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八大基本理论综述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一、理论基础(一)职业生涯选择理论1.特质-因素理论。
美波士顿大学帕森斯创立,是人们依据人格特征及能力特点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相应因素的职业。
2.人格类型理论。
20世纪60年代,霍兰德,是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库伦波茨探讨割个人的教育与职业偏好和技能是如何形成的。
认为影响职业生涯选择的因素包括:遗传素质和特殊能力、环境条件、学习经验、工作取向技能。
4.择业动机理论。
美心理学家佛隆认为,个体行为东地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
5.心理动力理论。
美心理学家鲍亭以佛洛依德的个性心理分析为基础,吸取特质-因素理论和心理咨询的一些概念和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个人内在动力和需求等动机因素决定职业生涯选择。
(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1.舒伯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
美职业心理学家舒伯提出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
2.格林豪斯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
准备、进入、早期、中期、后期五个阶段。
3.加里德斯勒五阶段模型。
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和下降二、职业生涯选择与决策(一)初步测试1.气质及其类型测评p50气质是个体生来就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总和。
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和粘液质2.人格及其测量人格是一个人区别另一个并保持相对稳定的非智能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的总和,心理性上成为个性。
卡特尔16pf量表;艾森克人格测试问卷(EPQ)3.性格评估考察个人与职业相关的性格特点,“我是怎样一个人”p144MBTI性格测评4.能力评估德能:道德修养、道德实践、道德影响力、道德选择智能: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技能: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特殊技能体能:生理、心理的健全程度5.施恩职业锚测评问卷,40个问题,测评出8类职业锚。
P17技术/职能型(TF)、管理型(GM)、自主独立性(AU)、安全稳定型(SE)、创业创造型(EC)、服务型(SV)、挑战型(CH)、生活型(LS)职业锚以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不取决于潜在的才干和动机;不是依据测评出来的能力、才干或动机、价值观,是依据自省和已被证明的才干、动机、需要和价值观,切实选择职业定位;是个人稳定的职业贡献区和成长区,但也可以变化和发展。
生涯辅导常用理论
生涯辅导常用理论生涯理论起源于美国,最早是以“职业辅导”形式出现的。
职业辅导是指由专业的机构帮助择业者确定职业方向、进行职业选择、并谋求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过程。
1908年,“职业辅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Parsons)创办了“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并于1909年撰写了《选择职业》著作。
该书第一次运用了“职业辅导”这一专门学术用语,建构了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以及人职相配的职业指导模式,标志着职业指导活动的历史性开端。
帕森斯的理论成为以后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石。
20世纪60年代以来,职业生涯理论和实践获得蓬勃发展。
90年代中期由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并为人们所接受。
综合具有代表性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按其历史的演进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流派,即:特质论、生涯发展论、适应论、建构论。
一、特质论全称为“特质因素论”(Trait-and-Factor theory),“特质”是指能够心理测验所测得的特征;“因素”,是指能够胜任工作表现必须具备的特征。
特质因素论就是研究个人心理特质与职业因素相匹配的理论。
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帕森斯(Parsons)、霍兰德(John Holland)。
霍兰德将美国社会中的职业归纳为六大类型,在1971年提出的类型论是特质因素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
这个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在“职业选择”这个焦点上。
适合使用特质论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学生,适合做生涯教育,展望未来时可以把视线放窄,做更高概率的事情。
第一类是上班后三年左右,他在第一段生涯已经完成社会生存和职场适应话题,但又不太满足原来职业的生态,所以适合用特质论做一个全面的梳理,把已经形成的特质做一个自我认知,同时给他更好的定位。
特质论不是把你定死在一个职业,而是帮助你找到成功更高概率的地方。
二、生涯发展论关注的焦点是生涯发展问题。
舒伯理论观点雏形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他认为“生涯选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
职业指导八大基本理论综述
职业指导八大基本理论综述职业指导工作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的、全面的、专业的职业指导服务。
本研究对八大基本职业指导理论的提出、内涵、做法等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职业指导实践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标签:职业指导八大理论0 引言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职业指导工作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
笔者在综合文献的基础上,对职业指导八大理论进行综合阐述。
1 特质因素论Parsons的特质因素论是最早提出来的职业指导理论。
强调个人的特质和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
他认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通过心理测量工具的评估个人的能力、态度、兴趣等,其次,要了解各行各业达到成功的需要和条件、优缺点、酬劳、计划以及未来的展望等;最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配合作为职业辅导的最终目标。
