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明.《宋版伤寒论》
明.《宋版伤寒论》□ 钱超尘北京中医药大学赵开美是明代著名文献学家。
明清学者对他保藏、流传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贡献有高度评价。
最为学者赞誉的是他保藏整理的《古今杂剧》和翻刻《宋版伤寒论》。
明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以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伤寒论》原刻本为底本,聘请当时著名优秀刻字工人赵应期翻刻之,逼真原版,学者尊称翻刻本为“宋本伤寒论”,所据底本旋即亡佚。
赵开美生平事迹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献专家所关注,仅就读书所得,将有关赵开美生平史料公诸同好。
赵开美(1563年-1624年),又名琦美,字玄度,一字如白,号清常道人,江苏常熟人,万历中以父荫授刑部郎中,官太仆丞。
父亲为万历中官吏部左侍郎,性喜读书,精校雠,撰有《赵定宇书目》。
开美继父业,藏书愈富,见所撰《脉望馆书目》。
赵开美的同乡钱谦益,号牧斋,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为赵开美撰墓表《刑部郞中趙君墓表》(见钱谦益《牧斋初学集》)。
其文中讲到赵开美擅长使用中药,“诸凡天官、兵法、谶纬、算历、以至水利之书,火攻之谱,神仙药物之事,丛杂荟蕞,见者头目眩晕,君独能谙记而悉数之。
”《脉望馆书目》收于抄本《涵芬楼秘籍》第六集。
清末孙毓修为其撰跋。
此目即记其家藏书并及书画碑帖古玩,分厨标类,条理秩如。
所储异本,实已不少。
《不全旧宋元本》另列一类,实开近世著录宋元本之先例。
有注“大官人”、“二官人”者,“大官人”即清常,“二官人”谓际美,字文度,由刑部郎中出知叙州府,清常同怀弟也。
观此则是目当出于赵氏门仆之手旧藏钞本,《传是楼书目》亦有“太老爷”之称。
赵开美晚年改名“琦美”。
日本森立之(1807年-1985年)在《伤寒论考注》卷二《辨脉》最末一句“明赵开美校刻”句下有如下小注:赵琦美即赵开美,开美作《伤寒论序》在己亥二十七年,与四十四年丙辰其间相去十八年,则盖是前云开美,后改云琦美可知也。
1599年《仲景全书》刻成,时年三十六,时名开美。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丙辰)撰《故宫遗录·跋》,时年五十四岁。
翻刻校正宋版伤寒论高清 影印本
翻刻校正宋版伤寒论高清影印本导读:1. 介绍伤寒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探讨翻刻校正宋版伤寒论高清影印本的意义和价值。
3. 分析该版本影印本的特点和必要性。
4. 深入探讨伤寒论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和应用。
5. 总结并展望伤寒论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伤寒论,翻刻,校正,宋版,高清影印本在我国古代医学史上,伤寒论是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经典著作。
其作者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该书以“伤寒”为主题,总结和归纳了当时医学界对于伤寒疾病的认识、治疗方法和药方,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伤寒论仍然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和教育中。
近年来,关于伤寒论的研究和传承备受关注,尤其是对于早期版本的研究和整理。
在这一背景下,翻刻校正宋版伤寒论高清影印本被认为是对古代医学经典文献的珍贵保存和传承。
在我们探讨翻刻校正宋版伤寒论高清影印本的意义和价值时,不得不提到其在保护古代医学文化遗产、促进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
翻刻校正宋版伤寒论高清影印本的出版对于保存和传承古代医学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版伤寒论作为伤寒论的重要版本之一,承载着古代医学知识和智慧。
然而,由于岁月的流逝和纸张的易损性,宋版伤寒论的原版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破损和腐蚀。
对其进行翻刻校正并高清影印,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原版内容,还可以将其珍贵的医学知识传承给后人。
这一版本的影印本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必要性。
相比于其他版本的伤寒论,宋版伤寒论在内容和版本上有其特殊之处。
翻刻校正宋版伤寒论高清影印本的出版,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直接参考古代医学文献的途径,同时也为医学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学习和研究古代医学知识的机会。
可以说这一版本的影印本满足了人们对于古代医学知识的渴求,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教育价值。
伤寒论作为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对于现代医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从“伤寒”这一典型的中医疾病入手,伤寒论系统总结了古代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治疗方法和药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伤寒论校注(以上按姓氏笔画为序)内容提要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
但该书年代久远,文 字古朴,为便于读者习研,特篇本书,名曰《伤寒论校注》。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
全书共十卷。
卷劉渡舟 主编錢超塵 副主编毛雨澤 郝萬山 写裴永清 劉渡舟 錢超塵 编裘裴然李培生歐陽錡 李克紹湯萬春审定《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 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孫志潔为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喝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
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
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
