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数学之韦达定理
初中韦达定理证法六种
初中韦达定理证法六种『韦达定理证法六种』韦达定理是数学中有名的一种定理,它可以用来证明三角形的角是有角度的,并有六种不同的证明方式及其对应的几何证明。
下面介绍一下韦达定理的六种证明方式:一、反证法。
反证法的意思是证明一个论断其不成立,也就是说证明论断没有被证明,即它不成立。
在韦达定理的反证法中,我们拿到非韦达定理的三角形,然后证明它不是韦达定理求得的结果。
这样,既然找不到合适的三角形来证明韦达定理,就可以验证出该定理的真实性。
二、对偶原理。
对偶原理的意思是,如果两个命题中的一个为假,另一个也为假。
在韦达定理的证明中,根据对偶原理,如果两个三角形(A,B)有任何相同的角,有相同的面积,则韦达定理成立。
三、拓扑定理。
拓扑定理指的是,如果在某结构中两个点到另外两个点的路径有三条,则这两个点之间有三个连通路径。
这里,证明三角形角度小于或等于180°时拓扑定理也可以成立,因此韦达定理也证明了。
四、全等定理。
全等定理说,如果某两个图形的顶点和边的长度完全相等,则它们的形状也完全相等。
这里,应用韦达定理的全等定理,使用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来证明该定理。
五、力学定理。
力学定理主要指的是,在结构物中,所有外力汇于一点处,因此它们的合力为零。
在韦达定理的证明中,用力学定理可以证明一定条件下三角形角度小于等于180°,从而证明韦达定理。
六、叉乘定理。
叉乘定理是指,两个向量叉乘(即点积)的结果为它们仅共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乘以2。
这里,在韦达定理的证明中,可以借助前一条的错角公式将叉乘定理应用到三角形形状中,从而证明角度小于或等于180°,最终证明韦达定理成立。
总结:在韦达定理的证明中,用到了反证法、对偶原理、拓扑定理、全等定理、力学定理、叉乘定理等六种方式证明了该定理的成立。
韦达定理详细讲解初中
韦达定理详细讲解初中1. 韦达定理的基本概念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趣的数学小知识,那就是韦达定理。
你可能会问,韦达是谁呀?其实,他是个很牛的数学家,专门研究方程的。
韦达定理主要是讲关于二次方程的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如果你有一个形如 (ax^2 + bx + c = 0) 的方程,韦达定理告诉我们根的和和根的积是怎么回事。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保证你听得明白!1.1. 根的和与根的积首先,咱们来看看根的和。
设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是 (x_1) 和 (x_2),那么根据韦达定理,它们的和就是 (frac{b{a)。
哦,别以为这就完了!根的积也很重要,两个根的积是(frac{c{a)。
这就像你找朋友聚会,知道总共有多少人(和)和几对情侣(积),就能推算出不少事情来。
1.2. 实际例子来个实际例子,让你更容易理解。
假设我们有个方程 (2x^2 4x + 2 = 0)。
这里 (a = 2),(b = 4),(c = 2)。
根据韦达定理,根的和是 (frac{4{2 = 2),根的积是 (frac{2{2 = 1)。
哇,这样一算,感觉根的关系就像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一样,彼此心知肚明呢!2. 韦达定理的应用说到这儿,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想:“这理论有啥用呢?”别急,让我给你讲讲韦达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妙用。
其实,这个定理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简直是个好帮手!比如说,你想找出一个水池的水位变化,或者解决一些最优化问题,韦达定理都能派上用场,帮助你理清思路。
2.1. 在几何中的应用不仅如此,韦达定理在几何学里也大显身手哦!想象一下,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坐标,你可以用韦达定理来帮助你计算出某些重要的点,简直就是数学界的瑞士军刀,功能强大到不行。
2.2. 数学竞赛中的好帮手另外,韦达定理在数学竞赛中也是一大法宝。
许多题目都能通过它轻松解出,比如求解二次方程的根,甚至能帮助你推导出一些新的数学性质。
韦达定理详解
韦达定理详解
韦达定理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学定理,它描述了一个三角形内部一条边上的点,与另外两条边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对于三角形ABC,设D是BC边上一点,且设AB=c, AC=b, BD=x, DC=y,则韦达定理可以表示为:
bx + cy = ac
该公式的意义是,若在三角形ABC的边BC上取一点D,则BD和DC的长度与AB和AC的长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BD与AB的
比值等于DC与AC的比值,两者之和乘以BC的长度等于AB和AC长
度之积。
韦达定理在几何学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海龙公式、共边点定理等中都有所涉及。
它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测量工程中可以帮助人们计算出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
- 1 -。
初中韦达定理公式变形6个
初中韦达定理公式变形6个(一)韦达(Vieta)定理:a+b+c=0(二)椭圆的韦达(Vieta)定理:bc + ac + ab = 0(三)多项式的韦达(Vieta)定理:那么多项式的韦达定理可以表示为a1 + a2 + a3 + ... + an-1 + an = 0(四)立方韦达(Vieta)定理:abc + a2b + ab2 + ac2 + b2c + bc2 = 0(五)双曲线的韦达(Vieta)定理:a2bc + ab2c + abc2 + ac3 + b3c + bc3 = 0(六)第三次多项式的韦达(Vieta)定理:a1 + a2 + a3 + … + an-2 + an-1 + an = 0韦达定理是一个经典的数学理论,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解决不同类型的多项式问题,推导出多种不同的形式。
例如,在一元多项式中,韦达定理表明其多项式系数之和等于零,即a1 + a2 + a3 + … + an-1 + an = 0此外,韦达定理也可以用来求解二次方程、三次方程甚至更高阶的多项式的根,其特别的形式分别为:1.二次方程:a+b+c=02.三次方程:bc + ac + ab = 03.更高阶的多项式:a1 + a2 + a3 + … + an-2 + an-1 + an = 0在椭圆的韦达定理中,韦达定理表明,椭圆的椭圆系数之积等于零:bc + ac + ab = 0换句话说,椭圆的韦达定理表明椭圆系数的乘积必须为零。
在立方韦达定理中,韦达定理表明,一个立方多项式的立方多项式系数之和等于零:abc + a2b + ab2 + ac2 + b2c + bc2 = 0。
2024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压轴题—韦达定理及参考答案
