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基本知识大全
老手养鱼知识点总结图解
老手养鱼知识点总结图解养鱼是很多人的爱好,也是一门技术活。
对于一些有养鱼经验的人来说,他们也许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往往很多人对于养鱼的知识点了解并不全面。
本文将从老手养鱼的角度对养鱼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广大养鱼爱好者更好地养护自己的宠物鱼。
一、鱼缸的选择养鱼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鱼缸。
鱼缸的大小对鱼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择鱼缸时,需要考虑到期望养鱼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鱼缸所占地方的大小。
一般来说,大型鱼类需要更大的鱼缸,而小型鱼类则可以选择较小的鱼缸。
二、水质管理水质是养鱼的重中之重。
稳定的水质对于鱼的生存和健康至关重要。
水质的测量可以通过测试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来完成。
因此,选用合适的过滤设备以及定时进行水质检测和水质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养鱼者应该了解鱼缸水的pH值、温度、氧气含量,以及水中的硝化细菌量等重要参数。
三、饲料选择正确的饲料选择对于鱼类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不同种类的鱼对于食物的需求和口味也各有不同。
因此,养鱼者需要根据所养鱼类的特点选用合适的饲料,并且控制饲料的数量和进食时间。
四、鱼群的配置在配置鱼群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种类鱼的大小、饲养环境、食性等因素。
不同种类的鱼可能会有不同的养护需求,养鱼者需要谨慎选择和配置各种鱼类,以免造成饲养不当引起鱼类的压力和争斗。
五、水草的种植水草不仅可以美化鱼缸,还可以提供鱼类的觅食地和藏身之处。
在鱼缸中种植水草还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质,并且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
当然,养鱼者需要根据所养鱼的种类选择适合的水草,以及进行必要的养护和修剪。
六、疾病预防鱼类的疾病是养鱼者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水质清洁、饲养环境卫生和合理的饲料。
此外,养鱼者还需要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情况,有病就要立即治疗,并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免传染给其他鱼。
七、日常养护日常养护包括鱼缸的清洁、水质的监测、饲料的投喂以及鱼的观察等工作。
养鱼者需要保持鱼缸的整洁,定期更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洁,并按时投喂鱼类。
养鱼常用知识点总结
养鱼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准备养鱼的基本设备1.鱼缸:选择合适大小的鱼缸,根据需要养的鱼的种类和数量来决定。
一般来说,建议初学者先选择10-20加仑(37.8-75.7升)的鱼缸。
同时,鱼缸的形状也需要考虑,一般有方形、长条形、圆形等不同类型。
2.过滤器:过滤器的作用是保持水质清洁,移除废物和有害物质。
可以选择内置过滤器、外置过滤器或者底部过滤器,根据鱼缸的大小和鱼的种类来选择适合的过滤器。
3.加热器:如果需要养温水鱼,就需要加热器来维持水温。
一般来说,温水鱼的适宜水温在22-28摄氏度之间。
4.水泵:水泵可以增加水流,促进氧气的循环,有助于提高水质。
5.灯光:适当的灯光可以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对水族生态系统有利。
6.水质检测仪:养鱼者需要定期测试水质,包括PH值、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指标,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节鱼缸水质。
7.清洁工具:包括水温计、水草剪、打气筒、水泵、吸管等工具,用于清洁鱼缸及进行日常维护。
二、养鱼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决1.水质问题:水质是影响鱼儿健康的重要因素。
水质不好会导致鱼儿感染疾病。
定期测量水质,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更换适量的水、添加水质稳定剂、清除废物等。
2.饲养问题:不同种类的鱼需要不同的饲养方式。
一般来说,成鱼需要每天喂食一次,而幼鱼需要每天喂食2-3次。
注意不要过度喂食,避免饲料残留或污染水质。
3.疾病问题:鱼类疾病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一旦发现鱼儿出现异常行为、食欲不振、体色变深或者水质异常,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疏通鱼缸水质、更换饲料、使用药物治疗等。
4.行为问题:有些鱼类是群居动物,需要在鱼缸中成群养殖,不能单独饲养。
另外,部分鱼类是肉食动物,需要提供适量的活鱼或者冻干鱼等。
对于不同种类的鱼类,需要了解它们的行为特点,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饲料。
5.繁殖问题:如果鱼类开始产卵,需要提供适宜的水温和饲养环境,调节水质、营养和氧气等,促进幼鱼的孵化和成长。
养鱼知识大全
养鱼知识大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身边养鱼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开始踏上养鱼的不归路,嗯~~不归路~~,但是在刚刚涉足时大家可能会感觉很迷茫,我该养什么?需要怎么养?如何能养好?1、养好鱼要先学会买好鱼:健康的鱼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上层鱼除外)、争抢食物,游姿自然、悠闲,尾鳍清澈透明、飘逸,眼珠清晰,个体大。
沉底、浮头、游动现挣扎状,有外伤、白毛、白点,尾鳍肥厚、混浊、严重血丝、体色灰暗、眼珠混浊、单身独处,拒食的或以身体擦缸的都属病鱼,一定不能购买。
2、如果准备将几个不同品种的鱼混养在一个缸里,就要照顾到不同种鱼之间的相容性,凶猛的鱼和温和的鱼不能共养;个体差异太多的不能混养(温和鱼种可以考虑);水质要求不同的不能混养等等。
3、购买时,性格生猛的和大中型鱼,不仅要充气保氧,盛装的外层还要再套一个黑色袋,以减少外界对鱼产生干扰。
高档鱼应各条单独装袋,以免相互碰触导致损伤。
冬天买鱼还要注意保温。
装鱼的塑料袋一定要厚实可靠,特别是那些有硬鳍的鱼更应注意。
4、热带鱼买回家后不要急于入缸,要先将装鱼的塑料袋浸入鱼缸十至二十分钟后再打开,让缸里的水分几次倒流入袋里,同袋里原先的水逐步混合,以使鱼儿逐步适应水温、水质。
如有灯光照射,应将灯光关掉,在黑暗中鱼儿比较安静,不易受惊。
