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专家共识
肺癌p53免疫组化判读标准
肺癌p53免疫组化判读标准肺癌p53免疫组化判读标准是根据p53蛋白的表达程度来评估肺
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选择。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p53免疫组化判读标准:
1. 阳性标记:大于或等于10%的肿瘤细胞核表达p53蛋白,即为
p53阳性。
2. 阴性标记:少于10%的肿瘤细胞核表达p53蛋白或肿瘤细胞核未表
达p53蛋白,即为p53阴性。
根据p53的表达情况,可以对肺癌患者进行以下判读:
1. 高表达:大于50%的肿瘤细胞核表达p53蛋白,被认为是高表达的。
2. 低表达:大于或等于10%但小于50%的肿瘤细胞核表达p53蛋白,
被认为是低表达的。
根据肺癌p53免疫组化的判读结果,可以指导医生对患者的治疗
决策。
例如,高表达的患者可能对放化疗反应较差,而低表达的患者
可能对某些治疗方法更为敏感。
同时,p53的表达还与患者的预后相关,高表达的患者通常有较差的生存率和复发率。
因此,p53免疫组化判读在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4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
2024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2024年4月26日至4月27日,CSCO指南大会在济南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会议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
本次肿瘤医学论坛将为您带来非小细胞肺癌指南的更新要点整理。
1、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更新一:分子分型部分1、新增“术后Ⅱ/Ⅲ期NSCLC进行PD-L1表达检测,指导辅助免疫治疗”作为I级推荐。
证据来源:IMpower010研究。
2、新增“术后Ⅱ/Ⅲ期NSCLC进行ALK融合检测,指导辅助靶向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3、新增“不可手术Ⅲ期及IV期NSCLC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MET蛋白过表达检测”作为Ⅱ级推荐。
更新二:不可手术IA、IB期NSCLC的治疗部分新增”SABR联合免疫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证据来源:2023年6月18日发表在The Lancet上的一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ABR)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对比SABR用于早期或孤立性复发NSCLC的随机对照、Ⅱ期研究。
更新三:可手术IA、IB期NSCLC的治疗部分1、辅助靶向治疗:新增”根治性手术且术后检测为ALK融合患者,术后阿来替尼辅助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证据来源:ALINA研究。
2、围手术期免疫治疗:1)新增“含铂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替雷利珠单抗新辅助+辅助治疗”作为Ⅱ级推荐;证据来源:KEYNOTE-671研究、RATIONALE-315研究。
2)新增“含铂化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新辅助+辅助治疗”作为Ⅲ级推荐;证据来源:AEGEAN研究。
3)新增”新辅助含铂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的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作为Ⅲ级推荐。
证据来源:CheckMate77T研究。
更新四:可手术ⅢA或IIB期NSCLC的治疗部分1、辅助靶向治疗:新增”根治性手术且术后检测为ALK融合患者,术后阿来替尼辅助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证据来源:ALINA研究。
2、围手术期免疫治疗:1)新增“含铂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新辅助+辅助治疗”作为I级推荐;证据来源:NEOTORCH研究。
免疫组化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标本中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应用分析
免疫组化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标本中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应用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免疫组化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标本中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免疫组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然后阐述了肺小结节的概念和诊断方法。
接着分析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组化特点以及免疫组化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重点讨论了免疫组化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标本中的应用,总结指出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有效辅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提高对肺小结节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肺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穿刺活检、标本、应用、辅助、结论1. 引言1.1 免疫组化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标本中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应用分析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早期肺癌的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肺小结节是早期肺癌的常见表现,但鉴别良恶性肺小结节仍然是临床上的难点之一。
传统的组织学检查对于鉴别肺小结节的良恶性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免疫组化技术的出现为肺小结节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组织细胞内特定抗原的方法,通过染色技术对目标抗原进行定位,帮助诊断医师观察细胞内的结构和分布,从而诊断病变性质。
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标本中,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帮助诊断医师对细胞进行更准确的鉴别和分类,特别是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正文2.1 免疫组化技术简介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的高度亲和性和特异性相结合的原则,来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该技术主要包括抗原获取、抗体选择、信号检测和结果分析等步骤。