韦达定理1.基础公式:(1)x 1+x 2=-b a(2)x 1∙x 2=c a 2.拓展公式:(1)x 21+x 22=(x 1+x 2)2-2x 1x 2(2)1x 1+1x 2=x 1+x 2x 1x 2(3)x 2x 1+x 1x 2=x 21+x 22x 1x 2=(x 1+x 2)2-2x 1x 2x 1x 2(4)x 31+x 32=(x 1+x 2)(x 21-x 1x 2+x 22)=(x 1+x 2)(x 1+x 2)2-3x 1x 2(5)(x 1-x 2)2=(x 1+x 2)2-4x 1x 2(6)x 1-x 2 =(x 1+x 2)2-4x 1x 2(7)(x 1+k )(x 2+k )=x 1x 2+k (x 1+x 2)+k 2(8)1x 21+1x 22=x 21+x 22(x 1x 2)2=(x 1+x 2)2-2x 1x 2(x 1x 2)2题型训练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x -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设方程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x 2,且满足x 1+x 2 2+x 1∙x 2=4,求k 的值.【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k ≠0且Δ=12-4k ×-3 >0,解得k >-112且k ≠0;(2)根据题意得x 1+x 2=-1k ,x 1∙x 2=-3k,∵x 1+x 2 2+x 1x 2=4,∴-1k 2-3k=4,整理得4k 2+3k -1=0,解得k 1=14,k 2=-1,∵k >-112且k ≠0,∴k =14.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0有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设此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若x21+x22=8-3x1x2,求m的值.【答案】解:(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0有实数根.∴Δ=-2m-12-4m2=4-8m≥0,解得:m≤1 2.(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0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x1+x2=2m-2,x1∙x2=m2∵x21+x22=8-3x1x2∴x1+x22-2x1x2=8-3x1x2,即5m2-8m-4=0,解得:m1=-25,m2=2(舍去),∴实数m的值为-25.3已知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5=0的两实数根.(1)若a-1b-1=39,求m的值;(2)已知等腰ΔAOB的一边长为7,若a,b恰好是ΔAOB另外两边的边长,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答案】解:(1)∵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5=0的两实数根,∴a+b=2m+1,ab=m2+5,∴a-1b-1=ab-a+b+1=m2+5-2m+1+1=39,解得m=-5或m=7,当m=-5时,原方程无解,故舍去,∴m=7.(2)①当7为底边时,此时方程x2-2m+1x+m2+5=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4m+12-4m2+5=0,解得m=2,∴方程变为x2-6x+9=0,解得a=b=3,∵3+3<7,∴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当7为腰时,设a=7,代入方程得:49-14m+1+m2+5=0,解得:m=10或4,当m=10时,方程变为x2-22x+105=0,解得x=7或15,∴b=15,∵7+7<15,∴不能组成三角形;当m=4时,方程变为x2-10x+21=0,解得x=3或7,∴b=3,∴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7+7+3=17.综上所述,三角形的周长为17.4阅读材料: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分别是x1,x2,那么x1+x2=-ba,x1∙x2=ca.借助该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若x1,x2是方程x2-4x+5=0的两个实数根,则x1+x2=,x1∙x2=.(2)若x1,x2是方程x2+6x-3=0的两个实数根,x21+x22=,1x1+1x2=.(3)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m-3x+m+8=0的两个实数根,且x21+x22=13,求m的值.【答案】解:(1)∵x1,x2是方程x2-4x+5=0的两个实数根,∴x1+x2=--41=4,x1∙x2=51=5.(2)∵x1,x2是方程x2+6x-3=0的两个实数根,∴x1+x2=-6,x1∙x2=-3,∴x21+x22=x1+x22-2x1x2=-62-2×-3=42,1 x1+1x2=x1+x2x1∙x2=-6-3=2.(3)∵关于x的方程x2-m-3x+m+8=0有两个实数根,∴Δ=m-32-4m+8≥0,即m≥5+43,或m≤5-43,∵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m-3x+m+8=0的两个实数根,∴x1+x2=m-3,x1∙x2=m+8,∴x21+x22=x1+x22-2x1x2=13,即m-32-2m+8=13,解得,m=-2或m=10.即m的值是-2或10.5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一个根的2倍,那么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x2-6x+8=0的两个根是2和4,则方程x2-6x+8=0就是“倍根方程”.(1)若一元二次方程x2-3x+c=0是“倍根方程”,则c=;(2)若x-2mx-n=0m≠0是“倍根方程”,求代数式2mnm2+n2的值;(3)若方程ax2+bx+c=0a≠0是“倍根方程”,且k+1与3-k是方程ax2+bx+c=5的两根,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答案】解:(1)设一元二次方程x2-3x+c=0的根是a,2a,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2a=3,a×2a=c,解得a=1,则2a=2.∴c=2.(2)由方程x-2mx-n=0m≠0,解得x1=2或x2=n m.∵方程x-2mx-n=0m≠0是“倍根方程”,∴n m =1或nm=4,当nm=1时,2mn m2+n2=2mn+nm=21+1=1;当nm=4时,2mn m2+n2=2mn+nm=214+4=817.(3)由方程ax2+bx+c=5,变形,得ax2+bx+c-5=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k+1+3-k=-ba,即-ba=4.