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2.6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目标1、学生能掌握:“东周”的概念内涵和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五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战国七雄的形成;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就是各大国争夺霸权的政治,是大国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
战国时期的政治,就是富国强兵,吃掉对方,进而统一中国的政治。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历史挂图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成语动画《烽火戏诸侯》,问:“这个骗局导致了什么后果”?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并阅读课文导入框内容,启发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答案提纲:当戎族来攻西周时,诸侯没有再来救援。
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
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为什么叫“春秋战国”?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这段历史。
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一些较大的诸侯不再服从天子的命令,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问: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是什么?在教师的启发下思考回答问题:政治上:号令诸侯,迫使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首成霸业的是齐桓公。
“齐桓公为何能首先称霸?”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思考讨论后回答:齐桓公首先称霸原因——1、齐国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2、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富兵强;3、打起“尊王攘夷”旗号,扩充疆界晋文公是春秋时期另一个霸主。
他曾长年在外流亡。
后来,“晋文公为何能称霸?”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思考讨论后回答:晋文公称霸原因——1、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2、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富兵强城濮之战大败楚军。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 (完整版)
授课教案班级:课程名称:中国历史讲课人:时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授课题目: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作用。
培养学生应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的军事力量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与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立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知历史的能力2、过程与教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一历史现象,比较齐晋越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3、价值观与感情态度:是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几个著名的霸主和著名的争霸战争2、教学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点及其影响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图视法、比较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复习:西周建立后,周武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个重要措施是什么?(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功臣和王族,让他们共同保卫周王、定期纳贡,由此产生了大量或大或小的诸侯国。
那,西周最后一个国王是谁?(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有一个关于他的著名成语故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烽火戏诸侯)谁来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个故事?2、叫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老师小结:“烽火戏诸侯”的教训是惨重的,周幽王虽然博得美人一笑,可也自食其果,BC771犬戎进攻西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从这个故事中大家得到什么启发啊?(失信、做人要讲诚信)老师点出:周幽王失信于诸侯,导致国破人亡,所以我们文人处事要讲诚信。
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洛在今天的哪里啊(P23在今河南洛阳)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春秋BC770—B476和战国BC475——BC221学习新课一、春秋争霸——相续称雄(BC770—B476)1、讲述“春秋”的来历。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新人教版《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我们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
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多虚构的成分。
培养学生从传说和故事中探究历史真实的科学精神。
3.“围魏救赵”内容设计成学生活动。
教师可提供与这场战事相关的政治、军事和地理方位因素,由学生分小组设计出多种救赵方案,介绍方案特点,评价优劣,在比较鉴别中认识国魏救赵战例的典型意义,认识军事谋略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参照附图)复习巩固: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 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2.晋楚争霸时,楚国势力最北达到()A.长江流域B.渭水流域C.淮河流域D.黄河流域3.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A.尊王攘夷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纸上谈兵4.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国家是()A.齐 B.晋C.楚 D.燕5.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①管仲改革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葵丘会盟()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④②③6.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A.围魏救赵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 D.“合纵”“连横”7.战国时期,都城分别在今湖北荆州和北京的是①齐②楚③韩④燕⑤赵()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⑤8.下列哪一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A.城濮大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二、材料分析题9.“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内容标准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二)教材分析历史上,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课主要讲述的就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和晋楚争霸,当时齐桓公任用管仲实行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随着国力的强大晋国与楚国展开了争霸战争,双方在城濮大战。
“战国七雄”讲述了“七雄”的并立与战争,各国运用“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几经反复,经历了长平之战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的优良品质,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认识到战乱纷争时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齐桓公称霸;晋文公争霸;战国时期的主要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难点: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及趋势。
(五)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年代尺,引导学生回忆夏、商、西周更迭的过程。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完相关内容后,教师提出“西周以后的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呢?在年代尺上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又将向我们展开怎样恢弘的历史画卷呢?”导入第6课学习。
【落实课标】解释课题,“春秋战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看课本30页注释①,结合下列图示了解春秋战国的意思以及起至时间,知道春秋战国都属于东周时期。
展示《史记》资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篇一: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完整版)】授课教案班级:讲课人:时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复习:西周建立后,周武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个重要措施是什么?(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功臣和王族,让他们共同保卫周王、定期纳贡,由此产生了大量或大或小的诸侯国。
那,西周最后一个国王是谁?(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有一个关于他的著名成语故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烽火戏诸侯)谁来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个故事?2、叫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老师小结:“烽火戏诸侯”的教训是惨重的,周幽王虽然博得美人一笑,可也自食其果,bc771犬戎进攻西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从这个故事中大家得到什么启发啊?(失信、做人要讲诚信)老师点出:周幽王失信于诸侯,导致国破人亡,所以我们文人处事要讲诚信。
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洛在今天的哪里啊(p23在今河南洛阳)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春秋bc770—b476和战国bc475——bc221学习新课一、春秋争霸——相续称雄(bc770—b476)1、讲述“春秋”的来历。
同学们,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时期称为“春秋”“战国”呢?(因为??)同学们请看p30注解①。
再讲:bc770—b476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自从周平王迁都洛后王室开始衰微,这个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周王室地位下降。
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反而依附于他们。
诸侯间相互展开攻势,不断进行争霸战争,这种争霸战争就是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
2、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本框内容。
3、引导学生理解(1)好!同学们说说。
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那些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立霸主地位的呢(标志性事件)?首先,同学们请看p31“春秋争霸形势图”,找出齐国位置,结合课本内容分析齐桓公能称霸的地理原因?①自然条件——平原,面海,资源丰富我们都说“干大事要天时地利人和”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个齐桓公能称霸的关键人物——管仲,你知道管仲和齐桓公之间的故事吗?【链接文本】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新人教版
中考对接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本节课的知 识不是考查重点,题型多为选择题,通常结合图片和新情境来命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有齐桓公、晋文公、长平之战等。
板
书
设
计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导入
新课
播放视频《东周列国》第一集“烽火戏诸侯”片段