5、热带鱼最适宜24℃-28℃范围内生活,夏天达32℃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突然温度变化过大,热带鱼就无法适应。
所以,在购鱼前不仅要调好自家水族箱的水温,还要注意到水族店的水温和你家鱼缸的水温偏差不宜大,一般4℃以内是允许的。
如果两者水温偏差过大,宁愿暂时不买,也要多跑一趟将水温调整到基本一致后再买。
6、鱼缸不能一次换水过多那样会导致水质不适症发生。
水质包括ph值、硬度、氯离子、溶氧量、硝酸盐、硫化物、蛋白质及混浊度等。
热带鱼已适应了在原来的水质中生活,如果全部换水,突然改变了水质,它们就无法适应,使体质下降而得病。
如需要沏底洗缸时,亦应留好大部分旧水,洗完缸后将留下的水回到缸内后再加新水。
养鱼基础必学知识点
养鱼基础必学知识点
1. 鱼类的生理特点:了解鱼类的生理特点,包括呼吸、消化、生殖等
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理解鱼类的养殖需求和行为习性。
2. 鱼类饲养环境:了解鱼类适宜的水质和温度要求,确保提供适宜的
养殖环境,包括水质管理、水温控制和适当的水流等。
3. 饲料和喂养:了解鱼类的饲料需求和喂养方法,根据鱼类的种类和
生长阶段选择适当的饲料,并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和频率。
4. 疾病防治:了解常见的鱼类疾病和防治方法,包括病原体的识别、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保障鱼类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5. 繁殖和育种:了解鱼类的繁殖和育种方法,包括性别的鉴别、繁殖
行为和繁殖池的建设,以提高鱼类的繁殖率和品质。
6. 渔获后的处理和运输:了解鱼类的捕捞方法和渔获后的处理措施,
包括杀菌、冰藏、运输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鱼类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7. 鱼类养殖管理:了解鱼类养殖的日常管理要点,包括鱼类的负荷控制、生长监测、养殖设备的维护等,以提高养殖效益和鱼类的健康。
8. 监测和记录:了解鱼类养殖中的监测方法和记录要点,包括水质监测、饲料消耗量的记录等,以便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和解决问题。
9. 保护生态环境:了解鱼类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养殖对水体和周围环境的污染。
10. 法律法规和养殖政策:了解相关的鱼类养殖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在养殖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以避免违法和不良影响。
养鱼知识点总结
养鱼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鱼类基本知识1. 鱼的基本分类鱼类是脊椎动物的一个类群,包括了许多种类,按照生活环境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两大类。
淡水鱼又可以分为热带鱼、冷水鱼等不同的种类。
海水鱼可以分为珊瑚鱼、海水观赏鱼等不同的种类。
2. 鱼类生态习性鱼类的生态习性主要包括饮食习性、活动方式、繁殖方式等。
了解鱼类的生态习性可以帮助养鱼者更好地照顾养鱼。
第二章:养鱼前的准备1. 鱼缸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鱼缸是非常重要的,鱼缸的大小、形状、材质等都会影响鱼类的生活环境。
通常情况下,鱼缸的大小应根据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来选择。
另外,鱼缸的摆放位置也要考虑到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
2. 水质检测与处理养鱼时,保持水质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水质检测仪器对水质进行监测,了解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指标。
同时,还可以通过过滤器、换水等方式来处理水质。
3. 鱼类的选择在选择鱼类时,需要考虑鱼类的种类、数量、鱼群的搭配等因素。
不同种类的鱼类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养鱼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养鱼经验和鱼缸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鱼类。
第三章:水族箱的日常养护1. 饲养的技巧在饲养时,可以根据鱼类的食性选择合适的饲料。
此外,还要控制饲料的数量,避免过度喂食。
另外,在水族箱内设置合适的过滤器、加热器等设备,有助于维持水质的稳定。
2. 定期清洁鱼缸定期清洁鱼缸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定期更换水、清理鱼缸内的杂物等方式来维护水族箱的清洁度。
3. 鱼类的疾病防治鱼类也会患上各种疾病,如白点病、霉菌病等。
在发现鱼类出现异常症状时,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第四章:鱼类繁殖保健1. 鱼类的繁殖一些鱼类可以在家庭水族箱中繁殖,如孔雀鱼、锦鲤等。
在进行繁殖时,需要注意保持水质的稳定,提供合适的产卵场所,为鱼类提供合适的食物等。
2. 繁殖后的护理鱼类产卵后,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工作,如保持水质的干净、提供适宜的饲料等。
同时,要避免其他鱼类伤害鱼卵和幼鱼。
养鱼基本知识大全
养鱼基本知识大全一、几个基本概念1. 鱼类的食性肉食性:如鲶鱼、鳜鱼等;杂食性:鲤鱼、鲫鱼、罗非鱼的等;草食性:草鱼;滤食性:鲢、鳙鱼。
根据鱼类的食性不同,在池塘养鱼生产中进行合理搭配。
2. 适应水温根据鱼类适应水温不同可将鱼类分为热带鱼、温水鱼和冷水鱼。
热带鱼:一般适应水温低线为10℃左右,如罗非鱼水温降至12℃时开始死亡,最高适温可达40℃,适应水温为16~40℃,最佳适温28~32℃。
温水鱼:适应水温多为0~32℃,如鲤鱼,当水温达10℃时开始摄食,最佳生长水温为24~30℃。
冷水鱼:适应水温上线在20℃左右,如适应水温为4~20℃,最佳生长水温为12~18℃,当水温超过24℃时停止摄食,容易死亡。
二、池塘养殖与调控1. PH值鱼类最适PH值为7.0~8.5,当PH值<4或>10.6时全部死亡。
PH值<7时,鱼体血液中PH值下降,使血液中的氧分压减少,降低血红蛋白载氧能力,并可直接破坏鳃组织细胞和表皮,导致鱼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
同时低PH值影响到水体中细菌、藻类的生长繁殖,减少鱼的天然饲料。
当水体中PH值>7时,会影响到水体中的NH3-NH+4离子平衡,增加了具有毒性的非离子氨浓度,对鱼类造成危害,同时会使鱼分泌大量粘液影响呼吸。
调控:当水体中的PH值小于7时可用生石灰调节,反之PH值高于9时,调节较困难且造价较高,不宜提倡。
2. 溶解氧1) 溶解氧对鱼类影响鱼类是用鳃呼吸水体中的溶解氧,当水中溶解氧低于4毫克/升时,鱼类减食量13%;低于3毫克/升时,减少吃食36%;低于2毫克/升时,减少吃食54%;低于1毫克/升时,停食,出现浮头现象,严重时出现泛池。
