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高考第21讲 城乡景观和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章第一节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批发、轻工业区 高级住宅区
a
同心圆模式
中心商务区 中产阶层住宅带
过渡带 通勤带
c
多核心模式
工人住宅带
中心商务区 批发、轻工业区 低级住宅区 中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重工业区 次级商务区 郊外住宅区 郊外工业区
• 形成原因:由5个同心圆组成,基本 符合单中心城市模式;平原地形,城 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 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
中占地面积最小。 • 分布: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上海南京路
北京西单
重庆解放碑
②商业区 • 分布: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
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昆明市五华区柏联广场
②商业区
• 大城市中心往往形成中 心商务区(CBD)
镇中占地面积最大,居住区占据空间常在40%-60%之间。 • 分类: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 位置:广泛分布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①住宅区 • 住宅区分化(高级和低级),背向发展
昆明市五华区红云社区附近地图
低级住宅区房屋面积狭小,拥 挤密集,往往分布在内城和工 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
主导风向
• 季风垂直的郊外
主导风向
有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市中心、处于河流下游、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 郊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乡村和城镇》第21讲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图中三条折线分别代表1989年、2002年、2015年距市中心不同 距离的不透水面比例,分别比较10~15千米、15~20千米、20~25千米、25~ 30千米的区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15~20千米区域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B 项正确。第(2)题,不透水面的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阻止了雨水的下渗,地下 水位会下降,地表径流会增多;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会减少;地面 的硬化使得城市整体空气湿度降低;硬化的地面与绿地相比,增温速度更快, 地表气温会升高,②④正确,故选C。
(2022·南昌三模)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成区边缘村庄的土地逐渐
由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这些村庄原本位于城市的周边地带,随着城市的
扩张,村庄和城市的相对距离逐渐缩短。当相对距离接近零时,村庄便成了
“城边村”。据此完成3~4题。
3.一般而言,“城边村”承接的主要部门是( C )
A.旅游业
B.金融业 C.制造业 D.餐饮业
二、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特点
(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__高__,目前发展速度_缓___慢__。 (2)发展中国家起步__晚__,水平__低__,目前发展__迅__速__。 2.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1)欧美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初步实现了城镇化,现在城镇人口比重 已_很__高___;目前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_减__慢___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 “__逆__城__市__化__”。
城乡区位与城乡内部空间结构-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必备知识
1.城乡区位
2.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 (2)影响因素
3.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城乡区位
从乡村到城市
早期农耕业发展,从事农耕 生产的人口开始定居下来
相对稳定的聚落出现
随着商品生产的繁荣, 一些集市成为手工业 和商业的聚集区
手工业和商业聚集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的扩展,工 业的兴起推动城市成为生产中心
近现代城市的发展
集市的出现
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一些聚落 出现集市,这是城市的萌芽形态
城市的出现
人们在聚集区外修建城墙,开凿护 城河,具有防护功能的“城”与具 有经济功能的“市”融合
乡村区位因素
自然资源丰富
土壤肥沃
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
自 然 因 素: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水源、资源状况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耕作半径、交通、人口、设施等
城市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气候
分析
水热条件良好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热带地区城市建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山高原上
举例
我国东部城市 巴西利亚
地形平坦,地势较高的沿海(河、湖)平原地带
地形
自
地形有可能会限制城市发展
长江沿岸城市 兰州
然 自然 自然灾害可能会摧毁某些城市,但不一定能改变 希腊克里特文明的毁灭,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乡村和城镇第1节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鲁教版
易错易混·再判断 (1)客家土楼形成于宋元时期,保留了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建筑技艺。 (√) (2)客家文化仅土楼等建筑遗址。( × ) (3)客家人只得在山区建造房舍,因为作为外来移民,平地已经被原住居民 占有。( √ )
2增素能 精准突破
考点一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新教材动向
新高考趋势
对比老教材,新教材增加了“乡村内部 1.考查方式及内容:往往以具体的城
旁栏边角·再利用 (1)读教材必修第二册P34活动“探究香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思考下 列各题。 ①随着我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未来香港城市内部结构可能会出现 怎样的变化? 提示 土地的混合利用方式增多,居住区公共服务更完善,生态区、文化教 育区分布更加合理等。 ②香港乡村与内地传统乡村地区相比,乡村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提示 农业生产区减小,居住区、商业区等与城市内部结构相似的功能区用 地增加。
(2)其他因素对城镇功能分区的影响
2.合理规划城镇功能区
(1)工业区
工业区的合理布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考虑要素
布局要求
对大气有污染(有害气体、烟尘等)的工厂(如石油化工厂、火力
风向
发电厂等)应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与冬、夏季风风
向垂直的郊外
河流流向 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厂(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 在远离生活区处和河流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
高考《地理》城乡空间结构
活动型村落
一般类型的乡村
这种聚落一般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和少数山区。
在牧区,由于历史文化的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牧民一般逐水草而 居,由于自然草场的生态承载力低,有限面积的牧草不能长期供养牧 畜,所以,在一地放牧一定时间后,需迁移到另一块牧草旺盛能供养 牲畜的地点。牧民居住的房屋为账篷式(如蒙古包)可拆迁。 特殊类型
河流与城市
河流入海口:上海 干支流交汇处:宜宾、重庆、武汉 河运的起点和终点:赣州 过河点位置:南京、哈尔滨、伦敦
在水运中,河口处由于上可以与 全河流相通,下可以转向海外。
在两条或多条河流汇 合处,水陆交通的转 运点以及水运起点, 水运转陆运的转折处, 比一般水运点的城市 重要些。
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隘口往往是设关隘之地, 如,我国的潼关、娘子关为进入关中平原及山西太原的必经之路,成为历史 上有名的关隘及战场。 为防守目的建立的城市,由于城市性质在于把防守放在第一位、经济放在次 要地位,故这类城市面积不可能太大,是城墙坚固的军事和政治中心。如果 不能随着以后的形势变化,在经济上具有地位和作用,则会影响其地位与发 展。地势的险要反而影响经济发展,使其处于相对衰弱的地位,如潼关、娘 子关。
地形与城市
1.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 耕;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 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 发育最理想的地区。
