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十四个秘方

合集下载

中医治感冒(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小柴胡)

中医治感冒(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小柴胡)

中医治感冒(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正正统中医学在治疗感冒时,最常使用的处方我帮大家归纳一下,让大家都好记,也都会使用。

中医治疗感冒是依据不同的感冒症状来开立处方,不是依据西医区分为那类病毒来开方子的。

1.桂枝汤 :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二片炙甘草10克红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这个处方使用的最多,民众如果在服用第一碗汤药后,感冒症状就好了,就不需要去服用第二碗,服用此汤药后需要喝一点粥,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如此就可以将感冒病毒清除于体外,病人会迅速恢复过来,使用此方时要注意病人的感冒症状,当你发现感冒病人有出汗同时全身肌肉痛,不喜欢被风吹到身体,加上一点发烧又没有胃口时,你就可以按照我说的比例来抓药服用,在服用过后的第二天中午,如果病人的胃口恢复,就代表病已经完全好了。

2.麻黄汤 :处方:麻黄5克桂枝10克杏仁5克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三碗水然后用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时服用,这个处方是专门治疗一种特殊的感冒,主要症状是非常怕冷,身体关节疼痛,发烧,没有汗,这个感冒症状多发生于冬天寒冷时,但是也有时会发生在夏天,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只要出现这个症状就可以使用它,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心脏病的记录,就不可以服用它,其它的都可以服用。

3.葛根汤:处方:葛根15克麻黄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二片炙甘草10克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此方多用于小孩感冒发烧喉咙痛时,这是因为病人是在发汗时得到的感冒,主要症状是后项强痛,头痛又怕风吹,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等等,同时这个处方我们也可以给正在发水痘而发烧的小孩吃,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逼出体外,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吓人,其实病已经好转,病人烧退,体力也同时会好转,当病人烧退同时胃口恢复时就可以停药了。

〖佳方荟萃〗治流行感冒奇效13方

〖佳方荟萃〗治流行感冒奇效13方

【佳方荟萃】治流行感冒奇效13方流行性感冒相当于中医的“时行感冒”。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邪气袭于肌表,侵犯肺卫,致肺气不利,宣发不行,发为感冒。

【民间秘方】1将蒜汁与蜂蜜按一比一的比例调制,一天服用数次,每次一汤匙(睡前服用必须用开水送服)。

此方法对防治流感有非常好的效果。

【民间秘方】2将大蒜和洋葱切碎后放在盘子里,并搁进病人的被窝。

病人要用被子蒙住头,呼吸大蒜和洋葱味。

每天这样做3~4次,每次10~15分钟,患者在被窝里需用口和鼻子交替呼吸。

该方法对流感、呼吸道和咽喉炎、咽炎、支气管炎、慢性扁桃体炎、肺炎和百日咳均有非常好的疗效。

【民间秘方】3鲜葱白30g,生姜15g,桑叶10g,绿豆衣15g(无绿豆衣以芦根代之),先以清水浸20分钟,文火轻煎15分钟,分2~3次温服,服后微微出汗,不宜大汗,儿童按年龄减轻用量。

【民间秘方】4患者为流感所袭,高烧不退,吃药无效,采用本法果有奇效。

其方是:白酒30g倒入碗中,用1小碟蘸酒刮前后胸、曲池及下肢的胆窝部位,直到皮肤发红发热为止,然后再喝1碗红糖姜水,盖好被子,倾刻间便大汗淋漓。

该患者仅治1次便告痊愈。

【民间秘方】5配方:乌梅3个,榕树气根31g,老姜3片,陈皮15g,半夏6g,红枣3个,紫苏6g,香6g,香附6g,甘草6g。

用法:将上述药加5碗水成3碗,倒出药汁后药渣再加3碗水煎成1碗,将前后药汁混合后,每4小时服1碗。

疗效:轻者两天(两服)见效,重者3~4天可痊愈。

【民间秘方】6配方:桂圆肉63g,黄耆31g,红枣10个,老姜5~10片。

用法:将这些药以10碗水熬成8碗,即可趁热饮用。

如果怕辣,老姜可少放一点儿,也可加点儿冰糖或砂糖。

加减:如果家人中已有感冒的,则可在本方中加入紫苏及半夏,如咳嗽则再加百合,如有痰可加陈皮。

【民间秘方】7配方:陈皮16g,榕树气根31g,茅根16g,咸丰草16g,倒地蜈蚣16g,红骨蛇31g,老姜3片。

中医感冒医案精选

中医感冒医案精选

中医感冒医案精选
1. 麻黄汤治感冒:将麻黄15克、炙甘草10克、桂枝5克、杏
仁10克、生姜5片,加水煎煮20分钟,分成3次服用。

能够
解表散寒、解毒止咳。

2. 葱姜汤治感冒:将葱白3根、生姜3片,加水煮沸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饮用时保持热温。

具有温阳散寒、解表发汗的作用。

3. 羚羊角退热饮治感冒:将羚羊角2克、钩藤20克、生地20克,先用水煎煮,再用鲜羊肉煮沸20分钟。

连续服用3天,
能够退热、清热解毒。

4. 金银花饮治感冒:将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甘草6克,
用水煎煮后饮用。

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退热的功效。

5. 防风通圣散治感冒:将羌活6克、苍术10克、炙甘草6克、白芍8克、黄芩8克、白茅根10克、牛蒡子10克、川芎15克,用水煎煮后分3次服用。

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不适和发热具有缓解作用。

请注意:以上医案仅供参考,如果您感觉生病不适,还是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感冒』中药方--董幼祺治疗流行性感冒经验方

