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山大学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哲原理和马哲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山大学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哲原理和马哲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

—、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马克思《莱茵报》时期苦恼的“疑问”及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中的影响。

答:马克思在《莱恩报》时期最苦恼的就是形而上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问题。该问题对其思想发展历程的影响如下:

(1)辩证唯心主义

早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他认为只要有一套正确的理论就能使得人类向前发展。马克思在这时期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属于辩证唯心主义。

(2)转向社会主义

《莱茵报》同官方以及其他报刊的论战是推动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动因,也是推动他研究法国社会主义的原因。

(3)批判形而上学

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了哲学对时代、对人民的依赖性。在《第179号“科隆日报”社论》中,他批判了形而上学和现实割裂开来的错误观点,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尽管这时马克思仍然把哲学看成是世界发展的动力,但是注重哲学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强调哲学不能脱离时代、脱离人民,预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方向。马克思对形而上学信仰开始产生怀疑和动摇,而且马克思这时期哲学思想的进展还导致他与以布·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

(4)转向唯物主义

《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使马克思的思想已发生变化。他接触到大量的社会现实问

题,特别是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问题。尽管当时马克思还是从理性原则出发,力图用“普遍理性”战胜私人利益,但是现实社会生活却总是私人利益占了上风。宣传“普遍理性”的《莱菌报》被查封使马克思认识到个人的实践生活才是历史的本源,形而上学的发展不能代替现实的发展。这时期马克思完成了他同形而上学真正的决裂,逐渐向唯物主义转变,并第一次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

2.简述“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佘化了的人类”这句话的内涵。

答: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马克思指明了自己的哲学即新唯物主义同旧哲学即旧唯物主义在理论立足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

(1)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①立足点

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实践性,因而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旧唯物主义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他们把作为私人利益关系总和的社会,看成纯粹私人根据个人动机不受约束地去追求私利的领域。

②根本目的

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只是“认识世界”,而马克思认为重点在于“改造世界”。

(2)新唯物主义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①立足点

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

是它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界线。因此,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②根本目的

新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去“改变世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实践并不是世界的本原。主体活动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存在”为前提,因为人在实践活动中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人们实践活动对外部世界的影响程度还受到自身的状况和前人实践结果的制约。因此,忽视实践的意义,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降低到旧唯物主义的水平;而离开“自然界优先存在”这个前提,把实践看成世界的本原,就会把“实践的唯物主义”推向主观唯心主义。

3.简述《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主要内容。

答:(1)简述

《历史与与阶级意识》是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1885~1971)的早期哲学著作,这本书引起争论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端。本书的主要精神是恢复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提出马克思主义就是辩证法,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传统,但他在书中犯了把异化与物化混为一谈的理论失误。

(2)主要内容

在书中,卢卡奇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方法,而后提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是具体的总体的范畴”、“历史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物化”等一系列概念,并使“阶级意识问题”在本书中占据相当主要的地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展开:

①正统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是指一种方法,即辩证的方法。而坚持辩证法是唯一能再现和把握现实的途径,即具体的总体性。在卢卡奇看来,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没有了解马克思的出发点是德国古典哲学。在卢卡奇看来,这个辩证法的特征有:

a.是主客体的辩证法,辩证法的来源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修正主义者主张面对客观事实,是实证主义在方法论上的表现,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远离了社会现实。

b.辩证法必然强调整体性。实证主义将社会作为一个静止和孤立的范畴来研究,永远不会得出否定现实社会的结论。只有坚持总体和历史的方法,辩证法才能在思维中再现现实。修正主义者主张面对客观事实,是实证主义在方法论上的表现,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远离了社会现实。

c.辩证法只能为无产阶级所掌握。辩证法作为一个革命的方法,就在于找到一个既是历史主题又是历史客体的阶级,这个阶级能将主客体统一在自身中。

②总体性

总体性概念是卢卡奇独立提出来的。黑格尔反对独立片面地理解概念,必须在发展中运动中把握实体。黑格尔反对抽象概念,主张具体概念。卢卡奇则提出了抽象的总体性,把每个概念放到概念进程中去考察,卢卡奇要求把每个概念放到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卢卡奇认为庸俗唯物主义的表现方式和实证主义崇拜事实,认为事实是不可怀疑的。现代科学对待物和物的集合的方式来对待人。在资本主义阶段,反映在生产对象中的个性消失了,批量生产中我的活动和自我没有关联。

③阶级意识

历史就是阶级意识或阶级意识的历史。阶级意识是理性的反应,是一种受阶级制约的对人们自己的社会的、历史的经济地位的无意识。作为总体的阶级在历史上的重要行动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