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精选精练
2020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

2020届语文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古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夏日梦伯兄寄江南①黄庭坚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
诗酒一年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
河天月晕鱼分子②,槲叶风微鹿养茸③。
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搘筇④。
[注]①作此诗时诗人与长兄分别已一年。
②鱼分子:游鱼产卵,散布水中。
③鹿养茸:雄鹿长出初生之角。
④搘筇:拄着竹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如梦如幻,动情地回忆了往日里与长兄从容和睦、懒睡醒来红日照射南窗的温暖而短暂的时光。
B.第三句的“隔”字无论是本身含义,还是在诗句中的位置,均十分微妙,是时空之“隔”,也是虚实之“隔”。
C.颔联手法灵活、情感曲折,一“隔”一“通”的巧妙呼应,使情思在虚实不同的时空中自由穿梭。
D.颈联与尾联巧妙衔接,自然无痕,景语情语融为一体。
“几度”“审听”的渲染,使尾联尤富情韵。
2.尾联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题李愬①画像(节选)惠洪淮阴北面师广武②,其气岂止吞项羽?君得李祐不敢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③。
君看鞬櫜见丞相④,此意与天相始终。
[注]①李愬,唐德宗时西平郡王李晟之子,曾生擒叛将吴元济。
②广武,指广武君李左车,赵国谋士。
③大梁公,唐朝功臣梁国公狄仁杰。
④丞相,唐朝宰相裴度,为平叛之役的最高统帅。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中,“师”是“请教”的意思,诗句是说韩信破赵,不杀赵国谋士广武君,向其请教攻燕伐齐之计,遂平燕、齐,项羽势孤。
B.三、四两句讲的是李愬设计擒获叛将吴元济的手下李祐,李祐不肯投降,李愬便将他诛杀了。
C.第五句赞美李愬有其父当年的风范,这里把李愬与西平郡王并提,表明了李愬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D.诗歌刻画李愬的形象特征时,通过议论统摄史实,这使得诗歌在议论的同时又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迁.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赖文政、陈子明相继窃发,至烦大兵翦灭。
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
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诏奖谕之。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岩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
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
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民赖以济。
时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
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帝嘉之。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故以稼名轩。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辛弃疾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故以稼名轩B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故以稼名轩C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故以稼名轩D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故以稼名轩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乾道,是宋孝宗的年号。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 文言文阅读精练 含解析

单文精练一张士逊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士逊传张士逊,字顺之。
淳化中,举进士..,调郧乡主簿,迁射洪令。
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
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第一也。
”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
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
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改秘书丞,历御史台推直官。
翰林学士杨亿荐为监察御史。
贡举初用糊名法,士逊为诸科巡铺官,以进士有姻党,士逊请避去,真宗记名于御屏,自是有亲嫌者皆移试,著为令。
中书拟人充江南转运使,再拟辄见却.,帝独用士逊。
再迁侍御史,徙河北。
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
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
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注]。
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太后怒,将罢士逊。
明道初,进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
明年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
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宝元初,以兵部尚书入相,封郢国公。
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昨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
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
”士逊曰:“此盛德事也。
”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康定初,士逊言禁兵久戍边,其家在京师,有不能自存者。
帝命内侍条指挥使以下为差.等.,出内藏缗钱十万赐之。
及简辇官为禁军,辇官携妻子遮宰相、枢密院喧诉,士逊方朝,马惊堕地。