『感冒』中药方--董幼祺治疗流行性感冒经验方

『感冒』中药方--董幼祺治疗流行性感冒经验方董幼祺,全国名老中医,著名的董氏儿科第六代传人,其临床上以推理论病、推理论治作为指导思想,并运用董氏儿科的独特经验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

本期举验案介绍董老治疗流行性感冒经验,以飨读者。

1.湿温(湿热并重):王某某,女,15 岁。

发热2天。

前天起发热,体温39~(2 以上,伴咽痛,轻咳,流涕,恶心纳呆,稍有恶寒。

昨天在外院就诊,予阿洛西林、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及退热剂等,发热不退。

今晨起呕吐3次,无明显腹泻,同上输液1次,发热反剧,呕恶不食,体温 39.8~C,服退热剂汗出而热不退,求助中医。

诊见:但热不寒,腹满呕恶,倦怠懒言,咳嗽痰黄,咽痛涕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为湿温(湿热并重)。

治拟泄热透邪,化湿和胃。

处方:藿香、佩兰、清水豆卷各12克,滑石、厚朴各6克,茯苓、连翘各15克,炒竹茹、银花、黄芩各10克,芦根、薏苡仁、生石膏 (先煎)各30各,甘草3克。

2剂。

每剂煎1次,取汁300毫升,1日2剂,分4 次温服,每3~4小时服1次。

翌日复诊:昨中午第1次服药,服后20分钟呕吐1 次,第2次即能受药,至睡前服完4次,未再服用西药退热剂,体温渐降,晨起热退思食,体温36.8t,咽清涕止,形神亦振,腹满尚有,咳嗽痰黄,舌质红,苔黄腻。

此湿热透泄而未清,痰热蕴肺,再拟清肺化湿。

处方:桑叶、藿香各12克,杏仁8克,生石膏、冬瓜子各20克,生甘草3克,厚朴6克,茯苓15克,芦根、薏苡仁各30克,黄芩10克,鱼腥草25克。

3剂。

1日1 剂,常规服用,阿洛西林继用1次。

药后下午便泄4次,患者家属来电咨询是否停药,诉曰:泻后脘腹渐舒,无明显口渴乏力液脱之兆。

此湿有出路,湿尽而泄自止,无须停药。

嘱其服用淡盐水以防津伤。

药后患儿便泄已止,热无反复,咳嗽亦轻,痰色转白。

点评:患儿初起稍有恶寒,后但热不寒,虽有咳嗽流涕等肺卫之症,而腹满呕恶,倦怠懒言等脾胃症状特出,暑热之症又不明显,故诊断为湿温。

民间治疗感冒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感冒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感冒中药配方
引言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表现为鼻塞、咳嗽、喉咙痛和发烧等症状。

在民间,人们积累了许多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其中一些被广泛使用且具有一定疗效。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民间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

配方一:葱姜汤
配方
- 鲜葱白段:30克
- 生姜片:10克
- 开水: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鲜葱白段切碎
2. 将生姜片切碎
3. 在锅中加入适量开水,将鲜葱和生姜放入锅中煮沸
4. 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5分钟
5. 过滤药汁,饮用即可
配方二:板蓝根冲剂
配方
- 板蓝根粉:5克
- 开水: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板蓝根粉放入杯中
2. 加入适量开水
3. 搅拌均匀,待药物溶解
4. 饮用
配方三:金银花薄荷茶
配方
- 金银花:10克
- 薄荷叶:5克
- 开水: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金银花和薄荷叶放入杯中
2. 加入适量开水
3. 盖上盖子,浸泡15分钟
4. 过滤药汁,饮用即可
结论
以上介绍了几个常见的民间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包括葱姜汤、板蓝根冲剂和金银花薄荷茶。

这些中药配方在民间被广泛使用,并
取得一定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配方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对
于特定人群可能存在风险或不适应。

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感冒时,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确保安全有效的使用。

夏季感冒中医验方

夏季感冒中医验方

夏季感冒中医验方
夏季感冒是由于热湿气候、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的一种常见病。

中医认为夏季感冒属于“暑湿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流鼻涕、头痛等。

以下是一些中医的常用验方:
1. 冬瓜鲜百合汤
配方:冬瓜500克、鲜百合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冬瓜去皮、切块,与鲜百合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再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煮至冬瓜和百合熟烂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润肺化痰,适用于热湿性感冒。

2. 菊花薄荷饮
配方:菊花10克,薄荷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菊花和薄荷放入热水中浸泡,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待其凉后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适用于咽喉痛、咳嗽等症状。

3. 紫苏草汤
配方:紫苏草30克,葱白1根,生姜3片,盐适量。

做法:将紫苏草、葱白、生姜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煮约10
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解表散寒,祛暑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

4. 桑叶石膏饮
配方:桑叶10克,石膏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桑叶和石膏放入热水中浸泡,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待其凉后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适用于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

请注意,以上中医验方仅供参考,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治感冒一般会有中西两种方法,而中药见笑虽慢,但有副作用小的特点。

下面小编准备了治感冒的中药药方,希望对您有帮助!治感冒的中药药方:荆防败毒散【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

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归经】太阳经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各一钱(各6克)搞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五分(各3克)蔓荆子二分二克上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大温服,空心食前。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杏苏散【出典】温病条辨【组成】杏仁、桔梗、黄芩、贝母、紫苏、枳壳、甘草、陈皮、前胡、桑白皮、麦门冬、生姜【功能】发散风寒,宣肺化痰。

【主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痰涌。

【临床应用】1.适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之咳嗽、鼻塞;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之咳嗽,属凉燥痰湿者,对秋燥伤风咳嗽有着效。

