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工程厚度及平均品位计算表

合集下载

地质学中一些公式

地质学中一些公式

地学中常用公式一、平均品位的计算公式:1、算术平均:(X1+X2-……+Xn)/n X1、X2、X n为样品品位2、加权平均:(X l×L l+X2×L2+……+ X n×Ln)/(L l+L2+……+L n) X1、X2……X n。

为样品品位,L l+L2+……+Ln为样品长度3、几何平均为Xn2⨯1 X1、X2、Xn为样品品位X⨯n⨯X注:品位为正态分布时,处理特高品位时,可用此公式。

二、矿体厚度(Vm)、品位(Vc)变化系数:—X=(X1+X2+……+Xn)/n 计算矿体厚度、品位的平均值∑-σ计算均方差X(2nXi/(-=)1)厚度、品位变化系数:Vm或Vc=⨯σ100%÷X三、地质剖面岩石厚度计算公式:y=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α--导线坡度角β--地层倾角γ --导线方向与地层倾角的夹角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取正号,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取负号;真厚度=L×y四、钻孔矿体厚度的确定矿体的厚度是根据矿体露头上、坑道中和从钻孔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的。

(一)坑道中矿体厚度的测定当坑道所揭露的矿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清楚时,取样和编录时可在矿体上用钢尺直接捌量出来。