特质因素论特点是它着重于个人性向、成就、兴趣、价值观、人格和职业条件的匹配。
2 Roe的亲子影响理论Roe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了亲子影响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儿童时期人格成长会职业选择的影响。
它的重点在需要的概念上。
Roe吸收了马斯洛需要层次来丰富她的观点,提出了儿童期的需要满足经验可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的理论。
而儿童期的需要满足主要通过父母来实现,因此,她于1957年提出了亲子互动模式,将亲子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形态:注意孩子、逃避孩子、接受孩子。
每一种形态都会满足儿童不同的需要,进而影响儿童形成不同的人格形态,并最终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
3 Bordin等人的心理动力理论Bordin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论起源于精神分析,强调人的内在动力与需要等动态因素的心理作用在个人选择职业历程中的重要性。
Bordin等人认为职业是用以满足个人需要的,如果个人有自由选择的机会,那么必定会选择以自我喜好的方式来寻求满足需要而避免焦虑的职业。
职业指导师新理念综合
第一章、职业道德职业守则内容:热爱工作,坚定奉献的信念/ 刻苦钻研业务,增强技能提高素质/ 遵守律规,以人为本,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关系。
职业道德意义:充分体现职业指导人员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和标准/ 充分显示人性化的行为准则在职导人员这个职业上的具体要求。
职业道德内容:以人为本尊重服务对象、尊重差异不歧视服务对象、尊重隐私保守秘密、明确与服务对象的关系,避免产生依赖、事先与服务对象讨论工作重点,达成一致、给服务对象介绍合适的职业指导人员、主动解释,使服务对象知情(知情权/责任分担)、维护形象对服务对象负责、提升职业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二、就业与职业发展(第二章至第六章)失业分类:结构性/摩擦性(时间差)/ 需求不足性/季节性/周期性/ 隐性(边际劳动生产率<=0)/ 自愿。
摩擦性失业原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信息不完善不对称。
失业影响:经济紊乱效率低/产生社会问题/失业者的精神物质损失。
(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灵活就业分类: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派遣就业。
就业方针:以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镇劳动力为出发点,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展就业门路,促进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指导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
积极的就业政策:经济拉动/再就业扶持/灵活就业/农村流动/大学生就业政策。
再就业政策:五大支柱(经济拉动/政府扶持/市场服务/政府调控/社会保险)、六个领域(中小企业/第三产业/ 多重经济形式/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务输出/灵活就业)、十项措施(免税/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就业援助/主辅分离/就业服务/财政投入/社保/企业裁员/ 社区平台)。
免税税种: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劳动力市场的核心: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目标模式: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
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形成的标志:主体地位真正确立/ 机制灵活功能完善/ 政府促进就业,扶持困难群体。
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有哪些
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有哪些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有哪些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我想是时候好好地做一份职业规划了。
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有哪些,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有哪些11.理性决策理论——源于经济学的决策论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应用,认为职业规划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增进个体的决策能力或问题解决能力。
2.职业发展理论——是从发展的观点来探究职业选择的过程,研究个体职业行为、职业发展阶段和职业成熟的职业指导理论。
3.心理发展理论——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研究职业选择过程,认为职业选择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需要、促进个体发展。
心理发展理论主张职业指导应着重“自我功能”的增强,因为如果个人的心理问题获得解决,那么包括职业选择在内的生活问题就会顺利完成而不需另行指导。
4.人-职匹配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而某种个性特质与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相关联。
人人都有选择与其特质相适应的职业的`机会,而人的特性是可以用客观手段加以测量的。
职业指导就是要帮助个人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以达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
人-职匹配已成为职业选择的至理名言。
在实施职业指导的国家,人-职匹配理论的咨询模式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
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有哪些2根据职业规划专业书籍《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的定义:人生职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1)探索阶段:15岁~24岁之间;(2)确立阶段:24岁~44岁之间,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工作周期中的核心部分。
这一阶段包括了三个子阶段:尝试子阶段(25岁~30岁之间)、稳定子阶段(30岁~40岁)、以及职业中期危机阶段(在30多岁和40多岁之间的某个时段上);(3)维持阶段:45岁~65;(4)下降阶段:66岁以上,当退休临近的.时候。
处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人,应考虑不同的事情。
