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草书
怀素《草书千字文》

怀素《草书千字文》怀素《草书千字文》,亦称《小草千字文》,前人誉称“千金帖”,意谓“一字值一金”。
唐贞元十五年(799年)书,署款“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年六十有三”。
怀素《小草千字文》绢本墨迹,28.6×278.6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公元七九九年,年过花甲的怀素在故里零陵写就这件小草千字文。
此作为绢地,共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末署“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故称其为小字贞元本。
在其传世墨迹中,此作极为珍贵,并有一字一金之誉,故又名《千金帖》。
此书平淡闲雅,笔墨意趣老辣稚拙,为其晚年代表作。
此帖明代为文征明所藏,清末为六舟僧达受所藏,又归徐少圃收藏。
帖前有文嘉、宋翠、毕秋帆、六舟等题签,帖后有文征明、文嘉、王文治、何绍基、阮元等来多名家题跋。
这卷墨迹,规格为纵二十八点六厘米,横二百七十八点六厘米,为台湾林氏兰千山馆收藏,现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草书千字文》的艺术特色。
一是字字独立,行列规整。
这是《千字文》在视觉形式上与《自叙帖》最大的区别。
在分类上,《草书千字文》属今草,《自叙帖》属狂草。
纵观全文,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字字独立,两字相连的仅十六处,三字相连的仅一处,行距均匀,每行字数十二字的有四十行,十三字的有二十四行,十一字的有五行,十四字的有十三行,十五字的仅二行。
二是结体规范。
汉末张芝是小草的始祖,他的草书据文献记载是由“章草”变化发展出来,属小草的初创样式,到东晋王羲之父子亦擅此体,然隶意已完全消失,发展成小草研美的典型。
王氏父子推陈出新,学者风从。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赞曰:“尽善尽美”。
将之推上“书圣”的宝座。
在帝王的推崇下,王书成为书学正宗。
《草书千字文》的艺术特色。
一是字字独立,行列规整。
这是《千字文》在视觉形式上与《自叙帖》最大的区别。
在分类上,《草书千字文》属今草,《自叙帖》属狂草。
纵观全文,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字字独立,两字相连的仅十六处,三字相连的仅一处,行距均匀,每行字数十二字的有四十行,十三字的有二十四行,十一字的有五行,十四字的有十三行,十五字的仅二行。
盘点怀素十大草书作品

盘点怀素十大草书作品怀素(737年-799年),唐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他的草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盘点怀素的十大草书作品,旨在展现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
一、《自叙帖》《自叙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自述书法作品,以草书形式书写。
整篇作品流畅自然,笔画凌厉有力,展现出怀素独特的书法风格。
二、《梦觉题记》《梦觉题记》是怀素创作的一幅草书作品,以梦境为题材,表达了怀素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作品以疏密有致的笔画构成,形象生动,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三、《苦笋帖》《苦笋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苦笋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苦笋的形态,表现出怀素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四、《临颜真卿碑》《临颜真卿碑》是怀素临摹颜真卿碑帖的作品,以草书形式书写。
作品力度雄浑,笔势奔放,展现出怀素对颜真卿的崇敬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五、《神方帖》《神方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神方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笔势狂放,气势磅礴,表现出怀素对神方的赞美和对神秘力量的探索。
六、《龙池帖》《龙池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龙池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流畅的笔触勾勒出龙池的景象,给人以浩渺神奇之感,展现出怀素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
七、《朔风帖》《朔风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朔风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狂草的笔法书写,气势磅礴,表现出怀素对朔风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敬。
八、《漫书帖》《漫书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漫书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潇洒飘逸的笔触书写,形态各异,表现出怀素对书法自由性的追求和对艺术创新的探索。
九、《水调歌头帖》《水调歌头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水调歌头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流畅洒脱的笔法书写,富有音乐感,表达出怀素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十、《画眉帖》《画眉帖》是怀素创作的一幅以画眉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作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画眉的形态,表现出怀素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对生命的热爱。
怀素的草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著名草书作品

