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高中化学 (大纲版)第三册 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一课时)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进一步认识物质性质与物质聚集状态相关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4.通过了解胶体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重点胶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胶体粒子大小与其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实验探索等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动画课件、录像资料、激光教鞭;小烧杯(两个);NaCl溶液、淀粉溶液、Fe(OH)3胶体、KNO3溶液、蒸馏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叫胶体?它和溶液、浊液有何异同点?[回答要点]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
它和溶液、浊液相比,相同点:三者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都属分散系的一种。
不同点:主要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液体均一性、稳定性也不尽相同。
[转问]胶体和溶液的外观特征相同(透明澄清),如NaCl溶液和淀粉溶液,那么可用怎样的物理方法加以鉴别呢?[学生活动]一代表上台演示。
操作:将分别盛有等量NaCl和淀粉溶液的两烧杯并排置于桌面上,用激光教鞭从一侧(光、两烧杯在一条线上)进行照射,同时于垂直方向观察。
现象与结论:当光束通过形成一条光亮红色通路的液体为淀粉溶液,无此现象的为NaCl 溶液。
[讲述]当一束强光照射胶体时,在入射光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道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早在19世纪由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研究发现。
故称其为“丁达尔效应”。
而溶液无此现象。
因此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那么,造成胶体和溶液这种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阅读]课本P19第一段,并进行归纳。
[投影比较][多媒体动画模拟]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
[旁白]图中红色箭头(粗)代表入射光线,黄色箭头(细)代表散射光。
当光线照射到胶体粒子上时,有一部分光发生了散射作用,另一部分光透过了胶体,无数个胶粒发生光散射,如同有无数个光源存在,我们便可发现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就是丁达尔效应。
高中化学第二章物质变化及其分类重难点3胶体的性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重难点3 胶体的性质1.胶体的性质与作用:(1)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会使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胶体中显示出光路.(2)布朗运动:①定义:胶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②水分子从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3)电泳现象:①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 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而蛋白质胶体吸附水而不带电.③带电规律:1°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等胶体带负电;3°蛋白质分子一端有-COOH,一端有-NH2,因电离常数不同而带电;4°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加少量电解质难凝聚.④应用:1°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2°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3°电镀业采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的沉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4°陶瓷工业精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氧化铁.5°石油工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6°工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的除尘等.(4)胶体的聚沉:①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质或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②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1°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2°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3°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所带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③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2.胶体的制备: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2)水解法: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3)复分解法: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 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I-=AgI(胶体)↓SiO32-+2H++2H2O=H4SiO4(胶体)↓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3.常见胶体的带电情况:(1)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2)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3)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高中高中化学 2.2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液
你做对了吗?
森林中炫丽的光线,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演示实验
CuSO4溶液 无光亮的“通路”
Fe(OH)3胶体 有光亮的“通路”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上 可看到有一条光带,这个现象叫丁达尔现象。
胶体性质2.丁达尔效应
光线 透过树叶间 的缝隙射入
密林中
2.分散剂为气体的胶体叫气溶胶,如云、 雾、烟尘等,气溶胶中的胶体粒子也是可 以带电荷的。现代工厂里静电除尘原理, 就与气溶胶的某种性质有关:在烟道两侧 设置高压直流电极,细小的烟尘颗粒在高 压电厂作用下,向某极移动并与极板接触 后下落,可以达到除尘的效果。该操作中, 运用的胶体性质是( ) C
A.丁达尔效应
水
氯化钠 溶液
分分
散散
剂质
::
L
水氯
(化
液钠
)固
体
(
固
)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
分散剂
气态
气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常见的一些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气
液
气
固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液
气
固
液
固
固
固
实
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汽水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B、 布朗运动
C、电泳
D、丁达尔现象
胶体的电泳现象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应用:静电除尘
有些胶体无电泳现象
