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总结复习物态变化专题总结复习
2017 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专题复习一、温度:1. 温度:表示物体 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 __________ ,用符号 _______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 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 100℃;尔后把 0℃和 100℃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
2. 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制造的;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够高出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够紧靠;读数时,玻璃泡不能够走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牢固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3 、体温计:测量范围: ________________ ;分度值为0.1 ℃;体温计的特殊构成:;二、消融和凝固:物质从 ________________ 叫消融;从________________ 叫凝固。
物质消融时要 ____热;凝固时要热。
消融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固体可分为 ________和 ___________;晶体:消融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消融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差异是:______________(消融时温度不变连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消融时温度高升,连续吸热);(熔点:晶体消融时的温度);晶体消融的条件:⑴温度达到_______;(2)连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 1)温度达到 _________ ;( 2)连续放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 ;注意: 1、物质消融和凝固所用时间不用然同样,这与详尽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达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____________;三、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 _________________ 叫汽化;物质从 __________________ 叫液化;汽化要 _____热、液化要 _____热;2、汽化分为 ________和 ___________ 两种形式。
物态变化中考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中考知识点总结一、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特点1. 固体的性质和特点固体是物质最基本的状态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2)分子或原子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3)比较稳定,不易流动。
2. 液体的性质和特点液体是介于固体和气体之间的状态,具有以下特点:(1)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2)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气体大,但比固体小;(3)容易流动。
3. 气体的性质和特点气体是物质中最活跃的状态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扩散;(2)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小;(3)容易流动。
二、物质的凝固、熔化、汽化和凝结过程1. 凝固过程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在凝固过程中,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大,使物质的形状和体积固定。
2. 熔化过程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使物质的形状不变但体积增大。
3. 汽化过程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在汽化过程中,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非常小,使物质的形状和体积都发生改变。
4. 凝结过程凝结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在凝结过程中,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得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从而形成液态。
三、物态变化的热力学性质1. 温度和物态变化在物质的不同物态之间转变时,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一般来说,当物质的温度升高时,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相变点升高,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变点也升高。
2. 热量和物态变化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输入或释放一定的热量。
比如,当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时,需要释放一定的热量,这对应着物质的凝固热;而当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需要输入一定的热量,这对应着物质的熔化热。
3. 压力和物态变化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比如,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变过程中,增加压力可以使得物质的沸点升高,从而使得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升高。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一、温度1.温度(1)概念: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
(2)符号:摄氏温标用t表示,热力学温标用T表示。
(3)单位:摄氏度(℃)(摄氏温标),开尔文(k)(热力学温标)。
2.摄氏温度(1)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2)书写和读数规则:0℃以上的温度,书写时可省略数字前面的“+”号,如10℃,读作“10摄氏度”或“零上10摄氏度”;0℃以下的温度,书写时数字前面加“-”号,如-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
(3)宇宙中的最低温度为-273.15℃,这是一个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以此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0k=-273.15℃。
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C;(2)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C;(3)人体感觉最适宜的水温约23°C;(4)我国的最低气温约为−52°C;(5)人洗澡时最舒适的水温约为40°C。
二、温度计1.用途: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2.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构造:玻璃外壳、细玻璃管、玻璃泡(内有液体)、刻度和单位。
4.分类(1)按玻璃泡使用的测温液体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2)按用途分: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等。
5.温度计的构造特点(1)玻璃泡的玻璃壁很薄是为了使玻璃泡内液体的温度能很快与被测物体的温度相同;(2)玻璃管的内径很细是为了使玻璃管中液柱的变化更加明显;(3)玻璃泡的容积较大,泡内液体的体积较多,热膨胀更加明显,在玻璃管内液柱长度的变化大,测量结果越准确。
6.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一估二看”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含习题(精华版)
温度与物态变化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常用温度计种类:a. 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b. 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c. 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体温计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
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 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内,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要吸热。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①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②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2)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例题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例题物态变化是物质状态的转变过程,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在不同状态之间进行转变,这些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环境等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比如水可以从固态冰变成液态水,再变成气态蒸汽。
