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陈列馆讲解词(简版)
张闻天故居
张闻天对其儿女要求严格,最令人敬佩的是他身居要职,从不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子女谋取私利,至今他儿女仍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在他病危之际,与其爱人商定由她执笔立下字据,将他们的存款全部作为最后一笔党费交给党。这些都生动地显示出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勤奋好学,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伟大风范,府批准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初,市文管会拨款对张闻天故居进行全面修缮,修缮时完全保持了故居原貌,增筑了篱笆围墙,修筑了必要的通道。现成为浦东难得的一个人文景观,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门票正面 张闻天塑像张闻天故居引是一座具有江南农村特色的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的普通民宅,坐北向南,有正屋5间、两侧厢房各2间,在西厢房外侧另有用房4间,共13间。中间是砖铺天井,前面有木结构门亭。建筑面积共488平方米,占地面积686平方米。前有菜园、绿树,后有翠竹、河沟,周围有竹篱笆等,一派田园风光。
当我们仍深思着张闻天的伟大事迹的时候,我们已经来到了孙中山的故居。
走进大门一幢两层楼的欧式楼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通过历史资料的记载我们了解到是孙中山在国外的留学生涯,铸就其博大的胸怀和胆识。所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就是这个道路,读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秉性,而游历可以铸就一个人的胸怀与谋略。中国现在的繁荣富强都包涵了这么一段辛酸的历史,无数革命先驱,为祖国江山,抛头颅洒热血。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十几名党员,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屡战屡败,革命是如此艰险如此困难。而先驱们不断模索探究革命的道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们有毅力、有勇气、有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故居年久失修,地势抵洼,损坏严重。1986年9月,陈云为故居书额“张闻天同志故居”。1989年2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拨款进行全面维修,把地基填高50公分,采用屋架整体吊升的办法,按原貌修复。
张闻天(1900-1976) 张闻天同志像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又名洛甫、张平之、张普等。民国4年毕业于南汇县第一高等小学。民国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4年遵义会议 外面看整体上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负总责。建国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59年7月,被错误批判后,即从事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形容工作,1976年7月1日逝世。清晨我们踏上了本次的文化之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浦东新区机场镇,参观了张闻天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古朴大方的田园建筑结构,一下子就给人莫名的幽静感,让人心情平复。我们观看了张闻天先生的身平介绍记录片,给人感触颇深。自幼好学的张先生曾留学日本、美国、苏联精通三国外语,是中国共产党极少的具有留学多国经历的领导人。他年轻时就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积极投身于我国的民主运动中,是在国内最早宣传马列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参观张闻天故居心得体会
游张闻天故居心得怀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怀念和崇敬,我们法律系中党70多位学员一同参观了位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两侧的川南奉公路与闻居路的交汇处的张闻天故居和新建的生平陈列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闻天1900年8月30日诞生在上海浦东东海之滨的张家宅,故居是一座具有江南农村风貌的一正两厢房的清代民宅,已修缮一新。
内设“张闻天革命史绩陈列室、“张闻天文献纪录片放映室”。
参观张闻天故居,是品位清代江南农村民宅特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地方。
房前青砖道路、菜园和冬青怀抱着两排瓦房,屋后小河流水、竹林、桔园,一派田园风光。
由黑色竹篱笆围起来的院落,显得格外幽静和沧桑,由陈云题写的“张闻天故居”黑漆金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走近张闻天故居,映入眼帘的是竹篱笆围护着的一正两厢加偏房的宅院,砖木结构,木格窗棂、竹笆护壁、砖铺道路、青砖拼花庭园、鹤栖棚门亭,自然淳朴。
宅前的菜园,绿树,西的树林,桂花树丛,葡萄籐棚,宅后的翠竹,河沟,石水桥,河里的小木船,捕鱼网,河边的六角棚,牛拉水车,人力脚踏水车,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一派田园风光。
推开掛有陈云同志亲笔题字“张闻天故居”门亭匾额的大门,穿过庭园,前面就是座北朝南七梁五间堂室,正中掛有“孝友堂”匾额,两根立梁下方镶着“五子登科”、五福图“福寿图”、“八仙过海”等内容的木雕看方,屋脊中央雕塑有“郭子仪拜寿”图案。
正屋两侧有对称的厢房各两间,西厢房外侧有南北向排列的偏房四间,共十三间房子,木架相连,过道相通,显现了百余年前乡间能工巧匠的建造技艺。
故居495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约400平方米用于陈列展览,从东到西布展陈列。
正中客堂是张氏家族中邀朋请友、聚会议事的地方,复原陈列有太师椅、茶几、长方供桌等实物。
客堂西侧的正房和厢房陈列张闻天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卧室、书房、厨房、以及“三烈士陈列室”。
卧室、书房、厨房复原陈列有松木大床、印花夏布蚁帐、蓝印花被、化妆台、脚箱、椿橙、书桌、书架、三眼柴灶等生活设施,展现了二十世纪二年代的生活情景。
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
