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朱子本(白话、注解)
朱子版《大学》全文
《大学》全文
第一章经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二章明明德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第三章新民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第四章止于至善
《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赡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徐醒民先生大学讲解文字版
徐醒民先生大学讲解文字版
徐醒民先生大学讲解文字版
《大学》大学这一部书,原来是在礼记里面的一篇,到了宋儒的时候,也是朱子他从礼记里面,把大学还有中庸提出来,再加上论语还有孟子,一共合起来叫四部书,叫四书。我们过去那个时候,还没有学校的时候,一般读书的人,从小开始读书,先读了三字经,这一类的儿童书籍。读了之后就读四书,四书先读论语,然后接着读大学、中庸、孟子。我们现在开始共同研究大学,大学,古人在儿童时期开始上小学,到了一定的年龄,理解的能力,比儿童时代要好的时候,就开始入大学,在入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一类的书了,大学、中庸。大学这一部书,先我们看看书的名称,叫大学,根据汉儒郑玄,郑玄他的字叫郑康成,我们普通讲书的时候,要尊重先儒,就是不讲他的名,就称呼他的字,是郑康成,他解释大学是什么呢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他说大学这一部书,记载的很广博的学问,学了这个学问之后,可以从事政治,到宋朝朱熹,就是朱子。他解释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他说大学是大人之学。大人之学,比如说在位的,古时候作天子、作国君,都要学这部大学,除了天子,各国的诸侯,一般的读书人,也要学这个大学,这是汉儒跟宋儒,两位把大学这个名目解释,我们现在研读这个大学,特别要注重,开头这几句话。开头这几句话,也可这么说是大学所讲的,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而且是个纲领,这一部大学这么重要,是谁做的呢一般的说,是孔夫子的大弟子,曾子作的,其余的还有一些注解,认为『经』是孔子,曾子是把它记载转述而已,但是多数的讲,这部经就是曾子作的,当然曾子作这一部经,当然他是从孔子那里学来的,而孔圣人自己讲述而不作,所谓述而不作,就是把古代的圣人,所传下来的学术,到孔子的时候把它叙述出来,自己没有创作,根据这个意思来讲,曾子作了大学,这个经文的原意,当然是从孔夫子那里学来的,孔夫子是述而不作,这部经所讲这个道理,从古代圣王,圣人在位的那些古圣先王传下来的,这个学问。这门学问严格说起来就是一个字,就是
大学古本序
大学古本序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1】。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2】。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3】。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4】。以言乎己,谓之明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5】。
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动而后有不善,而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6】。意者,其动也;物者,其事也【7】。致其本体之知,而动无不善【8】,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则亦无以致其知【9】。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10】;格物者,致知之实也【11】。物格则知致意诚,而有以复其本体,是之谓止至善。
圣人惧人之求之于外也,而反覆其辞,旧本析而圣人之意亡矣【12】。是故不务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谓之支【13】;不事于格物而徒以诚意者,谓之虚【14】;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15】。支与虚与妄,其于至善也远矣。合之以敬而益缀【16】,补之以传而益离【17】。吾惧学之日远于至善也,去分章而复旧本,傍为之释,以引其义。庶几复见圣人之心,而求之者有其要。噫!乃若致知,则存乎心;悟致知焉,尽矣。
注释:
【1】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传习录》129条:“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
【2】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
《传习录》129条:“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
《大学问》:“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大学》所谓“至善”,即《中庸》之“至诚”。从心体上说是“至善”,以仁民爱物之“用”而言,即是“明明德于天下”,下文所谓“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大学》- 朱子本 原文
《大学》
经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康诰章(传一)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盘铭章(传二)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邦畿章(传三)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
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大学章句集注》第三章原文及译文注释
大学章句集注
第三章原文及译文注释
原文:
具体日常行为原理,曰:经营其所为,以治其身;其所治者,亦因
其所为也。故曰:自强不息者,孰能有容颜!朱子曰:唯仁者能容人。
译文:
具体的日常行为原理是这样的:通过不断经营自己的所为,来治理
自己的身体;而所治理的身体,也是由所做的事情决定的。因此说:
自强不息的人,谁能不拥有容颜呢!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中说过: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容纳他人。
注释:
这是《大学》第三章的原文及其译文注释。本章主要探讨了具体的
