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b0e38d83c1ec5da50e27097.png)
四则运算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难点: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术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三:积商之和(差的混合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及有关O的运算。
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运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O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知识点一: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二: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李,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历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知识点三:有关O的运算。
有关O的运算字母可表示为:a+0=a a-0=a 0×a=0 0÷a=0(a≠0)学生常见问题与数学指导:1: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往往会忘记先乘除后加减和先乘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地式子的规则,老师应时常提醒。
2:四则混合运算的考察不拘泥于简单的算式,更注重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考察,也就是应用题的方式。
3:0的不能做除数这一知识点老师一定要讲清楚(不参与全解P17)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减运算定律重点:理解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运算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知识点二: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钱两个数相加,或者先看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便是:(a+b)+c=a+(b+c)在一个加法运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凑成整+整百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来改变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教学指导:1:加法的变换律和结合律往往在同一道题中出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d1a80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d.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除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a÷0是错误的。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a+0=a。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a-0=a。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0,a×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0÷a(a≠0)=0.除不尽的除法没有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4.算式的计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如果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形状不一样。
2.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图形可能相同。
3.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4.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8647d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7.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 算术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
2. 数的比较和排序:比较大小、排序。
3. 数的读写和数的名称:认识数字,读写数的表达,认识数的名称。
4. 简单的数的整体和部分:分数的认识。
5. 数量与数值的关系:数和数量之间的联系。
6. 整数和零的认识:正整数、负整数、零。
7. 量的转换:长度、重量、容量的单位换算。
8. 面积的认识:简单的面积计算。
9. 时、分、秒的认识:认识和读写时间。
10. 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特征。
11. 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调查统计、制作简单图表。
12. 有关钱的问题:认识货币的种类,简单的货币计算。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具体的内容详见教材。
第1页/共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746958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f.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毫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亩、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进率:长度单位之间进率为10,面积单位之间进率为100二、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1、公顷是面积单位,1公顷等于10万平方米。
2、平方千米是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等于100万平方米。
3、公顷和平方千米常用于表示土地面积、国家面积等。
三、换算1、将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需要将公顷数除以10.2、将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需要将平方千米数乘以10.四、应用1、在解决土地面积问题时,需要了解和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
2、在研究地图时,需要了解和掌握不同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
五、计算工具的认识1、算盘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算工具,至今仍在使用。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3、计算器是现代常用的计算工具,具有开关、清除等功能键。
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计算效率。
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xxxxxxx平方米,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在带面积单位时,先考虑面积的大小,再看括号前面数的大小。
例如,果园、广场、体育馆一般带公顷,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而一个果园的面积是3公顷。
较大的面积如一个区、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都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如洛阳市的面积约为平方千米,河南省的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上海市的面积约为6364平方千米。
射出来的光线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的那一端可以无限延伸。
不能量出长度,因此出现一条射线长8米这样的判断题一定是错的。
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17c243ef46527d3240ce0d9.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9、改写和省略(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200000000=2亿(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
)如:54340≈5万56070≈6万720023000≈7亿459800000≈5亿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连接如:450000=45万200000000=2亿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720023000≈7亿计算工具的认识: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3、计算器上的按键:ON/C 开关及清除屏键OFF 关机键AC 清除键CE 清除键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一、常用的长度和面积单位及进率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二、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427a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f.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一、数与代数(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
(1)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能够熟练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亿以内的数,并能够比较它们的大小。
(2)数的组成:理解亿以内数是由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进行数的分拆与组合。
(3)数的读写:能够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如:四千零五万零六写作40050006,读作四千零五万零六。
(4)数的改写:能够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如:40000000=4000万,400000000=4亿。
(5)数的大小估算:能够对亿以内的数进行简单的估算,理解估算的意义和应用。
2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用计算器计算: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四则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能够熟练进行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如:20×30=600,120×40=4800。
笔算乘法:能够正确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估算:能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进行估算,理解估算的意义和应用。