正文前附“校注说明”,介绍本书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校注说明《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千七百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
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採” 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
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一0六五年),在朝廷的领导下对它再加整理检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伤寒论》曾被广泛传抄,因此出现了多种传本。
这种情形,在《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里已有所反映。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伤寒论校注劉渡舟主编錢超塵副主编毛雨澤郝萬山孫志潔裴永清劉渡舟錢超塵编写(以上按姓氏笔画为序)裘裴然李培生歐陽錡李克紹湯萬春审定内容提要《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
但该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朴,为便于读者习研,特篇本书,名曰《伤寒论校注》。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
全书共十卷。
卷一为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
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
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
正文前附“校注说明”,介绍本书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校注说明《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千七百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
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採”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
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一〇六五年),在朝廷的领导下对它再加整理检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伤寒论》曾被广泛传抄,因此出现了多种传本。
这种情形,在《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里已有所反映。
汪本和赵本《注解伤寒论》比较
汪本和赵本《注解伤寒论》比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现在比较通行的《注解伤寒论》版本主要是汪济川刻本和赵开美《仲景全书》刻本。
本文对这两个版本从文献学角度作了较深入的比较。
认为两个版本内容基本一致,在序文和正文文字方面有所不同。
针对《注解伤寒论》在近代整理出版中存在的序文问题,提出文献整理再版必须尽可能地保存文献的原貌。
认为比较可以取长补短,是学习和研究文献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注解伤寒论》汪济川刻本赵开美刻本版本比较《注解伤寒论》是金朝·成无己对东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论》的注解,成书于1144年,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
成无己,聊摄(今山东聊城西)人,金代著名医家,他对仲景学说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
成氏参阅《内经》、《难经》等书,阐注《伤寒论》,辨析六经及仲景用方,切近临床,论述颇详,阐述己见,有所发挥,是以“经”注解《伤寒论》的开山之作。
该书作为成无己的代表作之一,称得上是理论结合临床的典范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正如汪琥所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犹王太仆(王冰)之注《内经》”。
《注解伤寒论》所用底本为宋本《伤寒论》,或者是志平本,或者是元佑本[1]。
宋本《伤寒论》是白文本,流传不广,《注解伤寒论》成书以后,因其注释详尽,为众多医家欢迎,一直是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参考书,对于《伤寒论》的流传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现在比较通行的《注解伤寒论》版本主要是汪济川刻本(以下简称“汪本”)和赵开美《仲景全书》刻本(以下简称“赵本”),近代都曾有影印本发行,并被改版重印。
汪本成书比赵本早54年,前者为单行本,后者被收录于《仲景全书》中,位于《伤寒论》之后。
在阅读人民卫生出版社各重印本时发现,它们在序文和正文文字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认识这两个版本的原貌,经查阅中国中医研究院馆藏1919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年)汪济川刻本[2],以及199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明·万历己亥(1599年)赵开美刻《仲景全书》的影印本[3],并以赵开美刻《仲景全书》中的宋本《伤寒论》为参照,对其序文和正文文字进行了比较。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9条浅析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9条浅析复习一下:太阴病本身有下利,伴有腹满而痛。
这种下利为病态下利,生了病,有寒邪,所以越下利腹胀满越厉害,此病不会好。
这一条所说的下利,为驱邪外出的反映,是好现象,是脾气实,腹会胀去,是一个作解胀气,这不是有寒,而是脾家实。
其人体内素有湿热,或肠中有秽浊之物不可排出,借着脾家实的排便,一次排不出去,排泄十多次将肠中秽浊之物排泄出去了,不用吃药,腹泻可自止。
比如吃了脏东西后,腹痛阵阵,急上厕所五六次后,不用服药腹痛就好了。
这种情况说明脾胃之气充足,脾气实则肠中腐秽之物不可存留,正气驱邪外出。
不像阳经之病可靠发汗之法,这是脾肠胃之病,从大便排泄而出。
“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也有湿热凝结于肠胃,七八日后出现暴烦下利,脾气实,腐秽当去,这是好现象。
因为手足温是热象而不是寒象,反映了太阴之气尚足,不虚衰。
太阴病喜有阳气,脾气足则有驱邪外出之能。
若虚寒则下利,因为寒湿与湿热虽都是病邪,若属于热性,脾气实,就会有驱邪外出的作用,这说明《伤寒论》太阴病喜阳气充实。
另外,这两种下利情况是不同的,一种是正气恢复,邪气退却的下利;另一种是正气虚寒,邪气不解的下利。
今天接着看:279、本太阳病。