本文将总结物态变化的知识点,并以例题的形式进行讲解。
知识点一: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的特点是分子排列紧密,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的特点是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距,能流动,具有一定的形状但无固定的体积;气态的特点是分子间距离较大,能自由移动,适应所处容器的形状和体积。
例题一:将以下物质分类为固态、液态或气态:水、冰、气体、红烧肉、煮沸的水。
解析:水在常温下是液态,冰是固态,气体是气态。
红烧肉在烹饪过程中是液态,而煮沸的水则处于液态状态。
知识点二:相变相变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常见的相变有凝固、融化、汽化和凝结。
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融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凝结是指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例题二:描述冰块融化的过程,并说明其与凝固的区别。
解析:冰块融化的过程是指冰块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当温度超过0°C时,冰块吸收热量,分子间距增大,从而使固态冰变成液态水。
与凝固相比,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当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时,液态水释放热量,分子间距减小,从而使液态水凝固成固态冰。
知识点三: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的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状态的方程,一般表达为PV=nRT,其中P代表气体的压力,V代表气体的体积,n代表气体的摩尔数,R代表气体常数,T代表气体的温度。
根据状态方程可以推导出气体的压缩、膨胀、热力学过程等性质。
例题三:如果一定压强下,气体的体积增加了一倍,温度增加了多少倍?解析: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知P、V、T三者之间成正比关系。
中考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一、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特点1. 固体:固体是一种物态,其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距较小,分子运动微小,不易流动。
固体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
2. 液体:液体是一种物态,其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间距比固体大,分子运动较快,能够流动。
3. 气体:气体是一种物态,其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分子间距最大,分子运动最快,能够自由散布。
二、物质在不同物态之间的转变1. 固体与液体的转变:发生在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之间,当物质受热升温达到熔点时会发生熔化,而在冷却降温达到凝固点时则会发生凝固。
2. 液体与气体的转变:发生在物质的沸点和凝结点之间,当物质受热升温达到沸点时会发生汽化,而在冷却降温达到凝结点时则会发生凝结。
三、能量在物态变化中的作用1. 熔化和凝固:在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需要吸收或释放相应的热量,这是因为物质在熔化和凝固时都需要克服或释放一定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产生或释放热量。
2. 汽化和凝结:在物质汽化和凝结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吸收或释放相应的热量,这是因为在汽化和凝结时,分子需要克服或释放更强的相互作用力,在此过程中产生或释放大量热量。
四、物态变化的图像和物理意义1. 物态变化的图像:物体在经历物态变化时,其温度会发生变化,因此物态转变过程可以用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来表示。
在温度-时间图像中,熔化和汽化的过程分别对应着水平段和斜直线段,而凝固和凝结的过程则对应着水平段和斜直线段的下降。
2. 物态变化的物理意义:温度-时间图像清晰地展示了物质在不同物态之间的相变过程和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性质。
五、物态变化的应用1. 冰块融化散热: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把冰块放在水里,冰块会在吸收热量的过程中融化,起到降温的作用。
2. 蒸发降温:在炎热的日子,人们喜欢喷水降温,这是因为水蒸发的时候吸收大量热量,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2024年中考物理三轮复习突破-物态变化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1.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规定: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沸水的温度定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3)常考温度估测:①人的正常体温约为℃;②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③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40℃;(1个标准大气压下)。
2.温度计:(1)原理: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使用和读数:①估: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③选:根据估测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④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在被测物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⑤读: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柱的相平,如图中视线。
(注:若液面所在处刻度由下至上变大,则为“零上温度”,反之为“零下温度”)⑥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3.体温计的使用方法:读数时可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因为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很低,水银从缩口处断开,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因此使用前需用力向下甩,使液柱回到玻璃泡内。
4.六种物态变化:注意:“白气”实际是(选填“小水珠”或“水蒸气”),是由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物体(气体) 形成的。
5.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非晶体定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例子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蜡、松香、玻璃、沥青等熔点熔点熔点熔化图像性质(1)OA 之间为熔化前,物质处于固态,是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2)AB 之间为熔化时,物质处于 态, 是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 ,但温度 ,此温度为熔点(如图中T 1); (3)BC 之间为熔化后,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吸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内能不断 ,无确定熔点。
6.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达到一定温度,在液体 和 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_冷热程度__叫做温度。
常用单位摄氏度(℃)2.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2)使用方法:【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在使用上的不同之处:(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甩回玻璃泡。
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固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液态 2.晶体和非晶体 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 1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知识点4:升华和凝华 1. 考查热点: 温度计的原理、使用与读数,物态变化中汽化与液化现象的判断与分析2. 考查题型: 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为主3. 备考重点: 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例1 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图__乙__(选填“甲”或“乙”)为寒暑表,其示数为__-5__℃。
