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二 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 区域农业的发展(22张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2张PPT)
40o
喜温、 喜湿
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
新疆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 吉林
南蔗北菜
甜菜 甘蔗
四川 云南
广西
福 建
广东
台 湾
小结:中国南北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项目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秦淮以北
旱地 小麦 棉花、花生、甜菜
秦淮以南
水田 水稻 棉花、油菜、甘蔗
耕作制度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 一年两熟到三熟 熟、东北一年一熟
区域地理
授课人:张平弟
学习目标:
1.农业的含义; 2.农业区位因素; 3.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及农业商品基地概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 义的农业包括: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一、种植业
(一)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气候适宜,雨热同期
社会经济:市场 交通 科技 政策
思
考
: 农 业 生 产
地 域 性 、特季点节Fra bibliotek是性什和
么 ?
周 期
性
(二)分布
主要分布在湿润、半 湿润的平原、盆地和 丘陵区。
练习:根据分析找出正确的一幅图
(三)耕作制度:
⑴概念: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⑵分布情况:
一 年 一 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四)耕作方式
旱地
秦岭—淮河 南北方分界 线
水田
(五)农业特色
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喜温、 喜湿
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
新疆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 吉林
南蔗北菜
甜菜 甘蔗
四川 云南
广西
福 建
广东
台 湾
小结:中国南北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项目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秦淮以北
旱地 小麦 棉花、花生、甜菜
秦淮以南
水田 水稻 棉花、油菜、甘蔗
耕作制度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 一年两熟到三熟 熟、东北一年一熟
区域地理
授课人:张平弟
学习目标:
1.农业的含义; 2.农业区位因素; 3.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及农业商品基地概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 义的农业包括: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一、种植业
(一)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气候适宜,雨热同期
社会经济:市场 交通 科技 政策
思
考
: 农 业 生 产
地 域 性 、特季点节Fra bibliotek是性什和
么 ?
周 期
性
(二)分布
主要分布在湿润、半 湿润的平原、盆地和 丘陵区。
练习:根据分析找出正确的一幅图
(三)耕作制度:
⑴概念: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⑵分布情况:
一 年 一 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四)耕作方式
旱地
秦岭—淮河 南北方分界 线
水田
(五)农业特色
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1张)
第二十页,共22页。
采访记录 我【:课自后从研政讨府】鼓促励进支“持峨发桥展响油水菜涧生”产油以菜来产,业我的们进果一农步收发入展(sh,ōu真rù正)提实高现了经吗济?、 农社户会:、确环实境比效早益些的年统的一收(t入ǒn(gsyhīō),urù需)提要高采了取,哪但些是措和施出呢去?打请工各的同比学还课是后要研少讨很,多, 所为以家,乡很人多们年建轻言人献还策是。选择进城打工。
问题情景:东北大米为什么品质(pǐnzhì)优良呢?
我的"闺米"
第一页,共22页。
莹润饱满,颗粒分明,
米粒坚挺饱满,质地晶莹剔透, 颗粒分明细腻
软糯可口,绵久润滑
蒸煮时散发出独有的米香味 饭料表面有光泽口感松软可口
第四章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fāzhǎn)》(第一 课时)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mùbiāo):学会分析并能评价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时间长,有利于营养积累。
3、冬季有积雪,春季融化,能缓解春旱。
4、冬季长而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具有绿色食品优势。
5、冬季寒冷土壤(tǔrǎng)有机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作用弱,土壤 (tǔrǎng)较肥沃
不利: 1、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春播秋收。 2、种植农作物品种有限(只能种喜温凉作物,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 3、农作物生长易受到低温冷害(lěnghài)的影响。 4、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沈阳机械制造
第十一页,共22页。
鞍山钢铁
长春汽车工业
东北地区社会经济(jīngjì)条件
2、交通(jiā交ot通ō网ng络)四通八达(sì tōng bā dá), 对内对外联系便利 有利于
采访记录 我【:课自后从研政讨府】鼓促励进支“持峨发桥展响油水菜涧生”产油以菜来产,业我的们进果一农步收发入展(sh,ōu真rù正)提实高现了经吗济?、 农社户会:、确环实境比效早益些的年统的一收(t入ǒn(gsyhīō),urù需)提要高采了取,哪但些是措和施出呢去?打请工各的同比学还课是后要研少讨很,多, 所为以家,乡很人多们年建轻言人献还策是。选择进城打工。
问题情景:东北大米为什么品质(pǐnzhì)优良呢?
