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清富翁与富豪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分清富翁与富豪的区别
作者:毛志成
来源:《中关村》2010年第05期
光是富有,光会享乐,那叫富翁吗?未必。
中国汉语名词中的“翁”,有时是无褒无贬的中性词,泛指男性老人。
有时则是特殊的褒义词,指的是有德、有才、有绩的可敬之人。
比如以舞文弄墨为主业的人只能称之为文人,而不能称之为文翁;以演艺为主业的人只能称之为艺人,而不能称之为艺翁。
同样,仅仅是发了财的人只能算是富人,而不能算是富翁。
总之,有资格称之为翁大不易。
富翁尤如此。
古今中外出现过不少的富人、富豪、富魁、富首,但真能被称之为富翁的并不多。
这是因为“富翁”作为一个名词,它的反义词虽然包括“穷人”、“乞丐”,但更包括“暴发户”、“豪强”。
什么是真正的富翁?我们不妨从历史上举些例子。
秦朝灭亡,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他首先要做的事之一,就是把秦国原来的老贵族扫地出门,强令他们从首都咸阳滚蛋,迁到远地。
老贵族们不愿远迁,百般求饶。
只有一个姓卓的贵族力求远迁,连押解的衙役都烦了,卓氏仍然继续走下去。
一直走到了四川的邛崃山,卓氏才止步不走了。
他发现了什么呢?发现了铁矿。
于是他借用自己的冶铁知识、经营才能,十年之后居然成了大富翁,财富大大超过了西汉的新贵。
卓氏富了之后仍很重视文化,后来他的家族中出现了大才女卓文君和大才子司马相如。
卓氏这样的富翁,强项是什么?是有知识,有才能,有文化。
《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周瑜,人们往往强调他的政治才干、军事才干,但很少提及他当初是富翁。
那时孙策(孙权的哥哥)挣脱了袁绍,想独自创业时,周瑜曾把全部财产(主要是粮食)统统献了出来。
这样的富翁就不仅是有钱,而且有政治远见,有办大事的气魄。
光是富有,光会享乐,那叫富翁吗?未必。
西晋时代,有两个富得冒油的人,这两个人还为了斗富干了很多荒唐的事。
他们一个叫石崇,一个叫王恺。
石崇原是大官僚,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发了大财。
王恺是晋武帝的舅父,还被晋武帝封过公爵、骁骑将军。
这两个人其实什么功劳、本领都没有,只会贪污享乐。
石、王二人的斗富,除了以奢侈挥霍为美之外,甚而到了杀人地步。
两个人在大宴宾客时,王恺借故美女吹笛失韵、走调,就把美女杀了。
石崇让美女劝酒时,只要对方不饮,就把美女杀了,有时竟然一连杀三个。
这样的人能叫富翁吗?我看最多只能叫富豪。
而“豪”这个名词,也有褒义贬义之分。
“文豪”不必说了,当然是褒义词。
但文人、艺人中的富豪(前时还弄出过“排行榜”),是褒义的还是贬义的,就另当别论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家鲁迅、林语堂,实际上都属于富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称之为文坛富翁。
如果将他们称之为文坛富豪,就大大失敬了。
至于财界中更具贬义的“豪”,如豪强、土豪,就成了世人的憎恶对象了。
其实,那些人大多具有暴发户的底色,与真正的富翁不是一回事。
世界上从来都如此:十天就可能冒出一个暴发户,十年、几十年才可能出现一个富翁,而几代才能造就出一个贵族。
什么是真正的贵族品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有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