2) 溶解氧来源水中溶解氧有两条途径。
一是水体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是空气中氧气扩散溶解于水中。
在晴天情况下,池塘水体溶氧95%以上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培育好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极其重要。
3) 水体中氧气消耗水体中耗氧分生物耗氧和化学耗氧,生物耗氧指水体中鱼类、浮游动物等动物呼吸及夜间无光时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呼吸耗氧。
养鱼所有知识点总结
养鱼所有知识点总结一、选择合适的鱼缸1. 鱼缸的大小:选择适合养鱼种类和数量的鱼缸,一般来说,每条小型鱼需要约1-2加仑的水,而大型鱼需要更大的空间。
2. 鱼缸的形状:水族箱形状通常分为长方形、方形和圆形,选择合适的形状可以更好地展示鱼儿的美丽。
3. 鱼缸的材质:常见的鱼缸材质有玻璃和塑料,玻璃鱼缸透明度高,但相对较重,而塑料鱼缸轻便易携带。
二、水族箱准备1. 水质测试:确保水质符合鱼类的生存要求,包括pH值、氨、硝化物、硝酸盐等指标。
2. 过滤系统:选择合适的过滤系统来保持水质清洁,包括内置过滤器、外置过滤器、底部过滤器等。
3. 水温控制:根据鱼类的需要来调节水温,通常来说,热带鱼需要水温在75-80华氏度。
三、选择合适的鱼类1. 鱼类的种类:从观赏鱼到热带鱼,选择适合自己的鱼类是非常重要的。
2. 鱼类的数量:根据水族箱的大小来确定鱼类的数量,不要过度放养以免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四、饲养管理1. 饲料选择:根据鱼类的食性选择合适的饲料,包括颗粒饲料、冻干鱼食、活体饲料等。
2. 饲养频率:根据鱼类的食量和种类来确定喂养频率,一般来说,每天喂养一到两次。
五、鱼类疾病防治1. 疾病的预防:保持水质清洁,提供适当的食物和适宜的环境是预防鱼类疾病的关键。
2. 疾病的识别:了解常见的鱼类疾病症状,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六、定期水族箱清洁1. 定期水质测试:定期测试水质,保持水质清洁,根据测试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
2. 换水和清洁:根据水质测试结果,定期更换一部分水,清洗过滤器和鱼缸内壁,以保持水质清洁。
七、鱼类繁殖1. 繁殖环境:提供适当的繁殖环境,包括适当的水温、充足的食物和隐蔽的场所。
2. 繁殖管理:了解特定鱼类的繁殖习性和繁殖技巧,帮助鱼类顺利繁殖。
八、鱼类自然环境模拟1. 提供足够的游泳空间:根据鱼类的大小和数量,确保它们有足够的游泳空间,避免过度拥挤。
2. 提供适宜的水生植物:选择适合的水生植物放入水族箱,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为鱼类提供自然栖息地。
养鱼常识--养鱼知识
养鱼常识-养鱼知识养鱼知识内容来自用户:sanlente初学养鱼,水是关键一、缸和水的准备初学养鱼,关键是基本知识要知道。
水,是关键。
饲养方法的研究缸的准备主要是清洁和消毒。
消毒我是采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彻底,还没有化学药物消毒后遗留的的问题,同时还是最环保的方法。
要注意的是消毒时先把缸放平稳,一定要平稳,否则容易裂的。
然后要先加少量沸水,让玻璃适应温度,以防止玻璃突然高度受热而炸裂。
最后再加适量沸水进行消毒。
小心沸水坏缸啊,特别是圆形的玻璃,因此也不一定用沸水养水是将自来水静置3到5天,将水中挥发干净。
然后将水加入消毒后的缸中,再加入硝化菌,用水妖精连续充氧24小时,即可初步建立起硝化系统,这样的水就可以放鱼了。
二、接鱼接到鱼后,不要急于打开包装箱,回家后暗光处开箱。
途中防止动作过大导致的震动或翻滚。
因为鱼停食、无光的环境下,再经长途、长时间运输后,体质虚弱、精神紧张,因此要特别小心,防止鱼受惊而导致撞袋或撞缸受伤,或导致因惊恐引发的夹尾等情况。
因此一切工作都要温柔小心的操作。
三、兑水(也称过水,专业名词)兑水工作是重要的工作,同时还很是烦琐的操作。
但想养好鱼,就一定要细心、耐心的去完成,保证鱼能够初步顺利适应我们的饲育环境,为以后正常养育打好基础。
而很多新手,都是在这方面犯了错误到导致损伤惨重!兑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3关于养鱼的知识、技巧、常识内容来自用户:sanlente初学养鱼,水是关键一、缸和水的准备初学养鱼,关键是基本知识要知道。
水,是关键。
饲养方法的研究缸的准备主要是清洁和消毒。
消毒我是采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彻底,还没有化学药物消毒后遗留的的问题,同时还是最环保的方法。
要注意的是消毒时先把缸放平稳,一定要平稳,否则容易裂的。
然后要先加少量沸水,让玻璃适应温度,以防止玻璃突然高度受热而炸裂。
最后再加适量沸水进行消毒。
小心沸水坏缸啊,特别是圆形的玻璃,因此也不一定用沸水养水是将自来水静置3到5天,将水中挥发干净。
渔业养殖知识点
渔业养殖知识点渔业养殖是一种人工养殖水生动物的经济活动,通过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养殖质量。
本文将从鱼类的种类、饵料选择、环境要求和疾病防治等方面介绍渔业养殖的知识点。
一、鱼类的种类在渔业养殖中,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宜的养殖环境。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鱼类及其养殖要点:1. 鲤鱼:鲤鱼是一种耐低温的鱼类,适宜在温暖的春季和夏季养殖。
鲤鱼喜欢吃植物性饵料,如水草和麦片。
为了提高养殖效果,可以适量添加一些动物性饵料,如小虾或小鱼。
2. 鳜鱼:鳜鱼适宜在水质清澈、水温适中的湖泊或河流中养殖。
它们喜欢吃底栖生物,如小虾和螺蛳。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质的清洁,避免过度投喂,以免造成鱼类生长缓慢或疾病的发生。
3. 鳟鱼:鳟鱼适宜在寒冷的山区水域中养殖。
它们喜欢吃昆虫和浮游生物,可以用苍蝇幼虫或蚕蛹作为饲料。
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水温适宜,避免过度饲养,以免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果。
二、饵料选择选择适宜的饵料是渔业养殖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饵料及其特点:1. 增补饵料:增补饵料主要用于提高鱼类的养殖效果,如增强鱼类的免疫力、促进生长等。
常见的增补饵料有鱼饲料、虾饲料、藻类饲料等。
2. 蛋白饲料:蛋白饲料是提供鱼类所需蛋白质的重要饵料,可以选择动物性蛋白饲料或植物性蛋白饲料,如鱼粉、虾粉、豆粕等。
3. 碳水化合物饲料:碳水化合物饲料是提供鱼类所需能量的重要饵料,可以选择谷类饲料、面粉等。
在选择碳水化合物饲料时,要注意控制投喂量,避免过度喂养。
三、环境要求渔业养殖的环境要求直接影响到养殖效果和养殖品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环境要求:1. 水质要求:不同的鱼类对水质的要求不同,但一般而言,水质清澈、富含氧气的环境有利于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2. 温度要求:不同的鱼类对水温的要求也不同,可以通过加热设备或防寒措施来调节水温,确保水温适宜。