2.本方是袪痰止咳的方剂,治疗风寒咳嗽、恶寒微热或无热者。

能袪痰镇咳,兼有平喘的功能。

临证以咳嗽痰稀、吐之不爽、鼻干嗌塞、无汗恶寒为依据银翘散【组成】连翘(9克) 银花(9克) 苦桔梗(6克) 薄荷(6克) 竹叶(4克)生甘草(5克) 荆芥穗(5克) 淡豆豉(5克) 牛蒡子(9克) 芦根(9克) 【方诀】银翘散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温病初起用最多。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新加香薷饮【组成】香薷6克,银花9克,鲜扁豆花9克,厚朴6克,连翘6克。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倪海厦治疗感冒咳嗽的经方医案

倪海厦治疗感冒咳嗽的经方医案

倪海厦治疗感冒咳嗽的经方医案倪海厦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治疗感冒咳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在他的经方医案中,有一些非常有效的方剂可以缓解感冒咳嗽的症状,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例子。

1. 方剂一:川贝雪梨糖水【方剂组成】川贝母、雪梨、冰糖。

【配伍原理】川贝母有清热化痰的功效,雪梨能润肺止咳,冰糖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川贝母研成细末,雪梨削皮去核,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放入川贝末和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此方剂既能清热化痰,又能润肺止咳,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

2. 方剂二:柴胡桂枝汤【方剂组成】柴胡、桂枝、甘草、生姜、大枣。

【配伍原理】柴胡具有解表解表的作用,桂枝能温里解寒,甘草能调和药性,生姜和大枣有助于药物的煎煮和增加口感。

【服用方法】将柴胡、桂枝、甘草、生姜、大枣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再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此方剂能够解表散寒,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3. 方剂三:苏子附子丸【方剂组成】苏子、附子、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配伍原理】苏子能温肺止咳,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有助于调和药性和增加药效。

【服用方法】将苏子、附子、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制成丸剂备用。

【功效】此方剂能温肺止咳,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寒咳症状。

4. 方剂四:三拗汤【方剂组成】苏子、半夏、生姜。

【配伍原理】苏子有温肺止咳的作用,半夏能化痰止咳,生姜有辛散寒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苏子、半夏、生姜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制成药丸备用。

【功效】此方剂能温肺化痰,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

通过倪海厦的经方医案,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感冒咳嗽的治疗非常有心得。

这些方剂在临床中经过验证,对于缓解感冒咳嗽的症状非常有效。

然而,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这些方剂时,最好还是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剂和剂量。

『名医名方』施今墨流行性感冒

『名医名方』施今墨流行性感冒

『名医名方』施今墨流行性感冒施今墨(1881.3.28~1969.8.22),原名毓黔,字奖生,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与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齐名。

人称北京"四大名医"。

施今墨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治愈了许多疑难重症,创制了许多新成药,共献出700个验方。

为中医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是近现代中国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赵某男25岁病历号56、11、15 两天前外受风寒,症见发热(体温39.5),恶寒,头痛,身痛,四肢酸楚,伴有胸闷纳呆,大便偏干,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立法】时属冬季,天时不正,又遇时疫流行,素有内热,外感时争,正邪交争,遂有恶寒发热,久久不退,治宜清热解毒,疏散外邪。

【处方】鲜茅根15克鲜芦根30克桑叶6克桑枝24克苦桔梗6克淡豆豉12克炒防风、芥穗各6克枳壳6克蔓荆子5克青连翘10克(同打)金银花10克白僵蚕5克栀子6克薤白10克二诊:服药3剂,热退痛除,惟纳谷不香,头时昏沉,舌苔白浊,脉濡缓,拟化浊清热、调气开胃以善其后。

【处方】厚朴、玳玳花各5克(后下)佩兰叶10克黄芩6克杏仁6克赤茯苓10克芍药6克焦内金10克苦桔梗5克薤白6克炒谷、麦芽各10克连翘10克炒枳壳5克【解读】流行性感冒属于中医“时行感冒”的范畴,系由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早已用“时行病”赅之:“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

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

”临证特点:起病急,局部症状一般较轻,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具有高热、畏寒、全身酸痛、头痛、乏力等。

流行期间,亦可以咳嗽、胸痛等症状为主,或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的时行感冒。

治感冒的中医偏方大全

治感冒的中医偏方大全

治感冒的中医偏方大全板蓝根金银花治感冒【功能主治】主治感冒。

【处方组成】板蓝根、金银花各20克,牛蒡子、贯众、连翅各15克,淡豆豉、杏仁、荆芥、枯梗、前胡各10克,薄荷、苏叶各8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2剂,水煎,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感冒患者199例,其中服药2剂治愈者120例,3剂治愈者45例,4剂治愈者34例。

板蓝根黄芪液治感冒【功能主治】流行性感冒。

【处方组成】板蓝根20~30克,金银花、黄芪各10克,连翘、桔梗、黄岑各12克,蒲公英30克,芦根40克,虎杖、玄参各15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将此方用温水浸泡20分钟,煎2次共约40分钟,滤得药液200毫升,分3次1日内服完。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流行性感冒患者324例,其中24小时内服药1剂,体温降至正常者45例,服药2剂体温降至正常者105例,服药3剂体温阵至正常者174例。

总有效率为100%。

柴胡桂枝汤治感冒【功能主治】解急退热,温阳散寒。

主治流行性感冒。

【处方组成】柴胡、桂枝各6克,黄岑9克,白芍8克,党参10克,半夏3克,生姜2片,甘草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肢节疼痛偏重者,去党参,加生黄芪12克,防风6克;口干者,去半夏,加麦冬10克;咳痰黄黏者,去生姜、半夏,加竹茹、枳实各8克;体质较实者,不用参;体质弱者,加当归8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流感冒者18例,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香薷板蓝根汤治感冒【功能主治】流行性感冒。