(三)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能够熟练进行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如:600÷30=20,800÷40=20。
笔算除法:能够正确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商的变化规律:能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如: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商也相应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四)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能够灵活应用进行简便计算。
(2)加法结合律: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够灵活应用进行简便计算。
2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灵活应用进行简便计算。
(2)乘法结合律: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灵活应用进行简便计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4cb8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9.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知识点总结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
一、数字认识与运算1. 数字的概念:介绍了自然数的概念,并学习了1~10之间的数字。
2. 数字的读法与写法:学习了数字的发音和书写方法,包括认读和书写1~10之间的数字。
3. 数字的顺序: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学习了数字的顺序。
4. 数字的组成与分解:了解了数字是由个位数和十位数组成的,通过实际的物品和图形进行拆分和组合。
5. 数的加法与减法:初步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加减法口诀和简单的计算。
6. 数字的比较:通过比较大小符号,学习了数字的大小关系,包括比较大小、相等和不等。
二、计算方法1. 数的合与分:学习了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三个数的方法,以及把几个数加在一起得到一个数的方法。
2. 数的配对与合并:通过实际的物品和图形进行配对与合并,进一步掌握数的合与分的概念。
3. 数的连续与跳跃:通过数公式和数轴的形式,学习了数的连续和跳跃的特点。
4. 加数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学习了加法中加数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了解了加法运算的特点。
5. 减数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学习了减法中减数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了解了减法运算的特点。
三、图形与几何1. 图形的分类与命名: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形状和命名。
2. 图形的比较与判断:通过比较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学习了图形的比较与判断方法。
3. 图形的组合与分解:通过组合和分解图形,学习了图形的构造与拆分方法。
四、数据统计与应用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了解了数据的概念和数据的收集方法,通过观察和实践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类。
2. 图形的阅读与分析:学习了柱形图和图片图的表示方法,通过观察图形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提高数字认识和运算能力,掌握计算方法,理解图形与几何,以及数据统计与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b7fb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9.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1.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4.关于0的运算a.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b.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c.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d.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e.0不能做除数.5.混合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6.租船问题先算哪种船的租金便宜,再考虑先租这种船,如果船没坐满,就再进行调整。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1.从同一个角度观察有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立体图形。
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减法的性质:a-b-c=a-(b+c)4.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5.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书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01722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7.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第1篇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
2、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2)公式法:总数÷份数=平均数3、复式条形统计图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1)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有图例。
(2)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两种。
(3)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个单位长度表示一个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
4、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1)准备尺子,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
(2)注意写单位,画中坐标和横坐标还有日期名字还有横坐标上的“0”。
(3)假如位置有限,例如说0到10,到20,假如你写到200,位置绝对有限,你可以在0的上面画波浪线,然后写100(当然其他数也可以,但最标准的还是画闪电线)。
(4)例如上图两者要有不同的颜色,假如没有色笔,第一个可以画斜线,第二个可以涂得严严实实。
(5)在每个图的下方都要写标题。
5、复式条形统计图(1)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2)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第2篇小数的除法①除数是整数。
②除数是小数。
③商中间有“0”。
④商末尾有“0”。
⑥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
÷○⑦循环小数。
会判断循环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⑧余数问题。
(把一段长米的绳剪成长为米的小段,最多可以剪几段,还剩几米?)⑨近似数。
四舍五入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如去尾、收尾法(进一法)。
混合运算。
要求:能简算要简算。
先判断运算顺序,再观察数据特点,看能否简算。
会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会用字母表示所学过的公式及运算律。
知道什么是方程,会判断方程。
会解以下形式的方程:(a、b、c表示常数)x+a=b x-a=b ax=b x÷a=bax+b=c ax-b=c ax+bx=c ax-bx=c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第3篇1、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5e8b81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7.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cae9ab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e.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与计算1. 认识更大的数- 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和顺序。
- 学习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相应的比较方法。
2. 整数运算- 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 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
-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了解乘法表和除法表。
3. 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分数,了解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 学习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 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4. 小数的初步认识- 了解小数的概念,认识小数点。
- 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掌握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简单转换。
二、量与计量1. 长度单位- 学习使用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
- 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面积单位-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 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 体积与容积单位-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 学习使用升、毫升等容积单位,并掌握其换算。
4. 质量单位- 学习使用千克、克等质量单位。
- 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图形与空间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平面图形。
- 学习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立体图形-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基本立体图形。
- 学习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 空间与方向- 学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 掌握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