厚度测量的次数决定于坑道的布置情况,如矿体是用穿脉坑道圈定的,则测量次数与穿脉坑道的数量相符。

如果矿体是用沿脉坑道圈定的,则厚度的测定按一定间隔在取样的位置进行测量。

如果矿体与围岩的界线不清时,矿体厚度的测定必须根据取样结果来确定。

(二)钻孔中矿体厚度的测定因为钻孔中所截穿的矿体均在地下深处、只能间接地去测定矿体的厚度。

当钻孔是垂直矿层钻进时,且岩心采取率为100%,可直接丈量岩心,取得厚度的数据。

若岩心采取率不高,除用钢尺丈量岩心长度外,还要按下式进行换算:m nL(11-9)式中: m ——矿体的厚度(米); L ——实测矿心长度(米)I n ——矿心采取率(%)。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1前言1.1目的任务阐明项目原由,矿业权人投资人或矿山企业拟建、在建单位提出的核实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和地质资料依据.1.2位置交通及地理经济说明工作区矿区、井田、矿段或××矿区、井田、矿段的××部分的位置位于县城方位、直距、行政管辖.1.3矿业权设置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工作区矿业权设置情况,矿业权范围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用“六度带坐标”表示并列表;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面积及拐点坐标“六度带坐标”,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标高;并附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采矿许可证范围叠合图.如果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比矿权范围小,则说明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外,矿权证范围内资源储量勘查开发情况.1.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简述工作区本次核实前历次地质勘查或资源储量核实至本次工作情况、提交的勘查报告及批准或认定、备案机关、文号、批准或认定、备案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说明各报告的勘查范围、对象、与本报告的关系、在本次核实范围内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可供本报告利用的周边工作量.1.5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已建设、开采的矿区应详细叙述建设、开采时间、设计单位、设计采选矿石规模、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实际达产采选规模、采空区分布情况,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贫化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累计资源储量及探采对比变化情况.说明开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说明矿山生产成本、供销情况及经济效益.1.6本次工作情况叙述本次工作时间、经过和投入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本次核实利用的工程,本次核实获得的各类资源储量.1.7特别情况说明2.矿区地质简述矿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基本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概况.2.1矿床特征综合叙述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总体分布范围具体地段、长度、宽度、延深、总体产状以及对矿床的新认识.2.2矿体层特征分矿体叙述经开采的则对矿体的保有部分分别叙述.简述主矿体层的具体赋存部位、空间位置、分布范围、与上、下矿体的关系或距离,矿体层形态、产状、规模长度、宽度、延深、矿层厚度、有用组分品位含量、含矿率含矿系数、荒料率及变化.对次要矿体层、或小矿体可列表反映基本特征.以插图形式反映矿区内矿体层平面分布范围.矿体层规模、数量、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矿区和因变更工业指标而需核实的,应补充以下内容:矿体层连接对比标志、依据,矿体最大最小埋深、赋存标高、矿层厚度、品位变化规律,主矿体层控制程度和资源储量所占比例.并以插图形式反映矿体重新圈定前后的变化情况.2.3矿石质量2.3.1矿石物质组成简述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关系.2.3.2矿石化学成分叙述矿石主要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变化和变化规律;对利用化学组分用途改变为以物理性能为主要指标的矿种,应对其物理性能进行详细评价.2.3.3矿石风氧化特征简述矿石风氧化特征,阐明氧化、混合、原生带划分依据,“三带”的分布范围、深度.2.4矿石类型和品级简述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品级,说明各自然工业或品级类型矿石在矿体层中所占比例及分布规律.2.5矿体层围岩和夹石简述主矿体层上下盘围岩岩性及矿体层夹石岩性、数量、分布、规模长、宽、厚度及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对矿体层完整性的影响程度.2.6矿床共伴生矿产简叙共伴生矿产种类,结合新成果说明各组分含量、总量,评价综合开采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意义.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简要叙述勘查期间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样种类、选矿方法、试验流程和成果、推荐工艺流程.勘查完成后又进行了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的矿区应详细叙述新成果.已开采矿区应详细叙述生产选矿或加工工艺流程、列表反映历年选矿加工成果包括:矿石入选品位,精矿、尾矿品位、产率、回收率或物性指标等,对矿石主要组分工业利用和共伴生矿产回收进行评述.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4.1水文地质4.1.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叙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现状:阐明未采矿体主要分布标高,矿体最低标高,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及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矿山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矿山疏排水影响范围内各含水层、断裂破碎带以及与地表水体水力联系的变化情况,地下水补、迳、排条件的变化;阐明矿井的直接与间接充水因素以及上部采空区对深部充水的影响;分析勘查报告估算的涌水量和历年矿井系统涌水量的差异,利用矿井实际涌水量资料估算下一水平的涌水量;指出矿山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产生原因,矿山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效果,评述对矿山开采的影响;预测分析矿山深部开采可能诱发或者加剧水文地质问题及变化趋势,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说明矿山供水水源地现状.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重新作出评价.4.2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4.2.1工程地质条件现状评价.阐述井巷和采区揭露的工程地质情况,根据井巷支护、露采边坡的现状,对其稳固性重新作出评价.评述矿区内已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发生部位、产生原因、对采矿的影响程度,矿山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4.2.2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预测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剧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对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重新作出评价.4.3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4.3.1矿区环境地质现状评价.评述矿区存在的自然灾害对开采的影响;叙述矿山建设以来,工程经济活动中诱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危害对象及影响程度,分析影响和破坏的主导因素,矿山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4.3.2矿区环境地质预测评价.分析预测矿山未来的工程经济活动可能诱发或加剧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矿山类型、生产规模、开采方式,结合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对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作出预测评价;对上述环境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对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重新作出评价.4.4煤炭安全生产综合评价.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要求,对煤层瓦斯突出可能性、煤的自燃趋势以及煤尘爆炸性进行预测和评价.4.5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变化、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4.6开采技术条件小结简述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主要问题和类型,在综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程度的综合类型3类9型.5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矿区勘查后未进行开采或仅局部少量开采的矿区可简要的叙述或仅写相应的工作,但新老规范在勘查类型划分上有差别的应按新规范重新确定勘查类型、论述勘查工程间距;进行了核实补充工作和矿山地质工作或生产勘探的矿区,应包括以下内容.5.1生产勘探探矿方法、工程布置原则简述矿床勘查类型,采用的勘查工程间距.叙述生产勘探探矿的工作方法、手段,工程布置原则,实际工程控制间距,完成生产勘探探矿工作量.5.2生产勘探探矿工程质量评述说明各项工程使用目的,评述其取得的地质效果.说明钻孔质量并进行质量评述.5.3生产勘探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说明生产探矿钻孔、坑道等测量方法、引用的控制网点及精度,采用坐标系统,对各项测量方法及质量进行评述.5.4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5.4.1采样及质量评述分各类试样叙述采样方法、规格,评述质量;大型选矿试样应说明取样地点、采样方法、规格、样品组成的矿石类型、品位,评述样品的代表性.5.4.2化验及质量评述简叙样品加工;叙述各类样品基本分析物性试验、全分析、组合分析项目,试验方法,内、外检情况和质量.具有相应资质化验室的化验结果方能采信.5.5探采对比对比的基础是最近批准或认定、备案的报告以简称最近报告.5.5.1构造根据矿山生产资料,与最近报告对比,叙述核实区内的构造变化情况,岩浆岩对矿体破坏、影响的变化情况.5.5.2矿体层特征与最近报告对比,说明矿体的数量、形态、产状、规模、厚度、结构、空间位置煤层的可采性、稳定性等的变化情况,以及矿石质量品位、煤质等的变化情况.5.5.3开采技术条件根据矿山生产资料,叙述含水层厚度、富水性、断层导水性等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实测涌水量与最近报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说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对于煤矿应重点分析对比煤层顶底板、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地温及地压特征与最近报告的差异.5.5.4勘查工作分析评述原勘查工程的布置、勘查方法、手段的选择,勘查类型的划分、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的有效性和合理性.6资源储量估算6.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说明采用或变更的工业指标文件、文号及内容.6.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叙述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综合矿体分布的拐点并编号及其坐标、埋藏深度、具体矿种和矿体层号;开采矿区已设置采矿权的,应分采矿许可证内、证外或设计范围内、外等,分别估算消耗、保有资源储量.6.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说明核实的方法,如对于保有资源储量的核实是采用重算的方法,还是先算采空区消耗的资源储量,后从总量中扣除的;对于未动用块段是如何核实的,跨边界块段是如何分割的等.并论述选择估算方法的依据及合理性,写明采用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估算公式.6.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叙述单工程厚度、平均品位,块段或剖面平均厚度、品位、面积、体积质量体重和矿体层平均品位及各种校正系数含矿率、荒料率、岩溶率等参数计算、测定方法及特高品位特大厚度处理原则.说明各类数值单位及数据取舍原则.6.5矿体层圈定原则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矿体层变化规律,分别叙述单工程矿体层圈定和工程间矿体层连接、内有限外无限推断原则.6.6采空区或压覆矿产边界圈定说明采空区分布情况、采空区边界圈定原则和依据;压覆矿产地段,应叙述压覆矿产边界圈定原则及处理方法.6.7块段划分说明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划分原则和块段编号方法注:尽量沿用原块段划分,对已采或采矿权设置部分,可在原基础上作进一步划分.6.8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根据矿体层的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矿山开发程度确定的经济意义,对资源储量类型进行划分.具体叙述各类型保有资源储量划归条件及空间分布.6.9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截至××××年××月,××矿区×矿保有资源储量总计矿石量、金属量、平均品位,其中按资源储量类别划分统计,煤炭还要按煤类统计.对最近审批报告以来,矿区累计消耗、生产探矿、探采对比情况加以说明.6.10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说明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工业指标,计算方法、参数确定原则、计算结果可用插表或与主矿产资源储量表合并,并评价其可靠程度.6.11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说明资源储量估算中与前叙原则不一致的特殊处理的问题,说明问题应阐明理由、处理原则、方法及评述其影响程度.6.12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A.最近一次审批报告名称、审批时间、批准单位、批准文号、批准的资源储量、截至日期;B.采矿许可证范围最近报告资源储量;C.采矿许可证范围本报告资源储量;D.资源储量变化情况;E.说明资源储量变化原因;a.最近报告以来矿山生产累计消耗资源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b.最近报告以来生产探矿新增资源储量原矿体范围外;c.探采对比及其他变化生产过程中发现矿体的连续性发生变化、厚度及品位的变化、工业指标不同或圈矿原则变化导致投影面积变化等F.采矿许可证范围外最近报告剩余的资源储量7矿山床技术经济评价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及矿产品供需形式分析,提供矿山近三年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总利润、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8结语8.1对资源储量核实取得的主要成果、新认识、资料完备程度作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对今后矿山开发经济效果做概括性的评述.8.2评价开采技术条件,指出需防治的主要问题.8.3指出矿山今后生产勘探探矿和开采、矿石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8.4建议注销核实的保有占用、压覆、残留资源储量情况.附图1.矿区交通位置图可作报告插图2.矿区井田、矿段地形地质图图中应反映原勘查范围.有采矿权设置的,应表示采矿权范围、拐点号及坐标3.含矿岩系或矿层柱状对比图4.勘探线剖面图采用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的,可与资源储量估算图合并5.资源储量分布纵投影图陡产状矿体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时附6.资源储量分布平面图缓产状矿体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时附7.资源储量估算图平面、纵投影图上述附图5、6、7中,除应表示现估算资源储量内容外,还应反映原勘查报告资源储量分布范围、矿权许可证范围、本次核实范围及拐点坐标.8.全部新增工程原始编录图坑、槽探素描图、钻孔柱状图、中段平面图9.采矿工程分布平面图10.其它图件根据不同矿种矿床及勘查手段确定11.矿区水文地质图12.矿区工程地质图13.矿区环境地质图11~13号图可按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程度附其一或综合图件.14.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15.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曲线图16.矿坑涌水量估算图17.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图18.矿体直接顶底板隔水层等厚线图19.岩石强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20.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区图附表1.新增工程测量成果表2.新增工程质量一览表3.新增各类样品分析、测试、鉴定成果表4.新增化验结果质量或内、外检对照表统计表5.资源储量估算表,包括:1单工程矿体层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2断面或块段平均厚度、品位计算表3体重、湿度测定结果表也可作正文插表4断面或块段面积测定表5块段资源储量计算表6消耗、保有、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总表6.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观测成果表7.矿坑涌水量估算表8.井、泉、生产矿井和老窿调查资料综合表9.水质分析成果表10.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资料汇总表附件1.采矿许可证或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印件盖公章;2.勘查资质证复印件盖公章;3.矿权人承诺书法人章、公章;4.报告编制单位承诺书法人章、公章;5.最近报告批准文件复印件;6.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或物理性能试验报告;7.工业指标推荐书不采用一般工业指标,具有矿山设计资质单位编制;8.先期开采地段说明书煤炭勘探报告,具有矿山设计资质单位编制;9.上市融资证明文件.。