日常行为原理以及自强不息与容颜的关系。
在原文中,作者指出了具体的日常行为原理:“经营其所为,以治
其身”。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通过不断经营自己的所为,来治理自己
的身体。这里的“所为”指的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举动等具体
的行为方式。而所治理的身体,也是由所做的事情决定的。这即意味
着我们的行为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只有通过善于
经营自己的所为,我们才能达到身心的健康与平衡。
接着,作者进一步指出了自强不息与容颜的关系。他说:“自强不息者,孰能有容颜!”这句话表明了自强不息对于个人外在形象的重要性。自强不息的人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会不断努力进取,追求自己的目标。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会使人焕发出自信和活力,同时也会让人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这里的“容颜”并不仅仅指的是外貌,更重要的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气质和人格魅力。只有通过自强不息,我们才能展现自己的魅力和内在的美丽。
朱子在《大学章句集注》中对这句话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注解。他说:“唯仁者能容人。”这句话强调了容纳他人的重要性。具备仁德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和包容他人,不会轻易偏见和歧视。他们善于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尊重他人的存在和权利。这种仁德的品质不仅会使人自身受益,还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学》朱子本(白话、注解)
《大学》朱子本(白话、注解)
【朱注】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白话】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修德行的门径,到如今还能够看出古人做学问先后次序的,全靠这本书的存在;至于论语和孟子,研读的顺序应在其后。学习的人必须从这本书学起,那就差不多,不会有错了。”
【原文】『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7』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白话】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大学10章注解
【经一章大学之道】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朱子说:我的老师程子说:“《大学》,是孔子流传下来的书,因为它是学习儒家工夫要看的第一本书,所以称之为初求学问者的门径。”别的书只是从平天下推向正心,而独有此书推正心本于诚意,诚意本于致知,致知在于格物,故到今天可见古人求学问有个次序,都靠着这部《大学》。古人做学问,先读《大学》,其次再读《论语》、《孟子》。先须熟究《大学》做间架,间架先搭好,再以它书填补去。因此先将《大学》贯通浃洽,然后读《论语》、《孟子》,则知此是格致之事,此是诚正之事,此是修齐治平之事,如此看得透,则句句有着落。故求学的人,必要从此书入门,便不至有差错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人为学的方法,第一是把上天赐予的那个原有的性情,使他明亮,不要被后来的私欲蒙蔽了;再当推我明德的心思到人身上,也要人把这本有的德性,时常使他明亮,将旧有的习性污垢一概洗干净了;最终人我都要保持那原有的明亮的德性而不动摇。
格物致知的工夫到了,便能知晓当止之地,也即是至善之所在。知晓那至善之所在,心思便有了主见。心思有了主见,自然能虚静而不会妄动。心思不会妄动,则遇着事物自然能随其所处安闲而不乱。心思临着事物不乱,这样才能想得周到精详。想得周到精详,才能真正做到守着那原来上天赐予的明亮的德性而丝毫不动摇。
大学古本序
大学古本序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1】。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2】。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3】。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4】。以言乎己,谓之明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5】。
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动而后有不善,而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6】。意者,其动也;物者,其事也【7】。致其本体之知,而动无不善【8】,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则亦无以致其知【9】。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10】;格物者,致知之实也【11】。物格则知致意诚,而有以复其本体,是之谓止至善。
圣人惧人之求之于外也,而反覆其辞,旧本析而圣人之意亡矣【12】。是故不务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谓之支【13】;不事于格物而徒以诚意者,谓之虚【14】;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15】。支与虚与妄,其于至善也远矣。合之以敬而益缀【16】,补之以传而益离【17】。吾惧学之日远于至善也,去分章而复旧本,傍为之释,以引其义。庶几复见圣人之心,而求之者有其要。噫!乃若致知,则存乎心;悟致知焉,尽矣。
注释:
【1】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传习录》129条:“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
【2】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
《传习录》129条:“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
《大学问》:“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大学》所谓“至善”,即《中庸》之“至诚”。从心体上说是“至善”,以仁民爱物之“用”而言,即是“明明德于天下”,下文所谓“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大学》朱子 原文 注释 译文