方法点拨: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如果是数值由上到下逐渐变大,则此时温度是零下温度;如果数值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则此时温度是零上温度。
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考点2:物态变化的判断例2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理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D )方法点拨:判断物态变化的步骤:明确物态变化前研究对象的状态→弄清物态变化后研究对象的状态→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考点3:熔化和凝固图像例3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80__℃,熔化的时间是__15__min。
方法点拨:分析图像上有没有一个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从而得出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晶体熔点一般不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利用这些特点解题。
考点4: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4 “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 ℃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物态变化考点一:温度计1.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B.−100℃C. 273℃D. 100℃2.温度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这主要是为了()A. 造型美观,使用方便B. 增加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面积C. 使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仍然表示该温度D. 玻璃泡内液体体积有细微变化,就可以使管内液柱有明显的变化3.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清洗B.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棉擦D.在酒精灯上烧℃℃℃,那么两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 )℃℃℃℃℃℃℃℃5.如图所示,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位置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甲和丙6.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同,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比热容不同D.导电性不同℃~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8.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考点二:熔化与凝固—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2.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一样高D.无法确定3.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再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4.如图是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三态的区别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B.气态、液态物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固态物质的分子不做无规则的运动C.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较大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体积5.如图表示非晶体凝固图像的是()6.如下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热宝”的取暖袋,在塑料袋内装的是一种特殊的固态物质.使用时,先将它投入沸水中使固态物质熔化成液态物质,然后从沸水中取出,它在逐渐凝固的过程中,可供人体取暖.请你说出“热宝”中应用的物理知识(说出两点)(1)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8.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烹饪过程中味道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冻豆腐在冷冻时经历了________的物态变化,此过程中豆腐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9.(1)如图所示,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钢丝穿冰块而过,而冰块完整无缺.使用细金属丝和悬挂重物的目的都是_____,从而使冰的熔点______(降低/提高/保持不变),所以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故钢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2)滑冰运动员所穿滑冰鞋都带有冰刀,是通过_____(增大/减小)了对冰面的压强,从而改变了冰的熔点,使得冰刀划过的冰面容易熔化,最终能起到_____的作用.考点三:汽化与液化1.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2.如图所示,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当两壶水沸腾发出哨音时,同时关闭炉火,则()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都还能继续发声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3.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4.如表是氧、氢、氮三种物质的沸点,将液态的氧、氢、氮混合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则最先分离出来的是液态的________(选填氧、氢、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此时水的温度不是100℃,原因可能是________.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________.(一条即可)(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合理即可).考点四:升华与凝华1.寒冷冬季的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霜花,它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液化C.凝华D.蒸发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十:物态变化参考答案考点一:温度计1.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B.−100℃C. 273℃D. 10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又称为绝对温度)的换算关系是:T=t+273℃,T代表热力学温度,单位是K(开尔文);t代表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绝对温度100K,那么用摄氏温度表示应该是:t′=T′﹣273℃=100K﹣273℃=﹣173℃.2.温度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这主要是为了()A. 造型美观,使用方便B. 增加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面积C. 使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仍然表示该温度D. 玻璃泡内液体体积有细微变化,就可以使管内液柱有明显的变化【答案】D【解析】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的玻璃管的容积大,玻璃泡内的液体体积有微小变化,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变化明显,温度计的分度值可以很小,使测量结果更准确.3.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清洗B.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棉擦D.在酒精灯上烧【答案】C【解析】用自来水加以冲洗晾干,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所以选项A错误;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也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所以BD也不可以.酒精有消毒的作用,同时常温下酒精的温度不会超出体温计的量程,所以选项C正确.℃℃℃,那么两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 )℃℃℃℃℃℃℃℃【答案】D【解析】由于缩口结构,使体温计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若没有把体温计液柱甩回玻璃泡,就用示数为37.5 ℃℃的体温,液柱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体温计的显示的示数仍是37.5 ℃;测量38.7 ℃℃.5.