地质表格大全

地质表格大全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号。

测手:记录人:计算人:检查人:组长:年月日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共页1、矿区名称:2、点号:m 3、位置:4、观察点性质:5、路线地质:6、地质描述:7、接触关系及产状:8、矿化现象:9、标本及照相登记:10、地貌及水文地质:素描图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号:第页/总页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坑道、钻孔概况表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

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钻孔回次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采样登记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标本登记表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而薄的封蜡小体重XT=P1÷(V−P2−P1d塑料袋)采样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方法二使用的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的塑料薄膜采样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矿区ZK钻孔施工通知书批准按照地质设计于勘探线(其坐标X= Y= H= )布置的ZK 号钻孔,现已安装完毕。

其设计孔深米,方位角度,倾角度,开孔直径。

其它要求:项目技术负责:地质员:水文地质员:探矿技术员:安装队长:机长:安全员:测量员:附注:本通知书一式两份,项目部和机台各保存一份年月日钻孔终止通知书No.批准(分队长)经研究决定孔于米处停止钻进。

终止原因:终孔后的要求:地质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探矿技术员:机长:矿区技术负责:年月日钻孔测斜原始记录表地区:孔号:孔深:,套管深度米孔深校正原始记录表矿区ZK 孔机班钻探记录孔深米检查测量孔深米误差米采用孔深米钻具丈量记录钻具总长:米机上钻杆:米岩心管:米钻头:米机上余尺:米机高:米机(班)长:地质员:年月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ZK 钻孔样品登记表钻孔岩芯样品分割表钻孔弯曲校正点计算表送样单送样单位:矿区第批样品数量件K=送样人:年月日收样人:年月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岩矿鉴定送样单第页矿区第批样品数量共页送样人:年月日收样人:年月日单工程穿越厚度、平均品位估算表化学分析结果表组合分析结果表外检分析计算结果表自注用时删除:相对误差为绝对误差值/取用的分析结果(一般外检结果)总计:检查样品数量XX件合格XX件合格率XX%小体重测定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对照表化学全分析结果表探矿工程测量结果表矿区钻孔钻孔质量验收报告项目负责技术负责地质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水文地质员年月日内蒙古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施工队矿区ZK 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孔深钻孔类型设计方位角施工机号设计倾角钻机类型地质员钻探技术员地质组长技术负责水文地质组长(员)分队长年月日年月日矿体平均品位估算表矿体真倾角公式tan=tan r/cos r 勘探线剖面上矿体水平厚度公式r=L·sin(s+)·cos s/(sin s·cos r) 钻进剖面上矿体伪倾角公式: tanαs=tanαr·cos R s/cos R r 矿体真厚度公式m= L·sin(αs+β)·cosα/cosαs勘探线剖面上矿体垂直厚度m v=L·sin(αs+β)/cosαs探槽中矿体水平厚度公式r=L·cos s/cos r 探槽中矿体垂直厚度v=L·cos s·tan r/ cos r 矿体真倾角公式tanα=tanαr/cos R r 探槽中矿体真厚度公式m= L·cos R s·sinα矿块平均品位、厚度、体重估算表矿块资源 / 储量估算表_________________地质资料质量卡片。