时朝廷多事,士逊亡所建明,谏官韩琦论曰:“政事府岂养病之地邪?”士逊不自安,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
(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节)注利用: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庙去.城过一舍去:距离B.士逊彻.盖彻:撤去C.再拟辄见却.却:退却D.不独闵.幽闭闵:怜悯答案 C解析却:拒绝,否绝。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朝事实》(含解析)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朝事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道①元年十二月,上谓宰臣曰:“朕观古之兴王,皆重农桑,以为厚生之本。
朕欲躬耕耤田,庶驱天下游食之民尽归南亩。
”宰臣贺曰:“陛下亲发德音,躬耕以劝天下之民,皆致治之大本。
臣等备位宰辅,不胜庆幸。
”乃下诏曰:“庶政之本,盖先于农;五礼之经,莫重于祭。
所以敦化阜俗,昭孝息民。
朕临拊万方,守积累之洪基,荷清宁之大德。
然赖母仪训助,衡宰辅成,暨中外之庶官皆夙夜而勤职。
是致九围静谧,百姓康熙。
圜丘告类②,虽屡展于国容;千亩躬耕,尚缺修于古制。
念太宗在御之日,行东郊执耒之议,宪度具存,典章咸备。
今欲述先烈,循祖考前规。
朕则躬稼穑之艰难,勤身而率下。
皇太后则谢祖宗之贶佑精意以告虔信有合于经彝庶永光于简册朕以来年二月内择日行耤田之礼兼皇太后自垂帘听政以来未曾恭谢宗庙朕已禀奉慈旨,于耤田前请皇太后恭谢宗庙。
”二年二月乙巳,皇太后赴太庙,亲享七室,礼成,还宫。
上御天安殿,发册。
礼毕,是日上宿天安殿,百官宿斋于朝堂。
丙午,宿斋于东郊,日旁有黄云如龙凤。
丁未,把神农氏于坛,乃就耕位,执耜行耤田之礼。
礼仪使张士逊奏三推而止,上曰:“朕将耕终千亩,以劝天下之力农。
”士逊固请,乃耕十二步而止,御观耕坛。
公卿以下执来,耤田令奉穜稑之种,司农师受而洒之,率属以终其事。
还御正阳门,下制曰:“朕钦承皇统,遵奉母仪,底定万邦,勤劳一纪。
储驾躬耕,尚未遵于祖则。
是用秩开元之遗事,述端拱之旧章,亲临帝耤。
”宣制毕,百官称贺。
(节选自《宋朝事实·耤田》)【注】①明道是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②圜丘告类,指祭告上天之礼。
特指为皇帝即位或立皇太子等特殊重大事件而举行的非常之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皇太后则谢祖宗之贶佑/精意以告虔/信有合于经彝/庶永光于简/册朕以来年二月内/择日行耤田之礼/兼皇太后自垂帘听政以来未曾恭谢宗庙/B.皇太后则谢祖宗之贶/佑精意以告虔/信有合于经彝/庶永光于简册/朕以来年二月内/择日行耤田之礼/兼皇太后自垂帘听政以来未曾恭谢宗庙/C.皇太后则谢祖宗之贶/佑精意以告虔/信有合于经彝/庶永光于简/册朕以来年二月内/择日行耤田之礼/兼皇太后自垂帘听政以来未曾恭谢宗庙/D.皇太后则谢祖宗之贶佑/精意以告虔/信有合于经彝/庶永光于简册/朕以来年二月内/择日行耤田之礼/兼皇太后自垂帘听政以来未曾恭谢宗庙/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秦以前指“我的”“我”,普通人可以使用,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自称。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 《宋史 叶清臣传》专练

《宋史叶清臣传》专练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
天圣二年,举进士,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宋进士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
出知宣州,累迁太常丞,判三司..盐铁勾院。
是冬,京师地震,上疏曰:“顷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天下之人,龉舌不敢议朝政者,行将二年。
愿陛下深自咎责,许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明威降鉴,而善应来集也。
”书奏数日,仲淹等皆得近徙。
会诏求直言,清臣复上疏言大臣专政,仁宗嘉纳之。
清臣请外,为两浙转运副使。
并太湖有民田,水不得泄。
尝建请疏盘龙汇、沪渎港入于海,民赖其利。
时西师未解,急于经费,中书进拟三司使,清臣初不在选中。
帝曰:“叶清臣才可用。
”擢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
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丁父忧...,言者以清臣为知兵,请起守边。
徙知永兴军,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顷。
仁宗御天章阁,召公卿,出手诏问当世急务。
清臣闻之,为条对,极论时政阙失。
会河决商胡,北道艰食,复权三司使。
时清臣以河北乏兵食,自汴漕米由河阴..输北道者七十余万;又请发大名库钱,以佐边籴。
而安抚使贾昌朝格诏不从,清臣固争,且疏其跋扈不臣。
宰相方欲两中之,乃徙昌朝郑州,罢清臣为侍读学士、知河阳。
卒,赠左谏议大夫。
清臣天资爽迈,遇事敢行,奏对无所屈。
郭承佑妻舒王元偁女,封郡主,给奉;及承佑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妻以不加封,请增月给,清臣执奏不可。
仁宗曰:“承佑管军,妻又诸王女,当优之。
”清臣曰:“是终为侥幸。
”遂卷其奏置怀中,不行。
(节选自《宋史·叶清臣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B.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C.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D.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司,宋代沿袭前朝设置盐铁、户部、度支三司,掌管国家财赋,长官为“三司使”。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 古诗文阅读1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1)一、(2020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
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
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有尠有屈焉。
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
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
”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
祖思习常,待叟不足。
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
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遂不坐而去。
