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大龄剩女经济学角度论文
大龄剩女经济学角度论文大龄剩女是指年龄超过30岁还未婚的女性。
在中国,这一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婚姻观念、性别平等、家庭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女性在社会和职业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大龄剩女现象也日益突出。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大龄剩女的现象可能与性别收入差异有关。
在中国,女性的收入往往低于男性,这也影响到了她们在婚姻市场上的地位。
由于经济独立能力的增强,女性更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伴侣,而不是为了经济需要而婚姻。
这样就导致了大龄剩女数量的增加。
此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使得大龄剩女的经济独立能力增强。
在农村地区,女性可能会依赖于家庭,而在城市,她们更有可能通过工作自给自足。
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延迟结婚,或者选择不结婚,而专注于事业和个人发展。
在经济上,大龄剩女会影响到消费市场。
她们可能会更关注自己的健康、教育和娱乐消费,而不是传统的家庭消费。
这会对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总之,大龄剩女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解决。
在经济学角度上,需要关注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和收入问题,同时也要重视女性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只有更全面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才能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发展。
此外,大龄剩女现象还对家庭以及社会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
随着女性延迟婚姻或选择不结婚,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从传统的核心家庭转变为单身家庭或小家庭。
这将对家庭消费模式、房地产市场和养老方式等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社会角度来看,大龄剩女不仅仅是个人选择,更是对传统婚姻观念和社会期待的一种挑战。
这也提出了对性别平等和自由婚姻权的诸多讨论。
要解决大龄剩女问题,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政策引导,包括加强性别教育、推动性别平等法律的实施和支持女性职业发展等工作。
从宏观的经济发展来看,大龄剩女的出现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方面。
女性的独立选择婚姻和事业,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多可能性。
在个人层面上,大龄剩女也应该被视为自主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标签。
_剩女_现象的经济学解析
经济研究剩女, 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
也被称为“3S女人”: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这些人一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的大龄女青年。
2009年,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剩女”已突破了50万,而这仅仅是保守数据。
《海峡时报》一篇文章称北京剩女数量已达80万,创世界之最。
美国社会学家认为,很多美国女性对自己期望过高,凡事不愿将就。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越来越挑剔,不得不渐渐适应单身。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09年美国大约40%的成年人单身。
研究人员对一批中产阶级女性进行了深度访谈,受访女性表示,随着年纪增长,她们感到可供选择的男性范围越来越小,而且25至35岁女性对于“剩女”的处境最为敏感。
而过了35岁仍是单身的女性心态则放宽许多,对单身生活的抱怨也会减少许多。
美国有关专家称“剩女”现象现在已不单纯是女性本身如何对待婚姻的问题,它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经济理论植根于现实的人中,有时称为人类经济学。
经济学家们的任何一个理论总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假设这个物种的成员总是理性的。
但现实是:人类虽然在很多方面是理性的、精明的,但有时也是感性的、冲动的、盲目和目光短浅的。
直到最近,行为经济学家开始修正“理性人”的观点,不应该把人作为理性最大化者,而作为满意者。
他们并不是总选择最好的行为过程,而是做出仅仅足够好的决策。
“剩女”作为高学历人群中的一部分,理论上必然拥有比一般人群能够做出更好决策的能力。
那么她们之所以选择“剩出”(注意:不是剩下),必然有其合理的决策理论。
一、“剩女”现象的理论基础——婚姻市场理论婚姻在经济学家看来也有其市场理论。
西方学者在此做出了可贵的努力:早在1973年G..贝克尔已经基本上构建了婚姻市场理论框架。
1980-199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有的运用数学方法力图对婚姻市场做定量分析。
剩女 经济学分析
"剩女"经济学分析摘要"剩女"现象现在已不单纯是女性本身如何对待婚姻的问题,它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对"剩女"一现象背后隐含的婚姻市场上的供应与需求、成本与收益、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等经济关系进行剖析,并尝试从经济学层面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剩女婚姻市场政府"剩女" 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
2009年,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剩女”已突破了50万,而这仅仅是保守数据。
《海峡时报》一篇文章称北京剩女数量已达80万,创世界之最。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相对于“剩男”,“剩女”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也更容易遭遇心理危机,因为她们年过28岁就算“剩”了,而男性可以被容忍到35岁。
而靠近香港的深圳也一直流传着男女比例1:7的说法,可见剩女问题在中国几个一线城市相当严重。