设x1,x2是方程ax2+bx+c=0的两根,∵方程ax2+bx+c=0a≠0是“倍根方程”,∴x1+x2=4,假设x1=2x2,则3x2=4,解得x2=43,则x1=83,故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是43和83.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3x+k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x1,x2满足x1 +x2 =2x1x2-3,求实数k的值.【答案】解:(1)∵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2k-32-4k2+1=4k2-12k+9-4k2-4=-12k+5>0,∴k<512.(2)∵k<512,∴x1+x2=2k-3<0.又∵x1x2=k2+1>0,∴x1<0,x2<0,∴x1 +x2 =-x1-x2=-x1+x2=-2k+3.由x1+x2 =2x1x2-3,得-2k+3=2k2+2-3,即k2+k-2=0,∴k1=-2,k2=1.又∵k<5 12,∴k=-2.7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2x2-2x+m+1=0=0的两个实数根.(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如果x1,x2满足不等式4+4x1x2>x21+x22,且m为整数,求m的值.【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Δ=-22-4×2×m+1≥0解得:m≤-1 2∴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12(2)根据题意得:x1+x2=1,x1∙x2=m+12,∵4+4x1x2>x21+x22∴4+4x1x2>x1+x22-2x1x2即4+6x1x2>x1+x22∴4+6×m+12>1∴m>-2∴-2<m≤-12∴整数m的值为-18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x+2k-4=0两个实数根,并且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k为正整数,且该方程的根都是整数,求k的值.(3)若x1-x2=6,求x1-x22+3x1x2的值.【答案】解:(1)Δ=b2-4ac=22-4×1×2k-4=20-8k.∵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8k>0,∴k<52.(2)∵k为正整数,∴0<k<52,即k=1或2,根据配方法可得:x+12=4-2k+1=5-2k,解得x=-1±5-2k;∵方程的根为整数,∴5-2k为完全平方数,当k=1时,5-2k=3,舍去;当k=2时,5-2k=1;∴k=2.(3)已知x1,x2为方程x2+2x+2k-4=0的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则x1+x2=-2,x1∙x2=2k-4,则x1-x2=x1-x22=x1+x22-4x1x2=20-8k=6,解得k=-2,即x1x2=2×-2-4=-8,所以x1-x22+3x1x2=62+3×-8=12.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4kx2-4kx+k+1=0.(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2)若x1,x2是原方程的根,是否存在实数k,使2x1-x2x1-2x2=-32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方程有实数根,∴Δ=-4k2-4×4k×k+1=-16k≥0,∴k≤0,∵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4k≠0,即k≠0,∴k的取值范围为k<0;(2)不存在,理由如下:∵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4kx2-4kx+k+1=0的两个实数根,∴Δ=-4k2-4×4k×k+1=-16k≥0,且4k≠0,解得k<0.∵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4kx2-4kx+k+1=0的两个实数根,∴x1+x2=1,x1x2=k+14k,∴2x1-x2x1-2x2=2x21-4x1x2-x1x2+2x22=2x21+x22-9x1x2=2×12-9∙k+14k =-k-94k,若-k-94k=-32成立,则k=9 5,∵k<0,则k=95不成立,∴不存在这样k的值.10关于x的方程k-1x2+2kx+2=0.(1)求证:无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设x 1,x 2是方程k -1 x 2+2kx +2=0的两个根.求①x 1+x 2和x 1∙x 2的值;②若S =x 2x 1+x1x 2+x 1+x 2,那么S 的值能为2吗?若能,求出此时k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当k =1时,原方程可化为2x +2=0,解得:x =-1,此时该方程有实数根;当k ≠1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Δ=2k 2-4k -1 ×2=4k 2-8k +8=4k -1 2+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综上所述,无论k 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①由根与系数关系可知,x 1+x 2=-2k k -1,x 1x 2=2k -1;②若S =2,则x 2x 1+x1x 2+x 1+x 2=2,即x 1+x 22-2x 1x 2x 1x 2+x 1+x 2=2,将x 1+x 2,x 1x 2代入整理得:k 2-3k +2=0,解得:k =1(舍)或k =2,∴S 的值能为2,此时k =2.韦达定理1.基础公式:(1)x 1+x 2=-b a(2)x 1∙x 2=c a 2.拓展公式:(1)x 21+x 22=(x 1+x 2)2-2x 1x 2(2)1x 1+1x 2=x 1+x 2x 1x 2(3)x 2x 1+x 1x 2=x 21+x 22x 1x 2=(x 1+x 2)2-2x 1x 2x 1x 2(4)x 31+x 32=(x 1+x 2)(x 21-x 1x 2+x 22)=(x 1+x 2)(x 1+x 2)2-3x 1x 2(5)(x 1-x 2)2=(x 1+x 2)2-4x 1x 2(6)x 1-x 2 =(x 1+x 2)2-4x 1x 2(7)(x 1+k )(x 2+k )=x 1x 2+k (x 1+x 2)+k 2(8)1x 21+1x 22=x 21+x 22(x 1x 2)2=(x 1+x 2)2-2x 1x 2(x 1x 2)2题型训练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x -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设方程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x 2,且满足x 1+x 2 2+x 1∙x 2=4,求k 的值.