矿床一般工业指标

矿床一般工业指标
Ge、Ga、In、Se、Te、Cd等分散元素,经选矿一般富集在铜、铅、锌的精矿中,通过冶炼回收。
钨矿
WO30.064-0.1
WO3
0.12-0.2
1-2坑采厚度<0.8时,应考虑米百分值计算
≥2-5
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ω%):Cu 0.05,Pb 0.2,Zn 0.5,Sn 0.03,Mo 0.01,Bi 0.03, Sb 0.5,Co 0.01,BeO 0.03,Li2O 0.3,Ta2O50.01,Nb2O50.02,Tr2O30.03,Ga 0.001,Ge 0.001 Cd 0.002,In 0.001,S 4,Au 0.1x10-6, Ag1x10-6
[注2]矿石块度要求:8mm~40mm。
需选
磁铁矿
TFe≥20mFe≥15
TFe≥25mFe≥20
同上
同上
赤铁矿
TFe≥25
TFe≥30
褐铁矿
TFe≥25
TFe≥30
菱铁矿
TFe≥20
TFe≥25
[注]若矿石易采、易选、经济效益好或含有可综合回收的伴生组分,则ω(TFe)可降低;若磁铁矿中硅酸铁、硫化铁、碳酸铁含量较高,则采用磁性铁(mTe)标准。
炼铁
磁、赤、褐、菱铁矿石
TFe50
同上
同上
ω(SiO2)≤18%,ω(S)≤0.30%,ω(P)≤0.25%, ω(Cu)≤0.2%,ω(Pb)≤0.1%,ω(Zn)≤0.1%, ω(Sn)≤0.08%,ω(As)≤0.07%,ω(F)≤1.0%
[注1]褐铁矿石、菱铁矿石为扣除烧失量后折算的标准;自熔性矿石ω(TFe)可将至40%。磷含量为一般要求,按炼铁品种不同,对矿石含磷量的要求也不同:酸性转炉炼钢生铁矿石,ω(P)≤0.03%;碱性平炉炼钢生铁矿石ω(P)≤(0.03%~0.18%);碱性侧吹炉炼钢生铁矿石ω(P)≤(0.2%~0.8%);托马斯生铁矿石ω(P)≤(0.8%~1.2%);普通铸造生铁矿石ω(P)≤(0.05%~0.15%);高磷铸造生铁矿石ω(P)≤(0.15%~0.6%)。

部分金属非金属矿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

部分金属非金属矿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

钼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钼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铜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铜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铅锌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铅锌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镍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镍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银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银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指标表铜、铅、锌、银、镍、钼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指标表说明硫铁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硫铁矿伴生有益组分综合评价指标参考表高岭土一般工业指标钨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钨矿床伴生有用组分综合评价参考表锡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锡矿床伴生有用组分综合评价参考表汞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锑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锑矿床伴生有用组分综合评价参考表磷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金红石及钛铁矿砂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砂锡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砂金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稀有金属与稀土金属砂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重晶石矿(原生矿)一般工业指标石墨矿一般工业指标重晶石矿(残、坡积矿)一般工业指标毒重石矿一般工业指标萤石矿床一般工业指标硼矿床一般工业指标铝土矿床一般工业指标需进行选矿的铁矿石一般工业指标铁矿床开采技术指标铁矿石一般工业质量要求冶金用锰矿石一般工业指标锰矿石中伴生组分评价参考含量表铬铁矿石品位及开采技术指标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指标岩金矿伴生组分评价参考表岩金矿共生(铜、铅、锌)矿产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岩金矿工业指标参考表矿山露天开采技术条件一般要求铁矿石一般工业质量要求1.炼钢用铁矿石(原称平炉富矿)矿石入炉块度要求:平炉用铁矿石 50~250mm;电炉用铁矿石 50~100mm;转炉用铁矿石 10~50mm。

直接用于炼钢的矿石质量要求见表1(适用于磁铁矿石、赤铁矿石、褐铁矿石)。

平均品位计算方法

平均品位计算方法

平均品位计算新方法张亮(江西贵溪银矿,江西贵溪流335413)摘要:本文采用三次多项式曲线拟合方法,对单位工程品位指标值多边形图进行分段拟合处理,使得多边形图成为一条连续光滑的复合曲线,并对拟合的复合曲线进行积分,求出品位平均值,并给出计算编程计算程序及使用说明。

关键词:单工程,三次多项式,拟合,平均品位计算,新方法。

1、引言如图1所示,沿某一直线方向品位的直方图和多边形图,设图1中的直方图间距分别为L 1、L 2、…Ln 、且L=L 1+L 2+…+ Ln (L 取样品跨度),与其相对应的品位指标什值分别为C 1、C 2、…Cn 。

现按常规的加权平均值法计算品位平均值,有LnL L CnLn L C L C ........21211+++++=又设S i =L i ×C i ,则上式变为∑==+⋯++=ni nL si L s s s C 121/ (1)X从(1)式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单工程平均品位加权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实质上是在品位指标的直方图上进行了的,而品位指标值的直方图并不能反映品位指标值的变化情况。

由于矿体指标值实际上大多具有连续和光滑的特点,也就是说,指标值曲线形变化,更符合、更接近矿体的实际变化,因此,采用平均值的计算方法计算品位平均值,其计算结果显然不能较好的反映出平均品位指标值的真实情况。

为此,欲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结果,本文针对形图为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最后运用积分方法求出品位指标值的平均值。

2、拟合方法图1中,设X 为取样点至原点(起点)的距离,Y 为其相对应的品位指标什。

其中P 0、P -1、P n+1、P n+2各点的品位均为表外矿品位,P 1点及Pn 点为最低可采品位点(边界品位点)。

若P 0、P 1、P 2点必须可导,具有一阶导数。

现将经过P 0,P 1,P 2,…, Pn ,P n+1各点的曲线分成P 0~P 1,P 1~P 2,…,P n-1~ Pn ,Pn~ P n+段,每段利用三次多项式曲线来拟合,各分段曲线间光滑连接,使得整个曲线成为一条由多段三次多段三次多项式曲线组成的连续光滑的复合曲线。

平均品位计算方法

平均品位计算方法

平均品位计算新方法亮(贵溪银矿,贵溪流335413)摘要:本文采用三次多项式曲线拟合方法,对单位工程品位指标值多边形图进行分段拟合处理,使得多边形图成为一条连续光滑的复合曲线,并对拟合的复合曲线进行积分,求出品位平均值,并给出计算编程计算程序及使用说明。