那么造成剩女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剩女出现的原因。
(1)从供求方面剖析在婚姻市场中女方为婚姻的需求方,男方为婚姻的供给方,"剩女"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在婚姻市场上需求大于供给,在中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通常是男多女少,为什么在婚姻市场上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是因为这群剩女总认为自己很优秀,择偶眼光过高,对男方的长相、才华、学历、人品、经济、地域等各方面都很挑剔,结果择偶范围狭窄。
符合她们标准的男性较少,所以许多女性因择偶对象达不到自己的择偶标准而剩下。
(2)婚姻市场上的信息的不完全性由于地域的限制,每个人的交际圈是有限的,许多优秀的单身男士虽然也正寻觅优秀的女士,但由于信息不完全性。
使许多单身男女不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这也是剩女结婚晚的一个原因。
很多剩女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大学也是走读每天回家,好像是在上高四高五高六。
经济社会学论文剩女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社会学论文剩女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剩女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近年来,剩女现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所谓剩女,指的是年龄较大但尚未婚嫁的女性。
这一现象在经济社会学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剩女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经济原因和影响。
首先,剩女现象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在职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事业成功,而非仅仅依赖婚姻。
这一趋势导致了女性结婚的年龄推迟,从而增加了剩女的数量。
此外,经济发展也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使得她们更加挑剔和独立,不再迫于婚姻的压力。
其次,剩女现象与教育水平提高有关。
随着教育机会的扩大和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
然而,高教育水平也意味着女性对伴侣的要求更高。
她们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伴侣,而不是妥协于传统的婚姻观念。
这种趋势导致了剩女现象的进一步加剧。
第三,剩女现象与婚恋市场的变化有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婚恋观念逐渐被打破,人们对婚姻的期望也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婚姻的平等和幸福,而非仅仅满足于传统的经济和社会角色。
这一变化使得婚恋市场变得更加复杂和竞争激烈,剩女们在这个市场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剩女现象对经济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剩女的增多使得婚姻市场供需失衡,导致了婚恋压力的增加。
男性在选择婚姻对象时更加挑剔,女性则面临着更大的竞争。
这种情况下,女性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吸引优质的伴侣。
同时,剩女们也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和独立,从而推动了女性在职业领域的进步。
其次,剩女现象对家庭结构和人口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剩女数量的增加,婚姻率的下降导致了家庭规模的减小。
这对于人口结构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挑战。
此外,剩女的存在也使得传统的家庭观念和角色分工受到了冲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最后,剩女现象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单身女子的经济学分析
单身女子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报告:关于单身女子的经济学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变迁,单身女性在我们的社会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单身女性不再满足于仅仅拥有良好的职业和丰厚的薪资,她们也在寻求更自主的生活方式。
这种变化与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单身女子的经济学问题。
二、单身女子的收入状况单身女子的收入状况是她们选择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参考。
然而,由于许多职业仍然存在薪酬差异,单身女子普遍面临低薪和职业发展上的障碍。
此外,像女性的假期带薪、更短的工作时间等问题也将对单身女子的薪酬造成影响。
三、单身女子的消费习惯单身女子通常有更高的自主支配能力,她们更有可能花费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例如时尚品牌、旅游等。
然而,针对她们的营销策略往往忽略了这些需求。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供对单身女子的服务,商家需要更深入了解单身女子的消费需求。
四、单身女子的理财能力单身女子必须自己承担所有生活支出。
因此,她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财能力。
虽然她们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比男性丰富,但她们普遍面临的收入不稳定与职业困境可能导致她们在理财方面缺乏稳定性和准确性。
五、单身女子的投资行为单身女子往往更加注重退休和理财,因此他们通常会积极进行投资。
然而,并非所有女性都具备投资能力和经验,这可能会导致她们做出投资决策时太过保守,或是狂热的投资。
六、5个案例分析以下5个案例可说明单身女子在经济领域中的挑战。
案例1:郭女士的收入郭女士年薪为30万元,但她仍认为自己的薪资低于同事。
虽然她对公司的未来充满希望,但她担心自己所接受的新职位无法得到同等的报酬。
因此,她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开始打算转行。
分析:郭女士的案例反映了单身女性职业道路上的不公平。
为了保障女性与男性在工资方面的平等,我们需要减少处于性别职业分工的影响。
案例2:王女士的消费王女士喜欢旅游和时尚品牌购物。