在免疫组化技术中,首先需要获取被检测物的抗原。
这可以是组织切片、细胞制片或细胞悬液等样本。
然后,根据需要选择特异性足够高的抗体,常见的抗体有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
接着,在样本中与目标抗原结合的抗体会被检测出来,通常会使用染色、荧光标记或酶标记等方法识别抗原的位置和数量。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专家共识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专家共识(2014)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 carcinoma,NSCLC)占所有肺癌得80%,可以分为不同得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腺癌(≥ 40%)与鳞癌(30%),以及较为少见得大细胞癌(largecell carcinoma,LCC)(10%)。
随着肺腺癌与鳞癌个体化治疗方案得日趋不同,临床强烈要求对不同组织学类型得 NSCLC明确诊断。
对于绝大多数手术切除病例而言,经充分取材均能够正确诊断,但病理医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得就是小活检标本(占 70%)得诊断,此时有效得免疫标志物在辅助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尤显重要。
免疫标志物得重要性不仅体现在 NSCLC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得诊断与鉴别诊断,肺原发癌与诸多类型转移癌之间得鉴别诊断,还在于明确特征性得分子学改变(如EGFR、EML4-ALK),用于满足NSCLC 个体化治疗与预后判断得需要、在越来越多得免疫标志物中,如何选择简单而有效得抗体(组合)达到对NSCLC,特别就是小活检标本得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目得,本文综合国内外权威文献形成以下共识、NSCLC 常用免疫标志物1。
肺腺癌常用免疫标志物(1)TTF-1TTF-1 就是肺腺癌最常用得免疫标志物之一,75%-85%得肺腺癌表达 TTF—1,且常呈弥漫一致性得强阳性,约20% 得肺腺癌不表达TTF—1。
TTF-1 在肺腺癌中得表达与分化程度与组织学类型有关,总体而言,肿瘤分化程度越差,TTF—1 越可能表达缺失,具有Ⅱ型肺泡上皮细胞/Calar 细胞特征得腺癌几乎全部表达 TTF-1,泌黏液性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胶样腺癌等)呈不同程度表达(表1)。
TTF-1 也表达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tumors,NETs)、部分典型类癌(ty pical carcinoid,TC)、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AC)、约50%得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及 90%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
2023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化疗专家共识
2023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化疗专家共识近年来,新辅助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改善NSCL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比如:免疫治疗能改善患者长期生存、有早期潜在益处等,新辅助治疗能降低肿瘤分期、提高切除率和更及时地处理微转移等优势。
为顺应三阳\细胞肺癌治疗的发展趋势,国内外胸外科专家共同制定了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专家共识。
旨在通过增加临床医生对新辅助免疫治疗在NSCLC 治疗中应用的全面认识,促进临床实践的进步。
共识1:可切除的IB-IIIA期NSCLC患者可考虑术前使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含粕双药化疗或新辅助单药免疫治疗1 .疗效相当: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包括Rosell和Roth的影响较大的研究)表明,对于早期NSCLC,新辅助化疗(NCT)+手术与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同样有效。
这些发现表明,包括新辅助治疗在内的全身性治疗策略在总生存期方面优于单纯手术。
2 .临床试验结果:CheCkMate-159、TOP1501和LCMC3等11期临床试验为新辅助免疫治疗可切除的IB-InA期NSCLC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疗效提供了证据。
这些评估新辅助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的试验报告了积极结局,如MPR x PCR和肿瘤降期,进一步支持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潜在益处。
3 .耐受性良好:与常规化疗相比,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QQS)的免疫治疗患者的耐受性通常较好,且可能阻碍手术切除的治疗相关毒性较少。
免疫治疗耐受性的改善使患者能够在不损害全身治疗潜在益处的情况下接受完全手术切除。
4 .临床前研究:使用动物模型进行的临床前研究表明,与辅助免疫治疗相比,新辅助免疫治疗可能提供更大的生存获益,支持了在术前启动免疫治疗可能改善远期结局的假设。
5 .正在进行的III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几项大规模III期临床试验,如CheckMate-816x KEYNOTE-671s IMpower-030x AEGEAN和CheckMate-77T探索了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粕类化疗。
两种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ALK蛋白表达的应用分析
两种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ALK蛋白表达的应用分析1.黑龙江省医院老年呼吸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2.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二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摘要】目的:分析两种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表达的价值。
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样本80例,选择5A4(Abcam)、1AF/1H7(OriGene)、D5F3(Cell Signaling)、D5F3(Ventana)4中抗体联合常规手工免疫组化发分别对非小细胞肺癌ALK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抗体D5F3(Ventana)采用全自动免疫组化(BenchMark)检测结果。