我的"闺米"
第一页,共22页。
莹润饱满,颗粒分明,
米粒坚挺饱满,质地晶莹剔透, 颗粒分明细腻
软糯可口,绵久润滑
蒸煮时散发出独有的米香味 饭料表面有光泽口感松软可口
第四章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fāzhǎn)》(第一 课时)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mùbiāo):学会分析并能评价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时间长,有利于营养积累。
3、冬季有积雪,春季融化,能缓解春旱。
4、冬季长而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具有绿色食品优势。
5、冬季寒冷土壤(tǔrǎng)有机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作用弱,土壤 (tǔrǎng)较肥沃
不利: 1、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春播秋收。 2、种植农作物品种有限(只能种喜温凉作物,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 3、农作物生长易受到低温冷害(lěnghài)的影响。 4、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沈阳机械制造
第十一页,共22页。
鞍山钢铁
长春汽车工业
东北地区社会经济(jīngjì)条件
2、交通(jiā交ot通ō网ng络)四通八达(sì tōng bā dá), 对内对外联系便利 有利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19张PPT)
风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多大阴规雨模,农光业照较少;盆地内低山丘陵起伏,不适合发展
四、课堂小结
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
气候 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降水、 光照几方面说明
地形 主要影响农业类型来自综合评价土壤 主要影响农作物产量 有利方面
不利方面
五、小试牛刀
1、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 A )
田纳西河流域的治 理
探究二:
资料1: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5℃ ~ 8℃,最热月气温高达26℃ ~ 29℃,盆地内年降水量1000~ 1 300毫米 。 资料2:四川盆地海拔大多在 500米以下,盆地内低山丘陵 起伏,土壤为紫壤。
评价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有利:盆地地形,比较平坦;紫色土壤,比较肥沃;亚热带季
A、热量和水分较充足而且配合好,雨期短,光照强 B.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C.降水多,比南方地区 D.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都比南方好
2、关于东北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区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水热条件配合协调,南北没有热量差异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最肥沃的黑土地和最大的天然林区 D、区内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不大,含沙量很大
二、地形和土壤条件
3、教师点拨
地形:地形特点(地表形态平坦或崎岖;海拔 高度、坡度等)对农业类型的影响
土壤:土壤种类、肥沃程度、土层厚度等方面 对农业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下图中,甲为喀什的位置示意 图,乙为喀什所在地区的地形和水系分布示意图,丙为喀什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 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利影响 夏季降水多,水热配合较好,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 春季降水少,对农作物播种不利
不利:多大阴规雨模,农光业照较少;盆地内低山丘陵起伏,不适合发展
四、课堂小结
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
气候 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降水、 光照几方面说明
地形 主要影响农业类型来自综合评价土壤 主要影响农作物产量 有利方面
不利方面
五、小试牛刀
1、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 A )
田纳西河流域的治 理
探究二:
资料1: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5℃ ~ 8℃,最热月气温高达26℃ ~ 29℃,盆地内年降水量1000~ 1 300毫米 。 资料2:四川盆地海拔大多在 500米以下,盆地内低山丘陵 起伏,土壤为紫壤。
评价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有利:盆地地形,比较平坦;紫色土壤,比较肥沃;亚热带季
A、热量和水分较充足而且配合好,雨期短,光照强 B.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C.降水多,比南方地区 D.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都比南方好
2、关于东北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区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水热条件配合协调,南北没有热量差异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最肥沃的黑土地和最大的天然林区 D、区内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不大,含沙量很大
二、地形和土壤条件
3、教师点拨
地形:地形特点(地表形态平坦或崎岖;海拔 高度、坡度等)对农业类型的影响
土壤:土壤种类、肥沃程度、土层厚度等方面 对农业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下图中,甲为喀什的位置示意 图,乙为喀什所在地区的地形和水系分布示意图,丙为喀什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 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利影响 夏季降水多,水热配合较好,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 春季降水少,对农作物播种不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52张)
第69页“活动” 1.地形、气候、市场(当地和海外)等。
2.基塘生产环节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 (养蚕、养鱼)、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的 联系在一起。
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蚕蛹、缫丝、滤 泥、蔗叶等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的回收利用。
养蚕业、蔗糖加工业同鱼塘养殖业紧密结合,作为一 种综合的经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 有机地循环联系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和蚕、 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 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 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 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2.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 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土壤条件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黑土耕层有机质含 量为2.5%~7.5%, 全氮含量为0.15%~ 0.35%,是我国耕层 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 量最高的土壤。肥沃 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补充:一些农作物适应的自然条件 地图册P178
水稻: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分布在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的地区;
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 候区;
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 棉花: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 区;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花生: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苹果、梨:暖温带气候区; 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 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 思考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
的主导因素是:__热__量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8张)
舍饲养畜业 广大农区。猪、鸡、牛、奶、乳制品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我国玉米、大豆和水稻的 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下图回答问题。
C 4.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比重逐年增
加,增长幅度最大,潜力巨大的是 A.玉米 B.大豆 C.水稻 D.粮食
B 5.该农产品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土地广阔平坦,黑土肥沃 B.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D.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多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A 6.对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 C.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D.地貌以山地、平原为主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交通
劳力
地形多样
•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山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
地形
水源
土壤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水源充足
•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地形
水源
土壤
气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沃野千里
水源
地形
•黑土广布
土壤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人教版必修三
第四章 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新浪微博:@PPT的老范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地理组 白玉
种植业
农业 渔业 因地制宜 林业
副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0张)
思考
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 产有哪些影响?