高中化学精讲胶体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35、胶体1.复习重点1.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2.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3.了解Fe(OH)3、AgI、硅酸溶胶的制备方法;4.掌握胶体的凝聚方法2.难点聚焦(一)分散系的概念、种类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
2、分散系的种类及其比较:根据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由于其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不同,从而导致某些性质的差异。
现将它们的比较如下:二、胶体: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2、胶体的制备与提纯:实验室制备胶体的方法一般用凝聚法,利用盐类的水解或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来制备。
例如Fe(OH)3、Al(OH)3胶体就是利用盐类的水解方法来制得。
利用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分子能穿透半透膜,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点,可用渗析法来提纯、精制胶体。
3、胶体的分类: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
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
如雾、云、烟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如Fe(OH)3胶体。
4、胶体的性质与应用:(1)从胶体微粒大小,认识胶体的某些特征。
由于胶体微粒在1nm—100nm之间,它对光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因而胶体有特定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也正是由于胶粒直径不大,所以胶体也有它的力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粒子较小,其表面积较大,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它选择吸附了某种离子,带有电荷,互相排斥,因而胶体具有相对稳定性,且显示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2)根据胶体的性质,理解胶体发生凝聚的几种方法。
正是由于胶体微粒带有同种电荷,当加入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粒时,胶体会发生凝聚;加热胶体,胶粒吸附的离子受到影响,胶体也会凝聚。
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旧人教版高中第三册(必修+选修)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
2、通过教师课堂上的协助,帮助学生掌握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及其应用。
3、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查阅,广泛了解胶体在生产、生活、医学、高新科技等领越的广泛应用。
4、通过实验,培养同学观察、分析、综合、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胶体的性质;2、胶体知识的灵活应用。
【教学手段】1、实验辅助;2、多媒体辅助。
【教学思想】1、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展开知识地学习与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3、通过课堂信息交流,使同学们了解更多的胶体应用知识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胶体的概念及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等知识,那么胶体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胶体的性质【自学讨论】导学提纲:1.用强光直射溶液和胶体,二者现象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2.胶体还具有哪些性质?产生这些性质的原闲是什么?【多媒体演示】1.电泳现象动画。
2.布朗运动动画。
【强调】12.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也是胶体稳定的一个因素。
【过渡】通过自学、讨论、总结,我们了解了胶体的性质,那么胶体具有哪些用途呢?【板书】二、胶体的应用【自学讨论】导学提纲:1.冶金厂、水泥厂高压除尘的原理是什么?2.为何盐碱地土壤保肥能力差?3.明矾净水原理是什么?4.你能列举一些胶体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具体实例吗?【学生活动】分析讨论上述提纲中的问题。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是胶体的三个性质及胶体与溶液、浊液的区别,胶体与溶液、浊液在性质上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作业】课后习题一、二。
板书设计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2.布朗运动3.电冰现象二、胶体的应用。
浅议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浅议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摘要:高中化学对物质分类的分散系的基础上在分类得出胶体的概念,从而区分胶体材料与胶体和进一步完善胶体概念。
由胶体本质和实验得出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介稳性、吸附性、渗析、电泳、聚沉。
胶体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鉴别胶体、制豆腐、明矾净水、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墨水、医学透析和输液原理。
关键词: 分散系分类原理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对物质进行分类,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大类。
而分散系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混合物。
分散系分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质是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是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的物质。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分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即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这样就容易区分纳米材料不一定是胶体。
因纳米是长度单位,纳米材料不一定是分散系,而胶体必须是分散系。
胶体不一定都是胶状物,也不一定是液体。
如:氢氧化铁胶体、云、雾等。
实际上胶体的分散剂也不一定就是水或其他液体,也可以是固态或气态。
一、胶体分类1.照分散剂状态不同分为:气溶胶——以气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
其分散质可以是液态或固态(如烟、雾等);液溶胶——以液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
其分散质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如Fe(OH)3胶体);固溶胶——以固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
其分散质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2.按分散质的不同可分为:粒子胶体、分子胶体。
如:烟、云、雾是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水晶是固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是液溶胶;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是分子胶体;土壤是粒子胶体。
3.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豆浆、雾、墨水、涂料、AgI胶体、Ag2S胶体、As2S3胶体、有色玻璃、果冻、鸡蛋清、血液等。
比如面条就是一种常见的淀粉胶体,因为溶解度吸水膨胀。
二、胶体具有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
高中化学--胶 体

胶体[基本目标要求]1.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