高中地理新高考新教材系列:必修二 第二章 城镇与乡村
2.1城乡空间结构
1、城乡土地利用
(1)类型: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2)差异:城市:以建设用地为主,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
乡村:以农业用地为主,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分布状况
2、城乡空间结构
(1)功能区:住宅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2)功能区特点:区域内呈现连片分布;各功能区间无明确界线;
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
3.城市功能区(重点)
①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②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③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④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⑤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⑥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比例逐年上升。
4.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5. 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重点) (1)交通通达度 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
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如图:
市中心:有多条 穿过,通达度最高, 地租最高,形成地租 高峰。 城市主要道路与 交会处:地租较高,
形成地租 高峰。
(2)距市中心远近 越近,地租越高; 越远,地租越低,如图:
OA 段地价最高,为 区; AB 段地价次之,为 区; BC 段地价最低,为 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学案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结合实例,说明乡村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
2.运用实例和资料,说明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主要特点和分布。
3.结合实例,说明合理规划城乡土地利用对人地协调发展的意义。
1、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主要特点和分布。
2、乡村与城镇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1.农业用地
(1)类型: 、林地、、水域等。
(2)位置:一般分布在周围。
2.乡村
(1)土地类型:以和为主。
(2)内部土地分化: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以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功能区类型:城镇具有、、工业区等;有些大城市还会形成、、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2.特点: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组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
意付出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和远近。
(2)其他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
2.发展变化
(1)初期: 狭小,各类混杂分布,并在自然集中。
(2)后期: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通过发展、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和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生活空间。
2020届新高考地理第八章乡村与城镇第2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达标检测知能提升
第2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选择题
(2020·绵阳测试)城市人行天桥一般建造在车流量大且行人稠密的道路交叉口、广场及铁路附近。人行天桥只允许行人通过。同一城市的天桥,造型、规模、用材、装饰、色调等差异很大。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城市功能区附近,人行天桥数量最多的是( )
A.居民区B.商业区
C.工业区D.行政中心
2.同一城市建造的天桥多种多样,主要是为了( )
A.缓解交通拥堵B.保障行人安全
C.适应当地环境D.增加城市景观
3.一些天桥安装了电梯,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人文关怀
B.彰显经济实力
C.推进城市化进程
D.增添服务种类
解析:第1题,天桥一般建造在车流量大且行人稠密的道路交叉口等地,商业区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人流、车流量大,人行天桥数量应最多。第2题,天桥的类型与缓解交通拥堵、保障行人安全、增加城市景观无直接关系;天桥往往建在商业区,而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建筑物密集,改造难度大,导致道路不规则,因此天桥也只能随当地状况修建。第
3题,天桥附近人流量较大,安装电梯既可以增加通行能力,还可以使一些走楼梯不方便的人群方便、安全地通过天桥,体现了人文关怀;天桥安装电梯并不是为了彰显经济实力,也不能直接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增添服务种类。
答案:1.B 2.C 3.A
(2020·广东六校联盟联考)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匹配(职住空间匹配)直接影响城市
通勤成本。城市各空间单元职住比的区位熵(区位熵=城市某空间单元就业岗位数量/该单元常住人口数量
)是反映城市职住空间匹配的重要指标城市就业岗位数量/城市常住人口数量
202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师用书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土地利用类型
(1)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公共设施: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2.乡村空间结构
(1)外围: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2)内部公共服务设施:位于村落的中心
居住用地:住宅在村落中心外围环绕
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形成: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
2.功能区类型: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有些大城市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特点: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业区中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其他活动,即其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绿化用地、交功能区分布
特征居住区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面积最大商业区
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工业区
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
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工业区是工业集
聚的区域
5.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
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形成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经济因素交通便捷程度影响地租的高低
距离市中心远近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商业>居住>工业社会因素
政策、文化、环境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2.发展变化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第1课时)(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知识拓展
大气污染物
中心商务区
工业区
住宅区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
Ⅰ.风向影响(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③多风向地区,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知识拓展
工厂区
工厂区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
Ⅰ.风向影响(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④在城市风显著的地区,工业宜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
思考
3.诸葛村外侧有溪流,村内却人工开挖了许多水塘和 水井试分析原因?