草书是书法中的一种,特点是笔画连绵、结构简练,以及整体风格流畅、豪放。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草书作品及其详细介绍:
1.怀素的《自叙帖》:这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一幅草书作品,被誉为“狂草”的代表。
全文以行草相间、笔墨纵横,展现出豪放不羁的风格。
怀素的草书线条粗细变化丰富,整体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孙过庭的《书谱》:这是一幅长卷草书作品,是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以草书书写,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展现出高超的书法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书谱》也是一篇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徐渭的《白燕诗卷》:这是明代书法家徐渭的一幅草书作品,全文以狂草书写,笔墨淋漓,气势磅礴。
徐渭的草书风格独特,既有怀素的笔墨纵横,又有黄庭坚的奇崛多变,展现出强烈的个性特点。
4.王铎的《草书诗卷》:这是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的一幅草书作品,全文以行草书写,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展现出高超的书法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铎的草书风格独特,既有怀素的豪放不羁,又有黄庭坚的奇崛多变,展现出强烈的个人特点。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草书作品及其详细介绍,这些作品不仅是优秀的书法作品,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怀素草书唐诗300首

怀素草书唐诗300首怀素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以其独特的草书风格和才华横溢的诗作而闻名于世。
他的书法作品以草书为主,流畅自然,富有力量感,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而他的诗作更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情感表达。
《怀素草书唐诗300首》是一本汇集了怀素草书和诗作的珍品。
这本书由怀素的后人精心整理而成,收录了他创作的300首唐诗,每首诗都附有怀素的草书作品。
这本书以精美的装帧和高质量的印刷,展现了怀素的书法艺术和诗歌魅力。
这300首唐诗涵盖了怀素创作的各个时期和不同主题,包括山水田园、人物风情、爱情离别等。
诗歌内容丰富多样,表达了怀素对自然、人生、爱情等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
他运用丰富的意象和鲜活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诗歌之中,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在书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欣赏到怀素的草书作品。
他的草书风格独特而精湛,字迹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他巧妙地运用线条和笔墨,使每个字都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草书作品不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然而,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这本书的标题和正文内容必须保持一致,不能有任何误导性。
其次,正文内容不得包含任何广告信息或网址链接,以保持纯粹的艺术体验。
同时,作者和出版者也要遵守版权法律,确保书中的内容没有侵权争议。
此外,书的标题、简介和正文都必须避免使用不适宜展示的敏感词或其他不良信息,以保持读者的良好阅读体验。
最后,书中的正文应当完整,不得出现缺失语句、丢失序号或段落不完整的情况,以确保读者能够流畅地阅读。
总而言之,《怀素草书唐诗300首》是一本独特而珍贵的艺术品,展现了怀素的书法和诗歌创作的才华。
这本书以其精美的装帧和高质量的印刷,为读者呈现了怀素的独特艺术世界。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阅读过程中遵循相关规范,以确保阅读体验的完整和纯粹。
怀素《自叙帖》释文及译文

自叙帖《自叙帖》唐书法僧怀素草书。
中华第一草书。
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
书於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
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
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
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明文徵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自叙帖》曾经南唐内府、宋苏舜钦、邵叶、吕辩、明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内府等收藏。
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据曾行公题,旧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刘巨济诸名家题识,今佚。
宋米芾《宝章待访录》、黄伯思《东观馀论》、清安岐《墨缘汇观》等著录。
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怀素《自叙帖》释文及译文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然恨未能远覩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
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
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疑滞。
鱼牋绢素,多所尘点,士大夫不以为恠焉。
怀素家住长沙,幼年就笃信佛教,念经参禅之馀暇,颇好书法。
然而遗憾未能亲眼目覩古人奇妙的书迹,所见甚浅。
于是担负书箱拄着锡杖,西去游览京师。
进见当代名公,综合各种见闻之事,散佚的典籍,卓绝的书简,皆能时时见到,以致开阔心胸,略无粘滞。
鱼子牋和白绢,多有墨迹污点,士大夫不以为奇恠了。
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辨,许在末行。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