如图所示,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位置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甲和丙【答案】B【解析】使用温度计读数时,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正确读数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由图知:甲俯视读数会偏大,丙仰视读数会偏小,乙读数时,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读数正确.6.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同,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比热容不同D.导电性不同【答案】A【解析】沸点和熔点不同,这应该是测量最高温度的条件,故A正确;和比热容及导电性谈不上有任何关系,故C、D错误;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测量最低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它们里面的液体谁会先凝固,因此主要是酒精和水银的凝固点不同造成的,故B错误.℃~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答案】解:(1)由题意知,当实际温度为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摄氏度,当实际温度为10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86摄氏度,所以每个小格的温度为:t=℃℃;(2)所测水的温度为26℃,相当于比0℃高出26-6=20个小格,则实际温度为:t′℃×20=25℃;(3)当温度计的示数为0摄氏度时,比实际的0℃低了6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1=0℃℃×℃;当温度计的示数为100℃时,比实际0℃多出了100-6=94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2℃×℃℃℃℃;(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25℃℃℃.【解析】(1)冰水混合物体的实际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根据温度计的示数求出温度计每个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2)根据示数,计算出比实际0℃多出多少个小格,从而求出温水的实际温度;(3)计算出示数为0摄氏度时和100摄氏度时的实际温度,从而得出其测量范围.8.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答案】解:水银柱24mm时的温度是0℃,88m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m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热水中水银柱的长度=46mm-24mm=22mm,液体的温度=22mm×℃℃℃.【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用64mm (88mm-24mm)表示0℃~100℃,即1mm表示℃,再根据温度计在热水中的实际长度22mm(46mm-24mm)得出液体的温度.考点二:熔化与凝固—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答案】A℃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凝固点为50℃,所以A选项正确;B、AB段物质温度降低,但还没有达到凝固点,仍然是液态,故B错误;C、BC段为晶体的凝固过程,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混合态,故C错误;D、CD段物质已经凝固完毕,处于固态,故D错误.2.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一样高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无论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气压相同,都是冰水混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温度相同.3.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再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答案】D【解析】当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变大会产生巨大的压力使他们压牢.4.如图是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三态的区别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B.气态、液态物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固态物质的分子不做无规则的运动C.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较大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体积【答案】A【解析】A、物质状态不同原因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故A正确;B、构成物质的分子,无论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它们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引力也较小.故C错误;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态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液态有体积.故D错误.5.如图表示非晶体凝固图像的是()【答案】D【解析】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就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在图像上表现为晶体有一条水平线段.A、该图像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是熔化图像,有水平线段,应该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图像是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是熔化图像,但没有水平线段,应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不符合题意;C、该图像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是凝固图像,并且有一水平线段,说明是晶体的凝固图像,不符合题意;D、该图像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是凝固图像,并且没有水平线段,说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符合题意.6.如下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答案】A【解析】o a(o a′)段为固态加热过程; ab( a′b′)段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图中乙的熔化温度高,即熔点高,加热时间的长短意味着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图中熔化时对甲(20-10=10min)、乙(27-17=10min)加热的时间相等,说明两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以看出,在固态时,甲升温比较快,说明在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温度升高的高,所以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少;在液态时,甲升温也较快,说明在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温度升高的高,所以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也较少.“热宝”的取暖袋,在塑料袋内装的是一种特殊的固态物质.使用时,先将它投入沸水中使固态物质熔化成液态物质,然后从沸水中取出,它在逐渐凝固的过程中,可供人体取暖.请你说出“热宝”中应用的物理知识(说出两点)(1)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答案】物质熔化要吸热,物质凝固要放热【解析】将“热宝”投入沸水中,热宝中的物质吸收热量,从固态变成液态;将“热宝”从沸水中取出,它在逐渐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被人吸收,供人体取暖.8.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烹饪过程中味道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冻豆腐在冷冻时经历了________的物态变化,此过程中豆腐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答案】凝固放热【解析】冻豆腐在冷冻时,豆腐里面的水分首先凝固为固态的冰,凝固对外放热.9.(1)如图所示,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钢丝穿冰块而过,而冰块完整无缺.使用细金属丝和悬挂重物的目的都是_____,从而使冰的熔点______(降低/提高/保持不变),所以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故钢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2)滑冰运动员所穿滑冰鞋都带有冰刀,是通过_____(增大/减小)了对冰面的压强,从而改变了冰的熔点,使得冰刀划过的冰面容易熔化,最终能起到_____的作用.【答案】(1)增大细金属丝对冰块的压强降低凝固;(2)增大减小摩擦力【解析】(1)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增大了冰块表面的压强,使冰块的熔点降低,冰块熔化,从而细金属丝穿过冰块;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凝固,从而看不到留下的缝隙;(2)冰刀的刀口很薄,增大冰面的压强,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熔化,最终起到减小摩擦力的作用.