2.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知识讲解]一、胶体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如溶液、浊(悬浊、乳浊)液、胶体均属于分散系。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如溶液,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
2.胶体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如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
3.渗析把混有离子或小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中,并浸入溶剂(如蒸馏水)中,使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去,这样的操作叫做渗析。
4.胶体的分类5.分散系的比较二、胶体的制备1.物理分散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法、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法、超声波分散法、电弧分散法等。
2.化学反应法(1)水解法如向20mL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1mL—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
(2)复分解法①向盛有10mL 0.01mol/L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AgNO3溶液,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
AgNO3十KI=AgI(胶体)十KNO3②在一支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1mol/L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可制得硅酸溶胶。
Na2SiO3十2HCl十H2O=2NaCl十H4SiO4(胶体)除上述重要胶体的制备外,还有:①肥皂水(胶体):它是由C17H35COONa水解而成的。
②淀粉溶液(胶体):可溶性淀粉溶于热水制得。
③蛋白质溶液(胶体):鸡蛋白溶于水制得。
三、胶体的提纯——渗析法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中,再将此袋放入蒸馏水中,由于胶粒直径大于半透膜的微孔,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如果一次渗析达不到纯度要求,可以把蒸馏水更换后重新进行渗析,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半透膜的材料:蛋壳内膜,动物的肠衣、膀胱等。
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三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胶体的性质胶体的性质与胶体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有关,如前面提到的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溶液时则没有这种现象,就是因为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大,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光束通过时不会发生散射。
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做丁达尔①效应。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此外,胶体还有一些重要性质,下面简要地介绍两种。
1.布朗②运动现象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悬浮在水里,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的小颗粒在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如图2-3)。
用超显微镜观察胶体,可观察到胶体粒子也在作布朗运动。
这是因为水分子(或分散剂分子)从各个方面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所以胶体运动的方向每一瞬间都在改变,因而形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2.电泳现象在盛有红褐色Fe(OH)3胶体的U形管的两个管口,各插入一个电极(如图2-4)。
通直流电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这表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
这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一般说来,是由于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等原因引起的。
有的胶体粒子带正电,有的带负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电泳是胶体的重要特性,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例如,生物化学中常利用电泳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进行某些疾病的诊断;电泳电镀则是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二、胶体的应用胶体在自然界尤其是生物界普遍存在,它与人类的生活及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胶体的应用很广,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胶体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3. 了解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教学重点:1. 胶体的定义和性质2. 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教学难点:1.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2. 胶体的电泳现象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滴定管、玻璃棒、显微镜等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铁等教学过程:第一章:胶体的定义和性质1.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胶体的概念1.2 讲解:定义胶体是一种分散系统,其中分散相的粒子大小介于分子和微粒之间1.3 性质:介绍胶体的稳定性、透明度、散射现象等性质1.4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胶体现象第二章:胶体的制备方法2.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胶体的制备方法2.2 讲解:介绍常见的胶体制备方法,如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2.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2.4 讨论:让学生探讨不同制备方法对胶体性质的影响第三章:胶体的分离方法3.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的分离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胶体的分离方法3.2 讲解:介绍常见的胶体分离方法,如过滤、离心等3.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分离实验3.4 讨论:让学生探讨不同分离方法对胶体性质的影响第四章:胶体的应用实例4.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胶体的实际应用4.2 讲解:介绍胶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如化妆品、食品、医药等4.3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胶体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五章:胶体的丁达尔效应5.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5.2 讲解:解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即当光线通过胶体时,会发生散射现象5.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丁达尔实验5.4 讨论:让学生探讨丁达尔效应对胶体性质的影响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胶体的定义、制备方法、分离方法和应用实例。
高中化学教案胶体

高中化学教案胶体主题:胶体
目标:了解胶体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一、胶体的定义
1. 什么是胶体?
2. 胶体的特点是什么?