不利影响:许多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在本区种植, 仅能种植一些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如春小麦、甜菜、大豆 等,并只能一年一熟;冬季漫长,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 的防寒和饲料问题。
有利影响: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 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农作物病虫害较少;土壤有机 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和淋溶作用较弱,土壤较肥沃;积雪 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既缓解春旱,又可以改善土壤墒 情。
D)
A.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
作物的需求
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北部的180天左
右
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
旱的影响
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
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
2、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东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 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 C.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 质草原牧场 D.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三类 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3、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
B.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
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C.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业产
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D.工业对原料工促农牧的农村
经济发展格局
4、东北农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A
)
①土地资源优势 ②森林资源优势
③矿产资源优势 ④地理区位优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2张)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4.1区域农业发展。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及三大地形的分布状况。3.通过分析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从而学会迁移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No 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年平均气
温由南向北递减,从平原向山区递减.。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 合发展提供(tígōng)了什么有利条件。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 肥沃。预习下一课时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 气候(qìhòu)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 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 优势。
第十页,共23页。
活动(huódòng)探究一:
2.东北地区农业(nóngyè)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 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shēngchǎn);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 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中国纬度(wěidù)最 高的地区。
第八页,共23页。
(一)自然条件
温带(wēndài) 季风气候
冬冷夏暖 雨热同期 (tóngqī)
一年一熟 喜凉作物 品种 耕作制度 生长(季zu节òwù)
第九页,共23页。
活动(huódòng)探究一:
1.东北(dōngběi)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 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第十二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页。
(一)自然条件
土壤 (tǔrǎng):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shìjiè)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人教版地理必修3 课件-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 (共20张PPT)
西部高原等
三、商品粮基地建设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2.各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 西部草原区 3.各农业区域间协作发展
山区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 机械化、科技水平、政策、 地租、资金、生活习惯、 种植历史与经验等
CA D B
CB
A
喜凉作物——小麦
喜凉作物——甜菜
喜凉作物——大豆
喜凉作物——玉米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一、地理条件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1 .自然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1)气候条件: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土壤:土地类型多样,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2.社会经济: 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
人口密度较低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2.林业和特产区 3.畜牧业区
平原地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三、商品粮基地建设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2.各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 西部草原区 3.各农业区域间协作发展
山区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 机械化、科技水平、政策、 地租、资金、生活习惯、 种植历史与经验等
CA D B
CB
A
喜凉作物——小麦
喜凉作物——甜菜
喜凉作物——大豆
喜凉作物——玉米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一、地理条件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1 .自然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1)气候条件: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土壤:土地类型多样,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2.社会经济: 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
人口密度较低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2.林业和特产区 3.畜牧业区
平原地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2张PPT)
熟;寒冷的冬季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问题。
有利: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农产品品质佳;农作物病虫害较少;土壤有机质易于积累,土壤较肥 沃。
在图4.3上找到 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小兴 安岭,长白山,辽东丘陵;西部高原。并判断这些区域适合发展
何种农业生产类型。
第四章 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的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 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 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气候
生产季节 耕作制度 农作物品种
自然条件
地形 土壤
水源
社会、 经济条件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科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策
工业 基础 人地 比例
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1))推答断案并:说分明布这规些律国:营盆农地场周的围分绿布洲规地律带,(山分前析洪这积些— 地区冲种积植扇优地质带长)。绒(3棉分的) 有有利利 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9分) 条(件2)。(答1案2分:)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 (绒2棉)生距产消基费地市)场,较市远场却需并求未量影大响。该(6分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 ((有3限3))。说答(明6案分该:)区劳域动商力品不棉足生,产在的棉限花制采性摘因期素尤。为(突6分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
林业 畜牧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 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 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 于畜牧业的发展。
有利: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农产品品质佳;农作物病虫害较少;土壤有机质易于积累,土壤较肥 沃。