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稿一、会议背景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贵州遵义山腰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
此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前夕的重要决策,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会议过程在激烈的争论后,中央红军主力决定西进川南,再北上抗日。
这是红军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转向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三、会议影响遵义会议改变了党中央领导特别是军事指挥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及政府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接下来的长征奠定了基础,是红军英勇斗争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
四、参会人物介绍毛泽东:此次会议中逐步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对于长征的起点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周恩来:作为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他积极参与了会议的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德:作为红军总司令,他的意见对会议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闻天:作为会议的主持人,他的决策对于会议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五、历史文物展示遵义会议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图片,其中包括会议现场复原、中央领导人手迹、红军使用过的武器等。
这些文物展示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和红军英勇奋斗的精神。
六、现代互动体验纪念馆采用先进的多媒体展示手段,包括全息投影、3D 影像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
游客可以通过这些技术更加深入地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七、纪念意义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此次会议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通过纪念遵义会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
陈列室解说词
陈列室解说词各位领导:欢迎大家来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绵阳市涪城区教体系统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室‛。
在‚5.12‛地震中,涪城因为灾情重,受灾广,而被列为重灾区,得到了国际友人、海内外同胞、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援建,他们的爱心,体现在涪城的每一所学校,也贯穿于涪城教育重建的全过程。
为了继续和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铭记和感激所有爱心人士的援建,我们建了这座陈列室,以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涪城区政区图上,详细地标明了‚5.12‛地震后,我们全区所有重建和新建的学校名单,几乎涉及到全区95%以上的学校。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铭记和感激之情。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竹简上,刻写的是涪城区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张仁诚老先生特为我们所写的《涪城教育赋》。
竹简也就是古时候的书,这里以竹简为创意,既体现涪城历史悠久,又表明该室与教育系统的关联。
同时,竹简自有一种厚重感和历史沧桑感。
涪城区于1993年由绵阳市市中区分区新建,不到20年历史,但是早在汉高祖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01年,就设置了涪县,作为广汉郡的属地。
当时的涪县政区包括今涪城、游仙、罗江、安县四区县广大地域。
所以,张老先生的这篇《涪城教育赋》,就从那个时候写起,一直写到建区以来的历史,写到涪城教育历经灾难、凤凰涅磐的今天。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整个陈列室的前言,或者说序篇。
除了表达铭记和感激之情外,我们也期望通过铭恩奋进,无私奉献的方式,来助力于民族的复兴和中华的腾飞。
这是‚5.12‛地震中,我区受灾的情况,图片部分展示的是区内部分学校建筑和室内设施受损的情形,文字部分是对全区总体受灾情况的说明:尽管‚5.12‛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重建任务最重的一次地震。
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绵阳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涪城教育系统临危不乱,迅速行动,科学应对,把地震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张闻天陈列馆育人实践的理论沉思——兼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Zhang Wentian Exhibition Hall: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 李舍梅[1]
作者机构: [1]河海大学档案馆、校史馆,江苏南京210098
出版物刊名: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21-2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张闻天陈列馆;红色文化;文化育人
摘要:河海大学张闻天陈列馆作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承和弘扬张闻天的核心价值理
念、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为凸显特色和优势,陈列馆在育人实践方面进行了4个
方面探索:从"表面"到"内涵",深入挖掘张闻天精神的时代意蕴;从"传播"到"激活",开展红色文化教
育;从"线下"到"线上",创新教育实践模式;从"校园"到"社会",依托实践基地拓展对外育人服务功能.