四、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
- 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图。
2. 初步概率概念- 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五、解决问题1. 应用题的解答-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
- 掌握解决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2. 逻辑思维与推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简单的数学推理。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每个知识点。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f2b3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a.png)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汇
总(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钱币
- 人民币的发展历程
- 认识元、角、分
- 1元、5角、1角、5分、1分的表示方法
- 不同面额货币之间的兑换
第二单元:认识小数
- 小数的定义
- 小数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 比较大小
- 小数的加减法
第三单元:认识分数
- 分数的定义
- 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化简和扩展
- 分数的比较大小
- 分数的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长度
- 厘米、分米、米的认识
- 不同长度的物品的测量
- ppm、ppcm、ppmm的概念第五单元:认识体积
- 升、毫升的认识
- 不同容量的器具的测量
- ppm、ppcm、ppmm的概念第六单元:认识重量
- 千克、克的认识
- 不同重量的物体的测量
- 吨、斤、两的认识
第七单元:时间的认识
- 时间的概念
- 星期、月份、季节的认识
- 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表达法
第八单元:几何图形
- 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的认识
- 扇形和半圆的认识
- 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
- 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的认识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表示
- 调查小组的组成和调查题目
- 数据的分类和整理
- 条形图的绘制
- 读图和分析调查结果
第十单元:数据的统计和预测
- 数据的分析和表示
- 数据通常呈现的频数分布图
- 概率和可能性的认识
- 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结果。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知识点详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知识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a85aa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b.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知识点详解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括了数的认识与运算、三位数的数学运算、三位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的认识与运用、两位数的运算、时间的认识与运用、较大数的认识与运算等内容。
下面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1. 数的认识与运算在数的认识与运算部分,学生需要通过识读并背诵0-20的数字,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 三位数的数学运算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认识与运算。
主要包括了数的排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进位与退位等内容。
3. 三位数的认识与运算学生将通过识读并背诵101-999的数字,学习三位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和进位运算。
4. 图形的认识与运用在这部分,学生将学习对各种图形进行识别和分类,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图形,并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运用这些图形。
5. 两位数的运算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两位数的认识与运算,主要包括两位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进位与退位、加法和减法运算等内容。
6. 时间的认识与运用学生将学习如何读取时间、理解时间的概念和单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时间相关的问题。
7. 较大数的认识与运算学生将学习较大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以及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对较大数的认识和运算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知识点简要介绍。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逐渐掌握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的认识与运用、时间的认识与运用等数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希望学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24ac9599b6648d7c1c746d2.png)
进率: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000000 平方米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00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二、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
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三、带合适的单位
如 : 54340 ≈ 5 万
56070 ≈ 6
2 / 18
带面积单位时,先考虑面积的大小,再看括号前面数的大小。果园、广场、体育馆一般带公顷,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 1(公顷)。一个果 园的面积是 3(公顷)。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 44(公顷)。较大的面积如一个区、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都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如:洛阳市 的面积约是 15230(平方千米)。河南省的面积约是 17 万(平方千米)。上海市的面积约是 6364(平方千米)
最小的自然数是 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 0 或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 0 补足。 9、改写和省略
(1)改写 去掉末尾的四个 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如:450000=45 万
万
720023000≈7 亿
459800000≈5 亿
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改写 不改变数的大小 用 = 连接 如:450000=45 万
200000000=2 亿
省略 改变了数的大小 用 ≈ 连接 如:54340≈5 万 720023000≈7 亿
10、计算工具的认识:
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020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全册(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归纳 附数学高效学习法
![2020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全册(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归纳 附数学高效学习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694f614b35eefdc8d333f8.png)
小学数学四年级全册(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归纳附数学高效学习方法上册知识点归纳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306b3d6cfc789eb162dc807.png)
1、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 百、千.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 千万位.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 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七、数的产生
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
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5位是万位;第9位,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例如:〔2496|0000〕
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要写大写数字.〕
二、单位换算〔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进率〕
1、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3、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4、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
5、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9c3b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7.png)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一、整数1. 整数比较在数轴上比大小,离原点近的整数小,离原点远的整数大。
2. 整数加减法加法:正数加正数、负数加负数,结果为正数;正数加负数,结果由绝对值大的数决定,同号则加,异号则减。
减法:正数减正数,结果为正数;负数减负数,结果由绝对值小的数决定,同号则减,异号则加。
3. 数轴的正负数轴上0点左边为负数,右边为正数。
4. 数型的关系相邻的数的大小关系:同号比大小按绝对值大小比,异号其中一个为负数则较小。
二、小数1. 小数的意义小数是整数的一种扩展,能够表示小于1的数。
2. 小数的读法将小数点左边读成整数,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数是-点,后面一位读为十分之几,依此类推。
3. 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则逐位比较。
有某位数不同,则比较大小。
4. 小数加减法小数相加减的步骤:一、对其小数点使其对齐;二、一位一位从右往左按加减法计算。