3. 养殖密度:养殖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养殖的鱼类数量。
初级养鱼知识点总结
初级养鱼知识点总结1.选择适合的鱼缸选择合适的鱼缸是养鱼的第一步,一般来说,鱼缸应该足够大,能够提供充足的空间给鱼类生长。
根据养殖的鱼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大小的鱼缸。
同时,鱼缸的材质也要考虑到鱼类的习性和个人喜好。
2.鱼类的选择在选择合适的鱼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鱼类的大小、食性、养殖环境、温度和亲和力等因素。
一般来说,初学者适合选择比较容易养的鱼,比如硬脊鱼,如热带鱼,金鱼等。
3.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养鱼的基础,鱼类的生存和健康都与水质有关。
因此,初学者需要学习如何测试水质,并保持水质的稳定。
需要控制水质中的氨、硝酸盐和硬度等参数,保持水体清澈干净。
4.过滤和循环系统鱼缸的过滤和循环系统至关重要,他们可以帮助清除废物和维持水体的清洁和氧气含量。
初学者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过滤装置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运作原理,选择适合的设备。
5.定期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洁和维护鱼缸和设备,可以保持水质稳定,防止细菌滋生和病菌传播。
此外,饲料残渣和废物也需要定期清理,以保持水质清洁。
6.合理的饲料和喂食合理的饲料和喂食是保持鱼类健康和生长的关键。
初学者需要了解不同种类鱼的饮食需求,选择适合的饲料,并掌握喂食的频率和量。
7.适宜的水温和光照不同种类的鱼类对水温和光照的要求各不相同,初学者需要了解养殖的鱼种对水温和光照的要求,保持水温和光照在适宜的范围内。
8.鱼类的疾病防治鱼类也会生病,初学者需要学习如何鉴别鱼类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常见的病害。
同时需要了解常用的药物和工具,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药物和工具。
9.适当的社交和调养鱼类也有社交行为,不同的鱼类对同种和异种的反应也不同。
初学者需要注意鱼类的相互关系,避免出现争斗或者攻击。
总而言之,养鱼是一项需要技能和耐心的活动,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鱼类饲养者。
希望以上初级养鱼知识点总结能够帮助初学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养鱼。
养鱼基本常识
养鱼基本常识养鱼是一项受欢迎的养殖活动,无论是作为观赏鱼还是食用鱼。
以下是关于养鱼的基本常识:1. 鱼的品种选择:不同种类的鱼有不同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常见的观赏鱼包括金鱼、热带鱼和锦鲤等,而食用鱼则有鲤鱼、鳗鱼和鳕鱼等。
选择适合你养殖目的和环境条件的鱼种是至关重要的。
2. 水族箱选择:水族箱是养鱼的基本设施,它们可以是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容器。
选择适当大小的水族箱,以提供鱼类适当的生活空间。
确保水族箱具备足够的过滤系统、加热器(如果需要)、氧气泵和适当的照明设备。
3. 水质管理:水质是养鱼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和适宜对鱼的健康至关重要。
测试和监测水的pH值、温度、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参数,必要时进行水质调节和处理。
4. 饲料:不同种类的鱼有不同的饲养需求。
通常可提供专门的鱼食,如颗粒状、片状或冻干鱼食。
根据鱼的种类和大小,确定适当的饲养频率和饲养量。
5. 温度控制:鱼类对水温比较敏感。
确保水族箱内的水温在适宜的范围内,以满足鱼类的温度需求。
对于热带鱼,可能需要加热器来保持恒定的水温。
6. 光照管理:光照对鱼类的健康和行为也有影响。
提供适当的照明,可以是自然光或人工灯光,以满足鱼类的生物钟和光合作用需求。
7. 疾病防治:鱼类可能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和寄生虫的侵害。
观察鱼类的行为和外观,如食欲、呼吸、鳍的状态等,以及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8. 定期清洁:保持水族箱的清洁是养鱼的重要环节。
定期更换部分水并清洁水族箱、过滤系统和其他设备,以防止废物积聚和细菌滋生。
这些是养鱼的基本常识,但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可能还涉及更多细节和专业知识。
如果你有具体的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随时提问。
老手养鱼知识点总结大全
老手养鱼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养鱼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养鱼种类不同种类的鱼对水质、水温、饲料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养鱼之前要先确定好要养的鱼种类,以便做好相应的养鱼准备工作。
2. 选择养鱼场地养鱼场地一般应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水质清洁的地方,避免受到污染和恶劣气候的影响。
3. 做好水质处理在养鱼之前,需要做好水质处理工作,包括去除水中的氯气、保持水质清洁、调整水温等。
4. 准备养鱼设备养鱼需要一些设备,比如水族箱、过滤器、气泵、温控设备等,需要提前准备好,并且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正常运转。
5. 购买养鱼饲料根据所养的鱼种类和生长阶段,需要购买相应的养鱼饲料,并且要注意饲料的保存和投喂方式。
6. 确保安全在养鱼场地周围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二、养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控制水质养鱼时要定期检测水质,并保持水质的稳定,避免水质波动对鱼的影响。
2. 定期清洁水族箱养鱼过程中,要定期清洁水族箱,避免水族箱内的污物对鱼的影响。
3. 注意饲料投喂要根据鱼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适量投喂饲料,避免过度或不足造成的问题。
4. 保持水温稳定不同种类的鱼对水温的要求不同,要注意保持水温的稳定,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5. 定期观察鱼的情况养鱼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鱼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6. 防治疾病要做好鱼的疾病防治工作,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7. 适时换水养鱼过程中要适时进行水质换新工作,避免水质恶化对鱼的影响。