虽然她收入不菲,但她也许会对她的电子商务购物方式感到疲倦。
更重要的是,商家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单身女性的消费习惯,以更好地满足她们不同的需求。
“剩女”这个概念,是怎么样的?
剩女其实是个褒义词,是那个圣洁的圣,那个圣女,其实它是指女人中的极品。
就是说女人她们收入很高,然后长相也很好,智商也很高,然后她要求配偶的条件太高了。
反而剩下的就是高龄女青年就称为剩女吧!在现在这个社会上,我们这个社会它是一个逐渐开始多元化的社会,它区别于我们父辈这样一个相对保守的家庭观、婚姻观、爱情观以及性爱观。
用经济学原理来看的话,就是在任何的这种经济状态叫价格它是具有滞后性的,也就是说它必定有一部分女性,她们还没有跟上潮流,她们的性价比可能不适合这个社会,然后她们就被迫渗在这个地方。
当然过一段时间之后平衡可能又重新恢复了,但是她们可能就是社会的一个牺牲品,我认为剩女她首先是一个社会现象。
在概念里面,剩女不存在它是褒义还是贬义,只是一个社会现象。
它是一个很中性的社会现象。
现实社会看到女性的经济地位是在提高的,另外一方面,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以前我们是要求圣人一样的道德,像雷锋无私的,现在像我们助人为乐收钱,那也叫做好事。
就是这个道德是在往下降的,只要没有突破法律的底线,觉得所有人的道德观,都应该是被容忍的。
这是一个多元价值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面,有的人她就想,我年轻漂亮我要去傍个大款,本来有一个男孩在这个年龄段,跟她是吻合的,然后这个男孩就想,哎呦,我不干了,那我以后要功成名就了,我要找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
然后就这样一来一去,这个价值在磨合期间,就有一部分女性她们本来有着很良好的这样一个价值观,跟她们原本匹配的这些男性,他们因为价值观出现了扭曲,之前就出现了扭曲。
然后回到了现在,现在我有钱了我要去找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就有一部分女性被剩下了。
这一部分女性认为,可能我是很有价值的一个女性,我跟你一路拼搏上来,我也读到了硕士了,我就要找一个博士的,问题是那个博士,他不一定要找这样的女的。
就是女性对自我价值的定位和男性对女性的价值定位它是不一样。
比如说我今天是个男的,我30岁,我月收入一万,在我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她是本科生,然后一个月赚四千,长得特漂亮。
从经济学角度看“剩女”
从经济学角度看“剩女”剩女,一般是指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却还没有结婚的女性。
现在,很多剩女的择偶要求比较多,可能导致了找不到理想的归宿,而成为了“剩女”。
最近,小编在微薄上看到许多网民抵制某相亲网站的的逼婚广告,自己到了适婚的年龄,急着结婚是为了父母,此相亲网站因此也大大的被批“道德绑架”下面小编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给大家来说说“剩女”一、婚姻的本质对于经济学家而言,家庭能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保持下来,表明了它必然具有重要的经济化效能。
家庭制度的核心是婚姻,婚姻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
婚姻以契约的方式进行劳动分工,以取得专业化的收益。
即丈夫在劳动市场从事专职工作而妻子专职从事家务通过使丈夫和妻子的互补活动的专业化而促进了家庭全部实际收入的最大化。
即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
专业化的收益是通过交易实现的。
专业化的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远远超过其可能消费的数量,他必须将其专业化的产出与其他专业生产者进行交换以获取那些产品和服务。
这一现象在婚姻中的主要表现为,婚姻所生产的主要“商品”孩子。
抚养孩子(特别是在他们的幼年)需要花费传统中母亲的一方的大量时间,而且一位忙于抚养孩子的妇女就不会有时间在市场上工作以赚取她补充投入(食品、衣物等)所需的钱。
所以,她在家中工作以“换得”丈夫在市场上工作;他“购买”她对他们共同的孩子的照顾。
可见,在传统婚姻中,女性是以照顾孩子、料理家务为代价换取生活资料,也就是说,她是被丈夫“雇佣”。
然而,我们可见,这样的劳动分工虽然有专业化的收益,但分工是极为粗糙和武断的。
核心在于,分工不是基于各人的意愿和能力,而是基于天生的性别。
武断的分工对男性虽然也有不利的一面,但男性面对的是外部丰富多彩的市场,可选择机会较大,影响相对较小;但对女性而言,则把女性的工作仅仅限于满足维持生存和繁衍的动物性需求上,成为了“基因的奴隶”。
人作为万物之灵长,并不愿只受基因而约束,而有更高层次更为丰富多彩的追求,女性也不例外,基于性别的僵硬劳动,分工无法满足女性作为人的多种需求。
经济学浅析大学“剩女”现象.doc
经济学浅析大学“剩女”现象(白帆国际经济与贸易 09147074)[摘要]利用微观经济学中机会成本,边际量,供需关系,预算约束线,博弈论等知识对大学中乃至社会中“剩女”现象升温的问题加以详析。
[关键字]“剩女”机会成本边际量供需矛盾预算约束博弈一.“剩女”历程“剩女”一词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
在社会中,“剩女”主要指那些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却迟迟徘徊在婚姻的殿堂外的女性。
从70后到80后,剩女队伍不断壮大,2009年,北京“剩女”已突破了50万,而这仅仅是保守数据,调查显示上海男女比例是2:8,而靠近香港的深圳也流传着男女比例1:7的说法。
可见剩女问题在中国几个一线城市已是相当严重。
是“剩女们”信奉不谈恋爱么?她们看上去如此独立,如此才貌双全,难道就不需要婚姻了么?其实不然,只是人生,确实有太多意外。
把握你可以把握的,而对你无法把握的,不强求、不忧心如焚。
如今,“女权主义”盛行,女性独立不再渴望而不可求,这两大思想支配着现代女性,告诉她们人生要有自己的追求,因此在每个人生阶段中,她们都在为自己奋斗,慢慢忽略了寻找另一半,奋斗到了最后,忽然发现符合自己标准的异性已所剩无几,所以心想:自己一个人也可以。
这就是多数大龄“剩女”的心理历程,就整个社会而言,“剩女”类型多种多样,共性中包含着个性,这里就不再做宏观分析。
具体到我们的大学生活中,作为师范大学的女生,对于“剩女”现象,我们最有发言权,经常可以听到周围的女生感慨:像“我”这么好的女生,亦知书达理,亦体贴温柔,怎么会没有人追呢?的确,我见过不少包揽群书,精神丰富的女子,也见过不少美貌天伦,谦谦有礼的女子,可是多半单身,甚至连初恋都是空白,却也见过不少相姿色平平,平凡到不能在平凡的女生早已有伴在侧,这些问题困惑了我许多年,究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二.成本分析1.机会成本大学里,我所见到的“剩女”大多都是“学术女”,何为“学术女”?在旁人眼里,她们不懂生活,古板无趣,在学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难道“学术女”就真的不被人赏识?事实也并非如此,有时被人冷落的局面多半是由她们自己造成的,这其中的原因就关乎到“机会成本”的问题。
剩男剩女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原因