职业指导理论综述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00年
《 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和 汉文综合版 )
J 1 0 0第 2 卷第三期 u. 1 2 9
总第 6 5期
职业指导理论综述及其相关概念 的界定
黄利群
( 湖南信息工程学校 湖南长沙 40 2 ) 11 5
l 摘 要 J 职业指导足一 个涉及教育学、 心理学、 社会学、 经济学及信 鉴定,把被指导者的人格类型和相应的职业群予以匹配 这种理论 息 学等多种 学科的 综各体。 文首先对国外 本 职业指导的 主要理论 进行阐述, 注意了人格的整体性,并归纳出与人格类型一致的职业,在实践中 然后 综述了 理论界、 我国 教育界在职 业指导研究 得的 中取 理论成果, 相关概念如 可指 导人们选择 与其人格类型 比较一致 的职业 , 切合实际 。 并对 更 而且 , 生 涯教育、 职业指导 等进行了界定 其职业类型的划分几乎概括了美国职业词典上所有的职业,具有科 l 键 侧J 关 职业指导 理论:生涯教育: 职业指导 学性 和可操作性 。 1 导 语 . 23 . 需要论。15 年,美国心理学家安妮 ・ 91 罗欧 ( o R eA)提 随着我国所有制 和产业 结构 的调整 ,以及 劳动用工制 度改革 的 出了 “ 需要论 ” 是人职 匹配的一种说法 ,该理 论的主要观点是: ,也 不断深化,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发展多种就业形式,运用 个人需要层次决定着职业选择的倾向,职业选择的意义在于满足个 市场 调节就业结 构,形成 用人单位 和劳动者双 向选 择 、合理 流动的 人需要 。这种理 论明显受到马斯 洛需要层次理论 的影响,提出 了新 就业机制,为职业指导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职业指导并非指单 的职业指导目标取向。 纯的职业咨询和心理诊断过程 ,亦有别于 “ 思想教育工作”和 “ 政 以上三种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反映了硒方职业指 策咨询” ,同时,职业指导师也不同于教师和心理医生。 职业指导是 导的 目标取 向从人尽其材方面向职业满足方面发展。 个涉 及教育学 、心 理学 、社 会学 、经 济学及信息 学等多种学科 的 24 . 职业 发展理论 。 0 2 世纪 5 年代 以后 , 国心理学家金兹伯 O 美 综合体 。 格 ( i br) 萨帕 ( ue)提 出了 “ Gn eg 和 z S pr 职业发展理论 ” 。这种理论
(完整版)职业指导相关理论
职业指导理论发展职业指导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1902年,德国出现了专门的职业指导活动。
1903年,Parsons在美国波士顿宣传职业指导,但职业指导为人们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实施研究,以1908年Parsons在波士顿创立职业局为标志,最初的职业指导只是作为解决失业和就业问题的一项工作,后来逐渐发展到教育领域和心理咨询领域。
目前,职业指导已成为许多国家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职业指导的实践工作为职业指导理论提供了重要来源,而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技术的发展则使职业指导理论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战后,社会学家和职业指导工作者广泛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职业问题。
50年代后,逐渐形成更多的职业指导理论派别,职业指导理论趋于系统化和多样化。
职业指导理论的变化是随着职业指导实践的发展而发生的。
在职业指导发展初期,Parsons提出了著名的“职业选择三大原则”,即职业指导涉及到的三个主要因素:了解工作性质和环境,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爱好,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和匹配。
Parsons的职业指导模式,适应了当时美国工业化的要求,对职业指导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后来,美国职业心理学家E.G.Williamson发展了Parsons的职业选择三原则,提出了著名的“特质因素”理论。
特质因素论后,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职业理论。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后来发展的Roe.A(1956)的心理动力论和John L Holland(1966)“人格类型理论”。
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职业或人的某些特质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重要性。
职业指导理论还有很多,如职业认知决策类理论、社会学方面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有数十种之多。
注:John L Holland(1966)“人格类型理论”1959年霍兰德以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
这是一种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其理论观点在于: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个人职业选择分为六种“人格性向”,分别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工作性质也分为六种:现实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艺术性的、社会性的、开拓性的、常规性的。
职业指导师中高级理论资料整理
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业、管理咨询业和社会服务业三个主要方面。
衰落和消退的职业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
在现代职业的发展与变动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中间层次和中等地位的职业发展较快。
6、工作分析与职业胜任
146
工作分析
指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对工作岗位本身以及任职者所需的知识、技能、条件进行分析,以获得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的过程。有人将工作分析所要回答的问题归纳为6W1H,即做什么(what),为什么(why),用谁(who),何时(when),在哪里(where),为谁(tor whom),和如何做(how)。这6W1H基本上概括了工作分析所要收集的信息内容。通过对所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就是各个岗位的岗位说明书。
4
以人为本
就是要千方百计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
5
尊重差异,不歧视
不得因为服务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而歧视服务对象;不去从服务对象的特点或实际出发,忽视服务对象的需要,忽视人权的尊重,所实施的指导和措施不能体现人性化。
6
与服务对象关系
98
在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具体措施