张闻天陈列馆的育人实践探索,也为高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校本资源的社
会化、历史资源的时代化、精神资源的实践化提供了参考.。
张闻天故居
张闻天故居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邓三村九村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出生于南汇祝桥镇(现浦东新区机场镇)邓三村张家宅。
张闻天故居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民宅,一面正屋,两边厢房,砖木结构,坐北朝南。
屋脊上有古代官吏形象的雕刻,显示房屋主人有较高的地位。
正屋有五间,两侧厢房各两间,在西厢房外侧有杂用房四间,共十三间。
这十三间分三次建成,先建正屋,后建厢房,再建杂房。
故居中间是青砖铺地的天井,前面有木结构门亭,古称秀才亭,亭上有陈云同志题写的匾额,亭前有两块用绿篱笆围的菜地;屋后原为水流潺潺作响的宅河沟,沟边有翠竹、绿树,放有水车等农具。
随着岁月变迁,宅河沟逐渐形成砚台状的小和沟,现称砚台沟。
沟边是张闻天少年时代经常与小伙伴读书、玩耍的地方。
正屋中间是客堂称孝友堂,是张氏族邀请至亲好友聚会议事之处。
右侧是卧室,陈列着衫木大床、印花夏布蚊帐以及梳妆台、脚箱、开门厨等家具。
这儿是张闻天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
书房里陈列有小木床、书桌、书架和笔墨纸砚等文具用品,这儿是张闻天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
故居建筑面积共488平方米,占地面积686平方米。
张闻天是我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他的光辉一生,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庐山罢官、文革被禁,自始至终胸怀坦荡,公而忘私,忠于革命。
他一生俭朴不为名利,他的儿子张虹生,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几十年一直默默无闻;临终时张闻天把历年来积蓄的四万元全部交了党费,没有给子女留下分文。
1979年,在张闻天含冤去世三年后,党中央为张闻天隆重举行了追悼会,邓小平代表中央作的悼词中对张闻天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作出了充分肯定。
1985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张闻天故居进行了修缮,张闻天故居现被列为上海市旅游局推荐观光点。
张闻天简介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了张闻天在肇庆写成、又在无锡精心修改的文稿《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
8月27日,又发表了肇庆文稿中的《党内斗争要正确进行》。
遵义会议会址的导游词3篇
遵义会议会址的导游词3篇遵义会址,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
下面是遵义会议会址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遵义会议会址的导游词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由我陪伴各位参观历史文化名称遵义的标志性人文景观——遵义会议会址。
提到贵州提到遵义,或许您并不了解,但若是提到遵义会议,想必不用我多说,您也能略知一二吧!因为若是没有遵义会议的召开,也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所以,遵义也就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给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也使得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了深渊的纪念意义。
该会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中心的子尹路96号,原为国民党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中西合壁的两层建筑,在当时称得上是遵义最好的一栋房子。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遵义会址的门口了,请各位抬头看,在我们头顶上方"遵义会议会址"这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由毛泽东同志所书写,它们显得多么苍劲奋力,形飞神舞。
整个建筑总面积为620.18平方米,有雕木走廊环绕,楼顶雕刻花木虫鱼,飞檐翘角,楼台曲折,十分雅致,在这幢楼的后面还有一翠柏环绕的幽静雅致的花园。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间小客厅,就是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遵义,于15日到17日召开著名的遵义会议的会议室,这个房间呈长方形,面积为27平方米。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室内摆设,仍保留了当时的风貌。
在这次会议中,大家反思过去,对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指挥的严重错误进行批判。
确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军事领导地位,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
这次会议是在红军最危急的时刻所召开的,及时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是中国革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今后,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摆脱敌人,振奋了士气,以后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导游词重走长征路
导游词重走长征路【篇一:重走长征路】由请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张惠玲同学。
一、同学们们听歌曲《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主持人致开篇词:一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了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
1934年10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脚踏着中国大地、背负着人民的希望、行程二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这群人的名字叫什么?这条路呢?长征倾注的是红军的深情,智慧、鲜血和生命。
今天同学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来重走长征路,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主持人:首先请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导游组。
三、学生活动(设计理念:每一组展示时把其它同学当作游客,可以有互动活动,每一组展示后由教师组织其它同学对这一组的表现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一组:(配合瑞金地图,叶坪,沙洲坝,蜡烛峰,工农红军革命政府所在的白房子,红井等图片)导游:大家好!我是——。