考点三:汽化与液化1.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答案】B【解析】水停止沸腾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因为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2.如图所示,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当两壶水沸腾发出哨音时,同时关闭炉火,则()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都还能继续发声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答案】A【解析】两壶水都沸腾后关闭炉火,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关闭炉火甲水壶不能继续吸热,故不能沸腾.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虽然关闭炉火,但厚金属板的温度还是高于水的温度,水还能从金属板上吸热.故还能沸腾.所以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3.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答案】A【解析】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4.如表是氧、氢、氮三种物质的沸点,将液态的氧、氢、氮混合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则最先分离出来的是液态的________(选填氧、氢、氮)【答案】氢【解析】液态空气温度升高时,沸点越低,越先逸出,沸点越高,越晚逸出;温度升高时,沸点低的液体先达到沸点,先汽化;氢的沸点低,先汽化.它们逸出的先后顺序是氢、氮、氧.“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此时水的温度不是100℃,原因可能是________.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________.(一条即可)(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合理即可).【答案】(1)自下而上;(2)98;此时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量大(或酒精灯火焰小);(3)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98℃,低于100℃,说明实验时大气压低于标准气压;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可能是因为火力过小或者水量大造成的.(3)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考点四:升华与凝华1.寒冷冬季的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霜花,它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液化C.凝华D.蒸发【答案】C【解析】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熔化和凝固:熔化是物质从固体向液体的变化,凝固是物质从液体向固体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物质会熔化,降低温度物质会凝固。
物质的熔点是其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凝固点则是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温度。
二、蒸发和沸腾:蒸发是物质从液体向气体的变化,而沸腾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迅速蒸发。
在常温下,液体分子的速度不同,有些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从液体表面逸出成为了气体,这个现象就是蒸发。
而沸腾则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中的分子足够运动,形成了大量的气泡,从而大量蒸发出气体。
三、凝结:凝结是气体变为液体或固体的过程。
当气体冷却到一定温度时,气体分子的速度下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气体分子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
如果继续降温,液体分子的速度进一步下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变得非常强烈,形成了固体。
四、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是物质物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物质有不同的特性。
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比如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高的沸点和凝固点。
五、压力对物态变化的影响:温度是物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压力也会对物质的物态变化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压力可以使液体沸腾点升高,降低压力可以使液体沸腾点降低。
六、露点和冷凝:露点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到饱和时所达到的温度。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时,水蒸气会凝结成水滴,这个过程称为冷凝。
七、气体的压缩和展开: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间距,气体可压缩性较大,所以气体可以被压缩成较小的体积。
而展开则是指气体占用的体积增大,气体分子间的间距变大。
八、物态变化的能量变化:物态变化时,物质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与物态变化有关。
例如,熔化和沸腾吸收热量,凝固和凝结释放热量。
总结: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包括熔化和凝固、蒸发和沸腾、凝结、分子间相互作用、压力对物态变化的影响、露点和冷凝、气体的压缩和展开以及物态变化的能量变化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
初中物理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及题型
初中物理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及题型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及题型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形态物质存在的形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它们的形状、体积和流动性都有所不同。
固态的物质形状固定,体积一定,没有流动性;液态的物质形状不固定,体积一定,有流动性;气态的物质形状和体积都不固定,有流动性。
2.物态变化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例如冰可以变成水,水可以变成水蒸气。
这些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物态变化是一个物理过程,物质种类没有变;发生物态变化时,伴随着吸热或放热。
如果没有吸热或放热,就没有物态变化。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结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间有一定的空隙。
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空隙很小,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液态物质分子间空隙较大,分子活动范围较大;气态分子间空隙很大,分子可以自由运动。
4.典型例题:1)例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冰化成水B.铁水浇铸成铁饼C.加热一铜片温度由2℃升高到100℃D.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2)例3: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V1+V2,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空隙。
3)例6:宇宙中主要的物质状态是等离子态。
注:文章格式已进行修改,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夏天游泳的人从河水中上岸后,会感到比在水中更冷。
如果蹲下身子抱成团会暖和些吗?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水蒸气的热量比开水更高,能够对皮肤造成更多的损伤。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在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调燃着的木柴。
它们的原理都是通过改变液体的温度和液面上方气压的高低来控制沸腾的过程。
茶叶需要避光、干燥储存。
如果将茶叶包装好后放入冰箱,用低温储存,当它从冰箱里出来时,会出现汗水。
在炎热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茶叶包装后,不能马上打开,因为茶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变质。
备考中考教育物理知识总结点总结学习复习计划专练知识总结点总结精讲专题 物态变化含解析
专题02物态变化考点一: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丈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反应了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强烈程度,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强烈。