一是要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二是要实施公共性的职业指导;三是要实施两个“联结”的职业指导;四是要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支持;五是要采取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特征;六是要利用现代训练技术手段,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
101
学校职业指导内容
就业观念指导,(其中包括了解职业、了解自我);就业政策法规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指导;社会适应指导。
10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征
职业生涯辅导理论
职业生涯辅导理论概述职业生涯辅导理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个人在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中实现自我认知、职业决策和规划的过程。
这些理论形成了指导职业生涯辅导实践的基础框架,有助于个人提高职业发展的潜力和实现职业目标。
主要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反馈机制来塑造的。
在职业生涯辅导中,行为主义理论强调通过训练和反馈,帮助个体建立必要的职业技能和习惯。
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关注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和成熟过程。
在职业生涯辅导中,该理论帮助辅导师理解个体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从而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和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获得的。
在职业生涯辅导中,辅导师可以利用社会认知理论来鼓励个体参与职业探索和学习,通过模仿成功的角色模型来提升自我职业发展水平。
应用方法职业测评职业测评是通过测量个体的兴趣、价值观、能力和个性特征等来帮助个体认识自我并做出职业决策的方法。
常用的职业测评工具包括MBTI、职业兴趣测评等。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指帮助个体设定职业目标、制定实现路径和行动计划的过程。
通过职业规划,个体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需要提升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职业辅导职业辅导是指通过和个体的沟通和引导,帮助个体解决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辅导师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来帮助个体克服职业发展中的挑战。
结语职业生涯辅导理论为个体在职业发展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认识自我、明确职业目标并实现职业规划。
通过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支持,个体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职业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和成就。
职业与职业指导理论
明尼苏达的工作适应理论
1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理论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 尔森管理学院提出的一种职业指导理论。
2
该理论认为,个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应程度取 决于个体在工作中的需求满足程度和价值观实现 程度。
3
为了提高适应度,该理论强调了职业信息探索、 技能培训和职业咨询的重要性,以帮助个体更好 地了解自己和职业环境。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质, 如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这些特质与职业 岗位的要求相匹配是实现人职匹配的关键。
霍兰德的类型理论
霍兰德的类型理论是一种人格与职业匹配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提出 。
该理论将人格类型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 每种类型都有独特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
05 职业指导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
智能推荐职业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个人兴趣、技能和市场需求,为求职者推荐 适合的职业。
职业发展预测
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未来职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变化,为求职者提 供前瞻性的职业规划建议。
个性化职业咨询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服务,满足不同求职者的 需求。
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
持续学习与技能更新
鼓励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
跨领域合作与跨界发展
培养个人的跨领域合作能力和跨界发展思维, 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职业规划与自我实现
引导个人进行长期职业规划,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社会对职业指导的需求与挑战
就业压力与职业迷茫
职业指导师中高级理论简版(打印版)
第一:职业道德职业守则:1、热爱本职工作2、刻苦钻研业务3、遵守国家法律信念:职业指导人员的一个信念:以助人为快乐,以助人为荣耀基本宗旨:促进服务对象自我调整、自我成长、自我实现。
两个牢记:为了更多人的受益,我们需要终身学习。
遵纪守法不仅是我们的基本义务,也是我们助人的基本前提。
规范的九方面:1、以人为本,尊重服务对象2、尊重差异,不歧视服务对象3、主动解释,使服务对象知情4、事先与服务对象讨论工作重点,达成一致5、明确与服务对象的关系,避免服务对象产生依赖性6、给服务对象介绍和市的职业指导人员7、尊重隐私,保守秘密。
8、提升职业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9、维护形象,对服务对象负责。
第二:就业和就业政策就业政策:1、经济拉动就业政策2、再就业扶持政策3、灵活就业政策4、农村流动就业政策5、大学生就业政策再就业政策:五大支柱(经济拉动、政策扶持、市场服务、政府调控、社会保险)六领域(中小型企业、第三产业、多种经济形式、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输出、灵活就业)、十项措施(税费减免政策、小额贷款政策、社保补贴政策、就业援助政策、主辅分离政策、就业服务政策、财政投入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企业裁员政策、社区平台政策)就业者: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包括现役军人。