重温红色激情,畅游锦绣山河,让我们从瑞金开始,这里有二百多处红军革命遗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从事了伟大的革命实践,创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
这里是叶坪村,是毛泽东,朱德曾经住过的地方,里边的陈设都保持了革命家住的时候的原貌,当地有这样的传说,说这房子在红军住之前没人敢住说里边闹鬼,毛主席来了偏不信这个邪,就把这里作为他们的办公地了。
这里是沙洲坝,这里有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从那朴素洁净的白房子可以想见当年他们生活是非常简朴的,这也许就是红军的本色吧!有一处景观是您不能错过的,就是红井,1933年9月毛主席看到当地人民吃水困难,就动员红军为村民挖井,挖到五米多深的时候,一股泉水冲了出来,从此这里不再为吃水而犯愁了,现在这里的人民已经用上了自来水,但人们仍然保留着这口井,并在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也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
小学校史陈列室参观解说词
小学校史陈列室参观解说词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解说词一、导入词:各位领导,来宾(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紫阳第一小学校史陈列室参观。
走进今日紫阳一小,你首先看到的是西大门两旁的对联:上联是“儒学山麓传世纪薪火承前启后”,下联是“朱子庙址育万千桃李继往开来”,她告诉我们,这所百年老校是在孔庙、朱夫子庙的原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到今天(2012年)已109岁了。
二、各篇章解说词:(一)跨入校史陈列室,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参观线路图“,它告诉我们,这个校史陈列室分别由“概述——百年图强历程——今日紫阳一小——园丁风采——桃李芬芳——百年校庆” 六大篇章组成,其中,“百年图强历程”又分“清末初创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部分。
(二)下面,我们按顺序参观。
这是介绍紫阳一小数次历史演变的概述。
她共记载了紫阳一小所经历的十八次校名变革,每一次变化都留下了一定的历史印记。
旁边照片所示的就是各个不同时期紫阳一小留给我们的印象:不同时期的校门、教室和校徽、校园,富有灵气的校歌、校训,都反映出百年老校的沧桑变化。
(三)紧接着的是不同时期的办学历程:清末初创时期,以地方绅士和族立学堂为主,学生二三十人不等,靠毛茶捐为常年办学经费。
这是《皖政辑要》对清末初创情况的记述,这是清末董氏学堂的学历证明,这是清末时期自编的乡土教材——《婺源地理教科书》。
民国时期,学校逐步形成规模。
民国初年,学校办办停停,由潘兆瑞、程学典等校长一直坚持到民国十一年,改校名为县立诚立小学,举江家瑂为校长,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二十年,地方士绅力举程可式出任校长,学生近四百人,校内体制健全,办学设施日渐完善,婺源教育兴旺发达由此开始。
民国三十四年,学校改简师附小,开始增设简师班,部分学生由此参加了革命队伍。
红领巾讲解员张闻天旧居演讲稿
红领巾讲解员张闻天旧居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讲解红领巾讲解员张闻
天旧居的历史和故事。
张闻天旧居是一座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也是我们红
领巾讲解员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
旧居内保存着张闻天同志及家人的生活用具、书籍、照片等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张闻天同志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事业,也反映了那个时
代的风貌和历史背景。
现如今,张闻天旧居已经成为了红领巾讲解员的培
训基地,我们可以在这里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分享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奉
献精神。
红领巾讲解员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我们的责任是通过讲述革命
历史和革命先辈们的故事,传承和发扬伟大的革命传统,激励更多的青少
年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
无论是在张闻天旧居还是其他红色基地,我们都要深入学习、熟悉历史,以专业的知识和热情的态度,为广大
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讲解服务。
作为红领巾讲解员,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历史触觉,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自己的讲解能力。
我们要以张闻天同
志为榜样,牢记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崇高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他们的
遗志。
最后,让我们共同追思和纪念张闻天同志,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
切的怀念。
让我们在红领巾讲解员这个岗位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
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军事陈列馆讲解词
军事陈列馆讲解词第一部分(敬礼)客人您好,欢迎参观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历史陈列馆。
创建于大革命时期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黄埔军校的继续和发展。
请您往这边看。
第一部分,“第二黄埔”在武汉诞生。
请您往这边看。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创办。
图为民主革命先行者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
图为共产党人。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请您往这边看。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
图为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示意图。
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于1926年9月,10月攻占武汉三镇。
请您往这边看。
1927年春,中国中央机关迁至武汉办公。
上面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组织机构表。
下面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创办的四个阶段。
请您往这边看。
上面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主要职教人员。
其中恽代英,郭沫若,沈雁冰,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学习过,生活过。
请您往这边看。