【处方组成】香薷10克,银花、连翘各15克,青蒿12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若偏寒者,加淡豆豉;若偏热者,加薄荷、野菊花;若汗多者,去香薷;若热盛者,加鸭跖草;若咳重者,加杏仁、虎耳草;若暑湿明显者,加鲜藿香、鲜佩兰、厚朴、六一散;若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夏季流感患者198例,均获治愈。

平均退热时间为1.57天,自觉症状消失时间为2.4天。

【偏方】流感验方十六首,甲流来了也不怕了

【偏方】流感验方十六首,甲流来了也不怕了

【偏方】流感验方十六首,甲流来了也不怕了验方一:银翘柴桂方【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柴胡10g,桂枝10g,黄芩10g,重楼20g,桔梗10g,白芍10g,玄参15g,甘草6g。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三次,3~7日为一个疗程。

【适用范围】本方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年治疗流感的临床验方。

【加减】如热毒雍盛者可加蒲公英10~20g,鱼腥草10~20g;风寒较重者可加防风10g,麻黄10g;湿浊内盛者可加藿香10g,苍术10g;鼻塞流涕严重者可加辛夷10g,苍耳子10g;气虚明显者可加太子参15g,黄芪15g。

验方二:蒿芩清胆汤【组成】青蒿25g,枳壳、竹茹、陈皮、茯苓、姜半夏各12g,大青叶、石膏、金银花、黄芩各20g,麻黄6g,甘草3g。

【功效】清热解毒,和胃化痰。

【用法】水煎服,日两次,3日为一个疗程。

【适用范围】本方为广安区名医王继建的验方,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黄芩苦寒,善清胆热,并能燥湿,两药相合,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共为君药。

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二者相协,以加强化痰之功;大青叶、甘草、茯苓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三药相伍,使热清湿化痰除,共为臣药。

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为佐药。

综合全方,可使胆热清,痰湿化,气机畅,胃气和,则流感诸症均解。

验方三:麻杏石甘汤加减【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炙麻黄6g,生石膏30g,杏仁10g,苏叶10g,白芷10g,羌活10g,防风10g,柴胡10g,黄芩10g,青蒿10g,蝉蜕10g,桔梗6g,生甘草6g。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两次,3日为一个疗程。

【适用范围】本方为我国著名呼吸病专家周平安治疗甲型流感验方。

流感初期周平安教授首重解表清里之法,内外兼顾、表里同治,以散寒清热表里双解,使寒邪得散、热邪得清,常用双解合剂。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精)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精)

3.感冒、时邪、疫毒 3.1退热灵方(汪履秋(组成)银花15G,连翘15G,薄荷10G(后下),荆介10G,板蓝根30G,半边莲30G。

(功效疏风散邪,清热解毒(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感冒,包括外感风热证和风寒化热证,临床表现发热重,恶寒轻,或发热不恶寒,无汗或少汗,头身疼痛,苔薄脉浮等。

(用法)每剂水煎二次,薄荷后下,煮一、二沸即可,重者可一日三四服。

(方解)本方中银花、连翘、板蓝根、半边莲意在清热解毒,降热退烧,究其药性寒凉清解,若不复辛品,则无散邪解毒之效,“风为百病之长”,四时皆有,故再取辛散的薄荷、荆介二药辛凉、辛温合用,以冀辛平疏风散邪,共奏散热、清热、退热之功。

(加减)兼见鼻塞咳嗽时,加用杏仁、桔梗、苍耳子、前胡,夹有咽喉红肿疼痛,可参入牛蒡子、山豆根、僵蚕、蚤休之类。

(按语)此方集辛温、辛凉、清热药于一体,药性清灵,适应范围广,疗效确切可靠,凡新感外邪,肺卫郁闭者,皆可取其散邪清热,对风热、风寒化热及温热病初起邪在表有“退热灵,一用就灵”之誉,曾对100例患者进行观察统计,有效率95%以上,平均退热时间48小时。

(典型病例)陈某某,男性,58岁,南京人。

因恶寒发热三天而求治,查T39.2度,头痛微寒,服APC能得汗,但热仍不退,舌苔薄黄,脉象浮数,拟用本方煎服,每日二剂,药后次日即热退身凉,诸症悉平。

3.2清暑定中汤(祝伯权)(组成)佩兰10G,生地10G,麦冬10G,藿香10G,竹茹10G,半夏曲10G,陈皮10G,扁豆10G,川厚朴6G,焦曲12G,茯苓10G,滑石块10G (功效)养阴清热,利湿化浊(主治)夏季感受暑湿之邪,症见头晕,头痛,身倦,恶心或吐或不吐,自汗或无汗,其恶寒与伤寒略同,不过发热较重,心烦较甚,脉虚等是其别也。

(用法)日一剂,清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煮沸5分钟即可,二煎共取汁400ML,二次分服。

(方解)本方据香薷饮、六合定中汤、人参白虎汤等方加减,方中生地、麦冬养阴生津;佩兰、藿香消暑化湿去浊,醒脾和中止呕;竹茹清胃热止呕;半夏曲、神曲健脾胃消食止呕;陈皮、厚朴秆气除湿散满;扁豆清暑渗湿和脾;茯苓健脾祛湿;滑石清暑除热,渗湿利尿。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感冒妙方(方20首)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感冒妙方(方20首)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感冒妙方(方20首)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感冒妙方(方20首)1、苏羌达表汤【来源】 近代·俞根初原著,徐荣斋重订《重订通俗伤寒论》【歌诀】 苏羌达表汤芷防,橘红杏仁茯苓皮,祛风散寒生姜入,风寒感冒兼挟湿。