关键词:单工程,三次多项式,拟合,平均品位计算,新方法。

1、引言如图1所示,沿某一直线方向品位的直方图和多边形图,设图1中的直方图间距分别为L 1、L 2、…Ln 、且L=L 1+L 2+…+ Ln (L 取样品跨度),与其相对应的品位指标什值分别为C 1、C 2、…Cn 。

现按常规的加权平均值法计算品位平均值,有LnL L Cn Ln L C L C ........21211+++++= 又设S i =L i ×C i ,则上式变为 ∑==+⋯++=n i n L si L s s s C 121/ (1)1P 0P-1X从(1)式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单工程平均品位加权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实质上是在品位指标的直方图上进行了的,而品位指标值的直方图并不能反映品位指标值的变化情况。

由于矿体指标值实际上大多具有连续和光滑的特点,也就是说,指标值曲线形变化,更符合、更接近矿体的实际变化,因此,采用平均值的计算方法计算品位平均值,其计算结果显然不能较好的反映出平均品位指标值的真实情况。

为此,欲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结果,本文针对形图为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最后运用积分方法求出品位指标值的平均值。

2、拟合方法图1中,设X为取样点至原点(起点)的距离,Y为其相对应的品位指标什。

其中P0、P-1、P n+1、P n+2各点的品位均为表外矿品位,P1点及Pn点为最低可采品位点(边界品位点)。

若P0、P1、P2点必须可导,具有一阶导数。

现将经过P0,P1,P2,…,Pn,P n+1各点的曲线分成P0~P1,P1~P2,…,P n-1~ Pn,Pn~ P n+段,每段利用三次多项式曲线来拟合,各分段曲线间光滑连接,使得整个曲线成为一条由多段三次多段三次多项式曲线组成的连续光滑的复合曲线。

矿体水平厚度、垂直厚度、真厚度计算公式

矿体水平厚度、垂直厚度、真厚度计算公式

矿体水平厚度、垂直厚度、真厚度计算公式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过程中,常用到三种厚度:水平厚度、垂直厚度、真厚度。

选取那种厚度,视估算方法而定。

采用纵投影面积时,应计算平均水平厚度;采用水平投影面积时,应计算平均垂直厚度;采用真面积时,应计算平均真厚度。

平均厚度,一般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当工程分布很不均匀或厚度变化很大时,应当采用影响长度和面积加权计算。

一、单工程矿体厚度的计算单工程矿体厚度=在单工程中所圈定的矿体内各样品(含不能剔除的夹石或带入的低品位样)代表厚度(真厚度、水平厚度或铅垂厚度)之和。

1、厚度计算公式(1)样品真厚度的计算公式①探槽、坑道中样品的真厚度计算(通用)公式:M=L•(sinβ• cosα• cosγ±cosβ•sinα)式中:M—样品真厚度(米);L—样品长度(米);β—矿体倾角(度);α—采样线坡角(度);γ—采样线与矿体倾向夹角(度)一般γ小于20°,矿体厚度在5米以下者,误差甚少,可不进行修正,直接用简便公式计算。

上式中,凡工程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β、α、γ均为正的锐角。

实际测量中坡角有正负之分,这时γ直接计算结果不一定为锐角,为能直接计算可用下列公式:M = |L(sinβcosαcosγ±(注) cosβsinα) |运用Excel表处理数据,方便快捷。

②钻孔中样品真厚度计算公式:M=L•sinQ式中:M—样品真厚度(米);L—样品长度(米);Q—钻孔中矿心中轴夹角(度)【当采样线垂直矿体走向时,可分情况使用简便公式计算。

有了计算机技术后一般不用。

①采样线的倾向与矿体的倾向相反时,求真厚度公式:M =Lcos(β-θ) 或M =Lsin(α+β)。

②采样线与矿体的倾斜同向时,如果切穿矿体采样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矿体倾斜角,则用公式:M=Lcos(β+θ)或M=Lsin(α-β)。

如果矿体的倾斜角度大于采样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时则用公式M=Lsin(β-α)式中:M—矿体真厚度;L—在工程中测量的矿体假厚度(采样线长度);α—工程切穿矿体时的倾角或坡度(工程与水平线的夹角)。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总结案例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总结案例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总结——主要依据XX公司《XXXX勘探报告》一、矿体的圈定和连接(一)单工程中划分矿段及低品位矿段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中对矿体圈定的规定,在《钻探基本分析结果表》中划分出矿体及低品位矿体样段。

1、规范表述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附录F中的表述,“F.1.2圈定矿体时,应在单工程中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将矿体中大于夹石剔除厚度的无矿样品作为夹石圈出。

连续出现大于边界品位、小于最低工业品位的地段应作为低品位矿圈出。

矿体的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但品位较高,其厚度与品位的乘积达到米百分值指标时,可圈为矿体。

”“F.1.3在圈定矿体时,如果矿体边部一侧或两侧为厚大且成片分布的低品位矿时,应单独圈出。

在此种情况下,在单工程中圈定矿体时,边界附近允许将相当于夹石厚度的低品位矿体圈入矿体。

对夹在矿体中厚度不大,且分布零星难以分采的低品位矿,则无须单独圈出,而应圈入矿体中参与矿体厚度和平均品位估算。

”2、个人解读(1)任一种主矿元素达到工业品位且厚度大于最小可采厚度的样段划分为矿体;(2)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但其厚度与品位的乘积达到米百分值(厚度×品位≥最低工业品位)的样段可划分为矿体;(3)“穿鞋戴帽”:1)矿体边界一侧或两侧有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品位在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之间的低品位矿体,则将其一同归入矿体中,且归入后矿体仍能达到最低工业品位。

2)若矿体中间存在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低品位样品或无矿样品,则将其一同归入矿体中,且归入后,矿体仍能达到最低工业品位。

注:“最低工业品位”、“边界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等参数见《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附录G表G.3、表G.9。

阿多得里呀山勘探区,为锌铅银硫化物矿床,取Pb边界品位0.3%,最低工业品位0.7%;Zn边界品位0.5%,最低工业品位1.0%;Ag边界品位40(g·t-1),最低工业品位80(g·t-1)。