剩男剩女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原因据统计:2014年上海市办理结婚登记140507对,男女初婚年龄分别为30.11岁、28.14岁。
而近邻韩国男性初婚年龄约为36岁,女性初婚年龄则为33岁,10年内增加了两岁。
同时结婚对数也呈逐渐减少趋势。
这个情况完全符合了改革开放(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国家提出晚婚晚育。
同样,例子也存在于世界发达国家中。
如:在20 世纪60年代,美国男性的初婚年龄是 22 . 8 岁,女性是 20 . 3 岁。
但到 2004 年,男性的初婚年龄提高到 27 . 4 岁,女性提高到 25 . 8 岁。
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增长。
2001 年,澳大利亚男性的初婚年龄是 28 . 7 岁,女性是 26 . 9 岁,而在 70 年代,男性是 23 . 4 岁,女性是21 . 1 岁。
为什么现在人的结婚年龄推迟了呢?是不是都是说好的呢?结婚很幸福,前路很辛苦结论:很清楚。
没有任何约定存在,只是个中自有规律罢了。
原因之一是,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接受到更多教育,一个人找到工作所需的教育量也因此提高。
比方说吧,一个世纪以前,一个有高中学历的人找一份银行出纳员的工作是十拿九稳的,可如今,大多数银行的这类职位都是大学毕业生来干。
而且,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成绩和其在学校表现对事业成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就决定了人们需要不断读书,当然指的是学历进修。
其他无用哦由此,对男女双方来说,早结婚的机会成本提高了。
比如,结婚早的人很难拿到大学文凭,生了孩子的年轻家长就更难了(在校准备结婚的人要细细掂量一下啊)。
此外,从人们希望跟成功者结婚的角度而言,预测对方是否能获得成功所需的信息,不如以前那么容易获得了(想傍高富帅、或者白富美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中国聘礼地图传统上,早结婚的一大好处是,趁着好人全被别人抢走之前,找个有魅力的伴侣先下手为强。
但现在的人们似乎并不像从前那样担心落在别人后头。
凭借较高的收入,较高的教育水平,迁居的灵活性也比从前大(中国现在每年的春运就在提醒人们,我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点和传统意义上的移民不同,不能混淆),人们总能碰到潜在的结婚伴侣。
剩女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分析1.前言在这个经济的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时代问题开始展现,很多之前未出现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大众问题,正如“剩女问题”。
所谓的“剩女”并非人们所熟知的剩下的女人,只是她们在很多原因的影响下在到了结婚的年龄却依旧是单身,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
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伤、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的大龄女青年。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其的婚姻方面的价值取向呢,不同的人群对其有不同的看法,而其中也都有其的独到见解。
但都是离不开经济方面因素的影响。
2.当代教育的现状随着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尤其是当代女性有了实质性的变化。
古代的中国,大多女性都无法接受到正规的教育,这也与当时的教育制度的迫害有着不可隔离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女平等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歧视现象却在人们的思维里占据了很大部分的位置。
所以自从接受教育以来,更多的女性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欲要强于男性,尤其在近20年内,大多数男性都更加追求个性的展示,导致了很多人在学习的时间把精力放错了地方,相比于女性的认真和谨慎来说男性多已经不再那么看重教育或者学位的高低上,更多的男性早早的踏入闯荡社会的进程中。
例如:2006暑假期间,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承办“两岸三地化工类博士生论坛”,共有262博士生与会参加活动,这其中男生是154人,女生108人,女生逾40%!这个结果和人们传统观念中:读博士,尤其是读工科博士,是突显男性特长的“专项”,相差甚远。
再加上当今男女比例来看,更是显示了女生在高学历的强势展露。
3.“剩女”产生的原因对于剩女产生的原因来说可谓众说纷纭,但其中大部分都从价值关和经济因素开始探究。
当今的剩女多为高学历、高智商,有着独立独特的思维方式,她们不再那么依赖于现实生活中的男性,她们更喜欢以自己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经济学告诉你,为什么25岁到30岁的女人最容易成为剩女?
经济学告诉你,为什么25岁到30岁的女人最容易成为剩女?经济学有个经典理论就是“预算原则”和“效用最大化”。
预算原则,就是在你现有的条件约束下;效用即你做一件事情的满意程度或者开心程度,大凡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就告诉我们,做选择时一定要在既定的预算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比如,你手里只有20元,一杯咖啡10块钱只能给你带来3个效用,而面包5块钱,有2个效用,同等价位的蛋糕是1个效用(因为你不太喜欢吃蛋糕)。
这时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是20块钱去买4个面包,因为可以有8个效用,如果买2杯咖啡的话,是6个效用,不是最优。
这就是经济学的最基本原则,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没学过经济学,但是每个人都有他的选择思维,其实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
25岁到30岁的女人最容易成为剩女,用经济学解释最合适不过了。
对于那些25岁到30岁的女人,她们基本上已经迈入职场,且至少有二三年的工作经验了,从自身来讲,她们年龄还没有超过30岁,对自己的年龄并不太敏感,30岁对女人是道坎儿,30岁以前的她还觉得自己是小姑娘,但是一过30岁生日,就觉得自己老了,啊,无情的岁月都去哪里了。
但是,25岁到30岁的女孩就处在这么尬的年龄段,“自命不凡”觉得自己又有工作经验,又年轻,条件不要太好。
当她们在选择对象时,很容易眼高手低。
无论在高校里还是职场上,女性都是极容易对自己的上司产生崇拜的心理,四十来岁的男人一枝花,他们事业有基础,经济条件不错,又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那些40来岁老男人也知道自己确实很迷人),这时怎么办呢?凉拌!那些40来岁的男人,基本都有家室了;即使还没成家,他们也会选择更年轻的比如20来岁的。