【组成】 苏叶9克,羌活4 5克,防风4 5克,白芷4 5克,橘红4 5克,杏仁9克,茯苓皮9克,生姜3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祛风散寒,化湿解表。

【方解】 感冒风寒,夹有湿邪之证,治宜祛风散寒,化湿解表。

方用苏叶、生姜祛风散寒;羌活、防风、白芷祛风除湿,以发散解表;并佐以橘红、杏仁宣肺化痰,茯苓皮利水渗湿,使邪从小便而泄。

开鬼门,洁净府同时并用,为其配合特点。

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化湿解表之功。

【主治】 风寒感冒(外感风寒夹湿型),症见恶寒发热、骨节酸楚、头痛、身重、舌淡苔白腻、脉浮。

【加减】 临床如见发于暑节,加香薷、滑石;脘痞便溏,加藿香、佩兰;纳食不馨,加砂仁、谷芽;身重,加苍术、苡仁。

2、神白散【来源】 清·朱瑞章《卫生家宝》【歌诀】 神白散用白芷甘,姜葱淡豉与相参,一切风寒皆可服,用代麻黄功不惭。

【组成】 白芷30克,甘草15克,淡豆豉50粒,生姜3片,葱白3寸。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功效】 发汗解表。

【方解】 风寒感冒,此为轻剂。

方中葱白辛温通阳,豆豉宣郁透邪,二药配用,名葱豉汤;配以白芷疏风止痛;生姜散寒温胃;甘草安中和药。

诸药合用,共奏通阳发汗,解表散寒之功。

凡外感风寒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皆可服用。

【主治】 外感风寒初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白脉浮者。

可用于风寒感冒、风寒头痛等。

3、苏叶生姜红糖饮【来源】 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歌诀】 苏叶生姜红糖饮,发表散寒堪称良,风寒感冒轻证用,药仅三味效非凡。

【组成】 苏叶10克,生姜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水煎一次温服,盖被取微汗出,风寒可解。

流感相关中药方剂

流感相关中药方剂

流感相关中药方剂成药:蒲地兰,蛇胆川贝液,小柴胡冲剂一、小柴胡汤:组成:柴胡(30g);黄芩(18g);人参(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大枣擘,(12枚).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1)少阳病证。

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加减(1) 呕逆加生姜、陈皮。

柴胡(2) 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

(3) 渴者去半夏,加花粉。

(4) 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覆取微汗。

(5) 咳嗽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6) 虚烦加竹叶、粳米。

(7)齿燥无津加石膏。

(8)痰多加栝蒌、贝母。

(9) 腹痛去黄芩,加芍药。

(10) 心下痞,去大枣、加牡蛎。

(11) 心下痛,加青皮、芍药。

(12)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13) 本经头痛加川芎。

(14)发黄疸加茵陈。

方义(1)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

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2)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

黄芩苦寒。

以养阴退热为臣.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

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

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变化方(1)本方以前胡代柴胡,名小前胡汤(崔氏),治同。

(2)本方加陈皮、芍药,名柴胡双解散,治同。

(3)本方加芒硝,名柴胡加芒硝汤。

(4)本方加桂枝,名柴胡加桂枝汤,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5)本方除黄芩、甘草,加桂枝、茯苓、龙骨、牡蛎、铅丹、大黄,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不可转侧。

感冒的中药方剂

感冒的中药方剂

感冒的中药方剂感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日常的预防,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民间流传的10款药茶方,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希望对你有帮助!感冒的中药方剂1、核桃葱姜药茶:核桃仁5克、葱白25克、生姜25克、红茶叶15克,主治感冒、发热、恶寒、头痛等。

用法是将上述诸药捣烂,与红茶叶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剂,温服汤汁,并盖被卧床,待汗出,避风。

其原理是葱白发表、通阳,生姜辛温解表,均属辛温之品,含有较多的挥发油。

现代研究证实,葱白所含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它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核桃仁以滋补肺肾、配合生姜加强其作用,共治风寒感冒。

2、板蓝根青叶药茶:取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

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服。

对预防性感冒、流行性脑炎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

3、苍术贯仲药茶:苍术、贯仲各等份,预防流行性感冒。

用法是将上述两味药共碾细末,用布包扎,每包30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其原理是苍术对感冒有预防作用,贯仲煎剂对各种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

4、紫苏叶药茶:紫苏叶16克,加红糖适量,主治感冒初期。

用法是将干紫苏叶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入糖令溶,代茶频饮。

其原理是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脾、肺经,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作用,故适用于感冒风寒的初期。

5、蒲公英药茶:蒲公英20克,主治病毒性、流行性感冒。

用法是将开花前的蒲公英晒干切碎,水煎,代茶饮,每日—剂,连用3~5天。

其原理是蒲公英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姜糖药茶:取生姜3片、红糖适量。

以开水冲泡,每日1~2次,随时温服。

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或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

7、桑菊杏仁药茶:桑叶、黄菊花、杏仁各10克,白砂糖适量,主治感冒咳嗽。

用法是将上述三味药共煎取汁,调入白砂糖,代茶饮。

其原理是桑叶性苦,味甘,入肺、肝经,能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感冒的中药方

感冒的中药方

感冒的中药方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感冒病毒引起,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等。

中药中有许多经典方剂可以缓解感冒症状,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药方。

一、银翘解毒颗粒银翘解毒颗粒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银翘、连翘、薄荷等。

它具有清热解毒、解散风热、化湿利咽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一般来说,每次口服3至5克,一日3次。

二、葛根汤葛根汤是一种治疗感冒的经典汤剂,主要成分包括葛根、麻黄、杏仁等。

葛根具有解表散寒、解毒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寒邪外袭症状,如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等。