上面是武汉分校教官中共党员统计表。
下面是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各分校一览表。
请您往这边看。
武汉军校设立女生队,为军校时史之前所未有。
(敬礼)下面请XXX讲解员继续为您介绍。
(敬礼)第二部分(敬礼)客人您好,现在由我继续为您介绍第二部分—:政治与军事并重。
武汉军校基本上沿袭黄埔军校的教育制度,试行军事与政治并重,但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由于国共两党人士密切合作,共产党人在军校找主导地位,军校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
请您往这边看。
恽代英在军校繁忙的事务中,还经常给学生讲课,他讲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很受学生欢迎。
这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生宿舍的一角。
请您往这边看。
图为武汉军校学生举行政治讨论会时的画照。
请您往这边看。
这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课安排表。
图为武汉军校学生当年学习的课本。
请您往这边看。
武汉军校经常聘请当时的革命领袖和在理论上有建树的著名人士来校编写教材和作报告,如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潭秋,项英等。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导游词5篇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导游词5篇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
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
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导游词5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遵义!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小杨,大家也可以叫我杨导,今天我们要去的遵义会议会址就位于遵义老城。
现在为遵义会议纪念馆。
遵义会议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当时,他可是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
原是二十五路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红军进入遵义后,将红军总司令部设立在了这里。
我知道,大家就是奔这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来的,那就话不多说,咱们启程吧!现在呢我们就在会址的正门,请大家抬头看大门正中高悬巨匾,那是毛主席于1964年11月题写的黑漆金匾,上有“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
毛主席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
好!现在呢我们即将从大门进去参观。
会址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
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
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
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
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老虎窗。
楼层有走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
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来,请大家跟我一同上楼,这里原为房主的小客厅。
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
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柜,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
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
追寻红色历史感悟先辈精神——张闻天工作室旧址纪念馆巡礼
追寻红色历史感悟先辈精神——张闻天工作室旧址纪念馆巡
礼
李崇博
【期刊名称】《党的生活(黑龙江)》
【年(卷),期】2022()12
【摘要】张闻天工作室旧址纪念馆位于宁安市宁安镇闻天街65号,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6平方米,为中国传统硬山式建筑,是宁安市现存唯一的保存完整的清代晚期四合院建筑。
【总页数】2页(P72-72)
【作者】李崇博
【作者单位】张闻天工作室旧址纪念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
【相关文献】
1.追寻先辈的足迹追寻先辈的足迹——协助电视片《珍藏历史——统战历史上的人和事》拍摄散记(上)
2.缅怀革命先辈赓续红色精神——林枫同志故居纪念馆巡礼
3.缅怀红色历史牢记革命初心——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巡礼
4.秉承先烈遗志讲述红色历史——佳木斯革命烈士纪念馆暨刘英俊纪念馆巡礼
5.追寻先辈红色足迹弘扬大兴安岭精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闻天故居参观心得_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
张闻天故居参观心得_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张闻天故居参观心得一上周六去了南汇闻居路的张闻天故居,整个院子保存的很好,非常的干净。
虽然院子很大(从网上查到的资料分三次建成,共十三间),但是装饰都很简朴。
当时跟同学开玩笑,张闻天住宅好大啊,真不像革命者的故居。
(后来想想,也不对,原来南汇也算是一个村子,一个农村的家差不多也就这么大。
)从故居的面积,我想起人人网上面非常流行的一句话,男人首先要有180m2,才能娶上老婆。
这里的180m2实际上说的是现在的房子。
现在的人越来越物质,说的一点都不错。
当我们的爱情和婚姻与物质中的房子挂钩的时候,当我们的理想仅仅是为了物质中的房子而奋斗的时候,我们真正的爱情与理想还存在么?难道真正的爱情与理想需要用物质来衡量么?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很难想象会有像杜甫一样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的人。
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将这句话死记硬背下来,不明白其中的内涵,甚至当我们进入大学校园或者社会的时候,远离考试远离圣人,我们连这句都想不起来。
我们能想起来的是我们想要去享受的优质生活,去享受相对于中国其他几亿人民的奢侈生活。
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悲哀。
理想不应该用物质去衡量回报,去衡量是否实现。
我们太过于看中物质的拥有,其实十几平米或者几十平米,有我们容身之处,有我们的栖息之地,不就足以?何必追求过大的空间?用如此大的物质空间束缚住我们本应无限的精神世界?在网上看到一个蛋巢,是北漂青年在路边建造的一个家。
这个家的存在争议不谈,只是想说这个青年的创意和他的朋友们在蛋巢里的聚会。
虽然简陋,但是这个家为他和他的朋友带来无限的精神世界。