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
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
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授叟末佐,不称其怀。
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
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
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
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
复还于蜀。
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
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节选自《魏书·胡叟传》)【注】①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
②鄙黩:轻贱侮慢。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明确各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如(1)中的“遂”“行”“见”等,(2)中的“请”“何”等,注意把握其中的古今异义词和句式特点,如(1)中的“风化”即“风俗民情”,(2)中的“何为”是宾语前置句。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 许将传》专练

《宋史许将传》专练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宋史•许将传》)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
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
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
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
2020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苏辙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 5 分)
【参考答案】
10.A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
,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
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
11.B (宰相秉承君主旨意处理全国政务。 )
12.B (苏辙写信劝说王安石是出自己意,并不是受众人委派。
)
13.( 1)策论文章送达皇帝后, 苏辙自认为一定会被黜免。 考官司马光将他置于第三等,
宣仁后 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设《诗》 、《书新义》考试天下 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辙言: “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 决。诗赋虽小技,
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乞来年科
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 注.疏.及诸家论议,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学。仍罢律义,令举人
书论政事,被召见于延和殿。
当时王安石以宰相身份与陈升之管三司条例司, 叫苏辙入三司条例司作为属员。 王安石
拿《青苗书》出来让苏辙仔细说说意见, 苏辙详尽地说了的不足之处。河北转运判官王广
廉上奏请求发给几千份度僧牒作为本钱, 在陕西转运司私自实行青苗法, 春天发放秋天收还,
和王安石意见相合,于是青苗法实行。王安石派八位官员到四方各地
以待选拔考试,然后慢慢地议论元祐五年以后科举的条例,也不算晚。
”司马光都不听。
苏辙性情沉静简洁, 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 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
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他的高超大致和哥哥苏轼相近。所著《诗传》
、《春秋传》、《古史》、
《老子解》、《栾城文集》都流传于世。
3
2020年最新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 《宋史 ·苏辙传》
(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 《宋史 叶清臣传》专练

《宋史叶清臣传》专练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
天圣二年,举进士,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宋进士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
出知宣州,累迁太常丞,判三司..盐铁勾院。
是冬,京师地震,上疏曰:“顷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天下之人,龉舌不敢议朝政者,行将二年。
愿陛下深自咎责,许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明威降鉴,而善应来集也。
”书奏数日,仲淹等皆得近徙。
会诏求直言,清臣复上疏言大臣专政,仁宗嘉纳之。
清臣请外,为两浙转运副使。
并太湖有民田,水不得泄。
尝建请疏盘龙汇、沪渎港入于海,民赖其利。
时西师未解,急于经费,中书进拟三司使,清臣初不在选中。
帝曰:“叶清臣才可用。
”擢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
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丁父忧...,言者以清臣为知兵,请起守边。
徙知永兴军,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顷。
仁宗御天章阁,召公卿,出手诏问当世急务。
清臣闻之,为条对,极论时政阙失。
会河决商胡,北道艰食,复权三司使。
时清臣以河北乏兵食,自汴漕米由河阴..输北道者七十余万;又请发大名库钱,以佐边籴。
而安抚使贾昌朝格诏不从,清臣固争,且疏其跋扈不臣。
宰相方欲两中之,乃徙昌朝郑州,罢清臣为侍读学士、知河阳。
卒,赠左谏议大夫。
清臣天资爽迈,遇事敢行,奏对无所屈。
郭承佑妻舒王元偁女,封郡主,给奉;及承佑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妻以不加封,请增月给,清臣执奏不可。
仁宗曰:“承佑管军,妻又诸王女,当优之。
”清臣曰:“是终为侥幸。
”遂卷其奏置怀中,不行。