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0有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设此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若x21+x22=8-3x1x2,求m的值.3已知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5=0的两实数根.(1)若a-1=39,求m的值;b-1(2)已知等腰ΔAOB的一边长为7,若a,b恰好是ΔAOB另外两边的边长,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4阅读材料: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分别是x1,x2,那么x1+x2=-ba,x1∙x2=ca.借助该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若x1,x2是方程x2-4x+5=0的两个实数根,则x1+x2=,x1∙x2=.(2)若x1,x2是方程x2+6x-3=0的两个实数根,x21+x22=,1x1+1x2=.(3)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m-3x+m+8=0的两个实数根,且x21+x22=13,求m的值.5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一个根的2倍,那么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x2-6x+8=0的两个根是2和4,则方程x2-6x+8=0就是“倍根方程”.(1)若一元二次方程x2-3x+c=0是“倍根方程”,则c=;(2)若x-2mx-n=0m≠0是“倍根方程”,求代数式2mnm2+n2的值;(3)若方程ax2+bx+c=0a≠0是“倍根方程”,且k+1与3-k是方程ax2+bx+c=5的两根,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3x+k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x1,x2满足x1 +x2 =2x1x2-3,求实数k 的值.7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2x2-2x+m+1=0=0的两个实数根.(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如果x1,x2满足不等式4+4x1x2>x21+x22,且m为整数,求m的值.48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x+2k-4=0两个实数根,并且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k为正整数,且该方程的根都是整数,求k的值.(3)若x1-x2=6,求x1-x22+3x1x2的值.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4kx2-4kx+k+1=0.(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2)若x1,x2是原方程的根,是否存在实数k,使2x1-x2x1-2x2=-32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10关于x的方程k-1x2+2kx+2=0.(1)求证:无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设x1,x2是方程k-1x2+2kx+2=0的两个根.求①x1+x2和x1∙x2的值;②若S=x2x1+x1x2+x1+x2,那么S的值能为2吗?若能,求出此时k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6。
韦达定理经典例题及解题过程
韦达定理经典例题及解题过程韦达定理经典例题及解题过程一、概述韦达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是数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点中。
韦达定理通过等比的概念,可以解决一些复杂的代数方程问题,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韦达定理的相关概念、经典例题及解题过程,希望能让读者对韦达定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韦达定理的相关概念1. 韦达定理的基本概念韦达定理是数学上一个重要的定理,它通过等比的概念,解决了关于代数方程的一些问题。
韦达定理的基本说法是:对于一元三次方程ax³+bx²+cx+d=0,如果它有三个不等实根,那么这三个根分别是p、q、r,那么有以下等式成立:p+q+r=-b/apq+qr+rp=c/apqr=-d/a2. 韦达定理的证明韦达定理的证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完成,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使用代数方程的解法和数学归纳法。
我们可以通过对一元三次方程的通解进行分析,最终得到韦达定理的结论。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代数方程知识和数学推理能力。
三、经典例题及解题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韦达定理,我们将通过几个经典例题来演示解题过程。
例题一:已知一元三次方程x³-6x²+11x-6=0的根为p、q、r,求p+q+2r的值。
解题过程:根据韦达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p+q+r=6pq+qr+rp=11pqr=6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我们需要求p+q+2r的值,所以我们可以先求出p+q+r的值,然后再将r的值替换为2r即可。
通过代数方程的解法,我们可以求得p+q+r=6,再将r替换为2r,得到p+q+2r=6+2r的值。
例题二:已知一元三次方程2x³-7x²+7x-3=0的根为p、q、r,求p²+q²+r²的值。
解题过程:同样地,根据韦达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p+q+r=7/2pq+qr+rp=7/2pqr=3/2题目中要求的是p²+q²+r²的值,我们可以通过(p+q+r)²-2(pq+qr+rp)的公式来求得。
初中韦达定理
初中韦达定理
初中数学中的韦达定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它的原理很简单:对于一个二次方程ax+bx+c=0,如果它有两个实数根x和x,那么它
们的和等于-b/a,乘积等于c/a。
这个定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求出二次方程的根,还可以在解析几何、物理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韦达定理是由法国数学家韦达提出的,他在17世纪末的著名著
作《新几何》中阐述了这个定理。
虽然它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它的证明却需要一些高深的数学知识,比如代数和微积分。