2.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有的用煤油。
3.摄氏温度的单位: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淆物的温度定为0℃,开水的温度定为100℃。
0℃~100℃之间分红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4.温度计的使用:(1)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2)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3)选择适合的温度计;(4)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5)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略微等一会,待示数稳固再读数;(6)读数时玻璃泡留在液体中;(7)视野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5.三种常用温度计的主要差别6.温度的描绘:温度只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可以说“有”或“没有”;7.温度计读数采用技巧:先找零刻度,若液柱面在零刻度线以下,应从零刻度线往下读,反之往上读;使用温度计时不可以使被测物体的温度超出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或低于液体的凝结点。
考点二:融化和凝结1.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的融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2.熔点和凝结点:晶体融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凝结时的温度叫凝结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
3.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考点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
2.沸点: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液体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液体含有的杂质等相关。
3.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4.液化方式:气体液化往常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气体液化要放热。
平常生活中最常有的是水蒸气液化为水,气体液化的利处是便于储存和运输。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有致冷作用;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物态变化(考前必看)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物态变化(考前必看)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温度1.温度:在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
(2)摄氏温度的规定:我们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3.温度估测:①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②人感觉最舒服的环境温度为24℃~26℃;③洗澡水的合适温度是40℃~50℃;④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为30℃以上;⑤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个标准大气压下);⑥沸水的温度为100℃(1个标准大气压下)。
知识点二:温度计与温度测量1.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家庭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温度计(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玻璃管、液体、刻度等。
(4)特点: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内径是粗细均匀的,温度计的分度值设计的越小,温度计的灵敏度越高。
(5)常用温度计:①实验室温度计(图甲):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②体温计(图乙):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③寒暑表(图丙):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3.温度计的种类:根据测温物质不同,温度计分为三种:①液体温度计;②固体温度计;③气体温度计。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并估测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初中物理)第3章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一、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1)温度的物理量符号是 t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的符号是℃。
(2)摄氏温度的规定: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在 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100 ℃。
(3)注意:“摄氏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三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省略读成度,也不可分开读,例如37 ℃不可读成37度,也不可读成摄氏37度。
(4)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物理量的符号是 K ,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又叫做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 ℃。
二、温度计1.温度计(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标度方法: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 ℃和100 ℃之间,平均分成100等分,每等分代表1 ℃。
2.温度计的使用(1)一看一清”: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体温计用来测量人体温度,能离开人体读数。
(1)体温计的量程:35 ℃--42℃,与人体体温变化范围相同,分度值为0.1 ℃。
(2)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弯管,当玻璃泡接触人体时,里面的水银受热膨胀挤过细弯管到达直管中,待稳定后离开人体时,水银遇冷收缩,在细弯管处断开,直管中水银不能回流,所以离开人体后的体温计示数仍代表人体温度。
(3)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体温计使用前要用力将水银甩回到玻璃泡内,确保每次测量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当时的温度而不是原来的温度。
【经典例题考查】1.在本次疫情中,体温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
为您整理“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汇总”,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讲解:物态变化现象
2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物态变化的过程
3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讲解:物态变化口诀分享
整理
1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升华与凝华
12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吃鸡蛋有诀窍
13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多孔的冻豆腐
14
中考物理考点:物态变化的概念与识别
15
中考物理考点归纳:物态变化吸、放热关系
16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熔化现象
17
中考物理考点:利用物态变化创造现代生活
18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水沸之前鸣响的原因
26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阴天一般没有露
27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知识讲解:物质的三种状态
28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常见温度计分类
29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30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温度计表示与用法
32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现象
4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厨房里的物态变化
5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物态变化的误区
6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归纳:热现象及物态变化