房子的大小能够限制一个人的物质活动范围,但却限制不住他的精神世界,更不会限制住他的理想追求。
物质生存的压力让更多的人麻木的生活。
在回到本部的地铁上,人们麻木的脸庞千篇一律,他们默默的走着,不说话。
如果有一天文革的错误再次犯下的话,我们还有那么多肯说真话的人么?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中勇敢提出大跃进的错误,提出正确的经济论调,也因此被打成里通外国的叛徒,直至含冤而去。
四渡赤水纪念馆解说词
四渡赤水纪念馆解说词序厅:尊敬的各位来宾:欢迎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我是解说员____,很高兴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解。
四渡赤水战役是党的历史上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经典战役。
三万红军战士在两个多月内,四次飞渡赤水河,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征途。
序厅中央的这组圆雕塑像别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以及张闻天,他们是指挥四渡赤水战役的关键性领导人物。
圆雕后面的这组浮雕高7米,宽18.8米,场面宽阔,气势恢宏,表现的就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时大气磅礴的场面。
浮雕上的红影代表赤水河,寓意为鲜血染成的赤水河。
浮雕左上角有这样一句话,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
1960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蒙哥马利元帅曾问过毛泽东,三大战役中,哪一次才是你平生最得意之笔?毛泽东摇了摇头,说道:“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
”下面请大家随我进入第一单元《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一单元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四渡赤水战役的沙盘,整个沙盘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中间蓝色的这条线代表的就是赤水河。
赤水河它起源于云南的镇雄,流经云贵川三省十一个县市,最后是经四川的合江注入长江,全长是420公里,当年毛泽东就是在这样一条河上导演了四渡赤水出奇兵。
下面为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当年中央红军的行军路线。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于1月19日,兵分三路向川南开进,预计夺取土城以及赤水县城之后,再在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1月28日,中央红军在土城的青杠坡与川军爆发了一场激战,即著名的青杠坡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由于我军估计敌情有误,导致了战斗的失利。
1月29日,中革军委决定,立即主动撤出战斗,从土城的浑溪口,蔡家沱,赤水的元厚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地区,并且迅速来到了三省交界的云南扎西,召开了扎西会议,红军在扎西完成整编之后,敌军又围了上来。
中革军委考虑到,敌军已被我军吸引到川和滇的边境,此时黔北兵力空虚。
于是决定,立刻掉头向东,出其不意,杀回黔北,开创新的战机,于2月18日至21日从淋滩,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了赤水河。
挑选一处红色旅游经典进行讲解不少于300字
挑选一处红色旅游经典进行讲解不少于300字
遵义会议纪念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1951年开始筹建,1955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
遵义会议纪念馆现管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等纪念建筑,总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展室面积20000多平方米。
1964年,毛泽东主席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这是他为革命纪念馆唯一的一幅题字。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遵义会议会址参观视察。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10分钟讲解词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基本陈列十分钟讲解词2011年6月23日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参观。
很高兴我能为大家讲解。
这是序厅,面积为600平方米,高为9米。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造型为飘动着红绸带的军号圆雕,红绸带造型像一个“4”字,上面镌刻着新四军军歌的音符,它寓意着新四军军部在南昌吹响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组建为新四军的集结号和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的冲锋号。
主题雕塑的背后是一个表现当年南方游击区自然环境,由巨幅油画和山体实景组合而成的多媒体景观,寓意着新四军是由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组建而成的。
接下来为大家播放一个4分钟的写意视频。
好,请大家跟我进入展厅。
这是第一展厅浴血坚持,主要是介绍组成新四军的南方红军游击队。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5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后,留在南方原各苏区的部分红军和党政机关人员、伤病员,孤悬敌后,同几十倍、上百倍的敌人进行九死一生的斗争,在同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在南方8省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最后改编为新四军。
这是1935年3月26日国民党江西当局通缉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曾山的电文。
这是一个反映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九路突围的电动图。
这是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形势图和各游击区主要领导人。
这是一个互动式多媒体《浴血坚持》主要是表现当年极端艰苦环境下红军游击队员是如何坚持斗争的。
您如果按顺序将印有陈毅诗词《赣南游击词》卡片放在指定的感应台上,就可以看到相应的反映当年艰苦生活的视屏画面。