《大学》
- 朱子本
前言
从孔子的时代到今天,两千多年来,关于儒学的文献真是汗牛充栋,关于儒学的见解更是说不尽,道不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体验后,关于儒学的认识也会大不相同。久而久之,它成为了人们约束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的铸造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儒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其间虽也屡遭批判,但儒学的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过。时至今日,当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来重新读儒说儒时,依然可以发现不少适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
《大学》注解及导读
1、关于“四书”的资料
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1
“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上一句熟语。“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二者又简称《学》、《庸》,后二者又简称《论》、《孟》;有了简称,可见这些书是用得很熟的。本来呢,从前私塾里,学生入学,是从“四书”读起的。这是那些时代的小学教科书,而且是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因为没有不用的。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诵,不但得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囵吞枣地念,囫囵吞枣地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怎么说将来用得着?那些时候行科举制度。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科举分几级,考中的得着种种出身或资格,凭着这种资格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升官发财;作好作歹,都得先弄个资格到手。科举几乎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每个学生都先读“四书”,而且读的是朱注,便是这个缘故。
将朱注“四书”定为科举用书,是从元仁宗皇庆二年(西元一三一三年)起的。规定这四种书,自然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有人人必读的价值;规定朱注,也因为朱注发明书义比旧注好些,切用些。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但《礼记》、《论》、《孟》在汉代都立过博士,已经都升到经里去了。后来唐代的“九经”里虽然只有《礼记》,宋代的“十三经”却又将《论》、《孟》收了进去①。《中庸》很早就被人单独注意,汉代已有关于《中庸》的著作,六朝时也有,可惜都不传了②。关于《大学》的著作,却直到司马光的《大学通义》才开始,这部书也不传了。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大学》注解及导读
1、关于“四书”的资料
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1
“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上一句熟语。“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二者又简称《学》、《庸》,后二者又简称《论》、《孟》;有了简称,可见这些书是用得很熟的。本来呢,从前私塾里,学生入学,是从“四书”读起的。这是那些时代的小学教科书,而且是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因为没有不用的。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诵,不但得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囵吞枣地念,囫囵吞枣地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怎么说将来用得着?那些时候行科举制度。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科举分几级,考中的得着种种出身或资格,凭着这种资格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升官发财;作好作歹,都得先弄个资格到手。科举几乎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每个学生都先读“四书”,而且读的是朱注,便是这个缘故。
将朱注“四书”定为科举用书,是从元仁宗皇庆二年(西元一三一三年)起的。规定这四种书,自然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有人人必读的价值;规定朱注,也因为朱注发明书义比旧注好些,切用些。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但《礼记》、《论》、《孟》在汉代都立过博士,已经都升到经里去了。后来唐代的“九经”里虽然只有《礼记》,宋代的“十三经”却又将《论》、《孟》收了进去①。《中庸》很早就被人单独注意,汉代已有关于《中庸》的著作,六朝时也有,可惜都不传了②。关于《大学》的著作,却直到司马光的《大学通义》才开始,这部书也不传了。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大学》白话注解
【经一章 大学之道】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朱子说:我的老师程子说:“《大学》,是孔子流传下来的书,因为它是学习儒家工夫要看的第一本书,所以称之为初求学问者的门径。”别的书只是从平天下推向正心,而独有此书推正心本于诚意,诚意本于致知,致知在于格物,故到今天可见古人求学问有个次序,都靠着这部《大学》。古人做学问,先读《大学》,其次再读《论语》、《孟子》。先须熟究《大学》做间架,间架先搭好,再以它书填补去。因此先将《大学》贯通浃洽,然后读《论语》、《孟子》,则知此是格致之事,此是诚正之事,此是修齐治平之事,如此看得透,则句句有着落。故求学的人,必要从此书入门,便不至有差错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人为学的方法,第一是把上天赐予的那个原有的性情,使他明亮,不要被后来的私欲蒙蔽了;再当推我明德的心思到人身上,也要人把这本有的德性,时常使他明亮,将旧有的习性污垢一概洗干净了;最终人我都要保持那原有的明亮的德性而不动摇。 格物致知的工夫到了,便能知晓当止之地,也即是至善之所在。知晓那至善之所在,心思便有了主见。心思有了主见,自然能虚静而不会妄动。心思不会妄动,则遇着事物自然能随其所处安闲而不乱。心思临着事物不乱,这样才能想得周到精详。想得周到精详,才能真正做到守着那原来上天赐予的明亮的德性而丝毫不动摇。 凡物都有个根子,有个煞尾;凡事都有个结局,有个发端。明德就是大学的根子,新民就是大学的煞尾;知止就是那发端,能做到止于至善便是那结局。晓得本末始终的次序,便离大学的道理不远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时候的君王,要想使天下人都明白自己的本心,回复到上天给予的本性,就要先治理他的国家,做出个榜样。治国有一定的法则,要想治国,先当把家庭打