结果:全部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D5F3(Ventana+BenchMark)染色表达为阳性、阴性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3例、37例,全部标本均经过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证实,两种检验结果一致。
将D5F3(Ventana+BenchMark)染色结果当成标准,D5F3(Ventana)、D5F3(Cell Signaling)、1AF/1H7(OriGene)、5A4(Abcam)与其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97.1%、92.2%、97.1%、77.3%。
结论:手工免疫组化法经济、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推广和普及,染色阳性患者再开展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或抗体D5F3(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化检测。
【关键词】免疫组化法;全自动;手工;非小细胞肺癌全部肺癌患者中,大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癌等非小细胞肺癌的占比则高达85%[1]。
现阶段临床中推荐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全自动免疫组化、RT-PCR、荧光原位杂交等,这些检测方法具有比较严格的操作技术,而且仪器设备比较昂贵,进而对其临床应用和推广造成一定限制[2]。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全自动与手工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ALK蛋白表达的价值,以探索能在中小医院推广和普及的检测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国际专家共识中文
共识一:可切除的IB-IIIA期NSCLC患者可考虑术前使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或新辅助单药免疫治疗自1994年Rosell和Roth分别发表两项经典的IIIA期NSCLC新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至今,多项研究已经证明早期NSCLC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与术后进行辅助化疗疗效相似,均较单纯手术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
由于新辅助/辅助化疗毒副作用明显,患者耐受性较差,无论新辅助还是辅助化疗较单纯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仅提高5%左右。
因此迫切需要耐受性好、有效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可切除肺癌。
与传统化疗相比,免疫治疗有更好的耐受性,同时与治疗相关的毒性对手术切除的影响较小,从而免疫新辅助/辅助治疗应运而生。
PD-1/PD-L1抑制剂杀伤肿瘤需要肿瘤细胞提呈抗原,然后被宿主T细胞识别。
经抑制性抗体阻断免疫抑制的PD-1/PD-L1相互作用后,活化的T细胞能够释放细胞因子,并杀伤肿瘤细胞。
因此,从机制上讲,当肿瘤体积较大时,抗原提呈细胞承担较大的抗原负荷,从而表现出更强的抗肿瘤T细胞应答。
因此,新辅助免疫疗法将优于辅助免疫疗法,患者可获得更大的生存益处。
同时多项临床前研究发现也证实了上述观点,在动物模型中,免疫新辅助治疗较免疫辅助治疗有更长的中位生存时间和更高的生存率。
虽然目前免疫新辅助治疗暂未有大型III期临床试验数据公布,但是现有多个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新辅助免疫治疗在早期NSCLC的综合治疗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Checkmate-159是一项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I-IIIA期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接受两个周期纳武利尤单抗的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这项单臂研究招募了22名患者,其中20名患者接受了两个周期的纳武利尤单抗的单药治疗,该研究表明术前接受两个周期纳武利尤单抗新辅助治疗安全可控,主要病理缓解率可达45%,中位DFS和OS尚未达到。
另一项II期临床试验TOP1501,旨在评估IB-IIIA期NSCLC患者术前接受两个周期帕博利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该研究表明术前接受两个周期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安全可控,主要病理缓解率可达28%,病理缓解≥50%的患者可达80%。
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临床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1
使用经过验证的试剂和仪器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室内质控
02
建立室内质控体系,对检测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确保检
测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室间质评
03
参加室间质评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和交流,提高检测
水平和准确性。
问题解决方案
01
针对常见问题制定 解决方案
如样本不合格、检测失败等问题 ,应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 培训和指导。
不同方法优缺点比较
IHC与NGS/PCR相比,前者更直观、 易于解读,但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后者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但 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员。
NGS与PCR相比,前者具有更高的通 量和分辨率,可以检测多个基因和变 异类型;后者操作简便、快速,但可 能受引物特异性等因素影响。
技术选择与注意事项
NGS和PCR等其他方法
NGS(下一代测序技术)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PD-L1基因表达情况。优点是具有高通量、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缺点是需要专业设备 和人员,成本较高。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PD-L1基因片段,再利用荧光探针等技术进行定量检测。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缺点是可 能受引物特异性、扩增效率等因素影响。