二、胶体的性质
1. 胶体与溶液、悬浮液的区别
2. 胶体的颗粒大小
3. 胶体的不可分离性
4. 胶体的渗透性
5. 胶体的光学性质
三、胶体的应用
1. 日常生活中的胶体应用
2. 工业领域中的胶体应用
四、实验
1. 制备一种胶体
2. 观察胶体性质的实验
五、讨论与总结
1. 胶体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 胶体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六、作业
1. 描述一个你知道的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思考一个可以利用胶体的创新设计方案
七、评价
1. 总结胶体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 你对胶体的理解有没有改变?
八、扩展阅读
1. 胶体化学的更深入研究
2. 胶体在不同领域的新进展
可能所需时间:1-2课时
备注: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讲解,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册(必修+选修)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1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了解分散系、分散质的概念2.了解胶体的种类、制备、渗析3.了解胶体重要的性质及应用二、命题落点本节的命题落点:分散系、胶体的概念、胶体的、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胶体的考查更多的与STSE相结合。
联系社会、生活、科技的发展结合胶体的知识的考查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典例精析】例1:纳米材料是指颗粒的三维线度中的任一维在1 nm~100 nm范围的材料。
纳米技术所带动的技术革命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过电子技术。
下列关于纳米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可制得液溶胶B.用纳米级金属颗粒粉剂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用纳米颗粒粉剂做成火箭的固体燃料将有更大的推动力D.银器能抑菌、杀菌,纳米银粒子植入内衣织物中,有奇异的抑菌、杀菌效果解析:纳米材料的直径在1 nm~100 nm范围内,与胶粒直径范围相同,A正确;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B不正确;与块状固体相比,纳米颗粒直径小,表面积大,因而化学反应的速率快,但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平衡、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短时间内可产生更大推动力,C正确而B错误;银为重金属,重金属粒子可使蛋白质变性,故有杀菌作用,D正确。
答案:B例2: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也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D.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解析: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可降低鸡蛋清的溶解度,产生白色沉淀是物理变化;淀粉溶液为胶体,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水泥厂和冶金厂的附近易产生气溶胶,可用电泳除去,胶体一般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等组成,而纳米材料却只是由一种物质的分子组成的纯净物,D不正确。
高中化学胶体及其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胶体及其性质教案一、胶体的概念1. 定义:胶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分散系统,其中一个物质是被称为胶体粒子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的直径在1nm-1000nm之间。
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溶液粒子和悬浮粒子之间。
2. 胶体系统的分类:- 溶胶:溶质是液体,溶剂是液体,如胶溶液;- 凝胶:溶质是固体,溶剂是固体,如果冻;- 泡沫:溶质是气体,溶剂是液体,如奶沫;- 乳胶:溶质是液体,溶剂是固体,如牛奶。
二、胶体的性质1. 不稳定性:胶体的颗粒会在一段时间内聚集形成较大颗粒。
2. 乳白性:胶体的颗粒散射光线,使其呈乳白色。
3. 过滤性:胶体不能被普通滤纸过滤。
4. 阻滞性:胶体的颗粒会阻碍光线通过。
5. 色散性:胶体颗粒受光线散射而产生色散现象。
三、胶体的制备1. 沉淀法:将两种不相溶的物质混合,在一种物质的上方或下方逐渐有一层另一种物质析出,形成胶体。
2. 凝聚法:将大颗粒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分散剂使颗粒变小,形成胶体。
3. 胶体抽滤:通过对高分子物质前处理,以及控制其碳链长度,来控制其分子发生的反应以形成胶体。
四、胶体的应用1. 工业上用作润滑剂、颜料、印染剂等。
2. 医药领域用作药物携带剂、病原体检测等。
3. 食品工业上用作添加剂、稳定剂等。
五、实验实验:制备淀粉胶体材料:淀粉、水、玻璃棒、试管。
步骤:1. 取一小袋淀粉加入试管中;2. 加入适量水,摇动试管使淀粉均匀分散;3. 观察淀粉粒子的颗粒大小和颜色。
结论:淀粉均匀分散在水中,呈现乳白色,颗粒细小,符合胶体的性质。
六、小结通过学习化学胶体及其性质,我们了解到胶体是一种特殊的分散系统,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也可以制备胶体,观察其形态和性质,加深对胶体的理解。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胶体的更多性质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2.2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案(旧人教版选修)

第二章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胶体的性质和胶体特点之间的联系;2、了解胶体的应用,主要是结合生产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胶体的性质难点:胶体的相关应用三、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进行一定量的针对性训练。
四、教学设计[自学]阅读教材P19-20页,完成下列知识的整理。
一、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光学性质①、内容: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②、用途:用于鉴别胶体与溶液。
[解释:因为胶体微粒能使光线散射,而溶液和浊液都不能使光线散射或者散射很弱。
]2、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①、内容:胶体粒子在作无序的、不停的运动。
②、原因:胶粒的布朗运动是由于胶粒本身的热运动和分散剂分子对它的撞击,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电泳现象——电学性质①、内容: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②、原因: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这是因为胶体粒子能够吸附阴离子或阳离子造成的。