(节选自《宋史·叶清臣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B.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C.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D.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司,宋代沿袭前朝设置盐铁、户部、度支三司,掌管国家财赋,长官为“三司使”。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 韩世忠传》专练

《宋史韩世忠传》专练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
风骨伟岸,目瞬如电。
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
日者①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
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
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
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
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
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
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
”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
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
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
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我军迭进。
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
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
”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
”帝曰:“第优赏之。
”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
”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世忠独撄桧怒。
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
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
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
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
(《宋史·韩世忠传》)【注解】①日者,古时以占候卜筮为业的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B.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C.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D.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公,秦朝的中央官制分为三公九卿;三公分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太尉是最高行政长官。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濂主题精选精练

宋濂主题精选精练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
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
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明年三月,以李善长荐,除江南儒学..提举,寻改起居注...。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除翰林院学士。
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甘露屡降,帝问灾祥之故。
对曰:“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
《春秋》书异不书祥,为是故也。
”尝问以帝王之学,何书为要。
濂举《大学衍义》。
乃命濂讲析。
讲毕,因曰:“汉武溺方技谬悠之学,改文、景恭俭之风,民力既敞,然后严利督之。
人主诚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以学校治民,则祸乱不兴,刑罚非所先也。
”尝奉制咏鹰,令七举足即成,有“自古戒禽荒”之言。
帝忻然曰:“卿可谓善陈矣。
”濂之随事纳忠,皆此类也。
濂性诚谨,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九年进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赞善如政。
其明年致仕..,赐《御制文集》及绮帛。
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
(《明史·宋濂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B.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C.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D.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学,指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源于春秋时期,其后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曾巩传》(含答案)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曾巩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
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
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
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
巩负才名,长外徙。
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
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
”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注】①常平:官仓名。