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临床检 测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2-27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PD-L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 • 临床检测方法及技术 • 样本处理与质量控制 • 结果解读与报告规范 • 临床应用及前景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目的
背景介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PD-L1表达检 测对于NSCLC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免疫治疗在临 床的广泛应用,PD-L1表达检测已成为指导NSCLC免疫治疗 的关键生物标志物。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主要内容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主要内容1 前言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
据2020年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分析报告显示,全球肺癌新发例数达220.7万,仅次于乳腺癌;死亡例数达179.6万,居各癌种首位。
在我国,肺癌不仅是发病率第一,也是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
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病理组织学类型,其中NSCLC最为常见,占所有肺癌的85%。
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传统含铂双药化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仅4个月-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仅10个月-12个月,而免疫治疗能为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带来生存获益。
随着越来越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我国获批肺癌适应证,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逐步普及。
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优势人群、确定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处理不良反应(AE)以及考量药物使用禁忌证等方面的临床标准仍需不断完善。
2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2.1 机体正常的免疫监视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免疫系统具有“监视功能”,可精确识别“非己”成分;免疫系统可清除入侵的微生物,排斥异体移植物,还能察觉并消灭肿瘤细胞。
2.2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和相应的治疗策略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可识别并清除癌变的细胞,但肿瘤细胞有多种方法逃避免疫系统监视,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免疫检查点:抗原性丧失:免疫抑制微环境: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3.1 PD-(L)1抑制剂PD-1是表达在T细胞表面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跨膜蛋白,其主要配体为PD-L1。
PD-(L)1抑制剂正是通过阻断PD-1/L1的结合,恢复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功能。
PD-(L)1抑制剂见表1。
3.2 CTLA-4抑制剂CTLA-4可通过竞争性抑制CD28与B7配体结合或将磷酸酶募集到CTLA-4的胞质域,降低TCR和CD28信号传导,抑制T细胞活化。
《非小细胞肺癌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非小细胞肺癌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1 引言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在晚期肺癌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改变了该领域的治疗格局,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生存获益。
虽然对于免疫治疗适宜人群筛选和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越来越多,但PD-L1仍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指标。
免疫组织化学(IHC,简称免疫组化)检测是评估肿瘤组织PD-L1表达状态的一种有效且最常用方法,广泛应用于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中,以识别或辅助预测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2 国内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适应证按照《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内容推荐,目前针对晚期NSCLC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中国已有多个PD-1/PD-L1抑制剂适用于一线、二线或以上治疗,其中PD-L1检测结果可以作为伴随诊断指导晚期NSCLC患者一线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治疗。
PD-L1检测结果也可作为补充诊断为晚期NSCLC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作为二线或以上治疗提供信息。
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预测标记物PD-L1指标使用随着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NSCLC患者PD-L1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等也随适应证需要作为伴随诊断或补充诊断而相应获批。
其中最大特点是各个药物分别对应不同的PD-L1试剂克隆或平台,且其判读阈值也各不相同。
本共识建议选择我国NMPA批准的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或抗体试剂,具体推荐内容详见表1 。
除PD-L1(22C3)试剂盒获批以外,其浓缩液也于2020年5月获NMPA 批准作为体外诊断试剂,用于实验室自建检测(LDT)。
PD-L1免疫组化检测的获批试剂对应药物各有不同,因此各检测平台和试剂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也是临床医生与病理医生关注的重点。
4 PD-L1检测适用人群及检测时机4.1 PD-L1检测适用人群建议在兼顾检测成本、临床送检需求与实际操作的前提下,尽量为所有可能具有免疫治疗机会的NSCLC患者提供PD-L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标本中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应用分析