(完整版)《大学》中的经典句子
《大学》中的经典句子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释】选自《大学》第一章。道:宗旨,纲领。明:第一个明动词,彰明,显发。德:德行。亲:更新。止:有达成和维持之意。至善:最完善圆满的境界。定,心志的定向。本:原指树根,末:原指树梢。【译文】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赏析】在《大学》的开头,便阐明它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地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
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注释】选自《大学》第二章。齐:管理。修:修养。正:端正。致:推极,获取。格物:研究事物的原理。【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赏析】治国、齐家、平天下都是怎样做人的问题,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是修身的问题。有道德的理想人格具体表现在行为、节操之中,可行为节操由意念志向所决定,如果意念志向夹杂着私情物欲。表现在行为节操不符合道德规范。所以只要思想志向真诚,心灵自然能够体现在各种行为事物之中,心志不为物欲所诱惑,道德人格就由此建立。其实道德的修养前提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掌握做人道理。由此再推到这段话的前部分,要平治天下,开创一个道德的世界,就必须有一个道德的国家,国家由家组成,
大学章句序(译文)朱熹原著
大学章句序(译文)朱熹原著张国堂译2003年12月10日 《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学的大纲和方法。 自从天主上帝创造人类以来,则天主上帝莫不赋予每一个人以仁、义、礼、智之善良和理性的本性。然而人与人的天资和智力存在差别,而且人与人在邪情私欲上存在强弱的差别,有的人邪情私欲强烈一些,有的人邪情私欲微弱一些,于是人不都能知道并保有神造人之初所给予人的善良和理性的本性。如果有聪明智慧且无邪情私欲的人,就能保有人之初的本性。一旦这样的人出于人民中间,则天主上帝必命定立他为人民的君师(即领袖,或领导人)。使其治理和教育人民,以恢复人民在被造之初的善良和理性的本性。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所以承受天命为人民的君师和榜样的原由,也是教育人民的官职之所以设立的理由。 在夏、商、周三代兴隆时,大学、小学各种学校设施都很完备。八岁的孩子,则自王公、大官以下至于老百姓的子弟,都进入小学学习。小学教学的内容是:待人接物的礼节、礼乐和算术等文化知识,同时进行骑射等体育锻炼。待孩子长到十五岁,则自君王可继位的太子、及其他儿子,以及公侯、大臣、官员之正妻所生的儿子,与老百姓中的优秀子弟,都进入大学。而教学的内容是政治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者正心、修己,并掌握治人之道。这样的学校教育,大学、小学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是划分得清楚明白的。 学校的设施是如此的广泛;教学方法的次序和内容是如此详细分明;而所教的内容,都是人君亲身经历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不追求人民日常伦理知识之外的奇思妙想。这样,当世之人没有不学习的;这些学习的人,没有不知道人的本性的,也没有不明白自己的职分所当为和不可为的,这样各人就埋头尽自己的力量来尽自己的义务。这就是古代兴盛时政治修明于上,风俗美善于下,而后世赶不上的原因。 到周朝衰落后,君王不作贤圣之君,不推行上述学校的教学体制。教化随世事而变迁,风俗也颓废败坏。当时就算有孔子这样的圣人,却得不到君师的地位来推行他的政教学说。于是他就开设私人学校,仿效先王之法,招收弟子习读《诗》、《书》和历史文献,把先王之道传授弟子,再由弟子传教后人。象《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等篇,都是小学的内容。而这一篇《大学》,是在小学学成的基础上,讲明大学教学的方法,是儒家学说理论体系的大纲框架和基础,所研究的对象涉及非常广泛,规模极其广
《大学诚意篇》原文及翻译并与《礼记正义》进行对比分析
大学·诚意
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恶、好上字,皆去声。谦读为慊,苦劫反。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毋者,禁止之辞。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谦,快也,足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1.白话翻译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厌恶邪恶),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自己心安理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戒慎。恶wu,好都是第四声。谦在这里是慊qie的意思,读作苦的声母加劫的韵母。诚意是自身修养最首要的品质。毋是禁止的意思。自欺的人,知道做善事和去除邪恶,但由心发出的行动并未落到实处。谦是快乐,满足的意思。独是指其他人不知道而唯有自己了解的境地。说想要提高自身修养的人知道做善事和去除邪恶,就应当在实际中真正的付出努力,不要去做欺骗自己的事情。要使自己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厌恶邪恶,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喜爱善良,都要果断的决定该摒弃的就摒弃,该追求的一定要得到,用自己快乐的生活来满足自己,不能只是得过且过的以讨好应付外人来为人处世。然而事情的真实与否,本来就有其他人不能触及和知道而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对于此很谨慎从而审视自己心中微小的动静变化。