一般来说,每次口服10至15克,一日2至3次。

三、板蓝根颗粒板蓝根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板蓝根。

它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适用于风热型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一般来说,每次口服4至8克,一日2至3次。

四、苦参汤苦参汤是一种治疗感冒的古方,主要成分包括苦参、黄芩、连翘等。

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型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红痛等症状。

一般来说,每次口服5至10克,一日2至3次。

五、甘草煎剂甘草煎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甘草。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口腔溃疡、嗓子痛等症状。

一般来说,每次口服3至6克,一日3至4次。

六、逍遥散逍遥散是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银花、连翘、苍术等。

逍遥散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

一般来说,每次口服5至10克,一日2至3次。

以上介绍的中药方剂是治疗感冒常用的几种中药方,但请注意,这只是供参考,具体用药还需根据个体情况来调整剂量和配方。

此外,中药方剂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随意自行使用或滥用。

若感冒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各种感冒秘方银柴胡流行性感冒甘露消毒丹流行性腮腺炎羌活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各种感冒秘方银柴胡流行性感冒甘露消毒丹流行性腮腺炎羌活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各种感冒秘方银柴胡流行性感冒甘露消毒丹流行性腮腺炎羌活感冒——柴卷甘露汤(章庆云方)(组成)银柴胡10g,清豆卷10g,羌活、独活各5g,前胡10g,甘露消毒丹(包煎)15~3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解表疏风,清热解毒。

主治发热而恶寒不甚、脉浮数或浮滑、苔薄微黄之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风热型。

(方解)本方银柴胡清化退热,清豆卷解表退热,羌活、独活发散风寒,前胡宣散风热,甘露消毒丹清热解毒。

(加减)临床可随症加减运用。

(验案)张某,男,55岁,1981年10月6日初诊:发热已3天,体温38.9℃,畏寒头痛,四肢酸楚,口干欲饮,胸闷心烦,夜寐梦扰,二便调,脉浮兼滑,苔薄而腻。

白细胞计数为13.8×109/L,中性86%,淋巴14%。

证属风热外袭,表卫失和,治拟清化解表。

银柴胡10g,清豆卷10g,羌活、独活各5g,前胡10g,甘露消毒丹(包)18g,藿香梗9g,金银花、连翘各10g,清炙甘草10g,炒谷芽、炒麦芽各10g,焦山楂肉10g。

水煎服,2剂。

药后身热即退,头痛肢楚亦平,2天后再诊,体温37℃,白细胞计数5.3×109/L,脉症正常。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流行性感冒——解热合剂(叶景华方)(组成)荆芥10g,紫苏15g,四季青30g,鸭跖草30g,大青叶30g。

(用法)1剂煎2汁,先用冷水将药浸半小时,煮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每隔3~4小时服1汁。

发热高者1日服药2剂,分4次服,服药后多饮水,一般服药得汗后发热即可渐退。

(功效主治)解表清热。

主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炎症。

症见恶风发热,无汗,咽痛,舌苔薄黄或薄白,舌尖红,脉浮数。

(加减)鼻塞流涕多者加辛夷6g,白芷6g;咳嗽者加前胡10g,桔梗6g,牛蒡子10g;咽痛甚者加射干10g,白花蛇舌草30g;泛恶呕吐者加陈皮10g,制半夏10g。

(验案)高某,男性,15岁,学生。

因恶寒发热1周而住院。

感冒“伤风”,中医治疗29个药方

感冒“伤风”,中医治疗29个药方

感冒“伤风”,中医治疗29个药方感冒俗称“伤风”,四季均可发病。

多因气候冷暖失常,风邪病毒侵袭人体所致。

引起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四肢酸痛、无汗、咽痒不适、患病后病人主要有发热、头痛、身痛、疲倦无力、咳嗽、咽痛、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通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少数病人可并发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心肌炎。

1.糯米治风寒感冒[配方]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制用法] 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人醋,立即起锅。

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

15分钟后便觉胃中热气升腾,遍体微热而出小汗。

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

[功效] 发表解毒,驱风散寒。

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

2.草鱼汤治伤风鼻塞[配方] 草鱼(青鱼)肉150克,生姜片25克,米酒100克。

[制用法] 用半碗水煮沸后,放人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 30分钟,加盐调味。

趁热食用,食后卧床盖被取微汗。

每日2次。

注意避风寒。

[功效] 解表散寒,疏风止痛。

用治感冒,症见畏寒发冷、头痛体倦、鼻塞不通等。

3.葱姜豆豉治伤风感冒[配方] 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 克。

[制用法] 用砂锅加水——碗煎煮。

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

[功效] 解热透表,解毒通阳。

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畏寒、无汗等。

4.大白萝卜汁治感冒头痛[配方] 大白萝卜。

[制用法] 将大白萝卜洗净,捣烂取汁。

滴人鼻内,治各种头痛;饮用,治中风。

[功效] 治感冒头痛、火热头痛、中暑头痛及中风头痛等。

5.干白菜根汤治感冒[配方] 干白菜根1块,红糖50克,姜3片。

[制用法] 加水共煎汤。

日服3次。

[功效] 清热利尿,解表。

治风寒感冒。

6.口含生大蒜治感冒[配方] 生大蒜1瓣(去皮)。

[制用法] 将蒜瓣含于口中,生津则咽下,直至大蒜无味时吐掉,连续3瓣即可奏效。

[功效] 辛温解表,解毒杀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中医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十四个秘方内科中医临床秘方一、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秘方(14首)1.1特效感冒宁【来源】宋健民,《名医治验良方》【组成】苏叶、薄荷、藿香、防风、荆芥各10克,金银花12克,苍术、黄芪各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日服3次。