就业形式划分:城乡划分、产业划分、灵活和稳定程度划分、劳动力利用的饱满程度划分就业的困难:一个主要矛盾、三个基本特征、一个焦点失业: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劳动者失去了运用生产资料进行活动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
在我国,失业是指在法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没有或失去工作及职业,在一定的时间内,虽进行求职但仍然找不到工作或职业,从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失业率:一般指城镇失业率。
等于城镇失业人数除以城镇从业人员加失业人数之和失业类型:1、结构性失业(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2、摩擦性失业(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3、需求不足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5、周期性失业6、隐性失业7、自愿失业职业指导的作用:1、促进劳动保障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职业生涯理论
研究和对职业信息的搜集整理,都是相对独立地进行的 Holland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职业兴趣与各种职业之间关系 的理解变得容易了
2016/6/16
人力资源开发
27
具体应用
有高分的同学
特别注意艺术型高分 二个类型同时高的同学
社会和研究型同时高 企业型和研究型同时高
艺术型A 艺术和表演 (Artisti 等具有创造 c) 性、变化性
的工作,重
视作品的原 创性和创意
内装潢设
计师
P26
社会型(S)人的特点
4号
对人感兴趣 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敏感的关系体验 服务他人、微笑 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教师、护士、心理咨询 师
P27
社会型 S
类型
喜欢的活动
◆霍兰德的人格—职业匹配理论
◆沙因的职业锚理论
“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 帕森斯(Frank Parsons) 认为:人与职业的匹配是 职业选择的焦点。 帕森斯认为,每个人都有 自己独特的特质模式,每 种特质模式的人都有其相 匹配的职业类型,当人的 特质与职业的因素匹配时 ,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 大。
⊕ 主观、仁慈 ⊕ 赏识,也喜欢被表扬 ⊕ 协调 ⊕ 基于体验的 ⊕ 关注人和关系 ⊕ 善良、善解人意 ⊕ 心灵 ⊕ 价值、人情 ⊕ 法不容恕、情有可原
判断 J
知觉 P
按部就班 随时控制 明确规则和结构 有计划、有条理 快速判断、决定 确定 最终期限 避免“燃眉之急”的压 力
⊕ 随遇而安 ⊕ 不断体验 ⊕ 确定基本方向 ⊕ 灵活的、即兴的 ⊕ 喜欢开放、获取 ⊕ 好奇 ⊕ 新的发现 ⊕从最后关头压力中得到动力
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理论
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理论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生涯阶段理论“职业锚”与”边界”论一、职业选择理论择业动机理论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职业性向理论特质-因素理论择业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对个体择业行为的研究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冬季强度及效价与期望值成正比F为动机强度,指积极性的激发程度;V为效价,指个体对一定目标重要性的主观评价;E为期望值,指个体估计的目标实现概率。
职业性向理论美国心理学教授Holland认为,职业性向,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他基于自己对职业性向的测试研究,将个人的职业性向划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开拓型和常规型六种;同时,他将职业类型也相应地分为上述六种类型。
该理论强调个人的职业性向与职业类型的适应性。
霍兰德的“六边形”事业型•偏好能够影响他人和获得权力的活动。
•自信、进取、精力充沛、盛气凌人。
常规型•顺从、高效、实际、缺乏想象力、缺乏灵活性。
•偏好规范、有序、清楚明确的活动。
社会型实际型•偏好技能、力量、协调性的体力活动。
•害羞、真诚、持久、稳定、顺从、实际。
•偏好能够帮助和提高别人的活动。
•社会、友好、合作、理解。
艺术型•偏好需要创造性表达的模糊且无规则可循的活动。
•富于想像力、无序、理想主义、情绪化、不实际。
学者型•偏好需要思考、组织和理解的活动。
•分析、创造、好奇、独立。
不同类型的人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人的特点(1)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强的工作(2)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3)不善言辞,不善交际适宜的职业主要指各类工程技术工作、农业工作。
通常需要一定体力,实际型需要运用工具或操作机器。
主要职业有:工程师、技术员。
机械操作、维修安装工人,矿工、木工、电工、鞋匠等,司机,测绘员、描图员,农民、牧民、渔民等。
主要指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工作。
主要职业:自然科学和(1)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学者型(2)喜欢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调研型)(3)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专家,化学、冶金、电子、无线电、电视、飞机等方面的工程师、技术人员,飞机驾驶员、计算机操作人员等。
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理论
职业选择是劳动者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 凭借自身的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 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
职业选择理论
特质—因素理论 择业动机理论 人格类型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职业锚理论
职业选择理论
特质—因素理论(职业——人匹配论) 指出应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体条件和职业需
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 理论
主要内容:
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总生命空间中的个体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职业选择理论
是么是职业选择?