5. 小数乘除法小数的乘法和整数一样,小数乘小数,先不考虑小数点,计算出运算结果后,小数点从右往左移动幾位。
小数的除法先将除数乘以适当的数,使其变为整数,再按整数除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分数1. 基本概念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数线表示分子和分母的比,分数比整数精确表示更多的数量。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只有在分母相等的情况下,才能直接比较分子的大小;分母不同时,应先通分再比较。
3. 分数的简单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只有在分母相同时,才能进行加减法。
分数的乘法:将两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再进行约分。
分数的除法:倒数求两数的约分式,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
四、约数和倍数1. 基本概念约数是一个数在能整除它的数中所存在的数。
倍数是一个数乘以任何整数所得到的结果,所得到的结果都是这个数的倍数。
2. 约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一个数的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公约数是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3. 常见求法求最大公约数:可以用辗转相除法,求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求两个数的公因数中的最大值。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f68612849649b6649d747e3.png)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知识点: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二单元《线与角》线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从端点读起。
)补充知识点:1、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7aee10127284b73f3425006.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
9.射线特点(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
(2)射线不可测量。
10.直线: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
11.线段: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9、改写和省略(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0=2亿(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
)如:54340≈5万56070≈6万0≈7亿0≈5亿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连接如:450000=45万0=2亿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0≈7亿10、计算工具的认识: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3、计算器上的按键:ON/C 开关及清除屏键 OFF关机键 AC 清除键 CE 清除键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一、常用的长度和面积单位及进率二、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二、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三、带合适的单位带面积单位时,先考虑面积的大小,再看括号前面数的大小。
果园、广场、体育馆一般带公顷,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一个果园的面积是3(公顷)。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公顷)。
较大的面积如一个区、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都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如:洛阳市的面积约是15230(平方千米)。
河南省的面积约是17万(平方千米)。
上海市的面积约是6364(平方千米)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的那一端可以无限延伸。
不能量出长度,如出现一条射线长8米这样的判断题一定是错的。
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线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叉的越开,角越大。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角的顶点对量角器的中心点,0刻度线对角的一条边9内0看内圈,外0看外圈),再看另一边。
”9、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又小于180°;平角180°;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10、放大镜不能把角放大。
放大镜可以把东西放大,但不可以把角放大。
1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角,相对的两个角度数相等,相邻的两个角度数和是180o。
12、用三角板可以拼出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的角。
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钟面上3时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直角;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平角。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注意加进位。
2、积的变化规律(一),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除以)几。
3、积的变化规律(二),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注:在乘法中,要想使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就要相反,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就要除以相同的数。
4、积的变化规律(三),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2,另一个因数乘3,积就乘(2×3)。
5、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
(1)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读作:80千米每小时。
(2)小林每分钟步行60米,小林的速度是60米/分,读作:60米每分。
(3)飞机的速度是340千米/小时,表示:飞机每小时飞行340千米。
6、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 =时间7、估算(1)估算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2)估算时所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一定要用“≈”号。
注:①乘法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但结果一定要接近准确值。
②有关带钱问题的估算,要做到估大不估小。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画平行线应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
(一贴,二靠,三移,四画)3、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垂直)。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5、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7、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行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平行四边形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角(对角)度数相等,相邻的角(邻角)度数和是180度,四个角的度数和是360度。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同一底上的高长度都相等。
(2)梯形①在梯形中,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其中短的叫上底,长的叫下底)。
不平行的两条边叫做梯形的腰。
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②梯形有无数条高,所有的高长度都相等。
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④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邻边互相垂直。
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8、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9、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0、梯形的各部分名称.11、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两个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1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
13、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角完全相等,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补充知识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四舍商大舍去1,五入商小加上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大,商是两位数。
5、商的变化规律(一),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就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6、商的变化规律(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反而除以(或乘)同一个数。
7、商的变化规律(三),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不变。
8、解决问题:①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9、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 = 商……余数;被除数 = 商×除数 + 余数。
商 =(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直条图”.条形图可画成竖条,也可画成横条.从条形统计图可直观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2.作图定标尺.先画纵轴,确定一定的比例(即标尺),作为长度单位;再画横轴,纵、横轴的长短要适中.3.画直条.条形的宽度、间隔要一致.4.写上条形统计图的总标题、制图日期及数量单位.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烙饼类问题策略: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