怀素“天下第一小草”和“天下第一草书”,卓绝古今!草书,是书法体裁中独特的一种书体。
最早从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
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为大草和小草,于唐代趋向成熟。
从汉代起流行至今,已跨越了近二千年的光辉历程。
大草又称为狂草,是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
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优美动人。
相传创自汉张芝,至唐张旭、怀素始有流传。
清代冯班《钝吟书要》:“虽狂如旭素,咸臻神妙。
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工夫细也。
”高士奇在《藏真自序帖》跋曰:“唐怀素书,奇纵变化,超迈前古。
其自叙一卷,尤为生平狂草。
”著名的大草书法有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
而小草的经典之作则是学者黄锦祥发现的怀素纸本《小草千字文》,又名《千金帖》,被誉为“天下第一小草”,犹得书林器重。
《自叙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古称“天下第一草书”。
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计698字。
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该帖首六行早损,据说为宋代“苏舜钦”补书而成,但这种说法有误。
经前后严格考证,《自叙帖》首六行文字也是怀素所书,并非苏舜钦补写而成(日后再作详解)。
怀素《自叙帖》和《千金帖》一样不受章草旧法的束缚,不拘成法,以险取胜。
通篇一气呵成,洋洋洒洒,真如龙蛇竟走,激电奔雷。
在形体上变化万千,大小穿插,以圆破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已达到“神韵独超,空前绝后”的境界。
自古以来,怀素《自叙帖》真相一直扑朔迷离,真赝难断。
原因是《自叙帖》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自叙帖》、《流日残卷本》和《契兰堂本》三件。
围绕这三个版本,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其真伪问题令学界争论不休,甚至有人认为“《自叙帖》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随之对怀素本人及其书法成就也发出质疑。
”而这些揣测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始终未能找到有力的实物去剖析真伪,始终停留在猜想的角度。
可幸的是,在2017年3 月,学者黄锦祥首次发现了怀素《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打破了对《自叙帖》以往多方猜测的局面。
怀素自叙帖为何称“天下第一草书”

《怀素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是其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怀素自叙帖》为怀素自述其生平大略,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有疾有速,有轻有重,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
表现。
米芾说:“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明王世贞评价其书法“奇矫无前,独冠诸种。
”文
征明云:“虽狂怪怒张,而求其点画波发,又不合规范者盖鲜。
”安岐谓:“墨气紙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
而如今,想要一睹“天下第一草书”的真容,也是着实不容易,天南海北的去台北故宫博
物馆也不一定看得到《怀素自叙帖》。
但是最近一则新华网一篇文章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荣宝斋联名国窖1573推出了荣宝斋国窖1573高端限量文创礼盒套装,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荣宝斋运用国家级非遗复刻技艺一比
一比例还原了《怀素自叙帖》,运用木版水印技术,完美的复刻了“天下第一草书”,礼盒线
上一推出,1分钟售空1000份限量款礼盒,现在也是很多人都等着第二波中秋佳节限量款礼
盒的售卖,预约人数更是达到了恐怖的10万人数,100比1的几率可以买到,百里挑一。
由此可见,“天下第一草书”的商业价值是不可小觑的,荣宝斋用自己独特的非遗技艺,
完美复刻《怀素自叙帖》,赢得了众多喜爱文人雅士的喜爱,当然这也归功于荣宝斋的机遇,有幸获得了台北故宫博物馆授予真迹来进行复刻,种种原因,“天下第一草书”造就了这次的
荣宝斋国窖1573高端限量文创礼盒套装的成功。
怀素写字故事

怀素写字故事
怀素是中国唐代书法家,以草书闻名。
他幼年便出家为僧,生性孤僻,喜好独处,常常在深山古寺中修行。
相传,怀素年轻时就非常喜欢书法,但因家境贫寒,没有钱买纸张来练习,于是他就在芭蕉叶上练习写字。
他用掉了无数芭蕉叶,最终练成了独具风格的草书。
有一次,怀素在寺内写字,突然来了一位老僧,他见怀素写得一手好字,便劝他去参加科举考试。
怀素听从老僧的建议,开始准备考试。
但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多墨水,于是开始苦读诗书,练习书法。
经过数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进士。
怀素在官场上并没有太久,因为他不喜欢趋炎附势,于是不久便辞去了官职,继续修行书法。
据说,他晚年时住在一间小屋中,足不出户,每天都在写字。
他的草书在当时非常出名,许多人前来求字。
怀素的书法风格独特,笔画中蕴含着极大的力量和韵律感。
他的草书犹如一阵狂风,跌宕起伏,气势磅礴。
他的作品被后人称为“怀素草书”,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怀素写字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书法是一种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艺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
天下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