职业选择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会受许多 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职业声望、职业分层、职业期望与 职业成功等因素,是决定人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因而这些因素对职业选择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生命线练习 分析生命线上的各种事件,看看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你,
使你成为今天的你? 分享
总结
优点
➢ 舒伯将其理论名为“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的心理学” (differential-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汲取了四大领域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华,建构了完整的生涯发展 理论,是现今生涯辅导重要的理论基础。
C:现代、井然的岛屿。 E:显赫富庶的岛屿。居 S:友善亲切的岛屿。居
岛上建筑十分现代化, 民善于企业经营和贸易, 民个性温和、友善、乐
以完善的户政管理、地 喜欢说服和影响别人, 于助人,社区均自成一
政管理、金融管理见长。 做事高效。经济高度发 个密切互动的服务网络,
岛民个性冷静保守,有 展,处处是高级饭店、 人们重视互助合作,重
195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发表文章,提出“生涯” 的概念
职业指导的基本观点
职业指导的基本观点
职业指导的基本观点是帮助个人实现职业发展和成功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指导的基本观点:
1. 自我认知:职业指导强调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能力和个人特点,通过自我评估来确定适合的职业方向。
这包括了解个人的优点、弱点和潜在的发展领域。
2. 职业探索:职业指导鼓励个人主动探索和了解不同的职业选择。
这可以通过职业调查、实习、网络、交流等方式进行。
个人应该掌握关于各个职业领域的信息,了解所需的技能和背景,以便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
3. 目标设定:职业指导强调设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包括确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并设定评估进展的指标。
4. 学习和发展:职业指导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这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专业认证等方式进行,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职业需求。
5. 职业管理:职业指导强调主动管理个人的职业道路,包括寻求发展机会、制定职业计划、调整职业方向等。
个人应该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环境,并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6. 自我营销:职业指导意识到个人需要学习有效的自我营销技
巧,包括书写简历、面试技巧、网络个人品牌建设等。
个人应该能够展示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吸引潜在雇主或合作伙伴的注意。
7. 职业满意度和平衡:职业指导也关注个人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个人应该寻求与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相符合的职业,追求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上述观点是职业指导的基本原则,帮助个人在职业发展中更加明确和成功地前进。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综述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评述职业生涯规划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是经济发展、职业分化、技术进步、经济周期波动而产生失业问题并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后,社会为解决就业问题而做出努力的产物。
通过近百年来的大量研究与不断发展,经历了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辅导再到生涯辅导的转变,已经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的职业快速更替,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长。
在此背景下,西方学者提出的职业辅导和生涯规划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本文在述评国外生涯辅导理论演变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历史背景、理论要点及对企业员工生涯规划工作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职业生涯理论的介绍与述评Holland的类型理论Holland无疑是职业生涯理论的杰出贡献者。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Holland提出了一连串的研究假设与研究成果。
他假设多数人能被分到六种类型中,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环境也可分为同样的六种类型;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人格及所在的环境特性所决定的。
此外,他还将人格与环境类型分别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排成一个六角形。
其中“合适性”是其类型理论最为重要的一个假设,它是指不同类型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人与职业配合得当,其适配性就高。
Holland认为兴趣类型是理解个体如何在人格、兴趣和行为上有所不同的理论组织。
类型起源于遗传和产生兴趣和能力的直接行为,并累积成为以特宁的可以预期的方式从事某些行为的性向或倾向。
可以用代表兴趣的项目来测量类型,但是这些代表兴趣的项目表达的是人格。
职业生涯决策就是通过测量兴趣,即人格,找到与之相匹配的环境类型。
在Holland理论的指导下,大量测量职业兴趣的量表被开发出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职业偏好记录表、职业自我选择测验、斯特朗一坎培尔兴趣记录表。
然而个人——环境相适合的职业生涯决策观的基本假设是:个人的特点和他所选职业的特点相一致将产生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像满意、稳定和成就等。
职业生涯基本理论
企业型 常规型
实际型
三、罗伊的需要理论
(一) 理论简介 (二) 罗伊的职业分类 (三) 亲子关系与职业选择
一、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二、职业锚理论
职业发展:指从业者选择某一职业后, 伴随他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及策略, 这包括职业发展的道路方向选择和职业 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分配。
一、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第
第
一
三
节
节
职
第
职
业
二
业
生
节
生
涯 选 择 理 论
职 业 生 涯 发
涯 决 策 理 论
展Leabharlann 理论一、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 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三、罗伊的需要理论
职业选择: 劳动者依据自己的职业期望、
职业理想、职业兴趣,考虑自己的 特点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 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与自身素 质相符合的职业的过程。