这个影片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导致了什么后果?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导入新课。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结合历史地图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 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重点
齐、晋称霸;战国七雄
难点
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法
教法
1、结合春秋、战国形势图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
6'
教学小结
课
题
6课春秋战国 的纷争
课型
新授课
编号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与城濮大战,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 认识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归纳概括,掌握本课内容。
回答问题,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东周开始。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
2'落实课来自标理解
课
标
指导学生读课标内 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内容标准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二)教材分析历史上,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课主要讲述的就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和晋楚争霸,当时齐桓公任用管仲实行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随着国力的强大晋国与楚国展开了争霸战争,双方在城濮大战。
“战国七雄”讲述了“七雄”的并立与战争,各国运用“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几经反复,经历了长平之战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的优良品质,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认识到战乱纷争时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齐桓公称霸;晋文公争霸;战国时期的主要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难点: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及趋势。
(五)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年代尺,引导学生回忆夏、商、西周更迭的过程。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完相关内容后,教师提出“西周以后的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呢?在年代尺上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又将向我们展开怎样恢弘的历史画卷呢?”导入第6课学习。
【落实课标】解释课题,“春秋战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看课本30页注释①,结合下列图示了解春秋战国的意思以及起至时间,知道春秋战国都属于东周时期。
展示《史记》资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鼑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几个著名的霸主和著名的争霸战争。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
教学设计思路由教师按照课本所给插图为线索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对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史实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分析纷争的实质、著名人物的作为的影响等关键问题,最后进行点拨。
教学媒体多媒体、挂图等。
教学结构和过程由课本方框中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导入新课。
“烽火戏诸侯”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周幽王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公元前771年,犬戎族进攻西周时,往日用来报警、号令天下诸侯的烽火台失去了威力和作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室王族平王迁都洛,历史称这个周朝为“东周”。
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
那为什么把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战国”呢?(板书)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雄(前770——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这个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周王室的地位下降。
一些较大的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他们,他们展开攻势,咄咄逼人,不断进行争霸战争,这种争霸斗争就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能力方面: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西周过了是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1、诸侯争霸的实质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分析,对东周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东周初年,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
教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
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8篇)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8篇)初一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教案大全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1)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注意教学中涉及的理论、观点的讲解说明。
如:改革是诸侯国所以强大的根本原因,要强化各诸侯国改革的内容、作用;诸侯争霸的作用,要强化辩证地看问题,既要认识事件的消极影响,又要认识事件的积极意义,使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春秋争霸开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画出春秋争霸七国和战国七雄的方位示意图,形成春秋争霸七国和战国七雄的时空观。
在教师的提示下,尽可能由学生分析概括出春秋霸主前后相继,战国七雄同时并存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4、重点:齐、晋称霸。
5、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板书设计]一、春秋争霸:1、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doc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主题一、教材分析历史上,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课主要讲述的就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和晋楚争霸,当吋齐桓公任用管仲实行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随着国力的强大晋国与楚国展开了争霸战争,双方在城濮大战。
“战国七雄” 讲述了“七雄”的并立与战争,长平之战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二、学生分析初一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的方法,对这一段历史比较生疏,但这一时期的许多成语典故部分学生能够讲出来,因此利用好成语典故,能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
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以培养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开放和创新的目的;教学中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四、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主要使用PPT的制作技术、视频、语音的截取和组合技术、简易动画制作技术。
在教学坏境中如此使用及预期效果:PPT的使用贯穿于整个课堂,结合课本进行有效的运用。
这样可以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楚庄王称霸和马陵之战中使用微视频,不但能补充教材,而且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在潜移默化屮进行了情感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能力方面: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二、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三、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西周过了是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
1、诸侯争霸的实质
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分析,对东周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东周初年,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
教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
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
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诸侯首领—霸主。
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
2、春秋五霸
教师应引出春秋初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
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指出“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
)同时让学生在春秋列国形势土上画出“五霸”(实际应该为7个国家)的相应位置。
3、齐桓公称霸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
⑴齐在山东,得渔盐之利,富庶,为东方大国。
⑵齐桓公善于用人,任管仲为相。
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齐国实现国富兵强。
⑶齐桓公依仗实力,有管仲谋略“尊王攘夷”,发展齐国势力。
(东周初年,王室衰微,但天子以“天下共主”的名义,仍具有号召力。
因此,一些强大的诸侯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
)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4、晋楚争霸
教师先作介绍:晋国出动的兵力约2万人,楚国出动的兵力约4万人,结果却是晋胜楚败。
所以,城濮之战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解释退避三舍这一成语的来源。
)“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有什么相同之处”关键要让学生明白齐、晋之所以可以成为霸主,其根本原因是两个国家的君主都进行了改革,使国家得以强壮。
(吴越争霸: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以讲故事的方式学习)
5、争霸战争的作用
教师提问:这么多争霸战争,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估计学生可能会回答出战争的破坏性,但对于战争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恐怕回答的不会很到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春秋开始的时候诸侯国林立,由于争霸战争到春秋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这能说明些什么问题?(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发言。
二、战国七雄
教师首先出示《战国形势土》边指图边向学生介绍战国七雄,建议教师按方位向学生介绍七个国家即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在中间。
教师再提问:请同学对照《春秋列国形势图》后指出,在七雄中哪些国家是春秋时就存在的,而哪些国家是战国时新出现的?在学生正确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指出:其实除了新出现韩赵魏之外,此时的齐国也与春秋时期的齐国有所不同了,教师讲解“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事件。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握,但是一定要强调长平之战的作用,即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军的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