这时,市场存在着供应和需求的错配,25岁到30岁的女孩子一方面心比天高只盯着遇到的成熟男人,内心无比欣赏;看着和自己同龄的男人,混得和自己一样衰,百般嫌弃。
所以,这样子的内心活动是注定“高不成低不就”的。
这是大多数25岁到30岁剩女之所以剩下来的原因。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正在向一个女性主导的社会形态转变;这让我想起一个词——轮回。
在原始氏族社会的最初阶段,也是一个女性主权的社会;之后漫长的历史时期,女性权力旁落到男性手中,男权世界一直存xu到现在;现如今,男性权利急剧衰弱,女性权利反而迅速上升。
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社会现实是,剩女现象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一、原因分析(一)经济人假设分析对于剩女现象,我们可以用经济学的一个术语讲,就是“经济人假设”。
在将人类因智慧而建立的文明抛开外,人类其实还是一种最本源的形态,一种动物,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生命。
生命都一种本能,即趋利避害。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类总会做出最理性的选择,以谋取最大的利益。
在漫长的男权世界中,男性拥有绝对性的权利,而女性则处于相对被奴役的地位。
男人除了正常的劳动与工作之外,他们会把其他的大量时间用于享受;这些被用于享受的时间,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所谓的最大利益。
然而,男人们在沉醉于享乐主义的同时,却忽律了个人能力的提升,从而导致男性的劳动与工作能力普遍下降。
随着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逐渐参与竞争并排斥同层次的男性,女性越来越处于社会的中层位置,而男性则出现了顶层与底层两级分化的现象。
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大量处于中层的女性总是倾向于与少数处于高层的男性结合;此时,两者间产生了严重的供需失衡,大量的女性便进入到“剩女大军”的行列。
(二)短期分析假设现在,我们从“短期分析”的角度,再来分析一下剩女现象的产生。
相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人类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即便所谓的“长期分析”,也不过匆匆数十载而已。
因而,从漫长的文明角度分析,任何历史时期,人类所作的任何分析和预言都是短期的。
所以,人类很难看清漫长文明中社会演变的规律。
女性权利的崛起,从另一方面而言,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延伸。
规律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我们必须接受并适应这种社会转型,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能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人类的心理预期也具有短期分析的特征。
剩女经济学
剩女经济学
“爱情如果被地位差别给绑架了,就很危险。
”中国妇女的爱情观,被社会和文化的偏见给扭曲了。
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还没有摆脱爱情与地位的关系,这就是中国剩女最大的纠结和悲哀。
自己的需求,那么一拍即合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这样的匹配机率仍然是十分渺茫的,又有人说那既然机率如此狭小,是不是一辈子不结婚也可以?只是在成为剩女前,我们需要好好想想,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得住剩女这个名号带来的“盛誉”和“诋毁”,我们真的配得上这个头衔吗?
剩女问题如何破?没有更好的办法,剩女们要降低期望值。
“这就像炒股一样,昨天还是10元,今天变成了7元,或许有人会想不通,也就才1天的时间,为何就贬值了,所以迟迟不抛,殊不知,明天会更亏,只有5元。
”。
剩女的经济学分析
3
路径依赖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 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 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不能轻 易走出去。
“剩女经济"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在大中型城市的单身族群中, 不经考虑购买奢侈品者占近三成,其中16%的单 身族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夜生活场所, 近三分之一的单身族每月最大开销为自我娱乐消 费或聚会等社交消费。 大龄单身女性经济独立且消费自由度大,缺乏规 划。很多商家看准了单身女性的消费特点,在 “剩女”队伍中寻找商机。
1 手机APP市场
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 简称
顺应了单身大潮流,手机APP也不能错 过这一块市场肥肉。 应用程序及时将网络关系转换为线下的 真实关系 例如陌陌、微信、“剩女必备”、“丑 小鸭变天鹅”、“百变剩女”等社交神 器软件应运而生
相亲栏目
《非诚勿扰》可谓 是从中国红到了世 界各地,不但捧红 了孟非、乐嘉,各 期的女嘉宾也是不 容忽视的阵营。更 有甚者,该节目成 功入选哈佛商学院 的教材,成为中国 电视界首个进入哈 佛课程的案例。
想看中国剩女有多 少? 请关注中国的相亲 交友节目或许就能 窥知一二。
3 影视行业
4 婚介机构和网站
在单身大潮中,各种婚介机构成为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绝大多数“剩女”对婚姻实际上有着迫切的渴望,因而 专门的婚恋机构增加,不少婚恋网站除了提供价格较低廉 的线上服务外,还在积极发展线下的昂贵的vip服务。
世界上有三种人???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目录
原因分析Leabharlann 剩女现象带来的效益 解决对策
何为“剩女”
1.大龄女青年
22.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 1.大龄女青年
从经济角度探析剩女现象
从经济角度探析“剩女”现象文:董健龙剩女成为一个新词汇,同时也引起热烈讨论。
剩女现象也证明了择偶困难是双向的,但是什么原因引起剩女现象?我觉得这和整个社会变迁有关,具体原因取决女性社会地位提高,降低对婚姻依赖程度,从而对婚姻追求建立在更高层次。
也就说,以前是能够嫁出去就不错了,但是现在是希望能够嫁得有质量。
这就导致很多女性对婚姻要求过高,从而成为剩女。
传统社会里,很多女性并没有经济独立,往往需要一个男人养活自己。
婚姻就成为获得生存的一种途径,很多女性就会降低要求从而实现自己能够嫁出去。
是否有感情基础的婚姻,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是能否解决吃饭问题。
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很多女性在经济上开始独立,婚姻不再是为了满足低层次生存,从而提出更高的要求。