(一)
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
循环式发展任务
(三)
一生生涯的彩虹图
(四)
理论的优缺点
二、职业锚理论
(一) 职业锚的含义 (二) 职业锚的分类 (三) 职业锚的意义
一、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二、克朗伯兹的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
一、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一)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假设
(二)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构成与基本内容
(三)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咨询上的应用
(四) 理论意义
二、克朗伯兹的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
(一)影响到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四类因素
1.遗传因素和特殊的能力 2.学习经验 3.环境状况和事件 4.完成任务的技能
职业规划的指导理论
职业规划的指导理论引言在现代社会,职业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个人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职业规划成为个人实现职业目标和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手段。
职业规划的指导理论起到了指导和帮助个人实现职业发展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职业规划的指导理论,探讨其在个人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应用。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模型霍兰德职业兴趣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根据职业中的特征和个人兴趣的匹配程度而提出的一种职业选型模型。
该模型将个人兴趣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根据个人对这六种类型的兴趣程度,可以得出一个兴趣类型代码,帮助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并在职业规划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二、斯特雷弗职业决策理论斯特雷弗职业决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斯特雷弗(Richard Strathdee)提出的一种职业决策模型。
该模型认为职业决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职业选择的意识阶段、信息获取阶段、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
通过严格按照这四个阶段进行决策,个人可以在职业发展中更加明确地定位自己的方向,减少迷茫和错误决策的可能性。
三、凯尔西职业发展理论凯尔西职业发展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凯尔西(Donald Super)提出的一种职业发展模型。
该模型将个人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锚定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和维持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任务,个人通过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职业发展。
四、卡西迪职业生涯理论卡西迪职业生涯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卡西迪(Howard Cassady)提出的一种职业生涯模型。
该模型认为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过程,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物质满足阶段、成就和地位阶段、独立和责任阶段、管理和领导阶段以及后继规划阶段。
通过了解和应用该理论,个人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策略,实现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基本理论
彩虹样本 彩虹样本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描绘你的生活角色
小李因为工作优秀, 小李因为工作优秀,新近升为公司的技术部经 可是担任经理期间, 理,可是担任经理期间,小李发现自己工作效率下 在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降,在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效 果却甚微,而技术方面却没有任何长进。 果却甚微,而技术方面却没有任何长进。小李考虑 自己是否适合做管理?就此寻求职业咨询。 自己是否适合做管理?就此寻求职业咨询。
C岛
岛上建筑十分现代化, 岛上建筑十分现代化, 是进步的都市形态, 是进步的都市形态,以 完善的户政管理、 完善的户政管理、地政 管理、金融管理见长。 管理、金融管理见长。 岛民个性冷静保守, 岛民个性冷静保守,处 事有条不紊, 事有条不紊,善于组织 规划。 规划。
R岛上的人喜欢运动,有 岛上的人喜欢运动, 岛上的人喜欢运动 机械及动手能力, 机械及动手能力,喜欢在 工作里接触实物、机械、 工作里接触实物、机械、 工具、动植物, 工具、动植物,及在户外 活动
R实用型人(doer)的特点 实用型人( 实用型人 ) • • • • • • • 喜欢具体的任务 缺乏社会交往能力 机械能力强 喜欢动手 做体力工作 技术性行业工作人员 工程师
I研究型人(thinker)的特点 研究型人( 研究型人 ) • • • • • • • • 任务取向 独立的 分析的 保守的 有智慧的 抽象的 计算机程序员 科学领域工作人员
内部一致性( ):位置关系 内部一致性(consistency):位置关系 ): 区分性( ):高 区分性(differentiation):高、低分差 ): 适配性( ):人格与环境匹配的程度 适配性(congruence):人格与环境匹配的程度 ): 抽象) (人——事;具体 事 具体——抽象) 抽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指导八大基本理论综述
发表时间:2009-05-22T10:30:03.98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5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张毅芳[导读] 本研究对八大基本职业指导理论的提出、内涵、做法等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职业指导实践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摘要:职业指导工作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的、全面的、专业的职业指导服务。
本研究对八大基本职业指导理论的提出、内涵、做法等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职业指导实践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职业指导八大理论0 引言
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职业指导工作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
笔者在综合文献的基础上,对职业指导八大理论进行综合阐述。
1 特质因素论
Parsons的特质因素论是最早提出来的职业指导理论。
强调个人的特质和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
他认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通过心理测量工具的评估个人的能力、态度、兴趣等,其次,要了解各行各业达到成功的需要和条件、优缺点、酬劳、计划以及未来的展望等;最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配合作为职业辅导的最终目标。
