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章《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实验课 PPT课件 图文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实验课 PPT课件 图文
2. A中加入1ML清水。 B、C中分别加入等量氢 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摇匀。
3.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同时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 4.一段时间后,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气泡冒出(或
卫生香的复燃情况)。
实 验七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步骤
提取叶绿体色素
色素的提取和分 离实验
取材:取新鲜菠菜叶5g,撕去叶脉,尽量剪碎,放入研
叶表皮完全浸润在溶液中)
• 先低倍镜后 高倍镜观察
(计时) 吸水纸吸引
先低倍镜后 高倍镜观察 (计时)
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清水(重复几次,使洋葱鳞片叶表皮完
全浸润在清水中)
中央液泡逐渐胀大 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
同样的步骤选择用以下溶液重复一遍(计时) 8%的氯化钠溶液、 0.5g/ml蔗糖、 5%的硝酸钾、 一定浓度的尿素、 甘油。
钵。
研磨:向研钵中放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量约为药匙 的1/3),加入10ml无水乙醇,充分、迅速地研磨至匀 浆状态。
过滤:在小烧杯上放上4层纱布,将研磨液倒入小烧杯 ,过滤制备得到滤液。
实验步骤
提取叶绿素 研磨法 材料剪碎
加入有机溶剂
研磨、匀浆 过滤 提取液
研磨法提取光合色素
色素的提取和分 离实验
19
三、冲洗
取出载玻片用蒸馏水冲洗载 玻片10秒。
20
四、染色
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 分。
滴加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 进行染色,染色5分钟。
盖上盖玻片。
21
用吸水纸吸去染色剂
五、观察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 物台,先用低倍镜观察, 再用高倍镜观察。
22
实验结果: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1.2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课件(共34张ppt)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1.2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课件(共34张ppt) (共34张PPT)

自主学习反馈
2.使用高倍镜观察的顺序是( C )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像为止 ②转动转换器,转换高倍物镜 ③在低倍物镜下看清物像,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自主学习反馈
3.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 容易压坏玻片。
探究新知
探究二: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探究新知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牙签, 清水,生理盐水,碘酒,洋葱鳞片,纱布
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探究新知
1.用干净的纱布把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
3.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以用什么染色?为什么要染色? 碘液(红墨水)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得更清楚
探究新知 讨论
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
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
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探究新知 讨论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自主学习反馈
4.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增加了放大倍数
2.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 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的原因。

高中生物课件-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课件-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若是单行细胞数目的变化: 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
(2)若是圆形视野内细胞数目的变化: 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 ×,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 ×时,则在视野 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2)显微镜目镜10×、物镜10×时,视野
中共有彼此相连的细胞64个,如果将物镜转
换为40×,则在视野中能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是多少个(C )
A 16 B 8
C4
D2
5、视野大小问题 低倍镜:视野范围大,细胞物像小,细胞数目多; 高倍镜:视野范围小,细胞物像大,细胞数目少; 6、污点所在位置问题 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说明 污点不在装片上 转换物镜,仍可看到污点,说明 污点不在物镜上 旋转目镜镜头,污点不随镜头转动而转动,说明 污点不在目镜上 (规律:污点不随XX的移动而移动,说明污点不在XX上)
长物短目倍数高
短物长目左右相反) 做题小技巧:将纸张旋转180°直接观察

3、物像移动与实物关系 偏哪移哪
4、放大倍数问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倍数,而不是 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观察中细胞数量的变化关系:
显 微 镜 的 构 造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安放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5、结束
4、高倍镜观察
顺口溜
一取二放,三安装。 转换低倍,来对光。 放上玻片,粗慢降。 缓升镜筒,细观赏。 物像移中,转高倍。 高倍使用,只细调。 收片整理,后归箱。
显微镜使用的常见考点归纳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实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实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 B
变式:若该题中64个细胞排成一排,则换40×物 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多少个? 16
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 视野中微生物向图1箭头所示方向游走,应该把载 玻片向图2哪个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才能在视野 中继续观察该生物?(C )
A变.甲式:若微B.生乙物在视野C.中丙逆时针游D动.丁,实际情 况应该如何呢?
3、回忆初中知识,用文字和箭头写出低倍显微镜观察的一般 步骤 4、请猜测: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观察时:放大倍数、视野大 小、视野明暗的关系
1、显微镜成像有何特点?若在视野中看到一个“上”,在标本上应该是什么?
• 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2、显微镜放大倍数如何计算?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宽还是面积?
•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象的长度或者宽度的放大倍数
镜座
微 镜 结 构
目镜
物镜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物镜的长度 有什么关系? 物镜带螺纹,其倍数越大,物镜越长,距 离标本越近。 目镜不带螺纹,其倍数越大,目镜越短。
1、显微镜放大的对象是什么?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2、显微镜成像有何特点?若在视野中看到一个“上”,在标 本上应该是什么?
3、回忆初中知识,用文字和箭头写出低倍显微镜观察的一般步骤
• 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
4、请猜测: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观察时:放大倍数、视野大小、视野明暗的关系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
观察到的材料面积越大 视野中的细胞越小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多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
观察到的材料面积越小 视野中的细胞越大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
问题探讨:1、你能说出下图各细胞的名称吗?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课件:第一章 显微镜的使用与结构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课件:第一章 显微镜的使用与结构 ppt课件