医反下之。
因尔腹满时痛者。
属太阴也。
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这一条主要说明太阴脾本身的阴阳气血不和的证治。
本太阳病。
字面意思就是:本来是太阳病。
太阳病先前讲了那么多,不明白的再复习一下。
那太阳病本应该用汗法,这个时候作为医生的,没有判断清楚,结果用了下法。
这就属于误诊误治了。
这个时候除了太阳病的症状外,又出现了新的症状:腹胀,时有腹痛。
太阴之为病。
腹满。
时腹自痛。
为什么会这样呢?邪气本来在表,这样一下,结果邪气内陷于太阴了。
这样一来,太阴本身气血就不调和了,气不和则腹胀,血不和则时有疼痛。
病机:脾之气血不和。
病因:误下。
处方:桂枝加芍药汤。
但在临床上见到这种情况时,不要只局限于“本太阳病,医反下之”这种情况,只要出现这个病,就可用桂枝加芍药汤。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的流传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的流传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2月14日□钱超尘北京中医药大学明末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江苏常熟赵开美(1563年-1624年)据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小字本《伤寒论》翻刻,逼真原貌,谓之宋版《伤寒论》,所据底本旋即亡佚,今称之宋本《伤寒论》即明赵开美本也。
业内人士皆将赵开美本称为宋本,本文沿用成例,亦称赵开美本称为宋本。
宋本原刻今存五部,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各藏一部,皆为国宝。
日本枫山秘府红叶山房亦藏宋版《伤寒论》一部,经笔者详考,红叶山房藏本系据赵开美初刻本翻刻,校勘草率,讹字较多,时有墨钉,阙少后序,与我国所藏赵开美原刻本绝非同一版次刻本。
日本安政三年(1856年)堀川济以红叶山房本为底本翻刻,通称安政本《伤寒论》,是江户时期(1603年-1868年)所有翻刻宋版《伤寒论》最佳本。
安政本不但改正红叶山房本大量讹字,墨钉补以文字,而且对宋本个别讹字亦予勘正。
宋本卷七《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392条:“伤寒阴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花一作月多年)”。
句中“月多”是讹字。
字书有“月多”字,义为致密或肉肥美,均与此条文义无关。
安政本剜改为“眵”字,极是。
宋本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子目》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
第四十三。
”“蘖”(nìe年)字形讹(按:子目误而正文不误年),当作“蘗”,安政本改为“蘗”字。
安政本以理校法校此两字。
日本安政本刊行后很快传入我国,对我国伤寒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简言之,清末大藏书家徐坊(1864年-1916年),字梧生,又字矩庵,他曾读过安政本。
徐矩庵藏书之富,与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瞿镛(1794年-1840年)、山东聊城杨以增海源阁齐驱并驾。
徐坊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本卷首写有题记:“《伤寒论》世无善本,余所藏治平官刻大字影写本而外,唯此赵清常本耳。
《伤寒论》子目考
“ 阳 上 第 五 ” 题 是 :辨 太 阳病 脉 证 并 治 上 第 太 标 “
五 。合 一 十六 法 , 一 十 四 首 。 其下 为 子 目 , 摘 举 方 ” 试
1 “ 阳 中风 , .太 阳浮 阴 弱 , 发 汗 出 恶 寒 , 鸣 干 热 鼻 呕 者 , 枝 汤 主 之 。第 一 。五味 。 桂 前有太 阳病一十一证。 ”
2“ 阳病 , 之后 , 气上 冲者 , 枝 汤主之 。 .太 下 其 桂 第 四 。用前第一方 下有太阳坏病一证。 ”
了这 两 个 重 要 数 字 , 且 还 提 出 两 个 重 要 概 念 —— 而 “ ” “ ” 近 三 四十年来 . 法 与 证 。 中医 界 对 “ ”“ 、 证 、 症” “ ” 字 概 念 进 行 了热 烈 讨 论 , 很 少 有 人 对 《 寒 三 但 伤
有 “ 目” 子 。宋 本 “ 目” 体 与 正 文 同 , 低 两 格 , 子 字 唯 回 行 亦 低 两 格 , 正 文极 易 分 辨 , 致 混 淆 。 与 不 “ 目” 子 的作 用 宋 本 “ 目” 北 宋 校 正 医 书 局 孙 奇 等 校 正 《 子 为 伤
太阳上 ) 第 一 条 至 三 十第 共 有 1 从 6个 “ ” 1 法 , 4首
方。 待我们 进一步仔细研究“ 的特点时 , 法” 发现每一 条 “ 都有一首“ 。 法” 方” 这样说来 ,法” 与“ 数应 “ 数 方” 该是相 同的, 而这里 却说 是 l 然 4首 方 , “ 数 ” 与 法 不
《伤寒论》全文
《伤寒论》全文书名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
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寒不仅仅是现代所说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出处可参照郝万山先生的讲义视频,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的伤寒也正是该义,与现代的伤寒症无关。
内容《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经形证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
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流传《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
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嘉佑年间,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十四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有详注,逐渐取代白文本《伤寒论》,白文本南宋未再翻刻。
至元代,白文本《伤寒论》除少数藏书家偶有其书外,社会上已无该书。
明万历二十七年,江苏常熟藏书家赵开美偶然得到北宋刻本《伤寒论》十卷,请优秀刻工将此书收刻于《仲景全书》中。
北宋原刻本旋即丢失,现今仍在留存的只有赵开美本。
赵开美本逼真宋版,后世尊称赵开美本为《宋本伤寒论》。
赵开美本今存五部。
《伤寒论》在国外亦有广泛影响。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82条浅析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82条浅析282、少阴病。
欲吐不吐。
心烦。
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
属少阴也。