②委废单弱:委废,家境衰败;单弱,弱小,无所依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A.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B.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C.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D.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甫冠:冠,是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成人仪式。
《宋史·王安中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2020全国二卷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
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
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
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
”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
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
”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
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
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
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
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
绍兴初,复左中大夫。
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
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
徽宗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
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
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B.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C.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D.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11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11一、(xx·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年级联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
曾祖琼,祖继勋,皆有勋王室,至节度使。
母曹氏,慈圣光献后姊也,故后少鞠宫中。
时英宗亦在帝所,与后年同,仁宗谓慈圣,异日必以为配。
既长,遂成昏濮邸。
生神宗皇帝、岐王颢……治平二年册为皇后。
后弟内殿崇班士林,供奉久,帝欲迁其官,后谢曰:“士林获升朝籍,分量已过,岂宜援先后家比?”辞之。
神宗立,尊为皇太后。
帝累欲为高氏营大第,后不许。
久之,但斥望春门外隙地以赐,凡营缮百役费,悉出宝慈①,不调大农②一钱。
元丰八年,帝不豫,浸剧.,宰执王珪等入问疾,乞立延安郡王为皇太子,太后权同听政,帝颔.之。
珪等见太后帘下。
后泣,抚王曰:“儿孝顺,自官家③服药,未尝去左右,书佛经以祈福,喜学书,已诵《论语》七卷,绝不好弄。
”乃.令王出帘外见珪等,珪等再拜谢且.贺。
是日降制,立为皇太子。
又阴敕中人梁惟简,使其妻制十岁儿一黄袍,怀以来,盖密为践阼仓卒备也。
哲宗嗣位,尊为太皇太后。
从父..遵裕坐西征失律抵罪,蔡确欲献谀以固位,乞复其官。
后曰:“遵裕灵武之役,涂炭百万,先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能寐,圣情自是惊悸,驯致大故,祸由遵裕,得免刑诛,幸矣。
先帝肉未冷,吾何敢顾私恩而违天下公议!”确悚悚而止。
廷试举人,有司请循天圣故事..,帝后皆御殿,后止之。
又请受册宝于文德,后曰:“母后当阳,非国家美事,况天子正衙,岂所当御?就崇政足矣。
上元灯宴,后母当入观,止之曰:“夫人登楼,上必加礼,是由吾故而.越典制,于心殊不安。
”但令赐之灯烛,遂岁以为常。
侄公绘、公纪当转观察使,力遏之。
帝请至再,仅迁一秩,终后之世不敢改。
又以官冗当汰,诏损外氏恩四之一,以为宫掖先。
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
宋用臣等既被斥,祈神宗乳媪入言之,冀得复用。
后见其.来,曰:“汝来何为?得非为用臣等游说乎?且汝尚欲如曩日,求内降干挠国政耶?若复尔,吾即斩汝。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曾巩作品精选精练

曾巩作品精选精练筠州学记(宋)曾巩周衰,先王之迹熄。
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余,士学于百家之后。
言道德者,矜高远而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而非师古。
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
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
以迄于今,士乃特有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
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
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
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
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
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敦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
其于贫富贵贱之地,则养廉远耻之意少,而偷合苟得之行多。
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故不能不笃于自修。
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
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
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夫《大学》之道,将欲诚意正心修身,以治其国家天下,而必本于先致其知。
则知者固善之端,而人之所难至也。
以今之士,于人所难至者既几矣,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