在图4.3上找到 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小兴 安岭,长白山,辽东丘陵;西部高原。并判断这些区域适合发展
何种农业生产类型。
第四章 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的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 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 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气候
生产季节 耕作制度 农作物品种
自然条件
地形 土壤
水源
社会、 经济条件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科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策
工业 基础 人地 比例
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1))推答断案并:说分明布这规些律国:营盆农地场周的围分绿布洲规地律带,(山分前析洪这积些— 地区冲种积植扇优地质带长)。绒(3棉分的) 有有利利 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9分) 条(件2)。(答1案2分:)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 (绒2棉)生距产消基费地市)场,较市远场却需并求未量影大响。该(6分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 ((有3限3))。说答(明6案分该:)区劳域动商力品不棉足生,产在的棉限花制采性摘因期素尤。为(突6分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
林业 畜牧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 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 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 于畜牧业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2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口密度低 开发晚
3、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生态破坏小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目标二: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小组讨论回答)
三、农业布局特点
耕 作
松嫩平原
农
三江平原
业 辽河平原
区
玉米
很普遍,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大豆、小麦 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水稻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3.在中国农业发展中 的地位:东北地区是我 国重要的 商品粮生产基地
林业生产基地40°
畜牧业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位置
目标一:东北区域农业的发展受哪 些条件的影响?(小组讨论回答)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 气候区,冬季寒冷,夏 季温暖,降水主要集中 夏季,雨热同期
1、品种较为单一,以喜粮作物为主。
2、一年一熟
气候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农作物生长季 节: 4-10月
气候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2)地形、水源
山环水绕
沃 野千里
结合东北地区 地形图说出:
(1 )东北地区包 括哪三大地形单 元?分布如何?
(2)这些地形单 元中分别适合发 展什么农业?
(3)土壤肥沃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黑土耕层有机质含 量为2.5%~7.5%, 全氮含量为0.15%~ 0.35%,是我国耕层 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 量最高的土壤。肥沃 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黑土主要分布: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 部、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主要分布:
松嫩平原中部 大兴安岭两侧
特点: 有机含量高,土 层深厚、肥沃、 生产力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6张PPT)
辽中南工业基地
❖ 工业基础
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大量 生产资料和对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 交通条件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东北亚地 区经济合作,发展外向型农业)
❖ 人口密度
开发晚,人口密度低,生态破坏小(经 营规模大,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工业
工促农牧 农牧兴工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
方便
农业
开发晚 人口密
农作物生长季 节:4~10月
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A无法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只能种植如春 小麦、甜菜、大豆等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种 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 B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C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D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
v 拓展活动
v1、东北大米因质优而广受欢迎,这与气 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 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东有北利地于区农受忙热季量节条时件,限集制中,人一力年物一力熟投且入 农农作业物生生产长;季在节农较闲长时,,相发对展而副言业农,闲增时加 间农较业长收,入因等此等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农田基础 建设、水利建设、家庭副业、工业、商 业、文化事业等,从而促进农村的综合 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 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 发展——以我国东北地 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6
张PPT)
2020/8/25
稻米
v4.1 区域农业发展
v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v 自主学习
v阅读60-61页的图文资料,完成学案:
v1、东北地区的行政区范围。
v2、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的 内在联系
位
❖ 工业基础
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大量 生产资料和对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 交通条件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东北亚地 区经济合作,发展外向型农业)
❖ 人口密度
开发晚,人口密度低,生态破坏小(经 营规模大,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工业
工促农牧 农牧兴工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
方便
农业
开发晚 人口密
农作物生长季 节:4~10月
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A无法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只能种植如春 小麦、甜菜、大豆等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种 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 B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C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D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
v 拓展活动
v1、东北大米因质优而广受欢迎,这与气 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 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东有北利地于区农受忙热季量节条时件,限集制中,人一力年物一力熟投且入 农农作业物生生产长;季在节农较闲长时,,相发对展而副言业农,闲增时加 间农较业长收,入因等此等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农田基础 建设、水利建设、家庭副业、工业、商 业、文化事业等,从而促进农村的综合 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 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 发展——以我国东北地 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6
张PPT)
2020/8/25
稻米
v4.1 区域农业发展
v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v 自主学习
v阅读60-61页的图文资料,完成学案:
v1、东北地区的行政区范围。
v2、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的 内在联系
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63张PPT)
(2)地形
地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主要地形
西——大兴安岭 山地 北——小兴安岭
东——长白山地
森林资源丰富,为 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南——辽河平原 平原 北——松嫩平原
东——三江平原
土地资源丰富,居 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高原 :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3)土壤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2)热量不足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有利影响吗?