也就说,对于司机来说,或许他们并不能从开车本身获得乐趣,甚至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为了生存,不得不选择开车。
有一些人,开车并不是他们生存的手段,所以就要追求开车的快乐。
这些人,不会为了开车而去开一辆破车,这样是不能获得开车的乐趣。
道理也是一样,传统社会里很多婚姻并没有带来爱情意义上的幸福,但是却可以解决饥饿问题,保障了生命的安全。
经济发展了,婚姻的生存功能在一定程度弱化了。
随着性开放,很多人可以通过婚姻途径之外的方式解决性问题。
人们道德观念冲破传统束缚,大胆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性需求。
一些经济独立的女性,她们并不是在经济上依赖男人,同时又可以通过一夜情等途径解决生理问题。
这种情况下,她们对婚姻需求就不会非常强烈。
婚姻对她们来说,可有行,可无也行,因此必然会很挑剔。
同时,有些女性并不想生育子女,只是想自由自在生活着。
她们并不着急婚姻,所以愿意耐心选择等待,看看到时能否碰上好运气,嫁一个成功的男人。
她们能够承受得起最坏的结局,大不小就是嫁不出。
很多女性对真实婚姻市场行情并没有一个正确认识,盲目乐观估价而导致脱离实际。
作为商人,如果产品定价过低,能够迅速卖出去,却赚不了钱,但是定价过高,却怕卖不出去。
是她曲高和寡?经典经济学解释“剩女”现象
是她曲高和寡?经典经济学解释“剩女”现象作者:刘倩来源:《科学大观园》2018年第05期这几年,“剩女”一词大行其道。
每当讲起这个话题,大家都是长篇大论、慷慨激昂。
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讨论该问题的,却少之又少。
本文希望引用经典经济学的相关文献,并结合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来讨论这个问题。
过分关心可能变成自私的爱经济学分析都有前提条件和假设。
说起“剩女”,言下之意是欲婚而不達,被剩下是件不快乐的事情。
但是,首先经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效用不能直接对比。
类似“A君是否比B君更开心”是个无法比较的伪命题——我们可以说A君比自己平日更开心或沮丧,但不能跟别人比。
一个人无法拿自己的主观感受来鉴别TA人的感受效用方程,所以说某人如何“幸福”或者“可怜”,这就是个相对伪命题。
简单说,你怎么知道TA过得不比你看到的好呢?当七大姑八大姨好心劝一个妙龄女子及时成家的时候,她们没有想到单身的自由,例如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
同样,单身男士看着被老婆管得服服帖帖的已婚朋友时,他们又怎能体会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那份甜蜜温暖?所以,外人的劝说,虽然出于好心,但是过分地劝,就不仅仅是啰嗦,而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可能会产生多余且不必要的压力。
此时的关心,就变成了自私的爱。
第二个前提是:大家都希望结婚。
婚姻有幸福和不幸之分,由于每个个体对幸福和婚姻的定义不同,有的效用方程里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有的效用方程更偏重“琴棋书画诗酒花”,这里不深入定义。
第三个前提是效用排列:1.幸福的婚姻 > 2.单身 > 3.不幸的婚姻。
通常大家对“剩”字争论的重点就在于此——很多讨论的“剩女”是被动态,但有相当多的情况是理性的“剩女”,即认为跟某恋爱对象共同步入婚姻殿堂带来的效用预期不会超过自己单身的状态,也就是2的效用高于3,此时这个“剩”是主动态。
这篇文章更希望解释的是从单身到幸福的婚姻,即从2到1之间的距离到底是什么。
大都市女性普遍多于男性为什么说“剩女”是个全球现象?劳动经济学文献里有一篇经典文章是Lena Edlund于2005年发表的《Sex and the City》。
剩女经济学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对于当今的剩女现象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大家必然知道剩女的含义是什么,“剩女”,是通常把大都市中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部分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称为“剩女”。
这里面暗含了这样几个因素:第一,大龄未婚;第二,高学历带来的高收入;第三,生活在城市里。
据此界定,我们对“剩女”下一个定义:城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龄未婚(通常指30~44岁)女性。
对于此现象可以从成因和后果两方面进行经济学的分析。
一、从成因方面来看。
我们可以用经济学的几个很简单的模型来对此做出说明:(1)一个简单的模型假设“剩男”“剩女”都处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即不存在“赢家通吃”的现象),这个市场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每一个人都致力于寻找最理想的对象,但市场信息却是不完全的。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还将无心于找对象的第三方人士排除在外。
为方便起见,我们假设在大学内有一个致力于找对象的男生W和两个外表同质的女生A和B(即W对A、B外貌的偏好完全相同,事实上男生W可能只对某一类女生感兴趣,故这一假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现在男生W对女生A和B都很感兴趣,但他对A、B其他方面的条件不是很清楚。
A是那种温柔、可爱、学习优秀、没有不良嗜好、没有男朋友的女生(正是W喜欢的类型),B是那种凶悍、学习差劲、有男朋友(在校外)并且对酒精和烟草感兴趣的女生。
由于市场信息传递的不畅通,W无法观察到A、B 的这些其他条件。
男生W现在试图追求A、B中的一位,但他不知道如何选择。
并且我们假设当W对A、B中的任何一位求爱时,他即失去追求另一位的机会。
很巧的是,W的一个好朋友男生Y是一个对谈恋爱富有经验的人,他告诉W:到了大学还没有男朋友的女生通常都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性格上或者其他方面,现在女生A 的学习成绩那么好只有两种原因可以解释,要么她已经有男朋友,要么她在性格上存在缺陷;而女生B的学习较差,这可能成为她无法找到男朋友的原因,故从这一点上看,W要么追求B,要么放弃在大学谈恋爱的想法。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浅析“剩女现象”——从经济学角度时下“剩女现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据最新不完全数据统计全国“剩客”人数过亿,其中女性居多。
而北京、上海则是“剩女现象”最普遍地区。
所谓“剩女”是大龄女青年的新称谓,“剩女”大都拥有高学历和高收入长相也一般较为出众,因此在择偶方面要求比较高导致迟迟不能走进婚姻殿堂。
国家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171个新词中就有“剩女”一词,足见“剩女问题”的广泛性。