免疫组化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标本中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应用分析一、免疫组化技术简介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是指利用成像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特定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测定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通过检测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表达水平,可以帮助医生鉴别组织类型、确定诊断和评估预后。
在肿瘤的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分子病理学、分子肿瘤学及分子影像学等领域,成为肿瘤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二、免疫组化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标本中,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检测多种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蛋白质标记物,包括CK7、TTF-1、p40、napsin A等。
这些标记物的检测可以协助病理医师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准确诊断,提高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能力。
TTF-1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度特异性表达,在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CK7则广泛表达于NSCLC中,能够协助鉴别NSCLC与其他类型的肺癌。
免疫组化技术也能够帮助鉴别不同亚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免疫组化技术可通过检测ALK、ROS1等融合基因的表达来识别肺腺癌中的ALK和ROS1阳性患者,为靶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免疫组化技术还可以检测EGFR蛋白表达水平,对EGFR-TKI靶向治疗的疗效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三、免疫组化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在肺小结节的早期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肺小结节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需要依靠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而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在镜下快速准确地鉴别非小细胞肺癌,有助于提高对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
特别是对于那些病理类型不明确的病例,免疫组化技术可以为病理诊断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免疫组化技术还可以帮助鉴别肺小结节的良恶性,减少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检测肿瘤标记物如CK7、TTF-1等,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协助确定肿瘤的来源和类型,对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免疫组化与分子生物学检测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免疫组化与分子生物学检测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病变,诊断及治疗方面一直是临床上争议的焦点。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肺结节,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了免疫组化与分子生物学检测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该专家共识的具体内容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 专家共识简介肺结节的免疫组化与分子生物学检测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是一项为了提高肺结节诊断准确性的共识。
这项共识由中国肺结节诊疗专家组经过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总结而成。
2. 免疫组化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免疫组化是一种通过检测特定蛋白质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来帮助诊断的方法。
在肺结节诊断中,免疫组化主要用于鉴别恶性和良性结节。
通过检测特定的肿瘤标志物,如CK7、TTF-1、Napsin A等,可以帮助判断结节的恶性程度。
同时,免疫组化还能够鉴别结节的细胞来源,如肺腺癌、鳞癌等,对于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起到重要作用。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DNA或RNA中的异常序列来帮助诊断的方法。
在肺结节诊断中,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用于检测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或基因重排。
通过检测EGFR、ALK、ROS1等基因的突变或重排,可以帮助判断结节的恶性程度,同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例如,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可以选择靶向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4. 肺结节诊断的综合应用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在肺结节诊断中往往相互补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结合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结果,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结节的恶性程度,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同时,这种综合应用还能够帮助鉴别一些难以诊断的结节,提高了临床诊断的便利性。