村落地势较高,村外溪流难以汇入; 人工开挖水塘和水井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消防用水; 水塘和水井属于人工湿地,能调节小气候,改善居住环境。
2.乡村空间结构的变化
▊【案例】保浙江兰溪诸葛村的村落内部空间结构示意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八卦图。村落的中心 为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 义的鱼形太极图。钟池周围分布有八条巷道,多数民居沿着巷道分 布。以大公堂为核心,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 个居住片区。商业则分布在对外交通便捷的上塘周边地区。
【活动】了解唐代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城市规划的思想。唐 代长安城(现西安市)的规划是我国古都 规划的一个典范,至今仍是宝贵的文化遗 产。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 中心,设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东市靠近 宫殿区和贵族高官府邸,多服务于达官贵 人;西市是平民市场,也是国际贸易市场。
教学设计2: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材分析
本章共分三节,分别是“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一节主要从学生有感性认知的土地利用空间差异人手,引导学生理解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第二节主要从时间的视角,分析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第三节主要从景观层面分析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结合实例,说明乡村土地利用的类型和分布;
综合思维:运用实例或资料,说明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
地理实践力:实地调查本地城乡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
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说明合理规划城乡土地利用对人地协调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实例,分析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
2.运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原理,分析现实城镇功能分区的现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广东沙湾古镇“民田—沙田”空间格局是以珠三角冲击成陆、沙田开发为形成背景,并在宗族势力与宗族文化的主导下形成了由民田区与沙田区组成的空间格局,二者界限分明又联系紧密,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空间特征及居住对象,都是沙湾古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材料,思考问题:沙湾古镇民田区和沙田区不同的空间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学生阅读课文总结)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种植业)、林地(林业)、草地(畜牧业)、水域(渔业)
乡村既包括房屋建筑,又包括与居住有关的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它既是人们居住、生
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农业用地分布在村落周边,便于进行农业生产。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排名 1 2 3 4 5
学校名称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苏州大学 云南大学
星级 ★★★★★ ★★★★★ ★★★★★ ★★★★ ★★★★
5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
6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7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解释城 1.结合实例,理解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其分
17
聚落 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 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 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 类。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聚落的外部形态、 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同时,聚落又是重要的文化景观,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土民情等。当然,聚落也对地理环 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发生作用,城市聚落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更有着巨大的影响。
市区外缘、干线两侧
减轻对市区的污染; 交通便利,降低生产 运输成本
24
2.“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 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新课标)】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解释乡村和城镇概念的基础上,说出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类型及特征。
2.结合实例,掌握解释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结合实例,掌握判断城乡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学会分析其基本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解释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判断城乡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激趣导入:观看视频:航拍中国大城市。
师:观看视频:航拍中国的大城市,思考:
1.大城市建筑有什么特点?
2.城市有哪些功能分区?