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
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
至治平三年,盖十有三年矣,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
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
经始于其春,而落成于八月之望。
既而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
使筠之士相与升降乎其中,讲先王之遗文,以致其知。
其贤者超然自信而独立,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则是宫之作,非独使夫来者玩思于空言,以干世取禄而已。
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 王曾传》专练

《宋史王曾传》专练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
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
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
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
”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帝语及之。
曾奏曰:“此诚国家承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日或有灾沴,则免舆议。
”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害以谏。
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真宗不豫,皇后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
真宗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重。
仁宗立,迁礼部尚书。
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丁谓独欲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
曾曰:“两宫异处,而柄归宦官,祸端兆矣。
”谓不听。
既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
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
曾方严持重,每进见,言利害事,审而中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
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
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
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
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
”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
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
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太后滋不悦。
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
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
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
公之盛德,独少此耳。
”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
宝元元年冬,大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
曾曰:“后一月当知之。
”如期而薨.,年六十一。
赠侍中,谥文正。
(节选自《宋史•王曾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B.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C.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D.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廷对, 科举时代皇帝举行殿试。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文言文阅读与翻译(一) (时间:50分钟分值: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檀道济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
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
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
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径进洛阳。
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
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
”皆释而遣之。
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
长安平,以为琅邪内史。
元嘉八年,到彦之②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
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
魏军盛,遂克滑台。
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
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
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
及旦,魏军谓资粮有馀,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
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
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
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
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③。
还,进位司空,镇寻阳④。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