请这边走,我们现在进入的是第二展厅谈判改编,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新四军成立前后南方八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下山谈判、改编情况以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新四军军部在南昌组建新四军并指挥开赴华中敌后抗战及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1937年,以七七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全国抗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闻天陈列馆讲解词(简版)尊敬的各位来宾,你们好!欢迎各位参观张闻天陈列馆。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简单介绍这座张闻天陈列馆。
1985年,中央宣传部批准在我校设立“张闻天生平陈列室”。
1995年,经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及刘英同志首肯,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行的“张闻天生平图片展”全部展板赠母校。
2015年集其精粹建成新馆。
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张闻天先生的半身铜像,其后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回忆张闻天”五个大字。
在我的左手边,是张闻天的生平年表和他早期的文摘目录。
而在我的右手边,大家请看,是中央的重要领导人为张闻天的题词。
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
1917年至1919年期间,张闻天求学于我校前身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这里是其伟大一生的光辉起点。
我将以时间为线索,带大家领略张闻天伟大而精彩的一生。
首先我们来到第一个部分,这里介绍了张闻天同志从出生到踏入革命道路的阶段。
张闻天190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取名“应皋”字“闻天”,寓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这是他的故居照片)。
他小时很有天分,六岁入私塾,十岁时就能写文章,十一岁进入南汇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接受当时先进的新式小学教育。
一九一五年考入江苏省立水产学校。
一九一七年,年仅十七岁的张闻天,因觉得自己的身体不适合海上作业且所学知识浅显而离开该校,以同等学历考入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河海”是我国第一所水利高等学校,将养成“高尚之人格”、“勤勉耐劳之习惯”、“切实应用之知识”作为办学方针,刻意培养学生注重实证的习惯和科学理性的精神,对张闻天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一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河海”重视国文和英文的教学也为张闻天日后学习马克思原著和进行文学翻译、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这里,他认识了他的学长沈泽民并成为挚友,这对他走向革命道路影响较大。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为南京地区革命运动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坚力量之一。
年仅十九岁的张闻天同志,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五四”运动的滚滚洪流。
《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创刊,张闻天同志是编辑科的成员、重要撰稿人,在近三分之一的“日刊”上有张闻天同志的文章。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八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在《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上连载的《社会问题》一文,提出按“马克思唯物的历史观”观察社会的变迁,是南京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这与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几乎同时。
这时,一个刚刚诞生的进步青年组织强烈的吸引着张闻天同志,这就是李大钊、王光祈等人发起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
1919年11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分会成立,张闻天同志的挚友、“河海”的高班同学沈泽民是最早的会员和南京分会负责人之一。
经左舜生、黄仲苏等人介绍,张闻天同志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
同期加入的还有毛泽东同志。
1920年至1924年,张闻天先后到日本东京、美国旧金山学习和工作,通过对国外的实地考察,也让他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段时间,他结识了许多后来成为文艺理论家、文学家的有志青年,也让他对文学的兴趣日益浓厚,使他逐渐成长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革命文学家和翻译家。
1924年,张闻天同志到达四川,先后在重庆的二女师和川东师范任教,投入了实际的革命斗争。
当张闻天同志重返上海的时候,悲壮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促成了张闻天同志思想的飞跃。
他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25年6月,在沈泽民的介绍下,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冬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任教,后被选派红色教授学院学习。
在这里,张闻天认真学习,为日后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31年2月回到上海,不久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1933年初,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
2月,在中华苏维埃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遵义会议前夕,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在遵义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作了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了贡献。
会后,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代替博古负总责;在长征途中,张闻天同志主持召开了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俄界会议,与毛泽东同志站在一起,同张国焘的右倾分裂阴谋做了坚决斗争。
1935年冬,张闻天和刘英在瓦窑堡结为终身伴侣。
十二月二十五日,张闻天同志在陕北瓦窑堡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并起草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支持毛泽东同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后来,张闻天参与做出了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关于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呼吁合作抗日等重大决策。