8. 强化养鱼环境根据鱼的特性和养殖需求,适当强化养鱼环境,比如加装氧气泵、增加水草等。
三、常见鱼类养殖技巧1. 金鱼养殖技巧金鱼是一种比较适合初学者养殖的鱼类,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技巧,比如控制水温、提供足够光照等。
2. 热带鱼养殖技巧对于热带鱼的养殖,需要注意水质和水温的控制,同时要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活动空间。
3. 淡水鱼养殖技巧淡水鱼比较适合初学者养殖,但也需要注意好水质和适量的饲料等。
家庭养鱼知识技巧大全
家庭养鱼知识技巧大全
一、选择合适的鱼类
1.观赏鱼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养殖条件来决定,可以选择颜色鲜艳、体型独特的品种。
2.鱼类的尺寸要根据家中鱼缸的大小来确定,不能选择体型过大的品种。
3.鱼类的食性要考虑清楚,有些鱼类对饵料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提供特定的食物。
二、选购合适的鱼缸和设备
1.鱼缸的大小要根据所养鱼类的大小和数量来决定,一般要保证鱼有足够的游动空间。
2.鱼缸的材质最好选择强度高、透明度好的玻璃或塑料材质。
3.鱼缸内要有过滤器、加热器、氧气泵等设备,以保持水质清洁和鱼类的健康。
三、调节水质
1.鱼缸水质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一部分水。
2.使用适量的氯化钠将自来水中的氯气去除,或者使用活性炭来吸附有害物质。
3.定期检查水质的pH值和硬度,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水质调节剂。
四、饲养和喂食
1.饲养鱼类要有耐心,不要经常捕捉、追逐鱼;要给予鱼类良好的生存空间。
2.给鱼类提供适当的光照和温度。
3.合理安排鱼类的饮食,不要过量喂食。
选择适合鱼类的颗粒食物、冷冻食物或活分。
五、疾病防治
1.定期观察鱼类的行为和外观,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
2.要保持鱼缸的水质清洁,并定期检查水质指标,预防病菌滋生和传播。
3.使用合适的药物或草药治疗鱼类疾病,但要遵循使用说明。
六、拆卸和清洁鱼缸
1.当需要拆卸鱼缸时,要慢慢将鱼类过渡到其他容器中,避免伤害。
2.清洗鱼缸时,使用温和的清洁剂,不要使用漂白剂等有害物质。
3.清洗后要充分冲洗鱼缸,确保清洁剂彻底清除。
家庭养鱼的知识和技巧
家庭养鱼的知识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鱼缸:鱼缸的大小应根据你打算养的鱼的数量和种类来选择。
一般来说,每只鱼至少需要10-20升的水。
同时,鱼缸的形状也很重要,因为一些鱼喜欢在水草或石头中穿梭,所以选择方形或圆形的鱼缸可能更好。
2. 配置鱼缸设备:鱼缸需要配备过滤器、加热器、氧气泵等设备。
过滤器可以保持水质清洁,加热器可以调节水温,氧气泵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3. 选择合适的鱼种:不同的鱼种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鱼种时,你需要考虑到你的鱼缸大小、水温、水质等因素。
例如,金鱼和热带鱼是常见的家庭养鱼种类。
4. 喂食:鱼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包括鱼食、蔬菜、水果等。
喂食的频率和数量也应该适当,一般来说,每天喂食一次,每次喂食的量应该是鱼在几分钟内能吃完的。
5. 换水:定期换水是保持水质清洁的重要步骤。
一般来说,每周换掉鱼缸中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水是比较合适的。
6. 观察鱼的行为:通过观察鱼的行为,你可以了解鱼的健康状况。
如果鱼的行为异常,如不吃食、游动缓慢等,可能是生病了,需要及时就医。
7. 学习养鱼知识:养鱼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你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照顾你的鱼儿。
养鱼常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养鱼常用知识点归纳总结鱼类已经成为许多人喜爱的宠物,养鱼也成为一种常见的爱好。
但是要想成功养鱼,就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包括选择鱼类、水族箱的布置、饲养管理等方面。
下面就来归纳总结一下养鱼常用知识点。
一、选择鱼类1. 了解鱼类的特性不同的鱼类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和饲养要求,因此在选择鱼类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鱼类的特性。
比如,有的鱼类对水温要求较高,有的鱼类对水质要求严格,有的鱼类喜欢群居,有的鱼类喜欢独处等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特性,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养殖的鱼类。
2. 根据鱼类的大小和行为特点进行选择在选择鱼类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到鱼类的大小和行为特点。
一些大型的鱼类需要更大的水族箱空间,而一些小型的鱼类则可以在较小的水族箱中生活。
此外,一些鱼类性格温和,适合与其他鱼类一起养殖,而一些鱼类则比较凶猛,不适合与其他鱼类共处。
3. 注意鱼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选择鱼类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到不同鱼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的鱼类之间存在着领地争夺、攻击等行为,如果将这些鱼类放在同一个水族箱中,就可能会引发冲突。
因此,在选择鱼类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选择那些相处和谐的鱼类。
二、水族箱的布置1. 选择合适的水族箱水族箱是养鱼的基本设备,选择合适的水族箱非常重要。
水族箱的尺寸应该根据所要养鱼的种类和数量来确定,一般来说,较小的鱼类适合小型水族箱,而较大的鱼类则需要大型水族箱。
此外,水族箱的材质、通风和过滤系统也要考虑到。
2. 设置适当的过滤系统水族箱中的过滤系统对于水质的维护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过滤系统可以保持水族箱中的水质清洁,避免鱼类生病。
在选择过滤系统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水族箱的大小、鱼类的数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过滤系统。