7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精讲:如何判断是什么物态变化
8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考点:液化现象
9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现象:奇妙的火焰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汇总和中考真题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汇总和中考真题物态变化一、温度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5、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熔化过程:(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凝固过程:(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5)EF 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6)FG 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2023年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
物态变化专项复习总结及典型习题总结:一、温度1、定义: 温度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___热力学温度________________。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 在________________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沸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_度, 它们之间提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_____________某地气温-3℃读做: 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 下有_____________, 里盛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 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 运用进行工作。
使用前:观测它的 ,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 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注:◇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 体积变化大, 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 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定义: 叫熔化。
晶体物质: 、 , 石英 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 、 、 食盐、明矾、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熔化特点: , , 熔化特点: , 先变软变稀, 最后变为 态 温度 。
② 熔点 : 晶体 的温度。
③ 熔化的条件: ⑴ 。
⑵ 。
④ 凝固 :定义 : 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 , 放热, 凝固特点 热, 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 温度 。
凝固点 : 。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
气液熔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凝华 放热凝固的条件: ⑴。
中考必考题物态变化(囊括所以考点)
中考必考考点一: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相互关系:二.六种物态变化的例子一、熔化1、冰熔化成水;冰箱里冻物解冻2、铁变成铁水3、沥青被晒化4、松香熔化5、焊锡熔化。
二、凝固1、水冻成冰2、铁水铸造成铁3、蜡烛油变成蜡4、熔化的松香凝固5、熔化的焊锡凝固。
三、汽化1、水沸腾2、酒精蒸发3、液氮沸腾4、液化气变成气体5、汽油挥发6、雾水散去7、湿衣服变干8、地上的水变干9、橘子干了10、锅中水烧干了。
四、液化1、冰棒从冰箱拿出冒“白烟”;2、雾;露的形成;3、烧开水壶嘴冒“白气”4、杯子、水管、地板“冒汗”5、眼镜片上起雾6、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7、揭开锅盖有水珠聚集在锅盖上8、雨的形成五、升华1、樟脑丸消失2、灯丝用久了变细灯泡内壁变黑(先升华再凝华)3、干冰降温4、碘(先升华再凝华)5、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6、雪堆消失、雪人变小六、凝华1、冬天窗户内侧上冰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窗户凝华成固态冰)2、瓦上的霜(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3、冰箱里的“粉”(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4、雪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5、雾凇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6、冰雹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三.利用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的例子有哪些?一、熔化吸热的有:1、吃冰棒降温医疗上用冰袋降温2、饮食行业用冰块降温(如往葡萄酒中加冰块)等;二、凝固放热的有:1、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放热而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的。
2、果农夜间会给果树洒水,农民夜间会给秧苗周围灌水,就不易冻坏。
三、汽化吸热的例子:1、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收人体的热。
2、医疗上用酒精蒸发吸收人体的热来降低病人的体温。
3、夏天在地面上洒水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低周围的气温。
4、吹风扇可以让身上的汗水更快地蒸发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使人觉得凉快。
5、从酒精中拿出的温度计的示数会先下降后上升后不变(最后与室温一致)。
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中考问题题型汇总整理简化版
专题04 物态变化问题(整理简化)知识点1:熔化与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1)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1)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2)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3)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知识点2: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3)作用是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5)沸腾条件: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6)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好处是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是液化放热知识点3: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例题1】图甲是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
图乙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100℃B. 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含热量增多C. 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minD. 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答案】C【对点练习】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答案】C.【例题2】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专项复习总结及典型习题总结: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___热力学温度________________。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________________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_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_____________某地气温-3℃读做: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_____________,里盛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进行工作。
使用前:观察它的,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注:◇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晶体物质:、,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食盐、明矾、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 ,熔化特点:,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态温度。