第1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取100毫升左右。

第2次用清水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

两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早、中、晚温服。

一般3剂、重症6剂即可。

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给每个病人服用即可。

小儿用量酌减。

【功用】解邪固表。

【方解】本方是法取“九味羌活汤”的方义而组成。

九味羌活汤是按六经而用药,本方是依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而立方。

感冒虽系小病,治不如法,外邪郁而不散,常常反复发作,遗留后患,亦即古称:“伤风不醒便作劳也。

”风为外邪之首,故先用防风、荆芥以祛风;再用苏叶以散风寒;薄荷以解风热;藿香以化湿邪;金银花以清暑火;甘草润燥而和诸药;黄芪以益气固表,使邪去而不复发也。

【主治】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痰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微黄腻,脉多浮缓。

适用于普通型、肠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习惯性感冒,并有预防作用。

【加减】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贝母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制),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一般3剂即愈,重症可继服3剂。

尤以肠胃型感冒者疗效尤佳。

【附记】本方是取九味羌活汤之意,采用海藏神术散及玉屏风散等方加味而组成。

通过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满意。

1.2辛温解表汤【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组成】荆芥、防风、苏叶各5克,清半夏、广皮各9克,忍冬藤、连翘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辛温解表。

【方解】风寒外束,治从外解,故方中以荆芥、防风、苏叶辛温解表;以清半夏、广皮化痰止嗽。

风寒外袭,热必内郁,故加忍冬藤、连翘清热解毒。

诸药合用,故奏辛温解表之功。

服药后多饮热水,或吃热面汤一碗,趁热服之,促其发汗,可一汗而解,故奏效颇捷。

【主治】风寒感冒。

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多清稀、脉浮紧、舌苔薄白。

【加减】如咳嗽重加炙前胡、炙白前各9克,甘草3克;恶寒重加桂枝5克;周身痛楚加羌活、独活各5克;头痛加川芎5克,蔓荆子3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佳。

【附记】笔者体会,若病初起,宜重用荆芥、防风、苏叶,一般各9克;忍冬藤、连翘少用或去之。

或再加葱白、淡豆豉适量促其汗解。

本方去忍冬藤、连翘加葱白、淡豆豉,用治伤风感冒。

验之临床,效果尤佳。

1.3羌蒡蒲薄汤【来源】《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组成】羌活、牛蒡子各9克,蒲公英30克,薄荷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祛风解表,清热解毒。

【方解】风热挟疠疫之邪外袭肌表,为病最烈。

治宜辛凉解毒。

故方中以羌活祛风解毒,除湿止痛;牛蒡子疏风透邪,利咽消肿;蒲公英清热消炎,解毒散结;薄荷辛凉解表,疏散风热,药仅四味,其效不凡,用治外感发热,最为合拍。

【主治】外感发热。

适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腮腺炎等。

【加减】咳嗽加杏仁、桔梗、前胡各9克;咽痛加板蓝根30克,玄参9克,马勃6克;胸闷、纳呆、舌苔腻加厚朴、半夏、枳壳各9克。

【疗效】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为上海曙光医院经验方。

凡上感热毒偏重所引起的上述各病证,用之皆验。

1.4清解表热方【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组成】桑白皮、桑叶、菊花各9克,黄芩12克,山豆根、鱼腥草、生石膏(先煎)各30克,枇杷叶9克,芦根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解表热。

【方解】本方实质上是桑菊饮、银翘散的合方。

温热之邪在表,亦须从皮毛开散。

方中桑叶、菊花既有开散皮毛、及微发汗的作用,且性属凉润,力能散热,故宜用于清散表热;桑白皮、黄芩能清泄肺与上焦之热;山豆根、鱼腥草同为清热解毒之品,用以治上呼吸道感染,其作用似较金银花,连翘为优;生石膏本为解肌清热之药,但表热较甚时使用之,亦奏良效,因石膏能清肺热,而肺与皮毛相合;芦根,枇杷叶宣肺润肺,以兼顾肺与皮毛之间的关系。

诸药配伍,恰中病机,故用之临床,每收良效。

【主治】风热感冒。

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头胀痛、口渴、鼻塞流涕、咳嗽、嗓子痛、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加减】咽痛加桔梗、牛蒡子各9克,咳嗽甚者加杏仁9克;无汗恶寒甚者加荆芥9克,薄荷3克(后下);身痛明显者加羌活、苏叶各9克。

【疗效】屡用屡验,收效甚捷。

【附记】印氏云:此方经多年使用,已列为“抓主症”之常用方剂。

凡感冒发热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明显者,即可用之。

一般收效甚捷。

笔者临床亦多使用,验之临床,效果确实。

1.5三阳清解汤【来源】夏睿明,《医方新解》【组成】葛根、金银花、连翘各24克,石膏30克、柴胡24克,黄芩12克,大青叶、蒲公英各30克,甘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辛凉透表,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利咽散结。

【方解】邪入三阳,其证必重,治从三阳分头并击。

故方中以葛根、金银花、连翘凉散太阳表热;石青清解阳明湿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邪热;大青叶,蒲公英清热解毒;甘草调和养胃,诸药配伍为方,其功甚著。

【主治】三阳热盛。

或温病热入气分,大头瘟毒等证。

证见高热持续不退,头昏胀痛,口渴心烦,咽喉疼痛,或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项背强痛,或两颊肿痛,舌质红,苔浅黄而燥,脉浮洪数而有力等。

临床常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猩红热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证属“三阳”热盛者。