抗战期间,他十分重视党的理论学习和干部教育工作。
1938年5月,张闻天兼任延安马列学院院长时,许多在延安和从前方或大后方回延安汇报工作的党政军领导同志,都被张闻天同志请来讲课或作报告。
一九四一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批判了主观主义,号召全党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一九四二年一月,张闻天经中央同意,暂时放下了在中央担负的日常工作,亲自率领调查团到陕北、晋西北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农村、城镇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张闻天亲自或指导其他同志写出了十九篇调查报告。
这些调查报告材料翔实,分析透彻,不仅为研究中国经济史留下了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珍贵资料,而且对于张闻天进一步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他日后正确的解决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通过延安整风,张闻天同志深感自己需要长期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
抗战胜利后,党中央决定,派他到东北从事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工作。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张闻天同志到达当时设在哈尔滨的北满分局。
当时的合江一切都很混乱,土匪横行,到处是“座山雕”。
剿匪斗争的胜利,打开了新的局面,为深入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创造了先决条件。
小说《林海雪原》就是这段斗争历史的艺术画卷。
而后,他一面积极组织干部调配,准备入关支援全国解放,一面用很大的精力研究我党夺取政权后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调查,为东北局写了《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提纲》是我党最早分析革命胜利后我国社会经济构成问题的重要文献。
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提供了基础。
全国解放以后,张闻天同志转入外交战线工作。
一九五〇年一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联合国和安理会的首席代表,后来因美国政府的阻挠,我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合法席位未能得到恢复,张闻天同志也因此未能到职。
一九五一年四月,张闻天通知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特命全权大使,并且要接待各种来访问的我国代表团。
一九五四年四月至六月和七月以外交部副部长身份随同兼任外交部长的周恩来同志出席日内瓦会议等等。
一九五五年一月,张闻天同志离开苏联,回国担任了外交部常务副部长。
一九五六年九月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张闻天同志当选为中央委员。
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59年,刚刚从国外出访归来的张闻天原本不一定要参加庐山会议。
但因为认识到经济建设中“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等严重的“左”倾错误而决定参加庐山会议。
在会上,张闻天作了发言,发言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强调经济工作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光是喊口号、政治挂帅;二是关于党内民主问题。
但张闻天正是由于这个发言,和彭德怀、黄克诚、周小舟三位同志一起被打成所谓“彭、黄、张、周反党集团”,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并且被调离外交部副部长岗位。
一九六〇年十一月他被安排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经济研究所担任“特约研究员”。
一九六二年七月,他到江苏、上海、浙江、湖南等地进行了两个月调查,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写了一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报告。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张闻天同志的处境更加恶劣。
最为严重的是“一九三六年六十一人出狱”的问题。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和他们的军师康生,为了陷害刘少奇同志,诬指此事是刘少奇同志背着中央私自决定的。
但是,张闻天同志一开始就毫不含糊地指出,事情是得到他批准的。
张闻天完全清楚,这样做会给他个人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果然,他不久就被“监护”了。
一九六九年十月,他又被送往广东肇庆看管。
尽管身体逐渐变差,但他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贞信念,硬是拖着衰弱多病的身体,在垂暮之年写出了大量理论文章,如今保存下来的也有四篇,共约八万余字。
肇庆文稿现存于中央档案馆,已经进行了整理和出版工作。
一九七五年八月,张闻天同志被允许移居无锡。
早春季节,梅花怒放,张闻天同志与医疗小组的同志们一起来到梅园,留下了他一生的最后一组镜头。
张闻天同志一生简朴,可谓“两袖清风”,当张闻天同志自己感到病情日益沉重时,找来刘英同志,两人商量好,将一生结余下来的八万元钱分成两份,一份由张闻天同志自己保管,一份由刘英同志保管,作为两人向党交纳的最后一次党费。
一九七六年七月一日,饱受革命风霜,遭到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的张闻天同志在无锡含冤逝世。
距离“四人帮”被粉碎还有三个月又六天。
粉碎“四人帮”后,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五日,党中央为张闻天同志举行了一千五百人参加的追悼会。
会后,张闻天同志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历史做出了公正的评价。
在张闻天同志去世后,国家和地方组织悼念活动。
我校也多次组织有关悼念和学术研究活动,1985年在我校建立张闻天生平陈列室;在纪念张闻天诞辰90周年时,薄一波亲自来到学校为张闻天铜像揭幕并发言;学校每年还组织“张闻天班”的评选活动,将张闻天追求真理、捍卫真理、求真务实的精神传承下去。
这里是江泽民在张闻天诞辰90周年的时候给刘英的信。
今天,我们缅怀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同志。
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缅怀我们的老校友张闻天同志的生平业绩。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祝各位来宾接下来的参观活动中一切顺利,谢谢大家!2016年2月12日档案馆、校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