3. 布置水族箱水族箱的布置可以给鱼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布置水族箱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鱼类的生活习性,设置一些洞穴、岩石、植被等可以为鱼类提供隐蔽处和玩耍的空间。
同时,还要考虑到水族箱中的水温、水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装饰物。
养鱼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养鱼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养鱼是一项古老的爱好,无论是在家中养鱼缸或者在户外养鱼塘,都需要深入了解一些养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对养鱼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给想要养鱼的人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1. 养鱼的基础知识养鱼的基础知识包括鱼类的种类、特性、饲养习性以及养鱼的种种技巧。
首先,了解鱼类的种类对于选择合适的鱼种至关重要。
常见的人工养殖鱼类有金鱼、锦鲤、孔雀鱼、斗鱼、鲤鱼等等,每种鱼类都有不同的养殖特性和饲养习性。
比如,金鱼比较喜欢吃蔬菜,而孔雀鱼则更喜欢吃昆虫。
因此,了解鱼类的特性和饲养习性有助于合理选择鱼类和饲料。
其次,养鱼的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在养殖水族馆里,可以通过对鱼类的数量、饲料的选择、水质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控,来充分保障鱼类的健康成长。
在户外养鱼塘的养鱼过程中,可以通过种植适当的水生植物来改善水质,增加氧气含量,使鱼类生活得更加舒适。
2. 养鱼场地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场地是养鱼的第一步。
对于喜欢在家中养鱼的人来说,可以选择在室内放置鱼缸,也可以在室外建立养鱼塘。
而对于一些专业养殖者来说,还可以选择专门的鱼类养殖基地。
无论选择哪种场地,都需要考虑到相关的因素,比如空间面积、光照、通风、水源等等。
例如,在室内放置鱼缸时,需要确保鱼缸有足够的光照和通风,同时还要考虑到光照对于鱼类的生长和繁殖的重要性。
另外,对于在室外建立养鱼塘的人来说,需要考虑到水源是否充足,周边环境是否污染严重等因素。
在选择鱼类养殖基地时,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土质、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
总之,选择合适的养鱼场地对于养鱼的成功至关重要。
3. 养鱼的基本设施对于在家中养鱼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鱼缸是第一步。
鱼缸的大小应该根据所饲养的鱼类数量和种类来选择,同时还要考虑到鱼缸的装饰和设施。
比如,在鱼缸里布置适当的水草或者水生植物,可以增加鱼类的生活空间,提高水质,同时还可以增加鱼类的生活乐趣。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鱼缸的过滤系统、光照系统、加热系统等基本设施。
养鱼有趣知识点总结
养鱼有趣知识点总结1. 鱼的种类养鱼的人们很容易在鱼店看到多种多样的鱼类,它们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
淡水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中,如金鱼、鲫鱼、鲈鱼等;而海水鱼则是生活在海洋中,如海水鱼、大马哈鱼等。
不同种类的鱼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和饲养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养鱼之前对鱼的种类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照顾它们。
2. 鱼的品种除了淡水鱼和海水鱼之外,鱼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品种,如观赏鱼、食用鱼、草食鱼等。
其中,观赏鱼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因为它们的外观和色彩十分漂亮。
观赏鱼品种繁多,有着国内外各种种类,如热带鱼、金鱼、孔雀鱼等。
它们的外形、颜色各异,给我们带来了观赏的乐趣。
3. 鱼的生活习性鱼类是一种冷血动物,它们的生活习性与温度、光照、水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在养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每种鱼的生活习性,以便为它们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
一些鱼类喜欢生活在水草丛中,如鲫鱼、鲈鱼等;而另一些鱼类则更喜欢开阔的水域,如金鱼、鲤鱼等。
所以在养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鱼类为它们提供适合的生活环境,以保证它们的健康成长。
4. 鱼的饲养需求鱼类的饲养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不同种类的鱼有着不同的饲养需求,包括饵料、饲料、饲养环境等。
有些鱼类需要喂食活骨,如鱼虾、蚯蚓等;而另一些鱼类则需要喂食饲料,如鱼粮、鱼饵等。
此外,不同种类的鱼对养殖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有些鱼类需要定期更换水质,有些则需要适量添加水草等。
因此,我们在养鱼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种类的鱼有所了解,并根据它们的饲养需求来合理安排饲养环境。
5. 鱼的繁殖鱼类是一种生殖力很强的动物,而且它们的繁殖方式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特点。
有些鱼类是卵生动物,如金鱼、斗鱼等;而另一些鱼类则是胎生动物,如鲈鱼、鲫鱼等。
在养鱼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鱼类的繁殖行为,这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鱼合理处理,以便孵化出更多的健康幼鱼。
6. 养鱼的益处养鱼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爱好,还有着许多好处。
养鱼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养鱼的基本知识1. 鱼的种类及特点:常见的观赏鱼种类有金鱼、热带鱼、海水鱼等,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饲养要求等各有不同。
2. 鱼缸的选择:根据养鱼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鱼缸,鱼缸的大小、形状、材料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鱼儿的生长和健康。