表3(单一矿体中的单层矿体厚度计算)

表3(单一矿体中的单层矿体厚度计算)

5
144.0 87.5 87.5 147.5 144.5 93.0 39.0 87.5 144.0 144.0 147.5 147.5 147.5 147.5 40.0 88.0 147.5 40.0 87.5 147.5 87.5 39.0 144.5 93.0 220.0
6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 Sin
No.1
垂 直 厚 度 (米) Mc=
M cos


矿体号
工 程 号
(米·克/吨值) C = c1M
1
Ⅰ-1 Ⅰ-1 Ⅰ-1
2
120'TC2 700TC1 700TC1 120'TC3 120'TC5 720TC1 120TC245 700TC1 120'TC2 120'TC1 120'TC3 120'TC3 120'TC3 120'TC3 120TC230 700TC1 120'TC3 120TC230 700TC1 120'TC3 700TC1 120TC211 120'TC5 720TC1 140TC248
13
0.30 0.66 0.19 0.39 0.19 0.87 1.10 2.10 2.98 0.99 1.94 2.92 0.19 0.29 1.94 0.20 0.97 1.14 0.37 0.97 0.14 0.09 1.67 0.48 0.24
14
0.29 0.83 0.24 0.49 0.19 0.80 1.18 2.60 2.96 1.36 2.50 3.67 0.25 0.37 1.91 0.25 1.24 1.12 0.47 1.21 0.17 0.12 1.69 0.48 0.44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基本公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基本公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基本公式一、矿体厚度计算1、单工程矿体厚度a 、真厚度m :m =L(sinα·sinβ·cosγ±cosα·cos β)或 m =L(cosθsinβcos γ±sinθcosβ)式中:m ——矿体真厚度;L ——在工程中测量的矿体假厚度; β——矿体倾角;α——切穿矿体时工程的天顶角(工程与铅垂线的夹角);θ——工程切穿矿体时的倾角或坡度(工程与水平线的夹角)。

γ——工程方位角与矿体倾斜方向的夹角。

注:上列两式中,凡工程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此处用“+”号,反之用“-”号。

b 、水平厚度m s : m s =m/sinβ c 、铅垂厚度m v : m v = m/cosβ2、平均厚度a 、算术平均法如果揭露矿体的勘探工程分布均匀、或者勘探工程分布不均匀,但其厚度变化无一定规律时,块段或矿体的平均厚度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nm nm m m n∑=++=21cp M式中:M cp ——平均厚度;m 1、m 2……m n ——各工程控制的矿体厚度。

n ——控制工程数目。

b 、加权平均法当厚度变化稳定并有规律的情况下,如果勘探工程不均匀时,平均厚度应用各工程控制的长度对厚度进行加权平均:nm l l l l m l m l m nnn ∑=++++= 212211cp M式中L 1、L 2……L n ——各工程控制长度(相邻工程间距离各一半之和)。

二、平均品位的确定1、单项工程平均品位计算a 、算术平均法在坑道、探槽或钻孔中连续取样的情况下,若样品长度相等,或不相等,但参予计算的样品较多,且样品分割长度与品位间无一定的依存关系时,应尽可能的使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品位:nn∑=+++=C C C C C n21cp式中:C cp ——平均品位;C 1、C 2……C n ——各样品的品位; n ——样品数目。

b 、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在坑道、探槽或钻孔中连续采样的情况下,若样品分割长度不等,且样品数量不多或分割长度与品位之间呈一定的依存关系时,应以取样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LCL L L L L C L C L C C 212211cp nnn 式中:C 1、C 2、……C n ——各个样品的品位;L 1、L 2、……L n ——各个样品的分割长度。

矿体等X图(X为深度,厚度,品位)

矿体等X图(X为深度,厚度,品位)

矿体产状、厚度、品位等情况的统计性图表的编制2011-3-18 11:35:55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174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一、各类等量线图各类等量线图包括等高(或等深)线图、等厚线图、等品位线(或含量等值线)图等。

(一)等高(深)线图;其目的是为了研究特定层面的深部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也可用于研究断层、矿床预测、指导勘探和开采以及储量计算。

1、等高(深)线图有下列几种:(1)一定地层层面的等高(深)线图,多用于研究褶皱构造:当所选择的层面代表一定地层单位的界面时,特称为层位等高(深)线图,多用于研究一定等构造层褶皱构造,当用于成矿预测或指导勘探时,多选择矿层(或含矿层)顶板或顶板以上有一定距离的标志层或矿化遮挡层;当用于指导开采时,多选择矿层或含矿层顶或底板。

(2)若干相邻地层层面等高(深)线重叠的图(重叠的图最好用不同色例):多用于研究大地构造运动或上、下构造层褶皱构造的关系或含矿层的赋存空间。

当选择的层面为若干相邻的不(或假)整合面时,多用于大地构造运动,特别是海侵、海退规律,用于沉积矿产的矿床预测:预测含油、气构造及铁、铝土矿成矿有利地段。

(3)一定地层单位的层位等高(深)线与等厚线重迭的图,多用于研究大地构造运动或一定地质时代的古地理环境,用于沉积矿产的成矿研究。

(4)一定构造线界面的等高(深)线图以及综合层面或层位与构造线界面的等高(深)线图,多用于研究断裂的类型及位移要素,特别是后者能全面反映断层不同线段的位移要素,比断层图解法要全面些,一般用于指导勘探或成矿预测(图1示其一例)。

图1 用以研究断层的构造等深线图(A):断层下盘;(B):断层上盘;1:断层地表迹线;2(a)、(b):分别为断层面与下、上盘下白垩统顶部交切线的投影线;3(a)、(b):分别为断层与下、上盘上侏罗统顶部的交切线的投影线;4、5 分别为下白垩统顶部与上侏罗统顶部的等深线。

地质判读:断层为正断层,但北部落差小,南部大,倾角自北向南逐步变陡,并有水平位移(上盘南移);下白垩统与上侏罗统之间为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为一曲面,向西倾伏。