【加减】若表证较重者可加荆芥、薄荷各9克,若见便秘、谵语,舌苔黄厚而燥者,可加生大黄6克,玄明粉12克(冲服);若见吐血,衄血、发斑者可去柴胡,加生地15克,白茅根30克,丹皮12克,若咽喉肿痛甚者,可加土牛膝根24克。

【疗效】临床用治急性感染性疾病均有较好疗效。

【附记】凡证属三阳热盛、表里俱热之证,用之奏效颇捷。

1.6退热汤【来源】许寿仁,《江西中医药》(5)1984年【组成】秦艽、青蒿、桑叶、菊花、薄荷、钩藤、芦根、生薏苡仁、郁金、大贝母、白通草、大豆卷(剂量可随证酌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风解表,宣透风热,清热解暑,渗利湿热。

【方解】本方系从《温病条辨》治疗外感风热的桑菊饮化裁而成。

方用桑叶、菊花、薄荷、钩藤疏风解表,宣透风热;秦艽、青蒿、大豆卷(如缺可用扁豆衣代之)清热解暑,散风除湿;浙贝母、郁金清热止咳,化痰开郁;芦根清热生津止渴;薏苡仁健脾渗湿,诸药配伍为用,共奏上述之功。

实为春、夏外感发热之良剂。

【主治】外感风热、暑湿、伏暑、湿温(包括肠伤寒)等证。

【加减】临床运用,宜随证加减,如一般湿重加藿香、蔻仁;恶心,呕吐加藿香梗、姜竹茹;咳嗽加枇杷叶;口渴加天花粉;大便秘结加大黄;素体虚弱,以及发热1周以上者加党参;久热有汗去薄荷,加党参。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为已故南昌著名老中医许寿仁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方。

运用于上述诸证,再随证加减,疗效颇佳。

又许秀平运用本方10余年,用治上述诸证,疗效显著。

笔者验证信然。

1.7石知柴葛汤【来源】初航,《辽宁中医杂志》(3)1984年【组成】石膏100克,知母25克,葛根15克,柴胡15克。

【用法】每日2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取100毫升,共混合400毫升,每6小时服80~100毫升,儿童约减。

【功用】表里两解,解表退热。

【方解】凡表邪未尽,邪气入里,郁阻遏于气分,卫气俱热,故方用石膏,其性辛甘大寒,辛能解肌热,寒能清里热,为方中之主药;以知母清热滋阴,与石膏伍用,有协同之效;葛根和柴胡能解表退热,而石膏虽有强而快的解热作用,但不持久;知母除有广谱抗菌作用外,且有明显而持久的解热作用,二者伍用,其退热效果强而持久,善清气分之热。

药虽四味,但退热之功效显著。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感染性发热。

【疗效】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69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6例,腮腺炎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

经用药1~2天,结果治愈52例,显效8例,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7%,痊愈率为75.4%。

1.8三花清解汤【来源】张梦农,《临症会要》【组成】忍冬藤、忍冬花、连翘各15克,杏仁、淡豆豉、栀子、玉竹、桔梗、前胡、菊花各10克,鲜桑枝30克,薄荷5克,六一散15克(包煎)【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重病可于一昼夜服2剂,亦可连续服至病退为止。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宣湿,辛凉解表,扶正祛邪。

【方解】流感偏热者,以手足太阳、阳明、太阴诸经为多见,故用忍冬花、藤、连翘以清热、通络、败毒;玉竹、鲜桑枝、杏仁以治腰椎、骶骨,前额头痛;栀子、淡豆豉以解烦躁而泻三焦伏火,并散胸中郁热;桔梗、前胡以利肺气而平咳嗽;菊花、薄荷以清热熄风而散火邪;更佐六一散甘淡清热兼有利湿之功,综合为剂,以治温热型之流感最宜。

【主治】流行性感冒(温热型),证见恶寒发热,自汗,头痛以前额及眉棱骨痛为剧,腰背骶骨,及四肢皆痛,面赤、舌红、苔色灰白而干、口渴烦躁、咳嗽痰少,或带血丝,但脉反迟或缓。

【加减】本病一般以湿热型为多见,且容易并发其他变证,故临证用药宜随证加减:(1)咳引胸痛,呼吸迫促,带铁锈色痰,是病毒侵犯肺部,络脉受伤。

宜本方加紫菀15克,润肺下气,鲜苇根120克甘寒滋阴。

(2)呕吐腹痛,肠鸣泄泻,是病毒侵犯胃肠,运化失常。

宜本方加黄芩10克,炒黄连5克,苦寒泻火坚阴厚肠止泻;大豆卷15克,陈皮10克,清胃散结理气。

去栀子,杏仁以防泻降太过。

(3)神昏谵语,角弓反张,是邪毒侵犯心包,肝风内动,宜本方去薄荷、桔梗、前胡等气分之药,加莲子心15克,白芍15克,钩藤10克,以清心、平肝、熄风;另加牛黄清心丸,每次服1粒,每日3次,或局方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每次服半粒,每日服3次,芳香通络,清神醒脑。

可续服数日,以神清病退为止。

(4)肢体关节肿胀作痛,是病毒侵犯肢体,阻滞经络。

宜本方加海桐皮15克,苡仁30克,五加皮15克,以祛风、利湿、逐瘀、止痛。

去桔梗、前胡二味上焦气分之药。

(5)常有一过性之麻疹状或如猩红热状之皮疹,虽非真正斑疹,也有烦躁不安,是病毒侵犯营分。

宜本方加丹皮1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以清营分之热。

去玉竹、薄荷、前胡气分之药。

【疗效】使用多年,治验甚多,并随证加减用药,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本证型脉反迟缓而浮数,是因病毒初犯人体,若延之数日,其脉必转数实,凡疫病初期多见此脉,不可不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