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如何应用韦达定理来求解二次方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二次方程ax+bx+c=0,我们可以先计算出-b/a和c/a,然后代入韦达定理中求出x和x。
如果b-4ac<0,那么这个二次方程
没有实数根,我们可以通过求解虚数根来解决。
除了求解二次方程,韦达定理还可以用来证明一些数学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韦达定理证明两条平行线的方程相差的常数等于它们的斜率之差。
这个结论在解析几何中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韦达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求解二次方程,还可以在其他数学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习韦达定理需要我们掌握一些代数和微积分的知识,但是只要认真学习,相信大家都可以掌握它!
- 1 -。
初三数学:(新)韦达定理快速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韦达定理求解一元二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
➢ 求解方法:
①配方法 (即将方程变为的0)(2=+m x 形式)
✧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①把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②将二次项系数化成1;
③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④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⑤把方程转化成0)(2=+m x 的形式;
⑥两边开方求其根。
②公式法 a
ac b b x 242-±-= (前提是将原方程要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abc 对号入座)
③分解因式法 (主要包括提公因式、十字相乘,即将方程转化为0))((=++q bx p ax 的形式)
ax 2+bx+c=0(a≠0) 有两解x 1与x 2
韦达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 x 1·x 2=a
c 例:解方程x 2-8x+15=0
假设方程的两个根为x 1与x 2
根据韦达定理有 x 1+x 2=8 x 1·x 2=15
(新方法:)
令x 1=4+u x 2=4-u (令x 1=
221x x ++u x 2=221x x +-u ) 则x 1·x 2=(4+u )(4-u )=15,即16-u
2=15
u 2=1,即u=1或u=-1 (注任选一u 值,最后得到方程的解一致)
所以x 1=5,x 2=3。
韦达定理初中公式
韦达定理初中公式韦达定理可是咱初中数学里一个相当重要的家伙!咱先来说说啥是韦达定理。
在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0$($a$、$b$、$c$是实数且$a≠0$)中,两根$x_1$、$x_2$有这样的关系:$x_1 + x_2 = -\frac{b}{a}$,$x_1x_2 = \frac{c}{a}$。
就拿我之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小明来说吧。
有一次上课,我给他们讲韦达定理,这小明啊,一脸迷茫,那小眼神就好像在说:“老师,这是啥呀,我咋听不懂呢?”我就耐心地给他解释。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方程:$x^2 - 5x + 6 = 0$,然后问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这个方程的根是多少?”大家都开始埋头计算,不一会儿,就有同学举手说:“老师,我算出来了,是 2 和 3。
”我笑着点点头,接着问:“那根据韦达定理,这两根之和是多少呀?”这时候,大家都开始七嘴八舌地说:“$2 + 3 = 5$,$-\frac{-5}{1} = 5$。
”“对啦,那两根之积呢?”“$2×3 = 6$,$\frac{6}{1} = 6$。
”大家回答得可响亮了。
我看了看小明,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我又出了一道题:$2x^2 + 3x - 5 = 0$,让大家算算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这次小明也拿起笔认真地算了起来,不一会儿,他也算出了答案,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韦达定理在解决很多数学问题的时候都特别有用。
比如说,如果告诉你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是 7,两根之积是 12,那你就能很快写出这个方程$x^2 - 7x + 12 = 0$。
再比如,在几何问题中,如果涉及到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韦达定理也能派上大用场。
还有啊,在一些实际的应用题里,像增长率问题、面积问题等等,如果能巧妙地运用韦达定理,解题就能变得轻松不少。
总之,韦达定理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很多数学难题的大门。
同学们可得把它掌握好咯,这样在数学的世界里就能更加游刃有余啦!希望大家都能和韦达定理成为好朋友,让数学学习变得更有趣、更轻松!。
初中数学的韦达定理
初中数学的韦达定理一、韦达定理的内容1.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设它的两个根为x_{1},x_{2}。
- 韦达定理指出:x_{1}+x_{2}=-(b)/(a),x_{1}x_{2}=(c)/(a)。
二、韦达定理的推导1. 由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根据求根公式x=frac{-b±√(b^2)-4ac}{2a},设方程的两个根为x_{1}=frac{-b + √(b^2)-4ac}{2a},x_{2}=frac{-b-√(b^2)-4ac}{2a}。
2. 计算x_{1}+x_{2}:- x_{1}+x_{2}=frac{-b + √(b^2)-4ac}{2a}+frac{-b-√(b^2)-4ac}{2a}- 通分得到x_{1}+x_{2}=frac{-b+√(b^2)-4ac-b - √(b^2)-4ac}{2a}- 化简后x_{1}+x_{2}=-(b)/(a)。
3. 计算x_{1}x_{2}:- x_{1}x_{2}=frac{-b + √(b^2)-4ac}{2a}×frac{-b-√(b^2)-4ac}{2a}- 根据平方差公式(a + b)(a - b)=a^2-b^2,这里a=-b,b=√(b^2)-4ac,则x_{1}x_{2}=frac{(-b)^2-(√(b^2)-4ac)^2}{4a^2}- 进一步化简x_{1}x_{2}=frac{b^2-(b^2-4ac)}{4a^2}=(4ac)/(4a^2)=(c)/(a)。
三、韦达定理的应用1. 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 例如,已知方程x^2-3x - 4 = 0的一个根为x_{1}=4,设另一个根为x_{2}。