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

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一、参加储量计算工程的确定庞家河金矿床交矿区间为11-31号勘探线间,各工程凡品位达到边界品位(1克/吨)、厚度达到最小可采厚度(0.8米)或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但品位≥3克/吨时,均作为见矿工程。

(详见表8-1)二、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根据矿体规模大、产状较陡、连续性较好、形态较简单、呈似层状、厚度较稳定、品位不均匀等特征,采用地质块段法,在纵投影图上进行储量计算。

三、各种计算公式的确定(一)单工程矿体(样线)厚度计算公式1、代表厚度(真厚度)计算公式nm=ΣL i(cosа sinβ cosγ±sinaа cosβ)……①i=12、水平厚度计算公式nm=ΣL i(cosа cosγ±sinaа ctgβ)或m′=m/ sinβ……②i=13、垂直投影水平厚度计算公式m″= m′/cosθ……③式中:m—代表厚度;m′—水平厚度;m″—垂直投影水平厚度;L i—样长;а—样线与水平面夹角;γ—样线方位与矿体倾向夹角;β—矿体倾角;θ—矿体倾向与勘探线夹角;n—样品数。

①、②式中,凡工程中样线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前后两项间为“+”,反之用“—”。

(二)单工程矿体(样线)平均品位计算公式C=ΣC i m i/Σm i其中:C—单工程矿体(样线)平均品位;C i—样品品位;m i—样长;n —样品数。

(三)块段矿体平均厚度计算公式m=Σm i/n式中:m—块段矿体平均厚度;m i—参与块段储量计算的单工程矿体厚度,n—块段中参与储量计算的工程数。

(四)块段矿体平均品位计算公式C=ΣC i m i/Σm i其中:C—块段矿体平均品位;C i—单工程矿体(样线)平均品位;m i —单工程(样线)矿体投影水平厚度;n—单工程数。

(五)块段矿石量计算公式Q=s〃m〃d式中:Q—块段矿石量;S—块段面积:d—矿石平均体重;m—块段矿体投影水平厚度。

(六)块段金属量计算公式P=Q〃C式中:P—块段金属量;Q—块段矿石量;C—块段矿体平均品位。

常见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常见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常见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常见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一、铁矿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一>、储量分类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将铁矿储量分为两类:(1)能利用(表内)储量:是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2)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是由于有益组份或矿物含量低,矿体厚度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或对这种矿石加工技术方法尚未解决,不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上暂不利用而将来可能利用的储量。

<二>、储量分级和级别条件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铁矿储量分为A、B、C、D四级。

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

其条件是:(1)准确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对于影响开采的断层、褶皱、破碎带已准确控制。

对于夹石和破坏矿体的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及分布情况,已经确定;(3)对于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完全确定。

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分布在矿体的浅部—矿山初期开采地段。

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1)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在B级范围内对破坏和影响矿体较大的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已详细控制。

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3)对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