③、常见胶粒的带电情况:a、带正电的有: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因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
如 Al(OH)3、Fe(OH)3胶体b、带负电的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胶粒因吸附阴离子带负电。
如 H2SiO3、As2S3胶体c、不带电的有:有些胶体如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一般不吸附各种离子,故不带电。
[思考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下列方法制备AgI胶体。
甲同学是在AgN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I溶液;乙同学是在KI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
他们将各自的胶体做电泳实验,甲同学发现其带正电,而乙同学发现其带负电。
请你解释他们实验的相关结论。
[甲同学制备的胶体中Ag+过量,故带正电;乙同学制备的胶体中I-过量,故带负电。
][思考题]胶体与溶液和浊液比,稳定性如何?请你推测其稳定性与上述哪些性质有关?[一般情况,胶体比浊液稳定,没有溶液稳定。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一节 胶体学案 人教版第三册

胶体学案第一节胶体1.胶体的概念化学上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 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常见的胶体有:Fe(OH)3胶体、AgI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蛋白质、豆浆、土壤。
2.胶体的制备方法:写出化学方程式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H2SiO3胶体制备AgI胶体注意事项:①所用FeCl3溶液要饱和且没有浑浊.②烧杯里蒸馏水煮沸后,滴加FeCl3溶液时要不断振荡.③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以免生成沉淀.④稀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
3.胶体的净化与精制(1)概念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并浸入溶剂中,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去,这样的操作叫做渗析。
渗析是用来分离溶液和胶体的方法(2)装置半透膜:鸡蛋或鸭蛋壳内膜、肠衣、玻璃纸等通过渗析可以达到净化、精制胶体的目的,可以使胶体与溶液分离。
4.胶体的分类如按分散剂分如如如按分散质分如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1.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______ ____的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
思考:溶液,浊液是否会发生丁达尔效应?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2)布朗运动: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由于____分子从各方面撞击__________而产生的。
(3)电泳: _____ 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通过电泳现象,可以证实一个事实,即:____________________。
胶粒带电的原因。
[练习]判断下列胶体的胶粒带电情况:标出电荷的正负Al(OH)3胶粒、Fe(OH)3胶粒、H2SiO3胶粒、Al2S3胶粒、土壤胶粒(4)聚沉: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消除或消弱胶粒所带电荷,则胶粒就会自然沉降而凝聚。
胶体稳定的原因:①____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_________可以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2.胶体的应用(1)冶金厂,水泥厂高压除尘的原理:气溶胶的原理(2)土壤保肥:土壤胶粒带电,吸附离子(3)明矾净水:带电的Al(OH)3胶粒与带电的水中悬浮物、泥沙等聚沉石膏或卤水点豆腐:利用原理(4)血液的透析:与胶体的原理相似(5)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不同牌子墨水的混用沉淀:原理。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教材分析本小节是属于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中分散系及其分类的内容,它是分散系及其分类中十分特殊且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本小节内容的探究学习,既巩固了上节所学的内容,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胶体的概念与分类;2、明确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区别;3、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4、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聚沉以及渗析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手段,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等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胶体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教学难点:胶体的性质与应用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散系及其分类,了解了分散系的概念,也了解到胶体的基本概念以及胶体的部分性质,但是我们可以从课本上看出,胶体它是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究学习,所以今天我们将要接着学习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听讲并复习旧知1、胶体定义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体系2、胶体的分类按分散质粒子形态的不同:粒子胶体、分子胶体举例:Fe(OH)3胶体是粒子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是分子胶体按分散剂状态的不同: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举例:烟、雾是气溶胶;合金、有色玻璃是固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是液溶胶明确胶体的概念,思考胶体的分类方式与分散系的分类方法有何异同【过渡】我们已经知道胶体的定义,并且知道了胶体按照两种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5种,但我们都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对胶体的分类是表象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应用。