- 对于方程x^2-3x - 4 = 0,这里a = 1,b=-3,c=-4。
- 根据韦达定理x_{1}+x_{2}=-(b)/(a)=3,因为x_{1}=4,所以x_{2}=3 - 4=-1。
韦达定理推导公式6个
韦达定理推导公式6个韦达定理是中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它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时,作用可大啦!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韦达定理的 6 个推导公式。
先来说说韦达定理到底是啥。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0$($a\neq 0$),它的两个根$x_1$和$x_2$有这样的关系:$x_1 + x_2 = -\frac{b}{a}$,$x_1x_2 = \frac{c}{a}$。
这就是韦达定理的基本内容。
咱们来推导第一个公式。
由$x_1 + x_2 = -\frac{b}{a}$两边平方可得:$(x_1 + x_2)^2 = \left(-\frac{b}{a}\right)^2$$x_1^2 + 2x_1x_2 + x_2^2 = \frac{b^2}{a^2}$$x_1^2 + x_2^2 = \frac{b^2}{a^2} - 2\frac{c}{a} = \frac{b^2 -2ac}{a^2}$这就是第一个推导公式啦。
再来看第二个。
由$x_1 + x_2 = -\frac{b}{a}$,$x_1x_2 =\frac{c}{a}$,可得:$(x_1 - x_2)^2 = (x_1 + x_2)^2 - 4x_1x_2 = \left(-\frac{b}{a}\right)^2 - 4\frac{c}{a} = \frac{b^2}{a^2} - \frac{4ac}{a^2} = \frac{b^2 - 4ac}{a^2}$所以$|x_1 - x_2| = \frac{\sqrt{b^2 - 4ac}}{|a|}$,这就是第二个推导公式。
接着第三个。
$x_1^3 + x_2^3 = (x_1 + x_2)(x_1^2 - x_1x_2 + x_2^2)$把前面推导出的$x_1 + x_2 = -\frac{b}{a}$和$x_1^2 + x_2^2 =\frac{b^2 - 2ac}{a^2}$代入:$x_1^3 + x_2^3 = -\frac{b}{a}\left(\frac{b^2 - 2ac}{a^2} -\frac{c}{a}\right) = -\frac{b}{a}\frac{b^2 - 3ac}{a^2} = \frac{3abc -b^3}{a^3}$这就是第三个公式。
数学公式-韦达定理公式
韦达定理公式韦达定理公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a不为0)中设两个根为x和y则x+y=-b/axy=c/a韦达定理在更高次方程中也是可以使用的。
一般的,对一个n次方程AiX^i=0它的根记作X1,X2,Xn我们有Xi=(-1)^1*A(n-1)/A(n)XiXj=(-1)^2*A(n-2)/A(n)Xi=(-1)^n*A(0)/A(n)其中是求和,是求积。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在复数集中的根是,那么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
历史是有趣的,韦达的16世纪就得出这个定理,证明这个定理要依靠代数基本定理,而代数基本定理却是在1799年才由高斯作出第一个实质性的论性。
由代数基本定理可推得:任何一元n 次方程在复数集中必有根。
因此,该方程的左端可以在复数范围内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其中是该方程的个根。
两端比较系数即得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在方程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定理的证明设mathx_1/math,mathx_2/math是一元二次方程mathax^2+bx+c=0/math的两个解,且不妨令mathx_1 \ge x_2/math。
根据求根公式,有mathx_1=\frac{-b + \sqrt {b^2-4ac}}/math,mathx_2=\frac{-b - \sqrt {b^2-4ac}}/math所以mathx_1+x_2=\frac{-b + \sqrt {b^2-4ac} + \left (-b \right) - \sqrt {b^2-4ac}} =-\frac/math,mathx_1x_2=\frac{ \left (-b + \sqrt {b^2-4ac} \right) \left (-b - \sqrt {b^2-4ac} \right)}{\left (2a \right)^2} =\frac/math。
多次方程的韦达定理定律
多次方程的韦达定理定律引言:多次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韦达定理则是解多次方程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文将介绍韦达定理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例演示其解题过程。
一、韦达定理的原理:韦达定理是基于多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m次多次方程a0x^m + a1x^(m-1) + ... + am-1x + am = 0,其根为x1、x2、...、xm,韦达定理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x1 + x2 + ... + xm = -a1/a0x1x2 + x1x3 + ... + x1xm + x2x3 + ... + x2xm + ... + xm-1xm = a2/a0...x1x2...xm = (-1)^m * am/a0二、韦达定理的应用:韦达定理可以帮助我们求解多次方程的根,尤其是当方程次数较高时,使用韦达定理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韦达定理的应用。
实例:假设有一个三次方程2x^3 - 5x^2 + 3x - 1 = 0,我们可以使用韦达定理来计算其根。
根据韦达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x1 + x2 + x3 = 5/2x1x2 + x1x3 + x2x3 = 3/2x1x2x3 = 1/2通过观察方程系数,我们可以猜测方程的根为1、1/2和-1/2。
将这些根代入韦达定理的等式中,可以验证等式的成立。
我们得到了方程的三个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韦达定理来找到多次方程的根,从而解决各种问题。
三、总结:韦达定理是解多次方程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简化了多次方程的求解过程。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实例演示,我们了解了韦达定理的原理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韦达定理来解决各种与多次方程相关的问题。