生:(可能的答案)
1.大城市建筑高大密集,既保留传统文化,又融入现代文明。
2.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板书)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
第一节城乡内部空间结构一、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
教师展示城市景观图片,学生感知不同城市的特点
师: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教师展示成都市区用地结构示意图,了解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并分析各种功能区形成的原因。
(板书)2.形成原因
师:1.城镇土地面积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土地价格等各不相同。
2.城镇内部,居住以及工商业等各类活动之间竞争,形成了同类活动的空间集聚并按一定规律分布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不同区域形成各自不同的主导功能,进而形成城镇功能分区。
教师结合示意图逐一讲解各功能区的功能、特点、分布等。
(板书)3.主要类型及特点
师:①居住区
功能:休养生息的场所。
特点:最基本的功能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2.1 城乡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学设计
(1)影响城区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距离市中心远近
(2)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随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地租水平逐渐下降。
不同点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地租水平下降速度是不同的,商业区下降最快,工业区下降最慢。
(4)如果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那么图OA、AB、BC 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
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 BC为工业区
在距离市中心相同距离下,地租水平也有差异,看下图
分散型乡村聚落是一种呈点状松散布局的村落,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区)。由于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各发育阶段对水的要求有所不同,对不同地块的排、灌及水的深度都要认真管理,因此,往往在一定面积的水稻田中间,就有一户或几户农户住在地势较高处,以便就近管理周围的农田,从而形成分散型乡村聚落。
半聚集型山村聚落是一种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的乡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一个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各家彼此排列都不太靠近,还有一种村落是沿一条陆路或水道交通线排列,但各农户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彼此不连接在一起。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是城乡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任务。城乡是一个由城市和乡村多种要素构成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不能封闭起来发展乡村,也不能单靠城市解决乡村问题。只有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互相支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三是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四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城乡空间结构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
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2.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3.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4.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系架构]
[基本概念]
城镇、乡村、城市的空间结
构、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地租水平、付租能力;区位;地域文化、城乡景观;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虚假城镇化、滞后城镇化。[基本原理]
城乡区位选择原理;城镇化
进程的特点和影响。
课时44城乡空间结构
一、城乡土地利用
1.城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2.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方。3.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定义
具体类型
农用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未利用地
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沙漠、石山、永久积雪和冰川等
4.城乡土地利用差异
城镇土地利用乡村土地利用主要类型以建设用地为主以农用地为主
作用反映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
二、城乡空间结构
1.城市空间结构
(1)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
①城市功能区:主要有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功能区等。
②中心商务区的特征:高楼大厦林立,公司总部云集;作为城市经济枢纽和观光购物区域;商贸服务业发达;土地利用集约,地价房租甚高;人流汇集,交通繁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讲城乡景观和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2017版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学业层级2018年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核心素养要求
1.结合实例,解释
城镇和乡村内部的
空间结构,说明合
理利用城乡空间的
意义
合格考
1.1结合实例,在地图上指出城
乡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式和功能
分区,归纳其分布的特点
区域认知、地理
实践力
1.2运用实例,概括城乡内部的
空间结构特征,解释其成因
综合思维、区域
认知
2.结合实例,说明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
观上的体现
合格考
2.1结合实例,说出地域文化的
含义
区域认知、地理
实践力
2.2利用资料,比较不同地区的
城乡景观差异
综合思维、区域
认知
2.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
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人地协调观、地
理实践力
[知识体系构建]
[主干知识整合]
一、城乡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
1.城乡土地利用类型
(1)乡村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来说,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大,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等规模相对较小。
(2)城镇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乡功能分区
(1)乡村功能分区
多数乡村可以分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商业用地和公共用地区等。都市农业村落有生态控制区、农业发展区、产业经济发展区,以及居住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区等。
(2)城镇功能分区
[易误辨析] 1.上海外滩的繁华景象令人赞叹,这主要得益于它作为什么功能区而存在?这种功能区的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及其成因
1.含义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作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上图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形成城市地域结构。其中A表示同心圆模式,B表示扇形模式,C表示多核心模式。
(2)上图的三类模式图中,均有的功能区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它们构成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3.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①图中M表示商业区,N表示住宅区,L表示工业区。
②除距市中心远近影响地租高低外,交通通达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③图中L线变成P线时,反映功能区的变化特点是工业区不断向外围扩散。
(2)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易误辨析] 2.北京的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这里交通便捷,为什么没有高层建筑物?
提示因为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如果在广场周围建起高楼大厦,必然会破坏这一地区古建筑的风格,与保留历史遗迹这一原则不符。
三、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地域文化
(1)概念: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特点: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2.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不同文化区乡村景观格局不同
东北黑土文化
区
黑龙江商品粮生产基地,平整的水稻田一望无垠,附近的屯子
居民可达数千户
云贵高原文化
区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稻梯田层层叠叠,村寨则多
修筑在山上
(2)不同区域城市建筑景观格局不同
例证特点
中国
城市
浙江杭州、山东济南“山水风光城市”
受“天人合一”“师法
自然”的中华文化影响欧洲
城市
伦敦、巴黎
基本保持了原有城市格
局与主体风貌,市中心很
少建造现代化高楼大厦
发展历史悠久并重视文
化传统
美国
城市
纽约、芝加哥
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
入云,各种高层建筑物错
落其间
发展历史短,接受了欧洲
崇尚自由的精神传统
考点一城乡功能区及规划
真题研析
【例1】(2019·天津文综)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如下图),回答(1)~(2)题。
(1)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
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
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
(2)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A.工业污染扩散加强河流水质监测
B.就业岗位减少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居住区较偏远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D.交通压力增大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尝试自解](1)________(2)________
[思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