度、崔瑗,始
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 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
(模字误衍)楷精法(法精二字误倒)详,特为真正。真卿
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资质劣
弱,又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追思一言,何可复得。 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向使师得亲承 善诱,函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嗟叹不足,聊书 此,以冠诸篇首。”其後继作不绝,溢乎
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
《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 神彩动人。”
他勤学精研;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写至再三,盘板都穿,
秃笔成冢,以“狂草”出名。“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 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 又有新的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对后
箱箧。其述形似,则有张礼部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 旋风声满堂。”卢员外云:“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 仞峰。”王永州邕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 铁。”朱处士遥云:“笔
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 “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 以狂继颠,谁曰不可。”张公又云:“稽山贺老总知名,吴郡张颠 曾不面。”许御史瑝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
轻世 界,醉里得真如。”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
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时大历丁已冬十月廿有八 日。
毛泽东书法
林散之书法
林散之,自幼喜欢书画。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赵朴 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 1989年12月6日因病辞世,终 年90岁。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 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 也因其书具有超凡脱俗的境界、深邃隽永的意韵,才能使书界中人对之品 赏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认识愈深。他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 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为了纪念这位当代杰出的书法大师、诗人、 画家,后人为其建立了纪念馆和艺术馆。
怀素草书唐诗300首

怀素草书唐诗300首
摘要:
1.怀素其人及其书法艺术
2.怀素草书《唐诗300 首》的创作背景与意义
3.怀素草书《唐诗300 首》的艺术特点
4.怀素草书《唐诗300 首》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正文:
怀素,字子真,唐代著名书法家,以草书见长,被誉为“草圣”。
他的草书独具风格,笔力遒劲,气势磅礴,为后世书法爱好者所推崇。
怀素草书《唐诗300 首》是他晚年的杰作,凝聚了他一生的书法艺术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唐诗300 首》是我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唐诗选本,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堪称唐诗的瑰宝。
怀素选择《唐诗300 首》作为书写对象,旨在通过自己的书法艺术,将这些优美的诗篇传承下去,使之流传千古。
在书法创作中,怀素力求与诗篇的意境相融合,以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在怀素草书《唐诗300 首》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艺术特点。
首先,他的笔法独特,线条优美,既有骨力,又有韵律。
在字形结构上,他力求简洁明了,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呼应与变化。
在布局上,他追求疏密有致,错落有致,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这些艺术特点使得怀素的草书作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怀素草书《唐诗300 首》在我国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
展现了怀素个人的书法风格,还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后世书法家都对怀素的草书技艺表示敬仰,并从中汲取灵感,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
总之,怀素草书《唐诗300 首》是一部集文学与艺术于一身的杰作。
它不仅展示了怀素卓越的书法技艺,还传承了唐诗的美好意境。
怀素狂草书《自叙帖》赏析

怀素狂草书《自叙帖》赏析怀素(公元737-799年),唐代著名书法家,与同代书法家张旭并称为中国书法史狂草书法的两座高峰,世称“颠张狂素”。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一曰俗姓范),湖南永州人,家境贫寒,十岁出家,痴于书艺,尤好草书,异常勤奋,相传因家贫无钱买纸,遂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
居室号“绿天庵”,亦曾漆一托盘练字,将盘底写穿、秃笔成冢,洗笔池水尽黑。
性喜饮酒,不拘小节,兴来时,举凡寺壁、屏幛、衣裳、器具无不书之。
二十二岁时,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的李白相遇,李亦十分欣赏怀素的草书天才,作《草书歌行》赠怀素。
可见怀素当时的草书技艺已是名重潇湘了。
唐宝应元年(762年),怀素走出寺庙,杖锡远游,遍访时贤,干谒名公,广览历代法帖。
经衡阳,赴广州,拜见大书法家徐浩,而立之年客居长沙,次年西出长安,闲云野鹤,周游天下,眼界大开,书艺更上层楼。
其书法初学欧阳询,得韦陟、徐浩赏识提携,后求教于张旭弟子邬彤、大书法家颜真卿。
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张旭。
狂草书法使转、缠绕、摆荡穿插,如骤雨旋风,飞旋灵动,既师承张旭又自出机杼。
世人所谓“颠张狂素”,“以狂继颠”。
公元777年,不惑之年的怀素,写下了惊世骇俗的《自叙帖》,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草圣”的崇高地位。
《自叙帖》长卷纵28.3公分,横长755公分,由15张白麻纸连接而成,共126行695字。
这篇怀素自我推销的短文,内容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怀素以80余字的篇幅,自述其生平大略;第二部分,节录颜真卿《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二百五十余字,借颜鲁公之口,展示“开士怀素,僧中之英”“纵横不群,迅疾骇人”的“草圣”气象;第三部分,怀素将张谓、虞象、朱逵、李舟、许瑝、戴叔伦、窦冀、钱起等八人的赠诗,摘其精要,按内容分为“述形似”、“叙机格”、“语疾迅”、“目愚劣”四个方面,列举诸家的评赞。
所谓“形似”,作者用了“奔蛇走虺”、“骤雨旋风”、“壮士拔山伸劲铁”、“又似山开万仞峰”等约70字,生动描述了其狂草的形式美。
怀素小草千字文(有释文)孙持整理