结语:多次方程的韦达定理定律是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应用韦达定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多次方程相关的问题。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加深对韦达定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初中数学韦达定理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韦达定理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韦达定理的内容及应用。
2. 能够运用韦达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韦达定理的内容及应用。
2. 运用韦达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韦达定理的推导过程。
2. 灵活运用韦达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展示韦达定理的推导过程和应用实例。
2. 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例如因式分解、配方法等。
2. 提问: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能否直接得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韦达定理的背景和意义。
2. 推导韦达定理的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x2,那么x1+x2=-b/a,x1x2=c/a。
3. 解释韦达定理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三、实例讲解(15分钟)1. 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运用韦达定理解题。
2.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韦达定理进行解答。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韦达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韦达定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韦达定理的内容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练习题的设置,检验学生对韦达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韦达定理。
初中数学韦达定理专项
2. 二、韦达定理的推导求根公式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²的求根公式为ax ²+bx +c =0 (a≠0)的求根公式为aac b b x 242-±-= 那么两个根aac b b x 2421-+-= aac b b x 2422---=+a ac b b 242---=a b 22-=ab -×a ac b b 242---=2224)4()(a ac b b ---=ac 三、韦达定理的应用1.已知方程求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例如,对于方程2x ²-5x +3=0,这里a =2,b =-5,c =3根据韦达定理,两根之和x 1+x 2 =a b -=25232.已知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构造方程若已知两根之和为m ,两根之积为n ,则可构造方程x ²-mx +n =0。
比如,两根之和为 4,两根之积为 3,那么构造的方程为x ²-4x +3=0。
3. 不解方程求与两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例如,求(x 1-x 2)²的值。
(x 1-x 2)²=(x 1+x 2)²-4x 1x 2 ,已知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代入即可求解。
4. 利用韦达定理判断方程根的情况由韦达定理可知,当b ²-4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此时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均有确定的值。
当b ²-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两根之和为-当b ²-4ac <0时,方程无实数根,韦达定理在这种情况下无意义。
四、韦达定理的注意事项1. 韦达定理只有在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情况下才成立。
2. 在应用韦达定理时,要先确定方程中a 、b 、c 的值,且a ≠0。
3. 对于一些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如缺项方程(如ax ²+c =0),也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求解,但要注意分析具体情况。
五、韦达定理的典型例题及讲解 1.已知方程的一根,求另一根及字母系数的值例题: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1(2=---x x m ,若x=-1是方程的一个根,求m 的值及另一个根。
三元韦达定理
三元韦达定理三元韦达定理:理解三次方程根的关键定理引言:数学中的韦达定理是我们研究方程根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二次方程根的方法。
然而,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更高次的方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三元韦达定理,它是韦达定理的扩展,用于求解三次方程的根。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一定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涉及三次方程的问题。
1.三元韦达定理的表述三元韦达定理是指对于一个三次方程ax³+bx²+cx+d=0,其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求得:设p,q,r是方程的三个根,那么有以下关系成立:p+q+r=-b/apq+qr+rp=c/apqr=-d/a这个定理揭示了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重要关联,通过这些关联,我们可以从已知系数推导出方程的根。
2.理解三元韦达定理的重要性三元韦达定理在数学和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一种快速计算三次方程根的方法,无需直接求解方程。
这在实际问题中非常有用,特别是当我们需要迅速获得方程的数值解时。