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A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 B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C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 收成; D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 应问题等
(2)热量不足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有利影响吗?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季节 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 B.农作物病虫害较少 C.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矿物质分 解和淋溶作用较弱,土壤较肥沃 D.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时可以缓 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 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 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 等等。
东北地区受热量条件限制,一年一熟且农作 物生长季节较长,相对而言农闲时间较长, 因此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 以外的工作,如农田基础建设、水利建设、 家庭副业、工业、商业、文化事业等,从而 促进农村的综合发展
低
活动
珠三角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珠
江 三 角
出口创 汇农业
水热充足,自然条件 优越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 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 发展——以我国东北地 区为例》优质课件(共23
张PPT)
2020/8/27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东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地 形 和 河 流
东北地 区特点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珠三角大力 发展出口创 汇农业的地 理条件
区域
特色 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
三角 洲
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出口 , 水热充足; 创汇 ②地势平坦; 农业 ③水源充足;
①邻近港澳台地区, 市场广阔
②水、陆、空交通便 利
③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④土壤肥沃越
高
(2)地形条件:平原面积大,地势平坦。
(2)水原条件: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水质好。
(3)土壤条件:黑土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
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好,为农业生产资料,
有利于产业化的发展 (2)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历史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机械化水平高 (4)市场广阔。
东北地区地位Βιβλιοθήκη 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
畜牧业生产基地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区位 自然条件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市场 交通
政策 劳动力 科技 历史 饮食习惯 地价
工业基础 人口密度
洁白清亮 米香适口 口感细腻
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1)气候
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 ,有利于营养积累, 再加上气温低,农作物病虫害 少,施用农药少,农产品的品质好。
张PPT)
2020/8/27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东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地 形 和 河 流
东北地 区特点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珠三角大力 发展出口创 汇农业的地 理条件
区域
特色 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
三角 洲
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出口 , 水热充足; 创汇 ②地势平坦; 农业 ③水源充足;
①邻近港澳台地区, 市场广阔
②水、陆、空交通便 利
③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④土壤肥沃越
高
(2)地形条件:平原面积大,地势平坦。
(2)水原条件: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水质好。
(3)土壤条件:黑土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
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好,为农业生产资料,
有利于产业化的发展 (2)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历史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机械化水平高 (4)市场广阔。
东北地区地位Βιβλιοθήκη 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
畜牧业生产基地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区位 自然条件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市场 交通
政策 劳动力 科技 历史 饮食习惯 地价
工业基础 人口密度
洁白清亮 米香适口 口感细腻
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1)气候
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 ,有利于营养积累, 再加上气温低,农作物病虫害 少,施用农药少,农产品的品质好。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共26张PPT课件
分析海南岛的地理条件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形
如何合理布局海南岛农业?