[唐] 怀素小草《千字文》《小草千字文》怀素草书,贞元十五(公元799年)书,绢本,84行,共1045字。
怀素书写千字文有多种,传世仅见“大历本”、“绿天庵本”、“西安本”、“小字贞元本”四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
明莫如忠在《崇兰馆集》中称:“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其妙者。
”人誉为“一字值千金”,遂被称为“千金帖”。
唐代书家颜真卿赞誉:“吾师张长史(旭)真行草俱佳,真行书皆有人传,狂草常叹无人为继。
今观怀素书,代不绝人。
…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全帖无自叙帖之纵放奇趣,不颠不狂,不急不躁,气调尤为清逸,且中规中矩,字体大小一致。
初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笔笔合于法度,脱去狂怪怒张,专尚平淡古雅。
反映了怀素艺术创作上的另一种追求。
明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
怀素,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七二五年),卒于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七八五年),终年六十一岁。
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幼时出家。
怀素自幼对书法有浓厚兴趣,经禅之余,勤学书法。
因无钱买纸,就在寺旁种下许多芭焦,以蕉叶代纸练字,因名其庵为“绿天庵”。
经长期勤学精研,秃笔成堆,埋于山下,名曰“笔冢”。
旁有小池,常洗砚水变黑,名为“墨池”。
怀素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人称“醉僧”,是唐代继张旭之后的又一大草书家,两人合称“颠张醉素”。
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
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
”宋朱长文《读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并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
”。
唐代怀素草书的特点

唐代怀素草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1.独特的笔画:怀素草书的笔画具有生动、豪放、疾速的特点,
他不拘泥于规则,笔势狂放,用笔粗重,且具有动态感。
2.奔腾的气势:怀素的草书充满了奔腾的气势,他通过紧凑有力
的构图和潇洒灵动的笔画,自然而然地体现了书法作品的内在神韵和气势。
3.率真自然的风格:怀素的草书风格率真自然,他的书法作品充
满了激情和生命力,表现出一种自由和潇洒的气息。
4.空间感强:怀素的草书作品能够带来深远的空间感,他的笔画
错落有致,构图巧妙,使得书法作品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总之,怀素草书的特点是笔画豪放、气势奔腾、风格率真自然、空间感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自叙帖原文及译文

自叙帖原文及译文
《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创作的草书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原文内容如下:
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然恨未能远睹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
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
遗编绝简,往往遇之。
豁然心胸,略无疑滞,鱼笺绢素,多所尘点。
以下为白话文译文:
怀素家在长沙,幼年就笃信佛教,念经参禅之余,很喜欢书法。
但遗憾的是未能亲眼目睹前人的墨迹珍品,所见到的书法真迹也很少。
于是,他就担着书箱,拄着锡杖,西游京师。
拜见当代名公,综合各家书法之长。
还常常遇到遗编绝简,如获至宝,悉心揣摩,从中获益很多。
对其白话文翻译可能存在差异,以上译文仅供参考。
草圣怀素罕见草书字帖《藏真久在帖》《颠书帖》