5. 临床应用展望免疫组化与分子生物学检测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成本效益的考虑以及检测结果的解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为肺结节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P63、TTF-1、Napsin-A在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P63、TTF-1、Napsin-A在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摘要】目的:通过对527例非小细胞肺癌P63、TTF-1、Napsin-A表达的分析,探讨这三个免疫组化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意义。
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P63、TTF-1、Napsi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采用X?检验,以P<0.05为标准来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P63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98.5%,在肺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6.5%,X2=365.889,P=0.000差异显著;TTF-1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3%,在肺腺癌中阳性表达为率92.9%,X2=443.710,P=0.000,差异显著;Napsin-A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3%,在肺腺癌中阳性表达为率86.3%,X2=287.312,P=0.000,差异显著。
结论:P63、TTF-1、Napsi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对于鳞癌和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P63,TTF-1,Napsin-A,非小细胞肺癌,鉴别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52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男417例,女110例;年龄为20~83岁,中位年龄61岁;肺鳞癌的272例,肺腺癌的为255例。
1.2 方法1.2.1主要试剂(1)I抗:Napsin A:LEICA;P63:迈新,TTF-1:迈新(2)II抗:鼠抗体napsin A单克隆抗体(ARP,American Research Products,Inc)鼠抗体TTF-1单克隆抗体(北京中山技术有限公司)(3)通用型SP试剂盒(北京中山技术有限公司)(4)DAB显色剂:罗氏1.2.2实验过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病理组织块切成4um厚切片,每个蜡块各做4张切片。
第一张用HE染色,第二张用0.01%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第三,四张分别进行抗-napsin A,抗-TTF-1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
非小细胞肺癌活检标本的细胞组织学亚型分类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活检标本的细胞组织学亚型分类进展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癌类型,它的组织学亚型多种多样。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NSCLC 的组织学亚型分类标准也随之不断升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精准度和疗效。
截至目前,NSCLC 最常用的组织学亚型分类系统是根据其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划分为以下几个亚型:1. 腺癌:占 NSCLC 的40% ~ 50%。
腺癌细胞形态多样,常呈小管状、实变状、乳头状和粘液腺型等多种形态,也有混合型。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K7、TTF-1 阳性。
2. 鳞癌:占 NSCLC 的25% ~ 30%。
鳞状上皮细胞形态呈鳞状或立方形,亦有多形性。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p40、p63、CK5/6 阳性。
3. 大细胞癌:占 NSCLC 的10% ~ 15%。
细胞形态多变、异型,缺乏特异性。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TTF-1 阴性,CK7 及 CK20 不完全阳性。
4. 慢性支气管炎型肺癌 (CCLC):占 NSCLC 的5%。
病理组织学表现具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特征,伴有纤维化和肺泡萎缩。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K7、TTF-1 阴性,CK5/6、p63、p40 阳性。
5. 神经内分泌肺癌 (LCNEC):占 NSCLC 的2% ~ 3%。
细胞形态呈中小细胞,胞浆鲜红色、丰富多角质,并且有核异形现象。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TTF-1、CD56、chromogranin A、synaptophysin 及 NCAM 均阳性。
6. 滤泡型腺癌 (LPA):占 NSCLC 的1% ~ 3%。
微小腺泡状成分较多,瘤细胞直径均小于或等于30μm。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K7、TTF-1、Napsin A 均阳性。
此外,还有一些较罕见的NSCLC 组织学亚型,如光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淋巴瘤样癌及甲状腺癌样癌等,这些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与预后影响较大,需要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NSCLC 组织学亚型分类的发展和进展提高了临床治疗的精准度和疗效,对于患者的预后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黄金升级版中文
增加了对肿瘤术后随访胸部CT的时间间隔规 定。
肿瘤术后局部复发情况中增加了“纵隔淋巴结 复发”一条。对有症状的骨转移增加“二碳膦 酸盐治疗”。
在复发和转移的治疗中,增加“符合PS 0-2分标准才能使用贝伐单抗”和“贝伐 单抗+化疗被推荐用于符合PS 0-2分标准 的患者”。增加了符合PS 0-2分“标准” 的概念,与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注意事 项及“PS 2分患者治疗毒性更大且获益 少”。
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
BAC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以及对于EGFRTKIs的敏感性引起了重视。 BAC包括新 生细胞沿着肺泡结构生长的肿瘤。纯支 气管肺泡细胞癌分为三型:粘蛋白型, 非粘蛋白型和混合型(或未定型)。
非粘蛋白型表达TTF-1,CK7,缺乏CK20表 达。
粘蛋白型可能有不确定的免疫表型,可 表达CK7,CK20,据报道缺乏TTF-1表达。
一线治疗:
1.PS评分0到2分进展期或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联 合治疗中的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有化疗指征。