茶叶种植
高山地区由于昼夜温差大,种植的蔬菜嫩、脆、甜,加上五 指山生态环境好,种出来的蔬菜是天然绿色食品,在高档酒店特 别受欢迎,价格比普通蔬菜高出50%至100%。
高山蔬菜
五指山南圣镇:发展生态经济 打造 “花卉重镇” 花卉基地
•
3.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 小蝌蚪 主动探 索的精 神,增 强阅读 科学童 话的兴 趣
•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 “象脚 鼓”等词 语,描 述周总 理和傣 族人民 一起过 泼水节 的情景 ,体会 周总理 和傣族 人民心 连心的 深厚情 意。
•
5.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 受总理 的平易 近人。
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较好
活动二: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生产
东北地区主要农产品
大豆
水稻
春小麦
玉米 林木
人参 果园
鹿茸 三河马
因地制宜地布局农业
耕作农业区 耕作农业区
耕作农业区
小麦 玉米 水稻
二、农业布局特点
农业生 产区域
主要分 布地区
主要产品类型
耕作 松嫩平原、三江 农业区 平原、辽河平原
•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数量词产生兴 趣,培 养学生 能留心 观察周 围事物 、尝试 用数量 词表达 熟悉的 事物的 好习惯 。感受 数量词 儿歌的 语言美 。
•
6、借助图片、多媒体演示,采用自由 朗读、 指名朗 读,小 组读, 全班读 ,动作 演示、 创设情 景读等 不同的 方式正 确流利 的朗读 课文, 读出水 的神奇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副业、渔业等生产部门
之间的比例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 农业基地。
A HB F
G E
CM
D N
一、地理条件
自学 研讨
东北地区包括_黑__龙__江___、___吉__林_、___辽__宁_及内蒙古自治___东__部_。
东北地区气温低,一年一熟,土壤有机质易于积累
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自学 研讨
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西——大兴安岭
山地 北——小兴安岭 东——长白山地
森林资源丰富,为 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南——辽河平原 主要地形 平原 北——松嫩平原
东——三江平原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区域农业的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自学 研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取得区域农业竞争优势,每个区域 应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 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
1 第 【第四章】区域经济的发展
节 区域农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 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 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 .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 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的黑龙江沿岸。
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自学 研讨
农作物生长期长
农忙时,集中投入农业生产; 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等。
思考
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 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1)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 (2)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3)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4)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等
地形 土壤
高原
①影响农业生产的_类_型_;
平原
②有利于农业
山地
发展_多__种_经_ 营
黑土、黑钙土广布, 土层深厚、有机质 有利于农业生产 含量高
一、地理条件
自学 研讨
2、社会、经济条件
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 • 工业基础 农产品为工业原料。
(农牧兴工、工促农牧)
• 交通条件 交通发达、对外部分地区属于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
长春
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无霜期从南部的180天到最北部
的80天左右,降水量300-1000
沈阳
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 40° 渤海 同期。
黄海 朝鲜
日本海
气候弊端: 热量少,气候生长期短
农作物品种: 春小麦、大豆、玉米等
1、布局原则:因地制宜
•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
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
大农业生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分
平原地区:松嫩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
布
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长白山区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 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
的类型。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
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林▁牧业▁。
东北地区包含▁高▁原▁、▁平▁原▁和▁山▁地▁
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从而为农业
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土壤
五种陆地地形
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 农业生产。
• 人口密度 开发晚,人口密度低
(经营规模高,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二、农业布局特点
自学 研讨
1、布局原则:因地制宜
•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 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平原耕作农业区 山地耕林业区 高原畜牧业区
二、农业布局特点
自学 研讨
利:
(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
农产品的品质较佳。例如东北大米质量优。
(2)农作物病虫害较少,可以发展绿色农业。
(3)土壤有机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和淋溶作用弱,土壤肥沃
(4)春季积雪融化,既缓解春旱,又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一、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
五种农业生产类型
②地形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度最高的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 成为我国重要的__商__品__粮__基地、 ___林___业__基地和___畜___牧__业基地。
1、自然条件
120°
130°
①气候
50°
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
俄罗斯
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气候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 蒙古 生▁▁产▁品▁种、 ▁耕▁作▁制▁度和生产
土地资源丰富,居 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高原 内蒙古高原东部: 地势平坦,降水较多, 是优质草原牧场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有利于农业生产。
自然条件
类型、特点
影响
气候
最难改造
大部分属温带湿润、 ①生产品种 半湿润季风气候,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冬冷夏暖,雨热同季 生产季节(4-10月) ②易受:低温冻害
①大小兴安岭是我国 最大的林区(图4.6)。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 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 材产区,③延边盛产苹 果梨。④辽东低山丘陵 和半岛五陵区是我国 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⑤辽南是重要的 苹果产区。
①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 三河牛和三河马,是闻名 国内的良种。 ②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 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 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 条件。③广大农区的舍 饲养畜业发展较快, 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 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 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
玉米、大豆、小麦、兴安落叶松、
主要粮 (树、
水稻等作物
畜)种
樟子松、红松、 蒙古栎、白桦等
重要的羊、牛、 马牧畜生产基地
特 殊 分 布
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 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 减少。②小麦和大豆种植 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③水稻多种植在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 地。④随着育种和种植 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 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