草圣怀素罕见草书字帖《藏真久在帖》《颠书帖》
怀素《藏真久在帖》《颠书帖》墨拓选自《绛帖》法帖第九
释文:藏真久在风
释文:波,不复颠逸
释文:今日到故园,将
释文:日复当,异与
释文:足下。
颠草
释文:必有奇势,所
释文:多,不知其由,故书
释文:之,山下消息等
释文:乃,可忧也。
释文:将,委曲及船取
释文:米,必定知减于
释文:石。
颠书之
释文:趣,所贵者雄逸
释文:藏真白。
这件《藏真久在帖》,又名《藏真帖》,与《颠书帖》混杂在一起,见于故宫博物院藏宋刻帖《绛帖》本法帖卷九,该丛帖为北宋潘师旦摹刻,约在1049--1063年(宋皇祐、嘉祐年间),因刻于绛州,故名。
《绛帖》
以《淳化阁帖》为底本而有所增删,集宋以前书法名家之大全,具有很高的书艺价值,是丛帖中较重要之一种。
按,清人陆心源《唐文拾遗》_卷十九中载《藏真帖》、《颠书帖》,原文如下:
《藏真帖》
藏真久在风波,不复颠逸,今日到故园,将多不知其由,故书之。
山下消息等,乃可忧也。
《颠书帖》
颠书之趣,所贵者日复当,异与足下颠草,必有奇势。
所将委曲及船取米,必定知减于石雄逸。
藏真白。
怀素(737—799)唐代草书大家,字藏真,唐长沙(今属湖南)人。
在中国书法史上流传着“颠张狂素”的美谈,其中“张”为唐代草书大家张旭,“素”即指怀素。
怀素草书25首

怀素草书25首一、怀素及其草书艺术1.1 怀素的生平背景怀素(737年—799年)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佛教禅师。
他出生在湖南岳阳,早年曾游历各地,后来投身佛门,成为云门宗第六代祖师。
1.2 怀素的书法艺术特点怀素的草书被誉为草圣,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贡献。
他提倡“返朴归真”,追求笔法生动、力度雄健的艺术效果。
怀素的草书追求的是一种疾速的奔放,以极简化的线条勾勒事物的形态,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冲击力。
1.3 怀素草书的意义及影响怀素的草书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开创了以意传神、以神自然的艺术风格,为后世草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怀素特有的笔画结构和独特的章法布局,使他的草书更加富有艺术张力。
二、怀素草书25首概述怀素草书25首是怀素创作的一组草书作品,包括了《诗经》、《楚辞》和一些佛经语录的内容。
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点,展现了怀素在草书创作领域的才华和创新。
三、怀素草书25首内容分析3.1 怀素草书中的《诗经》怀素草书中的《诗经》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国风》、《邶风》、《周南》等各篇章节。
他通过独特的线条和笔画展现了诗经中的美感和情感,使每首诗都成为了一幅具有独特韵味的艺术作品。
3.2 怀素草书中的《楚辞》怀素草书中的《楚辞》主要包括了屈原的《离骚》、《九歌》等篇章。
他通过狂草的表现手法,将楚辞中狂放、激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草书与楚辞的诗意相得益彰。
3.3 怀素草书中的佛经语录怀素草书中也融入了一些佛经语录的内容,这些语录传达了怀素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
他通过草书的形式,将佛经的智慧融入作品中,使其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3.4 怀素草书中的题跋与题记怀素的草书作品中还包括了一些题跋和题记。
通过这些文字,他表达了对作品的思考和评价,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有趣。
四、怀素草书25首的艺术价值怀素草书25首是怀素在草书创作领域的杰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1.艺术表现力:怀素的草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通过精妙的线条和笔画,展现了诗经、楚辞和佛经语录中的美感和情感。
怀素草书论书帖释文

怀素草书论书帖释文
怀素《论书帖》原文
原文
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
藏真自风废,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
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
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有也。
注释
•为:因为,如果。
•令名:美好的名声。
•深戒:深深引以为戒。
•藏真:怀素的字。
•风废:因风痹之症而身体废损,指患病。
•薄减:病情稍微减轻。
•颠逸:颠狂纵逸,形容书法的豪放洒脱之态。
•诡异:奇特,怪异。
•奉:恭敬地接受,这里可理解为收到。
•《二谢》书:指王羲之的草书《二谢帖》。
释文
如果山不高大,那么土地也会没有灵气;如果泉不幽深,那么水也不会清澈;如果书法不精湛,那么也不会有美名,后人应当深深以此为戒。
我自从患风痹之症以来,至今已经四年了。
近来病情稍微减轻,如今我所写的字的颠狂纵逸之态,完全超过了往年。
但这种颠狂纵逸所呈现出的形态十分怪异,我自己也常常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昨天我收到了王羲之的《二谢帖》,通过问人得知了一些山中的事情。
历代草书名帖