当前许多学者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大多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然而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经济根源因此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浅析“剩女现象”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从成本—效用角度分析如果婚姻对人们的作用类比为一般物品和服务,就可以借助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理论对人们婚姻进行分析,作为一种特殊物品婚姻对人们在社会、经济、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而这些就是婚姻的价值所在,恰如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就是为了享受商品和服务带来的满足,人们选择配偶并最终结婚,也是为了得到婚姻价值的实现。
亦如人们享受某种商品和服务带来的满足时他们面临多种选择并付出机会成本,当人们享受婚姻的效用时也会付出机会成本。
按照经济学观点,既然把婚姻作为一种具有价值的特殊物品,人们在选择这种物品时就会依照成本和效用相较的原则来确定自己的婚姻,简言之,人们的婚姻行为是基于对婚姻的成本和收益分析的一种选择。
对于“剩女”也是如此,“剩女”之所以迟迟不嫁,无非是在面临婚姻这种特殊物品时,一时无法权衡,抑或认定其目前可供其选择的婚姻的效用小于其成本相较,因此还在寻找最优。
(一)婚姻的成本分析婚姻的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应该是指人们对婚姻的直接付出,既包括为结婚而购置房屋生活用具以及婚宴花费的短期费用也包括生养孩子花费的长期费用。
间接成本则主要是机会成本,是人们由于经营婚姻而失去的工作时间以及获得收入机会的代价。
对于“剩女”而言她们大多高学历,拥有一份较好的工作,收入水平较高。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解释离家不远有一家公园。
每逢双休日,公园的一隅,大抵会有一群特殊的人们在此聚集。
是饱经沧桑的老人,有男有女。
在一旁两棵树之间拉起的一条细绳上,则挂着许多卡片,上书着“某男,35岁……”、“某女,28岁……”之类的信息。
老人们在这里寻寻觅觅,不时相互间打听着:“男孩?女孩?”“多大了?想找什么样的?”。
碰到感兴趣的,便会更深入地交谈下去,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孩子怎样,要求对方是什么条件……没错,这里正在发生的,是如今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已经见怪不怪的“父母代子女相亲”的一幕。
在这样的情境中,事件主角的“某男”和“某女”照例是不出现的,因为他们不着急。
着急的是“某男”和“某女”的老爹老妈,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上公园替儿女“找对象”去!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父母总是格外地为子女操心,无论子女愿意不愿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原本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何以竟然需要劳驾父母代为相亲?乍听之下,仿佛又回到了以往父母包办婚姻的时代。
自然,貌相似而实不同。
老爹老妈的着急也不无原因。
那背后,是一个日益庞大的人群——“剩男剩女”的出现。
在这其中,尤以“剩女”现象引发社会关注。
剩女云者,大龄未婚女青年之谓也。
她们生活于现代大都市中,一般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三高”特征,却失意于情场,找不到理想的归宿。
这些年来,其人群数量规模呈现不断膨胀之势,以致成为一种现象。
“剩女”一词,亦被收录于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中。
而据坊间流传的笑谈,同是剩女,亦有级别之分:25--27岁为初级剩女,名曰“剩斗士”;28--29岁为中级剩女,别号“必剩客”;30--34岁为高级剩女,尊称为“斗战剩佛”;35岁往上是特级剩女,尊之为“齐天大剩”。
因为种种原因,一个女性选择单身生活。
这样的案例,其实在历史上也是并不鲜见的。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作为一种“现象”,“剩女”的出现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新生事物”,为以往所未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离家不远有一家公园。
每逢双休日,公园的一隅,大抵会有一群特殊的人们在此聚集。
是饱经沧桑的老人,有男有女。
在一旁两棵树之间拉起的一条细绳上,则挂着许多卡片,上书着“某男,35岁……”、“某女,28岁……”之类的信息。
老人们在这里寻寻觅觅,不时相互间打听着:“男孩?女孩?”“多大了?想找什么样的?”。
碰到感兴趣的,便会更深入地交谈下去,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孩子怎样,要求对方是什么条件……没错,这里正在发生的,是如今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已经见怪不怪的“父母代子女相亲”的一幕。
在这样的情境中,事件主角的“某男”和“某女”照例是不出现的,因为他们不着急。
着急的是“某男”和“某女”的老爹老妈,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上公园替儿女“找对象”去!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父母总是格外地为子女操心,无论子女愿意不愿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原本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何以竟然需要劳驾父母代为相亲?乍听之下,仿佛又回到了以往父母包办婚姻的时代。
自然,貌相似而实不同。
老爹老妈的着急也不无原因。
那背后,是一个日益庞大的人群——“剩男剩女”的出现。
在这其中,尤以“剩女”现象引发社会关注。
剩女云者,大龄未婚女青年之谓也。
她们生活于现代大都市中,一般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三高”特征,却失意于情场,找不到理想的归宿。
这些年来,其人群数量规模呈现不断膨胀之势,以致成为一种现象。
“剩女”一词,亦被收录于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中。
而据坊间流传的笑谈,同是剩女,亦有级别之分:25--27岁为初级剩女,名曰“剩斗士”;28--29岁为中级剩女,别号“必剩
客”; 30--34岁为高级剩女,尊称为“斗战剩佛”; 35岁往上是特级剩女,尊之为“齐天大剩”。
因为种种原因,一个女性选择单身生活。
这样的案例,其实在历史上也是并不鲜见的。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作为一种“现象”,“剩女”的出现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新生事物”,为以往所未见。
然则“剩女”何以会在当下出现,并且成为一种现象?