1、如何操作使物象更容易找到?
2、 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使用导航
1、如何操作使物象更容易找到?
使用导航
如右图所示,在放置载玻 片时,使观察对象置于通光孔 的中央。
因为,通光孔的中央与物 镜的光轴在一条直线上,通过 调节准焦螺旋,就比较容易找 到物象。
返回
2、 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使用导航
P166
使用导航
使用导航
使用导航
你好! 请点击你
所要认识的 显微镜的部 位
使用导航
镜座
• 作用:稳定 显微镜。
使用导航
镜柱
• 作用:支持 作用。
• 它与镜臂间 有倾斜关节。
使用导航
镜臂
• 作用:握镜 的地方。
• 它与镜臂间 有倾斜关节。
,把目镜和 物镜聚合起来。
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 (如上图所示)
使用导航
next
注意事项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4、高倍镜观察 5、显微镜复原
用擦镜纸揩净目镜和 物镜,用清洁纱布揩净镜 体。再转动转换器,把两 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 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 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
使用导航
begin
注意事项
1、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切勿用 一只手斜提,前后摆动,防止目镜 滑出跌落。 2、揩试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的灰 尘或污物,必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 切勿用手指、手帕、纱布和普通纸擦。
0.5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
使用导航

高一生物课件:必修一 第一章 第2节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高一生物课件:必修一 第一章 第2节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F.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视野变暗,细胞变大,数目 增多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1/63
对位训练 4.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 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 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D )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0/63
典例1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 D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 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 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 反光镜 E. 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
12/63
人体皮肤:角质保护层细胞(死亡)、上皮组织的细胞、和皮下结缔组 织中的多种细胞。 迎春叶:表皮细胞(保护)、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导管细胞(运输
水和无机盐)、筛管细胞(运输有机物)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3/63
共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液泡,一般还有叶绿体
相同点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2/63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3/63
考点剖析
1.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
①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
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①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②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

第一章 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教学课件

第一章 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教学课件
•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 移动方向相反。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移动规律:
⭐⭐在哪往哪移
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 不动的不在目镜上。
•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 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六、整理与存放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 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 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1.空灵美的审美过程,还是一个从“ 有我之 境”进 入“无 我之境 ”的过 程。欣 赏空灵 美之初 ,人们 还是清 醒地感 受到自 己的存 在,没 有把自 己游离 于现实 之外。 随着境 界的廓 大和意 蕴的深 化,欣 赏者不 知不觉 飘飘欲 仙、超 然物外 。

2.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 言的存 废问题 ,曾经 引起激 烈争议 ,但争 论至今 ,越来 越多的 人逐渐 达成共 识:推 广普通 话很重 要,保 护方言 也很重 要,二 者并不 是非此 即彼的 关系。
例1.下列各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 操作是( C)
A. 标本染色较深时, 一般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 想要将位于视野内右上方的图像移至中央. 应向右
上方移动装片
C. 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 需先升高镜筒, 以免镜头碰坏 装片
D. 转换高倍物镜之前. 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 野的正中央

3.时间不断向前,语言的融合与演进 同样不 可阻挡 。一些 方言会 淡出生 活,一 些新的 语言习 惯也正 在形成 。无论 时代如 何变化 ,总有 乡愁需 要守望 ,而方 言无疑 是记住 乡愁的 重要载 体。珍 视方言 ,其实 是对文 化根脉 的呵护 ,是对 历史的 铭记。 讲乡音 、守乡 愁,让 我们且 行且珍 惜。

第一章 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完美版

第一章 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完美版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 好目镜
二、对光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 对准通光孔,左眼 注视目镜,右眼睁 开,同时用两手转 动反光镜,使光线 通过通光孔反射到 镜筒内。直到整个 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试一试:1、比较反光镜两面的差异 2、转换遮光器上的不同光圈,看看视野亮度的变化
三、压片
巩固练习
1.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 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第一章 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完美版
第一章 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完美版

3.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 。在英 美,家 庭包括 他和他 的妻以 及未成 年的孩 子。而 在我们 中国“ 家里的 ”可以 指自己 的太太 一个人 ,“家 门”可 以指叔 伯侄子 一大批 ,“自 家人” 可以包 罗任何 要拉入 自己的 圈子, 表示亲 热的人 物。

4.这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 洋的不 同,我 们的格 局不是 一捆一 捆扎清 楚的柴 ,而是 好像把 一块石 头丢在 水面上 所发生 的一圈 圈推出 去的波 纹,愈 推愈远 ,愈推 愈薄。 每个人 都是他 社会影 响所推 出去的 圈子的 中心。 被圈子 的波纹 所推及 的就发 生联系 。
例1.下列各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 操作是( C)
A. 标本染色较深时, 一般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 想要将位于视野内右上方的图像移至中央. 应向右
上方移动装片
C. 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 需先升高镜筒, 以免镜头碰坏 装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到物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反光镜 或光圈)→调细准焦螺旋至清晰
(四)、显微镜的原理 1、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显微镜放大的物体的长或宽,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2、成像特点:显微镜成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
左右颠倒
(b q)
3、移动图像原则:同向移动(偏哪,移向哪)
注意:显微镜下物体的运动路线和实际方向一致(细 胞质环流时)
大小 数量
亮度 玻片距离 少
暗近

【易误警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 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2)换用高倍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3)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 光器或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八)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
• 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 度或宽度,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 反比的规律计算
• 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应考虑体积的 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 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学案P6
(五)影响显微镜的因素 1、放大倍数: • 物镜:有螺纹,镜头长,放大倍数大 • 目镜:无螺纹,镜头长,放大倍数小 • 物镜与装片距离小,放大倍数大 2、视野明暗: • 凹面镜比平面镜亮 • 低倍镜比高倍镜亮 • 大光圈比小光圈亮
(七)、物镜中的低倍镜与高倍镜的比较:
物象 看到细胞 视野 物镜与 视野
粗转焦螺旋 细转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镜柱
普通光学显微镜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1、镜头区别
目镜 物镜
1、镜头区别
(1).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小 (2).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大,距离装片距离越近。
长物短目倍数高
短物长目倍数低
(三)用高倍倍镜观察:找→移→转→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