特质因素论特点是它着重于个人性向、成就、兴趣、价值观、人格和职业条件的匹配。
2 Roe的亲子影响理论Roe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了亲子影响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儿童时期人格成长会职业选择的影响。
它的重点在需要的概念上。
Roe吸收了马斯洛需要层次来丰富她的观点,提出了儿童期的需要满足经验可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的理论。
而儿童期的需要满足主要通过父母来实现,因此,她于1957年提出了亲子互动模式,将亲子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形态:注意孩子、逃避孩子、接受孩子。
每一种形态都会满足儿童不同的需要,进而影响儿童形成不同的人格形态,并最终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
3 Bordin等人的心理动力理论Bordin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论起源于精神分析,强调人的内在动力与需要等动态因素的心理作用在个人选择职业历程中的重要性。
Bordin等人认为职业是用以满足个人需要的,如果个人有自由选择的机会,那么必定会选择以自我喜好的方式来寻求满足需要而避免焦虑的职业。
4 Holland的类型理论Holland是生涯辅导理论的又一发展者,他的类型理论源于人格心理学的概念,认为生涯的抉择与生涯的调整是个人在对特定职业类型进行认同后,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或延伸。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Holland提出了一连串的研究假设与研究成果。
其四个基本假设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多数人均能被分类到六种类型中,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环境也可分为六种类型,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人们将搜寻可以让他们发挥技能与能力、表达他们的态度及价值并承担问题及扮演角色的环境;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人格及所在的环境特性所决定的。
此外,他还将人格与环境类型分别按照固定的顺序排成六角形。
5 格特弗兰德森(Gotthedson)的职业抱负理论职业抱负的发展是格特弗兰德森发展性理论的主题。
依据他所言,在职业发展中的自我概念是选择生涯的主要因素,而自我概念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个人的社会阶段、智力水准以及其他性别类型的经验等。
他认为,个人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大小及力量导向、性别角色导向、社会评价导向、内在独特自我导向等阶段。
在这发展的模型中,职业偏好融合了生理及心理成长所伴随而来的复杂性。
而职业偏好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在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渐增的职业抱负限制,也就是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认知的深入发展,职业抱负水平也将有相应的变化与发展,从而影响职业生涯的选择与改变。
6 克朗博兹(Krumboltz)的社会学习理论克朗博兹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社会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生涯选择的行为,特别强调社会因素和学习经验对生涯选择的影响。
克朗博兹认为,遗传天赋、环境条件和事件、学习经验以及任务进行技巧将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涯决定。
其中,环境条件和事件包括了社会因素、教育条件和职业条件,而任务进行技巧是通过遗传天赋、环境以及不同的学习经验的交互影响而形成的技巧,包括目标设定、价值澄清、确定选择方案以及职业信息的获得等。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生涯的选择是一种相互的历程,这种选择不仅反映人具自主的选择的结果,也反映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与要求。
同时,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生涯决定是人生长期的历程,不只是发生在一生中的某一阶段,而是从出生到退休连续不断的各种事件与任务进行技巧所决定的。
因而,必须在教育与生涯辅导中重视生涯决定技巧的教导。
7 舒伯(Donald 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舒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所谓“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形成,至青春期较为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职业生涯概念。
工作与生活满意与否,就在于个人能否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发现自我的机会。
用舒伯的话说,“职业生涯就是对自我的实践”。
而这个自我实现亦即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又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角色,以及不同的发展任务。
个人面对及完成发展任务的准备程度则体现了个人的生涯成熟度(Career Maturity)。
8 CIP(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桑普森(Sampson)、皮特森(Peterson)和里尔顿(Reardon)提出从信息加工取向看待生涯问题解决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该理论假设:生涯选择以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为基础;进行生涯选择是一种问题解决活动;生涯问题解决者的能力取决于知识和认知操作;生涯问题解决是一项记忆负担繁重的任务;生涯决策要求有动机;生涯发展包括知识结构的持续发展和变化;生涯认同取决于自我知识;生涯成熟取决于一个人解决生涯问题的能力;生涯咨询的最后目标是促进来访者信息加工技能的发展;生涯咨询的最终目的是增加来访者作为生涯问题解决者和决策制定者的能力。
该理论把生涯发展与咨询的过程视为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
该理论的提出者按照信息加工的特性构成了一个信息加工金字塔。
位于塔底的领域是知识的领域,包括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
中间领域是决策领域,包括了沟通-分析-综合-评估-执行五个阶段。
最上层的领域是执行领域,也称为元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本贤.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5).28.
[2]郑亮.个性化职业指导探索.中国培训.2004(10).56.
[3]王守忠、赵天武、论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中国大学生就业.
[4]王瑞敏.人的个性分析与大学生就业指导.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vol.7 No.3).
[5]周洁,张耀东.试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vol.1 No.1).55.
[6]王保义.个性化就业指导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5).19.
王本贤.生涯发展理论下的个性化就业指导.辽宁教育研究.2006(12).92.
[7]王本贤.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之对策研究.学术论坛.2006(10).202.
[8]范泽瑛,王尔新.试论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vol.24 No.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