“剩女现象”在此时此刻的应运而生,以愚观之,与中国女性面临的两项重大局限条件的转变有关。
其一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引入。
相对于以往,独生子女时代的女性获得的事实上而非法律文本意义上的地位的提升以及机会的平等,不必说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就是解放以后改革开放前的女性也难以望其项背。
其二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民众思想观念的改变。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前者是一国之政策,是明确的白纸黑字正式的制度安排的转变;后者可以归入风俗习惯一类,约束人们行为于无形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转变。
上述制度安排的转变,成就了“剩女”生长的土壤。
不难明白,在传统社会中,不会有“剩女”现象出现。
因为那个时代的女性,“未嫁从父,既嫁从夫”,没有独立的人身权利。
在婚姻上,除了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外,别无选择。
鲁迅先生曾经借笔下的人物之口描述过传统社会的婚姻:“……可是这婚姻,是全凭别人主张,别人撮合:把他们一日戏言,当我们百年的盟约。
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的住在一块儿罢!’”是的,那个时候,一个年轻女子即使想“剩”也剩不下,因为父母会将其许配给一个陌生的男子,无论你愿意不愿意。
建国之后,虽然法律文本上明确男女平等,但事实上的男尊女卑不容易消除。
譬如说罢,一个家庭育有一子
一女,因为贫困只能允许一个孩子上学。
那么,结果大抵毫无例外地会牺牲女儿的上学权利。
而在婚姻上,一旦大龄而未婚,则从单位到街道居委会的各种组织,会找你“谈心”并且发动群众帮你张罗,直至你结婚而罢休。
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出生的女性则大不相同,她们赶上了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改革开放的时代。
因为这两项重大局限条件的转变,她们掌控了自己的“产权”,真正拥有了包括人身权利在内的个人权利。
到了适婚年龄,自然也是“我的婚姻我做主”。
倘若觉得不合适,大可寻寻觅觅。
不必担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将其强行嫁掉,也没有了单位领导和居委会干部的“开导”带来的巨大压力。
“剩女现象”的出现,萌芽于第一代独生子女的适婚之时,并不是巧合,而有其内在的逻辑。
婚姻不是独角戏,而是对手戏,它需要两个人来演绎。
因此,从组织合约的角度来看,所谓“剩女”,其实就是一位女性,想要结婚却找不到一个可以与之签订婚约合约的男子。
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上述的制度安排转变提供了基础条件之外,从婚姻市场上的层面来说,愚以为,是因为讯息费用的存在。
这讯息费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大体而言,一方面是“剩女”和对手戏另一方的各自需求的落差,另一方面是市场信息的误导。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中国男人4大择偶潜规则》,是一位外国人的感受。
据他的观察,中国男子的4大择偶潜规则是:注重外表的漂亮;特别在意女人的年龄,喜欢比年纪比自己小的女性;不能容忍女人比自己强,不喜欢“女强人”;喜欢在征婚启事上罗列“成就”。
不过,据区区在下看来,这大概是普天下男子的共同心理,非中国男子所独有。
追根溯源,这是传统父权社会思想的因袭的表现。
但文中提到的两点,“特别在意女人的年龄,喜欢比年纪比自己小的女性”;以
及“不能容忍女人比自己强,不喜欢女强人”;中国男子表现得更为敏感和在意,我以为是确然的。
而恰恰在这两方面,剩女的年龄以及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三高”特征,与之背道而驰。
自然,你可以批评中国男人表现得心胸不够开阔,思想陈腐老套,但这是现实,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从另一面说,是中国女性在飞速成长的同时,同一时代的男性没有应时而变,与之同步成长。
由此带来的落差,形成了相互之间的隔阂。
表现在婚姻市场上,就是不能达成双方一致同意的婚姻合约。
对一个年轻女子而言,婚姻市场的信息也可能导致对其自身价值的误判,从而使得自己进入“剩女”状态。
从征婚启事以及人们口头流传的信息来看,如今的婚姻市场上,“有房有车”已然是女子求嫁的基本条件了。
在房价和油价高高在上的今天,这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除非有父母的资助,对绝大多数离开大学工作两三年的男青年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他们正是婚姻市场上的主力军,是未婚女青年的主要的合约对象。
对一个待嫁的适龄女子来说,这个时候自我价值的判断非常关键。
或许这个时候,她已经认识到少女时代“灰姑娘碰到白马王子”的幻想只是一个童话,她也不指望一个白马王子出现在眼前。
但是,曾经的同学,身边的同事,姿色和自己相差无几甚至不如,才能不分上下或者不及,却真的嫁得很好,“有房有车”。
因为这个信息的真是存在,她会挣扎,会犹豫,她觉得应该继续等待继续寻找,而不是降低要求。
这结果,自然是有可能她最终找到了,但也有可能,终于在不知不觉中剩下了,成为了“剩女”队伍中的一员。
无论怎样说,一位女性,宁愿选择“剩女”生活而不结婚,必然是在她自身局限条件下的所能做出的最佳选择。
而允许“剩女”寻求、选
择“想要自己的生活”也显示着社会的宽容。
因此,从这个层面来
说,“剩女”群体的出现,其实倒彰显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