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⑤也。
”文帝寝疾累年,屡经危殆,领军刘湛贪执朝政,虑道济为异说,又彭城王义康亦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复可制。
十二年,上疾笃,会魏军南伐,召道济入朝。
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
”及至,上已间。
十三年春,将遣还镇,下渚未发,有似鹪鸟集船悲鸣。
会上疾动,义康矫诏召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混、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中尊等八人并诛。
时人歌曰:“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
”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文帝问殷景仁曰:“谁可继道济?”答曰:“道济以累有战功,故致威名,余但未任耳。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苏洵作品精选精练

苏洵作品精选精练任相【宋】苏洵古之善观人之国者,观其相何如人而已。
议者常曰:将与相均。
将特一大有司耳,非相侔也。
国有征伐,而后将权重;有征伐无征伐,相皆不可一日轻。
相贤耶,则群有司皆贤,而将亦贤矣;将贤耶,相虽不贤,将不可易也。
故曰:将特一大有司耳,非相侔也。
任相之道与任将不同。
为将者大概多才而或顽钝无耻,非皆节廉好礼不可犯者也。
故不必优以礼貌,而其有不羁不法之事,则亦不可以常法御。
何则?豪纵不趋约束者,亦将之常态也。
武帝视大将军,往往踞厕;而李广利破大宛,侵杀士卒之罪,则寝而不问。
此任将之道也。
若夫相,必节廉好礼者为也,又非豪纵不趋约束者为也,故接之以。
礼而重责之。
古者相见于天子,天子为之离席起立。
在道为之下舆,有病亲问,不幸而死,亲吊待之,如此其厚。
然其有罪亦不私也。
夫接之以礼,然后可以重其责而使无怨言;责之重,然后接之以礼而不为过。
礼薄而责重,彼将曰:主上遇我以何礼,而重我以此责也,甚矣。
责轻而礼重,彼将遂弛然不肯自饬。
故礼以维其心,而重责以勉其怠。
而后为相者,莫不尽忠于朝廷而不恤其私。
吾观贾谊书,至所谓长太息者,常反复读不能已。
以为谊生文帝时,文帝遇将相大臣,不为无礼,独周勃一下狱,谊遂发此。
使谊生于近世,见其所以遇宰相者,则当复何如也?天子御坐,见宰相而起者有之乎?无矣。
在舆而下者有之乎?亦无矣。
天子坐殿上,宰相与官趋走于下,掌仪之官名而呼之,若郡守召胥吏耳。
虽臣子为此亦不过。
然尊尊贵贵之道,不若是亵也。
夫既不能待之以礼则罪之也吾法将亦不得用何者不果于用礼而果于用刑则其心不服。
且吾闻之,待以礼而彼不有效以报其上,重其责而彼不自勉以全其身,安其禄位,成其功名者,天下无有也。
彼人主傲然于上,不礼宰相以自尊大者,孰若使宰相自效以报其上之为利?宰相利其君之不责而丰其私者,孰若自勉以全其身?安其禄位,成其功名之为其福,吾又未见去利而就害,远福而求祸者也。
(有删改)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皆不可一日轻.轻:忽视B.则寝.而不问寝:搁置C.彼将遂弛然不肯自饬..自饬:严格要求自己D.然尊尊.贵贵之道尊:尊敬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故接之以.礼而重责之常以.身翼蔽沛公B.天子为之.离席起立儿之.成,则可待乎C.然其.有罪亦不私也失其.所与,不知D.若.郡守召胥吏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只要看看宰相是什么样的人就行了,本文开头就强调了任相的重要性,并对“将与相均”的说法,加以辩驳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精选精练牟子才,字荐叟,井研人。
八世祖允良生期岁,淳化间盗起,举家歼焉,惟一姑未笄,以瓮覆之,得免。
子才少从其父客陈咸,咸张乐大宴,子才闭户读书若不闻见者,见者咸异之。
嘉定十六年举进士。
时丁大全与宋臣表里浊乱朝政,子才累疏辞归。
初,子才在太平建李白祠,自为记曰:“白之斥,实由高力士激怒妃子,以报脱靴之憾也。
力士方贵倨,岂甘以奴隶自处者。
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其后分提禁旅,蹀血宫廷,虽天子且不得奴隶之矣。
”又写力士脱靴之状,为之赞而刻诸石。
属有拓本遗宋臣,宋臣大怒,持二碑泣诉于帝,乃与大全合谋,嗾御史交章诬劾子才在郡公燕及馈遗过客为入己,降两官,犹未已。
帝疑之,密以椠问安吉守吴子明,子明奏曰:“臣尝至子才家,四壁萧然,人咸知其清贫,陛下毋信谗言。
”帝语经筵官曰:“牟子才之事,吴子明乃谓无之,何也?”众莫敢对,戴庆炣曰:“臣忆子才尝缴子明之兄子聪。
”帝曰:“然。
”事遂解。
盖公论所在,虽仇雠不可废也。
未几,大全败,宋臣斥,诬劾子才者悉窜岭海外,乃复子才官职,提举玉隆万寿宫。
帝即欲召子才。
会似道入相,素惮子才,仅进宝章阁待制、知温州;又嗾御史造飞语目子才为潜党,将中以危祸。
上意不可夺,遂以礼部侍郎召,屡辞,不许。
乃赐御笔曰:“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
”故事,近臣自外召者,必先见帝乃供职;子才至北关,请内引奏事,宦者在旁沮之,帝特令见,大说,慰谕久之。
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
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
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力辞不拜,请去不已。
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四官,官其后二人。
(节选自《宋史·牟子才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B.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C.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D.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答案】C【解析】“扫除之职固当”做“以为”的宾语,“尔”是句末语气助词,“所以”表结果,因此A、B两项错误。
“力士”应做下句主语,结合上句意思,“逐”的不是力士,因此D选项错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笄”是古代用以盘头或别住帽子的簪子,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可以插簪子的年龄。
B.“记”是古代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如《桃花源记》;也可按时间记述史实,如《史记》。
C.“拓本”是把碑刻、铜器等器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或图像拓下来的纸本。
D.“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宋代以翰林学士等任经筵官。
【答案】A【解析】“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理解不恰当,应该是特指“女子十五岁成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牟子才少年时苦学上进。
