来。”[3]超越物质需求而达到的精力过剩引起的想象力游戏,还只是物质性的游戏,只是从外在感性束缚中解放出来,没有与形象发生关系,没有独立的造形能力。只有想象力活动与自由的形式相统一,才出现审美游戏。在此过程中,理性是必不可少。从本质中取回外观并以此参与到想象力的游戏中,以立法的精神使想象力的活动遵循永恒的统一性,使可变的东西有了独立自主性,感性的东西有了无限性。这集中表现为精神性的创造活动,同功利隔断联系,使具体感性对象彰显出人的自由精神,完成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