其次,三元韦达定理还揭示了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推断方程的性质,例如方程是否有实根、是否有重根等。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方程的特征和行为非常有帮助。
最后,三元韦达定理在代数学和多项式理论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为研究高次多项式方程奠定了基础,并为更复杂的代数结构和理论提供了启示。
3.应用示例: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三元韦达定理的应用,让我们考虑一个实际问题。
假设我们需要确定一个三次多项式方程的根,该方程描述了一个物体的运动轨迹。
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我们得到了一些数据点。
现在,我们想要找到满足这些数据点的方程。
使用三元韦达定理,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系数求解的问题。
将数据点代入定理中的关系式,我们可以得到一组方程,其中未知数是方程的系数。
通过求解这组方程,我们可以获得满足数据点的方程的系数,从而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
韦达定理与实根
韦达定理与实根介绍韦达定理是代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定理,用于求解多项式方程的根。
该定理由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于16世纪提出,并在代数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讨论韦达定理及其与实根的关系。
一、韦达定理的基本概念韦达定理是关于多项式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的定理。
对于一个n次多项式方程:a n x n+a n−1x n−1+⋯+a1x+a0=0其中,a i为系数,a n≠0,x为未知数。
韦达定理给出了计算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即: 1. 多项式方程的根之和等于系数a n−1的相反数除以a n的系数,即−a n−1a n 。
2. 多项式方程的根之积等于系数a0除以a n的系数,即a0a n。
二、韦达定理的应用韦达定理在代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求解多项式方程的根,以及判断多项式方程的根的性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韦达定理的几个常见应用:2.1 多项式方程的根之和对于一个多项式方程,通过韦达定理可以直接计算出根的和。
只需将方程的系数代入韦达定理的公式即可。
例如,对于方程x2−5x+6=0,其中的根之和为5,可以通过韦达定理计算得到。
2.2 多项式方程的根之积通过韦达定理,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多项式方程的根之积。
同样地,只需将方程的系数代入韦达定理的公式即可。
例如,对于方程x2−5x+6=0,其中的根之积为6,可以通过韦达定理计算得到。
2.3 基于根的判断韦达定理还可以用于判断多项式方程的根的性质。
对于一个多项式方程:1.如果根的和为0,则多项式方程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正根和负根。
2.如果根的积为正数,那么多项式方程中的所有根都是正数或零。
3.如果根的积为负数,那么多项式方程中的根既有正数也有负数。
三、韦达定理与实根的关系韦达定理在求解多项式方程的实根时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一个多项式方程,实根即为满足方程的实数解。
而韦达定理给出的根之和与根之积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根。
3.1 方程有实根的条件根据韦达定理,多项式方程的根之和与根之积的公式可以得知以下结论:1.如果多项式方程的根之和为0,那么方程至少有一个实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达定理: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如果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12,x x ,那么1212,b c x x x x a a
+=-= 说明:定理成立的条件0∆≥
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差
(1)01032=--x x (2)01532=++x x (3)0223422
=--x x
2.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2=++n mx x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那么m = ;如果两根互为倒数,那么n = .
3. 若两数和为3,两数积为-4,则这两数分别为
4. 已知方程04322=-+x x 的两根为1x ,2x ,那么2212x x +=
5. 若方程062=+-m x x 的一个根是23-,则另一根是 ,m 的值是
6. 已知方程0232=--x x 的两根为1x 、2x ,且1x >2x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212x x += ; (2)2
111x x += ; (3)=-221)(x x = ; (4))1)(1(21++x x =
7.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15(22=-++-k x k x ,是否存在负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
倒数和等于4?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8.关于x 的方程p x x --822=0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则p 的值是( )
(A )0 (B )正数 (C )-8 (D )-4
9.已知方程122-+x x =0的两根是1x ,2x ,那么=++1221221x x x x ( )
(A )-7 (B) 3 (C ) 7 (D) -3
10.已知方程0322=--x x 的两根为1x ,2x ,那么2
111x x +=( )
(A )-31 (B) 3
1 (C )3 (D) -3 11. 若方程04)103(422=+--+a x a a x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是( )
(A )5或-2 (B) 5 (C ) -2 (D) -5或2
12.若方程04322=--x x 的两根是1x ,2x ,那么)1)(1(21++x x 的值是( )
(A )-21 (B) -6 (C ) 21 (D) -2
5 13.分别以方程122--x x =0两根的平方为根的方程是( )
(A )0162=++y y (B ) 0162=+-y y
(C )0162=--y y (D )0162=-+y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