他随父亲寄人篱下,闭门读书,专心学习,不受外界干扰,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B.牟子才敢于为国得罪宦官。
他借为李白作记表达了对宦官专权的不满,以致后来他从外地召回皇宫时,宦官董宋臣从旁阻挠。
C.牟子才屡遭权臣忌恨。
丁大全、贾似道都曾唆使御史对他诽谤诬陷,罪名分别是侵吞公款和暗结叛党,但均未能完全得逞。
D.牟子才深得皇帝信任。
他被人中伤,皇帝暗中写信给吴子明询问真实情况;度宗做太子时,就对他很尊敬,即位后给予重用。
【答案】B【解析】牟子才作记不是“以致”后面内容的直接原因;“从旁阻挠”的是其他“宦者”,不是董宋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乃赐御笔曰:“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1)于是(皇帝)亲自写信给他说:“我想见你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
”(2)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处罚。
[参考译文]牟子才,字荐叟,是井研人。
他的八世祖牟允良生下来一岁时,遇上淳化年间强盗作乱,全家在此难中灭绝,仅有一个未成年的姑姑幸免,她用缸盖住允良,允良得以幸免。
牟子才小时候跟着父亲寄居在陈咸家,陈咸大奏音乐大摆宴席,牟子才闭门读书好像没听到看到,见到他的人都觉得他与众不同。
嘉定十六年(牟子才)考中进士。
当时丁大全与董宋臣内外勾结败坏朝政,牟子才多次上疏请求辞职还乡。
当初,牟子才在太平州建造李白祠,自己写了一篇记说:“李白被贬斥,实在是因为高力士激怒杨贵妃,来报复李白让他脱靴之仇。
高力士当时位尊倨傲,怎么会甘心以奴仆自居呢?李白不是只以气势压人,而是认为担负清除奸佞的职责本该这样,所以冒犯了君王。
唐玄宗糊涂不知真相,反而替高力士驱逐了他所嫉恨的李白,高力士声势益发嚣张,宦官猖獗之势就从这里开始。
之后(高力士)分权率领禁兵,在宫廷中厮杀,即使是天子也不能使唤指挥他了。
”又描摹了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样子,为李白写赞而且刻在碑石上。
恰好有人将碑文拓本给了董宋臣,董宋臣大怒,拿着二篇碑文向皇帝哭诉,于是就和丁大全合伙谋划,唆使御史先后上奏,诬陷弹劾牟子才私自侵吞在州郡的公宴以及馈赠客人的花费,降官两级,仍不罢休。
皇上怀疑这件事,暗中写信询问安吉太守吴子明,吴子明上奏说:“我曾经到过牟子才家,家徒四壁,人们都知道他清廉贫穷,陛下不要听信谗言。
”皇帝对经筵官说:“牟子才的事情,吴子明却说没有,为什么?”众人没有敢回答的,戴庆炣说:“我记得牟子才曾经退还吴子明的哥哥吴子聪的任命。
”皇帝说:“对。
”事情于是了结。
有公论在,即使是仇人也不能置公论于不顾。
没多久,丁大全垮台,董宋臣被贬斥,诬陷弹劾牟子才的人都被流放到岭海之外,于是恢复牟子才的官职,让他做玉隆万寿宫的提举。
皇帝想要立刻征召牟子才。
适逢贾似道入朝为相,他向来忌惮牟子才,仅让他升为宝章阁待制、温州知府;又唆使御史捏造流言把牟子才视为吴潜的党羽,要中伤加害他。
皇帝的旨意不可改变,于是以礼部侍郎的职位召用他,他多次推辞,不被允许。
于是(皇帝)亲自写信给他说:“我想见你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
”按照旧例,从外地召回的近臣,一定先拜见皇帝后才能就任;牟子才到北关,请宦官带他进宫奏事,宦官从旁阻挠,皇帝特地下令召见,非常高兴,安慰开导了他很久。
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处罚。
度宗做太子时,一向尊重牟子才,开口闭口必称他为先生。
太子即位后,授任(牟子才)翰林学士、知制诰,(牟子才)极力推辞不接受任命,一再请求离去。
进官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退休,去世后,追赠四级官,给他两位后裔授官。
臧质,字含文,东莞莒人。
父熹,字义和。
习骑射,尝与人共猎,值虎突围,猎徒并奔散,熹直前射之,应弦而倒。
质少好鹰犬,善蒱博意钱之戏。
永初元年,为员外散骑侍郎。
母忧去职。
服阕,为江夏王义恭抚军。
以轻薄无检,为太祖所知,徙为给事中。
虏侵徐、豫,拓跋焘率大众数十万遂向彭城,质率万人北救。
既败,质投盱眙。
盱眙太守沈璞完为守战之备,质大喜,因共守。
焘与质书,质答书曰:“寡人受命相灭,期之白登,师行未远,尔自送死,岂容复令生全,飨有桑乾①哉。
”二月二日,乃解围遁走。
上嘉质功,封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明年,太祖又北伐,使质率所统见力向潼关,质顾恋嬖妾,弃营单马还城,散用台库见钱六七百万,为有司所纠,上不问也。
元凶弑立,以质为丹阳尹,加征虏将军。
后世祖即位,加质为散骑常侍,使持节如故。
时世祖自揽威柄,而质以少主遇之,是事专行,多所求欲。
台符屡加检诘,质渐猜惧,便有异图。
以义宣凡暗,易可制勒,欲外相推奉,以成其志。
会义宣有憾于世祖。
质因此密信说诱,陈朝廷得失。
又谓“震主之威,不可持久,主相势均,事不两立。
持疑不决,则后机致祸。
”义宣时未受丞相,质子敦为黄门侍郎,奉诏敦劝,道经寻阳,质令敦具更譬说,并言世祖短长,义宣乃意定。
驰报豫州刺史鲁爽,期孝建元年秋同举。
爽失旨,即便起兵。
遣人至京邑报弟瑜,瑜席卷奔叛。
瑜弟弘为质府佐,世祖遣报质,质于是执台使,狼狈举兵。
兵败无所归,乃入南湖逃窜,无食,摘莲啖之。
追兵至,窘急,以荷覆头,自沈于水,出鼻。
军主郑俱儿望见,射之中心,兵刃乱至,肠胃缠萦水草,队主裘应斩质首,传京都,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宋书·臧质传》,有删改)【注】①桑乾:桑乾宫。
5.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而质以少主遇之遇:待遇B.质渐猜惧,便有异图图:图谋,打算C.期孝建元年秋同举期:约定D.自沈于水,出鼻沈:沉入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母忧,指母亲去世。
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必须解官回家,为父母守孝,守孝期满才可回朝为官。
B.寡人,谦称,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和“朕”一样是皇帝称自己的专有名词。
C.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
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D.弑,古时儒家尊卑思想意为以下犯上之意。
如“弑君”“弑父”。
此处指太子刘邵杀宋文帝,自立为帝。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臧质年轻时喜欢打猎,特别会赌博。
曾经与人一起去打猎,遇到老虎突然冲出来,同来的人四散逃跑,他一箭就将老虎射死了。
B.臧质为人轻佻放纵,因此被太祖降职处罚。
辅佐世祖时,也专横独断,贪得无厌,多次被朝廷派人检查质问。
C.臧质因击败北魏拓跋焘有功,受到太祖的褒奖,甚至因留恋姬妾,弃军回家,大肆挥霍府库钱财而被弹劾,太祖也没处罚他。
D.多行不义必自毙,臧质自恃功高,藐视君主,私欲膨胀,最终唆使义宣造反,兵败被杀,脑袋被传到京师。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师行未远,尔自送死,岂容复令生全,飨有桑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