虚故引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
少阴病形悉具。
小便白者。
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
故令色白也。
这一条论述:少阴病阳虚水火不济。
这一条又象热,又象寒。
“欲吐不吐,心烦,自利而渴”很像热证,但它并不是热证,是一个少阴病虚寒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这分明就是少阴病的寒证嘛。
少阴抗邪无力,出现欲受不甘,欲拒不能的情形,就会“欲吐不吐,且心烦”。
“但欲寐”,反映了少阴病的本质,阳气一虚,阴气用事,阴多阳少。
此时,可见少阴病的主证:“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主证见之,应用四逆汤以温之,扶阳以消阴。
在临床上见到“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搞不清是阴是阳,是寒是热,因而治疗不及时,就会使病拖延了。
初得病时,“欲吐不吐,心烦”,正气还有抗邪之意,到了五六日时,阳气更虚,寒邪更盛,就“自利而渴”。
“自利”为自发下利,少阴有寒,就有了里寒少阴火衰,寒盛于里,出现下利。
为什么会渴?自利不渴属太阴也,自利而渴属少阴也。
少阴主下焦,肾阳存于下焦,肾阳有气化津液的作用,肾阳一虚衰,不能气化津液,致津液缺乏,就会口渴。
少阴病拖延到五六日,邪更盛,少阴正气更衰。
肾主水,心主火。
少阴阳虚在下,火无阳以温,就出现下利。
肾水无阳气以蒸化津液,不能上升,就出现口渴,需引水自救,而饮下的水因少阴阳虚不化而不能变成正常的津液。
从心烦、口渴这些症状看,像是有阳热,但从腹泻下利、但欲寐来看,这人又是虚寒证。
关键看症状: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凡小便不黄不赤,而是小便清白的,为少阴虚有寒,不能制水。
此病下利,但欲寐,且小便色白,这是少阴寒证。
心烦,欲吐不吐,口渴,皆为少阴阳虚气化不利,少阴想要抗邪而又无力,此实际为少阴阳虚的反映。
比如: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
头痛有热者。
与承气汤。
其小便清者。
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
宋版伤寒论原文(条文序号在前)
宋版《伤寒论》【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
原文改用简化字。
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
条文序号依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
原文改用简化字。
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
条文序号依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中医】宋版伤寒论原文诵读版
【中医】宋版伤寒论原文诵读版宋版伤寒论原文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宋版《伤寒论》【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
原文改用简化字。
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
条文序号依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
原文改用简化字。
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
条文序号依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19)《伤寒论》古传本研究综述
(19)《伤寒论》古传本研究综述《伤寒杂病论》于汉末(约公元200—210年)成书,至宋治平2年(公元1065年)林亿等将伤寒部份的文字定型为《伤寒论》,史料记载的张仲景书目及卷数纷然杂陈。
宋治平至今九百余年,《伤寒论》的版本及有关专著又有大量增加,古今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整理研究。
现就近30年主要的有关文献,从《伤寒杂病论》传本研究方法,《伤寒杂病论》定型以前的古传本、《伤寒论》文字的定型和版本系统,《伤寒论》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五个方面综述了《伤寒论》版本的历史沿革,综述如下:一、传本研究方法1、宋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方法自《伤寒论》问世后,至治平二年刻印出版,后世称之为“宋本”。
宋本《伤寒论》的出版,促进了《伤寒论》的流传和研究,从而掀起了我国医学史上《伤寒论》研究的第一个高潮。
通观宋代医家(包括后为金人的成无己)研究《伤寒论》著作,其学术成就不如他们研究《伤寒论》的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大。
王永谦对宋代治伤寒学家研究《伤寒论》的思想方法总结为重编补充、宋本原貌注释、归纳、医案分析等几个方面并加以论述,1、重编补充是多数宋代治伤寒学家针对宋本《伤寒论》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①重编原文②从《伤寒杂病论》入手研究③补充《伤寒论》之不足;2、宋本原貌注释,成无己是按宋本《伤寒论》原貌顺文逐条注释的首创者;3、归纳和综论;4、医案分析,首推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
2、《伤寒论》传本的目录学研究《伤寒论》问世至今,研究注释可稽考者,约有五百余家,国内现存近四百种,散见于笔记、刊物等各种资料中。
傅元谋指出独立成书专门研究《伤寒论》的著作书目有1061种,分属753家。
面对如此丰富的医籍,有必要进行编目与分类的目录学研究。
耿鉴庭提出如下的编目与分类:1.伤寒论:本文。
别本如《金匮玉函经》等。
注释如《注解伤寒论》等。
发挥如《伤寒类证活人书》等。
论方如《伤寒附翼》等。
歌赋如《伤寒百症歌》等。
图表如《伤寒审证表》等。
伤寒论诠解和伤寒论讲稿
伤寒论诠解和伤寒论讲稿
《伤寒论诠解》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出版时间为2013年9月,豆瓣评分9.6分。
该书以明代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为底本,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诠解,并对条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释,同时还对一些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伤寒论讲稿》是现代著名老中医刘渡舟所著的一本著作,分为414条。
该书以条文为纲,以方剂为目,联系临床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伤寒论》的精神实质和辨证论治方法。
如果你对《伤寒论》感兴趣,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来深入了解。
《伤寒杂病论》学习方法