大学慎独
膅《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
膂【原文】
芁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衿【译文】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
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芅【注解】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解释前一句话的“毋自欺也”;2、慎独,在这里约等于扪心自问。如聂文涛博克:“孔子说的仁道,那是讲给君子的。而我,曾经放弃了
很多次救助孩子的机会,因此不能再谈什么仁道。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
基本价值。换句话说,面对这些孩子,我能否扪心自问:我还是一个人吗?”。
薃《大学》第二次出现慎独一词:
虿【原文】
薈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
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莅【译文】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
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
羄【注解】1、“人之视己”,这里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每个人。每个人看自己的时候,
都能看得很深,“如见其肺肝然”。2、这里讲的是慎独与真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朱子本(白话、注解)
【朱注】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
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白话】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大学是孔子留传下
来的书,是初学者进修德行的门径,到如今还能够看出古人做学问先后次序的,全靠这本书的存在;至于论语和孟子,研读的顺序应在其后。学习的人必须从这本书学起,那就差不多,不会有错了。”
【原文】『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6』自天子以
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7』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白话】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注解】“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
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的学问。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亲”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知止:知道目标所在。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庶sh u人:指平民百
姓。壹是:都是。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未之有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朱注】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
【白话】上面是经文一章,是孔子的言论,由曾参口述。十章传文是曾参的见解,是他的学生记录,竹简版本多有错乱,现依据程颐校订,再考证经书,分整章节次序如下。
【原文】『1』《康诰g co》曰:「克明德。」『2』《大甲》曰:「顾諟sh i天之明命。」『3』《帝典》曰:「克明峻德。」『4』
皆自明也。
【白话】《尚书?周书?康诰》上说“能弘扬光明的品德。”《尚书?商书?太甲》上说:“要念念不忘上天赋予的光辉使命。”《尚书?虞书?尧典》上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注解】《康诰g do»:《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克:能够。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顾:思念。諟sh i:此。明命:光明的禀性。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 。俊:与“峻”相
通,意为大、崇高等。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朱注】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德。【白话】上面是传文第一章,解释“明明德” 。
【原文】『1』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诗》曰:「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白话】商汤在《盘铭》上说:“如果一天能够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自新,自新之后还要不断自新。”《尚书?周书?康诰》上说:
“激励人们弃旧图新。”《诗经?大雅?文王》上说:“周朝虽然是旧诸侯国,却能够承受天命除旧布新。”所以,君子无处不追求至善臻美的境界。
【注解】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苟: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 ,实应为“新民”。意思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诗曰》”句: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助词,无意义。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时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朱注】右传之二章,释新民。【白话】上面是传文第二章,解释“新民” 。
【原文】《诗》云:「邦畿ji千里,惟民所止。」『2』《诗》云:「缗m n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
以人而不如鸟乎?」『3』《诗》云:「穆穆文王,於w 口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