3. 滤水设备的选择:鱼缸内的水质是鱼儿生长健康的重要保证,选择合适的滤水设备是养鱼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4.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鱼缸内水质的pH值、氨氮含量、硝酸盐含量等参数,及时调整水质,确保鱼儿生长环境的舒适度。
5. 饲料选择和喂养频率:根据鱼儿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并控制喂养的频率和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水质污染。
6. 温度控制:不同种类的鱼对水温的要求各有不同,合理调节水温,保持恒定的水温对鱼儿的生长至关重要。
7. 光照管理:光线对鱼儿的生长和行为有一定影响,鱼缸内的光线应该适度,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都会对鱼儿造成不适。
二、养鱼的常见问题及对策1. 水质问题:如水质变浑、发臭、出现藻类滋生等情况,可通过定期换水、清洗过滤器、投放水草等方式解决。
2. 疾病防治:鱼儿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如白点病、鳃腐病等,及时发现病症并进行治疗是保障鱼儿健康的重要手段。
3. 饲料问题:过度喂食或不合理的饲料选择都会导致鱼儿的肠胃问题,饲料要适量、均衡,并且要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
4. 水温控制:夏季水温过高或冬季水温过低都会影响鱼儿的生长,通过加装附件散热器或水温加热器来保持水温的适宜。
5. 营养不良:通过给鱼儿适量的维生素补充、合理的饲料配比等措施来避免鱼儿的营养不良问题。
6. 鱼缸装饰:合理选择装饰物,避免选择尖角分明的物件,以免伤及鱼儿,同时要经常将装饰物清洗。
1. 观察鱼儿:平时要仔细观察鱼儿的行为习性和肌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做出相应调整。
2. 饲养规律:制定合理的饲养规律,包括喂食时间、饲料种类、水温调整,逐渐形成固定的饲养习惯。
3. 定期维护:定期清洗鱼缸、更换过滤器滤网、修剪水草、调整水质等,保持鱼缸内环境的整洁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鱼基本知识大全一、几个基本概念1. 鱼类的食性肉食性:如鲶鱼、鳜鱼等;杂食性:鲤鱼、鲫鱼、罗非鱼的等;草食性:草鱼;滤食性:鲢、鳙鱼。
根据鱼类的食性不同,在池塘养鱼生产中进行合理搭配。
2. 适应水温根据鱼类适应水温不同可将鱼类分为热带鱼、温水鱼和冷水鱼。
热带鱼:一般适应水温低线为10℃左右,如罗非鱼水温降至12℃时开始死亡,最高适温可达40℃,适应水温为16~40℃,最佳适温28~32℃。
温水鱼:适应水温多为0~32℃,如鲤鱼,当水温达10℃时开始摄食,最佳生长水温为24~30℃。
冷水鱼:适应水温上线在20℃左右,如适应水温为4~20℃,最佳生长水温为12~18℃,当水温超过24℃时停止摄食,容易死亡。
二、池塘养殖与调控1. PH值鱼类最适PH值为7.0~8.5,当PH值<4或>10.6时全部死亡。
PH值<7时,鱼体血液中PH值下降,使血液中的氧分压减少,降低血红蛋白载氧能力,并可直接破坏鳃组织细胞和表皮,导致鱼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
同时低PH值影响到水体中细菌、藻类的生长繁殖,减少鱼的天然饲料。
当水体中PH值>7时,会影响到水体中的NH3-NH+4离子平衡,增加了具有毒性的非离子氨浓度,对鱼类造成危害,同时会使鱼分泌大量粘液影响呼吸。
调控:当水体中的PH值小于7时可用生石灰调节,反之PH值高于9时,调节较困难且造价较高,不宜提倡。
2. 溶解氧1) 溶解氧对鱼类影响鱼类是用鳃呼吸水体中的溶解氧,当水中溶解氧低于4毫克/升时,鱼类减食量13%;低于3毫克/升时,减少吃食36%;低于2毫克/升时,减少吃食54%;低于1毫克/升时,停食,出现浮头现象,严重时出现泛池。
2) 溶解氧来源水中溶解氧有两条途径。
一是水体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是空气中氧气扩散溶解于水中。
在晴天情况下,池塘水体溶氧95%以上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培育好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极其重要。
3) 水体中氧气消耗水体中耗氧分生物耗氧和化学耗氧,生物耗氧指水体中鱼类、浮游动物等动物呼吸及夜间无光时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呼吸耗氧。
化学耗养指水体中有机质等在细菌作用下氧化分解的耗氧,而往往水体中化学耗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般达耗氧量的72%以上。
4) 增氧措施a、培育一定量的优质的种类的浮游植物。
利用施肥、调控水等措施培育浮游植物达20毫克/升~100毫克/升,并保持浮游植物的嫩而不老,使水体中浮游植物保持高产氧状态。
b、降低化学耗氧量① 渔闲期清除池底里变臭的底泥。
② 适量科学投饵,减少过剩饲料的沉积。
③ 晴天中午经常打开增氧机,把含氧量高的上层水带入底层,使底泥中有机质迅速分解,从而减少夜间耗氧量。
c、减少不必要的生物耗氧,清杀野杂鱼虾等,杀灭过多的浮游动物。
3. 氨氮氨氮包括离子氨(NH4+)和非离铵(NH3),是鱼类等水生动物主要代谢物及有机质氧化分解的产物。
离子氨为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氮素,水中浮游植物优先利用离子氨的氮素。
分子氨对鱼类具有毒害作用,且随PH值升高含量加大,毒性增加。
当PH值小于6时,均以离子氨形式存在,当PH值大于11时均以分子氨形式存在。
NH3+H2ONH+4+OH-NH3能损害鱼类鳃组织,降低吸收和运输氧的能力,同时阻止鱼体内的氨向体外排出,导致鱼类减少摄食甚至停食,且影响鱼类渗透作用。
水产养殖水体要求非离子氨浓度小于0.05毫克/升,总氨小于2毫克/升。
控制氨氮超量办法是:①换水;②每亩用20~50千克沸石粉泼洒;③全池泼洒硼酸钠(硼砂)2~10毫克/升;④全池泼洒生石灰20毫克/升;⑤全池泼洒光合细菌或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以净化池水;⑥晴天中午打开增氧机爆气。
4.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在溶氧充足时可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
当溶氧不足情况下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迅速破坏鳃组织,使鳃组织细胞肿大、增生。
亚硝酸盐被鱼吸收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HB)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MHB),致使鱼类摄食率低,体内缺氧,体质减弱,生长速度减慢,且易感染病原菌引发疾病,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1毫克/升。
控制方法:①与控制氨氮毒性措施同;②全池泼洒食盐使池水浓度达20毫克/升。
2、投饲技术饲料的投喂应遵循"保质、适量、定点、定时"的原则。