历代草书名帖
草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字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下面是一些历代草书名帖的介绍:
1.《王羲之兰亭集序》:这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草书中的经典之作。
其草书字体遒劲有力,笔画流畅自如,成为后世草书的楷模。
2.《怀素草书》:怀素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草书以狂放豪迈、气势磅礴而著称。
怀素的草书多用大字,笔画粗壮有力,给人一种奔放、震撼的感觉。
3.《赵孟頫祭侄文稿》: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家,他的草书极富个性和创造力。
他的草书字体变化多样,有的字形独特奇妙,给人以新颖的视觉享受。
4.《米芾摹书千字文》:米芾是南宋时期的书法家,他对唐代颜真卿的草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摹写使其风格与自己相融合。
他的草书字体丰满饱满,墨迹淋漓,给人以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草书名帖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草书艺术,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绢本,无年款。
纵25.1厘米,横1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
怀素上。
《苦笋帖》怀素绢本墨迹,草书法帖。
纵25.1厘米,横12厘米,2行14字,无年款。
帖前有清乾隆题签并书引首“醉僧逸翰”。
帖后有宋米友仁、聂子述,明项元汴,清李佐贤、陆润?等题识:又有宋“宝庆改元九月九日重装。
松题记”款,疑为《兰亭续考》编者俞松所书。
钤有“宣和”“政和”“绍兴”“内府图书之印”“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
藏”“正谊书屋珍藏首书”“乾隆御览之宝”“永瑆之印”“恭亲王”等鉴藏印。
怀素,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
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木板为纸,板穿叶尽,秃笔成冢,其后笔走龙蛇,满纸云烟,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
鲁公(颜真卿)亦为之心折,与师旦夕切磋笔法,获益良多。
他性情疏放,好饮酒,酒酣兴发,于寺壁里墙,衣裳器具,无不书之,自言“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
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
传世书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诸帖。
《苦笋帖》两行十四字,字虽不多,但技巧娴熟,精练流逸。
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虽变化无常,但法度具备。
黄庭坚《山谷题跋》:“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
从此帖看亦是多用枯墨瘦笔。
尽管笔画粗细变化不多,但有单纯明朗的特色,增强了结体疏放的感觉,与其奔流直下、一气呵成的狂草书势相得益彰,《苦笋帖》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代表作。
此帖宋时曾入绍兴内府收藏,后历经元欧阳玄,明项元汴,清安岐、乾隆内府、永瑢、永瑆、奕訢、戴滢等收藏。
《妮古录》《书画记》《平生壮观》《墨缘汇观》《书画鉴影》等书著录。
曾刻入《大观帖》《三希堂续帖》《诒晋斋帖》等汇帖。
现藏上海博物馆。
怀素草书《藏真律公帖》,纵140厘米,横49厘米,现存陕西西安碑林。
石为竖方形,宋元祐八年(1093年)重刻。
两帖均为唐释怀素书。
《藏真帖》五十六字,释文为:“怀素,字藏真,生于零陵,晚游中州,所恨不与张颠长史相识,近于洛下,偶逢颜尚书真卿自云,颇传长史笔法,闻斯法,若有所得也。
”
《律公帖》分为二段,一为二十五字,释文为:“律公好事者,前后数度,遂发怀素小兴也,可深藏之箧笥也,怀素”。
另一段六十七字,释文为:“贫道频患脚气,异常忧闷也,常服三黄汤,诸风疾兼心中,常如刀刾,乃可处方数服,不然客舍非常之忧耳。
律公能抬步求贫道起草,斯乃好事也。
卒复不尽垂悉,沙门怀素白”。
此二帖还附刻景祐、元祐间人题跋及游师雄刻李白赠怀素草书歌。
怀素《小草千字文》绢本墨迹,28.6×278.6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公元七九九年,年过花甲的怀素在故里零陵写就这件小草千字文。
此作为绢地,共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末署“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故称其为小字贞元本。
在其传世墨迹中,此作极为珍贵,并有一字一金之誉,故又名《千金帖》。
此书平淡闲雅,笔墨意趣老辣稚拙,为其晚年代表作。
此帖明代为文征明所藏,清末为六舟僧达受所藏,又归徐少圃收藏。
帖前有文嘉、宋翠、毕秋帆、六舟等题签,帖后有文征明、文嘉、王文治、何绍基、阮元等来多名家题跋。
这卷墨迹,规格为纵二十八点六厘米,横二百七十八点六厘米,为台湾林氏兰千山馆收藏,现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