听讲3、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一束光通过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应用:区分胶体和溶液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视频演示实验】仔细观看实验视频【投影】Δ反应原理: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注意:①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注意:②不能用自来水,也不能搅拌注意:③不用“↓”,写胶体【思考与交流】为什么Fe(OH)3不沉淀,而用胶体表示,HCl不和Fe(OH)3反应?【结论】此时Fe(OH)3集合度较小,无法达到沉淀的要求,在水中分散质粒子大小处于1~100nm,是属于胶体,故写胶体,而反应生成的HCl 由于大部分受热挥发,较少量溶于水中,难与Fe(OH)3接触,不发生反应,能共存。
高三化学 知识点精析精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知识归纳一、胶体由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nm之间,表面积大,因而表现出下列特性:①有强的吸附能力——明矾的净水;②能透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用于悬浊液、胶体、溶液的分离;③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④布朗运动——胶体能均一、较稳定地存在的原因之一;⑤电泳现象——胶粒对溶液中的离子发生选择吸附,使胶粒带同种电荷。
这是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胶粒带电规律一般来讲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及水化物、金属硫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三、胶体的聚沉方法及应用(1)加热——加速胶体粒子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2)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3)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4)应用:①制豆腐②工业制肥皂③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三角洲④土壤的保肥作用⑤明矾净水原理⑥工业除尘。
学法建议1.学习胶体性质时,在把握住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后,充分理解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的实质及其应用。
2.把握盐析与胶体聚沉的区别盐析是指某些物质的溶液和某些大分子形成的胶体溶液,当加入某些无机盐时,使分散质的溶解度降低而结晶析出的过程。
该过程具有可逆性,当加水后,分散质又可溶解。
胶体的聚沉指的是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加入电解质)破坏了胶体稳定存在的因素,使胶体聚沉。
该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3.胶体的鉴别方法(1)丁达尔效应胶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对光产生散射作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可用于鉴别溶液和胶体。
(2)电泳现象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使某一区域颜色加深。
潜能开发[例1]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
在这种胶体中分别加人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②硫酸镁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凝聚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思路分析粒子向阴极移动,说明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或胶体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时,就会发生凝聚。
高中化学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
[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
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如NaCl溶解在水中形成的NaCl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在分散系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如NaCl溶液中的NaCl为分散质.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叫做分散剂.如NaCl溶液中的水为分散剂.
[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 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说明①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如NaCl溶于水中形成溶液,但如果分散到酒精中则可形成胶体.②根据分散剂所处状态的不同,胶体可分为三种:a.液溶胶(溶胶):分散剂是液体,如Fe(OH)3胶体、AgI胶体、淀粉胶体和蛋白质胶体等.b.气溶胶;分散剂是气体,如雾、云、烟等.c.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渗析]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并浸入溶剂(一般是水)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中分离出去的操作,叫做渗析.
说明通过渗析可用于分离胶体与溶液或净化、精制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
[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
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如NaCl溶解在水中形成的NaCl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在分散系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如NaCl溶液中的NaCl为分散质.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叫做分散剂.如NaCl溶液中的水为分散剂.
[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 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说明①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如NaCl溶于水中形成溶液,但如果分散到酒精中则可形成胶体.②根据分散剂所处状态的不同,胶体可分为三种:a.液溶胶(溶胶):分散剂是液体,如Fe(OH)3胶体、AgI胶体、淀粉胶体和蛋白质胶体等.b.气溶胶;分散剂是气体,如雾、云、烟等.c.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渗析]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并浸入溶剂(一般是水)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中分离出去的操作,叫做渗析.
说明通过渗析可用于分离胶体与溶液或净化、精制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