熔点:晶体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⑵。
②凝固 :定义: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放热, 凝固特点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气液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凝华放热度 。
凝固点 : 。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
凝固的条件:⑴。
⑵ 。
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 。
定义:液体在 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 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 ;⑵ ⑶ 。
作用:蒸发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 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
沸 点: 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 。
⑵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② 液化:定义: 叫液化。
方法:⑴ ;⑵ 。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物质从 的过程,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 的过程, 热4自然界中水的物态变化:雾 露 雨 云 雪 霜 冰雹典型题:1.下列物质中,全都属于晶体的是( )A .松香、萘、冰 B.沥青、蜂蜡、冰C .水银、食盐、海波D .铁、铜、玻璃2. 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蒸发沸腾A、碘加热时变为蒸气。
ﻩﻩ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
ﻩ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3-1-11所示的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图3-1-11A.升华,液化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D.汽化,液化4.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 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 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6.图3-1-12所示的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3-1-12A.该物质的熔点是0 ℃,在第2 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它吸收热量B.该物质的熔点是0 ℃,在第2 min到第3 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它不吸收热量C.该物质的熔点是-4 ℃,在第5 min到第6 min内是液态,它吸收热量D.该物质的熔点是0 ℃,在第5 min到第6 min内是气态,它吸收热量7.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酒精沸点78.48摄氏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B、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C、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D、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9.温度为0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10.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 1 2 3 4水的沸点/℃98.298.998.598.6A. 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11. 图3所示图像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12.如图3-1-15所示,烧杯与试管中均装有冰块,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在烧杯内冰块逐渐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X Kb 1. C om图3-1-15A.试管中的冰块不会熔化B.试管内的冰块会熔化一部分C.烧杯内水温低于0℃D.烧杯内水温高于0℃13.如图3-1-16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图3-1-16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1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6所示,则图_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15.我们知道100o C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同温度的开水烫伤更历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16.小明从冰箱内拿出一杯自制的冰淇淋,过了一会儿,杯内的冰淇淋化了,杯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前者是________现象,后者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后一现象的发生需要________热.新课标第一网17.小明同学用如图3-1-17甲所示的装置对冰进行加热.图3-1-17(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比较AB段和CD段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______(填“大”或“小”).(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18.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3-1-18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填“高”或“低”).(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时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填“<”“>”或“=”)1标准大气压;B、C 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图3-1-1819.某同学在做“研究晶体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晶体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晶体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该同学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此晶体的熔点为,熔化过程用的时间为。
(2)在4—8min这段时间里,它处于态。
(3)在第1.5min时,它处于态,第11min时它处于态,这种物质叫。
(4)在右图,画出它的熔化图象。
20.图9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
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温度(1)图乙是(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1.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1)水是沸点是________0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 一个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0C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
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为气体,并从周围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为小水滴或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如图6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是……………这种物质是体,其熔点为℃在BC段物质处于状态在BC段物质热量,温度不变该物质熔化时间为.23.请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时间久了,会慢慢变小:___________________;(2)夏天清晨草坪上附着露水:_________________。
24.烧开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这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爽,这是利用___________来降低温度。
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会也变干,这是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5☆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努力成就人生,,加油哦! !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总结及习题总结:一、温度4、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