2.对于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放化疗优于单纯放疗。同步 放化疗优于续贯放化疗。
3.资料显示,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于进展期、不可 治愈的患者能提高6到12周的中位生存期,能提高一倍 的一年生存率(提高10%到15%)。
所有治疗前评价部分均增加肺功能。
将I期(周围型T2,N0)与 I期(中央型T12,N0)及II期(T1-2,N1)列为一组。强调脑 MRI仅推荐用于非鳞癌的II期检查。
强调T1,N0切端阴性的“高危病人”概念。
增加对肺上沟瘤行MRI的条件(近脊柱或锁骨 下血管的肺上沟瘤)。
对认为可切除的肺上沟瘤不再行手术,对 (T3,N0-1)的近胸壁、气管或纵隔的肿瘤手 术被列为“推荐”,放疗改为“3级推荐”。
中国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专家共识
Years since diagnosis
Yang P, et al. J Thorac Oncol. 2012;7: 90–97
ALK 阳性 vs EGFR突变 vs NSCLC
ALK阳性
驱动基因 临床&病理特征 患者预后 ALK融合基因
EGFR突变
EGFR突变
年轻、腺癌(粘液型)、 东亚裔、腺癌(粘液 不吸烟 型)、不吸烟 差 好
28
NSCLC 活检组织标本
• 阴性或未知;
EFGR突变且使用EGFR-TKIs后出 现原发或继发耐药的患者
EGFR突变检测
•
据组织类型选择合适技术§
新鲜标本
石蜡标本 常规IHC检测*
3+/2+/1+
RT-PCR&(qPCR、多重 PCR或RACE-PCR-Seq)
FISH
Ventana IHC
中国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共识 2013 V1.0
中国ALK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共识
● 目的:提高我国ALK融合基因型肺癌的个体化精准治疗能力 (precision therapy)
– 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靶向治疗:伴随分子诊断是前提 – 虽然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仅占NSCLC的5%,但是总体患者负荷较
18
中国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专家共识
● 专家组推荐定义: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是指包括ALK FISH检测阳性、ALK序列融合变异或 ALK融合蛋白表达阳性的肺癌,肿瘤细胞中存在 ALK融合基因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分子亚 型,常见于腺癌,该类患者通常可从ALK抑制剂治 疗中获益。
19
治疗方法
克唑替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专家共识(2014)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占所有肺癌的 80%,可以分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腺癌(≥ 40%)和鳞癌(30%),以及较为少见的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LCC)(10%)。
随着肺腺癌和鳞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日趋不同,临床强烈要求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 NSCLC 明确诊断。
对于绝大多数手术切除病例而言,经充分取材均能够正确诊断,但病理医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是小活检标本(占 70%)的诊断,此时有效的免疫标志物在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尤显重要。
免疫标志物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 NSCLC 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原发癌与诸多类型转移癌之间的鉴别诊断,还在于明确特征性的分子学改变(如 EGFR、EML4-ALK),用于满足 NSCLC 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需要。
在越来越多的免疫标志物中,如何选择简单而有效的抗体(组合)达到对 NSCLC,特别是小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本文综合国内外权威文献形成以下共识。
NSCLC 常用免疫标志物1. 肺腺癌常用免疫标志物(1)TTF-1TTF-1 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5%-85% 的肺腺癌表达TTF-1,且常呈弥漫一致性的强阳性,约 20% 的肺腺癌不表达 TTF-1。
TTF-1 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有关,总体而言,肿瘤分化程度越差,TTF-1 越可能表达缺失,具有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Calar 细胞特征的腺癌几乎全部表达 TTF-1,泌黏液性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胶样腺癌等)呈不同程度表达(表 1)。
TTF-1 也表达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tumors,NETs)、部分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C)、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AC)、约 50% 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及 90% 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
通常认为肺鳞癌不表达 TTF-1。
因此,TTF-1 主要用于肺腺癌和鳞癌的鉴别,不能鉴别肺腺癌和肺 NETs。
在非肺源性肿瘤中,除了甲状腺癌几乎全部表达 TTF-1 以外,少量子宫内膜、子宫颈、卵巢、乳腺和结直肠的腺癌也表达 TTF-1。
与Napsin A 不同,所有类型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均不表达 TTF-1。
表 1. TTF-1 和 Napsin A 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肺腺癌中的表达(2)Napsin A Napsin A也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0%-90% 的肺腺癌表达Napsin A,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 TTF-1,TTF-1 和 Napsin A 是目前诊断肺腺癌最优秀的抗体组合之一。
与其他Ⅱ型肺泡标志物(TTF-1、细胞表面糖蛋白)相似,Napsin A 在肺腺癌中表达也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表 1)。
约 3% 的肺鳞癌表达 Napsin A,肺 NETs 不表达 Napsin A,因此可以用于肺腺癌和 NETs 的鉴别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肾组织表达 Napsin A,高达 80% 乳头状 RCC 和 34% 的透明细胞 RCC 表达 Napsin A。