保质:使用优质全价饲料,根据养殖鱼品种不同,不同生长期选择不同质量的饲料品种,既不能选用营养过低的饲料,也不能使用营养过剩饲料。
低营养料不能使鱼类达到最佳生长速度;过剩营养料造成营养浪费,还可能引起营养代谢疾病。
适量:日投饲量一般用鱼体体重百分比表示,称投饵率。
投饵率确定与鱼品种、鱼体大小、注:1、适用水温24~29℃;2、水温<15℃时,投饵率降至1%;3、水温5~19℃时,60%投饵率;4、水温20~23℃时,80%投饵率;5、水温30~32℃时,80%投饵率;6、水温>33℃时,一般不摄食。
在实际养殖生产中要灵活掌握,要视当时的水体环境条件而定,尤其是水温和水中溶解氧,当有80%鱼吃饱离开饵料台时,就应停止投喂。
定点:即把投饵点固定位置——投饵台。
每30~50亩设一饵料台。
定时:固定投饵次数、固定时间投喂。
一般肉食性鱼类有胃,胃内储存食物能力大,一般可日喂2~3次,而鲤科鱼无胃,食物代谢快,一般应日投喂4~5次为宜。
投喂方式:配合饲料投喂一般有人工投喂和机械投喂两种。
人工投喂时,因其抛洒面积小,往往鱼群争相跃起抢食,由于个体大小强弱之差异,而造成鱼群个体大小分化。
机械投饵抛洒面积大,且抛洒均匀。
不论采用哪种投喂方式,均要两头慢中间快的方法,即开始投喂要慢,当绝大多数鱼上台抢食时加快投饵速度;当绝大部分饱时后要慢投,投喂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更应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而定。
(三)饲养管理1、合理的放养模式配合饲料池塘养鱼,一般以吃食性鱼类为主。
搭配滤食性鱼类,以充分利用水体及水体内生物饵料,同时又可调节水质,搭配比例为吃食性鱼类占80%,滤食性鱼类占20%。
鲢、鳙鱼比例一般为4~5:1。
值得注意的是草鱼抢食较凶,鲫鱼胆子较小,一般以鲤鱼或鲫鱼为主养塘不搭配草鱼,以鲫鱼为主养塘不搭配草鱼、鲤鱼。
主养吃食性鱼类驯化抢食后再投放鲢、鳙鱼。
投放量应视池塘条件、管理条件,预期达到的产量、规格及投放规格而定。
2、积极防病鱼生活于水中,发病后不像陆生动物容易被发现,同时给药比较困难,在日常生产中给药只外用——泼洒和内服——加在饲料内。
当鱼体发病严重时不摄食,也就不能进行内服药治疗,因此在生产中防病极其重要,防重于治,应防治结合。
1)清塘消毒A:清塘:冬季干塘时,清除池内过厚淤泥,干塘日晒,并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杀灭塘内虫类、虫卵和病原生物。
B:消毒:分水体消毒和鱼体消毒鱼体消毒:鱼种入塘前进行药浴消毒。
在养殖过程中,还可定期在食物周围悬挂药篓(袋),使食场周围局部水体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当鱼进入食场吃食时进行药浴消毒。
水体消毒:也就是外用药物防病消毒,用于预防鱼类细菌性及体表寄生虫疾病。
常用药物生石灰20毫克/升、漂白粉1毫克/升、海因类0.2~0.3毫克/升、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毫克/升、敌百虫0.3~0.5毫克/升等。
2)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使用微生态制剂前后5-7天不能使用外用消毒的物。
微生态制剂使淤泥有机质迅速氧化分解,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3)科学使用增氧机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使池底含有害物质的底层水曝气,将池塘上层富氧水带入底层,加速底层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水体内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减少夜间的底层化学耗氧。
3、巡塘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类摄食、活动情况,判断鱼类健康状况。
观察水体、水质、水色变化。
4、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化肥为主。
每半月左右追肥一次。
氮肥用尿素等,磷肥用过磷酸钙,每次用量5~10千克/亩,溶解后全池泼洒。
配合颗粒饲料主养吃食性鱼类的塘一般氮肥不易缺,因此追肥以磷肥为主,以补充水体中的磷的不足。
使用磷肥时应注意:在晴天上午充分溶解后泼洒,以便使浮游植物及时利用,同时应避免在使用生石灰前后、池水混浊时使用,以免降低肥效。
施肥目的:为浮游植物提供充分营养,促使其生长繁殖。
调节水质,保持“肥、嫩、活、爽”,为鲢鱼提供饵料,保持池水较高的产氧能力。
(二)鱼病初步判断1、突然大量死亡——气泡病、中毒、泛池。
2、逐渐死亡——根据症状,借助镜检判断。
(三)几种常见病1、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病和暴发性出血病。
病原菌:①鲁克氏耶尔森氏菌,适宜繁殖水温10~20℃;②嗜水气单胞菌;③河弧菌生物变种,后两种适宜繁殖水温20~30℃,因此该病流行季节长,该病原菌在水中能存活两个月,在底泥中存活一年以上。
症状:患病早期病鱼口腔、颌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病情严重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肛门红肿、肠道充血。
预防:1、彻底清塘,清除过多淤泥,用生石灰、漂白粉药物清塘;2、每半月用生石灰20毫克/升、漂白粉1~2毫克/升,或二溴海因0.3毫克/升全池泼洒;治疗:第一天硫酸铜、硫酸亚铁5:2 合剂0.7毫克/升全池泼洒;第二天强氯精0.4毫克/升或海因类0.3毫克/升全池泼洒.同时,鱼血康宁拌料内服(每100千克料拌药200克),连用五至七天.2、烂鳃病烂鳃病分为细菌感染引发烂鳃病和因寄生虫寄生后继发细菌感染引发烂鳃病。
该病在水温15~30范围内随水温升高,发病率随之提高.防治:第一天,首先用杀虫剂杀虫;第二天,二氧化氯0.2~0.3毫克/升或二溴海因0.3毫克/升全池泼洒,同时内服恩诺沙星,每公斤鱼体重用药20~50毫克拌料,连用5~7天,严重时隔日外用消毒再泼洒一次.3、肠类病水温18℃以上流行,25~30℃时可形成流行高峰.症状:外观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轻压肛门流出黄色液体、腹内积水,剖解肠壁充血,肠道内有脓状物、肠内无食、肠壁弹性差。
防治:外用药:1、生石灰浓度20毫克/升全池泼洒;2、二氧化氯浓度0.3毫克/升全池泼洒;3、二溴海因浓度0.3毫克/升全池泼洒。
内服药:1、氟苯尼考30~50毫克/升鱼体重,第一天加倍,连用4~6天;2、恩诺莎星20~30毫克/升鱼体重,连用5~7天。
4、指环虫病指环虫以其锚钩及其边缘小钩钩住寄生的鳃组织,不断地在鳃上作尺蠖虫式的运动而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
刺激鳃丝细胞分泌过多的粘液,妨碍鱼的呼吸,并能使鱼产生贫血现象。
病鱼呼吸困难,游动迟缓,常成群在水面上浮出,鱼鳃发白和浮肿,鳃盖难以闭合。
防治:1.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0.2毫克/升;2.晶体敌百虫和面碱(碳酸钠)合剂(1:0.6)全池泼洒0.2毫克/升;3.全池泼洒溴氰菊脂或阿维菌素杀虫药物;4.依维菌素拌料内服:50毫克/公斤鱼.天,外用0.4~2毫克/升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