一、任应秋:谈谈学习《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医学习辨证施治较有系统的书,是后汉张仲景的杰出著作。
学习中医,必须要读《伤寒论》的重要意义,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了,但是究竟如何阅读才好?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拉杂谈一下,仅供初学《伤寒论》者的参考吧。
(一)选本一般读《伤寒论》的,往往都是读注本的多,很少有从《伤寒论》白文本着手,其实这是研究伤寒论的关键问题,不应该忽略。
因为白文本是仲景《伤寒论》的基本面貌,各家注本于《伤寒论》的本来面目,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了。
当然,所谓白文本,亦只是指北宋林亿等的校刊本而言,除了林校本而外,我们不可能再看到更接近仲景原论的白文本来。
北宋刊本,亦为稀世之珍,国内还没有访到是否有这个本子的存在。
其次是明代赵开美的翻刻宋本,据《经借访古志补遗》说:“此本为仲景全书中所收,曰翻刻宋板,其字画端正,颇存宋板体貌,盖伤寒论莫善于此本。
”可惜这个刻本,亦流传甚少,不易购得。
无已,下列几个本子,还不失为《伤寒论》白文本的善本。
第一是民国元年武昌医馆列本。
其次是民国十二年恽铁樵托商务印书馆的影印本。
又其次是民国二十年上海中医书局的影印本。
这三个本子都是据赵氏翻刻本而校刊或影印的。
在古旧书店时或可以买到。
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也是据赵刻本排印的,1959年又增附索引发行,仍不失为较好的白文本,只是删节去原本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痓湿暍病脉证、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等十二篇,以及三阴三阳各篇篇首所列诸法条文,可以称做《伤寒论》的白文节本。
(二)选注注《伤寒论》的,从宋至今,不下四百余家,要想尽读这些注本,既不可能,亦没有这个必要。
但是较好的注本。
不仅可以帮助对《伤寒论》的理解,还足以启发我们的思路。
因此,在阅读了白文之后,选几家较好的注本来看,这是非常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 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阴数六故也。(007)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 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 008)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009)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010)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 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 髓也。(011)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 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012)
8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 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 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 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 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
5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 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 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029)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00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 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003)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 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004)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005)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 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 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 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 尚引日。再逆促命期。(006)
11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 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 汤。(036)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 汤。( 037)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一云
10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用葛根黄芩黄连汤。】(032)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 汤主之。(033)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 姜三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 干。两胫拘急而讝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 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 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 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 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
9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内结。讝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 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 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讝语。故知病可愈。 (030)
6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
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
将息如前法。】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026)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 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022)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 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039)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 者。小青龙汤主之。(04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031)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 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 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 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 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 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3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 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015)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 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 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 勿令误也。(016)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 喜甘故也。(017)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018)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019)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020)
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
7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汤一分。】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 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 白术汤主之。(028)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 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2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 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 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 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 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 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
4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 主之。【促。一作纵。】(021)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 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促。 一作纵。】(034)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 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035)
三服。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
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027)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三铢
石膏 [切]
二十四铢[碎 绵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
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
《伤寒论》
张仲景(汉)
赵开美翻刻宋版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目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 1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 37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55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74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75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77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88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99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 103 附录:汉代度量衡单位换算 ............................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