部分女性生殖系统来源的腺癌表达 Napsin A,见于约 7% 的卵巢腺癌和 15% 的子宫内膜腺癌,其中高达 2/3 的透明细胞腺癌表达 Napsin A。
其他组织器官发生的小部分腺癌也表达Napsin A,如甲状腺的乳头状癌和差分化(间变性)癌、胆管细胞癌等。
(3)CK7几乎 100% 的肺腺癌均表达 CK7,极高的敏感度使 CK7 成为肺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常用的抗体之一,特别是在鉴别肺原发性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腺癌时,CK7 常作为首选的抗体组合成员。
但 CK7 的特异性较低,30%-60% 的肺鳞癌表达 CK7。
在非肺源性腺癌中,CK7 表达广泛见于乳腺、胃、卵巢、胰腺、子宫、尿路上皮等多种器官和部位发生的腺癌,因此,在肺腺癌鉴别诊断时,需与其他特异度较高的抗体(TTF-1、Napsin A)联合应用。
(4)肺泡表面糖蛋白(SP-A、SP-B)SP-A、SP-B 仅表达于约 50% 的肺腺癌。
其表达的组织学谱系较窄,主要见于分化程度较高的具有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Calar 细胞分化特征的腺癌,在差分化肺腺癌常常表达缺失,对于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具有杯状细胞特征的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胶样腺癌等),肺泡表面糖蛋白几乎无诊断价值。
(5)Cam5.2Cam5.2 是常用的低分子量角蛋白,包括 CK8 和 CK18。
几乎 100% 的肺腺癌表达 Cam5.2,约 35% 的肺鳞癌和 20% 的肺 LCC 也表达Cam5.2。
此外,Cam5.2 可表达于人体几乎所有类型的腺癌,特异性较低使 Cam5.2 在肺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均非常有限。
2. 肺鳞癌常用免疫标志物(1)p63 及ΔN p63(p40)p63 和 p40 是肺鳞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
高于 90% 的肺鳞癌p63 呈强烈核表达,一般认为 p63 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为 10%-33%,且常常呈局灶性低水平表达。
p63 诊断肺鳞癌的敏感度高达97.4%,但特异度较低,仅有 72.8%。
相当比例的肺非鳞癌表达p63,肺 NETs 不同程度表达 p63,在 TC 和 AC 中 p63 不表达或呈较低水平(6%)表达,p63 在 13.5%-18% 的 LCNEC 以及约 22% 的 SCLC 中表达。
p40 的敏感度与 p63 相似,但特异度优于 p63,高达 96.8% 的肺鳞癌均强表达 p40,仅在 3%-5% 的腺癌中表达,且常呈局灶阳性(<5%)表达。
肺 NETs 中,p40 不表达于肺类癌,仅在 3.6% 的 LCNEC 中表达。
此外,2.4% 的间皮瘤表达p40。
(2)CK5/6CK5/6 是肺鳞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5%-100% 的肺鳞癌表达CK5/6,其表达与鳞癌的分化、分级无关,但也有研究显示,20% 的低分化鳞癌不表达或仅低表达。
2%-33% 的肺腺癌可表达 CK5/6,但常呈局灶性低水平表达。
75%-100% 的胸膜上皮样恶性间皮瘤也表达CK5/6,联合应用其他特异性间皮瘤标志物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CK5/6 与 DSG3 组合可以诊断 92.6% 的鳞癌。
在 p63 不表达的情况下,单一的 CK5/6 表达并不足于支持鳞癌的诊断。
(3)CK34βE12几乎 100% 的肺鳞癌均表达CK34βE12,但高达 89% 的肺腺癌同样表达CK34βE12,与 p63、p40 比较,CK34βE12 特异性低且敏感性并无优势,因此不作为一线抗体使用。
DSG3 新近被广泛应用于肺腺癌和鳞癌的鉴别诊断,85%-90% 的肺鳞癌表达 DSG3,其几乎不表达于肺腺癌(﹤2%)。
DSG3 和 Napsin A 鸡尾酒抗体能区别 85% 以上的肺腺癌和鳞癌。
其他上皮性标志物如MOC-31、CEA、COX-2 等在肺鳞癌和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价值非常有限且意义不大。
3. 肺 NETs 常用免疫标志物(本共识除外 SCLC)肺 NETs 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 20%-25%,包括 TC、AC、LC-NEC 和SCLC,TC、AC 和 SCLC 的诊断主要依靠形态学特征,而 LCNEC 的诊断则常需要结合免疫标志物。
CgA、Syn 和 CD56 是最常用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组合,其中 CgA 的特异性最强。
41%-75% 的 LCNEC 表达 TTF-1,约 60% 的 LC-NEC 表达 CK7。
Ki-67 增殖指数对肺 NETs 具有诊断和分级双重意义,TC 的 Ki-67 增殖指数≤ 5%,属于低级别 NETs,AC 为 5%-20%,属于中级别NETs,LCNEC 通常≥ 60%,属于高级别 NETs。
LCNEC 的诊断除依靠形态学特征,还需结合免疫组化标记或电镜检查证实神经内分泌。
免疫标志物在 NSCLC 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1. 肺腺癌和鳞癌的鉴别诊断 TTF-1、Napsin A、CK5/6 和 p63(p40)是目前鉴别肺腺癌和鳞癌最常用的抗体组合之一。
鉴于 p63 在 10%-33% 的肺腺癌中呈局灶性低表达,因此在判断 p63 染色结果时,仅弥漫性强表达于胞核时才能判读为阳性。
同样对于CK5/6,只有弥漫强表达时才能判断为阳性(弥漫性表达定义为﹥50% 的肿瘤细胞表达)。
通常 TTF-1/p63 组合在腺癌和鳞癌均是一个阳性而另一个阴性,如果 TTF-1/p63 均阳性,倾向于诊断腺癌,因为 p63 可以在腺癌中表达而 TTF-1 几乎不在鳞癌中弥漫表达;如果 TTF-1/p63 均阴性,则仍然怀疑腺癌,因为 TTF-1 在差分化腺癌中缺失表达的现象较常见,而 p63 在鳞癌中的表达非常稳定,一些所谓「p63 阴性的低分化鳞癌」其实可能是实体性腺癌;但 TTF-1/p63 双阴性也可见于其他类型腺癌。
所有鳞癌标志物均不能鉴别转移性鳞癌、肌上皮癌、尿路上皮癌、上皮样恶性间皮瘤,甚至包括肉瘤和大细胞淋巴瘤。
p63 在部分大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等)中表达,而 p40 在上述大细胞淋巴瘤中不表达,因此选择 p40 代替p63 能有效避免将肺或纵隔的大细胞淋巴瘤误诊为鳞癌(表 2)。
表 2. 肺腺癌和鳞癌鉴别诊断的免疫组化标志物2. 肺腺癌与硬化性肺细胞癌(sclerosing pneumocytoma)的鉴别诊断硬化性肺细胞瘤由两型细胞组成:表面细胞和上皮圆形细胞,两型细胞均可能起源于呼吸道多潜能原始上皮细胞,具有Ⅱ型肺泡上皮的分化特征,因此表达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免疫标志物,如TTF-1、Napsin A 等。
但与肺腺癌弥漫一致性表达上述指标有所不同,硬化性肺细胞瘤两型细胞之间的表达模式有明显的特征。
90%-100% 的硬化性肺细胞瘤两型细胞均表达 TTF-1,但与表面细胞比较,圆细胞的染色强度稍弱。
表面细胞弥漫一致性表达 Napsin A、CK-pan、CK7 和肺泡表面糖蛋白,大部分表达 Cam5.2;而圆细胞不表达 CKpan 和肺泡表面糖蛋白,不表达或仅呈局灶性弱表达 Napsin A,仅 31% 的病例表达 CK7,17% 的病例表达 Cam5.2。
除此之外,圆细胞通常一致性表达 vimen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