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

其条件是:(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第 2 页,共 29 页
平均 H17 ⅡCu-33 93.49 合计 平均 H47 ⅡCu-34 97线 ZK97C01 H52 ⅡCu-35 211.08 合计 平均 H75 ⅡZn-35 262.79 合计 平均 H77 ⅡCu-36 267.04 合计 平均 H79 ⅡSn-36 362.15 合计 平均 H4 H5 ⅡCu-32 合计 平均 ZK9702 H8 H9 ⅡCu-33 H10 37.60 38.50 39.40 合计 平均 H2 H3 ⅡCu-3 合计 97线 平均 H12 71.70 73.00 1.30 1.30 0.22 0.25 0.294 0.33 2.10 2.09 0.47 0.618 60.40 61.60 61.60 62.50 1.20 0.90 1.19 0.90 38.50 39.40 40.40 0.90 0.90 1.00 2.80 0.85 0.85 0.94 2.64 0.24 0.11 0.37 0.433 0.109 0.13 0.33 0.520 0.098 2.42 2.26 0.24 0.50 0.08 0.14 0.45 0.07 0.14 0.66 0.58 33.05 34.25 34.25 35.47 1.20 1.22 1.12 1.14 0.26 0.22 363.35 1.20 1.20 1.04 1.04 0.157 0.31 0.27 28.40 1.36 1.36 1.21 1.21 0.30 0.71 0.157 0.188 0.188 0.30 264.33 1.54 1.54 1.36 1.36 0.79 0.71 0.41 0.41 0.97 0.97 213.25 2.17 2.17 2.09 2.09 0.62 2.15 0.79 1.22 1.22 0.62 2.15 1.35 1.35 4.67 4.67 199.75 合计 平均 202.39 2.64 2.64 2.54 2.54 0.31 94.45 0.96 0.96 0.91 0.91 0.67 0.31 0.222 0.82 0.82 0.30 0.67 0.222 0.64 0.64 0.213 0.213
第 1 页,共 29 页
单工程平均品位及真厚度计算表
采样位置(米) 勘探线号 工程号 矿体号 样号 自 H2 ⅡZn-31 74.20 合计 平均 H12 ⅡCu-31 89.00 合计 平均 H20 H21 H22 H23 ⅡZn-32 H24 H25 97线 ZK9703 合计 平均 H47 ⅡSn-32 189.20 合计 平均 H63 H64 H56 ⅡSn-33 H48 H49 197.50 198.90 200.00 201.40 202.90 合计 平均 H1 ⅡSn-31 64.36 合计 平均 H14 ⅡCu-32 87.53 合计 89.16 1.63 1.63 1.55 1.55 0.30 65.95 1.59 1.59 1.52 1.52 0.102 0.49 0.49 198.90 200.00 201.40 202.90 203.90 1.40 1.10 1.40 1.50 1.00 6.40 1.36 1.07 1.36 1.46 0.97 6.22 0.192 0.102 0.162 0.162 190.20 1.00 1.00 0.96 0.96 0.145 0.130 0.072 0.099 0.364 0.281 0.182 0.079 0.139 0.546 0.281 1.227 7.90 7.76 0.54 0.145 0.145 0.145 4.24 104.10 105.40 105.40 106.60 1.30 1.20 1.28 1.18 0.84 0.52 1.09 0.62 98.70 100.20 101.90 103.00 100.20 101.90 103.00 104.10 1.50 1.70 1.10 1.10 1.47 1.67 1.08 1.08 90.50 1.50 1.50 1.47 1.47 0.49 0.75 0.21 0.87 0.08 1.13 0.36 0.96 0.09 0.21 0.49 0.32 0.32 至 76.00 样长 1.80 1.80 真厚度 1.75 1.75 Cu Zn 0.54 Sn Ag(g/t) Cu Zn 0.97 0.97 0.54 Sn Ag 分析结果(%) 页
平均 H91 ⅡSn-12 0线 H4 ⅡCu-2 27.29 合计 平均 H18 ⅡCu-5 ZK002 H21 ⅡCu-6 58.28 合计 平均 H75 ⅡSn-5 136.60 合计 平均 H89 ⅡCu-? 160.41 合计 平均 H92 H93 H94 ZK002 ⅡSn-9 H95 167.30 合计 平均 H107 ⅡZn-1 0线 H11 ⅡCu-5 56.00 合计 平均 H21 H22 ⅡCu-6 71.22 72.82 72.82 74.52 1.60 1.70 1.59 1.69 57.35 1.35 1.35 1.35 1.35 0.39 0.26 0.39 0.42 0.66 0.39 0.53 0.53 215.54 合计 平均 216.31 0.77 0.77 0.76 0.76 0.67 0.67 168.01 0.71 4.24 0.70 4.18 0.257 0.52 0.52 0.652 0.463 1.088 163.77 165.26 166.13 165.26 166.13 167.30 1.49 0.87 1.17 1.47 0.86 1.15 0.40 161.34 0.93 0.93 0.92 0.92 0.20 0.50 0.112 0.038 0.363 0.167 0.033 0.425 0.20 138.31 1.71 1.71 1.71 1.71 0.174 0.19 0.19 0.174 0.298 0.298 59.85 1.57 1.57 1.49 1.49 0.64 1.00 53.66 合计 平均 55.13 1.47 1.47 1.47 1.47 0.54 28.29 1.00 1.00 1.00 1.00 1.83 0.54 0.79 0.79 1.83 1.83 1.83 208.63 合计 平均 210.13 1.50 1.50 1.50 1.50 0.139 0.232 0.139 0.209 0.209
第 5 页
第 6 页,共 29 页
ⅡCu-6 合计 ZK001 平均 H28 ⅡCu-7 81.72 合计 平均 H31 ⅡCu-8 合计 ⅡCu-8 H38 ⅡCu-9 101.82 合计 平均 H42 ⅡCu-10 106.25 合计 平均 H45 ⅡSn-1 110.05 合计 平均 H49 ⅡSn-2 0线 ZK001 平均 H52 ⅡSn-3 119.25 合计 平均 H68 ⅡSn-5 140.87 合计 平均 H75 ⅡSn-7 155.87 合计 平均 H78 ⅡSn-8 H79 0线 ZK001 ⅡSn-8 H80 H81 161.44 162.84 164.34 162.84 164.34 165.54 1.40 1.50 1.20 1.40 1.50 1.20 0.161 0.178 0.157 0.225 0.267 0.188 159.94 161.44 1.50 1.50 157.14 1.27 1.27 1.27 1.27 0.117 0.253 0.380 142.37 1.50 1.50 1.50 1.50 0.50 0.198 0.117 0.149 0.149 0.50 120.75 1.50 1.50 1.49 1.49 0.155 0.198 0.75 0.75 0.297 0.297 0.142 0.155 0.233 0.233 115.30 合计 116.35 1.05 1.05 1.04 1.04 110.85 0.80 0.80 0.80 0.80 0.118 0.142 0.149 0.149 107.65 1.40 1.40 1.39 1.39 0.40 0.118 0.094 0.094 平均 102.77 0.95 0.95 0.95 0.95 0.47 0.40 0.56 0.56 1.18 1.17 0.48 0.47 0.45 0.45 0.57 86.22 87.40 1.18 1.17 83.27 1.55 1.55 1.54 1.54 0.48 0.48 0.57 0.33 0.48 0.74 0.74 3.30 3.28 1.08
第 3 页
第 4 页,共 29 页
平均 H63 H64 H65 ZK9704 ⅡSn-6 H66 156.80 合计 平均 H25 ⅡCu-9 83.90 合计 平均 H28 ⅡCu-10 97线 平均 H31 ⅡSn-1 ZK9706 平均 H38 ⅡSn-4 109.10 合计 平均 H41 H42 ⅡSn-5 合计 平均 H23 0线 ZK003 ⅡCu-6 合计 ⅡCu-6 H28 H29 ⅡCu-7 H30 63.72 65.12 66.52 合计 平均 ZK003 H77 ⅡSn-9 165.85 合计 167.05 1.20 1.20 1.20 1.20 0.232 0.278 0.278 平均 65.12 66.52 67.92 1.40 1.40 1.40 4.20 1.40 1.40 1.40 4.20 2.72 0.90 0.90 0.48 1.83 5.42 0.90 2.56 7.59 1.26 11.41 0.43 58.02 58.92 0.90 0.90 0.48 3.10 2.92 0.232 0.43 0.719 113.40 114.80 114.80 116.50 1.40 1.70 1.32 1.60 110.50 1.40 1.40 1.33 1.33 0.55 0.300 0.380 0.110 0.532 0.187 0.55 0.100 0.300 0.77 0.77 0.420 0.420 93.30 合计 94.90 1.60 1.60 1.57 1.57 0.36 0.120 0.100 0.160 0.160 88.60 合计 90.30 1.70 1.70 1.66 1.66 85.50 1.60 1.60 1.57 1.57 0.36 0.36 0.120 0.61 0.61 0.204 0.204 0.36 157.90 1.10 4.70 0.362 0.58 0.58 1.05 0.25 0.578 0.28 0.636 1.699 153.20 154.20 155.70 154.20 155.70 156.80 1.00 1.50 1.10 0.96 1.44 1.05 0.43 0.238 0.634 0.191 0.130 0.43 0.634 0.287 0.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